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老年饮食护理论文

老年饮食护理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2 17:38:25

老年饮食护理论文

老年饮食护理论文第1篇

[关键词] 老年人;脑血管病;护理干预;预见性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7(c)-162-02

Elderly nursing car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diet

WU Yanqing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The SecondPeople's Hospital of Yuebei, Guangdong Province, Shaoguan51202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dietary nuring care on elderly cerebral vascular patients effect. Methods: From May 2006 to October 2009 226 cases elderly cerebral vascular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got dietary nursing care,observed the effect. Results: Half to one year later, patients' physical condition become better, without malnutrition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occurred, and no accident occurred due to improper diet nursing. Conclusion: Reasonable dietary care,can sustain patients' life better,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is the most basic guarantee for elderly patients.

[Key words] Old peopl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Nursing intervention; Predictability

脑血管病在老年人中间十分常见,是内科常见的急性病及多发病,死亡率很高,一旦患病多有肢体瘫痪、失语、膀胱直肠功能障碍等症状[1]。患者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及工作能力,故此,对脑血管病老年人采取各方面护理措施,可减少疾病的并发症及死亡率[2]。饮食作为维持生命的基本保证,脑血管病的饮食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现对老年人脑血管病饮食的预见性护理作如下分析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5月~2009年10月本院入院患者共226例,其中,男143例,女83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42岁。对其中的200例患者进行了饮食预见性护理。

1.2 饮食护理

1.2.1 老年患者应采取饮食多样化

老年人患脑血管病后,神经反射性活动退化,因吞咽肌群互不协调,造成吞咽障碍。有些患者因唾液分泌不多,而导致食欲不好,对于老年患者,应采取饮食多样化,简单清淡的食物易受老年患者的喜欢,食物要尽可能柔软,避免噎食发生。若患者吃流食易引起呛咳,将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最好给患者糊状食物,比如将蛋糕或者馒头浸泡入各种汤类变成糊状等。有条件的,可用搅拌机把所需食品混在一起搅碎煮成黏稠状食用,尽可能的将食物做的柔细,可采用蒸、炖、煮、温拌等烹饪方法。不适合采取油炸、爆炒、烘烤等方法。食物应搭配合理,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按照老人的饮食习惯给予,注意营养、色泽的搭配,以促进食欲。指导老人合理饮食,以清淡,低脂、低胆固醇的食物为宜,禁食肥甘厚重味。每天需限制脂肪总的摄入量,降低动物脂肪,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使P/S比值达到1.8以上,减少内源性胆固醇。烹调时最好采用花生油、玉米油、橄榄油等植物油,杜绝用动物油,每人每天摄入20 g,每月在600 g左右适宜。尽可能降低食物胆固醇的摄入,每人每天在300 mg以内,1周吃3个蛋黄。降低血脂,控制总热量、总脂肪量等的摄入。多吃膳食纤维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3]。增加摄入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的食物和水果,可多食用如洋葱、大蒜、香菇、木耳、海带、山楂、紫菜、淡茶、魔芋等有降脂作用的食物,劝告患者戒烟酒。

进食时要让患者集中注意力,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避免异味或噪音[4]。不要同时读书、看报或与人交淡。避免在进食时进行各项医疗护理处置。可根据患者的喜好给予轻音乐等,使患者保持安静的心情愉快进餐。

1.2.2 生活无法自理患者的饮食护理

1.2.2.1 对于一些在生活上无法自理的患者,护理人员在饮食上要亲自喂食,要特别注意在喂食过程中患者产生的心理影响。患者觉得自已需要别人来帮助进食,而且是相对陌生的工作人员,心理会觉得不自然,或是觉得自已耽误了别人的工作,所以草草应付快速解决进餐或拒绝进食[5]。护理人员应多方面考虑患者心理,体贴并关心患者,使患者能安心把饭菜吃完。

1.2.2.2 因中枢性舌瘫和面瘫的患者进食时,食物易从瘫痪侧流出或潴留在颊部,因此在喂食时,卧位的患者应采取健侧卧位,坐位的患者应将头偏向健侧,以减少因咀嚼导致食物外流或残留口腔内,进餐后要及时清理口腔。对意识障碍的患者忌以口腔进食,以防发生窒息[6]。

1.2.3鼻饲的护理

1.2.3.1患者不能经口进食的,为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同时防止误吸和及时注入药物,可留置胃管。脑血管病致意识障碍昏迷的患者25~48 h内应禁食,可采取静脉营养液维持生命所需。48 h后仍不能进食者,可给鼻饲饮食。患者已禁食2 d以上,胃肠功能尚未恢复,所以刚开始鼻饲的2 d内应少食多餐,以简单清淡为主,每天5次,每次200 ml缓慢注入。2 d后改为4次,每次400~500 ml,饮食上适当增加肉汤、鱼汤、骨头汤等营养元素,分次加入。不能注入粗、硬、有渣、过热的食物。每天摄入总量2 000 ml左右,热卡1 500 J左右,食盐每日5 g分次摄入。在鼻饲过程中时刻观察患者的各种情况,身体是否有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呛咳、胃出血、大便异常等。对留置胃管的患者应每日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感染。每日用1%薄荷油滴鼻剂和呋麻滴剂或氟嗪酸眼液滴鼻,2~4次/d,以预防局部感染或鼻咽部细菌沿导管下行致肺部感染。

1.2.3.2对长期鼻饲的患者,对于此类患者需要给予足够的营养素、元素及热量,不可以只简单地给予混合奶粉及汤汁和果汁,这些食物中营养素和元素不是很全面,而且也容易使患者腹泻,可在此基础上增加各种米面糊加菜汤或菜沫等,以保证营养素和元素量以及热量的全面供给。

2 结果

经半年到1年后随访,患者身体情况良好,未发生营养不良等并发症,无因饮食护理不当而发生意外事件。

3 讨论

老年人脑血管病是神经内科比较常见的急性病之一,为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残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特别是饮食护理。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老年患者脑血管病的饮食护理是患者身体恢复的至关重要的一项生活护理,通过对本院226例老年脑血管患者进行合理饮食护理,使老年患者能更好地维持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是老年患者早日康复最基本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张向明.心脑血管疾病对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的调查[J].浙江临床医学杂志,2009,7(9):127-130

[2]艾松娟,刘建忠,孙慧娟,等.老年护理医院住院病人饮食护理的探求[J].世界感染杂志,2009,3(6):55-58.

[3]赫丹,钟秀宏.预防老年心脑血管病[J].重视社区保健教育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22(41):427-429.

[4]牛丽君,刘令强,焦伟博.经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术8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4):45-46.

[5]陈华,郑红.定期随访卡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再入院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9):91-92.

老年饮食护理论文第2篇

【关键词】中医护理;老年人;慢性病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290―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老年慢性病人显著增加,为了降低老年慢性病发病率、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充分应用 中医护理所具有的优势和特色来满足老年慢性病人的医疗保健与日益增长的养生保健需求。对此,在新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为中医护理提供了机遇。一是理论特色,即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更符合现代医学模式和个性化、人性化护理的需求;二是中医护理操作灵活多样,使用器具简单,操作方便,易掌握、适用范围广,疗效明显的特点;三是中医养生保健具有优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渴望健康长寿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而中医养生保健护理的理论和方法有助于人们追求健康长寿目标的实现;四是中医护理费用与西医相比要低很多,也符合我国实现收取低廉的费用,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的目标。中医护理的优势和特色在老年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方面已日益显现。现将运用情况分析如下:

1 中医护理的整体观特点

中医学认为,人体自身是一个统一整体,构成人体的脏腑、器官、经络、皮肤等,在功能上是相互协同,互为作用的,在病理上亦是相互影响的。如心主血脉,主神志,肺主气司呼吸,主宣法和肃降,肝主藏血,脾主运化,肾主藏精排泄,各有各自的生理功能,但又相互为用,相互影响。如心与肾,心在五行属火,位在上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在下属阴,肾水上升为顺,心火下降为和。心火下降于肾,肾水济于心,心肾相交,以维持人体阴阳平衡,其他脏腑亦同,反之则为病。说明五脏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不是孤立的。

2 中医护理的辨证施护特点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又一基本特点,中医认为证和症有着不同的概念,“症”即症状,如咳嗽、头疼、 腹痛等。“证”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 段病理的概括,如感冒表现的风寒证,风热证等,证与病的概念也不同,病包括了证“病之总者为病,而病总有数证”,如伤寒病拟有六经分证,温病以卫气营血分证,所以中医护理不仅要针对症状病名,同时还要正确辨析证的寒、热、虚、实,才能取得很好的护理效果。中医护理 并不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机,相同病机或证可采用相同护理方法,不同病机或证,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证同护亦同,证异护亦异。

3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患病特点

3.1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中医认为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为正气渐衰,维持生命活动的各种物质与功能都在全面衰退,五脏功能日益低下,生命状态处于较低水平的、很不稳定的平衡中。衰老的病机特点复杂多变,虚实夹杂,但以五脏虚损为主,肝衰为先导,肾虚为根本。[1]

3.2 老年人的患病特点 老年人正气虚弱,诸邪易攻;抗邪无力,外候不显;病程长、病症复杂、疗效差、易反复;思维迟钝,情志异常;对疾病的反应能力差;易出现消化功能差及睡眠障碍。[2]

4 中医护理的特点

4.1 情志护理

所谓情志护理是指运用调解情志来治疗脏腑疾病的方法。《景岳全书》言“凡情志之属,唯心所统”,故心与各类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内伤七情常为心系疾病的重要病因。中医学非常重视精神因素在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已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 中医认为,精神状态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治疗都有很大的影响,无论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在精神上均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有的表现悲观丧气,精神忧郁,有的表现急噪不安,有的由于疾病的折磨丧失了信心。因此医护人员,必须根据七情制胜法则,对患者实施情志护理,正确引导不良情绪的疏泄,使其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提高治疗、护理效果。

4.2 饮食养护

中医认为食药同源,古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饮食除了营养,还能治疗疾病。是因为其与中药作用基本相同,不但可以营养机体、补益脏腑,而且可以调和阴阳,增强体质、益寿防老。不同性味的食物对五脏也发挥着不同的补益作用,还可以辅助治疗疾病,调理饮食的原则注重“四时调摄”,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很适宜食用扶助阳气的食物;夏之热,宜多食甘酸清凉之品,宜少食辛甘燥烈食物;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注意少食辛燥食品;冬气寒,宜食黏以热性治其寒,注意食热饮食,以护阳气。饮食养护在体质上也有差别,体肥之人,在饮食上可适当多食粗粮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可起到健脾利湿,助消化的作用。体瘦之人,应多食用甘润生津的食物,则有助于养阴清热,阴平阳秘。另外,尤其要注意年老之人,身体日趋衰弱,各脏腑生理功能减退,在饮食调养上一般提倡:清淡、温热、熟软,而禁忌油腻、厚味、黏硬、生冷。由此可见,饮食调养是临床康复护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4.3 起居调护

要保持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益寿延年,就应该懂得自然变化规律,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素问.上古天真论》强调:“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可“尽终其天年”,反之,如果“起居无节”便将“半百而衰也”。说明“起居有常”是调养神气的重要法则。《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春季宜“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即应晚睡早起,多动少怒,以应上养之气。秋季宜“早卧早起,以鸡俱兴”,即应早睡早起,神态安静,以应收敛之气。冬宜“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即应早睡晚起,避寒就温,减少运动,以应潜藏之气。睡眠养护要根据阴阳变化的规律,采用合理的睡眠方法和措施,保证充足而适当的睡眠时间,以恢复机体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从而防病健体。人的睡眠时间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不同年龄、体质、习惯、季节变化和体力消耗等因素而定。古代养生家特别认为“少寐乃老人大患”,主张老年人以睡眠时间相对长为好,减少人体消耗。并且需要午眠,在养生学上称为“子午觉”,补充相对不足的睡眠,消除上午的疲劳,恢复体力。

4.4 运动养护

形体的锻炼,不仅可以促进气血的流畅,使人体筋骨坚强,脏腑功能健旺,增强体质,还能以动济静,促进身心健康。《吕氏春秋》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从形、气关系上指出不运动的危害。阐明了动则身健,不动则身衰的道理。但亦不能过分运动,应指导患者适当运动,动静结合,以“小劳不倦”为度,使气血流畅,关节伸缩自如。

5 体会

老年慢性病具有病情缠绵、正气虚损、邪气有余、气机不畅、累及脏腑的病变特点。因此,对老年慢性病的护理,必须针对其特点,进行辨证施护,这样就能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老年饮食护理论文第3篇

【摘要】 中医饮食护理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疾病病因病机、症状表现和食物的性味归经理论,合理搭配膳食或在食物中添加适当的药物制成可口的菜肴,通过日常饮食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方法。

【关键词】 中医饮食;护理;应用

中医饮食护理是中医护理学的重用组成部分,也是辨证施护的重用方法之一。运用正确的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施食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或康复病人的保健方面,进行营养和膳食方面的调护和指导,合理安排膳食,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1]。

1饮食调养在健康中的作用

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源泉,合理的饮食,使人能获得各方面的营养,预防各种疾病和促进病体康复都有重要的意义。中医有“治病当论药功,养病方可食补,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因此,饮食护理在中医护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医饮食护理是中医护理学的重用组成部分,也是辨证施护的重用方法之一。运用正确的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施食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或康复病人的保健方面,进行营养和膳食方面的调护和指导,合理安排膳食,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强调了饮食调养在人类养生,确保健康中的作用。

2在中医治疗与护理中,饮食有着重要的作用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里所说的“毒药”是指治疗性药物,以攻邪治病为主;而谷、果、畜、菜是为食疗性食物,以调养机体为主,即为饮食护理。药食合用,则“补精益气”。 进一步指出了五谷、五果、五畜的气味属性以及在治病、防病当中的作用。

3中医饮食护理的基本观点整体观念和辨证施膳。

3.1整体观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3.1.1首先是天地人合一即是人与自然的相统一,因为人处在天地之间,生活于自然环境之中,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和自然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遵循同样的运动变化规律。所以饮食护理就有了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等原则。

3.1.2其次是指把人体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待人体是由肝、心、脾、肺、肾等五脏,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和胆等六腑,皮、脉、肉、筋等五体以及眼、耳、鼻、口、舌、前阴和肛门等诸窍共同组成的。并通过五行的相生、相克将五脏、六腑及五体等有机联系起来,所以就有了食物对脏腑的“所生”、“所克”、“所制”、“所化”等不同。

3.2辨证施膳分为辨证和施膳两个阶段(1)辨证主要是指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及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内外因)、性质(寒热)、部位(表里、脏腑、经络)及邪正关系(虚实)之间的关系,确定为某个证型。(2)施膳主要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膳食宜忌。(3)“同病异膳”和“异病同膳”之不同。

转贴于

4饮食的相宜

海带和芝麻:两者同食可美容、抗衰老,并对血液有净化的功效。豆腐和韭菜:两者同食对阳痿、早衰、早泄、遗精、妇女阳气不足、大便干燥、癌症患者有一定疗效。草莓和牛奶:两者同食清凉解渴,增加营养,养心安神。红枣和核桃:两者同食有补血、益智、抗衰老的功效。鸡肉和冬瓜:两者同食有清热利尿、清肿轻身的作用。鸡肉和人参:有填精补髓、活血调经的功效。

5中医饮食护理的原则

5.1“三因”制宜“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饮食。因时有春、夏、秋、冬四季不同;地有东、南、西、北之分;人有胖、瘦、盛、弱之别,所以饮食也应“辨因”施治。

5.1.1因时制宜夏季气候炎热,阳热偏盛,应多食寒凉、滋润属性的食物,如绿豆、苦瓜;冬季气候寒冷,阴寒偏盛,应多食温热属性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根据食物的不同属性能使人体顺应气候变化,以维持人体的内外环境相对平衡。

5.1.2因地制宜东南地区气温偏高,湿气重,宜食清淡、渗湿食物;西北地区气温偏低,燥气盛,宜食温热、生津、润燥食物。

5.1.3因人制宜儿童身体娇嫩,宜用性平、易消化食物。老年人气血、阴阳虚弱,宜进补气助阳 或养血滋阴之品。成年体质壮实的外感风寒患者,可选用 发散作用较强的食疗方如姜糖饮、姜糖苏叶饮、葱白粥等;对老年体虚而感风寒者,食疗时宜配补益食品,如人参桂枝粥、木耳粥等。体质属寒者,宜食热性食物;体质属热者, 宜食凉性食物,忌热性食物以及辛辣烟酒等;女子以血为本,饮食应以补阴补血为主, 尽量选择多汁多液食物;体质过敏的人,不宜吃海鲜腥发之物。

5.2辨证施膳病证有寒、热、虚、实之分,食物亦有四性五味之别,饮食调护应按病证的性质不同,选择相宜之食品。对于患者的饮食,须根据具体病证加以调配,即辨证配膳。饮食护理与用药治疗同法,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证应忌生冷瓜果等凉性食物,宜食温热之品;热证应忌辛辣、醇酒、炙搏等热性食物, 宜食凉性之品;阳虚者忌寒凉,宜厚味温补;阴虚者忌温热,宜甘寒滋养。食量适宜,软硬适宜。

6讨论

饮食护理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原则。张仲景言:“饮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病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由于饮食本身的复杂特性,必须做到辨证用膳,以促进病人康复。重视四气五味食物同中药一样有四气五味之理,食物同中药一样对机体功能和疾病有某种调理和治疗作用。中医饮食的护理,在医疗饮食护理实践中有着独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辅助治疗方面意义非常重大[2]。中医膳食护理完全遵循整体观念,并高度重视协调人体内部、人体与自然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保持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

【参考文献】

老年饮食护理论文第4篇

【关键词】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6-0037-02

在临床中,心肌梗死病症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在我国老年人当中有较高的发病率[1]。并且患有此病症的患者往往病情比较严重,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影响较大。而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在患者进行治疗后,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术后迅速恢复,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就此,本文为了研究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与护理干预的相关性,特此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98例展开相关研究,具体资料如下所示: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98例,所有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配为两组,一组为研究组患者49例,一组为参考组患者49例。其中研究组患者49例中,男患者与女患者的比例为28:21,年龄分布在58-86岁之间,平均年g为72.0±3.5)岁;参考组患者49例中,男患者与女患者的比例为27:22,年龄分布在59-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8±3.6)岁。根据以上基础资料对比可知,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参考组患者护理过程选择传统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对患者的日常饮食。体温等进行基础护理。

研究组患者护理过程则选择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第一,对患者及其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与心肌梗死相关的知识,并且制和发放心肌梗死健康宣传手册;其次,在医院定期组织患者、护理人员开展心肌梗死宣讲讲座。第二,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相关护理,对患者制定相关饮食方案,建议患者避免饮食高胆固醇食物、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多饮食高纤维的水果等食物。第三,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与患者积极进行沟通与交流,转变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况,第四,对患者的日常行为习惯进行干预,将患者具有的不良生活习惯进行有效改善,保证病房的空气流通以及整洁状况;其次对患者制定训练方案与休息时间,使患者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五,患者出院时,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对患者定期进行电话随访等等。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运用SPSS 13.0数据包开展数据分析,计量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并通过t检测;通过χ2检验,若P值低于0.05,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与参考组患者护理前的各项生活质量状况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状况评分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P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着显著升高的状况。但是,人们的生活习惯也随着生活水平的升高改变,而不良的生活习惯往往是造成疾病的最主要因素[3]。比如,当人们具有暴饮暴食、不爱运动、休息时间不规律等都会造成人们患有诸多疾病[4]。由于老年人来讲,由于人们的免疫力以及其他身体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展逐渐退化,倘若还具有不良饮食习惯极易导致老年人患有病症。其中冠心病便是多发于老年人当中的一种病症,对老年人的身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并且心肌梗死病症的发病机制主要与患者患有冠心病病症相关,当患者患有有冠心病病症后,患者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导致血栓形成后,便会使得患者的冠状动脉及分支发生堵塞状况,进而导致心肌严重缺少血液供应,最终患者出现心肌梗死的状况[5]。

而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与参考组患者护理前的各项生活质量状况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状况评分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P

参考文献:

[1]曾碧媚,吴少群 ,张转转.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07:1256-1260.

[2]尹红英.人性化护理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 (9) :1901-1903.

[3]邵燕.协同护理模式对改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疾病感知的干预效果[J].护理杂志,2014,31 (8) :28-30,36.

老年饮食护理论文第5篇

【关键词】 老年人;高血压病;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7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268-01

目前,我国是全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全世界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1]。高血压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病,导致高血压的原因除与遗传有关外,更多是不良生活方式造成的,具有不良生活方式越多的人,其高血压的病情越严重[2]。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期间对5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在本科确诊为高血压老年住院患者55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6例,年龄72~91岁,平均年龄83岁,生活均能自理。所有病例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3],Ⅰ期高血压28例,Ⅱ期高血压18例,Ⅲ期高血压9例。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自行设计“老年高血压调查表”,在护理干预前向每一位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5例)发放问卷(调查表),在通过进行护理干预1年后,再次对这5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1.2.2 护理干预措施:

1.2.2.1 心理疏导老年高血压患者多有焦虑、抑郁、易激动等心理情绪,应尊重和关心患者,对不同的个体运用理解、安慰、帮助、鼓励、支持等措施进行心理疏导,向患者说明情绪变化与疾病的关系,鼓励患者要心胸开阔、乐观舒畅,保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良好心态,控制不愉快的情绪,避免情绪波动,以免诱发或加重高血压。

1.2.2.2 认知干预根据对不同患者能力的评估进行不同程度及形式的健康教育指导,包括定期举办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讲座、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宣传资料、电话咨询等方法,向患者传授高血压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主要治疗方法、并发症的预防等相关知识,并针对患者的认识误区进行重点指导,使患者和家属了解高血压的诊疗知识及预防措施、服药注意事项以及高血压与运动、情绪、饮食、不良嗜好的关系及危害性。对年龄偏大或其他特殊情况者,采取一对一指导方法以及家属代学方式,普及自我防治知识。每月电话随访或询诊家访1~2次,并指导患者监测血压、监督患者护理干预的执行情况。

1.2.2.3 饮食干预通过对患者饮食习惯的评估,找出其危险因素,戒烟、限酒。要控制胆固醇食品,宜清淡饮食,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量<5g/d,适当控制总热量,不吃刺激性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多吃一些保护血管和具有降压作用的食品,比如豆类、玉米、大蒜、苹果等[4]。多吃蔬菜和易消化食物,增加膳食纤维,保持大便通畅。把高血压保健食谱打印成册送给患者,并定期检查干预实施情况。

1.2.2.4 运动干预劳逸结合、动静结合是健康长寿的保证。老年人应加强体育锻炼,适量的运动能够增强体质,促进血管壁的新陈代谢,使血压缓慢下降;同时减轻体重,舒经活络,增强血管壁的弹性。患者根据自身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如散步、快走、慢跑、打太极拳、舞太极剑等有氧运动,每周锻炼3~6次,每次30~60min,量力而行,以不感到心跳气喘和疲劳为原则。运动坚持有序、有恒、有度,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5]。

1.2.2.5 用药干预高血压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告诫患者不能根据自己感觉血压高或低来增减药物,不可随意突然停药,应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疗效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作用好、副作用小的降压药物。

2结果

2.1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见表1。

2.2 护理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服药率及血压控制率的变化见表2。

2.3 护理干预前后血压比较见表3

3 讨论

运用现代护理模式,在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是改善老年高血压预后的另一种有效手段[6]。高血压是一种典型的生活方式疾病,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减少食盐摄入、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可使高血压发病率下降55%,冠心病、脑卒中发生率减少75%[7]。

护理干预前患者对高血压危险因素认识不足,不良生活方式比率高。护理干预后患者重视合理饮食,掌握低盐、低脂、低糖、低胆固醇、高纤维素、禁食腌制品膳食的控制饮食方法。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1年后,有96%的患者熟悉了解高血压的病因、临床表现、危害、预防和治疗等相关知识,患者及家属学会了自我监测血压及注意事项,树立了良好的健康理念,大大提高了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能力,达到了有效控制血压的目的。另外,通过对患者进行认知、心理、行为等护理干预,调动了患者治疗疾病的积极性,提高了患者对服药治疗的依从性,同时对高血压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倩,周娴. 浅谈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J].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7(12):40

[2] 王玉梅. 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2;22(2):1

[3] 叶任高,陆海英. 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53

[4] 王.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及护理[J].中国疗养医学,2005,14(2):148-149

[5] 符可文,陈赤霞,赵亚丽,等. 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人群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4):1776-7

[6] 高东华,李志清. 老年高血压生活护理干预的观察[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9;12(3):316

[7] 曼汝莲. 高血压的全科医疗[J].中国全科医学,1992;2(1):3

作者单位:214002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人民医院

老年饮食护理论文第6篇

本文介绍了《寿世保元》强调未病先防,重视先后天之本对生理病理的 影响 ,注重流通气血,强调脉诊等学术思想和辨证论治特色,尤其在衰老机理和摄生养性以防衰老方面最有心得。

【关键词】 龚廷贤 寿世保元 学术思想 辨证论治

《寿世保元》是明代太 医院 吏目、著名医学家龚廷贤所撰。全书荟集了上千历经验证的正方、奇方、秘方、验方,临证各科论治较为详尽,每证均先采前贤要说,合以己验,总述其病证和治法,然后附方并加减之例,间缀以摄生和临证医案,取材广泛,临床切用,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对后世影响颇大,并流传至日本等国。[1]其学术思想与辨证论治特色表现如下。

重视先后二天

龚氏在 分析 病因病机及诊治疾病时,尤其对老年病的防治,非常强调脾胃和肾的先后天之本作用。

在讨论内伤病的病因方面, 龚氏从饮食劳倦方面加以分析,认为均与脾胃有密切关系。 龚氏说:“内伤之要,有三致焉。一曰饮食劳倦即伤脾,此常人之患也,因而气血不足,胃脘之阳不举,宜补中益气汤主之。二曰思欲而伤脾,此富贵之患也,资以厚味,则生痰而泥膈,纵其,则耗精而散气,……故吞酸而便难。胸膈渐觉不舒爽,宜加味六君子汤,加红花三分、知母(盐炒)一钱主之。三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者,藜藿人之患也,宜保和丸、三因和中丸权之。”这里,龚氏提出脾胃病之三因,与李杲仅从饮食劳倦两方面考虑不同,龚氏认为其发病因人而异,或生活富有,或生活贫困,或介于两者之间,家境体质不同,其病有异。

在脾胃病的调理 方法 上,龚氏倡导以养心健脾舒肝为求本之治,因为“心火,脾土之母,肝木,脾土之贼,木曰曲直作酸”,故“心气和则脾土荣昌,……舒肝则胃气畅矣”。并指出世俗之医多偏于用旧方香燥耗气之药,只知枳术丸为脾胃之要药,而不知其有剥削真气之虞。“凡治内伤,不知惜气者,诚实实虚虚之谓,学者宜致思焉”,力倡家传之三因和中健脾丸,认为其为调护脾胃通用之剂。[2]龚氏认为:“运食者,元气也,生血气者,饮食也,无时不在,无时不然。”“胃气亏则五脏六腑之气亦馁矣。”提出“善用药者.必以胃药助之”的论点。

对于疾病的愈后和 发展 趋势,龚氏强调脾胃之气的盛衰起重要作用,重视胃气对疾病变化的影响。其脾胃论的核心即在于“察安危,全在于胃气”,其中胃气代表了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龚氏虽然重视脾胃在养生防病中的作用,但更强调肾的作用。他说:“古云补肾不若补脾,予谓补脾不若补肾。肾气若壮,丹田之火,上蒸脾土,脾土温和,中焦自治,则能饮食矣。” 龚氏重视先天之本,还体现在对衰老机理的探讨及老年病的防治等方面。

注重流通气血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龚氏对此十分重视,他说:“所以全性命者,气与血也。血气者,乃人身之根本乎。”龚氏认为,气血的重要性体现在生理、病理、诊治诸方面。

生理方面,龚氏说:“血为荣,荣行脉中,滋荣之义也。气为卫,卫行脉外,护卫之义也。人受谷气于胃,胃为水谷之海,灌溉经络,长养百骸,而五脏六腑皆取其气,故清气为荣,浊气为卫,荣卫二气,周流不息。”又说:“心为血之主,肝为血之藏,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藏。”强调气血是人身之根本,长养经络百骸,滋养五脏六腑,气血之形成离不开脾胃的作用,气血的流通,依赖肝心肺肾功能的协调,故气血与五脏密切相关。最后龚氏 总结 说:“阴阳相贯,血荣气卫,常相流通,何病之有?”

病理方面,龚氏认为,气血一有窒碍,则百病由此而生。气血病变具有广泛多样的特点,他说:“气之为病,发为寒热,喜怒忧思,积痞疝瘕;上为头眩,中为胸膈,下为脐间动气,或喘促,或咳噫;聚则中满,逆则足寒。”“血之为病,妄行则吐血,衰涸则虚劳;蓄之在上,其人亡;蓄之在下,其人狂;逢寒则筋不荣而挛急;挟热毒则内瘀而发黄;在小便为淋痛,在大便为肠风;妇人月事进退,漏下崩中。”

诊治方面,龚氏十分注重对气血病机的把握,对于中风等病症的机理分析及防治,尤其强调气血。在调治气血的主次方面,龚氏认为:“人之一身,调气为上,调血次之。”这是因为“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凝。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所以,龚氏对气血之病,首先重视调理气机。认为“调气之剂以之调血而两得,调血之剂以调气则乖张。”故常用木香、官桂、细辛、厚朴、乌药、香附、三棱、莪术之类,且认为这类药“治气可也,治血亦可也”。

在调治气血时,龚氏又十分注意保护胃气,他说:“若以当归、地黄辈,施之血证则可,然其性缠滞,有亏胃气,胃气虚则五脏六腑之气亦馁矣。善用药者,必以胃药助之。”养阴血之品,虽可补阴血,然易碍气机,使胃气呆滞,反影响气血化生,故应保护胃气。当疾病发生时,龚氏又认为胃部病机为本,其他症状为标,论治需分清标本。

龚氏还非常重视气血与五脏之间的密切关系。如心肝与血的关系密切,肺肾与气的关系密切。因此,龚氏认为:“止知血之出于心,而不知血之纳于肝,知气之出于肺,不知气之纳于肾,往往用药南辕北辙矣。”

临证强调脉诊

龚氏论病尤为重视脉象,卷一的 内容 中就有十一节论述脉诊。龚氏在诸多病证前皆分列主脉、坏脉,并从脉辨证。其论脉诊,强调七表八里皆归四脉,并立“内因脉”、“外因脉”、“不内不外因脉”、“脉辨生死”等内容。如中风,脉微而数,中风使然。风邪中人,六脉多沉伏,亦有脉随气奔,指下洪盛者。夹寒则脉带浮迟,夹暑则脉虚,夹湿则脉浮涩。大法浮迟者吉,急疾大数者凶。又如臌胀列述《内经》脉大坚而涩以及关上脉浮、迟而滑、盛而紧等脉征,并据此归纳易治、难治等生死诸脉;腰痛亦引丹溪“脉必沉弦”之说,并言沉为滞,涩者为瘀,缓者属湿,滑者伏者是痰,大则为肾虚等不同见脉主证。龚氏的临床施治验案,每有从脉弃症的治法[3]。

阐述养生要点

龚氏认为,人衰老的主要机理是“真阳元精内乏”和“脾胃气弱”。 治疗 老年病多以补益立论,独专脾肾,尤重肾阳;对老年人的摄养 方法 ,发先哲之微,承后世之说,特别强调饮食卫生与养生,并注意到早婚和对人的寿命有一定 影响 。

1.衰老机理

龚氏对人体衰老机理的 研究 ,强调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最为重要。对于肾与衰老的关系,他说:“夫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两肾之间,白膜之内,一点动气,大如筋头,鼓舞变化,开阖遍身,熏蒸三焦,腐化水谷,外御六淫,内当万应。”龚氏在此提出的两肾之间一点动气,与同 时代 的孙一奎、晚于他的张介宾及赵献可的命门学说有相似之处,尤其与孙一奎的命门动气更为相似,认为此一点动气,对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抗御外邪起重要作用。《寿世保元》虽没有提出“命门”一词,但已认识到,元气的充盛与否与人体的衰老关系密切。在人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如不知保护肾间之动气,“所虑昼夜无停,八面受敌,由是神随物化,气逐神消,荣卫告衰。”神耗则气耗,随着生命过程中精神形体的不断损耗,人体就会出现老化的征象,从而出现“七窍反常,啼号无泪,笑如雨流,鼻不嚏而涕,耳无声蝉鸣,吃食口干,寐则涎溢,溲不利而自遗,便不通而或泄”等与肾之真阴真阳衰微有关的衰老症状。

龚氏论述衰老机理时,还重视脾胃的作用,指出:“凡年老之人,当以养元气,健脾胃为主。”并认为饮食失调对养生不利,他说:“人知饮食所以养生,不知饮食失调亦以害生。故能消息,使适其宜,是谓贤哲防于未病。”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应时时保护,若不重视调理脾胃,不讲饮食卫生,或高粱厚味致伤脾胃,可造成“筋脉横解,气乃暴逆,荣卫不行,气血凝滞”,“气血失常,卒然不救”,使形体衰惫,加速衰老,而不能长寿。

2.养生措施

龚氏在认识衰老机理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摄生养性以防衰老的具体主张,且重视通过“养内”以“养外”。《寿世保元·饮食》篇告诫世人:“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内者以恬脏腑,调顺血脉,使一身之气流行冲和,百病不作。养外者,恣口腹之欲,极滋味之美,穷饮食之乐,虽肌体充腴,容色悦泽,而酷烈之气,内蚀脏腑,精神虚矣。”这里严肃指出,“养内”与“养外”截然不同的效果。而“养内”,又表现为养神、补益脾肾、饮食、运动和艾灸调养等。

对于养性延年,龚氏主张清心寡欲以养神气,诗书悦心,山林逸兴,悲哀欢乐勿令太过,谦和容让、济困扶危以养情态,饮食宜细软而勿生硬,不可过饱过饥,不宜食后便卧,不宜夜食,而主张“食后常以手摩腹数百遍,仰面呵气数百口,趑趄缓行数百步”,以保护脾胃等。龚氏将其概括为“薄滋味,省思虑,节嗜欲,戒喜怒,惜元气,简言语,轻得失,破忧沮,除妄想,远好恶,收视听”33个字,可谓言简意赅,确是摄生养性之要。

因衰老与肾精虚损有关,故龚氏十分重视节,古代有“男子三十而婚,女子二十而嫁”之说,主张晚婚而保精。少年气血未定,过早涉及房帷之事,易伤精血,导致疾病和早衰。龚氏对早婚及的危害性有精辟见解:“男子破阳太早则伤其精气,女子破阴太早则伤其血脉,精未通而御女以通其精,则五体有不满之处,异日有难状之疾,……年高之人,不可纵心恣意,一度一泄,一度火灭,一度增油,若不制而,火将灭更去其油。”早婚及可造成五体不满及“难状之疾”,结果油尽灯灭。主张晚婚,弱男羸女必“待壮而婚”,“及时而嫁”[4]。

龚氏还善于 应用 饮食和运动调养来摄生养性,按摩、呼气、缓行的简易功法,集导引、行气、按摩于一体,能消食导滞,健脾强胃。“饮食无论四时,常令温暖,夏月伏阴在内,暖食尤宜;不欲苦饱,……大饮则气乃暴逆;不欲食后便卧,及终日稳坐;食饱不得速步走马,登高涉险;不欲夜食,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龚氏 总结 了呼吸静功及六字诀等练功法,论述详尽,既有原理,也有具体方法和适应病证,表述层次清晰,一读便会,较之以往练功法简明精炼。

龚氏认为用艾火熏蒸脐蒂能“却疾延年”,并认为熏脐能“壮固根蒂,保护形躯,熏蒸本原,却除百病,蠲五脏之痛患,保一身之康宁”。例如,《寿世保元》卷十记载的“益府秘传太乙真人熏脐法”即能“补诸虚祛百病,益寿延年”。

3.药食延年

因脾胃功能紊乱可以减寿,在此 理论 指导下,龚氏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调理脾胃的方法,创建了多种益寿延年的处方,多以健脾益胃为主法,以“补益”立论,其代表方如山药粥、阳春白雪糕、延寿丹、八仙长寿丸等,阳春白雪糕中的茯苓、芡实、莲子等均为健脾益胃之品。由此龚氏益寿养元、重视脾胃的思想可略见一斑。

龚氏认为人体衰老与先后二天有关,所以对衰老的诊治,亦多从脾肾入手,所附验案,遣方用药,独具匠心,理法方药,浑然一体。全书涉及老年病证治三十多种,范畴虽属纷繁,撰著提要钩玄,使后学一目了然。如龚氏在应用“八仙长寿丸”治疗老人筋痿无力,食少痰多,喘咳时指出:“腰痛加木瓜、续断、鹿茸、当归;消渴加五味子、麦门冬各二两;老人下元冷,胞转不得小便,膨急切痛,用泽泻,去益智;诸淋沥,数起不通,倍茯苓,用泽泻,去益智;夜多小便加益智一两,减茯苓一半。”这种临证化裁、通权达变的用药方法和脉案撰写方法,显示了龚氏对老年病证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这种以先后天立论的衰老理论,虽不是龚氏的独创,但龚氏对老年病病因病机的阐发有许多独到之处,且用先后天理论指导养生防病及老年病防治的方法,精辟实用,值得效仿。

本文仅对《寿世保元》的学术观点和养生防病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尚有许多内容值得进一步 学习 研究,以便我们更加全面地把握其学术思想和诊治特色。

老年饮食护理论文第7篇

关键词:辨证护理;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体会

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10-0097-03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1],在所有老年人易患病中,心血管病是最重要、最危险的疾病[2]。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对2012年7月-2013年6月在本院老年病科住院的10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心痛)患者治疗过程中辅以中医辨证施护和健康教育,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冠心病诊断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WH0)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制定标准[3],冠心病辨证分型标准参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1990年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4]及《中医内科学》关于胸痹心痛所述内容。

111纳入标准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冠心病诊断标准,以冠心病为第一诊断住院的患者,且能配合治疗者。

112排除标准除急性心肌梗死外,另有中度以上高血压,心肺功能不全,重度心律失常及其他心脏疾患,重度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症,精神病,肝肾功能损害及其他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者。

12临床资料本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例。按中医辨证分为5型:心血瘀阻46例,痰瘀互结25例,气阴两伤11例,肝郁化火10例,心肾阳虚8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60~80岁,平均682岁;病程1个月~19 a,平均6 a。伴有糖尿病者8例,高血压病者9例,高黏血症者13例,高脂血症者16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60~78岁,平均665岁;病程2个月~17 a,平均7 a。伴有糖尿病者7例,高血压病者8例,高黏血症者11例,高脂血症者13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调护和积极的健康教育,2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结果。

13常规护理

131一般护理①根据病情的轻重分配病室,要求室内环境安静整洁,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注意保暖,预防感冒。②重症患者减少探视,保证充足的睡眠。③心痛频发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生活起居均由护士协助,待发作减少,疼痛消失时,方可下床适当活动,以不增加心脏负担为度。

132饮食护理以清淡为原则,以素食为主,平日少吃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蛋黄、鱼子、动物内脏等,少吃肉,多吃鱼和豆制品;低盐(限制食盐的摄入,每日以10g以下为宜)。慎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食品,忌烟酒,饮食要有规律,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不宜过饱饮食(饱餐可使胃肠道的血流量增加而致心肌供血减少),多食蔬菜水果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防止因腹压增加,回心血量增加而加重心脏负担,导致病情加重或猝死)。如出现便秘时,可用开塞露通便或口服缓泻剂,必要时用肥皂水低压灌肠。

133吸氧心痛发作时,给予吸氧,一般流量2~3 L/min,若疼痛剧烈、出冷汗、发绀者,给予加压给氧,同时给予速效救心丸或硝酸甘油含服。

14辨证施护

141心血瘀阻型临床表现:胸痛如针刺或呈绞痛,痛引肩背,时作时止,心悸气短,胸闷,舌紫暗或瘀点瘀斑,脉弦细或结代。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调护原则。①药物穴位外贴。当归、丹参、血竭、水蛭等分研成粉状,取适量贴于膻中、阿是穴,外用胶布固定,1次/d,促使心脉通畅达到止痛目的[5]。②温水浴疗。指导患者早晚用40~50℃温水泡脚1次,10~20min/次,促进血液循环。③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

142痰瘀互结型临床表现:心胸痞闷、胀痛,时缓时急,心悸气短,身倦头昏,食少腹胀,肢体沉重,咳嗽痰多,舌胖嫩,苔白腻,脉滑。以祛痰、化瘀为调护原则。①冷饮伤胃亏肺,油腻食物及甜食易生痰浊,易使血行不畅,所以应忌食生冷、油腻食物,少进甜食,肥胖患者多痰湿,尤应控制。②药用贴穴引痰下行。取蓖麻子3~4粒捣碎,贴于双涌泉穴,外用胶布固定,1次/d,可引痰浊下行、通大便、促进血液循环。③辅助食疗。饮食不宜过饱,减少脾胃的负担且减轻体重。每日服用苡仁萝卜粥,可健胃化食、祛痰活血,以强化治疗效果。

143气阴两伤型临床表现: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痛甚,脉细弱无力,或结代。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调护原则。①保证充足睡眠,睡眠不佳者睡前忌饮茶,按摩手心、足心各120次促进入睡。②辅助食疗,用黄精、山药、桂圆、红枣煮粥,每日早、中、晚各服适量。

144肝郁化火型临床表现:心悸不宁,思虑劳心尤甚,头晕目眩,耳鸣,面赤升火,心烦少寐,脾气急躁,爱发火,动怒就犯心绞痛,伴有胸闷不舒,两肋胀痛。胃脘痞满,舌质红苔少或薄黄苔两边紫暗,脉弦紧或脉细数。以调畅情志、引火下行为调护原则。①避免精神刺激。忌忧伤、悲怒,以免肝受压抑而使肝火旺,加重病情。②药物贴涌泉穴,引火下行。用吴茱萸10~15g研粉制成饼状,贴于双足涌泉穴,以绷带固定,夜贴昼取,以此降火下行[6]。血压偏高者,用夏枯草10~15g、20~30g煎汤当茶饮,每日1剂,既引火下行,又能使血压下降。

145心肾阳虚型临床表现:胸闷气短,胸痛彻背,背痛彻胸,畏寒肢冷,重则喘息不得卧,面色苍白,心悸出汗,四肢厥冷,舌苔白,脉迟。以温肾助阳、通络活血为调护原则。①注意保暖,病房通风换气时给患者加盖衣被,严防感冒。②艾灸温助肾阳,暖胃健脾。用艾绒灸关元穴,贴鲜生姜片于穴位上,放艾绒点燃至皮肤有热感时,去掉燃绒,连续3~4壮,1次/d。③中药及饮食要热服,忌生、冷、寒、凉食物,用少量干姜,川椒等调味以助温中阳。

以上辨证护理各法,可以综合施护,灵活应用,但以一型为主。同时强调情志护理,特别对气滞血瘀、肝郁化火证患者,护士要多与患者沟通,随时了解其心理状态,舒缓其抑郁、忧伤、烦躁、紧张等不良情绪。疼痛反复发作,病程较长者,容易产生思想顾虑和对治疗信心不足,护士要主动关心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止痛措施,并通过思想交流解除其悲观情绪,使其心情愉快,配合治疗,同时做好家属工作,共同创造一个和谐舒畅的养病环境。

15统计学方法采用χ2 检验,运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2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197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的《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制定。

211胸痹症状疗效评定标准显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或由较重减到轻度;有效: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程度明显减轻,持续时间明显减少;无效:症状与治疗前基本相同;加重:发作次数增加,程度加重,持续时间更长。

3讨论

根据世界心脏联盟统计,全世界每死亡3人中,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病的死亡率远远高于癌症、艾滋病等其他疾病,成为人类的第一大杀手。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的真心痛、胸痛、心痛、厥心痛的范畴。根据中医学不通则痛的理论,其发病因素,多与情志失调、寒邪内侵、饮食不当以及年老体弱等因素有关。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呼吸不畅、胸闷如窒、心痛剧烈、持续不解,同时伴有出冷汗、嘴唇青紫、脉结代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中医理论的“治未病”、“天人合一”、“整体观”等理论不仅体现了朴素的唯物观和科学观,同时还体现了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新的健康文化及现代的疾病防治观念。中医护理学在我国传统医学的治疗及疾病的预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不仅涵盖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等常规内容,还包含了大量的养生康复和预防保健等内容。如何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发作,是中医护理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对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来说负性心理是关键的危险因素之一[7],因为它会引起恐惧、焦虑等情绪,加重病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8]。许多冠心病患者,就是由于不良情绪的刺激而出现心绞痛和心肌梗死[9],导致突然死亡。中医理论中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实际就是现代医学中所指的人类人格因素及情趣变化。中医学根据“过怒伤肝、过喜伤心、过思伤脾、过忧伤肺、过恐伤肾”的七情致病特点指导患者调畅情志,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存存斋医话稿》中说得更为明白:“无情之草木不能治有情之病,以难治之人,难治之病,须凭三寸不烂之舌以治之”,而且“善用之者常能愈其他医药所不能愈之疾而奏效甚奇”。因此,须特别重视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从心理上战胜自己,恢复信心,战胜疾病,早日康复。

《内经》指出:“药以调之,食必随之”,《管子》曰:“饮食节,则身利而寿益,饮食不节,则形赢而寿命损”。所以中医在用药物治疗疾病的同时,还须注意饮食的调理[10]。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其心肾阳虚基础应受重视。老年人由于肾气渐衰,肾阳亏虚难以鼓舞阳气,致脏腑功能衰减,脾胃虚弱,营血亏少,心阳不振、气血不畅[11]。肾阴亏虚则五脏之阴无以滋养,阴虚血少,血脉不通,心失所养。故治疗和护理以补肾固本为根本,标本兼顾。

本研究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中医辨证护理,针对患者不同的症状、中医证型,分析患者的病情、心理病机,有针对性地设计中医护理方案。并严格遵照方案对患者进行护理,随时关注患者的身心变化情况,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耐心地讲解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知识,以减轻患者的忧虑和恐惧,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心态。特别是通过同病异护和饮食调护,针对每位患者的个性特点实施情志护理、卫生宣教、出院指导。与常规护理比较,中医辨证护理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可见中医护理对临床治疗冠心病及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总之,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辨证施护及施治可起到显著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总结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桂明,翟景波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异常心理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0):174―175

[2]刘英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导报,2011,8(5):118-119

[3]蔡永敏,王黎,任玉让,等最新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436

[4]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5):257

[5]孙勤国,王建久,郑云,等冠心病[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88-100

[6]孙玉芝吴茱萸贴敷涌泉穴临床应用概述[J].中医外治杂志,2009,(2):53-54

[7]辛红菊,张晓君,卢秋玲合理情绪疗法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心理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3(28):604―605

[8]王思佳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指导意义[J].医学信息,2010,23(8):99-100

[9]邵艳奇,邵艳肖,刘志伟,等关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J].医学综述,2009,15(5):729-730

[10]何晓梅,阿依仙中医食疗在临床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新疆中医药,2004,22(6):48

老年饮食护理论文第8篇

参考文献从字面上的意思来说就是引用参考他人的学术研究,我们参考了他人的作品就应该列出参考文献,这是每一个作者应有的基本品德和素养。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糖尿病饮食护理论文的参考文献,给大家在写作当中做个借鉴。

糖尿病饮食护理论文的参考文献:

[1]陈文彬.诊断学第五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

[2]叶任高.内科学第五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

[3]向红丁.糖尿病患者饮食指南[M].知识出版社,1999.1

[4]叶任高,内科学第五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

[5]胡鹏,陶静,徐蓉.饮食体验卡在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2,19(9):233-234.

[6]刘桂英,杨桂云,李琦.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21(5):186-187.

[7]袁丽,杜军艳,吴伯鹏,等.糖尿病患者应用简明饮食处方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0,11(1):199-201.

糖尿病饮食护理论文的参考文献:

[1]张灵秀,阿依努尔·买买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亚太传统医药,2012,10(7):163-164

[2]吴莉莉.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2,12(9):382-383

[3]杨黎,乔玉环,刘伟靓.血糖控制对妊娠糖尿病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1,16(7):101-102.

[4]吴凤会,钱雷,孙长虹,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12):1939-1941.

[5]万金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江西医药,2011,46(11):1034-1036.

[6]刘晰岚.人性化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2,23(6):48-50.

[7]文笑.饮食指导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巨大儿出生率的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6):78.

糖尿病饮食护理论文的参考文献:

[1]关玲.饮食控制对妊娠糖尿病的治疗作用[J].辽宁医学杂志,2011,25(2):102-103.

[2]范岩峰,王宏,蔡李倩,等.糖耐量试验结果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饮食调理效果的预测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6):5380-5383.

[3]景小凡,乔蓉,李鸣,等.妊娠期糖尿病与孕妇饮食及生活方式的病例-对照研究[J].卫生研究,2010,39(2):209-211.

[4]董蔷,崔丹,李秋洁,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循证护理[J].护理学报,2010,18(1B):31-33.

[5]宋伶.老年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J].护理研究,2007,22(5C):1334—1335

[6]富爱.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6,20(4C):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