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人生感悟短语

人生感悟短语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5-17 04:23:3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人生感悟短语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人生感悟短语

第1篇

2、从现在开始,不沉溺幻想,不庸人自扰,踏实工作,好好生活,做一个接近幸福的人。

3、其实,青春就是这样,不听劝,瞎折腾,享过福,吃过苦,玩过票,碰过壁,使劲折腾,折腾累了,才发现自己转了一个大圈儿,却又回到了原地。可是,却从不后悔,也并不埋怨,因为不转这个圈儿,我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原地”在哪里。

4、人有两条路要走,一条是必须走的,一条是想走的,你必须把必须走的路走漂亮,才可以走想走的路。

5、什么是一心一意?没选择,是你;有选择,还是你。选择了你,便不再选择,永远,是你。

6、最浪漫的是一起逛超市,和你挑选生活,再把未来满满抱回家。

7、从对方的错误当中找出自己的责任,是彼此相爱的最好方法。

8、你们都在希望能够不枉此生,而我却只希望能完成一场修炼。

9、我相信一切事物的意义,都在它们看不见的那一面。

第2篇

    平时,班主任对学生错误行为的果断干预,容易出现以下几种行为错误:

    第一,简要提醒。(提醒学生“你今天犯了××错误”,却没有下文)

    第二,严厉指责。(“你是怎么搞,又迟到了?”“你有三科的作业检查不合格,怎么对得起老师和家长呢?”“又打架,手抽筋?”)

    第三,妄下断语。(“你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学生!”“真是个害群之马!”“对你这样的学生,我已经无能为力了!”)

    第四,变相体罚。(早自习站在走廊读书;去操场跑三圈;将学生管理处理办法抄写三遍)

    第五,转移矛盾。(通知家长)

    第六,放弃干预。(没有进行果断干预,在此提及,作必要提醒。有的班主任把某学生打入“另类”,对其发生的错误行为置若罔闻)

    如此做法,不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还影响了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影响和谐班级团队的打造,背离了“教书育人”的教育原则。

    有些学生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跟班主任的粗预有密切联系。不少学校发生的学生离校出走甚至轻生自杀的恶性事件,除家庭和社会各种因素的不良影响外,有些跟班主任的干预不当不无关系。

    要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班主任首先要对班级每个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尤其要掌握问题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学习动机及家庭背景。

    要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班主任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用智慧管理班级,用真情促进学生。“转变一个问题学生,与培养一个优秀大学生同等重要。”这种观念,在班主任的思想中要根深蒂固。

    要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班主任要做一名学生行为的示范者。无论你的价值观、言行和行为均值得信赖、诚实正直、真实无虚、尊重他人、慷慨无私、谦卑礼让。

    以下是与问题学生打交道的十条规诫:

    1、以礼相待所有学生,尊重他们,不因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而有所不同。

    2、无论是在私底下还是在公共场合,都不应该威胁、恐吓或羞辱学生。

    3、应该清楚而又准确地记录与学生交往的所有行为、讨论和对质。

    4、应该以平缓、镇定而自信的方式对学生做出明确、直接而诚实的反馈。

    5、不应该与他人随意谈论学生的问题。

    6、在给学生提出任何指令和要求时,应该真诚告知明确的期望和阶梯性发展策略。

    7、永远不应该使学生陷入无语的境地,也不应该试图将他们与校园生活相隔绝。

    8、应该从学生的最佳利益、学校使命的达成和学生家长的期望等方面的考虑而做出有关学生的决定。

    9、永远不应该以冷淡的姿态对待学生。

    10、永远不应该以防卫、攻击或敌意的姿态对待学生。

    牢记这十条规诫并积极践行,便能信心十足、游刃有余地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果断干预。

    对学生错误行为的果断干预,要掌握其重要特征:

    其一,果断干预是果断的。班主任必须在有效的时间内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积极的反馈。

    其二,果断干预是明确的。班主任必须清晰地描述学生错误行为的性质以及该行为如何影响了自己和学校。

    其三,果断干预是支持性。在进行果断干预时,班主任要表达出真诚的意愿,即支持学生努力去消除有问题的行为。

    其四,果断干预是持续的过程。果断干预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学生改变错误行为的过程,是班主任持续关注的过程。

    其五,果断干预用以促进学生的改变与成长。班主任果断干预的目的,是促进积极的行为变化。班主任为了促进问题学生的成长,必须与学生沟通,相信他们有能力改变。歌德说:“如果你以他现在的样子对待他,他将如其所是;但如果以他应该或可能的样子对待他,他将成为他应该或可能的样子。”

    “持续”和“改变”是“果断干预”的两个重要特征,在工作过程中,往往被某些班主任所忽略。

    班主任对学生错误行为的果断干预,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班主任60秒陈述。为了使你的陈述更有效,你必须思考并表述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

    1、需要消除的行为;

    2、对该问题的明确描述;

    3、班主任对该行为的感受;

    4、问题学生该行为如何影响学生;

    5、班主任对该行为持续至今的个人责任;

    6、班主任想解决问题的意愿;

    7、班主任邀请学生回应。

    示例:与通宵上网学生的60秒陈述。

    ××同学,我想和你谈谈昨夜你通宵上网的事情对你和学校造成的不良影响。(第一点)昨晚,下第二节晚自习后,你和××同学去了迷你网吧。一小时后,××同学回到了学校,你是早上五点钟回到寝室的。晨跑的时候,你是站在路边的那棵樟树下面,早自习的时候,你伏在桌上睡觉。(第二点)对你的行为,我感到不安,因为它影响了你的健康和学业,也对班级和学校的声誉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第三点)我对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很关心,也包括你。我担心你通宵上网的事,将成为同学们茶前饭后的谈资。(第四点)据同学们反映,你曾经有过通宵的行为,但我忽略了它,没有及时的提醒你,因为我相信你不会犯同样的错误。(第五点)我会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的,我想确定,当今天我们离开办公室后,我们将不再就此问题进行探讨。(第六点)××同学,我想知道,从你的角度来说,到底发生了什么,请告诉我你的感受。(第七点)

    第二阶段:学生回应。

    问题学生可能是这样回应的:拒绝说话;否认不当行为的存在;拒绝认同该行为破坏了学校使命或文化;说其他学生也在做同样的事情,把问题转移到别人身上;情绪化,指责班主任不公正;责怪无法控制的环境影响。

    在上述情况下,班主任要避免以下任何回应:试图说明问题学生去做“正确的事情”;居高临下的提一些封闭的问题导致讨论中止;试图让学生感到内疚或羞愧;为学生的行为贴标签;不能解决问题就告知家长;轻易地表述学校的处理条款和决定。

    如果学生不承认问题的存在或者不愿意在此时做任何有关的事情,首次的果断干预也并没有失败。班主任仅仅需要额外的时间和额外的果断干预的陈述来意识到两件事情:你要很严肃认真地处理这个问题;学生做出改变是能获益的。

    如果学生做了积极且有效的回应,果断干预就可以顺利地进入第三阶段。在你和学生的对话或者是动机性谈话中,师生共同探究消除该行为的办法,形成一个行为方案。

    第三阶段:动机访谈。在这个阶段,班主任可问一些简单的开放式的问题:这个行为对你来说是怎样成为一个问题的?你的行为带来什么好处和坏处?你真的想改变你的行为吗?如果你愿意改变,你认为你能做什么?你觉得第一步应该怎么做?你认为班主任该怎样帮助你?

第3篇

《不“泥其迹”,要“师其意”》阅读答案:

1、(2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案:“师其意而不泥其迹”;或“不‘泥其迹’,要‘师其意’”;或“面对榜样人物,我们需要的是学习,而不是片面、机械地模仿。”

2、(2分)文中多处用四字短语点出了“泥其迹”的现象,请你找出其中4个。

答案:克隆人生、复制成功、机械模仿、机械克隆、简单拷贝亦步亦趋(不少于4个)

3、(2分)读第③段加点词语,从议论文语言特征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案:“绝大多数”指的是多数但不是所有,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

4、(3分)在第⑥段横线上续写一个事例,要求与前边的一组句子句式一致。

答案:示例1:渴望“乔布斯”式的巨大成功,是否清楚其数次起伏的跌宕人生?示例2:惊叹余秋雨的文化哲思,可曾想到他在文化苦旅上的艰难跋涉与苦苦思索?示例3:惊叹“齐鲁第一刀”吴林师傅的超常技能,可曾知道他苦练本领把一面墙推倒5000次重新再来的决心与勇气?

5、(3分)说说你对“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句话的理解,并品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理解:学习成功人士的方法,汲取他们的有价值的思想,就能够开辟新的道路,从而塑造新的人生;如果一味模仿,不敢创新,一定是死路一条。(1分)

效果:这句话句式对仗,语义通俗深刻,生动地说明了“泥其迹”和“师其意”的不同结局;文章采用成功人士的名言,有力地支撑了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表达效果说及一点,意思相近即可,2分)附:不“泥其迹”,要“师其意”原文:

①如今,借助网络平台和广播电视,时代先锋、道德楷模、航天英雄、奥运冠军乃至商界精英、大众明星等“人们心中的偶像”,正在走进“寻常百姓家”。他们的奋斗人生,是青年人的励志教材。他们的经验教训,是青年人健康成长的有益指南。

②不过,也听不少青年说,榜样的人生令人感动却让人难以效仿,心生敬佩却难以企及,心生羡慕却苦于无门“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③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的确不可能拥有航天英雄们的机遇,也很难创造奥运冠军们的辉煌,不会也不期望遭遇“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教师”张丽莉那样献出生命和健康的“非常瞬间”,甚至于,许多人也可能缺一点“草根明星”的幸运。但并不是要克隆人生、复制成功,才能“成为他们那样的人”。面对榜样人物,我们需要的是学习,而不是片面、机械地模仿。

④齐白石曾有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美国思想家爱默生也说过:“羡慕就是无知,模仿就是自杀。”就像模仿永远成不了经典、做不了大师一样,“模仿”得了他人的人生轨迹,却永不可能超越别人,相反,还可能迷失方向。

⑤师其意而不泥其迹。学习,不是跟着他人亦步亦趋,而是要善于汲取他人的思想、经验、教训,学习他人的精神、意志、品行,从而借助榜样力量,修正自己的方向,追逐自己的梦想,最终找到自我,成就人生。

⑥人生的路要靠自己走。总是怀着“捷径”心态,就会走弯路。榜样人物就是人生的加油站,激励我们坚定地走好自己的路。一个人要走向成功,必须坚守、努力、勤奋。感叹“神女”刘洋的幸运时,可曾知道这“幸运”背后写满了她付出的超乎常人的努力?惊喜孙杨的碧波奇迹,可清楚“奇迹”背后是他16年不懈的努力、每天15000至20000米的超强训练量?羡慕比尔·盖茨的财富人生,又有多少人了解他在创业前就已有编程7年的经历?,?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学习榜样,就是要学习他们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艰辛的付出。

⑦学习榜样人物的过程,也是认识自己的过程。唯有知道“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才能明白“我要到哪里去”,以及“我如何去做”。王潮歌有句人生感悟:“弄明白自己的长处,一生不愁。”对照榜样审视自己,用他们的意志磨砺自己的意志,用他们的精神振奋自己的精神,让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强大。

⑧成功是学习的馈赠,不少失败往往源自机械克隆与简单拷贝。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善于学习、坚持积淀,等到有知识、经验或智慧向外“吐”的时候,花就自然开了,柳也就有了浓荫。

第4篇

【关键词】词义;上下文;风格

词义的选择是翻译中最为重要也最基础的工作,联系上下文、准确的把握词义是保证译文质量的前提和基础。翻译的过程中,在掌握每一个单词基本释义的基础上,我们必须根据单词所处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提供的各种线索,判定其确切含义;同时,还需要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搭配方式,选用恰当的词语表达这一意义。本文通过对罗素How to Grow Old四个译本的比较,发现了一些翻译中常见的错误,希望能通过对这篇文章译文的实例分析,发现并解决翻译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作者及原文简介

伯特兰・罗素(1872年5月18日-1970年2月2日),英国哲学家、数学家和逻辑学家。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表彰他“西欧思想、言论自由最勇敢的斗士,卓越的活力,勇气与智慧,代表了诺贝尔奖的原意和精神”。

How to Grow Old一文是罗素晚年的名篇,谈论的是如何快乐地度过晚年。他并没有在文章中板起哲学家的面孔,而是以诙谐的语调,质朴的语言将人生的哲理娓娓道来。从家中的情况到人生感悟,人生真谛,整篇文章就好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在亲切的和你交谈,机智而幽默,平易中又饱含智慧。

原文标题为“how to grow old”,是个paradox,字面上看是说怎样才能活得久,但实际上讨论的是怎样才能使老年生活充实愉快。罗素认为遗传上的、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三个因素可以使老年生活更加幸福快乐。针对这三个因素,他相应的提出了三个忠告:第一,慎重选择自己的祖先。先天不足,后天难补。这个忠告看似荒唐,实则富有哲理、诙谐幽默。第二,保持身体健康。身体健康对生活幸福的重要性人尽皆知,因而作者并没有过多的在这方面着墨。第三,注意心理健康。避免过度沉溺于对美好往昔的回忆,也要避免对于自己孩子过度的关注、过分的动感情。老人们必须拓宽兴趣,扩大活动范围,多关心他人,关爱社会。让自己生命丰富多彩,这样,才能战胜对死亡的恐惧。整篇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反映了罗素作为一个哲学家思维的严谨和对人生深刻的理解。

二、译本分析

此部分选择罗素How to Grow Old一文的四个译本进行比较分析,选取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进行对比。四个译本中有三个来源于网络,译者分别为sog@2005-4-5,W.悦和张。另有一译本来源于《英汉名篇名译》,由庄绎传所译。

(1)In spite of the title,this article will really be on how not to grow old,which,at my time of life,is a much more important subject.

译文1:不管标题是怎么写的,这篇文章实际上告诉你的是如何减缓衰老,这样一个主题在我现在的生命阶段是很重要的。

译文2:看题目,似乎我要讨论的是如何变老的问题,其实不然。我要谈的恰恰是如何避免变老。活到我现在的年龄,这个问题也显得日渐重要起来。

译文3:题目虽然这样写,实际上本文所要谈的却是人怎样才可以不老。对于我这样年纪的人来说,这个问题就更是重要得多了。

三个译本比较起来,译本3看起来是翻译的比较到位的。译文1中将“how not to grow old” 翻译为“减缓衰老”未免有些太过正式,有一些科技类文章的感觉。减缓衰老一般指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使自己的外表等保持在一种更为年轻的状态。而本文所讨论的是如何通过各种方法使自己的老年生活充实愉快,更加偏向于心理方面的不老。相较于“减缓衰老”,使用含义更广的一些词会更加合适。译文2整体来说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前一小节的翻译相对而言稍显拖沓,可以使用更为简短的语言。

(2)My first advice would be to choose your ancestors carefully.Although both my parents died young,I have done well in this respect as regards my other ancestors.

译文1:我的第一个建议是认真仔细的去考察一下自己的宗谱。虽然我的父母去世的比较早,但是我的别的祖先都活的比较长寿。

译文2:首要建议就是先考察一下你的祖先。虽然我父母过世较早,但其他的前辈还好。

译文3:我的头一条忠告是,你可得要挑选好你的先人啊。我的父母年纪轻轻就去世了,可是说到祖辈,我还是选得不错的。

原文写的是“choose your ancestor carefully”,按字面上翻译过来应该是“选择自己的祖先”。译文1,2分别翻译为“考察宗谱”和“考察祖先”,译为“考察宗谱”,使用的词太过正式,这篇文章写起来是随笔的风格,不应该使用太过正式的词汇,所以翻译出来显得很生硬,与原文的风格不相符。而且使用“考察”这个词有些不妥,原文的“choose”是选择,挑选,决定的意思。译为“考察”我认为是没有必要的。此外,译文2中第二句的译法多有不妥,直接将“in this respect” 和“as regards”未译,有些不遵从原文。而像译文3那样直接翻译为“挑选好你的先人啊”,语调轻松,有随谈式的风格和幽默诙谐的语调。“in this respect”的意思是在这个方面,“as regards”的含义是至于,关于,后面一句“I have done well”里的done指的是choose,即选择,最后一句的意思就是“至于在选择自己其他的先人这一方面我是做的很好的”。对比起来,译文3无疑是最好的,简短又很清楚的表达了句子的含义。

(3)My maternal grandfather,it is true,was cut off in the flower of his youth at the age of sixty-seven,but my other three grandparents all lived to be over eighty.

译文1:我敬爱的祖父,在67岁结束了自己像花期一样富有朝气的生命,我的其余几位祖辈的年龄都超过了80。

译文2:只有外祖父才67岁就英年早逝,其他祖父辈的亲戚都活到了80多岁。

译文3:我的外祖父的确是英年早逝,去世时只有六十七岁,但其他三位祖辈人无一没有超越八十岁的年龄。

译文4:我外祖父固然是在风华正茂之年就弃世了,当时他只有六十七岁,但是我的祖父、祖母和外祖母却都活到了八十以上。

在这一句的翻译中,译文1,2 忽略了原文的一些细节,漏译了插入语“it is true”。译文1中将“was cut off in the flower of his youth” 翻译为“结束了自己像花期一样富有朝气的生命”感觉上有些太过直接,而且就中文而言搭配也不妥当。“花期”富有“朝气”?这无疑是中文中的语病,使译文感觉有些莫名其妙,“in the flower of his youth” 按照字面上的理解是在花儿一般的年岁,中文其实恰好是有相对应的词的。其他几个译本中将将其译为风华正茂之年弃世或者英年早逝我觉得是比较妥当的。“My maternal grandfather”意思是外祖父,译文1中也未完整译出。“my other three grandparents”译为“祖父辈”或者“祖父、祖母和外祖母”从意义理解上都是没问题的,但在我看来,后者却更为随意,更符合文章的风格。而译文1和3中译为“祖辈”却是不妥的。查阅词典会发现,祖辈指祖先上辈,自先秦时期起,祖父以上各辈尊长均称为祖或者祖辈。所以这里译为祖辈会产生歧义。综合说来,译文4是较好的译文。

(4)My maternal grandmother,after having nine children who survived,one who died in infancy,and many miscarriages,as soon as she became a widow devoted herself to women’s higher education.She was one of the founders of Girton College,and worked hard at opening the medical profession to women.

译文1:我慈爱的祖母,抚养成人9个孩子,另有一个早年夭折,其中另有流产的例子。当她成为一个寡妇的时候,全身心投入到妇女高等教育当中,她是Girton学院的创始人之一,并且在妇女医疗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译文2:我的外祖母一共生了10个孩子,1个夭折,还做过多次流产。守寡以后她全身心投入到妇女的高等教育事业中去,是格顿学院的创始人之一,致力于开设女性医学专业。

译文3:我的外祖母一生育有九个子女,另有一个幼年夭折,流产也有多次。外祖父去世后她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女子高等教育的进步上。她是剑桥大学格腾女子学院的创始人之一,而且一直致力于在医药事业中为女性开辟一片天地。

译文4:我外祖母有九个孩子活下来,有一个孩子很小就死了,她还流产过多次。丈夫一死,她就致力于女子高等教育。她是戈登学院的创办人之一,曾竭力使医学专业对妇女开放。

译文1出现了两个很明显的错误,其一是将“maternal”翻译成慈爱的很显然是译者不认识这个词,却又懒于查字典,这是翻译过程中必需要杜绝的现象。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勤于查字典,多查字典,比较推敲每一个含义。其二译者将“and many miscarriages”翻译为“其中另有流产的例子”,这里的“其中”是哪个的其中?10个孩子的其中?既然是活下来的和后来夭折的,那多次的流产又怎么会是其中呢?这里明显也是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注重细节问题犯下的错误。至于“As soon as”其实大家都很熟悉它的含义,“一…就…”,毋庸置疑,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短语,但是几个译本只有译本4真正意义上译出了这个短语的含义。

这一段的最后一小节译文1和3都出现了错误。翻译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联系上下文,通过上下文理解文中每个部分的含义。在这一段中,提到了“she devoted herself to women’s higher education”又提到“She was one of the founders of Girton College”,其中说到祖母致力于女子的高等教育,又说到她是戈登学院的创办人之一,前后联系,再查阅一下相关的资料,不难知道“medical profession to women” 指的其实是医学专业对女性的开放。所以译文2和4我认为是比较妥当的。查阅资料是翻译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翻译之前,对相关的背景资料进行了解,对于翻译往往会有很大的助益。

(5)I do not believe that she ever had time to notice that she was growing old.

译文1:我一直不相信她会有空余时间去注意到自己已经变老了。

译文2:我想她怕是没有时间在意自己变老的现实吧。

译文3:我相信她从来没有工夫去注意自己是不是在日益衰老。

“I do not believe that”译为“我相信…不…”更为符合中文的语言习惯,因而译文2和3显得更为自然。“she ever had time”中的ever有强调的作用,3中将其译为“从来”是很好的处理方法。That 后面的从句用的是过去进行时,有正在变老的含义包含其中,所以和译文1,2翻译为已经变老和变老的现实相比,译文3翻译成日益衰老是更好的译法。

(6)In the young there is a justification for this feeling.Young men who have reason to fear that they will be killed in a battle may justifiably feel bitter in the thought that they have been cheated of the best things that life has to offer.

译文1:年轻人有这种想法的话是正常的,他们会为可能在战争中阵亡感到痛苦,因为他们会感到被剥夺掉了生活会给予的美好的东西。

译文2:年轻人这样倒是情有可原,一想到自己还没享受到人生的精彩就在战场上一命呜呼,心生悲痛自然无可非议。

译文3:这种情绪对年轻人来说无可厚非。即将奔赴战场的年轻人,他们有理由害怕牺牲;生命的礼物还没有得到就被命运骗去,感到痛苦也情有可原。

译文4:年轻人有这种情绪是情有可原的。如果青年人由于某种原因认为自己有可能在战斗中死去,想到生活所能提供的最美好的东西自己全都无法享受,觉得受了骗,因而感到痛苦,这是无可指责的。

这一个段落第一句的翻译都是大同小异的,一般也不会出现什么错误。但是第二句的句子结构有点复杂。其中包含有两个定语从句,一个同位语从句和一个宾语从句。第一个who和第三个that引导的是定语从句,第一个that引导的是宾语从句,第二个that引导的是同位语从句。“who have reason to fear that they will be killed in a battle”整个部分修饰的是young man,因而我认为译文4是相较而言比较好的译文,但是有一个地方我有不同的意见,就是“be cheated of”,在我看来,这个地方的意思应该就是“被剥夺了美好的事物”的含义,所以这一部分尝试着译为:想到自己会被剥夺生命所能提供的最美好的东西。

词义的选择是翻译中最重要也最基础的工作,联系上下文准确把握词义是保证译文质量的前提和基础。英语和汉语各自都有丰富的词汇,各自的词义又极其繁复。因而在翻译中,我们必须根据语境,上下文的线索,勤查字典,判定单词此时的确切含义;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英汉之间的差异,选用恰当的词语表达,并对句子的结构进行一定调整,使其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汉语的搭配方式。此外,各类文章风格有所不同,在翻译时对于词语的选择也会有所影响。因而,对于每一个词语的翻译,一个合格的译者、负责任的译者都必须极力做到一丝不苟,联系上下文进行考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产生更好的译文,才能更好的达到翻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郭著章.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2] 蒋坚松.英美散文选读[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第5篇

关键词:两宋;词论;尊雅观;情志说

中图分类号:1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4)02?0211?05

宋代词论尊雅观是包括借诗而言词的词体雅化,即词体诗化理论和就词而言词的词体雅化(词体“本色论”)理论。诗化之雅论包括“以诗为词”“自是一家”“诗词同源”等等观点,本色之雅论则包括“别是一家”“骚雅”“清空”等观点。尊雅观在词体创作层面要求音协律合,字琢句炼,才高意新,创作者人品高洁;在词体风格论层面,以“雅”为审美要求,强调意高趣雅;在思想层面上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以道、释为辅。其中,在两宋词论尊雅观的创作层面中,“缘情”与“言志”问题是个备受关注而争论不休的问题,根据笔者对两宋词论尊雅观的分析,发现“情志”是其核心矛盾,在“情”与“志”的矛盾冲突和渗透中,“情”不断被倡雅词论者引入新的因素从而被赋予新的内涵,到了南宋,“情”与“志”终于达到了理论上的和谐。

在中国文学批评理论中,“诗言志”最早见于《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1](131) 这里帝命夔去“教胄子”,“诗言志”是从思想情感上影响和规范人,并进行伦理教化。《毛诗序》吸收先秦的诗乐理论提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2](269)在“诗言志”的基础上,肯定了诗歌的抒情功能。而陆机的《文赋》正式标举“诗缘情”等等。概言之,“情”与“志”是两个含义各有侧重的概念,“情”一般指未经规范的个体情感,是自然性个体意识的体现。“志”主要指经过道德规范的主体情感,是一种社会性群体意识的表现;“志”的内容往往与社会政治、功名抱负相关,而情多指儿女私情、个体闲情。情与志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范畴。而在词论尊雅观中,情志问题尤为突出,在北宋词论尊“雅”观中,倡雅词论者重在纠“情”之偏执即通过引入“情性”“情致”“气象”“气格”等来纠正唐五代以来的。

一、北宋:重在纠“情”之偏

从中唐的刘禹锡提出以雅易俗的主张到五代欧阳炯的《花间集序》提倡“清雅”,皆孕育着文人对词的“雅化”要求。然而,这种雏形期的尊雅观却树立了词“缘情”的思想倾向。其中刘禹锡的《竹枝词序》提到:“虽伧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澳之艳 焉。”[3](56)实际是不满民间词的不谐音律,但赞同民间词的“含思宛转”与“淇澳之艳”,即是认同词的缠绵动人的情感。而《花间集序》所描绘的:“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4](1)这些“诗客”们处于美酒佳人的温柔之地,所歌之词必然是以男女情事为主,从而奠定了词“缘情”的基调,而这一时期的“情”大多是男女之情。

宋初,由于受唐五代绮靡词风的影响,词体多描写。“诗言志”“词缘情”“诗庄词媚”的观念深入时人心中,其创作中的情感表现为“情其性”即而无节制地表现。而北宋尊雅词论者提倡闲雅、清淡的词风,一扫绮靡、浮艳的词体风气,其理论核心是旨在纠“情”之偏执。这一时期,诗化之雅论者与本色之雅论者纠之情的措施各异。

(一) 引“情性”、“志”“气”入词

北宋前期,词论者就抒情主体的情感而言,已经开始注重词作中主体情性的抒发,尤其是注重表现主体的人生感怀,虽然仍是私密化而非社会性的情感,但“情”之范围得到扩大,不再囿于男女。“情”的层次得到提升,不再是由感官刺激而发的情爱感受而是阅历社会后的深层次人生感悟即是诗化之雅论者提倡的引“情性”入词。如陈世《阳春集序》:

公以金陵盛时,内外无事,朋僚亲旧,或当燕集,多运藻思,为乐府新词,俾歌者倚丝竹而歌之,所以娱宾而遣兴也。日月浸久,录而成编,观其思深辞丽,韵律调新,真清奇飘逸之才也。噫,公以远图长策翊李氏,卒令有江介地,而居鼎辅之任,磊磊乎才业何其壮也?及乎国已宁,家已成,又能不矜不伐,以清商自娱,为之歌诗以吟咏情性,飘飘乎才思何其清也。核是之美,萃之于身,何其贤也[5](188)。

序中虽指出冯延巳的词具有“俾歌者依丝竹而歌之”“娱宾遣兴”的娱乐功能,但亦注意到冯词“吟咏情性”且有“思深辞丽”的审美特点。“吟咏情性”一词是《毛诗序》对诗歌特征和功能的认识,但毛序又强调“发乎情,止乎礼义”,具有浓厚的儒家诗学色彩。以诗学之“吟咏情性”论词,陈氏可谓导夫先路。陈氏所提倡之“情性”是在“国已宁,家已成,又能不矜不伐,以清商自娱”的背景下而发,创作者是权臣与雅士相兼的身份,蕴含着此“情”是作者历经社会政治生活后的文人情怀。而潘阆更是提倡词作当抒发一种无拘无束、自然自在的雅士情怀,其《逍遥词附记》写道:

茂秀茂秀,颇有吟性,若或忘倦,必取大名,老夫之言又非佞也。闻诵诗云:‘入郭无人识,归山有鹤迎。’又云:‘犬睡长廊静,僧归片石闲。’虽无妙用,亦可播于人口耶。然诗家之流,古自尤少,间代而出,或谓比肩。当其用意欲深,放情须远,变风雅之道,岂可容易而闻之哉!其所要《酒泉子》曲子十一首,并写封在宅内也。若或水榭高歌,松轩静唱,盘泊之意,缥缈之情,亦尽见于兹矣。其间作用,理且一焉。即勿以礼翰不谨而为笑耶。阆顿首[6](12)。

《附记》将诗学理论用于词的创作和品评。“颇有吟性”是肯定茂秀具有诗人的情性,且这种情性“当其用意欲深,放情须远”,同时对词作者的创作心态提出要求“盘泊之意,缥缈之情”,是强调一种不拘形迹、自在无拘的创作心境。结尾处潘阆指出词作与诗“其间作用,理且一焉”,词与诗的功能是相通的,促使词体由“酒席文学”向“言志文学”过渡,潘阆的词学见解对苏门的“诗化之雅”论不无启发作用。结合《附记》和《酒泉子》词作不难看出,潘阆提倡的“情性”是一种自在不拘、渴望归隐的情感,这已完全摆脱了“花间”樊篱。如果说陈世的《阳春集序》中的“性情”是初步由男女私情走向士大夫的个人感怀的话,《附记》中的“性情”则已完全是一种自由洒脱的诗人情怀,这时的“情”逐渐向“志”靠拢。

以诗论词、以诗衡词大帷幕的拉开,当推苏轼。他在《与蔡景繁书》中云:“颁示新词,此古人长短语诗也。得之惊喜,试勉继之,晚即面呈。”[7](1662)赵令《侯鲭录》卷七记载:“东坡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5](179)这些论断皆拿诗来做为参照,在与诗的比较中得出词的优劣。苏轼又大力提倡“以诗入词”开拓了词的表现领域,主张把士大夫的情性志趣注入词中,即引“志”入词,改变了五代词所缘之相思眷恋的狭隘之情。他的词学观念得到苏门学士的认同,张耒论词,尤重情性,“文章之于人,有满心而发,肆口而成,不待思虑而工,不待雕琢而丽者,皆天理之自然而情性之至道 也”[5](205)。张耒明确拈出“情性”二字,把情性的自然流露看成词创作的根本动因,只要真情弥漫,词就“不待思虑而工,不待雕琢而丽”,达到自然天成的境界。“满心而发,肆口而成”本于《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不待思虑而工,不待雕琢而丽”,与韩愈《答李翊书》所主张的“气盛言宜”说略同机杼。张耒论词把儒家的诗教、文统融入其中,提倡真性情。

首次举起词体雅化旗帜反对词体的是苏门词人。“以诗为词”“自是一家”的提出,最初是反对风靡北宋的柳永之俗词、艳曲,标志着词体雅化意识的自觉。苏轼以“志”“气”统“情”,词体内部也被输入雅的因素,如苏轼之词注重陶写情性,把士大夫的情性志趣注入词中,其《卜算子・缺月挂疏桐》,黄庭坚评论说:“东坡道人在黄州时作。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5](197)这首词作于乌台诗案后,抒写词人“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独、高洁情志。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描写威武雄壮的狩猎场面,并由此激发起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他那首响彻千古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词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浩大的气象和雄奇的景物是唐末宋初词中所少有的。词人写景时,把大江、浪涛写得惊心动魄、有声有色;写人时,英雄豪杰形象尽现,突出了赤壁古战场的英雄精神,词人那种无比阔大的襟怀、豪迈雄阔的抱负、英雄报国无门的感慨,都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对词的意境是很大的开拓。理论上,从苏轼对待秦观词的态度也能体现其对词体气格的要求,如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载:

秦观少游亦善为乐府,语工而入律,知乐者谓之作家歌。……苏子盼于四学士中最善少游,故他文未尝不极口称善,岂特乐府。然犹以气格为病,故常戏云:“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露花倒影’, 柳永《破阵子》语也[8](182)。

苏轼之所以常戏少游之词是因为其词气格不高,鄙俗、狭窄。他批评柳永艳俗、鄙下之词,而赞扬柳永的具有“唐人高处”之词,亦是苏轼引志、气入词,提高词格之词学思想的体现。而黄裳《演山居士新词序》更是把歌词主要当作自持情性、写志立言之工具。他说:“风、雅、颂诗之体,赋、比、兴诗之用,古之诗人,志趣之所向,情理之所感,含思则有赋,触类则有比,对景则有兴,以言乎德则有风,以言乎政则有雅,以言乎功则有颂。……故予之词清淡而正,悦人之听者鲜。”[5](201)引志入词,提倡清淡、雅正的词风,等等。

北宋诗化之雅论者提倡“以诗为词”“诗词同源”等等,其核心是引“志”入词,强调“以志统情”,并非不能抒情,他们主张抒发符合自然、天理的人之“性情”即“性其情”。词论者提升词体气格,其宗旨是为了借助诗体达到雅化并推尊词体的目的。然而,在这一过程中由于词论者太过于重视词体的“言志”功能,而忽略了其协律等艺术形式方面的内容,有着消解词体本色的趋向。而北宋本色之雅论者则采取不同的举措来解决时下流行歌词的言情。

(二) 倡富贵气象,主情致

苏门词人自觉地推尊词体,并亦开始思索词体本位的问题,如李之仪与晁补之提倡“闲雅”,注重词体“本色”。李之仪在《跋吴思道小词》提出词体“自有一种风格”[5](200),并称晏殊、欧阳修、宋祁词“风流闲雅”,晁补之《评本朝乐府》提出“黄鲁直间作小词,固高妙,然不是当行家语”而称晏殊之词“风调闲 雅”[5](181)。其实,这种闲雅的词风是建立在创作主体的“富贵气象”之上的。

“气象”原用于指自然景象、社会风貌等等,至唐被大量用来评品诗歌,如皎然《诗式》:“气象氤氲,由深于体势。”[9](2)严羽的《沧浪诗话》:“汉魏古诗,气象混沌,难以句摘。”[10](151)“建安之作,全在气象,不可寻枝摘叶。”[10](158)并认为“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等等[10](7),这里“气象”当指作品的整体精神风貌。而晏殊却提出了“富贵气象”说,据吴处厚《青箱杂记》记载:

晏元献公虽起田里,而文章富贵出于天然。尝览李庆孙《富贵曲》云:“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公曰:“此乃乞儿相,未尝谙富贵者。故余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唯说其气象。若‘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故公自以此句语人曰:“穷儿家有这景致也无?”[11](46)

在《韵语阳秋》也记载了有关晏殊诗“富贵”者:“元献诗云:‘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此自然有富贵气。”[12](490)晏殊不仅提倡“富贵气象”,诗歌也具有“富贵气象”,而其词集《珠玉词》,名为“珠玉”取其“珠圆玉润”之意,观其集名及集中之词,的确是富贵不俗、闲雅有余,正是“富贵气象”的典型。晏殊与欧阳修等生活在太平盛世,生活富贵优游,他们把这些生活与他们的文人雅士的情趣、修养反映在词作中就形成了“闲雅”之风。李清照的《词论》评价秦观的词“终乏富贵态”[5](53)。其实李清照这种批评与苏轼评秦观词“以气格为病”皆是批评秦观词写儿女与风格柔弱。而把“富贵气象”引入词中,使词不再卑弱艳,这时词之情感不再囿于脂粉猥俗的,而更重视超然物质之外的高雅意趣。“气象”与“气格”皆是重视其间的“气”,文人佳作素以“积气”、“养气”著称,这种“气”其实是一种对社会对人生的大感慨充盈在作品中而成,其力度大于“情”而与“志”相近。

从李之仪的“自有一种风格”到李清照的“别是一家”皆是重视词体本色的表现,他们对待“词情”是怎样的呢?李之仪的《跋吴思道小词》虽然肯定“以《花间》所集为准”,然而提倡“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提倡有“韵”之词。李之仪并不反对花间传统的“词情”,但这种情感应当“宛转绎,能到人所不到处”[5](204)。不再是简单的。如前所论李清照的《词论》引入“富贵气象”提升词体气格,她所倡之“情致”,当是有气格之情致。这种“情致”的力度是大于“情”而小于“志”,是一种有韵而蕴气之“情”。总之,北宋本色之雅论者并不反对男女情感的描写,但已超出了腻脂艳之气。

由于北宋诗人身处太平时期,加之唐五代诗风的影响,歌酒欢娱、男女情爱在词作中多有体现,所以北宋倡雅词论者在对待“情志”问题时,多纠“情”之偏执。南宋内忧外患、国势衰萎,爱国之情、豪壮之志渗透词体,使南宋倡雅词论者在协调“情志”问题时,不仅纠“情”之偏执,而且纠“志”之偏执,使词体内部矛盾达到和谐,从而呈现词作外在表现的雅正。

二、南宋:“情”“志”之偏兼纠

词论者在理论上不断提出雅化、推尊词体,但在创作实践中还是有大量词作的出现,所以南宋倡雅词论者继续纠词作中“情”之偏执。这一时期词论者重在引入“礼”来节制“情”。

(一) 以“礼”节“情”

南宋倡雅词论者提倡词之情应“发乎情,止乎礼义”。《毛诗序》云:“发乎情,民之性也。”“发乎情,止乎礼义。”肯定抒情的合理性,但又提出情感须“无邪”、“止乎礼义”。以“礼”节“情”,诗教思想被意图雅化、推尊词体的论者运用到了词学理论中。

由于唐五代及宋初,艳词盛行,诸多词人一味沉溺于男欢女爱的描写,绮靡香浓。针对词坛绮靡之风,论者多从儒家“温柔敦厚”的伦理原则出发,批评缘情艳之曲,要求词须约情合中,有节制、有规范。论者以儒家诗教来矫正艳词、重振雅词,在南宋表现得较为突出。如阳居士的《复雅歌词序》开头即提出《诗经》的“止乎礼义”,批评唐宋以来的艳词“艳猥亵不可闻之语”[5](249),显然是以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为标准,并且认为艳词溺于情而伤风教,不能持人向善。胡寅《酒边词序》进一步强调词要继承《离骚》《楚辞》为代表的“变风变雅之怨而迫,哀而伤者”,他认为词与诗皆能发乎情,批判词“曲尽人情”却不能“止乎礼义”。曾丰评黄公度词:

夫颂类选有道德者为之,发乎情性,归乎礼仪,故商周之乐感人深。歌则杂出于无赖不羁之士,率情性而发耳。礼仪之归欤否也不计也。故汉之乐感人浅。本朝太平二百年,乐章名家纷如也。文忠劳公,文章妙天下,长短句特绪馀耳,犹有与道德合者。……考功(黄公度)所立不在文字,余于乐章窥之,文字之中所立寓焉。……凡感发而输写,大抵清而不激,和而不流,要其情性则适,揆之礼义而安。非能为词也,道德之美,腴于根而盎于华,不能不为词也[5](217)。

由此可见,南宋词体雅化理论是不排斥词的抒情性的,但抒情要合乎道德规范,其实宋代词论家所谈之“礼”已经转化为天理、人理。“在汉人那里是‘发乎情,止乎礼义’,具有外向性,要求‘情’合于外在的礼;而宋人则糅合儒、释、道诸家学说共同的扬性抑情的成分,提出‘吟咏情性之正’的抒情主张,既不违背人之常情,又将情纳于‘理’、‘道’的规范,其内涵是‘正心’、‘诚意’、‘思无邪’,重在心性修 养。”[13](136)因而,受理学影响较深的南宋尊“雅”词论者提倡以理节情、以理统情。

王炎曰:“长短句命名曰曲,取其曲尽人情,惟婉转妩媚为善。……不溺于,不荡而无法,可以言曲矣。”[5](225)既肯定词的“曲尽人情”,又认为情不能任意放纵流宕,要有节制。林景熙评胡汲古词“清而腆,丽而则,逸而敛,婉而庄 ……所谓乐而不,哀而不伤,亦出于诗人礼义之正。”[5](240)林正大自称其词“婉而成章,乐而不”[5](235),类似之说,不胜枚举。以礼节情,抒情委婉是儒家诗教在尊“雅”观中情感表达方面的映射。以诗教之“礼”节情,这是它与北宋的诗化之雅与本色之雅的“纠情之偏”的最大不同:诗化之雅的“性情”、“气格”和本色之雅的“情致”、“气象”是在力度上对“情”的丰盈、补充,而“礼”则是对“情”之低靡、柔弱的格调的禁制。

(二) 以“本”救“志”

词至南宋,“言志”入词走向极端,尤其是辛派末流流于叫嚣。词论者为维护词体本质特征,开始纠“志”之偏即是以“本”救“志”,而不使词中之“志”太过。“志”之偏执的外在表现为词风的粗狂。南宋初,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评时人与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就用了“粗豪”这一贬语。此后,与辛弃疾同时代的王炎在为自己的《双溪诗馀》作序时,亦对时风有所贬抑,“今之为长短句者,字字言闺阃事,故语懦而意卑。或者欲为豪壮语矫之,夫古律诗且不以豪壮语为贵,长短句命名曰曲,取其曲尽人情,惟婉转妩媚为善,豪壮语何贵焉?”[6](170)他认为“语懦而意卑”和一味“豪壮”都是在“情”与“志”两个向度上的过分偏执,而词“曲尽人情”、“婉转妩媚”方为本色。宁宗嘉定三年(1210),詹傅为郭应祥《笑笑词》作序,提到“近世词人,如康伯可,非不足取,然其失也诙谐。如辛稼轩,非不可喜,然其失也粗豪”。张炎也是坚持词之本色,反对粗豪之词,如他论词时提到:“辛稼轩、刘改之作豪气词,非雅词也。于文章余暇,戏弄笔墨,为长短句之诗耳。”[5](232)等等。为了维护词体本色之雅,张炎、沈义父等尊“雅”词论者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和主张。他们精研词法、妙解音律,注重章法、意境、旨趣。如沈义父撰《乐府指迷》中论作词之法:“盖音律欲其协,不协则成长短之诗。下字欲其雅,不雅则近乎缠令之体。用字不可太露,露则直突而无深长之味。发意不可太高,高则狂怪而不失柔婉。”[8](227)此论中之“发意不可太高,高则狂怪而不失柔婉”,“意”当是“志”之意,此处是为了避免“言志”走向极端,风格流于“狂怪”,而失词之本色。

张炎的《词源》是宋代词学的总结,仍然强调“节情”,如张炎强调“为风月所使”“为情所役”之词非雅词。其《词源》卷下说:“词欲雅而正,志之所之。一为情所役,则失其雅正之音。”[14](29)张炎已由宋初的“缘情”说上升到“言志”说,但情、志兼具,所言之情要合法度,不能“为情所役”。此论可上溯到《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朱熹注:“者,乐之过而失其正者也;伤者,哀之过而害于和者也。”谓诗歌情感之“中和”,认为诗歌表达情感时要适度、中正,不可过激、失度,要符合传统诗教之“温柔敦厚”。张炎把传统诗论观引入词论中:“簸弄风月,陶写性情,词婉于诗,盖声出莺吭燕舌间,稍近乎情可也。若邻乎郑卫,与缠令何异也!……若能屏去浮艳,乐而不,是亦汉、魏乐府之遗 意。”[14](23)肯定词之“吟咏情性”,但应“乐而不”有节制、合规范,“约情和中”方不失为“汉、魏乐府之遗意”,等等。至此,“情”与“志”达到和谐,才能最终出现“骚雅”之词。当然,由于《词源》完成于元代,可以说,至宋元之际,在理论上,词论完成了“情”与“志”的和谐,但词人在实际创作中却仍不免有“怨而迫、哀而伤”者也。

总之,词论尊“雅”观中的“情”与“志”之间的关系往往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情与志的和谐发展。既言志,也要抒发适度的情感。即“志之所之,不为情所役”;其次,情与志的矛盾依然存在,但是已经得到了转化,化成了一种缠绵悱恻、挥之不去的沉

郁,持久而幽深。前者在宋代词论尊“雅”观中表现较为突出。后者在清代的词论尊“雅”观中表现较为突出,如陈廷焯提倡的“沉郁顿挫”及况周颐提倡的“重、拙、大”等等。

参考文献:

[1] 孔颖达. 尚书正义[M]. 十三经注疏本[C]. 北京: 中华书局影印本, 1980.

[2] 孔颖达. 毛诗正义[M]. 十三经注疏本[C]. 北京: 中华书局影印本, 1980.

[3] 曾昭岷等. 全唐五代词[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9.

[4] 李一氓. 花间集校[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

[5] 张惠民等编.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M]. 汕头: 汕头大学出版社, 1993.

[6] 金启华等编. 唐宋词集序跋汇编[M].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0.

[7] 孔凡礼校点. 苏轼文集[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6.

[8] 唐圭璋.《词话丛编》[M]. 北京: 中华书局1986.

[9] 皎然. 诗式丛书集成本,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40.

[10] 严羽著, 郭绍虞校释. 沧浪诗话校释[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1.

[11] 吴处厚撰, 李裕民点校. 青箱杂记[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7.

[12] 何文焕辑. 历代诗话[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