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7 18:01:24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第1篇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一定的发展观受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说明和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基本问题。也就是说,搞清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发展理念、发展动力、发展主体、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发展规划、发展措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首先是辩证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发展就是事物辩证运动的过程。在原有基础上的重复,甚至倒退的运动都不是发展。当然,发展作为事物运动的状态,有慢、有快;有单一、有全面;有不均衡、有均衡;有不协调、有协调;有一时、有持续。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正常的、健康的、协调的、全面的、合理的发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发展应该是辩证的发展,辩证的发展是不断解决矛盾的发展,是各个要素、各个方面系统全面推进的发展,是兼顾各方的整合协调的发展,是有后劲的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又是唯物史观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观的一个方面,是强调历史决定论,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发展,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社会发展首先要解决好生产力的发展问题。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另一个方面,是强调历史辩证法。首先,强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能仅仅把经济、生产力归结为发展的唯一因素,还要看到政治、文化、思想各方面因素在整体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其次,既重视人和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又重视自然因素对社会与人发展的制约性。人是社会发展的积极的能动的主体,而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依赖于自然的发展,自然的发展制约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一定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最后,强调人是发展的目的、发展的主体,而不仅仅是发展的手段。必须以人为本,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高度认识发展问题,一是要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有重点的发展观。重点就是抓住最主要的东西、决定性的东西,就是生产力、经济、物质的东西。二是要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关于社会辩证法的发展观。就是讲发展重点的时候,还要讲其他因素的作用,讲人的作用和满足人的需要的目的。社会发展不等于单纯的经济增长,它内在地包括稳定、和谐、公正、公平、民主、价值等社会和人全面发展的目标。社会发展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三大部分缺一不可,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缺一不可,社会发展是一个全面系统协调可持续的过程。

科学发展观还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大国。随着向工业文明的迈进,人口、环境、资源等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一定要把控制人口、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积极倡导和推行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与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文明发展之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成果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共同构成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依次回答了三大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怎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新成就。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续深入回答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核心问题是回答发展问题。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提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新理念。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创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同我党几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思想既一脉相承,又有新的创造,赋予了我们党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以新的时代内涵。

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要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的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要求,全面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关键阶段的阶段性特征而提出来的。

我国建国58年了,可以分为两个29年。第一个29年是在同志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阶段,一方面取得了伟大成就,另一方面走了曲折道路,有成功经验也有沉痛教训。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理论前提。第二个29年就是改革开放的29年,即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推向21世纪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推进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阶段。正如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所说,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从成就来说,经过改革开放,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生产力发展了,国力增强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一方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了强大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财力支持;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又遇到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党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迫切需要科学地分析所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提出前瞻性的发展思路,破解进一步发展的难题。科学发展观正是适应这样的阶段性特征和基于这样的现实国情而提出来的,有相当强的政治性、前瞻性、战略性、现实性和针对性。面对纷繁复杂的矛盾,只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们的工作才能高屋建瓴,势如破竹,排除险难,不断走向新的胜利。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解决当前诸多矛盾和问题、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

党的十七大报告号召全党同志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消除对科学发展观的片面理解,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方面。

一定要从政治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实际上要解决四个可持续发展问题:一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通过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低成本、低代价的经济发展道路;二是实现政治发展的可持续,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三是实现人文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通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繁荣道路;四是实现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建设道路。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和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定要从全局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有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发展观好是好,但“在我这个地方不适合”,甚至在个别领导干部看来,与其加大财政投入搞环保,搞公共设施和文化设施建设,不如集中财力搞见效快的经济项目,这才算有政绩。在这种误导下,一些地方仍然违规上高污染、高耗能项目,违规使用土地,对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重视不够。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全局性的问题,不注意治理局部发展带来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势必影响全局发展,有害于全局。一定要克服片面性,以大局为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定要从意识形态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不仅解决的是硬的、物质的、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要全面解决软的、精神的、政治的、人文的发展。一定要在意识形态的建设和领导方面,全面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因此,要全面理解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软实力、文化力、精神力、道德力、政治力的建设,强化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和控制能力。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第2篇

人类如何实现在各个层面的可持续发展,被联合国的一项“跨千年全球展望研究”列为新千年全球所面临的15大挑战之首,显示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空前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及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同,是人类面对生存环境危机对自身发展道路进行反思的结果。可持续发展自提出到今天,经过2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其战略构想已基本在全世界范围及国家层面上形成。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对严峻的人口、环境和资源形势,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可持续因素比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要突出。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引起中国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也逐渐从生态学、环境学向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领域扩展。中国学者根据中国国情特点,在社会、经济、人口、环境、资源和法制等众多领域,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所面临的问题和许多有实践意义的观点。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理论界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从概念、主要内容、特点、主要措施及新领域与新课题等方面进行一番梳理与简略的述评,并就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浅见。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一)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有两个层次。首先是可持续发展提出的理论基础问题。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研究比较多:

1、有学者认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源于18世纪“自然的平衡”的思想。

2、有学者认为是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在深刻揭露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和人关系的同时,也分析到了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这种物质变换理论是同当今全世界的热点问题可持续发展理论密切相关的。可以说,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早期探索。

3、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可持续性的概念源远流长,我国秦朝(公元前2世纪)的田律清晰地体现了可持续性的思想。并认为这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环境法律。但多数学者肯定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观演变的最近结果,是新的发展观。[1]

其次就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问题。

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学术界争论也比较多。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西方学者首先提出的,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成为全球范围的共识。主要观点有:

1.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讨论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同志就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2]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这一概念,逐步被接受和认可,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识。[3]

2.可持续发展是在80年代中期由欧洲一些发达国家首先提出来的。当时定义有10种以上,甚至包含了有些旨在限制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的“定义”和“指标”。而对此比较有针对性的共识是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第15届理事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4]

3.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形成与发展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70年代初至1987年《我们的未来》的报告,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与形成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理论深化与完善时期;此后几年间,可持续发展理论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制订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导原则,人类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5]

(二)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界定

《中国21世纪议程》通过之前,中国无论文联盟论是学术界,还是政府有关文件,均使用“持续发展”概念。1994年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可持续发展是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道路。此后,人们普遍接受并使用“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在普遍认同《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的定义的基础上,中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概念做了不同的表述。

1、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6]

2、从三维结构复合系统出发,认为可持续发展是能动地调控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提高生活质量。[7]

3、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人类社会的运行中,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能够保持社会进步、体制优化、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8]

4、同志概括的:“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它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必须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否则他们就无法生存;二是今天的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9]

由此可见,中国学者在描述从传统的发展观到形成可持续发展观的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基本上接受了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概念,进而从不同角度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表述推进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

二、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容

可持续发展思想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这是学术界的共识。但是在内容的具体上也有不同观点:

1、可持续发展是指改善和保护人类美好生活及其生态系统的计划和行动的过程,是多个领域的发展的总称,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10]

2、可持续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带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解决,逐步将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和低效益的发展模式转变成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11]

3、可持续发展理论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即人与自然必须互相协调,协同进化,特别强调应把人类需求的不断满足同资源消耗、环境退化、生态胁迫等问题联系起来加以考虑。二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发展、利己利他的平衡、当代与后代的公正、自助互助的公信、自律与他律的制约。[12]

4、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维度,人与社会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维度,人自身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维度。三个维度内在地构成循环路径,架构出自然、社会和人的立体图景,形成了可持续发展内在整体性的“和谐三维度”。[13]

由此可见,由于可持续发展问题比较复杂,涉及面广,目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有许多内容还有待充实。

三、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贯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条红线,是发展理论的实质所在。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坚持和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大意义。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和科学发展观的研究

转贴于论文联盟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日益得到学者的关注,学术界主要从概念的提出、主要内容、特点、主要措施及新领域与新课题等方面对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进行研究。学术界认为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和自然环境在内的综合的社会发展观,它是在环境问题已成为发展重大课题的时代背景下,在对中国国情现实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宏观战略思考,它体现了邓小平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一致的深刻理念,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是贯穿在他的整个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之中。他站在世界与时展的前列,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不断实践,又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提高。我们应当在具体的实践中努力贯彻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比较多,主要集中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和现实来源、主要内容、实施措施等方面,分歧不大。

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和现实来源,学术界认为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顺应世界潮流、适应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人口、环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特别是对邓小平“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继承和发展。它的现实来源就是同志长期的工作实践。本身是一名科技工作者,这种职业背景使他不仅能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来认识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使他对人口资源环境对当今世界发展的影响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容,学术界认为是十分丰富的,核心内容就是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四位一体的总协调,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也主要是围绕核心内容展开,认为他提出并采取了五大战略对策:第一,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这两个根本性转变结合起来;第二,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结合起来;第三,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结合起来;第四,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消除贫困及扶贫工作结合起来;第五,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结合起来。这五大战略对策既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功实践。

关于科学发展观问题的研究是现在的一个热点,成果也有很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是对邓小平发展战略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丰富和深化,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创新,研究可持续发展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总体评述及关于今后研究的两点意见

(一) 总体评述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目前在国内外都处于创建阶段,还未形成成熟的理论。在中国被作为一个重点问题提出后,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学、法制学等各个领域都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研究仍处于比较分散的状态。而且—般性的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可持续发展是—个综合性、交叉性研究课题,其理论发展依赖于道德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地理学、资源环境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门学科的研究成果。要上升到理论体系,一方面,需要有严密的方法论;另—方面许多理论观点还需要充分论证,要加深理论研究的深度。同时需要研究者具有更广博的知识背景,还要多学科协调研究,各学科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进行研究,拓展研究的广度。

总体来说,学术界对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问题重复论述比较多,缺乏新意;还有些方面的研究才起步,对于一些问题的研究尚未涉及等,这些都是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加以注意和不断克服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值得进一步研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研究可持续发展思想只是开了一个头,还需要进一步深入。[14]

(二)关于今后研究的两点意见

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总体来说,成果比较多,也有相当深度。但是笔者认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相对照,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还应该大力加强与深入,应该注意视角的转换与方法论的创新。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理论创新与发展。理论创新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不竭动力,是指导经济社会实现新发展的力量源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密切联系新世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把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难点热点问题,作为研究工作的重点,这是深化研究的重要途径。对此,我们应当加强对薄弱环节和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把研究可持续发展思想理论贡献,同总结历史经验,研究现实问题三者结合起来。特别是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研究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最主要的是以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课题作为研究的主攻方向。邓小平同志曾说过:“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将会层出不穷,理论创新的任务会越来越繁重,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孜孜追求、不断探索。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观察社会问题要有超前性和预见性,不断提出新思路、新观点、新见解,努力推出符合时代和实践要求,高质量地开展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提供学理支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深入推进发挥理论指导作用。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社会可持续发展

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p27)这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而且也要有高度的生态文明。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总结以往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了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党中央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两大任务,这两大任务的实现都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可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生态文明观的形成及内涵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文明作为人类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样式,往往因其核心产业的不同而区分为不同的类型或阶段。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的嬗变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阶段。在原始文明时代,人类由于缺乏强大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自然的开发和支配能力相当有限,也无法抵御各种自然力的肆虐,人类把自然视为威力无穷的主宰,视为某种神秘的超自然力量的化身。农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重大转折,人类不再依赖自然界提供现成的食物,而是对自然进行初步的开发和改造。这时人类和自然处于初级平衡状态,对自然的开发没有像后来工业社会那样造成巨大的生态破坏,但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比较缓慢,没有也不可能给人类带来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主体的真正解放。尽管农业文明在相当程度上保持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但这只是一种在落后的经济水平上的生态平衡,是和人类能动性发挥不足对自然开发能力单薄相联系的生态平衡,因而不是人类应当赞美和追求的理想境界。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出现的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重大转折。工业文明时代是人类运用科学技术的武器以控制和改造自然并取得空前胜利的时代,它的出现使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使人化自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人们把自然当作可以任意摆布的机器,可以无穷索取的原材料和无限容纳工业废弃物的垃圾箱。[2](p114-115)人类对自然界无休止的掠夺和征服,从而引发了工业文明时代严重的生态危机:环境危机、能源危机、人口危机、原料危机等。更为严重的是,上述危机一般并不是孤立地表现出来,而是以“问题群”的形式展现在人类面前。要解决这些危机,人类必须寻求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西方的工业文明从其产生的时候起就因其弊端而成为许多思想家反思和批判的对象。卢梭曾对使工业文明过分膨胀的工具理蚀人的道德理性、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发出过警告;马克思更是对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所导致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异化作出过深刻的反思;恩格斯甚至提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论”。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逊女士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提醒世人:“化学工业正在将地球变成一个化学品毒性实验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都正在成为毒性测试的实验品。”她用纤弱而坚定的声音告诫世人:人类一方面在创造高度文明,另一方面又在毁灭自己的文明,环境问题如不解决,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中”。

工业文明时代出现的严峻问题迫使人们进行认真反思,开始把环境问题与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探索一条人类繁荣昌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大会,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标志着人类开始重视环境问题。1987年2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首次给出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满足当代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满足他们需求的能力。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制定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21世纪议程》,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和改善环境所要达到的目标。2002年,联合国在约翰内斯堡举行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要求各国采取具体步骤,更好地执行《21世纪议程》的量化指标。

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是人类认识地球和自然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是对人类发展经验的反思。从斯德哥尔摩到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整整走了30年,这是人类理性又一次觉醒和复苏的30年,是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30年。

可见,生态文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明形态。20世纪70、80年代以来,面对工业文明给人类和自然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众多的学者开始重新认识和思考生态问题,并提出了生态文明概念。所谓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之后的相对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类改造生态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发展成果的总和,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与自然环境应该和谐与共生。生态文明社会应该包括三个重要特征,即全民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3]。根据这三个特征,结合我国实际,如何推进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呢?

二、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

1、加强生态知识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精神支撑。

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应大力加强对全民的生态知识教育。政府应当建立绿色教育机制,在大、中、小学广泛开展环保知识教育,将其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对政府管理者要进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强化教育;在农村应有针对性地加强绿色生态教育;在城市和乡镇企业,应大力加强排放各种污染物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教育,宣传有关的环保法律、法规。通过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力争在全民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精神支撑。

一是摈弃工业文明的自然观,树立生态文明的自然观。工业文明的自然观是机械论的,它把自然理解为一部钟表似的机器,认为这部机器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机械的,而对这部机器的总体认识是可以通过对它的各个部分的认识来实现的。这种以机械为基础的自然观的缺陷是非常明显的。对自然内在的复杂性的低估和对人类认识和控制自然的高估,使得工业文明对自然的控制和征服过程,变成了对自然的破坏和掠夺过程,变成了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家园的毁灭过程。在机械论的自然观看来,自然不是人类的家园,它与人类没有任何精神意义上的联系;人也不是自然的一部分,它只是通过征服和控制自然才能确认自己的存在。这种二元论割裂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联系,导致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隔离。与工业文明的自然观不同,生态文明的自然观是有机论的,它把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理解为一个整体,认为自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有机的、内在的、动态发展的,人对自然的认识过程只能是一个逐步接近真理的过程。因此,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类在自然面前将保持一种理智的谦卑态度,人们不再寻求对自然的控制,而是力图与自然和谐相处。科学技术不再是征服自然的工具,而是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的助手。人与自然界的其他存在物都是一个巨大的存在之链上的环节。生态文明将从文明重建的高度,重新确立人在大自然中的地位,把关心其他物种的命运视为人的一种道德使命。道德也不仅仅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而且也包含着人与自然之间的行为规范。人类善待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这就成为人的一种内在的精神需要和文明的一种新的存在方式。

二是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维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人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危害。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予以鼓励。在发展目标上,不单纯用GDP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项指标来衡量发展。这种发展观较好地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有机统一起来,使经济能够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正是由于可持续发展观具有如此优点,目前已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响应。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代内公平要求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要求,还要为他们创造并提供满足其欲望的机会;代际公平要求当代人满足其欲望不能以损害后代人满足其欲望所需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为条件,还后代人公平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利用权。二是持续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不能超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人类应有节制地消耗资源和环境,否则人类的发展就会停止。三是自然资源价值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树立所有的自然资源都是有价值的观点,资源的破坏、环境的污染、生态的失衡、物种的灭绝都是无法用货币来衡量的。四是公众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们共有的家园――地球,关系到每个国家、地区、产业和企业,关系到每一个民族、社会群体和家庭,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只有我们每一个人真正树立了可持续发展观,并付诸行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五是法制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实施可持续发展中,任何人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对那些滥砍滥采、滥捕滥杀、滥排滥倒,破坏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人必须绳之以法、严惩不怠。[4](p21)

三是树立绿色消费观。现实生活中人与自然的诸多矛盾,很多方面是由于不合理的消费方式引起的,实行绿色消费是解决这些矛盾的有效途径。绿色消费是指强调不应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而应以立足于节约资源能源,来求得生活上的舒适,从而使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向热爱自然、追求健康、降低消耗、杜绝浪费的方式转变,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缓解资源供需矛盾的一种消费。实行绿色消费,必须大力发展绿色产品。绿色产品是指那些从生产到使用及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都符合特定的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并有利于资源的再生、回收的产品。它具有如下特点:节约能源;节约资源;不使用有害的化学物质;合理的包装;产品使用后易处理易分解。如日本的牛奶、饮料、酒类等物品,已大多改为纸质包装,而避免使用塑料袋;在法国的食品货架上,已看不到塑料、玻璃等难以回收的包装,绝大多数的奶制品、果汁、饮料改用无菌纸盒包装。只有倡导这种健康文明的绿色消费方式,才能使自然界永远供养人类的生存,而人类消费过的东西又能被自然界分解或吸收,成为自然界发育的有益养分,然后以更多的财富回报社会。

四是树立生态软实力观。生态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命物质四部分组成的循环系统。生态诸因素的良性作用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是一种生产力。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军事、科技实力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等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生态软实力是指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自身潜力的生态力量。但在软实力的评比中,长期以来忽视了生态因素。经济学理论中的“木桶”原理表明,决定木桶容量的不是最长的木板,而是最短的木板。从表象看,生态是最短的木板,如果不加以重视,在不远的将来,最长的木板越来越长,最短的木板越来越短。生态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后进国家和地区所具有的内在的客观的有利条件,其后发优势越来越突显,不仅发达地区要注重生态保护,欠发达地区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更要注意生态保护。

2、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保证生态制度供给,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在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过程中,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政府除了加强对全民的生态知识教育,增强保护环境的观念外,还应加强对环境的管理,采用行政、经济、法律以及科学技术等多种手段,尤其是综合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从制度上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对自己的不当行为承担相应的经济和法律责任,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首先,明确政府的生态责任。政府的生态责任包括对自然的生态责任、对市场的生态责任、对公众的生态责任。[5]政府对自然的生态责任就是要求政府公正地对待自然,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最大限度的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而不是像以往在经济发展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政府对市场的生态责任就是要求政府在企业的生产、分配、消费等环节按照环保的要求进行,如规范企业生产绿色产品标准;注重产品的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制定绿色产品价格;帮助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等。政府对公众的生态责任就是要求政府确立“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观念,“代内公平”要求以自然为中介实现同代人之间的共同发展,“代际公平”要求为后人着想,多谋“留予子孙耕”的事。

其次,加强对环境的税收征管。在我国,除了、台湾等少数地方外,绝大多数地方实行了征收排污费制度,这对于环境的恢复和保护起了极大的作用。根据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征收环境税和生态补偿税比单纯征收排污费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更为有益。作为新的税种,环境税和生态补偿税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种生态环境的补偿费,是一种生态保护的平衡机制。环境税既可调节人们的经济行为,减少污染,又可以为国家公共财政筹集资金。生态补偿税是指自然资源使用人或生态收益人在合法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所有权人或对生态保护付出代价者支付相应费用的税收制度。把应由资源开发者或消费者承担的对生态环境污染或破坏后的补偿,以税收的形式进行平衡,体现了“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谁收益谁付费”的生态环境开发利用原则,在环境的使用上不再有“免费的午餐”。

再次,大力推进生态保护的法制建设。近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单行法规等一系列涉及环境方面的法律。但从目前的环境现状来看,我国的环境立法还不够完善,应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税法》等绿色税法,征收环境税和生态补偿税。除此以外,还应大力加强对环境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现实充分证明,许多关于环境资源的利益冲突,已经暴露出行政控制手段的缺陷,必须通过法律手段,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应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它倡导的是建立一种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可见,循环经济必将成为未来人类社会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发展循环经济,不能再走过去那种靠高投入、高消耗为特征的传统的工业化路子,而只能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一,应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科技创新是关键。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之发达国家尚有不小的差距,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空间还很大。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素质和发展能力的关键。因此,必须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应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量的扩张,甚至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换取发展的速度。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转变靠高投入、高消耗发展经济的路子,走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经济、社会和环境均衡发展的路子。面对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必须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进行结构调整时,要突出两个内容:一是加快信息化进程,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路子,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二是通过结构调整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走“产业的生态化”和“生态的产业化”的新路子,使环境保护事业获得坚实的经济保障。

第三,应坚持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关系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讲发展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绝不能走人口增长失控、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道路。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仍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果在发展中不注意保护环境,等到生态环境破坏了以后再来治理,那就要付出更沉重的代价,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从生态文明观的角度,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提高对我国有限的人均资源的利用率,从而间接提高我国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只有通过结构的调整,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循环经济、新型工业化道路与生态文明是内在统一的。一方面,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们才能建成一个真正的生态文明社会;另一方面,也只有以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为目标,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才能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型工业化就是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的工业化,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工业化。

注释: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3.

[2]李红卫.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J].社会主义研究,2004,(6).

[3]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论生态文明[N].光明日报,2004-4-30(3).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第4篇

关键词:铁路建设 环境保护 评价

“铁路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与评价”这个问题在国内外来说研究都不是很多,我国在青藏铁路规划与建设前,只有一些零散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没有一套完整的影响评价体系和监管体系。随着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种工程建设时出现的环境污染给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等层出不穷⑴。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铁路建设时的环境影响等相关问题浮出水面。防止环境污染,如何保护当地自然环境这些问题有了很多实质性的研究和突破。

1.铁路建设期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铁路线路越长,通过地区的生态系统越复杂,导致的破坏程度越严重。除铁路本身占用土地外,施工期间,为修建铁路而建筑的大型临时设施、临时房屋等也占用很多土地;施工过程中机械碾压、施工人员践踏等又会带来青苗损失。若不采取积极措施,会使这些土地长期被废弃。修建过程中,由于开挖路面取土填筑路堤、开凿隧道等,对山坡及表土搅动较大使周围植被遭到破环。若恢复不及时,在大雨条件下,极易引起侵蚀产生局部水土流失。施工中,存在大量的弃土弃渣。若对此处置不当,暴雨作用下产生的泥石流会危害农田,淤积河沟破坏水利设施,并影响周围自然环境⑵。

1.2 对水环境的影响

某些铁路沿线河塘密集,灌渠密布。施工生产生活废污水的随意排放,会使地面水受到污染,引起水体COD、LAS、矿物油等指标上升,甚至会污染饮用水源⑶。

1.3 施工噪声的影响

在开山放炮和机械化施工阶段,各种施工机械会产生的噪声污染。推土机噪声级78~96dB,搅拌机噪声级75~88dB,重型载重汽车加速时噪声级可达88~93dB。

1.4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在干燥的季节施工,二次扬尘是污染大气的主要因素。机械化施工路段燃油施工机械排放的尾气,会增加该路段的大气污染负荷。

2.环境影响评价

(一)可持续发展下环境影响评价应解决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经过几十年的环境保护实践中得到的共识。其实质是人口、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互相依存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因此环境影响评价的核心问题是坚持建设项目必须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的目的和原则。保持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通过环评回答并解决由于开发利用产生的对自然资源保护的问题,也就是生态平衡的问题。“可持续性”通过科技进步和政府干预得以实现。是经过完整科学的环境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和严格的环境管理来落实。对可再生资源要将开发利用速度保持在资源的再生速度之内,同时保护资源再生所依赖的生态系统,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生命支持系统。通过环评求得可再生资源的“最大可持续使用量”;对不可再生资源,通过科技进步和行政干预手段减少自然资源的耗竭速率,通过环评分析判断不可再生资源的“最佳使用量”。这将是今后环境影响评价应该回答的问题。关于可持续性有三个原则应当遵循。这就是:

(1)可持续性的输出原则:人类排放的废弃物应在区域环境器化范围之内,而不使该区域环境对未来废弃物的吸收能力降低。所谓环境器化能力,是指环境在一定时间内吸收消化人类行为输出到环境中的废弃物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有限的,超过这种能力在一定的时间内不能被消化吸收的那部分废弃物则通过各种形式的迁移,转化最终积累于环境之中,若积累量过大,则会妨碍环境系统的器化能力,并将降低环境吸收的能力。

(2)可持续的输入原则:可再生的环境资源输入的获取率,应小于或等于这种资源的再生能力。任何可再生资源都有一定的生长率,这是人类利用该资源的一个客观的限制条件。

(3)准可持续性输入原则: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率应等于可再生替代物质的生产率。对于不可再生资源不存在可持续的产量。我们不应让这些资源在地球上消失,应维持这些资源的存在与后人共享。因而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寻找可再生的替代物质是维持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性的唯一办法。

(二) 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趋势

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人类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中认识到的一条正确的经济发展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要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人口、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维护生态平衡良性循环。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建设项目前期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也必须把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在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评价

从生产的单一过程的评价向生产的全过程评价发展。环境评价不仅依赖于建设项目的工程可行性,更要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环境资源的总体配置,在一个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投产、产品流通直到消亡的全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将产生附加投资、并消耗环境资源。因此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注意到由于附加投资的资源配置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使总体环境资源配置合理,达到平衡。

(2)环境资源价值的计价及补偿

人类在发展建设中要利用环境资源,尤其要消耗不可再生的环境资源。这些将会对后代人的生存发展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对于任何资源的利用关键都是通过最小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并保持其可持续性。因此用何种方法使拥有的环境资产发挥最大的效益,就存在着环境资产利用问题;用何种方法确定当代及后代环境资产的获取及分配,存在着环境资产获取与分配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当代人如何对后代人进行环境资源补偿的问题。因此对环境资源定价,利用环境资源付费是必要的。在环评中研究建设项目时环境资源利用的补偿费用,通过这些费用转化为开发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保证永续利用,建立环境审计的科学理论与方法显然是必要的。

(3)建立完善的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与以往的环境影响评价相比,未来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描述当前环境状态的环境指标,即环境现状评价;第二部分应是对环境产生影响的环境指标体系,即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筛选及预测;第三部分应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包括可持续性的输出、输入指标,环境资源价值及补偿、环境审计。环评要论证建设项目对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否科学合理,以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参考文献

1.青藏铁路论文集,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p12-p14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可持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是否能够实现全面、持续的发展,将会对未来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坚持全面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活在一定条件下的人,需要拥有生存与发展的物质条件、丰富的社会关系、充实的精神生活,并在这几个方面的发展取向上,既坚持全面又有所侧重,既发展特色又互补替代,才是坚持全面发展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促进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从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的角度上看,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指的是大学生要具有资源、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能够科学认识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及其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不断调整自身的行为方式,与时俱进,使自身的行为方式与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和要求相一致。在自身的发展质量和发展层次得到提升的同时,也要与自然、社会协调持续地发展。其二,从人自身的发展角度上看,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指的是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并使其潜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前提是不使自身的智力、体力承载能力超载,不危及自身个性、素质、能力、人格健全的发展,且能够为自身后续的发展积淀力量。也就是说, 在考虑当前发展的同时要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从而使大学生在目前的大学阶段及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历程中都能够不断地提高、发展和完善自我,达到大学生个体素质的不断完善、和谐与臻美是其追求的终极目标。

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包含如下的特征:一是协调性。协调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大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协调,其二是德、智、体诸因素发展的协调,其三是个体发展与群体发展的协调。二是连续性。表现为目标具有连续性,是一个连续不断地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上升的过程。这一阶段的发展能为下一阶段或整个人生历程的发展打下基础,具有解决实践发展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的潜力。三是终身性。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其整个人生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人整个生命历程的重要部分,也是为将来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所以,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不局限于受教育阶段或人生的某些阶段,而是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其本质特征在于追求人的发展的最大化。在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中,大学阶段尤为重要,大学四年是大学生奠定自身可持续发展良好基础的黄金时期,为大学生人生可持续发展奠定思想基础,智力基础,能力基础,心理素质基础等。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可持续发展目标。当代大学生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他们将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力量。因此,大学生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目的、人生理想,确立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学习并掌握什么样的知识,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等,是关系到祖国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也是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与重点的,以思想、道德、心理和法律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教育实践。[1]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掌握科学理论有直接的教导作用,这是因为,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首先需要以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以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行动的向导就能从根本上确保人生发展目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学校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持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崇高理想和科学信念确立有重要的主导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不断认识世界。这是大学生崇高理想和科学信念形成的根本途径,为大学生树立全面、持续发展的人生目标指明了方向。

同时,创新精神的养成和内化有助于大学生自觉地确立富有与时俱进品质的成才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未来社会的发展最终取决于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对大学生科学成才目标的确立具有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能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找准持续发展的方向,明确科学的成才目标。

(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选择人生的发展道路,并为之努力奋斗。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是大学生持续发展之路的起点,要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并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勤于实践。当今时代给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无论未来是创业发展还是学术发展或政务发展等,在持续发展的道路上,都必须经历刻苦学习、不断思考和不断进步的过程;必须有目标始终如一、不畏艰苦、勇于拼搏、持之以恒、常思进取和努力奋斗的精神去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大学生在持续发展之路上不懈奋斗提供正确的指导和精神动力。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求知欲望、提高学习自觉性、增强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帮助大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坚强意识、耐挫力,养成勤奋、惜时、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具备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大学生才能够理性地坚持刻苦学习,对于大学生在选择好的发展道路上持续前行,无怨无悔地走到成功的彼岸,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调动大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的热情和干劲。大学生要健康、持续发展,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向社会实践学习,自觉投身于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2】大学生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学以致用、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顺利前行。

(三)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利用环境,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俗话说,“环境影响人,环境塑造人”,环境对大学生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科学地区分成才环境中的有益成分和不良因素,提高他们认识和鉴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同时帮助大学生正确对待成长环境中的顺境和逆境。大学生能否正确对待自己的生活境遇,即能否正确对待成长环境中的顺境和逆境,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能否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大学生孕育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感和心理品质,做到在顺境下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不懈的努力追求,在逆境中敢于拼搏、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地去争取成功,发展自我。【3】境影响人的发展,同学人也改造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创造适合自身发展的良好环境,首先使大学生认清自身在成长环境的建设和改造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使其有目的地、主动地、科学地参与环境的建设、改造和优化活动。大学生在参与优化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成长环境的工程中自身也得以改造、锻炼和提高,顺利地走好可持续发展之路。

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等综合素质是大学生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帮助大学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奠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供正确的指导和精神动力。思想政治教育能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加强自身修养、把实现自身全面、持续发展和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进而明确社会进步和自身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我。思想政治教育还能帮助大学生提供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坚强意志、耐挫力和养成勤奋、惜时、诚信等好品质。具备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大学生才能够理性地坚持刻苦学习,能够在学习中做到视野开阔、胸怀宽广,具有坚定信念,脚踏实地、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从而奠定人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新论[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3.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第6篇

论文摘要:科学发展观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坚持并发展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始终面临着发展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向人们昭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复兴在于发展,不发展只能是死路一条。而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导致什么样的发展结果。新中国建立以来,几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为指导,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创新和发展着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潮流的科学发展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抨击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畸形发展并继承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第一次科学地、系统地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作了全面的研究,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发展的动因、阶段、手段和形式。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中,它探讨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及其一般规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发展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有两个突出特点:其一,突出了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问题和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一个从低级文明到高级文明、从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社会就是要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为社会主义的建立、巩固、完善和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围绕发展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形成了丰富的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

二、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发展理论

毛泽东同志对大国如何选择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如何实现现代化,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进行了有益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他在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中,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深刻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各种因素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和实践原则。党的八大正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努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1957年,毛泽东同志又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内部矛盾代替敌我矛盾已成为国内主要矛盾,并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社会主义政治生活的主题,这就为我们党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实践证明,这些重大的判断和理论观点是正确的,

三、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社会的发展理论

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重要历史关头,邓小平同志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义无反顾地超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传统发展模式,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引导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用发展统领一切。邓小平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时代的特点和脉搏,认为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之一,发展更为重要,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把发展放在首位,用发展来统领一切,中国人民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实现复兴。

(二)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民。邓小平同志,其毕生的奋斗目标就是为人民谋利益。所以他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早就将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定义为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社会主义本质也是以最终达到广大人民的共同富裕为目标。这些闪光的思想超越了早期发展观的片面性和肤浅性,使我国的发展观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之上。

(三)全面协调的发展。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制定的社会发展战略是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全面发展的现代化。这突出体现在他所提出的一系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辩证统一观点中。如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经济犯罪;一面抓经济建设,一面抓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一面抓计划生育,一面抓人口素质的提高等等。可见,邓小平的发展观是经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协调发展。

(四)在全面发展的目标下,突出非均衡发展。均衡发展、同步富裕,其结果只能是共同贫穷。在实施策略上,实行先经济后政治、先沿海后内地、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当然这种非均衡发展是有前提条件的,要以富强、民主、文明为总体发展目标,以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现代化的终极价值目标。

四、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发展理论

江泽民同志在世纪之交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运用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进一步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途径和发展的最终归宿等问题上进行了新的探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党的社会发展理论。

(一)发展是党的第一要务。江泽民同志带领我们党和人民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进一步从党的宗旨、任务和执政规律出发,明确提出了加快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要务”,突出强调了发展的功能和地位,使党在新时期的社会发展理论在前代领导集体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扩充了新的内涵。

(二)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超越,不仅体现在创造更发达的生产力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上,还体现在创造公正合理的社会秩序、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上;也是我们为之奋斗的长远目标和最高价值追求。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可贵,将可持续发展列为我们的基本国策之一。可持续发展观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科技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实现资源的合理使用和人类的长久健康发展。

(四)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传统工业化模式虽然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却是以自然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为代价的。我国是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比较薄弱的国家,现实迫使我们必须转换发展思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工业化和信息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传统工业化的内涵。

五、胡锦涛“科学发展观”对当今社会的发展理论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和吸取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在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议中创造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和重大创新。

(一)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以经济为基础,唯发展经济为大。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全面而又统一的整体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从而克服了以往的发展观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与人全面发展的片面性。

(二)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以“五个统筹”为标志的协调发展观,这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使整个社会真正实现城乡一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平衡、文明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可持续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积极扬弃,就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不应破坏资源、污染环境,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要为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着想。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第7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理论 中国特色 科学社会发展观 源流关系

目前在我国提倡出的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是在马克思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将中国的实际国情考虑到发展的过程中,从而提出的一套适合中国发展的理论。

1.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是在西方工业化的进行中提出来的,是对西方以前的粗犷式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反思以后重新树立的发展观念。对刚进入工业化时代的西方来说,衡量发展的指标就是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渐渐感觉到了过于追求经济的发展,对环境、社会等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此就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可持续发展是要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不仅要注重经济的发展,也要注重人与社会的发展,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在不损害后代人的基础之上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也就是说,在发展的过程中,横向上要注重经济、社会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在纵向上要注重人类整体物种发展的可持续性。

2.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发展观的基本特征

科学社会发展观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之上,再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提出来的一种符合中国发展的理论。科学社会发展观目前在我国不仅是一个政治术语,更是一种人们对待现代生活的一种态度。我们要有选择性地吸收西方国家中经济发展的经验,提出具有特色的发展理念。目前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发展观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些理念的提出都是在我国发展的不同时期提出来的和我国的基本国情相一致的发展理念。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观是基于以下的思路提出来的:

2.1以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为依据

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发展经济,因此任何一种理论提出都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变革和改革,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又不能仅仅只是发展经济,保证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向前发展,实现社会发展的多重目标。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在一直探索着我国发展的道路,虽然在过程中有很多的曲折,也走了很多的弯路,但是目前已经已经提出了健康的经济发展方式,就是改变过去不灵活的计划经济为灵活的市场经济,依靠市场的作用,不断推动我国经济的向前发展。经济得到发展以后,然后促进的全面发展。

2.2发展的过程中要尊重客观事实

马克思主义中很重要的一个哲学观点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我国不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都遵循的思想。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寻求自身的发展过程也要遵循这条经验,因为遵循着实事求是,使得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系列的“三步走”战略,使得我国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小康社会。在十以后,党的新一届领导人又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目标。

2.3立足于现实理性的发展

中国特色的发展观是在站在理论上说明目前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是人们的需求,也是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以后,然后开才开始实际的一种理性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遵循着社会发展的规律,也代表着人们内心的需求。改革开放是我国政府遵循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个重大的举措,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由原本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运行模式,逐渐转变为由市场主导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这种经济模式的转变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经济增长、城镇变迁、人口素质的提高等都与改革开放这一理性发展的举措有关。同志目前提出的科学的发展观,也是建立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遵循经济发展的又一次经济思想的变革,这种变革会为我国的经济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它能使我国的经济再一次飞跃。

2.4立足于国情特色的发展

虽然经济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然而这个规律在不同的国情的基础上会有其独特的变化。以经济发展的方向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在完成原始酱积累的时候,曾经以对外略夺其它国家的资产、对内榨取民众血汗的方式完成资本的积累,没有这一笔资本积累就没有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稳定向前发展的基础。我国经济向前发展时,没有这种资金积累的环境,它也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价值观。于是,我国必须用一套科学的发展观为方向,使我国的经济能稳定的向前发展,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独特之处。

3.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的外在体现

3.1一切以发展为根本

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仍然有许多问题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发展才是硬道理。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各个方面的发展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才能够提高,人们才能够对我们的国家产生认同感,然后更加努力促进我国的建设。其中发展好经济是最主要的,但是我们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不能走西方国家早些时候经济的模式,即“先污染后治理”,这样的一种发展模式是不利于整个国家长久发展的,后期治理过程中花费的人力物力有时候会超过早期产生的经济效益,这样的一种发展模式是得不偿失的。在发展好经济的同时也要注重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虽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上层建筑也是对经济基础造成反作用,当前我国的“两极分化”日益严重,也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社会的不稳定必然对于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社会的建设,要注重社会全面的发展。

3.2坚持可持续发展

尽管我国在进入21世纪以后,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沙尘暴、温室效应以及雾霾等,这些都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都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注重和环境之间的和谐,过于相信人类的力量。因此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人类的力量是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的,过度的开发最终酿成的苦果只能是人类自己去承受。在以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以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为主,目前已经我国已经提出了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以尽量少的原料消耗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我国是是资源大国,也是资源消耗大国,因此尽管我国的总体经济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人均消费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这一切具体的国情都要求我们国家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十报告中,已经将建设生态文明加入到了我国的建设计划中,改变传统的“四位一体”为“五位一体”。我国目前面临着两个“一百年”的艰巨任务,因此就更努力革新技术,开发出高产值,低消耗的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都是基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状况下提出的,注重人才的培养,注重技术的创新,研发出我国独立自主的品牌,使得我国的不仅仅是制造大国,也是创造大国。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源泉,只有这样在面临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我们仍能够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3.3以人为本

发展的根本就是为了提高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解决好当前我国的社会基本矛盾,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努力发展文化、社会建设,比如开始更多的更多的公益性机构、福利性机构,将经济发展带来的利润用于基础性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在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的时候也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进行劳动分配的时候,也要充分肯定个体的差异,在按劳分配的基础之上也要按照生产要素进行分配,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3.4我国的经济发展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都是遵循着一定规律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发展的道路是曲折向前的,发展的模式也不是固定的。我国进入现代化工业的社会的时间较短,国家的经济发展起步也较晚,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经济水平很低下,因此我国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不一定要按照西方国家工业化的进程来进行,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按照我国的实际国情,适当改变一下发展战略,将一些没有必要经历的经济发展阶段直接跳过,这个时候就要吸收西方国家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优秀的地方,将那些不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地方剔除掉,从而推进我国的经济快而精地向前发展。比如西方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强调个体的贡献,而日本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则是注重集体和纪律的重要性,我国在制定出合适的经济道路的时候,要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制定出我国独特的发展道路。我国在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就是找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这是前无古人的,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仍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4.总结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源,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发展观是流。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在马克思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上制定出一系列适合中国的战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道路,推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志伟,关雪梅等.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发展观.长春大学学 报,2009,19(11).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第8篇

一场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解放思想大讨论

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是在我国重大历史关头发生的一场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讨论,其实质是:粉碎“”以后的中国究竟向何处去?按照“两个凡是”的方针,就是要继续坚持所谓无产阶级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继续维护“”的“左”的错误,那就只能使中国继续陷入混乱和动乱。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拨乱反正,纠正“”的错误,开辟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

引发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锋芒直指“两个凡是”,强调“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革命政党的路线是否正确,同样必须由社会实践来检验”;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并不是僵死不变的教条,它要在实践中不断增加新的观点、新的结论,抛弃那些不再适合新情况的个别旧观点、旧结论”,绝不能“躺在马列主义、思想的现成条文上,甚至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剪裁无限丰富、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而要“勇于研究生动的实际生活,研究现实的确切事实,研究新的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这篇文章本身的鲜明针对性和它不同寻常的发表方式,使它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拥护,开了当代中国解放思想的先河。在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支持和领导下,从理论界到实际工作部门,从高层到基层,从城市到农村,一场席卷全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极大地促进了全国人民的思想大解放。

思想的变革成了政治和社会变革的先导。真理标准大讨论,为成功召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在这次全会上重新确立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为推进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为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高度评价了这场讨论的伟大历史意义:“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很有必要,意义很大”,“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他强调:“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他深刻论述了当前解放思想对拨乱反正、推进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现实意义,指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这篇重要讲话,实际上成为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成为重新确立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主要标志,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言书。

解放思想使社会主义焕发蓬勃生机和活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持续快速发展的30年,也是我们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当代中国首要基本问题解放思想的30年。解放思想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解放思想使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的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破除“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破除前苏联那种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观念,坚持走自己的道路;破除长期以来超阶段的“左”的框框,坚持一切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破除抽象谈论姓“社”姓“资”的思维定势,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破除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倾向,坚持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系列的“破除”和“坚持”,集中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真正奠定在现实的基础之上.

解放思想把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解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我们在深刻总结国际国内、历史现实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澄清了对社会主义的许多曲解、误解和教条化理解,加深了对科学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的科学认识。我们深刻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精神文明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解放思想使我们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我们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不搞“全盘西化”,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的基本点,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总体建设布局,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其中,基本路线是总纲,必须毫不动摇地加以坚持;总体布局是基本内容,必须全面系统地加以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解放思想使我们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的精髓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解放思想使社会主义在中华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的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

党的十七大标志我国的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决定我们必须把发展的新起点同时作为解放思想的新起点。总书记要求我们做到“四个坚定不移”: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而奋斗。在这四个“坚定不移”中,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是前提,是基础,没有解放思想的“坚定不移”,就没有其他的“坚定不移”。

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实践在发展,事物在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必须向前发展。解放思想应该成为人们思想的常态,什么时候思想僵化了,什么时候就要犯错误了;什么地方思想僵化了,什么地方就要落后了。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期,机会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许多新事物需要我们去认识,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许多新矛盾需要我们去处理,我们必须继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思路、勇于创新,以新的思想解放促进新的发展,夺取新的胜利。

解放思想贵在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先进的活力源泉。要全面推进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各方面工作创新。首先是理论创新,它是其他一切创新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我们解放思想、锐意创新的理论成果,又是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发展理论的新起点,我们要紧紧围绕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越来越丰富,并且以理论创新为指导大力推进各方面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越来越兴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