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人生哲学论文

人生哲学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0 16:17:3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人生哲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人生哲学论文

第1篇

因此,对今天的儿童少年进行适当的抗挫折教育,增加一些磨练,使他们 懂得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失败、困难,从而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强的革命意志,对于他们将来的成长,对于我们民族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实施抗挫折教育必须遵循科学规律。

要制订科学的实施计划,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分步实施。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低,表现千奇百怪,情况千差万别,对学生实施抗挫折教育,一定要摸准病情把准脉,区别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必须充分注意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了解其行为的特征,破译其内心的密码,根据不同对象,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比如,有些学生各方面都比较出色,或者在某些方面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长处,经常受到表扬,成长比较顺利的青少年,往往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较低。他们自身显露出的“光芒”使他们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别人也容易只看到“光芒”而忽视他们的不足。一旦有人指出其缺点或不足,他们往往难以接受,更经不起挫折和磨难的打击。因而,对于显示出这样那样“光芒”的学生,可以故意设置一些挫折,故意不表扬,不肯定某些优点,使其在受挫中得到磨练,以弥补他们心理锻炼上的缺陷。又如,那些学习较差的同学往往比较多地表现出怯懦和自信心不强,在挫折和失败面前往往表现为无所适>:请记住我站域名/

二、实施抗挫折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各教材中有关不怕困难,战胜挫折的内容,采用讲明道理、直观引导、设置障碍、模拟训练等方法,启发学生懂得每个人在成才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 ,必须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挫折面前不气馁,敢于夺取胜利,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抗挫折意识。在实施抗挫折教育中,心理测试和心理咨询是必要的,它对矫正学生的不健康心理,正确施教,培养学生的优秀心理品质是不可缺少的。

三、活动课程和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是实施抗挫折教育的重要途径。

小学生都喜欢参加课外活动,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确定切实可行的抗挫折教育内容和抗挫折目标。定时间、定地点、定辅导教师、定辅导内容,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磨练意志。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利用板报、墙报、广播的形式渗透抗挫折教育。重视环境氛围的教育作用,努力营造抗挫折教育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氛围。如在橱窗里设立抗挫折教育专栏,展示学生战胜困难的事迹图片;在班级墙壁上挂上名人战胜挫折的警句等,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接受教育。

四、要把抗挫折教育纳入德育范畴,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的抗挫折教育立体网络。

首先要发挥教育委员会、校外教育基地的作用,请老、老八路讲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请著名劳模、企业家介绍他们的创业之路,使学生从小培养艰苦奋斗,不怕挫折,敢于竞争的精神。其次,要把抗挫折教育的内容纳入家长学校 教学和研究范畴,使家长在家庭中有意识地创造抗挫折教育的氛围及和谐的家庭环境,配合学校实施抗挫折教育。第三,要设立家庭劳动岗,通过家务劳动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五、实施抗挫折教育还需要目标适度。

第2篇

关键词:台湾 人文类课程 特点

台湾以产业大学即科技大学为主,其普通大学与科技大学均可招收高中及高职学生。在以往对台湾职业教育的研究中,我们往往只强调其“立交桥”式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证照制度、多元化的文凭体系,简言之,我们只看到台湾职业大学教育务实致用的一面。笔者收集了台湾科技大学、朝阳科技大学、昆山科技大学、嘉南药理科技大学等在台湾排名前50名的理工类大学的课程表,通过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台湾的理工类高校,除了重视职业技能的实践,始终没有忽视过人文精神的培养。经调查分析,台湾理工类院校的人文类课程设置具有以下特点。

一、重视人文类课程基础性作用

台湾的理工类职业大学均设有通识教育中心或通识学院。通识教育中心在大多数学校是一个独立的教学系部;在设有人文类专业的学校,则隶属于人文类系部。它的职责是承担全校各系的人文类课程的教学任务。在台湾所有的理工类职业大学所开设的课程中,人文类课程属于必须要上的先修课程,所谓“先修课程”,是指学生学习专业课之前要修习的课程。台湾理工院校为学生提供的人文类课程均在20种以上,涵盖文史哲三大领域。人文类课程被视为最重要的基础性课程。这一点我们在台湾国立嘉义大学2002年制定的《全面提升嘉义大学通识教育效能计划书》中可见一斑。《计划书》指出:“大学基础教育是大学教育中重要一环。一个大学生若没有扎实的基础,将深深影响其尔后的发展。大学基础教育之内涵,从学科领域言之,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二大部分。”此《计划书》又分为两部子计划,分别为《全面提升学生英语基本能力》和《全面提升学生国文基本能力》。台湾的理工类职业大学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年均设有人文类课程,可见人文类课程的基础性地位之稳固。

二、人文类课程分类细致,课程丰富、实用性强

以台湾朝阳科技大学为例,该校的通识教育中心为全校各个院系提供30种以上的人文类课程,统称为“人文课群”。“人文课群”包含的课程涉及文史哲各个领域,其中文学、史学、哲学每个领域又包含若干种不同的课程。文学类课程包括《文学与电影》《文学与生活》《文学与人生》《旅游文学》《文学、文化与创意思考》《中国经籍与说话艺术》等;哲学、政治类课程包括《人生哲学》《心灵经典导读》《圣经与人生》《人生哲学与服务学习》《思考方法与心智成长》《两岸关系与大陆政策》等。台湾科技大学工程学院化学系2010年的文学选修课程多达50种以上,包括《当代文学》《网络文学》《流行文学》《自然休闲与文学》《电影文学》《艺文创意》《古今诗选》《两岸当代小说选讲》《饮食文学》《庄子寓言选讲》《古文名作选讲》《散文与情感》等,内容之丰富,涵盖面之广泛,可以媲美某些高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不难看出,台湾理工高校人文类课程的内容并不局限于基本人文知识的普及,更强调人文思维的养成,以及人文知识在生活与思考中的应用,这对学生的工作、生活,乃至整个人生都是大有裨益的。

三、人文类课程设置层次鲜明,有针对性

台湾高校习惯于在大一开设基础性人文类课程,在大二则有针对性地开设内容更深一层的人文类进阶课程,并针对各专业特点开设相关的人文类必修课和选修课。例如,朝阳科技大学101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的哲学基础课包括《人生哲学》《人文思想与生命成长》等,第二学期包括《哲学与现代世界》《自我探索与成长》《现代生死学》等进阶课程;营建工程系、应用化学系、环境工程系从第一学期均要学习《中文鉴赏与应用》,第二学期则选修《就学就业文书写作》《论文与公文写作》《简报技巧与实务》等应用性课程。嘉南药理科技大学化妆品应用与管理系第一学期必须修习的通识类课程包括《中国文学欣赏》《中国哲学导论》《应用文写作》等基础课程等,第二学期包括《台湾历史与文化》《环境永续与生活》《发展通识:艺术》《发展通识:人文》等进阶课程。将排名前50名的台湾理工高校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的教学大纲一览表进行对比,我们不难看出,第二学期保留了第一学期的大部分人文类课程,而那些新增的人文类课程要么比第一学期更具理论深度,要么更具实用性、应用性。这种人性化的课程安排在台湾排名前50位的理工类职业大学十分常见。这样的课程安排既符合人文知识本身的认知与习得规律,又能迎合理工专业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特别需要。

四、重视地方人文教育

每个地区的地方人文知识都是非常宝贵而易于掌握和利用的资源,台湾的理工类职业大学人文课程十分重视地方人文知识的传授和应用教育。除了《中国文化与生活》《民俗与文化》等等通识类课程,台湾90%以上的学校都开设《东亚文明与智慧》《台湾历史与文化》等,最独特的当属《雾峰学》。雾峰区是台中市最南端的市辖区,也是朝阳科技大学和亚洲大学所在地,为台湾民主化的发源地之一,拥万佛寺、九九峰、台湾菇类文化馆等诸多旅游文化资源。雾峰学涉及台湾历史、地理、文学等诸多领域,为深耕台湾本土文化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结合文化产业开发类课程,必将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充沛的活力。

台湾与大陆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而其人均GDP水平早在2008年就已是大陆人均GDP的5倍以上(2008年台湾的人均GDP为17116美元,大陆人均GDP为3260美元)。“教育被普遍看作台湾经济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经济转型期,教育扮演的角色尤为突出。”(《转型期台湾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与实践》许明,黄鸿鸿)台湾大学生在职场上所表现出的文化素养无疑得益于其求学期间所受的人文教育。笔者经过统计发现,在台湾排名越靠前的理工院校,其所开设的人文类课程数量越多,可见台湾的理工类高校对人文教育的作用有着十分成熟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许明,黄鸿鸿.转型期台湾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与实践.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2]刘春生,谢勇旗.台湾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启示.职业技术教育 ,2003(28).

[3]郑芳.台湾现代教育的若干特色.教育评论,2012(5).

第3篇

电大论文开题报告系(部):中文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科:中国现代文学

学生:XXX

指导教师:XX

一、论文研究的来源及意义

对于20世纪90年代初才红遍大江南北的著名诗人汪国真来说,青年人尤其是在校的大中学生,可谓耳熟能详,汪诗因此有一大批忠实的读者。汪诗不仅有青年人的生活和那种明白晓畅的表达方式,而且汪诗更有一种超然、豁达、平易、恬淡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来自于诗人汪国真对中国宋元以来传统诗歌的那种豁达、飘逸和洒脱的人生哲学的二次创造。诗人汪国真的这种人生态度被现今社会称为汪国真式的人生态度。毋庸置疑,它是可以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的,能够让广大的青年人在复杂的生活中得到极大的启迪,坚实理想信心。

本篇论文通过对汪国真诗歌的艺术特点进行研究探索,旨在为广大的文学研究者提供一些肤浅的价值理论,让更多的人广泛地认识并认同这位上世纪盛名卓越的抒情诗人及其诗歌特点,明确汪诗在诗坛上的地位,从而期望有更多的读者和文学爱好者对汪国真及其诗歌添加关注的眼神。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汪国真作为当代一位抒情诗人,他完全不同于闻一多、徐志摩、顾城、舒婷等这些早期中国诗坛上的领军人物,汪国真的诗歌创作阶段比较晚,将近不惑之年才功成名就。值得注意的是,在他的诗歌中没有一丝一毫的政治色彩,用平凡的语言抒发着平凡的人、事、物,朴实无华却隽永深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诗风是难能可贵的,因此其诗歌在广大的读者中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尽管如此,现今中国文学界对其诗歌的研究屈指可数,缺少广泛而有力的学术性的研究和探索,而在国外这块广褒的文学土地上,依然没有他光辉的影子。当然,这种现状的产生,尤其多面原因,一是汪诗的影响力几乎只局限于青年人这一层面上,诗歌内容通俗易懂,不需深入体味,因此在创作上不必进行权威的学术解析;二是现今文学界里,诗歌这以文学形式的地位每况愈下,已经处于文学的低潮阶段,其发展受到各方面的制约。所以,对于汪国真诗歌的研究,我觉得应该着力加强。

三、论文研究目标

本论文研究目标是:对汪国真诗歌的特点进行探究,凸现汪诗的艺术魅力,进而弘扬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的价值与地位,使广大社会认同诗歌来源于生活,却更深层次地反映生活的观点。

四、论文研究内容

汪国真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蜚声文坛的著名中年诗人兼书画大家。汪诗能从平凡的事理发现伟大,从普通的感受中看出永恒,主题昂扬,寓意深刻隽永,表现出诗人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文学功力。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汪国真的时代背景;

2、关于汪国真创作高峰期的分析研究;

3、汪国真诗歌的特点及研究;

汪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题材上较有针对性、篇幅短小、明白晓畅、精炼而富有哲理、充满了音乐美、诗中小我与大我并存,等等;

4、汪国真及其诗歌在当代文学史上的价值与地位。

五、论文研究方法

分析研究、对比研究、研读归纳研究

六、论文进度安排

20XX年11-12月,收集材料,建立论文大致的框架模型

20XX年1月上旬,完成开题报告并提交导师审批

20XX年1月下旬至2月,写作论文初稿并提交导师审阅

20XX年3-4月,根据导师的意见和建议,对论文进行二次修改完善

20XX年5月,在二次修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最后定稿

七、论文参考文献

01、《诗学原理》,徐有富著,北大出版社

02、《诗歌美学》,谢利文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03、《诗论》,朱光潜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04、《谢冕论诗歌》,谢冕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05、《中国古代文论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

06、《汪国真诗文集》,汪国真著,广东旅游出版社

07、《从席慕容、汪国真到洛湃》,杨光治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08、《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09、《汪国真抒情诗精选赏析》,王昆编著,中国妇女出版社

10、《寻找诗歌史上的失踪者》,姜红伟著,黄河出版社出版

11、《新作家文丛》,若冰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12、《现代诗歌创作论》,薛世昌著,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

13、《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美国当代诗歌》,王卓著,山东文艺出版社

14、《中国新时期诗歌研究资料》,郭旭辉编,山东文艺出版社

15、《海子作品精选》,海子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16、《郭沫若经典作品选》,郭沫若著,当代世界出版社

17、《徐志摩作品精选》,徐志摩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第4篇

关键词:道家;社会;人生境界;生命健康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8-0001-02

长期以来,国内外对儒、释、道三家主流思想的研究是极不平衡的,儒学研究已形成热潮,而且有专门的研究机构,佛教研究早有基础,相比之下,道家及道教文化的研究就显得相形见绌。自20世纪以来,“儒热道冷”的局面有所改变,在民族文化寻根倾向的影响下,由寻根意识引发的“国学热”为各类传统文化经典开启了“众妙之门”,而不再仅仅是儒家的“独弦而歌”,道家的思想精髓开始对现代社会、经济、科学和生命健康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道家哲学对社会的影响

道家深刻的哲学意义经过不断的传承与发展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我们依然能从道家的思想中找到一些解决之道。

(一)道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随着工业革命的大潮,科学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极大地物质满足,然而,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一种掠夺式的开发,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引发诸如全球面暖,环境污染等问题。现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已成为重中之重,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这与道家思想不谋而合,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道德经》中就有“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论述,“天人合一”,这也是道家思想在对待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问题上的基本出发点。它从这个基本思想出发,提出了“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认为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强调“道法自然”“自然之道不可违”,而现代生态学理论中有一条“在没有人类行为强烈干预的情况下,自然界通常都能够以它的最佳状态存在着,发挥出最大的能量和最高的效率,保持着最合理的发展速度和最长久的持续性。”①因而人应当爱护自然,保持与大自然协调相处的和谐关系,人的活动必然影响到环境,也必将通过环境反作用于我们自己,所以我们必须顺应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做到“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二)道家思想对现代科学的意义

安徽大学史向前教授针指出“(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的思想基础。道家哲学的自然本体论和宇宙生成论比其它任何古代哲学都可能更接近于现代物理学的微观和宏观领域中揭示出来的科学真理,道家所提倡的怀疑精神与直觉认识也是现代自然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的致思方法之一,被誉为最具魅力和自由创造力的现代思维方式。”②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类将自然规律加以合理的利用,转化成为生产力,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品质,并推动了我们继续研究自然规律的热情,这一点,在道家思想里我们也能体会到古代道家的热爱自然,比如现在的生命科学也都是在到家的气功、养生、医药等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现代人也追求科学的养生之道,就是遵循自然规律,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它所提倡的形神兼养,正好符合现代医学上对于健康的定义,即身心健康,由此可见,道家思想具有科学性,有利于启示科学的研究。一直到今天,仍然作为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延续至今,当代人们对它的研究,有利于社会科学特别是哲学的进一步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家思想也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三)道家思想对现代经济的意义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道德经中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论述,这里就体现出一种“无为”的哲学思想,“自然无为”即顺应事物本来的发展规律,不要强制去干涉、改变事物的发展进程,这对于市场经济下的为政者无疑是一种重要的启示,在经济活动中,为政者不能过度的去干涉一些正常的经济活动,能够让经济体在市场中合理的竞争,以求得生存与发展,从而避免扰乱经济活动的规律,促进经济的繁荣。有人指出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老子的《道德经》也是一部管理书,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管理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很多企业家都把它奉为管理学经典,对于企业来说,“无为”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软性管理”,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另一方面,道家提倡“为而不争”、“少私寡利”等思想,对这些思想的领会,有利于在市场经济下各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弊病的防治。这对于当前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有借鉴意义。

二、道家哲学对生命健康的启迪

追求生命健康包含两大方面,一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能够为生命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二是身体健康,强健的体魄能够真正体验生命的过程。道家思想的深刻之处体现它对人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一)道家思想对现代人们心理健康的重要启示

道家将体悟大道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目标,而道的特性是“朴”,“道常无名,朴”(《老子》第三十二章),故抱朴守真乃成为道家价值观的核心内容。“真”、“朴”即未经雕凿的自然状态,也即事物自身所具有的本质和规定性。从这一价值目标出发,道家强调人各有性,因性而为,各尽其宜:“大小修短各得其所宜”(《淮南子主术训》),“性之所能,不得不为也;性所不能,不得强为”(郭象:《庄子外物注》)。在道家看来,世俗的尊卑贵贱并不足介怀,每一个人只要认识并发挥了自己的“真性”,根据自己的本性和才能来做事,尽自己之职分,也就获得了人生的意义。这乃是人性在更高层次上的复归,是“自己与自己的融合”(黑格尔)。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在社会普遍的“熙熙皆为利来,攘攘都为利往”的激烈的竞争中,在物欲横流、人为物役的现实世界之外为人们寻找到了一个宁静的心灵港湾,这无疑为当今社会那些“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人们,开辟了一个比现实世界美好得多的精神世界,也给人们物质之外的心灵满足,为人们从现实社会的种种束缚中解放出来指明了方向。道家思想的不争、不有、贵柔、守静等价值追求是对生命最深邃的洞察,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在充满欲望的社会里,能够保持一份独有的心绪宁静,保持一份自信、乐观,最终达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的超越境界。另外,庄子逍遥游的思想对世俗观念的大胆批判,不仅有助于人们开阔胸怀,拓宽视野,从而打破精神枷锁,从传统观念和世俗困扰中超脱出来,而且还为人们提供了一条消融苦闷,在逆境中求得心理平衡,从而形成逆境中的稳定心态的途径。庄子对逍遥境界的热烈执著追求,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宁静的心灵港湾,给人们一种物质以外的精神安慰。这无疑有利于培养人们的开阔胸襟,拓展视野,在顺境和逆境中都能保持良好心态,从而更好地安身立命,安心立命。只要拥有一颗平常心,拥有坦荡的胸怀,就能在任何情况下从容自如,处乱不惊,临危不惧;就不会为荣辱所困扰,被祸福所左右。这样,人们就能潇洒一生,成为独立不移、品格高洁的现代人。

(二)道家的养生观和休闲观对当代人们身体健康的启示

在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问题面前,中国古代的休闲观和养生观,对健康的启示是不容忽视的。道家拥有一整套养生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体系,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它为中华养生学更为医养奠定了理论基础。道家所崇尚的养生一是通过精神修炼,通过摒去利欲,收心习静等,做到处物而心不染。二是通过呼吸修炼。三是形体修炼,包括按摩、导引、拳术等内容,强调吐纳在前,屈伸在后,使呼吸运动和躯干运动密切联系起来。四是内丹,修内丹能将人体内的精、气、神凝聚起来,使人耳目清明,手脚轻捷,益寿延年。③老子提出“清净无为”、“反朴归真”以静养生的理念;庄子提出“恬淡虚无”、“任其自然”,并编制了“熊经孚申”的导引、吐纳等方法。其流传的导引术,可谓五花八门,现在流传的八段锦、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等等,都与道家的导引之术密切相关。道家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崇尚自然,正如陶渊明“置身于田园”,这种走入自然的行为恰恰是最理想的休闲。道家所提出的亲近自然、贴近山水,是一种在更高层次上向自然的回归。这种回归,是人们从人性的角度对自然的体悟和认同,借助“自然”对“自我”的医治和拯救,成为人们养生休闲的一种手段。作为一种休闲理论,道家思想其最主要的贡献是它提出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人生理想,“以养气守神等健身方法为辅的良好的生理状态三者共同构成的人生哲学,既是一种长生方法又是一种人生境界”④。这种人生哲学实则早已成为中国人休闲观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事实上,现代“休闲”讲求的也是这样一种情趣和心境,或称之为生存理想境界。应该说,中国人所拥有的休闲思想资源和超然脱俗的休闲境界,与道家的养生理论和对休闲姿态的追求是分不开的。道家的休闲哲学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调。

三、总结

道家的思想哲学观对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促进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和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提高个人的思想、文化和健康素质,提升个人的人生境界是有积极意义的。当然,作为一种理论哲学,道家思想也无法超越时代的局限,无法冲破唯心主义体系的束缚,其人生观有凌空蹈虚的一面。尤其是庄子所描绘的逍遥境界不过是幻化之境;他所追求的绝对自由不是现实中人的自由,而是纯粹精神上的抽象自由;他所设定的理想人格也只是停留在人的主观精神领域,玄妙神秘,遥不可及。离开现实的客观条件和社会实践,主张对身外世界的无所作为,这种理论只能使人们在虚幻的世界获得精神上的自我安慰,自我满足,无助于人们积极进取。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古人的智慧不可能真正拯救现代人生。因此,我们应该从道家的人生哲学中吸取精华,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以蓬勃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面对现实的人生,在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创造更新更高的人生境界。

注释:

①何家霖,张建设.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②史向前.道家思想文化的现代意义研究概述.大学图书情报学刊,1996年第1期.

③杨建华.道家健康养生文化以及对休闲体育的现实意义. 体育与科学第31卷第1期(总第182期).2010年1月.

④赵永红.论道家休闲观的当代启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孙慧,倪脓克.传统养生文化与坝代休闲理意的契合.

[2]梁艳丽.道家养生文化及其现代意义.文化论苑,2006年.

[3]陈延庆.“困境”与“逍遥”――论庄子的人生哲学及其现代意义.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总第55期).

[4]邓元珍.庄子的逍遥境界及其现实意义.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年第 5期,2001年9 月出版.

[5]老子.道德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6]刘绍瑾,石了英.道家美学的现代价值与世界意义.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9 月,第27卷第5 期.

[7]龚群.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现代哲学,1998年第1期.

第5篇

这便是他编写论文提纲的方法和过程,先运用发散思维,后运用收敛思维。朱光潜的写作习惯给了笔者很大的启示,因而笔者也在平时的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有意识地尝试进行审题立意中的思维训练,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收敛思维,以拓宽学生思考的广度,并注重思考的深度,走好议论文写作至关重要的一步。

那么,在审题立意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呢?

一、发散思维训练

发散思维又叫作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指从同一个思维出发点开始,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以寻找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作文审题立意中的发散思维,先要找到发散点,也即审题立意的核心,而后,以这一核心为基点,向四面八方扩散,充分调动想象力,沿着不同方向、角度进行思考,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进行灵活多样的思维发散。若是材料作文,学生审出的立意即为发散点,若是命题作文,标题即为发散点。下面,笔者以活出自我的命题作文为例,谈谈如何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老师先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提问:关于活出自我,你们可以提多少个问题?(调动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然后把学生的问题逐一写于黑板,大致如下:

什么是活出自我?为什么要活出自我?怎么活出自我?活出自我有什么好处?活出怎样的自我?

授课中,若发现学生的思考较为单向,只从正面作思考,教师可适时点拨:你们的思维都是从正面角度出发,较为单向,也可作逆向思维,或创新质疑等。

启发后,学生进一步思考提问:

一定要活出自我吗?不活出自我的人为什么而活?活出自我有坏处吗?在什么情况下会有坏处?不应该活出怎样的自我?

二、收敛思维训练

收敛思维,又叫作集中思维,指对问题进行相对正确的解答,每一思考步骤都指向相对正确的答案,使多种已知信息从不同的方面集中指向同一个目标去思考。这种思维方法是把广阔的思路聚集到一个焦点,从不同来源、不同材料、不同层次中寻找出一个相对正确、接近真理的答案。

仍以活出自我的命题作文为例,在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后,在学生深入思考的前提下,可先请同学们集体交流,再师生共同交流。通过生生、师生共同探讨,对问题进行归类梳理、收敛解答,以趋近真知。

大致梳理如下:

1.什么是活出自我,它是建立在什么前提下的什么品质(不是什么)?

它是建立在对自己有正确认知的前提下,不轻易受外界影响(包括外在人、事、主流思想或传统价值观影响等),有自己的个性、思想及对世界的看法。但它又不等同于一意孤行、刚慢自用。

2.为什么要活出自我?

逆向思维:活出自我的对立面不活出自我。

不活出自我的人为什么而活,根源是什么?(追问原因,比如亲人的期待、社会的标准、主流价值观、物质财富名利等,教师可推荐简介《叔本华人生哲学》一书中关于名誉一章片段。)

有何危害,反例有哪些?

危害:迷失自我、心理扭曲、面具重重、枷锁多多等;反例:可以是虎妈狼爸下的孩子、药家鑫、如心理学上原生家庭、如名利场中人等。

为什么要活出自我,根据是什么?

体现出个体的生命价值和自我的尊严感等。

活出自我有什么好处?正例有哪些?可引用的道理论据有哪些?

好处:自由、悠然、乐享人生、丰富人生等;正例:可以用陶渊明、庄子、稽康、陈寅烙、李叔同、特蕾莎修女、到非洲做医生的志愿者等。

活出自我什么情况下会有坏处?(补足观点,以避免偏颇。)当活出自我成为一意孤行等的代名词时。活出自我的最高境界应是孔子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3.怎么活出自我?活出怎样的自我?

第6篇

    [关键词] 翻译;哈姆莱特;独白

    Abstract:Translators have always been paying much attention to the translation of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in Shakespearean [WTBX]Hamlet[WTBZ]. Therefore, many different translations have been produced. The paper tries to probe into the way of its translation further by contrasting and analyzing the different translations.

    Key words: translation; Hamlet; soliloquy

    1 引 言

    提及莎士比亚,人们总会想到他的着名悲剧《哈姆莱特》(Hamlet)。说到哈姆莱特,无人不晓他那段着名独白的第一行: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几百年来世界范围内的莎学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有关《哈姆莱特》的着述和论文,更是不计其数。而在有关《哈姆莱特》的研究中,对这句脍炙人口、精妙绝伦的独白的理解分歧最大,发表的论述也最多,真可谓见仁见智,各领,争论长达数百年之久,至今仍在继续,尚无定论。Jenkins Harold 曾指出,在莎士比亚的剧作中,这段独白“被人讨论得最多,误解也最甚”[1]。

    在我国,《哈姆莱特》也受到特别的青睐。自从1921年先生首次译出以来,迄今已有10个以上的汉译本。我国的莎剧翻译家对这段着名独白的理解和翻译也颇为不一,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群起争鸣,发人深思。

    2 名家名译比较分析及译法探索

    以朱生豪、梁实秋为代表的莎剧专家和学者,依据自身的学识修养和理解,从不尽相同的角度对该句独白作出了各具特色的诠释和经典翻译,可谓是世界莎剧翻译的一朵奇葩,为世界莎学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但文学翻译毕竟是一种有缺憾的艺术,世间不存在绝对完美、无可挑剔的译作,正所谓“译无定本”。这就是说,他们的理解和翻译还不尽完美,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有待于后来者站在这些巨人的肩上继续努力和探索,找出更佳的翻译方法,以期更加接近莎翁本意,还莎剧本来面貌。下面就从这些名家名译出发,通过对它们的比较分析,来进一步探讨该句独白更为理想的翻译。

    2.1 名家名译

    笔者目前所收集到的名家名译如下:

    朱生豪: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梁实秋:死后还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是问题;

    曹未风:生存还是不生存:就是这个问题:

    孙大雨:是生存还是消亡,问题的所在;

    林同济:存在,还是毁灭,就这问题了。

    方平:活着好,还是死了好,这是个难题啊:

    卞之琳:活下去还是不活:这是问题。

    王佐良:生或死,这就是问题所在。

    许渊冲:死还是不死,这是个问题。

    裘克安:活着,还是不活了,问题就在这里:

    陈国华:是生,还是死,问题就在这里:

    2.2 澄清一个问题

    这里,我们要首先澄清一个问题,就是question之后的冒号(:)。《中国翻译》1990年第三期登载了张庆路先生的文章,他对“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的解释提出了一些看法,他很强调此行句末的冒号,认为上句和下文紧密相连,并应有同样的顺序,即to be=to suffer; not to be=to take arms, 是一种排比。其实,莎剧里的冒号不是本来有的,在古本里这里只是逗号,后人编辑,改了冒号,也有人改作分号;还有人在that前加了破折号。莎士比亚本人不关心标点,他对此也不负责任。因此标点是不足为凭的[2]64。并且,严格说来,首行里question之后的冒号“:”,在这里不具有现代标点的“提示性”或“引起”的作用,因为“英语大约从1550年起称“:”为colon,意为‘长句段符号’;在colon之下的断句符号“;”,从1664年起称为semicolon,意为‘半长句段符号’……从18世纪晚期开始改作提示性的符号[3]78。由此可见,在理解和翻译该行独白时,我们不必斤斤计较于标点符号。从上述名家名译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们在翻译时由于依据的版本不同,在标点符号上出现了差异。“To be, or not to be”后的标点有逗号也有冒号;“question”后有冒号、分号和句号。这些都是后人行为,与莎士比亚本人无关,因此标点是不足为凭的。

    2.3 独白真正意蕴的透视

    对这段独白的理解,长期以来存在着严重的误解和明显的分歧:这是一段对人生的哲理思辨呢,还是在权衡“自杀的利弊呢?英国的权威莎评家A· C·布雷德利指出:“在这段独白中哈姆莱特想的根本不是自负的重任。他是在权衡自杀的利弊。”[3]76前苏联莎评家莫罗佐夫认为,在这里“哈姆莱特又再次萌发了自杀的念头”。我国的莎评家孙家琇也认为,“在‘活还是不活’的独自中,他还是想着自杀的出路或结局”[4]。梁实秋认为,这段独白是讲“哈姆雷特蓄意自杀,于第一幕第二景之独白中已有表示”[5]。裘克安指出:“ 我觉得,这整段话要贯通地去理解。哈姆莱特当时想自杀,这是他面对的总的问题。”[2]66

    笔者认为,以上“自杀”论是脱离了语境而产生的误解。我们知道,这段独白出现在第三幕第一场,此时哈姆莱特已经安排好了“捕鼠剧”的上演,当他独自一人时又开始沉思,道出了这一段着名的独白。在第一幕第二场,哈姆莱特确实曾萌发过自杀的念头,那是因为父王突然去世,叔父僭越王位,母亲又迅速地改嫁给了叔父,接着鬼魂又告知父亲被毒害而死的秘密,他又与恋人产生了隔阂,所有这些使这位原本踌躇满志的青年王子陷入了无奈与深深的悲愤之中。而此刻,经过两个月的痛苦煎熬、思绪波澜之后,他已经不是先前那位单纯的王子了,他在思考与即将采取的行动有关的问题,从对“生”的“无涯的苦难”的慨叹到对“死”后那个只见有人去、不见有人回的“神秘王国”的“惧怕”,渐渐陷入了思考与行动的矛盾之中。因此,这段独白是哈姆莱特对生死的一种哲理性的思辨,并非“蓄意自杀”。 他在这里想到活怎么活法,死又是个什么样子;活有两种活法,死后也有两种结局。

    2.4 比较分析及译法探索

    弄清了这句独白的大背景,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它的翻译方式。从整段看,not to be=to die/sleep,这点基本达成了共识;至于to be=to live (仅在意义上),却产生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take arms(反抗), 另一种则是suffer, bear(苟且偷生),笔者认为这两种情况同时并存,即继续向罪恶奋起抗争,还是就此罢休而苟且偷生。但也有人认为,“默然忍受着苟且偷“生”呢,或是“挺身反抗”而壮烈地“死”?[3]76陈国华先生也认为“……忍受意味着生,抗争意味着死。”[6]29即在他们看来。反抗就一定会死。但笔者认为,反抗应该有两种可能的结果:要么被对方杀掉而死;要么杀掉对方而生,即反抗有死的可能,但同时也有生的希望。因此,反抗不等于死亡,反抗不一定死亡,而且只有奋力反抗才能更好地活着。

    事实上,to be是西方形而上学的出发点,古希腊哲学中的本体论范畴being (古希腊语to on)就是从to be (古希腊语:eimi)发展来的

    [7]。类似笛卡儿的名言:“我思故我在”(或译为我思即我在)和海德格尔的“此在”里的“在”的含义。在“To be, or not to be”这前半句中,“to be”单独出现,后面没有跟任何表语或状语,因此它表示个体的存在,意谓“生”、“实有”、“恒存”,即对存在的肯定。与之相反,“not to be”意谓“死”、“断灭”、“虚无”,即对存在的否定[7]。由此可以看出,“To be, or not to be”在这段独白中是指生存还是死亡,饱含了人生哲学意味。

    具体到“to be”的翻译,梁、林两位先生用了“存在”,朱、曹、孙三位先生用了“生存”,虽然从“在”衍生出“存在”和“生存”均带有哲学意味,但落到具体的上下文里,用来指人,笔者认为后者比前者更为可取。卞、方、裘三位先生用了“活”字,通俗易懂,但意思太实,少了点人生思辨的哲学意味。陈国华先生撰文指出,假如“To be, or not to be”在语域上等于“活下去还是不活”,为什么莎士比亚不让哈姆莱特直截了当地说“To live, or not to live”? [6]30实际上,“To be, or not to be”简单归简单,却带学究气,比“To live, or not to live”抽象、文雅;中文的“生存”或“生”在语域上比“活”更接近“to be”。那么莎士比亚为何让哈姆莱特说这种带学究气的话呢?孙大雨先生解释说:“罕秣莱德[按:即哈姆莱特]是个从威登堡大学赶回来奔父丧的青衿学子;他好学深思,尤其喜爱道德哲学这门学科,所以他在独白里学究气极重。”[8]因此,笔者认为“to be”应译为“生存”为佳。

    至于“not to be”,有的译文仿原文加“不”字,如梁、曹、卞、许、裘五位先生;有的则用一个反义词“毁灭”(如朱、林两位先生)或“消亡”(如孙大雨先生)。笔者浅见认为, 这些字眼都显得牵强,更消解了相应的“在”字的哲学含义。尤其是梁实秋先生的译文更值得斟酌。他的译文比原文多了“死后”二字,梁先生在注中说:“‘To be, or not to be’ 一语就应作何种解释,议论纷纭,然总以浅显平易之解释为近是,故译如本文。”[5]陈国华先生指出,首先,是否应该“总以浅显平易之解释为近是”,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翻译原则问题。更重要的是,加了“死后”二字,这句话的意思就整个改变了[6]29。裘克安先生更直白地指出,梁译“死后还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是他的错误理解;观下文可知哈姆莱特相信人死后有灵魂,害怕死后还会受苦难[2]66-27。笔者认为,参照下文哈姆莱特对死后的思索,他在独白中说道:“要不是害怕人死后不知会怎么样;害怕那只见有人去,不见有人回的神秘的冥府——才把意志瘫痪了……”从这句独白可以看出,哈姆莱特对死后会怎么样,存在还是不存在,是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的。从这一角度考虑,梁先生的译文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这“死后”二字一加,便抹去了独白中对“生”的思考,既不忠实于原文又与下文不完全相符。因此,结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To be, or not to be”可直接采用中国人生哲学的“生、死”二字,译为:生存,还是死亡。从而实现语域、内涵意义上的更进一步地对等。至于后半句“that is the question”,看似简单却难译,上述引文出现了很多值得商榷的问题。That指前半句的“To be, or not to be” 问题不大,这里关键是原文定冠词the的翻译。朱生豪先生把the译成“一个”,还赘添“值得考虑的”五个字,虽意在强调“问题”,注意到了定冠词的特指意义,但这五个字的添加大可不必,反而削弱了独白者沉思自语的气氛;方、许两位先生把the译成“个”,梁、卞两位先生虽没有直接点出“一个”或“个”,意思却也是如此;孙大雨先生的译文不成句,前后语意未能贯通,不成一个完整的意思;曹、林两位先生虽然用“就是”和“就”表达出了the的特指和强调,但正如陈国华先生所指出,曹译和林译大同小异,虽然译出了the的意思,逻辑上却有毛病[6]30。由于原文的主语that 没有译出来,在他们的译文里主语只能是“生存还是不生存”,而同时“这个问题”的所指也正是“生存还是不生存”。这样,曹译和林译等于在说“生存还是不生存,就是生存还是不生存这个问题”;王佐良先生译为“这就是问题所在”,与曹、林相比,技高一筹。

    我们知道,在汉语里面,当不带限定语的名词短语作为句子的主语出现时,其所指一般是恒定的,相当于英语中带定冠词的名词短语。因此,这里只需把原句中作表语的question移前作主语便可达到翻译目的,即把这后半句译为“问题就在这儿(里)”。这样,既克服了定冠词the定指意义翻译的不便,更重要的是,“问题就在这儿(里)”和“that is the question”一样,又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贯通作用。裘克安、陈国华两位中国当代的莎剧翻译大家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

    综上,笔者认为这一整句独白可译为:生存,还是死亡,问题就在这儿(里)。

    3 结束语

    凡是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总会带有译者个人的理解和审美倾向,正所谓“译无定本”,特别是《哈姆莱特》这一倾倒世界无数读者和观众的不朽剧本中的这句精妙绝伦的独白,它可谓是经典之经典,更能引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理解、诠释。有一千个读者和观众,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中外研究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笔者毕竟学识肤浅,谈不出什么高明的见解,更没有能力对以上莎剧大家评个高低,只是有感而发一点儿拙见,以期引起学界对这一颇具争议的着名独白更多的重视和争鸣,使我们对莎士比亚作品的理解和翻译越来越接近莎翁的本意。

    [参考文献]

    [1] Jenkins, Harold (ed.). Hamlet [M]. The Arden Shakespeare. London: Routledge, 1982: 484.

    [2] 裘克安. 莎士比亚评介文集[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 蓝仁哲. 从语境与语篇谈哈姆莱特独白“To be, not to be…”的理解[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 (6).

    [4] 孙家琇. 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M]. 外国文学研究集刊(第六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43

    [5] 梁实秋(译). 莎士比亚全集(32):哈姆雷特[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302

    [6] 陈国华. 论莎剧重译(上)[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2).

第7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的方法,对体育精神中的竞争精神从人文的角度进行了阐述,从而揭示了竞争精神在当代社会中的人文价值。

前言

公平是体育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体育的魄力与价值所在。运动中,运动员既是比赛的合作者,又是参与者,大家不仅要尊重队友的人格和存在,也要尊重对手的人格和存在。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人们就把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纳入公平范畴。亚里士多德首先把公平原则从形式上系统地表述为对同样的情况同样对待。

人们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要遵守的共同的“游戏规则”,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的身体能力,任何欺诈和不诚实都将受到谴责和惩罚,运动中体现出公正。这种比赛的公正,是鼓励平等竞争的公正,是带来民主与法制的公正。人人平等、公平竞争,是体育精神在西方社会发展中的体现,也是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必需的精神品质。现代体育的竞争正是因为是基于公平基础之上的,才更具魅力。可见公平起源于体育,进而成为体育运动的精神理念。

一竞争精神的人文表现

1竞争的含义

竞争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优胜劣汰是自然界和人类赖以进步的客观规律。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无法逃避这个客观规律

竞争的发生需具备以下条件:

(1)对于同一个目标的争夺,争夺的目标不同不会形成竞争。

(2)追求的目标必须是比较稀少和难得的,一个人或一些人夺取或达到了这一目标,就意味着另一个人或另一些人失去了这样的机会。

(3)竞争者之间是互相排斥的但不是敌对的,竞争的目的在于达到目标而不是消灭对方。

(4)竞争是有理性的,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的。

2体育竞争的原因

现代体育中的竞争精神提倡一种公平竞争精神,试图把人的竞争控制在理性之下,以此来归整工业社会那无处不在的竞争。这种精神对无规则竞争带来的灾难显然起到了很好的防范作用。从它所产生的历史根源上看,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古希腊奥林匹克思想

体育运动对古希腊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竞争奋进的精神,成为一种鼓舞人奋勇向上、不断探索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正如威尔杜兰在其著作“世界文明史”中所阐述的那样“宗教虽未能统一希腊,但运动却办到了这一点,人们前往奥林匹亚并非为了去拜神——因为拜神任何地方都行,而是去看各地选手之英雄式的竞赛和各色希腊人的全体大集会。”

(2)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

发端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冲破了中世纪神权专制的牢笼,给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人类带来了人性的回归。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古奥运会的“公平竞争”、“拼搏意识”、“身心和谐发展”等思想倍感尊崇,从而推动了公平竞争在欧洲的兴起。

(3)欧洲的骑士精神

欧洲的骑士主张“公平分配、公平交易”的原则,而且在品德上还具有勇敢、文雅、大胆和为了“坚持真理不惜以生命捍卫”的种种特征。这种美德大部分被人文主义者继承下来,并且很自然地溶入到欧洲人的社会生活和体育运动之中,它与平等自由的社会环境共同构成了诞生“公平竞争”的两个必要条件,即社会广泛自由平等和人本身对自由、尊严、正义的追求。

这三个条件经过了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大革命以后日趋成熟,促进了近代西方“公平竞争”精神的兴起。以“奥林匹克理想”为主题的《顾拜旦文选》中有这样的论述,“奥林匹克理想是一个很强的体育文化概念,它一部分建立在你如此向往称之为‘费厄泼赖’的骑士精神;另一部分建立于对优美和温雅狂热崇拜的美学理想。”

3体育竞争的特征

(1)体育的竞争属于文化中的竞争

体育中的竞争不同于以灭绝对方为目的的战争方式的竞争,也不同于以获得经济利益为目的的经济方式的竞争。体育的竞争属于文化中的竞争,以合作为前提,提倡一种公平竞争精神。与其他领域的竞争相比,体育竞争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体育竞争的结果往往只产生一个优胜者,即:最终的冠军只有一个,产生多个优胜者的竞赛是不成功的。

(2)体育竞争属于有规则的竞争

体育精神中的竞争精神,必须在统一规则的约束下得以实现,它要求竞争者必须遵守规范,并且违犯规则将会受到惩罚。这一竞赛规则是按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构筑而成,以平等为核心,从而使每一个人都乐意接受,使每个人都能够接受,保障了竞争参与者的同等资格、共同的权利和均等的机会。它不承认除身体、心理技术以外的任何不平等,从形式逻辑上来看,这种规则的制定为公平竞争的实现提供了保障。

(3)竞争使体育蕴含着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学意味

竞争精神是体育比赛基本的核心精神,竞争使体育蕴含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学意味,更加充满魅力和活力。在胜负的较量中,胜利者通过艰苦的拼争战胜对手,表明出自己的强大,辉煌的瞬间可以凝结为永恒。同时,荣誉和尊敬并不仅仅属于胜者,失败者在搏击过程中,同样经历了浓缩的人生旅程,深刻地体味到人生的复杂感受,从而完善了自己的体能和人格。每一场惊心动魄比赛的参与使每一个人自身价值在竞赛中获得高度的尊重和完满体现。

(4)体育竞争可以增进友谊

当比赛是根据规则公平进行,并且竞赛者实力相当时,运动员会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尽最大努力去争取胜利,参与者会在比赛中感觉到体育带来的欢乐。作为一个合作的挑战,他们不仅重视比赛的结果,而且重视通过与对方抗衡的过程来检验自己。共享的结果使运动更加有意义并且提供了产生友谊的基础,这样,体育竞争成为友谊的完美载体。

二对竞争精神人文价值的辩证认识

有的人认为尽管体育比赛可以培养人的优秀品质,但竞争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对竞争的反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这些人认为竞争的本质是非道德的。竞争是利己和自私的,把对手当成要打倒的敌人,当作阻挡成功的障碍,因而竞争者会用任何可行的方法将其移开。第二,竞争的结果是有害的。为了成功,竞争者把对手视为敌人,用任何可能的方法将注意力集中在胜利上,包括欺骗、使用违禁药物以及伤害对手。其必然对身体的和对心灵造成伤害。但这并非体育运动所独有,它同样以极端或非极端的形式出现在工业、商业和教育等其它社会领域之中。现代社会已经不可避免的成为竞争的社会,我们关心的应该是如果竞争的结果将竞争者引导到偏离本来目标的轨道上,这样的竞争就将失去它应有的积极意义。

实际上,在体育运动情境下,竞争的本质并非不道德。体育中的竞争一是为了提高个人的自我价值判断、获取胜利,它无需不公正地对待对手。其次,当竞争产生了有害的影响,这或者是出于意外,或者是偏离了竞争的理想。再次,竞争是各领域中树立榜样和追求卓越的最有效的方法。最后,当把追求卓越作为同他人一起的共同挑战,竞争将更多地带来友谊而非敌对,带来相互尊重而非互相攻击。这样,体育运动所要求的竞争可以被描述成为获得成功而进行的相互挑战,就可以被视为协作的努力。有些人胜利和有些人失败的表象并不表示竞争活动是非合作或非道德的,努力获得成功并非不道德。

体育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是社会夸张性和戏剧性的缩影,社会的各种问题也会在体育领域中蔓延。体育竞争中存在的一些不美好的东西(如滥用兴奋剂、欺骗等),在现代社会中这些现象是容易被夸大的,明显的原因是由于体育运动是公开的、所有人能看到的。现代传媒业的发达扩大了这一点。不幸的是,那些排斥体育竞争的人只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不美好的东西上面,而忽略了真正的体育精神能提倡和彰显社会美德,批评旧的社会价值、呈现新的社会价值。

三结语

体育作为对自己身体和精神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培育或改造活动,毫无疑问也是一种对人自身的“人化”,它一开始就是超越本能和自然的实践活动。“竞争”作为体育精神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对体育的诠释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以人作为主体来看,这种竞争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主体的人与客体的自然的竞争,这种竞争的结果是人对自然的驾驭;另一方面,是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的结果多种多样,有在理性控制下的合理竞争而带来的体育运动的进步,也有在非理性的作用下而导致的与体育精神相背离的现象(如兴奋剂、贿赂裁判员等)。

参考文献

[1] 于涛:《体育哲学双语教材》,北京出版社,2004年。

[2] 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东方出版社,1998年。

[3] 顾拜旦:《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初创宗旨》,《体育与科学》,1990年第2期。

第8篇

关键词:流行;音乐;情感;主流;强化;细化;深化

中图分类号:J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118-01

流行音乐是我国乐坛重要的一支,它与美声音乐、民族音乐共同构成中国音乐的总体框架,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并且以其独有的美学特征、艺术特色、文化特质,受到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的青睐与追捧,有所谓“流行音乐时尚化、民族音乐多样化、美声音乐国际化之说。

研究探讨当下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从中理出关键问题或主要问题,对于当下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无论是在理性思辨上,还是在艺术实践上,均具有重要的参照作用。为此,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流行音乐的艺术实践与理性思考,对此发表一点浅见。愚意以为,当下中国流行音乐,以情感化为其主流。

对于这一命题,可以分解为三大层面予以分析解读。

一、情感的强化

情感的强化,是当下中国流行音乐情感化的第一大特点。

本来,情感化是古今中外一切音乐艺术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属性,对此,许多文艺权威人士早就讲得十分清楚、十分透彻。德国伟大的美学家黑格尔说:“音乐所特有的因素是单纯的内心方面的因素,即本身无形的情感。”(转引自汪流等编:《艺术特征论》第246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版)匈牙利伟大的作曲家兼钢琴家李斯特也指出:“……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的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着的血液。感情在音乐中独立存在,放射光芒。”(同上,第264页)

而我们中国人的老祖宗,则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就对此已经十分明确地确认了。西汉初毛享和毛苌在其所撰的《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足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转引自《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第130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然而,音乐的特有的美学特征与艺术属性,在我国的极“左”时期,特别是“”当中,受到了颠覆,甚至被彻底否定。遂使音乐成为政治宣传品,渐渐远离艺术本身。

正是因为如此,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和情感释放,面对从国外与海外引进来的新的音乐品种――流行音乐,才一下找到了倾吐与宣泄的对象,立即把流行音乐视为知音,成为心中的最爱。由此可见,中国流行音乐,首先是以情感打动听众,并作为其艺术的支点与亮点的。

当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沿着情感化的道路大踏步迈进,并不断使情感强化。所谓“情感的强化”,指的就是情感的表达更强烈、更浓厚、更炽热、更充沛。例如易茗词、赵季平曲的《好汉歌》(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歌),就唱出了好汉的气概和好汉的胸怀,可谓豪情万丈,不可阻挡。

二、情感的细化

当下中国流行音乐情感的细化,是其情感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所谓“情感的细化”,指的是情感的表达十分细腻、委婉、朦胧。不再停留在一般化的层面上。

例如在表现亲情时,《常回家看看》(车行词、戚建波曲)、《一封家书》(李春波词曲),一个细化到家长里短、“刷刷筷子洗洗碗”,另一个细化到“家书”、“毛衣”,可谓“粒砂见世界,滴水见阳光”,以小见大,以细见强。

三、情感的深化

情感的深化同样是当下中国流行音乐情感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所谓“情感的深化”,指的是情感的表达已触及到生命意识、人生哲学以及隐秘之处。例如《好大一棵树》、《小草》等歌曲,都歌颂了人性与人格之美;而《小芳》,则表达了朦胧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