首页 优秀范文 护理诊断描述方式

护理诊断描述方式赏析八篇

时间:2023-05-21 08:35:07

护理诊断描述方式

护理诊断描述方式第1篇

[关键词]舰船机电;设备;故障;检测

中图分类号TH16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海军装备维修经历了从被动维修到主动维修、从重维修到重预防、从救火式人力维修到系统的信息化智能维护的转变,在舰船机电设备的故障维修过程中取得了许多重要数据,但对这些数据、参数的科学分析以及综合利用还缺乏有效的工具平台,不能为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提供系统的、具体有效的信息。下面就舰船机电设备故障检测系统数据的重要来源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构建基于这些数据的故障检测系统进行探讨。

一、舰船机电设备故障检测系统的数据来源

1、舰船机电设备故障检测系统的基础数据录入、管理。要实现对机电设备的检测,机电设备检测的基础数据是不可或缺的。要对检测数据进行有效管理,一是要将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做好设备的数据库,使得所有设备在系统中一目了然,不遗漏,不重复;二是要参照厂家说明,组织好设备基本参数的归档、录入以及专家规则的描述,对于设备数据或描述有怀疑的部分,可以和厂家核对后再录入,力求数据或描述的真实、有效,这些数据及描述是设备进行故障检测时的重要参考资料,在进行录入、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使得故障检测系统运行时能对故障反应准确、及时。

2、舰船机电设备故障检测系统的运行规则设定、管理。一是实现对参数规则的管理。检测系统需要进行检测的参数包括数值、文字、逻辑三种类型。参数规则之一,文字型的设备状态描述和预先录入的专家规则的条件呼应;参数规则之二,数值型参数设定的不同数值区间对应不同的设备状态描述和状态值,设备状态描述和专家规则的条件对应关系和前一条规则一样,而状态值则因应用户需要和设备基础参数的不同而不同。当机电设备检测系统启动时,系统将检测到的参数类型,通过相应的参数规则,或是和专家规则对应,或是和设备设定的参数区间对比,从而发现故障,对故障进行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描述。二是对状态规则的管理。设备故障的发生不是单一的静止事件,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实现设备故障的全过程检测,就必须对状态规则进行设定、管理。状态规则的设定首先是要科学计算单个设备的设备值。它主要是根据单个设备的检测参数的权值和设备的当前状态值来计算。第二要根据设备的隶属关系以及系统中单个设备在设备子系统中的权值占比来计算子系统的状态值。舰船机电设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舰船装备中整体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舰船机电设备这一个大的系统中,又包含多个子系统,它们共同作用,相互影响。在对设备进行动态分析时,设定与参数规则类似的状态规则,将计算好的系统中的设备值或子系统的状态值划定一定的区间,并用相应的文字对设备及子系统进行描述,当启动设备总系统的动态分析时,该系统先计算所有子系统的状态值,然后将子系统状态值和状态规则对照,获取有关设备故障状态的文字描述。

3、舰船机电设备故障检测系统检测数据的分析、处理。这一部分数据是检测系统自动生成,经年累月忠实记录了设备监测系统运行的成果,是保障机电设备运行的重要参考,对于优化机电设备功能,提升机电设备的质量也有重要意义。在检测系统的设计中,必须要有对这些数据的分析部分,同时,对一些故障检测数据进行人工处理,例如,一些参考价值较小的数据要废弃,一些从数据中分析出的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数据要进行输入、设定。

4、舰船机电设备故障检测系统对故障的诊断数据。检测系统对设备管理的最重要的作用不是检测,而是实现对故障的诊断。舰船机电设备故障的诊断方法有多种多样。机电设备故障检测系统要综合考虑各个检测技术方法的优缺点,根据舰船机电设备的具体情况择优进行设计。故障检测系统设计时必须包含诊断的内容。首先可以在启动检测系统之前,由专业人员根据舰船机电设备的具体情况,输入附加的诊断条件。第二,也可以在系统设计时要求检测到的参数值与设备故障设定值匹配,并进行故障文字描述。第一类一般用于对机电设备运行有特殊要求的环境时,第二类多用于故障发生比较规律、故障设备状态值具有原始参考值时。

二、舰船机电设备检测系统的运行原理

舰船机电设备虽然错综复杂,数量众多,但所有的机电设备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故障检测系统一般根据它们的功能分为多个大的子系统,子系统下面再细分,逐级下去,直至所有重要机电设备均攘括其中。在启动故障检测系统时,首先是对设备进行状态检测,以选取的设备为基础,获取同级系统设备的检测参数,依据参数规则计算最新状态值,将最新状态值进行加权,计算出本级设备的状态值,根据设备状态规则,获得设备的相关文字描述,从中查找故障设备;第二提取故障设备的故障参数、状态值,相关的故障文字描述,判断设备故障的性质;第三就是参考故障检测系统的故障诊断,运用专业科学的方法,确定故障源、故障性质,并确定维修方案(更换、维修、调整等)。

三、舰船机电设备检测系统的维护

舰船机电设备检测系统是采用计算机数据管理和辅助决策技术,实现机电设备数据的自动处理以及故障的自动检测、诊断。在这一检测系统的维护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高警惕,保障数据的安全性。作为我国海军的重要装备之一,舰船机电设备的各类运行及检测数据属于重要的机密资料,有必要对这些数据以及据此作出的分析结论等进行保密。

2、及时跟进,对检测系统的数据库进行更新、升级。舰船机电设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些过时或报废的设备会遭到更新。对新的机电设备参数数据要在检测系统进行更新。同时也要根据科学技术特别是有关检测技术的发展,及时对系统进行升级,确保系统的有效运行。

四、建立舰船机电设备故障检测系统的重要意义

机电设备的故障检测及维修是装备管理的重点、难点,舰船机电设备故障检测系统就是为解决这一难题而设计的,它混合了多种有效的故障检测技术,例如基于可测信号处理的故障检测技术、基于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故障检测方法、基于故障树的故障诊断方法以及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智能故障检测方法等,做到了对设备故障的快速、准确、动态检测及诊断,极大提升机电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提升了我军装备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史跃东,李军华. 舰船装备海上维修对表面工程技术的需求[J]. 兵工自动化. 2014(01)

[2] 吴,刘瑜,李晓晨. 船艇设备监测中的故障树分析[J]. 液压与气动. 2013(10)

[3] 熊小刚. 对机电设备电气断路故障检测的探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1(08)

期刊快递地址:大连市西岗区沿海街1号海军驻大连426厂军代表室

护理诊断描述方式第2篇

【关键词】远程医疗 会诊 质量

远程医疗会诊的工作特征是人机交流。这种会诊形势与传统的临床会诊不同之处在于,会诊专家不能直接接触到患者,从而限制了会诊专家直接获取患者症状、体征等第一手信息。因此,申请会诊方所提供的患者病史的全面性和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会诊专家对病情的思考、分析与判断。远程医疗会诊通常受在线时间限制,不可能在询问病史上占用较多时间。基于上述情况,为使远程医疗会诊能够达到与面对面会诊相同的效果,提供远程医疗会诊用的病历资料的质量显得十分重要。目前国际上较为一致的意见为:“只有当申请方所提供的病历资料与会诊者的理解在专业标准上达到一致时,远程医疗会诊质量才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由此可见,重视并不断提高远程会诊病历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远程病历质量

目前国际上对远程会诊病历格式及内容,尚无统一的标准。我国远程医疗法规规定:“医疗机构只有在能够获得清楚的影像资料条件下方可开展远程医疗会诊工作”。从这个角度理解,远程会诊病历的准备至少应由病史摘要和影像资料两部分文件组成。

病史摘要是客观反映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围绕病情演变所进行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验、影像学检查以及临床治疗等情况的综合。参照《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中院外会诊的病史摘要内容的要求,远程会诊病史摘要应包括患者一般情况、主诉、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目前治疗、初步诊断及会诊目的等8 项内容。由于军队远程医学网是以自行研发的专用会诊软件作为病历传递的载体,患者一般情况及会诊目的等项目已经被表格化,只要按照栏目要求直接输人即可。对现病史和有关的过去史、所发现的阳性体征、重要的阴性体征以及各种辅助检查结果应详实叙述。所列出的实验室检查数据应注明计量单位,并应能反映与治疗的关系,必要时注明正常值,否则无法判断它的实际意义。一份好的远程会诊病史摘要要求申请医师预先全面复习病史,经过填密思考整理归纳而成,并非简单地摘录病史或转抄化验结果。凡直接参与远程医疗会诊工作的人员都有必要了解病史摘要的基本形式与内涵,以便在对病历预审中掌握应用。

大多数情况下,影像资料是远程会诊中专家阅读的重要文件,是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如果仅将当地医院的检查报告列人病史摘要而不传送影像资料,远程医疗会诊做出的诊断或咨询意见是欠完整的。影像资料应选择与本次会诊有关的部分,不必将所有的影像资料不加选择地全部传送。其他临床常用的检查资料,如心电图、脑电图、肌电图、视野图、病理片、骨髓图像、超声图等等,应将其结果陈述于病史摘要辅助检查部分。对有意义的图像、图片和需进一步会诊明确检查的资料,同样需要制作成图像文件在会诊前一并传送给专家参考。所有需要传递的图像应注意文件命名;文件命名要注明检查部位、检查性质、检查日期,以便会诊者有目的地提取。

2 重建医学数字图像质量

从胶片影像获取数字图像,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扫描仪。若要得到比较好的扫描品质,首先要了解自己所使用的扫描仪的性能,其次,还得掌握一定的扫描技巧。医学影像的扫描技巧或图像处理技巧与普通图像不同,主要包括扫描分辨率、扫描类型与模式、文件格式、修正扫描图像等基本扫描概念。只有熟练掌握各种技术要领,才能提高重建数字图像的质量与可阅读性。医疗中对静态图像的数字化采集,可以通过扫描仪、数码相机以及PACS@取。医疗环境下图像文件的存贮格式,既要考虑能够支持灰度图像和彩色图像的存贮,又必须考虑对图像的压缩作用,以及网络中能够支持的图像处理软件或图像读取环境。而JPEG格式是最常使用的图像格式。

3 医学图文资料重建数字图像制作

远程医疗会诊中的传送的常见医学图文资料种类较多,涉及临床各科的常规检查及特殊检查的结果或记录资料,包括放射影像、超声影像、心电图、脑电图、肌电图、病理、内镜检查、眼底或视野图、皮肤照片以及各种特殊检查报告单等。根据医学图文资料的临床应用特点,结合使用平板扫描仪扫描重建数字图像的制作要求,常见医学图文资料可归纳为五类图像制作类型。

放射影像类图像主要指CT,MRI,DSA,SPECT和普通X线检查等放射胶片图像。这类资料属于透明胶片图像,扫描重建数字图像时要求清晰度高,有可供调节灰阶亮度及放大图像的条件。扫描应选取正片透射类型,灰度模式,注意图像非线性亮度修正。对子大规格胶片应采用图层拼合方法制作,以恢复源胶片面貌,方便会诊者阅读与讨论。

灰度图片类主要指打印输出的B超图像、超声血流图像以及其他各种打印输出的灰度图片等。此类资料因输出在打印纸上,故成为灰度反光图片。扫描时应选取反射类型,灰度模式,扫描前同样应注意图像非线性亮度修正。

彩色图形类主要指心电图、脑电图、脑血流图、肌电图、视野图等使用专用记录纸描记的曲线图形资料。该类资料属于彩色反光图片,临床阅读时,除了分析波形外,还要测量各波所占据的时间、波幅,由于记录纸上的网格通常都带有淡色彩,选择RGB模式扫描比灰度模式更能得到满意效果。

彩色图片类主要指骨髓片、病理片、外周血涂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各种内镜检查图像、以彩色照片或打印输出的彩色图片、皮肤或人体外形彩色照片等。这类资料属于彩色反光图片,临床阅读时主要是辨认细胞形态、组织结构、血流方向、病灶损害、皮疹损害等。扫描重建数字图像要求清晰度高,捕捉细节丰富,色彩逼真。扫描时应选取反光扫描和RGB 模式,适当提高扫描分辨率,校准显示器色彩也很重要。

文字报告类主要指各种文字资料,如远程医疗会诊意见单、特殊检查报告单以及各种原始医疗记录等。此类资料属印刷品反光图片,扫描重建数字图像只要文字数据能清晰辨认即可。扫描时应选取反光类型,灰度模式。由于各种化验单的色彩并无实际意义,故选择灰度模式比RGB 模式更能节省磁盘空间。

参考文献

[1]韩素芳,刘文强,姜昕明.云模式远程医疗服务平台设计[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4(04):21-24.

[2]高红旗,韩素芳,黎安明.远程医疗系统建设中的组网设计[J].中国数字医学,2014(04):111-113.

护理诊断描述方式第3篇

论文关键词:螺旋CT,实质性脏器灌注成像扫描患者,护理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5年-2008年我院已完成82例肝脏、肾脏灌肠扫描其中男性64例,女性18例,年龄30-78岁平均年龄66岁。

1.2方法:(1)设备与注射器采用美国通用电器公司(GE)生产的6.4排螺旋式CT和高压注射器21G一次性头皮针;(2)对比剂采用离子和排离子造影剂,剂量40-100毫升。

1.3无一例过敏性休克发生。

2 护理

2.1 检查前准备工作

2.1.1 耐心详细询问病人病史、过敏史、经济情况,严格掌握配伍禁忌症,了解有无高危险因素以便选用相对应造影剂,脏器扫描前不应做任何检查及治疗以免影响图像的质量和效果,住院患者必须做好磺过敏试验,严格进行操作堆积,必须要有过敏防范意识与CT室护士进行交接。

2.1.2检查前应通知患者禁食4-6小时,防止注射时引起事业心呕吐窒息因素,做好抢救应急预案,流程,备齐抢救药品及器械,防止发生意外。

2.1.3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向病人解释用药和检查目的,并告知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危险性,并签订用药特殊检查知情同意书。

2.2择优选择血管

2.2.1应选择粗而直,有弹性的静脉血管,避免在邻近关节部位穿刺,非离子和离子造影剂具有浓度大,渗透力高,吸收慢等特点,且高压注射器压力大速度快,1秒钟5-10毫升如血管穿刺不成功或针头斜面贴在血管壁上,很有可能造成药液外漏,出现局部肿胀,严重者可能造成局部组织坏死,截肢。

2.2.2药液外漏减少进入脏器药量浓度,过早降低药物浓度,未成到增强最佳效果,直接影响扫描效果,影响成像质量,阻碍了对疾病初步判断增加病人负担。

2.2.3因此必须要有娴熟的穿刺技术,过硬的专业水平,减轻病人痛苦。

3 检查的病情观察

3.1首先应进行血压、脉搏,呼吸测量并记录。

3.2 门诊病人先用30%冷影葡胺1毫升静脉推注15-20分钟,并观察有无过敏反应,20分钟无任何反应,静脉穿刺连接,高压注射器推入2ml地塞米松,再推5ml造影剂观察局部有无外漏,如无异常可以进行灌注扫描。

3.3 在灌液扫描前,应先向患者告知会出现不同程度,潮热,口干、皮肤发热为正常现象,为一次性,如出现心慌、胸闷、腹痛及时告知护士,及时进行抢救处置,更换输液装置,用药吸氧。

3.4一切准备就绪,通知医生给药,给药过程中应扶住灌液肢体将针柄固定,防止压力过大针头脱出或引起外口并通过交流解除病人紧张情绪,了解病人反应。

4 灌注扫描过程中及结束后护理 在灌注扫描过程中有不同程度反应,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4.1患者自身原因,身体虚弱,精神紧张,禁食、禁水,多有不适腹痛,出汗。

4.2造影剂反应,轻度反应较多,主要皮肤发热、潮红头痛恶心呕吐,肢体麻木,一般无须特殊处理,作好解释工作,增强耐受力。

4.3中度反应少见,主要反复呕吐,暂时血压下降,一般静脉给予抗过敏药物,一般保留静脉通道观察其反应,再进一步处理。

4.4管理方式反应在我院未曾见过。

5结论 综合上述情况只有加强沟通和患者保持近距离交谈,专业技术水平提高,人性化服务举措,才能顺利通过检查,达到重要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许达龙,陈君禄,黄兆民,临床CT诊断学,CT诊断要点,少见征象与误诊分析.1998.5(12-24)

2、谢敬霞,范家栋主编.CT 诊断学基础.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1991;12.24

3、李子平,郑可国,许达生.肝管细胞型肝癌的CT诊断.中华放射性杂志.1997;31.825

4、曾汉莫,夏俊等螺旋增设造影护理.广东医学院,2004.22141:430

护理诊断描述方式第4篇

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3年2月50例骨外科确诊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别行X线以及MRI检查。分析胫骨与股骨下端以及膝关节损伤的X线摄片与MRI表现。

结果:患者行两种扫描后后诊断骨折分型人数比较显示MRI所检测出6种类型骨折人数均显著高于X线扫描结果,且手术证实MRI对该病诊断及分型均正确,因此可判定MRI对于骨折情况诊断比X线准确性更高;MRI诊断骨折挫伤及关节周围结构损伤人数显示MRI诊断骨折挫伤及关节周围结构损伤人数经手术后证实半月板损伤17例,韧带损伤16例,诊断符合率为94.4%,94.1%,且MRI所做该检查X线扫描均不能显示,因此,MRI检测胫骨平台骨折较X线更具有科学性和诊断意义。

结论:X线与MRI对判断胫骨平台骨折均有明显作用,尽管X线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但MRI对于肌腱、韧带损伤等诊断结果更加优于X线,临床上可将二者结合使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X线 MRI 胫骨平台骨折 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220-02

胫骨平台是膝关节的重要负荷结构,若受到损伤引发骨折亦同时引发韧带或半月板损伤,同时造成骨关节炎损伤[1]。一旦发生误诊或漏诊对恢复及预后会产生不利影响,极易造成患者膝关节变形,甚至造成终身残疾,给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临床检测主要采用X线以及MRI两种方式对疾病进行确诊,对于判断发病部位细节状况,提供诊断意义有重要意义。为分析MRI及X线用于判断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价值,特选取50例本病患者临床资料。现将实验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3年2月50例骨外科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X线扫描及MRI进行确诊。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42-74岁,平均(62.5±6.4)岁。所有患者中:车祸事故17例,跌伤15例,摔伤18例。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日常护理及完善相关检查。其中X线扫描取膝关节正、侧位片进行扫描。同时,增加45°内外斜位片,中心线经髌骨内外缘垂直摄入。MRI使用飞利浦1.0T超导核磁共振。矢状位做T1、T2、STIR,其参数为T1WI、T2WI、STIR。层厚为3毫米,间隔为0.3毫米。冠状位做T2、STIR,其参数为TWITSE、STIR。层厚为1.5毫米。

1.3 疗效观察。比较X线扫描与MRI对胫骨平台骨折的检查结果。胫骨平台骨折包括6类[2]:Ⅰ型为外侧平台劈裂骨折;Ⅱ型外踝劈裂骨折并合并出现塌陷骨折;Ⅲ胫骨平台中央塌陷骨折;Ⅳ型为仅内侧平台出现骨折;Ⅴ型为胫骨内外踝骨折;Ⅵ型为胫骨平台骨折且胫骨干骺端骨折或胫骨干骨折、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患者行两种扫描后后诊断骨折分型人数比较。MRI所检测出6种类型骨折人数均显著高于X线扫描结果,且手术证实MRI对该病诊断及分型均正确,因此可判定MRI对于骨折情况诊断比X线准确性更高(P

2.2 MRI诊断骨折挫伤及关节周围结构损伤人数。MRI诊断骨折挫伤及关节周围结构损伤人数经手术后证实半月板损伤17例,韧带损伤16例,诊断符合率为94.4%,94.1%,且MRI所做该检查X线扫描均不能显示。

3 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多发生于各种事故、灾害之中。本病病情较为复杂、并发症严重,治疗起来较为复杂且预后较差,若临床判断失误或治疗不及时,给患者造成残废的严重后果。该病主要表现为患者自身感觉障碍以及关节处红肿疼痛等。对患者进行相关影像学检查并进行正确诊断能够在病人损伤发生后立即制定诊疗计划进行针对性治疗控制疾病恶化[3]。本研究分别采用X线和MRI两组检测方式检测胫骨平台骨折及影像学结果等指标,结果显示:两种不同扫描方式在分析胫骨平台骨折程度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方面均具有显著差异,MRI扫描检测结果相较于X线扫描更具有科学性及正确性,对于临床诊断更具有意义。MRI较X线检测疾病受创情况、结构等更为准确,成像更为清晰,对于病变部位X线成像不清晰区域MRI能够利用其高分辨率清晰直观呈现出来。对于病情较轻患者,可采用X线检测,对于病情较为复杂患者应采取MRI检测。正确诊断对疾病治疗非常重要,如能及早发现并且有效采取治疗,可有效缓解、并控制病情进展,及时进行治疗,可缓解患者病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致残、致死率。

综上所述,临床应用X线及MRI两种检测方式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准确误的对损伤患者进行诊断,但MRI相对于X线扫描能够更有效避免误诊、漏诊情况发生,更加有效指导临床诊断以及治疗。

参考文献

[1] 张国柱,蒋协远,王满宜.CT扫描对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及治疗的影响[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12(04):326-329

护理诊断描述方式第5篇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昏迷病人CT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急诊昏迷病人的CT检查及救护过程。结果以昏迷就诊的58例病人中,43例CT检查有异常发现,其中颅内出血34例,瘤卒中5例,考虑颅内感染2例,肿瘤2例。结论CT检查可作为急诊昏迷病人的首选检查方法,为病人的临床确诊和迅速的救治赢得了时间。

昏迷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是意识障碍的最严重表现形式,此时病人的脑功能处于衰竭状态,甚至可能发生不可逆性脑损害,若不尽快查明病因,对其治疗,部分病人可能导致死亡。自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于1972年用于颅脑疾病诊断,使神经影像学诊断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由于CT为无创性检查,且简便迅速,这就为昏迷病人的快速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充分的客观证据,以尽快采取有力的治疗措施挽救病人的生命。我科近年来对58例急诊昏迷病人进行了CT检查,现就该类病人急诊cT检查的临床意义及救护特点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58例病人均为1999年12月-2006年12月我院急诊科就诊的病人,其中男36例,女22例;年龄17岁-81岁;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26例,糖尿病病史10例,冠心病7例,病前有发热病史2例。从发现意识不清到就诊时间为1h-27h。格拉斯哥评分(GCS)14分-12分者45例,(11-9)分者10例,8分以下者3例;压眶一侧肢体少动者21例,一侧病理征阳性者23例,双侧病理征阳性者15例;双侧小瞳孔者3例,瞳孔不等大者4例,一侧瞳孔散大固定于展外位并伴瞳孔对光反射消失者3例;脑膜刺激征阳性17例,有癫痫大发作3例。

1.2 方法根据病人的反应快速判断其意识水平后,立即确保呼吸道通畅,其中有15例行紧急气管插管,5例放置了口咽通气道,1例行气管切开,以保证通气充分;建立静脉通路。经上述急诊处理后,由专门医护人员陪同病人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cr SOMRT OM Emotion,根据检查要求不同,选择窗宽和窗位,扫描方式为连续旋转模式;空间分辨力为20LP/cm,密度分辨力为1024-1024像素。取眶耳线(orbifo meatal line,OML)为扫描基线,根据需要不同选用1mm-10mm厚,由OML依次向上对各层进行扫描。扫描中务使两侧OML在同一平面上。若考虑为脑干病变,则可选择薄层扫描技术(thlnslice tech-mque),以尽量减少享氏暗区的影响。整个扫描过程中应有专门护理人员陪视,并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若出现呕吐、呼吸不畅等异常情况,应立即终止扫描,给予紧急对症处理,待病情平稳,再行扫描。躁动不安的病人应注意头位的固定,其中有29例使用了制动带固定,7例使用地西泮镇静。

2 结果

经CT确诊为颅内出血34例,其中丘脑出血破入脑室6例,基底核区出血10例(伴破入脑室者6例),顶叶、额叶出血1例,原发性脑室出血2例,脑桥出血4例(伴破入Ⅳ脑室2例),小脑蚓部出血破入Ⅳ脑室1例,小脑半球出血2例,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在环池、脚间池、外侧裂池及前纵裂可见不同程度的积血;双侧硬膜下出血1例,单侧硬膜下出血伴对侧脑挫裂伤1例。经CT诊断为瘤卒中5例,其中垂体瘤卒中2例,右额叶和右额颞叶星形细胞瘤伴瘤内出血各1例,左额叶转移瘤伴出血l例。诊断为小胶质细胞瘤2例,其中左侧额叶1例,表现为大片状高密度影,边界清楚,中线结构右移;左侧颞叶1例,表现为混杂密度灶,高密度灶呈条索状分布,脑室受压,中线结构右移。诊断为颅内感染2例,其中1例表现为右侧脑桥低密度影,脑室系统扩大,另1例表现为双侧颞叶内侧呈肾型混杂密度改变。

经CT确诊的顶颞叶出血病人经临床化验检查最后诊断为白血病继发脑出血。原发性脑室出血病人有1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证实为侧脑室前角动静脉畸形。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经DSA检查.最终有3例证实为前交通动脉瘤,1例为后交通动脉瘤。CT检查未见异常的15例病人中,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有3例最后诊断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例最后诊断为脑桥梗死。

3 讨论

护理诊断描述方式第6篇

【关键词】护理记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1-0067-02

外科手术患者多,危重患者多,护理记录内容多,时间长, 历经各班护士之手,客观上造成护理记录单质量不统一,因此,保证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尤为重要,是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现将外科护士在书写护理记录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综述如下。

1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

1.1护理评估不确切:缺乏对患者全身情况的深入了解及全面掌握,以致入院评估不准确,甚至错误。只注重外科情况,没有记录同时存在的内科疾患(如未记述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等),因而不能正确全面地反映患者的病情。对于新入院患者院外带入的褥疮,接诊护士未如实填写部位、大小、深度并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不正确的评估,既与病情或治疗要求不相符,也使我们在制定护理措施时忽略本来存在的一些护理问题,失去针对性。

1.2基础护理内容少:护士主要记录的是医嘱的执行情况, 而对于基础护理的记录很少。例如昏迷患者,长期卧床患者无皮肤情况的记录,留置导尿的患者无更换尿管的记录等。普遍存在着只重视记录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跟着医疗活动在记流水账,没有反映出护理活动的行为。如为患者更换引流袋、挤压引流管、做健康宣教、指导功能锻炼、协助患者翻身等,在书写护理记录时没有详细、及时记录这些护理行为,从记录中不能体现出护士付出的劳动及价值。

1.3护理记录缺乏连贯性:包括对急诊的患者未记录入院原因,入院后的病情。对患者病情的变化、诊疗情况、护理效果、活动情况缺乏及时、连续、动态的追踪记录。

1.4护理记录缺乏客观性: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主观性的描述,在记录中使用诸如“病情尚平稳”、“呼吸困难较前减轻” 等等无法衡量和模棱两可的语言。再如描述: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术中顺利,出血不多,安返病房。护士所描述的就不是客观资料,因为病房护士未参与手术过程,未见到术中情况。应该按要求记录麻醉方式、手术名称、术中出血量、输血输液量、麻醉清醒时间、返回病房时间、卧位、伤口引流情况、生命体征及注意事项。

1.5护理记录缺乏及时性:当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时未及时记录,待病情进一步恶化时再进行回忆性描述。常见临下班时回顾性的将各时间段的病情及落实的护理措施进行补记, 记录不及时,出现关键的内容漏记,由此导致记录与实际的出入。

1.6护理记录缺乏完整性:往往对重点细节缺乏有效记载: 如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时通知医生的时间及处理措施;患者私自外出时发现的时间及通知医生的时间;患者拒绝做某种治疗、检查时未记载或有记载但未引用患者的原话等等。同时, 护理告知缺乏体现:如患者术前注意事项、禁食时间、留置尿管、胃管的意义等,均应给患者详细说明,同时做好记录。否则,术晨患者因进食影响手术而责怪护士未交代清楚,必然引起纠纷。

1.7护理记录与医疗记录不相符:由于资料收集的渠道不同,判断能力的差异,部分患者与家属提供资料的不准确性, 导致医护记录矛盾。在住院、主诉、甚至诊断等各方面不一致,外科患者的手术方式,以及行何种手术等记录不一致,手术时间、病情变化等有出入。危重患者记录单执行处置的时间与临时医嘱不一致,病情描述有分岐,例如患者意识的描述,护士形容的是谵妄,而医生记录的是浅昏迷。医护记录相冲突,这些都会在医疗纠纷中引起评议。

2对策

2.1强化外科护士法律观念与防范意识:加大护理病历法律地位的宣传力度,增加护士的法律风险意识、证据意识及自我防范意识,使其认识到一旦出现护患纠纷,护士要面对患者诉讼,书写护理记录不单纯是记录病情为患者建档,还是诉讼时的法律依据。要从法律的角度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遵照科学性、及时性、真实性、完全性的原则,要求护士做到3个随时、3个重点、3个不能有。即有病情变化随时记,发现护理问题随时记,特殊检查,治疗用药及手术前后随时记;重点记录客观事实,重点记录护理行为,重点记录确实做过的事;主观描述、判断、结论不能有,自相矛盾的记录不能有,含糊其词记录不能有。使护士从观念上转变,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树立医疗纠纷重在防范的意识。

2.2加强学习,培养护士临床专科护理能力的观察:外科是手术科室,要加强对专科理论、病情观察内容的培训,护士要熟练掌握好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如心肺复苏术, 呼吸机,监护仪的使用方法),尤其要提高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手术患者,危重患者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根据专科特点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程序,对每位患者的护理重点进行重点观察、重点护理、重点记录。护理观察贯穿于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要掌握观察的方法、内容、范围和途径,记录真实、可靠、及时清楚,病情描述确切、简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认真、准确、规范地记录,养成随时观察、随时记录的习惯。

护理诊断描述方式第7篇

关键词:计算机视觉;案例推理;图像处理;图像描述

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04-11102-03

1 引言

基于案例推理(case-base reasoning)是人工智能中正不断发展的一项重要推理技术。基于案例推理与类比推理方法相似,案例推理将旧经验或教训转换为知识,出现新问题时,首先查找以前是否有相似的案例,并用相似案例解决新问题。如果没遇到相似案例的,经过推理后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又会成为新的案例或新经验,下一次再遇到相同问题时,就可以复用这些案例或经验。

这与人遇到问题时,首先会用经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相似,这也是解决问题较好的方法。基于案例推理应用于工业产品检测或故障诊断时具有以下特点:

CBR智能化程度较高。利用案例中隐含的难以规则化的知识,以辅助规则推理的不足,提高故障诊断系统的智能化程度。

CBR较好解决“知识获取”的瓶颈。CBR知识表示以案例为基础,案例的获取比规则获取要容易,大大简化知识获取的过。

CBR求解效率较高。是对过去的求解结果进行复用,而不是再次从头开始推导,可以提高对新问题的求解效率。

CBR求解的质量较高。CBR以过去求解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可以指导当前求解时该怎样走向成功或避开失败。

CBR持续不断的学习能力,使得它可以适应于将来问题的解决。

所以基于案例推理方法正不断应用在产品质量检测和设备故障诊断方面,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了产品检测和设备故障诊断中,更为智能化,更容易实现现场检测和诊断,计算机视觉技术起到很大的作用。

计算机视觉是研究用计算机来模拟人和生物的视觉系统功能的技术学科,使计算机具有感知周围视觉世界的能力。通过计算机视觉,进行图像的获取预处理、图像分割与特征抽取、识别与分类、三维信息理解、景物描述、图像解释,让计算机具有对周围世界的空间物体进行传感、抽象、判断的能力,从而达到识别、理解的目的。

计算机视觉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特别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图像采集技术、传感器技术等,以及神经网络理论、模糊数学理论、小波的分析理论等计算机视觉理论的不断发展和日趋成熟,使计算机视觉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发展到现在,取得快速发展,已经从简单图像质量处理发展到围绕着纹理分析、图像编码、图像分割和滤波等研究。图像的分析与处理,也由静止转向运动,由二维转向三维,并主要着眼于对图像的识别和理解上,也使计算机视觉的应用领域更为广泛,为案例推理中运用计算机视觉打下基础。

2 案例推理系统的主要关键技术

(1)案例的表示与组织

案例的表示与组织即是如何抽取案例的特征变量,并以一定的结构在计算机中组织存储。如何将信息抽取出特征变量,选择什么语言描述案例和选择什么内容存放在案例中,案例按什么组织结构存放在存储器中,这关系到基于案例推理方法的效率,而且对于案例数量越来越多,结构十分复杂的案例库,尤其重要。

(2)案例的索引与检索

案例的索引与检索即是为了查找最佳相似案例,如何建立案例索引和相似度算法,利用检索信息从案例库中检索并选择潜在可用相似案例。后面的工作能否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一阶段得到的案例质量的高低,因此这一步非常关键。

(3)案例的复用和调整

案例的复用即是如何根据旧案例得出新解,涉及到找出案例与新问题之间的不同之处,案例中的哪些部分可以用于新问题,哪些部分不适合应用于新问题的解决。而复用还分案例的结果复用,案例的求解方法复用。

(4)案例的学习

案例的学习即是将新解添加到案例库中,扩充案例库的案例种类与数量,这过程也是知识获取。此过程涉及选取哪些信息保留,以及如何把新案例有机集成到案例库中,包括如何存储,如何建立索引等等。

针对案例推理的关键技术,根据检测和故障诊断系统的特点,计算机视觉主要解决如何将产品图像输入系统,如何将产品图像特征进行抽取和描述,如何区别产品不同之处。以便案例推理系统进行案例建模,确立案例的表示形成和案例相似度的计算。本文主要从计算机视觉如何运用在案例推理系统进行探讨。

3 产品输入系统

产品输入系统在不同产品类型和生产环境可能有不同之处,主要应有传感器单元和图像采集单元。如图1。

图1 产品输入系统结构

传感器单元主要判断是否有产品存在,是否需要进行图像采集,是否继续下一个产品图像的采集。这简单传感器可使用光电开关,配合光源,当产品经过时,产品遮挡住光源,使光电开关产生一个0值,而没有产品经过时,光电开关产生相反的1值,系统通过判断光电开关的值,从而判断是否有产品。

图像采集单元简单地说是将产品拍摄并形成数字化图像,主要包括光源、反射镜、CCD相机和图像采集卡等组成。光源和反射镜作用主要使图像中的物体和背景之间有较大灰度。CCD相机主要是拍摄设备。图像采集卡主要是将图像数字化。通过传感器判断有产品后,光源发出的光均匀地照在被测件上,CCD相机拍摄,拍摄图像经过图像采集卡数字化后输入存储设备。存储设备即为计算机硬盘。存放原始图像、数据、处理结果等。

这是案例推理系统的原始数据,是图像处理、图像特征抽取描述的基础。

4 图像处理

在案例推理系统中,需要对案例的组织和案例建模,案例的组织即案例的表示,相对计算机而言,即图像特征的抽取,即某图像具有与其它图像不同之处,用于区别其它图像,具有唯一性。同时,又能完整地表示该图像。所以案例的表示要体现案例的完整性、唯一性、操作容易性。

图像中有颜色区别、又有物体大小之分以及图像由不同的物体组成。如何表示图像,或说图像内部包含表示的本质,即图像的描述。根据图像特点,确立图像案例的表示,以图像的像素、图像的数字化外观、图像物体的数字组成等属性。这需要对产品输入的原始图像进行处理。

在计算机视觉技术中,对原始图像主要进行图像增强、平滑、边缘锐化、分割、特征抽取、图像识别与理解等内容。经过这些处理后,输出图像的质量得到相当程度的改善,既改善了图像的视觉效果,又便于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和识别。具体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计算机视觉的任务与工作流程

图像预处理是将产品的数字图像输入计算机后,首先要进行图像的预处理,主要完成对图像噪声的消除以及零件的边缘提取。预处理的步骤为:图像二值化处理;图像的平滑处理;图像的边缘提取。

图像二值化处理主将灰度图形二值化的关键是阈值的选取,由于物体与背景有明显的灰度差,可以选取根据灰度直方图中两峰之间的谷值作为阈值来分割目标和背景。

图像的平滑处理技术即图像的去噪声处理,主要是为了去除实际成像过程中因成像设备和环境所造成的图像失真,提取有用信息。

图像边缘提取是为了将图像中有意义的对象与其背景分开,并使之具有某种指定的数学或符号表达形式,使计算机能够理解对象的具体含义,检测出边缘的图像就可以进行特征提取和形状分析了。可采用多种算法,如采用Sobel算子提取边缘。

图像预处理是为下一步的特征描述打基础,预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案例推理的结果和检测诊断的效率。

特征提取是对图像进行描述,是案例建模关键,案例建模是根据案例组织要求抽取图像特征,是建立案例索引和检索的关键。如果图像没有特征,就谈不上进行检索。图像特征可通过图像边界、图像分割、图像的纹理等方法,确定图像特征,包括是什么产品、产品形状大小、产品颜色,产品有什么缺陷、产品缺陷在什么位置等特征,根据这些图像特征进行描述,形成计算机中属性值,并从数据库查找相应信息资料,从而确定产品之间的关系,相似度,也就是案例推理的方向。

5 系统的检索

根据案例推理原理和相应算法,建立案例推理系统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案例推理系统

对话系统:完成人机交互、问题描述、结果显示和系统总控制。

案例库系统:由案例库及案例库管理系统组成。

数据析取系统:对各种已有的源数据库的数据通过转换而形成所需的数据。

多库协同器:根据问题求解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数据抽取策略,完成问题求解过程中对模型库系统、方法库系统、知识库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等资源的调度与协调。

知识库系统:由产生式规则组成,这些知识包括专家经验和以规则形式表示的有关知识,也可以是数据挖掘结论,支持案例检索、案例分析、案例调整等。 模型库系统:由模型库、算法库、模型库管理系统组成。完成模型识别和调用,并把结果综合,送入对话系统显示,作为补充信息供案例检索、调整使用。

数据库系统:存放待决策支持的所有问题,并完成其维护与查询等功能。

由于系统主要应用产品的现场实时检测监控或故障诊断,所以系统的检索时,也必须输入检索值,即输入现场产品的图像,在通过产品预处理、图像的二值化、分割和边界处理后,进行图像特征描述,根据图像描述进行分类识别。根据案例推理的算法检索案例库中,是否有相似的案例。即确定相似度。相似度确定主要由案例推理的算法确定,如贴近分析法。确定相似度最大作为结果,并将案例的解输出,给相关控制系统进行决策。如产品质量检测,确定产品质量是否合格,是否有不合格产品,不合格产品是什么原因造成,故障源是什么,如何解决和排除故障,等等。

6 结论

案例推理方法有效地解决计算机视觉技术中图像检索问题。对提高图像检索的效率和准确度提供了平台。

计算机视觉技术也为案例推理系统实现产品现场实时检测、监控、诊断提供技术支持。计算机视觉技术现场的数据采集、处理为案例推理打好基础。

两者的结合设计的系统适用范围很广,只要产品需要进行质量检测、监控,或设备需要进行故障诊断和维护,都可以适用。

系统提供的实时检测、监控和诊断功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降低了生产成本。

参考文献:

[1](美)桑肯(Sonka,M).图像处理分析与机器视觉[M].人民邮电出版社.

[2]王宏等译.计算机视觉[M].电子工业出版社.

[3]蔡建荣.自然场景下成熟水果的计算机视觉识别[J].农业机械,36(2):61-64.

[4]王宇辉.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锥体零件尺寸在线检测算法[J].重型机械,2005,2:4-6

[5]骆志坚.基于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自动计数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5,3:41-43.

[6]左小德.贴近度分析法在案例库推理中的应用[J],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8(1):21-26.

[7]姜丽红.案例推理在智能化预测支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决策与决策支持系统,1996,6(4):63-69.

护理诊断描述方式第8篇

关键词:居民健康档案 重要性 个人健康档案 记录方式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a)-0231-01

居民健康档案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所辖区域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是以居民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文件记录。居民健康档案主要包括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及社区健康档案等,内容由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记录、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及其他卫生服务记录等组成。全科医生在为辖区居民提供连续性、可及性、协调性和以预防为导向的综合性个体化卫生保健服务时,必须掌握居民的基本健康资料,有利于医疗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所以建立健康档案尤为重要。为此,笔者阐明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性及其记录方式,以便于实现健康档案的数字化信息化。

1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全科医疗实践的顺利开展

在临床实践中,全科医生扮演的角色、服务方式、服务场所及其诊疗不同健康问题的性质和可被利用的资源状况,决定了其所采取的临床策略和处理方法。首先,全科医生要了解就诊者的就医背景,在充分了解和理解病人患病和就医行为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处理病人的健康问题。全科医生与病人及其家属为朋友式的医患关系,应了解和掌握病人的诸多背景资料。健康档案中详细记载病人及其家庭的健康问题和相关危险因素等背景资料,藉此全科医生可以全面了解病人,为全科医生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保健提供了客观依据,有助于与病人一起做出正确的临床决策。同时,对于未就诊者,可以通过健康档案找出适宜的治疗和管理方法,对健康者开展预防。利用家庭健康档案预测每个家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相应服务。

1.2 有利于全科医疗教学和科研的顺利开展

健康档案讲求规范性、完整性、逻辑性和准确性,按照全科医疗和档案建立的基本原则取舍和安排档案项目。记录规范和长期积累的居民健康档案,是全科医生总结实践经验和教训的重要资料,有利于其业务发展和成长。以问题为中心的健康记录,重视背景资料的作用,反映了心理社会方面的问题,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处理病人的能力,利于全科医疗原则的理解和融汇贯通。所以规范,完整系统的健康档案是最好的教学资料和科研资料。

1.3 有利于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评价的顺利开展

完整的居民健康档案,记载着全科医疗服务的主要路径和实施过程,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全科医生的思维判断、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可作为考核和评价全科医生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的重要依据。亦可作为法律文书处理医疗纠纷,更好地服务病人,保护医务人员。

2 个人健康档案记录方式

个人健康档案记录由两部分组成。

2.1 以问题为导向的个人健康问题记录

(1)病人基本资料:主要包括姓名、性别、民族、职业、婚姻、文化程度、出生日期、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人口学资料,吸烟、饮酒、饮食习惯、运动等健康行为资料,过去史、个人史、心理评估等临床资料。

(2)健康问题目录:暂时性健康问题是指急性发生的或短期内发生的,主要健康问题是指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影响个人健康的异常情况,如慢性心理或生理疾患、社会问题、家庭问题、经济问题、异常体征和化验结果、各种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或医生认为是较为重要的问题等,不论诊断是否明确,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是否可以解释。主要问题目录能动态记录病人一生中所发生的健康问题。问题目录应以表格的方式记录,置于健康档案的前面。确认后的问题应按发生的时间顺序逐一记录,便于全科医生随时填写和修改。

记录主要问题时,应弄清问题发生的时间、写明问题,如能注明得到解决的时间、结果更好,否则可留空,表现无结果。记录暂时性问题时,可能前可以使难以直接看到,无法得到第一手资料,这时要全面了解,依据提供的信息经过分析、综合、判断,最后记录为一个较为准确可靠科学的信息资料。

(3)健康问题描述――问题记录和处理方案:问题描述是以问题为导向的个人健康问题记录方式的核心和精髓,通常采用SOAP形式进行记录,其中S表示病人的主观资料,是由病人提供的主诉、症状、病史、家族史等,尽量用病人的语言描述;O表示病人的客观资料,包括体检所见体征、辅助检查治疗和病人的态度、行为等;A表示对健康问题的评价,是问题描述最重要的部分。诊断、鉴别、问题的轻重程度和预后等是较为完整的内容;P表示对问题的处理(诊断、治疗、健康教育等)计划,记录时应按顺序依次描述相关健康问题。在描述问题前,应注明此问题为首诊、复诊或转诊。

(4)问题进展记录:问题目录中不同编号的各种问题有进展时,应按规范采用SOAP方式予以记录。若某一问题有进一步明确诊断时,在更正问题名称的同时记录最新资料于其中;随访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应添加新的问题和编号在进展记录中。

(5)会诊转诊记录:由于受到技术和设备等条件的限制,某些疑难重症不能在基层医疗机构处理,必须通过会诊或转诊才能解决。基层医疗机构与综合性医院应实行双向转诊制度,即基层医疗机构将病人转到综合性医院,后者对患者处理后视情况又转回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治疗的过程。对需要转诊和会诊的病人,全科医生应详细填写会诊转诊记录单。

2.2 以预防为导向的周期性健康检查记录

依据工作环境和居民的实际情况,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是贯彻预防医学和前瞻医学的重要措施,也是全科医生的任务和工作特点之一。健康检查是进一步开展疾病防治、健康咨询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它着眼于第一级和第二级预防,以无症状个体为对象,目的在于早期发现病患和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这要求健康检查要从全科医生工作实际出发,抓住要素指标,防止贪大求全;以体格检查为主,以器械检查为辅;健康检查项目要做到连续性、稳定性,以便于系统观察,作出评价。在健康检查过程中,若发现特异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深入检查,特殊处理。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被检查者可以事先准备,有利于全科医生全面、科学的运筹和安排自己的工作。每次健康检查结束后,应按照要求逐一记录,建立完整的健康检查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