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消费国外论文

消费国外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7 16:41:36

消费国外论文

消费国外论文第1篇

关键词 金融消费者 金融消费者保护 文献综述

一、国际上关于金融消费者保护理论的研究

金融消费者保护在国际上很早就开始了理论研究,其中最著名的是Michael Taylor在《A Regulatory Structure For The New Century》(1995)提出的“双峰理论”(Two Peaks),他认为金融监管存在两个并行的目标,一是审慎监管目标,二是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目标。前者旨在保护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金融体系的稳定,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后者通过对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的监管,防止与减少金融消费者受到欺诈与不公平待遇。

而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的研究成为热门。其中,Sharon L. Tennyson在《Analyzing the Role for a 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Agency》(2009)中提到之前很多讨论都集中在消费者是不是非理性以及辨别能力不足,所以需要家长式的监管机构来进行“照顾”。而且不当的消费者保护是否会带来金融危机。而Sharon L. Tennyson认为这种讨论其实是错位的,消费者保护是金融市场中是必须的。因为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消费者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辨别金融产品的品质。而消费者要获得这些信息需要付出的成本是巨大的。所以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来看,消费者保护是非常有必要的。而Erik F.Gerding在《The Subprime Crisis and the Link between 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and Systemic Risk》(2009)一文从次贷危机入手,首先认为次贷危机的产生告诉我们审慎监管与消费者保护必须分离。其次,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意义不仅仅是对个人进行风险保护,同时也可以防止系统性风险。该文所提到的系统性风险,是指在次贷危机中消费者借贷的高违约率,这种不可预测和高度相关的违约会使整个市场都处在风险之中。而金融消费者保护可以通过降低消费者借贷违约的层级、使违约更可预测、降低违约的高关联性等方法来缓和这种风险。Susan L. Rutledge在名为《Consumer Protection and Financial Literacy: Lessons from Nine Country Studies》(2010)的报告中考察了九个中等收入国家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与该国民众理财常识(Financial Literacy)的联系。该报告认为良好的消费者保护可以确保消费者做出较为明智的决定,并且不会受到到欺骗和不公平的待遇以及个人隐私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基于这个原因,金融消费者保护也需要得到重视与加强。

另外,还有很多学者基于各个角度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必要性进行论述。Gail Hillebrand在《Before the Grand Rethinking: Five Things to Do Today with Payments Law and Ten Principles to Guide New Payments Products and New Payments Law》(2008)一文中从消费者分期付款的角度看到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是监管当局需要提供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原因。Bruce I. Carlin和Simon Gervais在《Legal Protection in Retail Financial Markets》(2009)一文中,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理论分析,同时对金融机构时常提供信息服务给金融中介这种行为进行考虑,由此提出一个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模型进行分析,认为金融消费者保护不仅仅是法律上的义务,更是对市场参与和经济增长的有益驱动。Roman Inderst和Marco Ottaviani在《Consumer Protection in Markets with Advice》(2010)则着眼于中介的佣金模式,认为现有的佣金模式存在道德风险,会导致金融中介给予消费者不恰当的购买建议,在此基础上提出对金融消费者进行保护。

二、我国关于金融消费者保护理论的研究

相比国外,我国学者在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上通过建模来进行论证的较少,大部分都是通过法学或法经济学角度进行阐述。如吴弘、徐振在《金融消费者保护法理探析》(2009)指出,由于金融市场上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在经济实力、专业知识、产品信息等方面实质性的不平等,以及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会不断出现金融消费者利益受损的现象,金融监管当局应当整合立法、司法、执法资源,加大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力度。同时,他们还分别从社会学、经济学以及金融监管理论的角度,分析了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理论依据,认为经营者阶层与消费者阶层的利益冲突,需要金融消费者保护来平衡;契约人的“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需要金融消费者保护来矫正;逐步取代“经营者”的“消费者”,需要金融消费者保护来保障。

朱晓磊、姚佳在《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消费信贷法律规制的重思―以保护金融信用消费者为视角》(2009)一文中站在经济法学的角度认为,金融消费者保护始终根源于消费者本位理念,是公平理念和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是消费者本位理念的升华,因此,充分地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实属必要,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平衡金融信用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能充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实现,也才能进一步促进金融消费的发展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韩冷那在《从征信体系实践论金融消费者信息权益的保护》(2010)从征信问题入手,认为在金融消费中,金融机构站在绝对的优势地位,金融消费者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在消费者金融知识和信息普遍缺乏的情况下,金融机构没有履行“一对一”的告知和教育义务,可能造成个人的信用记录在无主观故意的情况下产生不良信用信息。从这个角度来看,金融消费者保护势在必行。

另外,高明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基于委托模型的研究》(2011)、孙天琦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市场失灵、政府介入与道德风险的防范》(2012)、顾根银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探究》(2012)分别集中于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与信息严重不对称、消费者金融专业知识贫乏与认知偏差等方面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进行研究。

三、我国关于金融消费者法律界定的研究

金融消费者作为消费者概念在金融监管领域的延伸,我国早已有学者对消费者概念进行研究。如王利明2002年就在《消费者的概念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一文中认为消费者是指非以盈利为目的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人。消费者这一概念是与经营者相对应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指的“消费者”原则上仅限于自然人,而不应当包括单位,单位因消费而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应当受合同法调整。

王伟玲在《金融消费者权益及其保护初探》(2002)一文中较早地使用了金融消费者的提法,并结合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阐述了金融消费者的权利内容。2006年12月,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第一次采用金融消费者的概念,指出要更好地满足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充分维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利益。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频繁使用金融消费者这一概念,我国学界也开始大量涌现关于对金融消费者基本理论的探究。

如张伍愚和刘敏的《金融消费者概念合理性探析》(2010)从金融消费者的特征与投资者概念的区别及该群体适用法律规则的特殊性进行分析。该文作者认为,“金融消费者”较“投资者“有着理念及规则适用上的优越性。首先,在外延上具有伸张性。因为金融消费者一词统摄了金融诸业中的一方当事人,无论金融创新的速度多么快捷,“金融消费者”皆能以不变应万变,囊括这些金融产品或服务的自然人购买者。而“投资者”的概念仅出现在我国的证券类法律法规中,一般仅指称证券市场上有价证券的购买者。其次,除了专业投资人进行的营利性投资之外,普通的证券投资仍可以看成是一种金融消费。并且随着随着金融技术、金融科技的发展,金融产品的日益复杂,作为金融消费者的“投资者”日益趋于信息弱势地位,对投资者、股东如若采取民商法上私权救济的制度设计,停留于权利义务的简单设定,难以确保其利益得到合理保护。邢会强在《澳大利亚金融服务督察机制及其对消费者的保护》(2009)与《金融危机治乱循环与金融法的改进路径――金融法中“三足定理”的提出》(2010)明确提出应将“消费者”概念延伸至金融领域,金融领域中的客户、存款人、投资者、股东、持有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者等,无论是个人还是符合一定标准的小企业,都应视为金融消费者。李健男在《金融消费者法律界定新论―以中国金融消费者特别保护机制的构建为视角》(2011)认为金融消费者的法律界定,应该以解决金融消费者在金融消费交易中的“信息严重不对称与对信息的严重依赖并存”这一核心问题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由于金融消费交易的特殊性,即使是企业法人(不含金融企业法人),在金融消费交易中,与个人消费者一样会陷入“信息严重不对称与对信息的严重依赖并存”之中,都需要金融消费者保护法的特别保护。最后他做出界定:金融消费者,是指在金融交易中处于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弱势地位,同时对金融经营者一方的信息披露存在严重依赖性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但不包括金融企业法人。

从比较法的视角来对金融消费者概念进行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廖凡的《金融消费者的概念与范围:一个比较法的视角》(2012)。他在文章中指出传统消费者概念适用于金融领域时存在的不确定性,以及现有金融行业立法在保护性上的不足,使得在我国构建金融消费者概念具有现实必要性。同时国外立法实践表明,金融消费者概念与范围主要是实践塑造的产物,与金融监管模式和监管体制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而对于我国来说,应从现实情况出发,现今较为可行的做法是对金融消费者进行宽松的界定,使其涵盖整个金融服务领域,而在消费者保护制度方面则遵循最低限度协调原则,只做出总体性、原则性的规定,由行业监管部门基于行业特点和监管需要指定实施细则;与此同时,保留和延续既有的证券投资者概念和投资者保护制度,实现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两个概念、两套制度并用。还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焦瑾璞的《金融消费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2013),因作者的官员身份,某种程度可以代表官方对金融消费者概念的认识与理解。焦瑾璞在该文中分析认为金融消费者的内涵首先是具备一定专业能力的自然人与一般自然人,其次还包括证券、保险投资者。在外延上为:一、已接受、正接受以及正考虑接受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或服务的自然人都应在金融消费者保护范围内。二、间接因其他人金融消费而与金融机构产生权利义务关系的自然人也属于金融消费者的范畴。

此外,还有郭丹的《金融消费者之法律界定》(2010)、于春敏《金融消费者的法律界定》(2010)、周荃《金融消费者概念之提倡》(2011)、谢松松《金融消费者保护基本问题研究》(2012)等文献均对金融消费者概念进行研究。

由上可知,关于金融消费者概念的探讨,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金融消费者的概念界定、金融消费者是否应限于自然人、传统意义上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是否应纳入金融消费者范畴这三个问题。

四、小结

可以看到,尽管金融消费者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在金融消费者概念的界定与保护等相关理论上许多重要问题仍旧未能达成共识,存在较大的争议。甚至如金融消费者的概念本身是否应该被单独提出,是否应该被格外立法保护这样的基本问题,都没有一个共同的声音。从我国来说,虽然有争议,但“一行三会”均已各自在其之下成立了金融消费者(投资者)保护机构,金融消费者保护是大势所趋。而现今急需的是在立法上对金融消费者的概念进行界定,同时对金融消费者保护具体化,精细化,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

参考文献:

[1]全先银,程炼.奥巴马金融监管改革方案评析 [J].国际经济评论,2009(9).

消费国外论文第2篇

1、毕业论文(设计)来源:

( )教师科研项目的子课题;( √ )学生科研课题;

( √ )指导教师提供;( )自拟;( )其它

2、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类型:

( √ )论文;( )毕业设计;( )其它毕业实践环节

二、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一体化,综合国力成为国家立足于残酷竞争现实的主要武器,国民经济的发展作为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受到国内为外广泛的关注。消费是生产和在生产的目的和条件,刺激消费更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更是社会的“准劳动力”,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更是消费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我国这一群体一直生活在象牙塔之中,处于半封闭的生活状态,尽管在理论上有较高的造诣还是避免不了与社会的脱节,表现出难以适应当经济生活的种种迹象:

1)缺乏日常生活的消费经验;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消费模式,致使他们无法体会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链条,造成其消费经验的缺乏。

2)没有正确的消费观;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在消费方面享乐主义充斥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预购”“分期付款”此类超前消费方式成为他们主要的消费形式。

3)缺乏消费的实践;尽管如今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多样化,结构复杂,形成多元化的消费模式,在日常消费中大部分学生更喜欢,“明码标价”伸手就拿的方式,毫无讨价还价的观念,并不能将消费当成是一种再生产的过程。

2.选题目的

对于大学生消费的优点和弊端,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都着手研究和应用,试图经过调查经过调研、论述的方式揭示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内在因素,但是由于经费、人力、还有调研对象客观存在的问题,致使调研的范围产生局限性,数据的单一性和研究内容的重复性的种种问题,选此课题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通过自身的努力,掌握大学生的消费模式,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数据对当代大学生消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准确的归因。

三、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摘要:大学生、消费、

一、大学生消费的概述

1、大学生消费的现象

2、大学生消费的弊端阐述

3、大学生消费数据的分析

预期目标:希望通过此次调研丰富对大学生消费生活的调研内容,了解大学生消费的主模式,指导自己、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自己今后踏入社会生活打好夯实的基础。为广大的大学生群体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的调研现状与应用

1、国内专家学者对大学生消费的调研与应用

2、国外专家学者对大学生消费的调研与应用

3、总结分析国内外专家对大学生消费的调研数据,找出调研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和对大学生消费弊端的根本归因

四、拟采用的方法与步骤

1) 问卷调查法: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实地调研对相关数据获取第一手资料。

2) 文献检索法:通过论文、期刊等多渠道的搜索与之相关的文献,做好资料准备,了解现阶段国内外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3)研究的步骤:根据文献和调查问卷分析当代大学生大学生消费行为存在什么问题?

4)根据所掌握的数据分析并找出影响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

5)对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所存在的主要弊端提出自己合理的见解。

五、总体安排与工作进度

1.2019年6月3日---7月29日,收集材料,查阅文献,为写开题报告作准备。

2.2019年8月1日--8月10日,完成论文开题报告。

3.2019年9月30日,参加论文开题报告会。

4.2019年1月5日---1月10日,写出论文初稿。

5.2019年3月3日---29日,完成论文修改工作,经指导老师认可后定稿。

6.2019年4月9日、10日,准备论文答辩稿,并进行论文答辩。

六、参考文献

[1]方正泉,崔荣国,姚剑英. 大学生消费现状的理性分析[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9

[2]李巍. 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探析[J]. 重庆社会科学. 2019

[3]贺冬萌. 大学生高消费现象研究[J]. 消费导刊. 2019

[4]李玲. 大学生的人际消费观念及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湖北某高校为例[J]. 传承. 2019

[5] 张璞麟,高宏博. 大学生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9

[6]周春霞,彭光芒. 大学生消费观的大众传媒影响因素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19

[7]周亚莉. 关于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其问题的思考[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9

[8]杜红梅. 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原因分析[J]. 科技风. 2019

[9]李俊,蔡涛. 当代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分析[J]. 中国商贸. 2019

[10]蒋琦玮,马灿. 大学生理性消费的引导[J]. 消费经济. 2019

[11]吴磊,刘建荣. 地方高校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J]. 江西社会科学. 2019

[12] 张永胜. 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现状及对策研究[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13] 周丽. 影响大学生消费的因素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19

七、导师对开题报告的可行性提出意见

导师签名:

导师单位名称:

年 月 日

八、学院学术委员会审批意见

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消费国外论文第3篇

关键词:可持续消费;消费行为;行为干预;行为改变

可持续消费一经提出,便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门话题。多年来,国外可持续消费研究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在我国,可持续消费研究却陷入瓶颈,进展缓慢。为便于国内学者学习、借鉴,对可持续消费研究进行整理与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可持续消费的涵义

联合国环境署(1994)将可持续消费定义为:“提供服务以及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依据上述定义,Heiskanen与Pantzar(1997)将可持续消费界定为:“一种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不损害子孙后代需要的消费活动”。2001年联合国环境署再次对可持续消费进行解释,认为可持续消费涵盖了为满足生命的基本需求,保证人类各个世代的持续发展,同时减少环境破坏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等目标所必需的具有可持续特征的一系列目标和手段。俞海山(2001)将可持续消费理解为:既能满足当代人消费发展需要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消费发展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消费。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可看出,尽管学者们研究的视角、侧重点不同,但均共同体现了可持续消费坚持代际、代内公平的核心原则。同时,也反映出可持续消费包括了可持续生产消费与可持续生活消费两个方面的重要思想。可持续消费研讨会(1994)指出,可持续消费连接着从原料提取、预处理、制造、产品生命周期到影响产品购买、使用、最终处置诸因素等环节中的所有组成部分,而其中每一个环节又对环境存在多方面的影响,所以不能孤立地理解和对待可持续消费。由此可见,可持续生产消费与可持续生活消费是可持续消费密不可分的两个组成部分,只单一地实现任何一部分都无法最终实现可持续消费。但由于两者消费主体的不同,在消费的行为方式、影响因素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具体来讲,可持续生产消费以企业、社会团体为消费主体;而可持续生活消费多以个人或家庭进行。因而,可持续消费研究不仅要从整体角度进行,对可持续生产消费与可持续生活消费开展独立的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整体视角的可持续消费研究

受“可持续消费研讨会”中反对孤立、割裂可持续消费各环节提议的影响,学者们对可持续消费的研究始于整体性探索。此类研究以分析全球不可持续消费的原因,探索可持续消费的实现途径为主要研究内容。2003年在加拿大召开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学者们全面分析了全球资源危机的原因指出,人口的快速增长只是环境恶化的部分原因,北部发达国家公民对资源的过度消费及发展中国家对资源需求的增长同样对全球资源危机产生重大影响。Pfincen(2003)与Fuchs&Lorek(2005)在对可持续消费的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可通过提高消费效率与转变消费模式、降低消费水平两种途径推进可持续消费。Fuchs&Lorek在研究中发现,提高消费效率所减少的资源消费量很容易为人口的增长以及因消费欲望膨胀而导致的消费需求总量的增长所抵消,只有转变消费模式,控制消费水平才是实现可持续消费的根本途径。并据此对可持续消费进行了分类,将前者视为弱可持续消费,而后者则属强可持续消费。相较于国外研究,国内对可持续消费的整体性研究更多的是从宏观层面与经济学角度探讨可持续消费模式的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构建路径。如,张军莲(2007)指出,实现可持续消费模式必须在树立可持续消费观念的同时加强制度创新,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同年,陈然从经济学角度探讨了可持续消费的动机,认为消费者个体的内源动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与生态需要)和外源动机(生产、政府作用、技术与社会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激发可持续消费。

尽管整体视角下可持续消费的研究、实践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可持续消费治理进展缓慢,全球资源的消费量在可持续消费治理期间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持续上升(Manoochehri(2002)、Bar-ber(2003))。这些数据再次说明了单纯整体性研究的不足。当然,治理重点集中于弱可持续消费也是难以取得显著治理成效的重要原因。根据Fuchs&Lorek的观点,研究可持续消费模式及其转变途径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但鉴于消费模式自身的特性——人们消费行为的规范与行为运作机制、规律的体现,对可持续消费模式的研究必然以可持续消费的行为研究为起点。三、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

可持续消费行为涉及消费者对产品、服务与实践的获取、使用及处理活动。这一定义与杨家栋、秦兴方对狭义可持续消费界定的内涵基本一致,即包含可持续商品、劳务和公共产品的消费。这就说明了可持续消费行为不仅仅是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还反映了消费者对资源的消费行为、家庭管理行为及生活方式的选择,也就是个人或家庭的可持续生活消费行为。因此,凡是具有保护自然,减少污染,节约资源,重复使用,多次利用,绿色生活,环保选购特征的消费行为都是可持续消费行为。

(一)家庭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家庭是可持续消费行为的主体之一,JaequieBurgess(2003)指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家庭业已作为购买各种商品的重要场所发挥着作用。”家庭是人类消费行为影响环境、资源的核心社会单元(Mettewier)。鉴于此重要地位,国外学者将家庭作为独立的研究单位,对其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Blacketal(1995)将规范激励理论应用于家庭能源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中,发现个体规范对能源消费行为有重要影响。同年,Boldero&Jenniferetal以家庭中报纸回收利用的行为为例,应用计划行为理论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回收利用报纸这一行为的态度及回收的便利性是家庭成员考虑是否回收再次利用报纸的重要因素。除以上实证研究外,定性研究也取得了诸多成果。如,FayeDuchin&RensselaerPolytechnic(2003)认为家庭类型是家庭生活方式、消费行为选择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依据社会阶层、家庭收入水平及消费类别对家庭类型进行进一步划分的观点。FritzRe—usswig&HermanLotze—Campen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出发,指出家庭具有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是家庭消费行为变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记录家庭的变化过程,明确家庭成员的变化是分析家庭可持续消费行为的重要方法。2004年,Ya—suhiroFukushima等学者则提倡通过建立家庭环境管理系统,帮助家庭成员管理零散、复杂的消费行为环境信息,提高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发生率。

(二)个体消费者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个体作为可持续生活消费的另一个主体,在家庭消费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而,无论是进行个体或家庭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个体的消费行为动机都成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定性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视角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如,Hansen&Schrader(1997)消费伦理视角的研究,Laird(1999)消费观念传播渠道的研究以及Yas-minvallKasteren(2007)社会文化角度的研究等等。而国内学者则多是将消费者教育、经济激励因素以及消费者个体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视为转变消费者不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关键因素。时至今日,学者们尚未在定性研究方面取得较为统一的研究结论。而反观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则大多以消费者行为理论为研究基础。

Hopper&Nielsen(1991)与ViningandEbreo(1992)在对回收利用行为进行实证研究中发现,个人规范对这一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规范激励理论可以有效解释回收利用行为。Bamberg&Schmidt(2003)也发现,个人规范对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影响同样存在于个人轿车的使用选择中。Bagozzi,R.P.&Dabholkar,P.A.(1994)应用方法目的链理论对循环利用行为进行解释,发现行为目标是影响行为的重要因素。Sparks,P&Shepherd,R.(1992)、Heath,Y&Gifford,R.(2002)先后应用计划行为理论对绿色消费行为与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行为态度与知觉行为控制因素可以有效地预测上述行为。除以上行为外,计划行为理论对能源消费、节约用水与道德投资行为同样具有良好的解释、预测能力(Staats&Wall(2003))。根据计划行为理论,IrisVermeir&WimVerbeke(2007)通过实验方式研究消费者可持续食品消费行为发现,控制形成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的突显信念,对提高可持续食品的消费行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上述研究回顾可以看出,由于不同行为理论研究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一些学者偏向于将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变化归因于内部特征变量(个体规范、态度等),另外一些则认为由于个体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参照群体、外部机会与资源等因素同样影响着消费者的可持续消费行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2002年,Bagozzi等学者提出了融合内部特征与外部环境因素(社会规范、组织约束)的消费者行为整合模型,但是由于该模型结构过于复杂,测量变量众多,至今鲜少应用于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

四、小结与展望

从文献回顾中可看到,可持续消费研究的分歧主要存在于概念的界定与可持续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两方面。当然,这一现象说明更进一步的研究仍有待开展,但同时,也是国外可持续消费研究不断深入的体现。为跟上国外的研究步伐,突破国内可持续消费研究瓶颈,笔者认为,未来国内可持续消费研究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从消费者行为理论出发,加强对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就目前情况而言,国外对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关注已愈加明显,可持续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未取得一致的结论。在国内,以消费者行为理论角度开展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不仅可以弥补当前国内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还很缺乏,研究方法过于单一的现状,丰富研究方法,也是对全球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的支持。

消费国外论文第4篇

【关键词】经济增长 能源消费 研究现状

一、引言

1973年爆发的“石油危机”,促使人们开始关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能源是国家的经济命脉,也是一国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经济增长中,对于能源的消费占主要地位。因此在能源消费的制约下,我们应研究如何保障经济持续增长,正确认识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真正对能源经济问题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梅多斯等人,在《增长与极限》一文中,他着重强调了能源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通过研究世界人口、工业发展、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五种因素之间的变动和相互关系,建立了“世界末日模型”,结论是如果维持现有的人口增长率和资源消耗速度不变的话,世界资源将会耗竭。之后的两次石油危机印证的梅多斯等人的结论。

(一) 国外研究的结果,可以根据其经济增长理论基础的差异分为技术内生和外生。在假定外生的技术进步研究中, Dasgupta and Heal 拓展的Ramsey模型得出在最优的增长路径上最终能源消费将减少。Nordhaus在经济增长模型中考虑了技术进步对可耗竭资源约束作用的弥补,并对技术进步的增长率施加了限制,从而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二)Bovenberg假定技术进步是内生的,并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加入环境这一因素,分析了环境政策对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这两种影响之间存在的差异。Grimaud and Rouge在内生增长模型中包括了可耗竭资源,并假设技术的进步取决于用于研发的劳动力和已有创新,对最优的经济增长路径进行分析。Grimaud and Rouge将生产部门分为最终产品部门和研发部门,假设了简单的内生技术进步,分析了污染、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三)国外学者选用不同的时间序列对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的结果显示,GDP和能源消费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双向因果关系,反向因果关系、不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协整关系。

Kraft进行的实证研究和Erol对英国、法国等国的分析得出GDP与能源消费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Erol的分析得出菲律宾和泰国的能源消费与GDP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George采用希腊1960-1996年能源消费、GDP和CPI的数据,证明了其存在双向因果关系。Masih在一个多元计量经济模型框架内发现,印度尼西亚的GDP与能源消费存在反向因果关系;在Kraft的研究之上,Yu将样本空间从1974年扩展至1979,却发现GNP和能源消费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Stern使用单方程静态协整分析法以及多元动态协整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并发现了长期均衡关系。Soytas着重研究了韩国、日本等G7国家发现能源消费和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三、国内研究现状

能源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最新资料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是世界上能源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国内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相关性研究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展开。

(一)在定性方面,赵嫒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经济的增长速度同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保持上正比例关系。隗斌贤则认为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性,二是能源的发展以经济增长为前提。

(二)在定量方面,我国学者的研究大多基于传统经济理论模型的扩展。赵丽霞和魏巍贤采用多变量的自回归方法,将能源作为新变量引入Cobb ―Douglas生产函数,得出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的结论。赵进文,范继涛率先将非线性STR模型技术应用于此研究,得出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影响具有非对称性,以及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欧晓万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1978~2006年的数据进行的分析表明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四、结论

以上文献的研究多数基于统计数据分析或者因果关系判断,总结得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主要存在四种格兰杰因果关系:1)双向因果关系;2)单向因果关系;3)不存在因果关系;4)协整关系。

问题是,基于统计数据分析或者因果关系判断的分析方法,对于本来的指导意义不大,或者在短期内也许有效,但是当经济增长仍然按照原来的趋势发展下去的话,对于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预测无能为力。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决策者意识到,利用这样的建模方式来分析问题,往往不仅不能够解决目前的问题,反而会使这些问题更加严重。

参考文献:

[1]欧晓万.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研究[J].经济研究,2008, 08.

消费国外论文第5篇

1、研究背景以及目的

近年来,中、韩两国的经济交流不断增加,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市场开始全面对外开放,而韩国企业把中国当成“国内第二市场”频繁到中国来进行多样的经济文化活动。同时,随着社会发展,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消费领军者,必将成为主导消费群体。但是,由于中国与韩国文化和制度上的巨大差异,两国大学生消费群体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又存在很大差别。而目前针对不同国家大学生群体的消费心理,尤其是名牌消费行为特征等方面比较的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以中、韩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围绕名牌消费行为差异展开实证型的比较研究,深入探索中、韩大学生的名牌消费心理特征的异同。

2、调查对象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北京一所本科经济类院校和一所综合性大学的共计150名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50份,其中男生占44%、女生占56%。在韩国大田地区,对全南大学及周边大学1005名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005份,其中男生占48%、女生占52%。

二、中韩大学生名牌消费现状对比

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消费市场。大学生正处于追求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增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面对五彩缤纷的名牌消费市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年轻和对新事物很强的接受能力使其消费明显的体现出了追赶潮流的特征,高端产品以及名牌产品成为大学生购买对象。然而,对名牌的推崇不止是中国大学校园里独有的风景,以追逐时尚,注重外表而著称的韩国大学生,对名牌的喜爱和青睐绝不逊色于中国大学生。在韩国的大学校园里,名牌商品甚至已经成为了大学生活的必需品。

1、支出分布情况

为了全面把握中韩国大学的名牌消费现状,首先,是对中韩大学生月平均生活费的数据分析。调查显示,中国大学生月平均生活费为942.8元。调查显示,韩国大学生月平均生活费为38.6万韩元(约合2200元人民币)。

据调查结果,占据中国大学生生活费支出比重最大的是在外出用餐费(47%),然后是游玩费(21.3%)、服饰购置费(15.2%)、交通及通讯费(10%)、以及教育支出(6.5%)。占据韩国大学生生活费支出比重最大的是在外出用餐费(44.7%),然后是游玩费(23.3%)、服饰购置费(19.4%)、教育支出(6.1%)、以及交通及通讯费(5.9%)等等。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家庭收入不平衡,中韩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均存在很大差异,高、中、低档消费层次均存在。另一方面,在中韩大学生生活费支出中,服饰购置支出所占比重相似,均在15%~20%之间。从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来看,除了生活、学习所需的消费外,产生了日益多样的日常交际、娱乐消费等,而且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2、名牌消费动机对比

在对中韩大学生名牌消费动机的问题设计上,本文根据先行调查的结果,假设了四种购买动机,分别为张扬个性,自我炫耀,品质至上和追求时尚。

(1)张扬个性,包括追求流行与新奇的东西;不觉得对自己的外貌花的钱是可惜的;很容易接收新流行;追求跟他人有区别的衣服;用衣服来表达我的个性,这五个项目。解释了中韩大学生对自我表达的个性方面。

(2)自我炫耀,包括一个人穿什么档次的衣服,表明他不同的身份和地位;拥有名牌衣服、鞋和其他东西,显示一个人的身份;如果哪个同学名牌东西多,就说明他的家长成功,这三个项目。解释了中韩大学生对品牌想法以及崇拜品牌程度等方面的喜好特性。

(3)品质至上,包括因看中品牌的质量而购买,包括对品牌的信赖,为了长久使用或者佩戴而购买这三个条款。是消费价值观当中比较重要的方面,比较分析注重现实的人与不太注注重现实的人名牌消费的行为有何差异。可以解释中、韩两国当中哪国的大学生比较注重现实等等。

(4)追求时尚,包括如果没有名牌东西,同学会看不起自己;因为别人有,因此自己也要有;认为买名牌的服装,朋友们会认可自己;认为不买流行衣服,不赶时髦的,这四个条款。虽然包括的内容与自我炫耀类似,不过追求时尚比自我炫耀包含更多自己对时尚要求。中韩大学生对自己的时尚方面的心理进行比较研究。

表1 中韩大学生名牌购买动机因子的均值

本文在对中韩大学生这四大名牌消费动机的注重程度的分析发现,韩国大学生对“自我炫耀”与“追求时尚”比中国大学生有更加强烈的态度。这说明韩国大学生对品牌的要求以及自己的外在形象更加注重,原因在于韩国人口较少, 网络以及大众媒体比较完善有关。因此,在韩国流行起什么,不管男女老少都知道,特别对流行最敏感的年龄代的大学生,他们接受而模仿更是迅速。不过中国跟韩国相比,面积大,因此流行传达速度不够快,还有各个地方的各种方面的差异,比如习惯,风俗,天气等,不会跟韩国一样一下子便可流行起来,因此中国大学生对流行的敏感度比韩国低。

研究还发现中国大学生比韩国大学生对“品质至上”的态度更强烈,说明韩国大学生在购买名牌时,考虑更多的是样式,而不是商品的质量。而中国大学生比韩国大学生在购买名牌时,更加注重商品的品质,耐用性和使用时的舒适度,两国大学生显示差异的主要原因时韩国大学生对流行比较敏感而且流行的过时也比较快,因此购买名牌时,首先注重的是样式和款式,而不是舒适度或者品质。

3、中韩大学生名牌消费特征的对比

本文以大学生名牌购买动机因子为基础,对中韩大学生的名牌消费行为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得出中韩大学生名牌消费的特征,从而进行比较。通过对表2的分析后,将中韩大学生名牌消费群体划分为“理智购买型”,“谨慎购买型”,“个性购买型”以及“享受购买型”四大类。

表2中韩大学生各名牌消费类型的比例(%)

从表2可知,中国大学生的主流是“谨慎购买型”,占中国大学生购买人数的41.8%,其次是“理智购买型”,占中国大学生调查人数的34.4%。这一结果于韩国有显著性差异,韩国大学生的主流是“享受购买型” 、“个性购买型”以及“理智购买型”,其占有率是38.8%、28.7%、26.5%,都均匀分布,占最少的是“谨慎购买型”,占有率是6.9%。这可以说是中韩大学生购买名牌商品的最大差异。

消费国外论文第6篇

关键词:体育消费;跨域消费;体育赛事;举办城市;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3―0306―03

跨域体育消费是在跨域消费与跨期消费研究的基础上,对有关体育消费构建起来的一种消费方式。关于跨期消费的研究比较深入,费雪发展了一种可用来研究理性和有远见的跨期消费模型。跨域消费是在跨期消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是指消费者在既定收入约束下,由于价格、商品、消费环境等不同而在本地消费和异地消费之间做出选择以实现效用最大化,该理论从地域的角度来探讨一种横向和短期的消费关系。

在体育消费方面,跨域消费主要是由于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引起人们消费空间的转移。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2004年全国体育竞赛招标计划,在我国举办国际赛事196项,国内赛事599项,总计795项;2005年全国体育竞赛招标计划中,在我国举办国际赛事256项,国内赛事625项,总计881项;2006年全国体育竞赛招标计划将在我国举办国际赛事247项,国内赛事671项,总计918项。这说明在我国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机会越来越多,消费者跨域进行体育消费的发展空间也就越来越大。这对满足体育爱好者、主办城市的政府、体育赛事的赞助商、体育媒体等各自需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在消费经济学理论的支撑下,构建起体育的跨域消费理论,力求为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其以后国内、国际大型赛事的经济效应的深入研究方面提供参考。

1 跨域消费理论模型分析

前提假设:为了使分析比较简单,我们假设只存在甲、乙两个地区;代表性消费者生活在甲地区,消费者是理性的,在一定收入水平上追求其个人效用的最大化;交易费用为零。

代表性消费者要解决的问题是最大化其效用函数:u=U(x,y)(Ux,Uy>0);同时受到可支配收入(I)的约束:X・Px+Y・Py=1。其中:U―代表性消费者的效用函数;X―代表性消费者在乙地区消费的商品数量;Px一乙地区商品价格;Y―代表性消费者在甲地区消费的商品数量;py―甲地区商品价格。

最优化模型的拉格朗日函数是:

Z=U(x,y)+λ・(I-X・Px-Y・Py)

作为一阶条件,我们得到如下一组联立方程:

Zλ=I-X・Px-Y・Py=0

Zx=Ux-λ・Px=0

Zy=Uy-λ・Py=0

(1)

由最后两个方程得到:

(Ux/Px)=(Uy/Py)=λ

(2)

所以,一阶条件实际上要求满足(2),满足预算约束――(1)中的第一个方程。(2)所表述的不过是古典消费者理论中所熟悉的命题:为使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必须分配其预算以使每一物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率相等。拉格朗日函数乘数的最优值可以解释成当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时,货币(预算货币)的边际效用。

如上图所示,如果代表性消费者其收入全部在甲地区消费掉,消费的商品数量为YO,则其获得的效用为U0,即预算约束线OY0与无差异曲线U0相切;如果代表性消费者在甲地区消费的商品数量为Y1,在乙地区消费的商品数量为X0,则其获得的效用为U1,即预算约束线Y1X0与无差异曲线U1相切,增加的效用为(U1-U0)。如果乙地区的商品价格(相对于甲地区)越便宜,或者乙地区的稀缺商品越有吸引力(一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就越高),或者乙地区的消费环境(相对于甲地区)越优越,则代表消费者在乙地区消费的商品数量越多,即预算约束逆时针旋转的幅度越大,与更高的无差异线相切,一直到每一物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率相等。

2 跨域消费概念的完善与跨域体育消费的形成

2.1跨域消费概念的完善在范方志等人对跨域消费的研究中淡化了空间转换界定的标准,认为只要消费者在异地进行消费就是属于跨域消费。关于界定异地的标准可参照邮政与金融行业――以行政省(直辖市)为标准,例如“外埠”与“异地取款”等说法。因此,“跨域”的标准也以行政省(直辖市)为界线,消费者跨越行政省(直辖市)进行的消费称之为跨域消费。

2.2跨域体育消费概念的形成依据于异地的商品便宜、稀有与消费环境优越等原因促使跨域消费的发生。在跨域体育消费中这样的现象也同样存在。另外,还由于某地由于举行一场(次)大型体育比赛,从而引起消费者跨地区进行消费。例如举办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洲际运动会等。依据跨域消费与体育消费概念,跨域体育消费是指人们在跨越行政“市”支付货币购买体育产品以满足自身体育需求的行为(过程)。跨域体育消费是一种牵动消费产业,即体育产品消费只占跨域消费的一部分,另外还包括交通费、住宿、餐饮、旅游、购物(除体育商品)与邮电通讯等费用。

依据跨域消费模型与体育消费的实践,建立跨域体育消费基本模型。

其中,假设跨域体育消费的总量为C=(Z1,Z2),其中Y0 Z1代表体育产品消费,Z1Z2代表除了Y0Z1,之外的相关消费。随着商品销售信息的公开化,两地体育商品的价格不会出现太大差异(Y0Z1与X0X2之间没有太大差异)。但是,由于消费者消费空间的改变,体育消费的附加费用大大增加,从而Z1Z2大于Y1Z1,这样消费者必将减少本地体育消费的总

量来支付跨域体育消费。依据范方志等人对跨域消费理论的研究就忽视了Z1Z2消费,换言之,这部分消费也就是跨域体育消费的独特所在,即跨域体育消费不仅是异地购买体育商品,还包括实现异地体育商品消费的相关费用,所以跨域体育消费C=CY0Z1+CZ2Z1。

依据跨域体育消费理论,举行体育赛事的组织者或者销售体育商品的经营者深入理解跨域体育理论,从宏观的角度讲,举行体育赛事时,赛事组织者不仅要对体育赛事进行最大化地经营,也要对消费者的配套消费项目进行全面地规划,即对跨域体育消费理论的基本模型中的Z1Z2,这样既可以方便消费者,还可以提高赛事的收入。从跨域体育消费理论中的消费者的角度讲,细致深入的认识Z1Z2的存在价值,将Z1Z2所发生的成本,也就是将跨域体育消费中的交通费作为赛事组织者的承担项目。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进行跨域体育消费。

3 跨域体育消费的研究意义

跨域体育消费理论是在跨域消费理论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但是跨域体育消费的突出特点是消费源于体育赛事的举办。在正确定位体育市场的前提下,跨域体育消费加速着基础设施的建设,刺激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而且还集中展示该地区的文化与城市面貌。

3.1跨域体育消费市场的正确定位许多关于体育产业的研究表明:体育产业是我国当前的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巨大;体育产业将带动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跨域体育消费就消费经济学理论而言是属于消费环境的转移引起消费者的异地消费。因此,进行跨域体育消费研究必须弄清楚消费者的消费目的。例如,观看F1中国大奖赛的消费者与参加云南民族村的体育活动的消费者的消费目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前者是以观看体育赛事为首要目的,后者是以旅游为首要目的。消费者行为与动机的差异性引导体育消费市场的定位也要具备差异性,不同城市的体育产业在经济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同,所起到的作用也有所差异。F1赛事类的体育产业是主导产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云南民族村体育活动类的体育产业是属于伴生产业,伴随着云南民族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而发展,起辅助作用。

结合跨域体育消费而言,主办城市要开发体育赛事就要对体育市场进行正确定位,必须考虑开发体育市场的直接、间接成本与效益。举办体育赛事除了预算直接财务成本之外,城市还必须考虑交通堵塞、污染与公共安全之类的间接成本H]。同时,也应该长远考虑举办体育赛事的间接收益,例如城市宣传与城市文化的展示等社会效益。另外,对举办体育赛事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有利于体育赞助商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有利于体育爱好者的观赏选择和体育媒体的宣传定位。

3.2跨域体育消费加速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进 跨域体育消费吸引了异地消费者来本地区消费前提是需要改善了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本地区的跨域消费创造良好的环境。许松涛等人认为如果一个城市得到承办权的话,肯定会得到国家及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的支持与赞助,巨大的投资带来巨大的乘数效应(一单位计划投资的变动引起的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量叫做投资乘数,而把它对国民收入最终结果的影响作用称为乘数效应)。因此,在政府以及社会的资金、人力与物力的支持基础,城市或者地区举办大型赛体育事必将带动本城市或者本地区经济的增长。

3.3跨域体育消费的传导效应――以北京奥运为例跨域体育消费的主体是举办体育赛事,就中国当前来说北京奥运是我国最具影响的赛事。北京奥运将引起全国、全球最大一次的跨域消费。由于北京奥运的举办,刺激与带动了一些相关产业发展,有学者将这样现象称之为传导效应。跨域体育消费理论中重点探讨的就是体育赛事举办的传导效应。经济学意义的传导是指某一经济行为影响另一行为,某一产业影响另一产业或某一地区经济对另一地区经济作用的过程。传导效应则是指经济传导的最终结果。由此我们可以将奥运经济的传导效应定义为因举办奥运会引发的关联产业、地区经济发展的结果。

北京奥运相关的产业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北京奥运的支撑产业,例如建筑业、交通业、通讯业、服务业、环保业等。另一方面是北京奥运的带动产业,在举办北京奥运的前期与中期带动发展的产业,例如邮电通讯、体育产业、旅游餐饮、房地产业、招商引资、教育产业、金融保险、交通运输、娱乐行业、建筑技术、环保产业等众多领域的经济辐射起到了重要的刺激作用。北京奥运将为北京提供200万个就业;IT行业增值300亿;每年增加旅游者20%,收入年均增加20亿美元,7年为140亿等等。同时,北京奥运将加速北京的基础设施、环境、能源结构、通讯等巨大的市政建设。

3.4本国或者地区的文化在跨域体育消费中得以充分展示

体育赛事就如同一个舞台,将城市所拥有、沉淀的文化得以展示,盛大精彩的开幕式、令人难忘的闭幕式、奥林匹克文化节,代表本国文化典型特色的会徽设计与推出,独具本国特色的吉祥物、火炬、主题歌等等都成为主办国和城市展示自己民族文化的亮点。奥运会更是成了举办国和举办城市展示本国民族文化的盛大舞台,例如巴塞罗那奥运会所展示的是浓郁的地中海风情;亚特兰大奥运会所展示亚特兰大城的科技与商业文化;悉尼奥运会所展示的是土族人优秀文化;雅典奥运会所回顾的是奥运会的历史文化。我们所期待的北京奥运是沉淀、传承着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的舞台。在跨域体育消费中,城市特色的突出表现,就是在于对城市文化的展示与传播。

4 总结与建议

1)跨域体育消费是在跨域消费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的探索性理论,打破了消费者原有的消费思维,实行消费空间的转移与消费环境的改变。虽然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与大型体育赛事举办与日俱增的现状说明跨域体育消费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跨域体育消费毕竟是在体育消费研究中还处于试探性阶段。这不仅需要经典的经济学理论的支撑,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进行检验。

2)发展跨域体育消费是一个整体体系,不仅需要对体育赛事进行周密的安排,而且更需要对举办城市的通讯、交通、住宿与餐饮等方面统筹规划。因此,开发与发展跨域体育消费市场统筹是关键,细节决定成败。

消费国外论文第7篇

目前,我们国家许多经济理论大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学习外国经验较多,与国内实际情况结合得不够好,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这些理论显得有些过时,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消费资本化理论是对传统经济学理论模式的一个挑战,它把消费看成是一种资本,注入到再生产和再经营过程中,使被动消费变为主动消费,这对于化解企业的资本短缺、增加对企业的推动力量具有重要意义。过去是一种资本推动经济发展,后来出现知识资本,现在再加上消费资本共同推动经济发展,这对于加速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尽快缩短我国同西方国家经济差距,推动地方和企业经济发展意义都很重大。因此,它是一种理论创新,对于完善市场经济理论,推动市场经济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大众的权利和利益会越来越受关注。消费资本化理论提出消费者是资本的所有者,并高度重视大众消费,把消费者的利益同生产厂家和商业企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这对全面实现小康、稳定社会秩序、构造和谐社会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鉴于这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同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有重大作用,我认为应该向国家建议,把这一理论纳入《国家社会科学发展规划》中,争取国家的支持,拨给科研经费,组织人员专门进行研究,能够形成一个学派或理论体系。比如:美国财政政策目前采用的是供应学派理论。我们国家也应该有适合自己国情、为经济发展服务、相应的理论学派,来引导和支持经济的发展。

我认为这个理论有广泛的适用性,除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运用之外,还应在医疗、卫生、教育事业方面推广。

我们国家近年来引用了许多外国理论,其实,我们自身创造的理论也应该走出去。我最近刚在美国一所大学做了演讲。我认为:消费资本化理论应该翻译成英文,在美国的大学或国内报刊杂志的海外版上发表,向全世界宣传这个理论。我们中央党校有一本《理论动态》,可以以《动态》名义,组织专家召开一个消费资本化理论研讨会,将该理论做进一步深化,把大家对消费资本化理论的评价和建议汇总起来,形成一个理论小册子,出一期专集,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来推动这个理论的研究,建设和完善这个理论。

另外,消费资本化理论本身是一个理论创新,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探讨、细化和完善,可以与一些大企业合作搞一些案例,这对完善消费资本化理论和在实践中的应用是很重要的。

希望社会各界都能关注消费资本化理论,希望大家都能成为这个理论的建设者和提出者,从而使消费资本化理论得以充实、修正、完善、深化和发展,使消费资本化理论作为中国提出的经济理论,为人类进步和繁荣作出贡献。

陈高桐经济学教授,中共中央党校校刊部主任,《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理论前沿》、《理论动态》总编辑,全国哲学社会规划委员会委员

消费国外论文第8篇

关键词:线索利用理论;购买意愿

中图分类号:F71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35-0027-02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持久的竞争力,除了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来提高产品质量外,更重要的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了解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评价,而这个评价是由消费者感知的,进而熟悉需要在哪方面做努力可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产品更新速度如此之快,关于产品的知识变得越来越复杂,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在选择产品时由于精力,时间的限制,不可能获得产品的所有的信息,消费者也就不能对产品质量做出客观的判断,所以消费者多数情况下是利用外部线索来判断产品质量,国内学者对于利用线索利用理论对感知质量的研究不是很深入,研究的范围也很狭窄,仅限于一些实体的产品,对于像快递业这样的服务行业研究还是空白,所以利用线索利用理论对快递业的质量感知以及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研究还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总结出国内消费者对购买快递业产品时对服务质量评价的线索构建本文的理论模型。

1 购买意愿的相关研究

1.1 购买意愿的含义

购买意愿是指消费者对商家的一种忠诚的表现,是对商家商品的持续购买的意愿。消费者的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愿三个成分组成的。学者们研究购买意愿,主要集中于争论购买意愿能否预测消费者未来的购买行为。Dodds,Monroe,Grewal(1991)经过分析研究,给出了购买意愿的定义,即消费者购买某一产品的主观可能性。Fishbein和Ajzen(1995)认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对某一特定产品或品牌的主观倾向,并且已经被证实消费者购买意愿可以作为预测消费者行为的重要指标。

综上所述,消费者购买意愿具有以下的几个特点:一是购买意愿具有主观性,是消费者内心的活动,并且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如品牌形象,口碑,价格等,最后结合自身内部因素最终决定购买意愿。二是购买意愿导致购买行为,购买意愿是购买行为的前置因素,即购买意愿最终决定购买行为。

各个学者对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表达不同,但是都一致的认为消费者购买意愿就是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的概率和可能性,购买意愿被用来预测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1.2 购买意愿的理论研究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阅读,关于购买意愿的相关理论主要有感知价值最大化理论、感知价值最小化理论。

感知价值最大化指的是消费者在决定购买决策时,会选择感知价值最大的方案。Dodds人(1991)认为消费者在做出最终购买决策前,都会衡量购买产品的所得到的利得和利失,即“净收益”,并建立感知价值模型,并提出感知价值与购买意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Zeithaml(1988)通过研究发现,当顾客感知的利得越高,感知价值也越高,而感知价值的提高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从而做出购买决策。目前基于消费者感知价值最大化理论的研究比较成熟,消费者感知价值最大化理论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凸显出消费者在消费中的主导地位。

2 感知质量研究

2.1 感知质量概念

对于质量的研究一方面是集中于产品客观质量方面,这主要是站在产品厂商的角度,但是企业在发展中越来越发现,仅仅站在自身角度去提高产品质量是不能保持持久竞争力的,Brucks(2000)认为在市场竞争中,企业要保持持久的竞争力,主要由消费者对企业商品的认可度,即由消费者的评判和购买来决定,并不是企业单方面的对产品质量的而判定决定的,所以企业必须以消费者的需求为依据来提高企业自身产品质量。Maynes(1976)认为不存在产品客观质量,几乎所有的质量评估都是一种消费者的主观行为。学者的观点说明了质量研究的另一个方面,基于消费者角度的感知质量研究。

2.2 感知质量的影响因素

Dawar and Parker(1994)认为一般的消费者在面对产品质量不确定的情况下,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比较同类产品中的多个品牌。Richardson(1994)经过研究发现线索的信心价值(Confidence value)和预示价值(Predictive value)决定着内部线索和外部线索在感知质量判断中的重要性情况。Olson and Jacoby(1972)研究了消费者采用诸多线索来评价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包括外部线索和内部线索,外部线索包括品牌、名称、价格、包装、原产地、广告等;内部线索是产品的物理属性,指产品本身比如内部构造,技术含量等。相比内部线索,消费者在信息缺乏的情况下更容易利用外部线索来确定产品质量,所以外部线索更具有价值。

3 线索利用理论

线索利用理论是由Cox(1962)首先提出来的,他将线索分为线索信心价值和线索预测价值,并且定义线索为“信息”。线索的信心价值是消费者对自己能否正确使用和判断该线索的信心程度,比如消费者相信可以通过价格来判断面料的质量好坏,那么价格就拥有信心价值。线索的预测价值是指消费者能都用线索预测产品质量。

利用线索利用理论进行感知质量研究的学者众多,相关研究也比较成熟,归纳出的线索比较全面,但是对于线索的分类归纳还是不够完善,并且分析的对象大都是实体产品,很少对服务业提供的无形产品进行研究,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本文选择服务性行业中的快递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线索与服务这种特殊商品的质量及购买意愿之间的联系。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国外学者的研究还是比较成熟,归纳出的线索比较全面,但是对于线索的分类归纳还是不够完善,并且分析的对象大都是实体产品,很少对服务业提供的无形产品进行研究,在国内方面,我国学者研究的就比较少,处于起步阶段,并且研究的领域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选择服务性行业中的快递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线索与服务这种特殊商品的质量及购买意愿之间的联系是很有必要饿。根据国内外文献的研究,梳理出影响消费者对快递行业感知质量判断的五个外部线索,即品牌形象、口碑、广告、员工的仪容举止、服务承诺。

4 构建模型

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和梳理,本文总结梳理出消费者购买快递行业的服务产品钱感知质量的五个线索:品牌形象、口碑、广告、员工仪容举止、服务承诺。本文将品牌形象、口碑、广告、员工仪容举止、服务承诺作为自变量,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作为中介变量,购买意愿作为因变量。本文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5 局限性

本文梳理和系统归纳了快递业的外部线索构成,并在此基础上与感知价值和购买意愿建立了逻辑关系,进一步丰富了相关研究的理论,但是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能给出理论层面的假设,却没有进行模型的科学检验,这也是本文的缺陷之处。

参考文献:

[1] 郑彬.品牌危机对品牌关系质量和够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1.

[2] William B.Dodds,Kent B.Monroe and Dhruv Grewal.Effects of price,brand,and store information on buyers’ product evaluations[J].Journalof Marketing Research,1991,28(8):307-319.

[3] Fishbein M,I.Ajzen. Belief,Attitude,Intention,and Behavior:AnIntr-

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M].MA:Addison-Wesley PublishingCompany,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