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护理的重点

护理的重点赏析八篇

时间:2023-05-17 15:43:04

护理的重点

护理的重点第1篇

        1  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特点

        1.1 焦虑与紧张  突然遭受意外创伤事件造成的危重病人,由于起病突然,病情变化快,对自己的病情缺乏认识,思想上毫无准备,对于病痛难以忍受,加上生活不能自理产生焦虑心理,病人对其病情的发展及预防后感到渺茫,产生紧张心理。

        1.2 恐惧与害怕  重症监护室病人经一段时间的救治后,常需手术治疗,其一旦听到要“开刀”,即感到自己病情严重,这时对医护人员的一言一行都特别留意,心里十分紧张,并对手术产生恐惧感,害怕自己在他人的“疏忽、松懈”中突然死亡。

        1.3 绝望与抑郁  患者长期受病痛折磨,经过一段时间救治而无明显缓解,感到自己患了不治之症,死神即将来临,即产生抑郁心理对治疗失去信心,甚至拒绝治疗。

        1.4 逃避与放弃  有些患者因为家庭条件差,性格又内向,认为患病后会给家人增添无尽的麻烦,增加经济负担,而选择放弃治疗。

        2  护理对策

        2.1 加强信息沟通主动关心病人,减轻其思想负担  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变化常由于其对自身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通过临床观察我们认为对文化素养高、性格开朗,乐观,意志坚强者,在适当时间,采用恰当方式,将病情如实告知,并做好心理救援的基础上,因人而异,视病情分段告知,避免增加其思想负担及刺激因素,对其作耐心解释,关心、安慰他们,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   环境与人是分不开的统一体,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布置一个陈设简单、整齐、清洁、色调柔和、光线充足的房间,使病人置身于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以减轻病人紧张、恐惧心理,并可减轻疾病产生的压力,能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2.3 加强非语言沟通,及时解决患者需求   对于无法用语言交流的患者,可借助沟通工具,如写字板、图片、床头呼叫器等。写字板的应用,对于有一定文化程度但存在语言表达障碍的患者非常有效的。可以使护士更好的把握患者的思想动态,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图片的应用对于缺乏书写能力的老年患者,可以患者的文化程度和喜好。自制图文并茂的卡片,让患者点头或摇头来表示确认或否认,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并予以合理解决。病房卫生间、床头均应配备老年患者随手可及的呼叫器,方便患者使用,护士能够及时解决患者需求。非语言工具的应用可以使护患双方交流更有效和快捷。

        2.4 加强与患者沟通,增进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对病人要有深切的同情心,对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处处关心体贴病人,尤其从语言、感情、行为上关心病人的处境表示理解、同情,作很多的讲解释工作,把各种检查的必要性说清楚,取得病人的充分信任,为下一步治疗打好基础。增进护患关系,使病人减轻病痛的折磨,促使早日康复。

        2.5 加强情感沟通调动病人积极治疗的信心和勇气   护士要多用激励性、安慰性语言与病人交流,耐心鼓励病人正确对待疾病,并与患者家属沟通,从生活上用心照顾,使其得到家庭的关心和温暖,从心理上得到满足,及时将有关疾病好转的信息告诉病人,激发病人的生存信心,逐渐走出心理阴影。

护理的重点第2篇

关键词:婴幼儿;静脉输液;护理干预

婴幼儿是指自出生至满3周岁前,这一时期婴幼儿生理发育不完善,对危险的识别和自我保护能力都有限,加之他们的表达能力有限,因此其输液过程护士更应加倍用心[1]。现今的儿科护士已不仅仅只是为完成繁忙的工作而输液,患儿以最佳心理状态跟儿科护士愉快合作,顺利完成这既重要又极普遍的操作,对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选取2009年1920例0~3岁输液患儿,其中0~1岁962例,1~3岁958例。针对不同特点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予以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 护理问题

患儿静脉输液时会表现出恐惧不安、怕痛、反抗、不耐烦等问题。不仅因患儿有疾病引起的不适,同时由熟悉、温暖的家庭进入陌生的医院,外界环境发生了变化,原来的方法解决不了现有的问题。家长担心用药后能否马上退热,对护士的静脉穿刺技术要求较高,希望能一针见血,希望在医务人员处获得患儿喂养及康复治疗中的有关信息。情绪往往会激动,不安无形中会增加患儿的恐惧感。

2 护理重点

2.1  心理:护士要态度和蔼、热情,对较小患儿进行安抚,同时取得患儿家人的支持,以减轻哭闹,对较长儿则极力减轻其紧张感和恐惧感,以表扬和鼓励为主[2]。对家长解释清楚整个输液过程,注意事项,用药的目的等,告知小儿病情治疗需要一个过程,隐藏其不安情绪,给患儿以支持,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护士要保持熟练的穿刺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不急不躁,操作稳、准、轻,以最好的技术赢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3]。

2.2 静脉穿刺及固定:选择血管是保证输液成功的第一步,幼儿多选用头皮静脉,不受方向限制,易固定。幼儿多选用四肢静脉,根据病情如患儿输液天数较长,则一定要从远端静脉开始,以保护患儿的血管。宜多用“指压法”,少用“拍打法”,以免增加患儿的恐惧心理。固定针头也很关键,穿刺在头部,需剃去局部毛发,用4~5条胶布固定针柄,将头皮针末端接头处固定在患儿一侧耳朵上,以防患儿头部转动使针头脱出,也可用长胶布绕头1周固定[4]。如穿刺部位在四肢,用3~4条胶布固定,其重点在关节处,如手腕部、踝关节等,但不可固定过紧,以免影响血运。

2.3  输液滴速的管理:根据患儿的年龄、病情和药物调节输液速度,一般为早产儿4~6滴/min,新生儿10~15滴/min,婴幼儿20~30滴/min,年长儿30~40滴/min,有脱水或休克者,可适当增加滴速,但应加强心肺监护,如有异常即减速或停止输液并及时报告医师。有条件的医院尽量使用输液控制泵,特别是对早产儿、病情较重或特殊药物治疗的患儿,以准确控制输液速度,确保静脉输液的治疗效果。但是不管是哪种方式,都应特别注意所用药物的特性,婴幼儿的身体特点决定其对药物的敏感性很高,特别是开始用一种严格控制滴数的药物换到另一种药物继续输液时,不能一下就放快滴速,一定使输液管内的液体也按原来的滴速滴完后才能重新调整滴数。

综上所述,只要在各个环节都用心的进行主动护理,针对婴幼儿的不同心理和生理特点,及时解决家长的担忧,及时沟通患儿的病情。才能真正满足患儿及其家属的需求,切实提高护理的满意度和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

[2] 单太华,扈爱连,李凤霞.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3,9(7):536.

护理的重点第3篇

【关键词】公路桥梁;养护;管理

一、加强桥梁养护的必要性

1.公路交通量剧增,加快了桥梁老化的步伐

根据公路部门近年车辆调查及车速调查资料显示.省际干线以上汽车绝对数增长230%,县乡道以上汽车绝对数增长40%,根据统计混合车拥有量平均每年按1 3%左右速度递增。

2.超重车、集装车、大吨位车的出现加重了桥梁的负荷,加快了桥梁的损坏

由于原桥设计荷载等级偏低,已不适应目前超重车、集装车、人吨位车增多的新情况。造成桥梁承受不起日益增长的负荷而成为危桥。

3.桥梁修建中有些质量较低,造成桥梁使用的“先天不足”相当数量的桥梁,尤其是早期修建的桥梁,由于资金短缺,设计、施工标准低。加上技术管理薄弱,施工质量不能保证这些桥梁使用寿命,有些很快就会变成危桥。

4.桥梁管护不善

在大自然风、霜、雨、雪的侵蚀作用下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造成桥梁自身老化破损,使得桥梁衰老加快,寿命缩短。

5.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造成司机多拉快跑的运输行为使桥梁的使用频率加大缩短了桥梁的使用年限。

二、桥梁养护存在的突出问题

1、桥面不清洁、污水孔堵塞

在中小型桥梁中比较普遍,个别的桥面堆放障碍物,垃圾、泥土、污物等积存,晴天过车尘土飞扬,雨天桥面积水,车辆过桥时泥浆四溅。

2.桥面不平整

使年辆颠簸,车速降低,影响车速,增加桥梁构件的疲劳,如不改善将缩短桥的使用寿命提前大修。

3.台背回填沉降

桥头接线路面因台背回填沉降较大,与桥梁衔接处不够平整导致桥头跳车,导致行年不顺适.影响车速,降低行车质量,为旅客、司机所反感,长期下去也会影响桥的使用寿命。

4.桥栏杆残缺不齐和不及时修复

无论是干线公路还是支线公路,均存在钢筋混凝土栏杆裂缝、剥落,金属栏杆油漆麻点、脱落,有的已经变形,水平杆断裂、缺件,造成栏杆残缺的原因很多,如行驶车辆交通事故撞坏,人为破坏,栏杆残缺。虽然不影响车辆运行,但带来很大的坠桥事故隐患,同时行驶存桥上车辆行人缺乏安全感,降低交通安全舒适水平。

5.桥梁设计不合理,造成部分桥梁构件变形

由于桥梁设计的不合理,桥梁投入运营后,桥梁的构件在交付使用后出现了部分变形,造成锥坡护坡、铺装面沉陷空洞、裂缝等毛病,在日常养护中没有及时修补,形成混凝土剥落、钢筋外露锈蚀、活动支座失去活动能力等等,这类毛病不及时处理可能酿成人祸。

三、加强桥梁养护的措施

1.各级公路管理部门应安排专人具体负责,承担起桥梁日常养护管理工作

忽视对桥梁养护管理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基层公路管理部门没有专门人员负责桥梁的日常检查和维护,仅在国家或行业的集中整治时才对桥梁进行关注,但是没有桥梁养护和防治技术是做不好这项工作的,这就要求基层公路管理部门安排有技术有能力的专人承担桥梁日常养护管理工作。

2.建立和完善桥梁技术档案,定期进行桥梁普查登记

为了确保桥梁技术档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养护单位应提前介入到公路工程的交工验收阶段。在公路竣工验收后,管理单位应及时要求建设单位提交完整的竣工资料,还要与建设单位技术人员一起,按照相关资料,对所有桥梁进行一次全面详细的检查。需要提供的竣工资料包括:每座桥的原设计、变更设计、竣工图纸、隐蔽工程图片和检测资料以及桥下河流的水文计算等。

3.应重视和加大对公路桥梁养护资金的投入问题

桥梁是公路咽喉,地位特殊且重要,政府和上级公路主管部门应重视和加大对公路桥梁的养护资金的投入,调查统计桥梁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制定维修养护制度和措施,编制专门的预算费用,要专款专用,使桥梁的养护从资金上给以保证。

四、加强桥梁养护管理的几点建议

1.加强对各级公路管理部门技术干部、技术工人的培训工作

由于目前公路养护管理单位在桥梁养护方面缺乏专门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对桥梁养护管理方面的知识、专业技术也是比较缺乏的:一方面,近几年来各地在桥梁管理方面所取得的经验表明,由于没有很好地进行总结交流,因此妨碍了桥梁养护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了改变上述状况,有必要针对桥梁养护工作的需要,逐步培养骨干,成立专业养护队,加强对各级公路管理部门技术干部、技术工人的培训工作。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对养护人员的桥梁养护管理的技术水平,掌握桥梁检查、检测维修及加固的一些基本方法。努力做到桥梁养护采用专业人员、专门程序、专用方法,随时掌握辖区内桥梁的使用状况,处治各种危急突发事件,并使队伍逐渐从日常养护过渡到具备进行桥梁中、小修的能力,以保证桥梁养护的工作部署落实到位。

2.加强对桥梁检查检测设备的配备工作

桥梁的检查检测要对桥梁的上部结构、附属构造物进行观察、测量。有许多工作要空中作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专业的设备和仪器是做不好这项工作的,尤其是对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需要的设备、仪器如桥梁检测车等要尽快配备,使检查的手段现代化,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公路桥梁的养护工作中,确保桥梁的安全畅通

建议公路部门的养护单位经常与交警等其他上路的相关部门进行联系.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到公路桥梁的养护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消除安全隐患,才能确保桥梁的安全畅通。对于一些维修工程较大、技术含量较高的维修项目,公路管理部门应组织桥梁施工企业进行招标,选取合格的维修建设单位,必要时邀请专家对桥梁维修施工进行指导和检查。

4.植树造林,改善公路沿线的自然环境

植树造林可改善公路沿线的自然环境,能够增加桥梁的抗冲刷能力,减少水毁,从而降低养护成本。目前浙江的高等级公路越来越多,公路防护林、路坡绿化越显重要,虽然不少地区对公路的管理和保护也很到位,但是低等级公路的绿化和保护还不够,同时容易遭到破坏,对公路养护造成不利。为此要做到:

①、在平时的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中,管理单位应加大宣传力度,依法管理,调动一切社会力量来关注我们的公路,使公路沿线绿化得到保护,使公路桥梁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

②、提高桥梁养护管理的科学规范化水平,改善公路行车条件,使公路、桥梁完好畅通,以便更好的服务社会。

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是当前公路养护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这一工作应该成为所有使用公路或与公路有关的单位或集体的共同的责任,特别是桥梁施工企业应多加关注。加强公路桥梁在使用中的养护管理工作,不仅是整个公路管理的有机组成,更重要的是可以尽量减少和避免酿成巨大损失的塌桥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护理的重点第4篇

工程监理的概念和内容

建设工程监理是指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监理企业,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承担其项目管理工作,并代表建设单位的建设行为进行监控的专业化服务活动。其特征主要表现为监理的服务性、科学性、独立性和公正性。

从目前监理制度发展的过程和方向看,工程监理的主要工作包括: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概括为“三控制”);合同管理、安全管理和风险管理(概括为“三管理”);组织协调工作(即“一协调”)。

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特点

1、 通常基坑支护工程是工程项目施工的首要任务,深基坑工程通常作为临时工程,安全储备相对较小、造价较高、不确定因素多,建设单位往往要求设计单位考虑支护工程的资金投入,降低设计要求,因此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风险。深基坑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在进场施工至土方开挖完成期间,常常经历多次降水、周边重物、外作用力等不利因素,往往对基坑支护体系造成较大的负担。

2、 深基坑支护工程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即使同一城市,不同的区域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都不同。同时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理念还与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管道联系一起,每个基坑都根据具体情况考虑设计。

3、 基坑工程是多种复杂因素相互影响的系统工程,通常科学的设计,会涉及土力学强度、变形、渗流三个基本课题。

4、 深基坑支护工程具有较紧的工期要求和严格的质量要求。抓紧施工工期,特别是土方开挖阶段后工期,不仅是为满足施工计划进度需要,对减小基坑时效变形、减小基坑周围环境的变形有特别意义。由于深基坑开挖范围也就是将来地下结构施工的区域,甚至有时深基坑支护结构还会是地下永久结构的一部分,所以,必须保证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质量。

作为监理单位应与深基坑施工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既定的施工条件下和工程特点,督促施工单位已最优化的施工方案施工,比较常见的深基坑支护工程一般包含排桩或地下连续墙、止水帷幕(例如:深层水泥土搅拌桩、桩间高压旋喷桩)、内支撑体系或锚索工程、土石方开挖工程等,以下为监理人员在深基坑部分分项的监理控制要点。

在建设单位提供的“三通一平”的施工场地,施工单位组织现场临建设施的布置和人力、物力的安排。为使基坑支护做好开工的准备、参建单位履行各自的职责,在第一次工地会议监理交底时,针对工程特点、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详细的阐明。例如在质量管理上,应具体提出工程材料报验程序、工程报验制度、特种工人上岗制度等。最大限度的制约施工单位的违规行为。

1、 施工前的桩位布置监理控制要点

在施工图纸经过专家论证及图纸会审,施工组织方案通过审查,监理单位开始执行监理规划、监理细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承担每一个施工环节的“三控制、三管理、一协调”的监理任务。

一般情况,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范围限制于城市规划和国土局批准的红线范围内,由城市规划局提供坐标原点,施工单位根据坐标原点,开始将施工平面图的坐标控制点引入现场相应位置。在此过程,监理人员首先要检查施工单位测量仪器的精准性,然后复合仪器显示坐标数值与施工平面图和规划局提供的放线册是否对应。以支护排桩工程为例,坐标控制点经过复查无误后,施工单位根据轴线将每条桩的桩位确定。

2、 支护排桩施工阶段监理的质量控制要点

以冲孔灌注桩为例,成孔采用相应直径的重锤重复击压孔位,用泥浆护壁形式,将桩孔冲入设计桩底标高,监理人员在成孔过程中,主要是检查泥浆比重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为防止砂层发生塌孔,对于泥浆比重,应该满足施工要求前提下,将泥浆控制在上限值,对于成孔的垂直度也不容忽视,在成孔过程,应复查桩心的偏离情况。终孔验收后,钢筋笼入孔后进入清孔阶段,在泥浆比重下调至1.2-1.25时(水下砼浇筑,为满足浇筑反浆效果的泥浆比重),孔底沉渣厚度满足要求后,可进入桩芯水下砼灌注阶段。在监理旁站过程,首先监理人员主要检查砼的质量指标和施工设备是否满足施工条件,然后在浇筑时应观察施工人员操作情况,指正不当行为,最大努力防止断桩、蜂窝、离析、夹渣的出现,顺利浇筑至设计高度,砼灌注过程,还须监督施工单位对应的进行砼试压件制作。

3、 止水帷幕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通过在支护排桩完成后,通常在支护排桩后侧施工一道止水帷幕,防止土方开挖时,地下水流入基坑,较为常见的是水泥土搅拌桩和高压旋喷桩,两者的共同点是将水泥固化剂传送至透水土层,使之结合形成不透水帷幕,具有连贯性,两者不砼的是施工方式和技术要求不一致。但无论采取什么方式,作为监理人员主要控制的是桩底标高、桩顶标高、水灰比、钻杆的提升速度和垂直度、水泥用量等,相关的施工参数应满足设计要求。

4、 内支撑体系和锚索工程施工的监理质量控制监控要点

内支撑体系由冠梁(腰梁)、支撑梁、钢构柱组成,其主要作用是抵消基坑开挖后,土层对支护排桩的压力或水平位移。监理单位控制要点:须重视钢构柱孔底沉渣,一般不超过50mm(考虑承担支撑梁的竖向荷载,防止沉降);支撑梁于钢构柱节点的处理是否满足要求;支撑梁的平整度、模板制安质量须保证;钢构柱的焊接质量,包括构造要求、焊缝的长度、焊缝的外观质量、检测项目及要求等;配合第三方基坑检测单位,预埋应力监测仪器。锚索,其主要作用于支撑体系类似,后者是通过锚入土层,在锚索张拉是产生摩擦力,对排桩起到拉抱作用,抗击排桩发生水平位移。锚索的施工过程依次为钻孔、清孔、下锚、注浆、张拉锁定。监理人员应抓住关键工序,钻孔主要控制好深度及入岩,一般设计有要求,在注浆上主要控制第一次注浆第二此注浆的时间和注浆压力,如果压力达不到设计要求,锚杆水泥固体的饱满度很难保证,在水泥固体强度达到规定值,可以进行张拉,张拉的锁定力能直接反映施工效果,监理人员在张拉旁站,主要是检查张拉设备的情况是否正常、张拉荷载是否分级、稳压、最终锁定力是否达到设计标准值乘以张拉系数(一般为1.2Nt),张拉过程中详细记录张拉数据,并填写旁站记录表。

5、 土方开挖阶段,监理在基坑稳定采取的保障措施

在排桩及止水帷幕施工完毕,第三方监测单位布置好水位监测点和侧斜管,基坑土方进入分层开挖阶段。

护理的重点第5篇

关键词:急诊 危重 心理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40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352-01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彻临床护理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做好心理护理,掌握、提高交流技巧,做好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因此,准确把握患者的心理活动,是实施心理护理的基础。处于危急状态的患者心理活动十分复杂,这就要求急诊科的护士要善于用语言行为开导,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愉快的情绪、端庄的仪表、耐心的解释、准确而熟练的技术操作,能解除患者心理上的不安和恐惧,从而提高急诊护理的效果,提高抢救质量,从而达到治疗所需要的最佳心理和生理状态。

1 急诊危重患者就诊时的心理特点

1.1 紧张、恐惧心理:急诊患者由于是忽然遭受意外伤害或病情急剧恶化等原因前来就诊,患者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表现为精神紧张、恐惧不安,此类病例约占就诊人数的33.9%。

1.2 焦虑不安心理:因为发病急骤,有的患者身边无亲属陪伴而倍感不安,有的因在单位或家庭中担任重要角色,放心不下工作或家庭负担而显得顾虑重重,此类患者约占就诊人数的32.6%。

1.3 情绪低落心理:因车祸、工伤等致残或突然失去亲友,受到过度的打击而处于不敢或不愿意接受现实,表现为表情淡漠、对周围的刺激无反应、不言语、拒答等。

1.4 抗治心理:见于服毒自杀、伤残、久治效果不佳者,因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抗拒各种治疗与护理,表现为不与医护人员合作,易激动等。

2 评估患者及家属的情绪

对于急诊科的护士来说,由于工作节奏快和患者数量多,所以与每位患者沟通的时间相对少一些,因此,对患者及家属的评估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①通过在治疗的过程中观察患者及家属。通过观察,可以看到患者及家属的情绪状态,如是否面容紧张、无法安静等表情。②通过与患者及家属的交谈了解到家属与患者的关系及亲密程度,以及他们对疾病的认识程度。边治疗边交谈,不但可增进护患关系,同时也可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③通过与医生沟通,了解每位患者的病情以及发病的诱因。通过观察、交谈及与医生沟通收集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状况,以便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

3 急危重患者心理护理技巧

3.1 掌握沟通技巧改善护患关系:护患间良好的沟通有助于护士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减轻身心痛苦,增强对治疗的信心,因此,护士要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3.2 讲究语言的艺术性:护士的语言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对病痛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效果都有重要影响。因此,急诊护士的语言要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患者的年龄、病情、心理特点采用合适的语言,消除紧张心理。

3.3 保持良好神态和气质:“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通过护士的眼神、态度可以向患者传达信息,护士亲切的目光、和蔼的态度、平稳的声调都能在潜意识中稳定患者的情绪。

3.4 重视并满足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急诊患者的心情大都是担扰、焦虑不安的,这可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在做好抢救工作的同时,尽可能向家属介绍患者的情况,稳定情绪,共同关心患者,促进疾病痊愈。娴熟的技术、规范的行为会使患者对医务人员产生信任和依赖。果断、简洁的行为产生镇定心理的作用远甚于语言和某些治疗。作为一名急诊护理人员要正确认识和掌握急症患者的心理活动特点,为其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使其达到最佳的身心状态,配合诊治以取得良好疗效。

4 针对不同病情,采取相应心理护理

4.1 意外事件患者:意外事件如火灾、车祸等恶性事故突然发生或亲人猝死,可使遭遇者在瞬间完全丧失心理应付机制,表现为对意外事件极度恐惧或否认,强烈的求生欲、突然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可使其情绪处于高度兴奋或抑制状态,导致行为异常。对于这种患者,护士要有高度的同情心,理解和体恤患者,耐心地诱导和抚慰患者,引导其面对现实。

4.2 外伤失血患者:外伤失血患者多数有伤口及出血,护士应镇静的同时嘱患者不要直视伤口,也可与患者交谈,分散患者注意力以减轻痛苦。

4.3 中毒患者:中毒患者的急诊抢救中常会遇到一些服毒后拒绝治疗的患者,这些患者因受到巨大打击,失去生活的信心,因此,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远比身体的治疗更重要。护士应开导患者,使他们珍视生命、面对现实,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不能歧视或说出一些伤害自尊的话,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多交流,密切观察情绪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注意维护患者的隐私权,减少闲杂人员围观议论。

4.4 心血管患者:此类患者中老年人居多,且病程长,多反复,伴有诸多并发症,易产生焦虑、不安、抑郁、悲观的心理。对这类患者,我们应像亲人一样关心、照顾他们,仔细向其讲解病情,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疾病。

4.5 慢性病患者:慢性病加重,长期病痛的折磨,可使患者的情绪持续在消极状态,产生悲观心理。护士应安抚患者及家属,稳定其情绪,使患者产生一种安全感,想方设法使患者在心理上尽快适应急诊情境,积极配合医疗救护。

4.6 不同年龄患者的护理:老年患者突然患病以恐惧、自卑心理多见,且老年患者的心理反应在很大程度受家庭、经济因素的影响,对他们要注意安抚和细心观察,尊重、理解和体谅他们;中年患者具备一知半解的医疗知识,既是家庭的栋梁,又是工作的骨干,一有重病,其责任心和事业心常使其增加牵挂和顾虑,心理负担重,对中年患者提出的问题要善于倾听和分析,做出科学的解释;年轻患者,情感脆弱,经历单纯,对挫折反应强,突发的疾病或伤残会使他们产生一种坠入深渊的痛楚。年轻人最关注疾病是否会影响日后的工作、生活,此时护士要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勇敢地面对现实。

4.7 心脏骤停患者: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时,一些心肺复苏措施会对其他患者造成不良暗示,加重其心理负担。护士应注意到这些患者的心理需求,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并给以适当的语言安慰。

护理的重点第6篇

关键词:妊娠重型肝炎护理 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178-01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多发生在妊娠中、晚期,母婴死亡率可达82.5%—85%(1),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症状被妊娠本身所掩盖,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是临床急症。我科于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3例,无并发症发生,治愈取得成功。

1 进行预见性评估早期护理

1.1对并发症进行预测性评估

根据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并发症早期,有无发烧、腹痛、腹胀、尿量减少、牙龈出血、静脉穿刺处有瘀点、瘀斑等。在并发症中肝性脑病发病率高,应加强巡视和监察,及时了解患者的反应性和回答问题的能力、记忆力、计算力等,发现问题及时汇报,预见性判断病情,及早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出现较严重的后果。对他们进行语言、行为、智力测试,评估是否存在脑病前期症状,可简单提问,观察问答是否切题,根据问答状况采取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

1.2对肝功能和凝血机制评估

进行肝功能连续检测,观察ALT和TBIL动态变化、有无胆酶分离,检测凝血酶源的时间,如进行性延长,说明预后差,如有所恢复说明治疗有效,但应注意输注血浆和Vitk1可影响结果,在护理早期患者消化道症状持续不改善及加重,提示病情加重,需加强重视,及时告知医生。

1.3评估妊娠的情况

根据妊娠周数,胎儿及母体情况,和产科医生密切联系。做好胎儿监护,根据孕妇高危因素的程度(有无其他合并症及重型肝炎发病的危重程度),减轻肝脏的负担,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或护理措施。

2预见性护理

2.1 寻找诱因重型肝炎发生有明显诱因,主要是受凉、感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衡、劳累、情绪变化、出血等。应及早发现,及时治疗。落实护理措施,大多数患者能恢复,预后较好。

2.2 心理护理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多有情绪上的改变,对疾病的知识缺乏了解、没有足够的心里准备,担心治疗效果及胎儿的影响而表现为抑郁、躁狂。因告知患者及家属所用药物的相关知识、相关信息,以取得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医生治疗。

2.3饮食护理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食欲明显减退,有恶心、呕吐、上腹胀痛不适等,根据病情给予合理的饮食,可改善营养状况,促进受损肝细胞的修复。

2.4 用药护理目前使用的保肝药均安全、可靠,护士应按医嘱进行,但注意一些特殊药品使用,如乳果糖应与食物同服,患者服用后大便保持在2—3次左右,少数患者可出现腹痛、腹胀,可不必停药,告知责任护士在静脉输注时,一定要将滴速控制在每分钟40滴以内,必要时可稀释使用。

2.5注意休息: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取卧位舒适,保证睡眠,禁止剧烈活动,尽量安排在单人房间,病室应保持安静,温、湿度适中,护理操作集中,对有肝性脑病的患者,应由专人看护,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3讨论

妊娠与重型肝炎相互影响,容易使病情加重,孕妇与肝炎的发生率约为非孕妇的6 倍,而重型肝炎的发生率约为非孕妇的 66 倍[3]。故早期应作预见性护理,出现乏力加重,反复恶心、呕吐,不愿进食,应结合肝功能,警惕重型肝炎的发生。不要误诊是妊娠反应,及时进行各项检查并进行追踪,以利于早期观察、早期发现、早期救治和护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护士要对高危患者特别关注,随时进行评估,为提高治愈率,阻止病情的恶化,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段钟平, 重型肝炎及肝衰竭与临床研究的部分进展2007[J]. 20(2):135~138.

护理的重点第7篇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工程;特点;问题;监理控制

引 言:基坑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基坑工程施工的成败事关整个工程的成败,深基坑施工的安全可靠,也直接关系着高层建筑的稳定性、长久性和安全性。因此,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应时刻严格加强对深基坑的施工控制,确保深基坑施工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才能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整个施工任务。

1 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特点

1.1 综合性比较强

深基坑工程涉及土力学中强度( 或称稳定) 、变形和渗流三个基本课题,且三者相互融溶,因此需要进行综合处理。有的基坑工程土压力引起支护结构的稳定性问题是基坑工程的主要矛盾; 有的工程中渗流引起土的破坏是其主要矛盾,有的基坑周围地面变形是其主要矛盾。因此,基坑工程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工程技术课题,需综合分析处理。

1.2 具有很强的环境效应

深基坑工程的土方开挖,必将引起周围地基中地下水位变化和应力场的改变,导致周围地基土体的变形,对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及市政地下管网产生影响。影响严重的将危及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及市政地下管网的安全与正常使用。大量土方运输也对交通产生影响。所以应注意其环境效应。

1.3 质量要求相对较高

深基坑的支护结构是地下永久结构的一部分,而地下结构的好坏又将直接影响到上部结构,所以,必须保证深基坑工程的质量,才能保证地下结构和上部结构的工程质量,创造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进而保证整幢建筑物的工程质量。另一方面,由于深基坑工程中的挖方量大,土体中原有天然应力的释放也大,这就使基坑周围环境的不均匀沉降加大,使基坑周围的建筑物出现不利的拉应力,地下管线的某些部位出现应力集中等,故深基坑工程的质量要求高。

1.4 风险大

深基坑工程,安全储备较小,而且由于深基坑工程技术复杂,涉及范围广,事故频繁,风险很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监测,具备相应的应急措施。深基坑工程造价较高,但有时是临时性工程,一般不愿投入较多资金,一旦出现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往往十分严重。

1.5 工程量大及较紧工期

由于深基坑开挖深度一般较大,工程量比浅基坑增加很多。抓紧施工工期,不仅是施工管理上的要求,它对减小基坑变形、基坑周围环境的变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 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2.1 工程地质的情况与设计的差别大

施工过程中工程地质情况与原设计差异较大,仍按原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使工程施工未能达到设计要求而监测等。施工动态反馈信息不及时,导致施工中盲目遵循原设计方案,开挖中没有对基坑的沉降量和位移量进行观测或没有对所测的资料进行分析与研究。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工程周边环境可能施加的活荷载未加考虑。

2.2 地下水的处理不得当

施工中因地下水处理不当,导致深基坑工程事故教训比较多。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降低了,对深基坑支护有利,但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利。 如果不采取降低地下水位,对保护周边环境有利,但对深基坑支护不利。因此,深基坑支护施工中降低地下水施工做法有一定的难度,在施工中应妥善处理,以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3 施工的过程与设计的差别大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深层搅拌桩应用比较多。施工人员对于深基坑支护方案缺乏深入的了解,严重影响了基坑工程的质量水平。有时候基坑支护设计中深层搅拌桩水泥掺量不够,施工阶段出现水泥含量不足、砂石比例不当等问题,会直接减弱水泥土的支护强度, 从而使得水泥土发生裂缝。深基坑挖土设计中经常对挖土施工程序有所要求,并以此来减少支护变形,并要求在土方开挖前进行图纸交底和技术交底,而实际施工中往往忽略了这一程序,抢施工进度,图局部效益,立即进行土方开挖,这往往会造成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

3 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控制重点

3.1 施工前的桩位布置监理控制重点

在施工图纸经过专家论证及图纸会审,施工组织方案通过审查,监理单位开始执行监理规划、监理细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承担每一个施工环节的“三控制、三管理、一协调”的监理任务。

一般情况,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范围限制于城市规划和国土局批准的红线范围内,由城市规划局提供坐标原点,施工单位根据坐标原点,开始将施工平面图的坐标控制点引入现场相应位置。在此过程,监理人员首先要检查施工单位测量仪器的精准性,然后复合仪器显示坐标数值与施工平面图和规划局提供的放线册是否对应。

3.2 支护排桩施工阶段监理的质量控制要点

以冲孔灌注桩为例,成孔采用相应直径的重锤重复击压孔位,用泥浆护壁形式,将桩孔冲入设计桩底标高,监理人员在成孔过程中,主要是检查泥浆比重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为防止砂层发生塌孔,对于泥浆比重,应该满足施工要求前提下,将泥浆控制在上限值,对于成孔的垂直度也不容忽视,在成孔过程,应复查桩心的偏离情况。终孔验收后,钢筋笼入孔后进入清孔阶段,在泥浆比重下调至1.2-1.25时(水下砼浇筑,为满足浇筑反浆效果的泥浆比重),孔底沉渣厚度满足要求后,可进入桩芯水下砼灌注阶段。在监理旁站过程,首先监理人员主要检查砼的质量指标和施工设备是否满足施工条件,然后在浇筑时应观察施工人员操作情况,指正不当行为,最大努力防止断桩、蜂窝、离析、夹渣的出现,顺利浇筑至设计高度,砼灌注过程,还须监督施工单位对应的进行砼试压件制作。

3.3 内支撑体系和锚索工程施工的监理质量控制监控要点

内支撑体系由冠梁(腰梁)、支撑梁、钢构柱组成,其主要作用是抵消基坑开挖后,土层对支护排桩的压力或水平位移。监理单位控制要点:须重视钢构柱孔底沉渣,一般不超过50mm(考虑承担支撑梁的竖向荷载,防止沉降);支撑梁于钢构柱节点的处理是否满足要求;支撑梁的平整度、模板制安质量须保证;钢构柱的焊接质量,包括构造要求、焊缝的长度、焊缝的外观质量、检测项目及要求等;配合第三方基坑检测单位,预埋应力监测仪器。锚索,其主要作用于支撑体系类似,后者是通过锚入土层,在锚索张拉是产生摩擦力,对排桩起到拉抱作用,抗击排桩发生水平位移。锚索的施工过程依次为钻孔、清孔、下锚、注浆、张拉锁定。监理人员应抓住关键工序,钻孔主要控制好深度及入岩,一般设计有要求,在注浆上主要控制第一次注浆第二此注浆的时间和注浆压力,如果压力达不到设计要求,锚杆水泥固体的饱满度很难保证,在水泥固体强度达到规定值,可以进行张拉,张拉的锁定力能直接反映施工效果,监理人员在张拉旁站,主要是检查张拉设备的情况是否正常、张拉荷载是否分级、稳压、最终锁定力是否达到设计标准值乘以张拉系数(一般为1.2Nt),张拉过程中详细记录张拉数据,并填写旁站记录表。

4 结束语

总之,深基坑支护工程,是建筑基础工程施工中的难点和重点,它的成败不仅对工程的造价、质量和工期有着重大的影响,而且对周围的建、构筑物等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控制质量,加强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基坑工程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蔡武君.浅谈软土深基坑施工的质量控制[J].广东科技,2007,(8).

护理的重点第8篇

关键词:重度脊柱侧凸前后路联合矫形术;常规护理;围手术期护理

重度脊柱侧凸因为畸形较为僵硬与严重,缺少标准手术治疗方法,并且伴有较高的并发症[1]。为此,在手术治疗中,必须加强护理措施的落实,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保障,实现手术治疗的预期目标。本文主要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10例重度脊柱侧凸前后路联合矫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阐述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10例重度脊柱侧凸前后路联合矫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110例患者中,女患者60例,男患者50例;年龄在15-3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1±2.6)岁。入院时,患者肺功能状态、通气功能轻度下降30例,中度下降55例,重度下降25例。患者住院时间在25-90天之间,平均住院时间为(40.3±3.1)天。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心理疏导。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前,均会产生一定的情绪波动,从而出现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此时,护理人员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疏导,消除或者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为手术的顺利完成奠定坚实的基础[2]。②饮食指导。向患者说明营养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进行健康饮食,并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纤维、蛋白的食物[3]。③病房护理。在患者手术之后,需要及时转移到病房予以观察。此时,需要保证病房清洁、温度与湿度适宜,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

观察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主要内容有:①肺功能锻炼。患者胸廓畸形情况比较严重,肺功能较差,并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通气功能障碍。为此,在手术前1周,为患者制定一个肺功能锻炼计划,一般就是爬楼梯,每天2次,每次20分钟,同时予以综合呼吸锻炼[4]。②脊柱弹性被动与主动锻炼。因为患者的畸形情况比较严重,并且非常僵硬,需要制定脊柱弹性训练方案,帮助患者矫正身姿。在患者入院之后,展开枕颌吊带牵引,每天2次,每次30分钟,坚持7-20天。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脊柱伸屈练习,每天3次,每次30分钟[5]。③观察脊柱神经功能。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脊髓诱发电位进行密切监测,并且展开唤醒试验,随时关注患者的中枢神经受损情况。④呼吸护理。手术采用全麻方式,因为插管刺激,非常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上呼吸道炎性水肿,在术后可以给予患者雾化吸入治疗,帮助患者呼吸,每天2-4次。同时,帮助患者无痛排痰,双手轻压患者两肋,指导患者深呼吸,在吸气2/3的时候咳嗽。⑤疼痛护理。患者手术创伤较大,在术后麻醉效果减退之后必然会出现疼痛。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止痛剂、电子止痛泵等,帮助患者缓解疼痛。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分析

运用SPSS18.0软件对研究数据予以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x±s),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进行卡方检验,对比差异明显(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2%,明显高于观察组的0.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注:X2=10.1767,P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1.8%,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8.2%,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注:X2=8.1247,P

3.讨论

重度脊柱侧凸的结构比较复杂,外观畸形新情况比较严重,在进行治疗的时候难度较大,为此,必须加强护理措施的落实,配合治疗过程,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本组研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可以说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同时,在护理干预中,必须认真分析患者的病情,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案,保证患者可以快速康复。在临床护理中,因为患者外观畸形严重,具有僵硬化的特点,导致患者承受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并且性格较为孤僻,为此,要想得到患者的积极配合,就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开导,只有让患者从心理上接受治疗,才可以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所以,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主动的和患者进行沟通,细致、耐心的回答患者的每一个问题,并且向患者讲解一些有关疾病的知识,列举一些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重度脊柱侧凸前后路联合矫形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值得应用推广的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德霞,岳彦顺,文娟,等.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围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4):1279-1281.

[2] 秦柳花,彭虹菊,贺建华,等.1200例脊柱畸形住院期间的全程量化护理管理[A].第21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泰山杯”全国骨科青年科技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2:192.

[3] 王谊,吴娇臻,吕畅,等.12例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前头颅-骨盆环牵引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0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