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

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31 16:36:17

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

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第1篇

关键词地理教学改革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当代最重要的科学思想,同时也是人地关系最高道德水准,运用科教手段,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可持续发展促进了中学地理教育理论的系统化、科学化、时代化

20世纪初期以来,由于世界一些落后民族的相继独立和经济的发展,使世界人口急剧增加。资源的匮乏及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使地球环境日渐恶化。如何协调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生活的关系已经成为国际地理学界面临的主要研究课题。世界许多国家在地理教育中开始了新的改革和创新,逐渐形成了较系统的科学的现代地理教育理论。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又进一步充实了人地关系和谐论的地理教育思想。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通过了《21世纪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得到了全球共识。因此,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和谐论必将成为未来各国地理教育发展的基本理论,这表明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现代地理教育理论日臻完备。

2可持续发展思想敦促了中学地理教育的目的全面化、综合化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的变革。公众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也是环境的管理者;提高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是中学地理教育目的的新内容,同时也是中学地理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中学地理教育,它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全体学生———这支未来可持续发展参与者的大军进行可持续发展思想意识教育。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激励学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从观念上改变自己错误的环境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积极推动社会的参与,使人们不断提高环境意识,从我做起,从日常行为活动中做起。进而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来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人类和生态朝着良性方向持续发展。1992年8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第27届国际地理大会上通过的《地理教育国际》,呼吁各国重视地理教育,并对地理教育的性质、任务、内容、策略等做出统一的、规范化要求,其意义就在于此。拓宽了中学地理教育目的,使其全面化、综合化。这也是中学地理学科相对于基础教育其他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它使学生具有21世纪建设人才参与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环境意识、地理素养和地理能力。为此,中学地理教育应受到各级教育领导部门的重视,使其在21世纪这一历史时期有效发挥其特有的功能,为未来人才的素质建设做出贡献。

3可持续发展思想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

随着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和改革,许多现代地理的新知识、新成果,及时反映到地理教学内容之中。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内容的加入,加强了资源保护、生态保护、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要求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水、土地、能源、森林、草地、矿产、海洋、气候、矿产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形成类型齐全、分布合理、面积适宜的自然保护区,建立沙漠化防治体系,强化重点水土流失区的治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城市绿地建设,逐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将成为地理教育的主要内容,体现出教学内容改革的时代特征,同时这也是世界各国地理教育改革的新趋势。

3.1增加新的地理观念和学科思想教育的内容

为适应参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在地理教学内容中增加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地理观念以及新的生产观、消费观、发展观、价值观等的教育内容。这些新的地理观念和信息,可参考《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和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制定的《地理教育国际》以及我国政府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等文件。这些内容的增补会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意识和行为习惯。3.2减轻知识学习的负担,加强地理能力的培养

地理能力是顺利完成地理活动,即地理认识活动和地理实践活动所必需的能力的总和。现代教育观认为,能力培养是基础教育阶段第一位的任务。因为接受知识是一个终身过程。随着知识的快速更新,使学生具备各种学习过程所需要的能力,比获得知识更有价值和意义。所以,中学地理教育也应把地理能力的培养视为中心任务。

3.3系统地理要强化人地关系,突出学科的应用性特色

系统地理的教学内容改革必须走出为学知识而学知识的误区,同时也要避免在知识上面面俱到。在人地关系的教育上应改变重说教、轻能力的现状。避免只是从消极方面对人类活动加以限制,而要从积极的角度指出人与自然持续发展的方向。

为此,系统地理的教学内容要体现两条原则:一是强化人地关系,使学生懂得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预测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以正确地调控人类自身的生产和消费的活动方式;二是突出地理应用的特色,使学生明确所学各类地理系统及要素性质,物能的流动和转化,演变和发展规律的意义,并掌握利用、改造和保护各类地理系统的基本方法及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的方式和途径。

3.4区域地理要突出区域发展条件、问题和区域发展方向、策略两个方面

参与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地域为依托。区域地理研究的意义就是在具体的地域范围内,对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考虑,协调解决。区域地理的教育目的不能只是让学生记住一些地理名词和地理分布,了解区域地理现状,而是要让学生运用地理基础知识和原理,分析、解决区域地理问题。所以,区域地理教学内容能更深刻地揭示人地关系,为地理应用提供广阔的领域。为此,从区域条件、问题,区域发展方向、策略这一新的视角重建教学内容结构模式,培养学生以后参加地区持续发展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4可持续发展对地理教育工作者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主导作用,在实现学生主体地位中起到关键作用,教师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素质的培养。因此,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应不断了解国内外最新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动态,提高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以便于更好地、更快地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4.1积极掌握和充实新的理论性知识

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要达到使学生进一步获得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应重视地理教育发展趋势,及时适当地调整地理教育工作,积极跟上时代的发展,不断地用新理论、新知识充实头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关注国家发展,让教学工作紧密联系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培养合格的中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理论基础。同时应密切关注地理教育理论的充实、更新,及时了解掌握地理教育新理论。除此之外,作为地理教育的工作者,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应注意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内的新思想、新观念,以便在教学中恰当借鉴利用其研究成果。

4.2提高思维能力、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为了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地理教学法的研究和利用。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思想道德情操培养时,必须充分研究教材,利用教材,设计出形式新颖、图文并茂、具有启发性、思考性特点的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实施方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增大教学活动容量,改进和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接受知识,思考问题的热情和兴趣,圆满完成地理教育工作的时代使命,最终贯彻可持续性发展思想。

5构建新的地理教学模式、方法体系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确定的情况下,教学模式、方法就是教学过程的核心部分,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保证。要完成地理教学目标所提出的新任务,不是任何一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方法所能承担的,而是需要多种教学模式、方法所组成的结构体系共同完成。所以我们要探索多种地理教学模式、方法,使它们在实现地理教学新功能中发挥优势,最终实现完全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继术.浅谈中学地理教育的发展趋势与策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6)

2刘健.中学地理与可持续发展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02(9)

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第2篇

一、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需要教育的有力支持

(一)可持续发展呼唤人的全面发展,而育人正是教育永恒而崇高的历史使命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的不是仅仅掌握了一定知识或技能的工具化了的人,而是具有求知能力和发展智慧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可持续发展的人,必定是全面发展的人。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生态文明与其说是对社会发展的挑战,倒不如说是对人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挑战。社会要持续发展,作为发展主体的人首先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从而是可持续的。人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是可持续发展实践活动的核心,离开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事业就失去了起始源泉、根本动力。而生产和再生产全面发展的人力资源,正是教育的任务。自从由直接生产过程中独立出来那时起,教育就高举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大旗,肩负起了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这一崇高而神圣的历史使命。我们完全可以断言,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是且永远是教育的历史使命。既然教育的历史使命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那么,教育就应当是也必须是一项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育人,是对教育肩负的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神圣历史使命的抽象而又通俗的概括和升华。

显然,只有依靠良性发展的教育,才能不断培养出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车轮才会由于有了发展主体的强力推动而快速前行;反之,离开教育的强有力支持,离开可持续发展主体的全面发展,人类憧憬已久的可持续发展就有泡汤的危险。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离不开教育的支持

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生态文明不仅对传统的发展观提出了严峻挑战,而且将从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对人类产生深刻的影响。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要求人类摒弃传统的发展理念,转而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是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无形基石。全球一浪高过一浪的可持续发展浪潮,可归功于人类久已萌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环视当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归根结底在于人们的发展理念的扭曲。

问题在于,怎样才能培育起人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使这一健康发展理念植根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呢?我认为,教育,也只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全方位培育起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长期养成的,是长期教育的结果。只有依靠可持续发展取向的教育,才能使人类自身真正意识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唯一科学的发展模式;才能使可持续发展理念由人类智者的“超前”理论变成全人类的共识;才能使华丽的可持续发展辞藻转换为人类的潜意识;才能使可持续发展由外在压力迫使下的不得已选择转化成人类个体内在动力驱使下的自觉追求……才能不断造就出一代代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支撑起可持续发展的大厦。难以想象,离开教育的强有力支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会怎样播撒人间。

(三)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离不开教育的支持

一般说来,对可持续发展理论,人们比较容易接受;对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也为人们所普遍认可。但是,人类正确的发展理念却往往在扭曲的实践中被异化。每当人们——包括即使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们在进行活生生的发展实践时,却每每做出不可持续的选择。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反差成了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顽敌”。

为什么人类饮鸠止渴式的发展实践总是大行其道,而人所共知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又总是被束之高阁呢?究其原因,在于人们高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尘世中庸俗即时的功利性追求的激烈冲突,尘世的利益、即时的需求和无边的欲望总是压倒对他人和后人的关怀,极端自私的掠夺性占有和挥霍常常使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代内平等和代际平等落空。究竟是用人类在“生态极限”的悬崖边缘得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去指导实践,还是削足适履,让唯一正确的发展理论去附会庸俗而危险的千年一贯的实践。这一事关人类生死存亡的实践选择已日益突出地摆在已做出正确发展理论选择的全人类面前。

为了使可持续发展理念尽快转化为人们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必须完善由可持续发展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机制。那么,能够促成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到实践顺利转化的中介又是什么呢?既然教育能够诱导人们摒弃不可持续的发展理念,重塑、整合可持续发展理念,那么,它同时也就能够搭建由知到行、由此及彼、由理念到实践的桥梁或中介,使可持续发展由理念的此岸到达实践的彼岸。特别是我们后面将要提到的全程教育可使具有可持续趋向的教育渗透到发展主体的每一个成员、发展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发展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以此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即可持续发展起点)、可持续发展过程和可持续发展结果(即一个可持续发展过程的终点)的统一,实践与理论的合拍。可见,全程教育可使人类的发展理念、发展实践形成共同的目标指向,使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可持续发展实践在高起点上实现有机整合,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合力。

(四)可持续发展向度取决于教育的可持续向度

教育不但能够有力地支持可持续发展,而且,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向度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可持续向度,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成了发展之源,成了可持续发展第一位的推动力。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呼唤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可持续发展的人,这样,我们便可以从培养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人的角度来探讨教育自身的可持续问题。只有把教育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教育才能不断培养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人,把人类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到与他所负担的新职责相适应的水平。

我们的结论显而易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主体——人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而只有依靠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人;因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向度取决于教育的可持续向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保障。只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也就是说,教育自身首先必须是可持续的,人类社会才会因为有了可靠的支持系统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五)教育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支持系统,而且教育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身就包括教育在内。如果教育本身是畸形的因而是不可持续发展的,那么,我们就不能理直气壮地说人类社会步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如果说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是一辆驶身未来的专列,那么,教育就是这辆专列的火车头;而如果说教育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专列的火车头,那么,教育的可持续性就在客观上成了火车头的动力系统。离开了教育,就等于离开了可持续发展的火车头;而离开了教育的可持续性,则等于缺少了火车头的动力系统。

二、怎样建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

所谓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就是以自身无条件可持续优先发展为前提、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充分实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有机整合并具有鲜明生态趋向的教育系统。欲要建构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必须对事关教育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按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要求进行重新反思。这样,我们便可以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功能、教育发展、教育属性、教育观念和教育过程等方面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的建构问题。

(一)在教育思想上,确立使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如上所述,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要求人类自身必须全面发展,因而,从教育思想上看,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必须能够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作为科学而可行的教育思想,其内涵相当宽泛,这里仅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是培养畸形发展的人,还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这是一个事关教育发展走向的问题。

在考虑关系教育命运从而决定人类可持续发展走向的教育思想时,我们必须从整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寻找教育思想的切入点。可持续发展,与其说是对传统教育思想的挑战,倒不如说是为以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的建构提供了契机。实践证明,使受教育者畸形发展的教育思想,显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相悖,非但不支持可持续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恶动力”。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成为以支持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教养全面发展的人,是也必须是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的教育思想的基本点,是也必须是贯穿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的一根红线,离开这个基本点,偏离了这根红线,由错误教育思想导引的错误教育就难以支持可持续发展。

(二)在教育内容上,必须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高度统一,一方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另一方为代价

就大的方面划分,我们可将教育内容划分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大块。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如人类社会前进的两个车轮,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必须使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高度统一。

现代知识体系就像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固然可以将它划分为各种形式,以不同学科进行教学,但不存在价值等级或孰优孰劣之分,对人的整体和谐发展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以往教学中所存在的泾渭分明的界线和迎合社会一时之需的侧重,如轻人文知识重科学知识,轻历史、情感、思想知识重工具实用知识,都会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片面性,局限其视野,禁锢他们对客观世界的全面认识。总之,科学与人文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作用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给可持续发展以强有力支持,因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教育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一方的发展不能以挤占另一方发展空间为代价。

(三)在教育功能上,使教育内涵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实现有机整合

教育不仅具有工具理性固有的生产力功能即经济功能,而且具有价值理性内涵的人文功能价值。教育的经济功能固然重要,但涵养人文,同样是教育重要的功能价值之所在。平衡、整合教育的各项功能价值,特别是使教育内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实现有机整合,是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对教育的新要求。然而,在现实中,教育却常常被物欲驱使的人们功利化。

教育何以常常被功利化呢?1、教育自身内涵的生产力功能是教育常常被功利化的诱因。教育内涵着固有的生产力功能即经济功能。教育可孕育新生产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活性激素。在当今的反贫困战场上,教育的反贫困功能被人们普遍看好。久而久之,教育就异化为人们脱贫的工具。2、工业经济的扩张是教育常常被功利化的“温床”。与现代工业文明一起成长起来的现代教育,同工业文明一样,在给人类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并不断积累了诸如教育价值观上的科学主义与功利主义,教育目的观上的职业主义和技艺主义,教育过程中形式主义和理性主义等弊端。3、五花八门的所谓教育经济学、教育致富学、经济文化学等新学科为教育功利化提供了理论支持。舒尔茨的教育经济学理论,拉开了“向教育要金钱”的序幕。自此之后,诸如教育经济学、教育致富学和教育消费学之类的促使教育向经济倾斜的所谓新学科令人眼花缭乱,而关于教育的深层次研究中,难寻探讨教育综合价值的教育价值学的立身之地。4、轻人文而重功利的社会大环境的形成为教育披上产业面纱提供了可能的宏观基础。5、人们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为教育功利化提供了现实的微观基础。

为了支持可持续发展,教育必须尽快走出越陷越深的功利化泥潭,摆平教育内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使二者在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大目标下实现统一。

(四)在教育发展上,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确保教育享有无条件的优先发展权

教育固然受经济制约,但教育发展有其固有规律和相对独立性。教育适当超前于经济,为经济社会超前储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是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内在必然逻辑。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如果教育得不到优先发展,发展母体营养不良,那么,人类社会就只能畸形发展。

要确保教育无条件的优先发展权,就必须承认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承认教育事业的相对独立性,是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如果一味强调经济的基础性和制约性,不承认教育的相对独立性,那么,就不可能在优先发展教育问题上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五)在教育属性上,必须尽快走出教育产业化陷阱,使教育沿着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的轨道运行

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第3篇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的变革。公众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也是环境的管理者;提高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是中学地理教育目的的新内容,同时也是中学地理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中学地理教育,它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全体学生———这支未来可持续发展参与者的大军进行可持续发展思想意识教育。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激励学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从观念上改变自己错误的环境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积极推动社会的参与,使人们不断提高环境意识,从我做起,从日常行为活动中做起。进而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来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人类和生态朝着良性方向持续发展。1992年8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第27届国际地理大会上通过的《地理教育国际》,呼吁各国重视地理教育,并对地理教育的性质、任务、内容、策略等做出统一的、规范化要求,其意义就在于此。拓宽了中学地理教育目的,使其全面化、综合化。这也是中学地理学科相对于基础教育其他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它使学生具有21世纪建设人才参与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环境意识、地理素养和地理能力。为此,中学地理教育应受到各级教育领导部门的重视,使其在21世纪这一历史时期有效发挥其特有的功能,为未来人才的素质建设做出贡献。

2可持续发展促进了中学地理教育理论的系统化、科学化、时代化

20世纪初期以来,由于世界一些落后民族的相继独立和经济的发展,使世界人口急剧增加。资源的匮乏及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使地球环境日渐恶化。如何协调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生活的关系已经成为国际地理学界面临的主要研究课题。世界许多国家在地理教育中开始了新的改革和创新,逐渐形成了较系统的科学的现代地理教育理论。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又进一步充实了人地关系和谐论的地理教育思想。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通过了《21世纪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得到了全球共识。因此,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和谐论必将成为未来各国地理教育发展的基本理论,这表明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现代地理教育理论日臻完备。

3可持续发展思想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

随着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和改革,许多现代地理的新知识、新成果,及时反映到地理教学内容之中。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内容的加入,加强了资源保护、生态保护、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要求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水、土地、能源、森林、草地、矿产、海洋、气候、矿产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形成类型齐全、分布合理、面积适宜的自然保护区,建立沙漠化防治体系,强化重点水土流失区的治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城市绿地建设,逐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将成为地理教育的主要内容,体现出教学内容改革的时代特征,同时这也是世界各国地理教育改革的新趋势。

3.1增加新的地理观念和学科思想教育的内容

为适应参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在地理教学内容中增加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地理观念以及新的生产观、消费观、发展观、价值观等的教育内容。这些新的地理观念和信息,可参考《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和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制定的《地理教育国际》以及我国政府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等文件。这些内容的增补会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意识和行为习惯。

3.2减轻知识学习的负担,加强地理能力的培养

地理能力是顺利完成地理活动,即地理认识活动和地理实践活动所必需的能力的总和。现代教育观认为,能力培养是基础教育阶段第一位的任务。因为接受知识是一个终身过程。随着知识的快速更新,使学生具备各种学习过程所需要的能力,比获得知识更有价值和意义。所以,中学地理教育也应把地理能力的培养视为中心任务。

3.3系统地理要强化人地关系,突出学科的应用性特色

系统地理的教学内容改革必须走出为学知识而学知识的误区,同时也要避免在知识上面面俱到。在人地关系的教育上应改变重说教、轻能力的现状。避免只是从消极方面对人类活动加以限制,而要从积极的角度指出人与自然持续发展的方向。

为此,系统地理的教学内容要体现两条原则:一是强化人地关系,使学生懂得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预测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以正确地调控人类自身的生产和消费的活动方式;二是突出地理应用的特色,使学生明确所学各类地理系统及要素性质,物能的流动和转化,演变和发展规律的意义,并掌握利用、改造和保护各类地理系统的基本方法及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的方式和途径。

3.4区域地理要突出区域发展条件、问题和区域发展方向、策略两个方面

参与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地域为依托。区域地理研究的意义就是在具体的地域范围内,对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考虑,协调解决。区域地理的教育目的不能只是让学生记住一些地理名词和地理分布,了解区域地理现状,而是要让学生运用地理基础知识和原理,分析、解决区域地理问题。所以,区域地理教学内容能更深刻地揭示人地关系,为地理应用提供广阔的领域。为此,从区域条件、问题,区域发展方向、策略这一新的视角重建教学内容结构模式,培养学生以后参加地区持续发展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4可持续发展对地理教育工作者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主导作用,在实现学生主体地位中起到关键作用,教师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素质的培养。因此,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应不断了解国内外最新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动态,提高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以便于更好地、更快地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4.1积极掌握和充实新的理论性知识

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要达到使学生进一步获得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应重视地理教育发展趋势,及时适当地调整地理教育工作,积极跟上时代的发展,不断地用新理论、新知识充实头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关注国家发展,让教学工作紧密联系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培养合格的中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理论基础。同时应密切关注地理教育理论的充实、更新,及时了解掌握地理教育新理论。除此之外,作为地理教育的工作者,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应注意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内的新思想、新观念,以便在教学中恰当借鉴利用其研究成果。

4.2提高思维能力、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为了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地理教学法的研究和利用。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思想道德情操培养时,必须充分研究教材,利用教材,设计出形式新颖、图文并茂、具有启发性、思考性特点的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实施方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增大教学活动容量,改进和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接受知识,思考问题的热情和兴趣,圆满完成地理教育工作的时代使命,最终贯彻可持续性发展思想。

5构建新的地理教学模式、方法体系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确定的情况下,教学模式、方法就是教学过程的核心部分,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保证。要完成地理教学目标所提出的新任务,不是任何一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方法所能承担的,而是需要多种教学模式、方法所组成的结构体系共同完成。所以我们要探索多种地理教学模式、方法,使它们在实现地理教学新功能中发挥优势,最终实现完全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继术.浅谈中学地理教育的发展趋势与策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6)

2刘健.中学地理与可持续发展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02(9)

3黄冬兰.中学地理课应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J].保山师专学报,2002(4)

4王梅芳.浅谈新课程标准下中学地理教学中知识观的转变[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3(5)

摘要中学地理教育改革对可持续发展教育来说是一个契机。地理课是渗透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核心科目之一;在中学地理教育改革中应进一步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更深一层的协调人地关系,关注人类社会发展。注重地理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重视对学生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环境教育是实现持续教育的重点,科技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第4篇

一、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需要教育的有力支持

(一)可持续发展呼唤人的全面发展,而育人正是教育永恒而崇高的历史使命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的不是仅仅掌握了一定知识或技能的工具化了的人,而是具有求知能力和发展智慧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可持续发展的人,必定是全面发展的人。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生态文明与其说是对社会发展的挑战,倒不如说是对人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挑战。社会要持续发展,作为发展主体的人首先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从而是可持续的。人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是可持续发展实践活动的核心,离开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事业就失去了起始源泉、根本动力。而生产和再生产全面发展的人力资源,正是教育的任务。自从由直接生产过程中独立出来那时起,教育就高举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大旗,肩负起了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这一崇高而神圣的历史使命。我们完全可以断言,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是且永远是教育的历史使命。既然教育的历史使命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那么,教育就应当是也必须是一项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育人,是对教育肩负的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神圣历史使命的抽象而又通俗的概括和升华。

显然,只有依靠良性发展的教育,才能不断培养出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车轮才会由于有了发展主体的强力推动而快速前行;反之,离开教育的强有力支持,离开可持续发展主体的全面发展,人类憧憬已久的可持续发展就有泡汤的危险。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离不开教育的支持

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生态文明不仅对传统的发展观提出了严峻挑战,而且将从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对人类产生深刻的影响。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要求人类摒弃传统的发展理念,转而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是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无形基石。全球一浪高过一浪的可持续发展浪潮,可归功于人类久已萌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环视当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归根结底在于人们的发展理念的扭曲。

问题在于,怎样才能培育起人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使这一健康发展理念植根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呢?我认为,教育,也只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全方位培育起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长期养成的,是长期教育的结果。只有依靠可持续发展取向的教育,才能使人类自身真正意识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唯一科学的发展模式;才能使可持续发展理念由人类智者的“超前”理论变成全人类的共识;才能使华丽的可持续发展辞藻转换为人类的潜意识;才能使可持续发展由外在压力迫使下的不得已选择转化成人类个体内在动力驱使下的自觉追求……才能不断造就出一代代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支撑起可持续发展的大厦。难以想象,离开教育的强有力支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会怎样播撒人间。

(三)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离不开教育的支持

一般说来,对可持续发展理论,人们比较容易接受;对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也为人们所普遍认可。但是,人类正确的发展理念却往往在扭曲的实践中被异化。每当人们——包括即使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们在进行活生生的发展实践时,却每每做出不可持续的选择。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反差成了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顽敌”。

为什么人类饮鸠止渴式的发展实践总是大行其道,而人所共知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又总是被束之高阁呢?究其原因,在于人们高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尘世中庸俗即时的功利性追求的激烈冲突,尘世的利益、即时的需求和无边的欲望总是压倒对他人和后人的关怀,极端自私的掠夺性占有和挥霍常常使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代内平等和代际平等落空。究竟是用人类在“生态极限”的悬崖边缘得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去指导实践,还是削足适履,让唯一正确的发展理论去附会庸俗而危险的千年一贯的实践。这一事关人类生死存亡的实践选择已日益突出地摆在已做出正确发展理论选择的全人类面前。

为了使可持续发展理念尽快转化为人们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必须完善由可持续发展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机制。那么,能够促成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到实践顺利转化的中介又是什么呢?既然教育能够诱导人们摒弃不可持续的发展理念,重塑、整合可持续发展理念,那么,它同时也就能够搭建由知到行、由此及彼、由理念到实践的桥梁或中介,使可持续发展由理念的此岸到达实践的彼岸。特别是我们后面将要提到的全程教育可使具有可持续趋向的教育渗透到发展主体的每一个成员、发展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发展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以此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即可持续发展起点)、可持续发展过程和可持续发展结果(即一个可持续发展过程的终点)的统一,实践与理论的合拍。可见,全程教育可使人类的发展理念、发展实践形成共同的目标指向,使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可持续发展实践在高起点上实现有机整合,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合力。

(四)可持续发展向度取决于教育的可持续向度

教育不但能够有力地支持可持续发展,而且,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向度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可持续向度,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成了发展之源,成了可持续发展第一位的推动力。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呼唤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可持续发展的人,这样,我们便可以从培养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人的角度来探讨教育自身的可持续问题。只有把教育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教育才能不断培养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人,把人类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到与他所负担的新职责相适应的水平。

我们的结论显而易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主体——人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而只有依靠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人;因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向度取决于教育的可持续向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保障。只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也就是说,教育自身首先必须是可持续的,人类社会才会因为有了可靠的支持系统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五)教育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支持系统,而且教育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身就包括教育在内。如果教育本身是畸形的因而是不可持续发展的,那么,我们就不能理直气壮地说人类社会步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如果说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是一辆驶身未来的专列,那么,教育就是这辆专列的火车头;而如果说教育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专列的火车头,那么,教育的可持续性就在客观上成了火车头的动力系统。离开了教育,就等于离开了可持续发展的火车头;而离开了教育的可持续性,则等于缺少了火车头的动力系统。

二、怎样建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

所谓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就是以自身无条件可持续优先发展为前提、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充分实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有机整合并具有鲜明生态趋向的教育系统。欲要建构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必须对事关教育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按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要求进行重新反思。这样,我们便可以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功能、教育发展、教育属性、教育观念和 教育过程等方面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的建构问题。

(一)在教育思想上,确立使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如上所述,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要求人类自身必须全面发展,因而,从教育思想上看,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必须能够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作为科学而可行的教育思想,其内涵相当宽泛,这里仅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是培养畸形发展的人,还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这是一个事关教育发展走向的问题。

在考虑关系教育命运从而决定人类可持续发展走向的教育思想时,我们必须从整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寻找教育思想的切入点。可持续发展,与其说是对传统教育思想的挑战,倒不如说是为以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的建构提供了契机。实践证明,使受教育者畸形发展的教育思想,显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相悖,非但不支持可持续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恶动力”。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成为以支持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教养全面发展的人,是也必须是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的教育思想的基本点,是也必须是贯穿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的一根红线,离开这个基本点,偏离了这根红线,由错误教育思想导引的错误教育就难以支持可持续发展。

(二)在教育内容上,必须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高度统一,一方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另一方为代价

就大的方面划分,我们可将教育内容划分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大块。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如人类社会前进的两个车轮,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必须使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高度统一。

现代知识体系就像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固然可以将它划分为各种形式,以不同学科进行教学,但不存在价值等级或孰优孰劣之分,对人的整体和谐发展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以往教学中所存在的泾渭分明的界线和迎合社会一时之需的侧重,如轻人文知识重科学知识,轻历史、情感、思想知识重工具实用知识,都会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片面性,局限其视野,禁锢他们对客观世界的全面认识。总之,科学与人文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作用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给可持续发展以强有力支持,因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教育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一方的发展不能以挤占另一方发展空间为代价。

(三)在教育功能上,使教育内涵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实现有机整合

教育不仅具有工具理性固有的生产力功能即经济功能,而且具有价值理性内涵的人文功能价值。教育的经济功能固然重要,但涵养人文,同样是教育重要的功能价值之所在。平衡、整合教育的各项功能价值,特别是使教育内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实现有机整合,是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对教育的新要求。然而,在现实中,教育却常常被物欲驱使的人们功利化。

教育何以常常被功利化呢?1、教育自身内涵的生产力功能是教育常常被功利化的诱因。教育内涵着固有的生产力功能即经济功能。教育可孕育新生产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活性激素。在当今的反贫困战场上,教育的反贫困功能被人们普遍看好。久而久之,教育就异化为人们脱贫的工具。2、工业经济的扩张是教育常常被功利化的“温床”。与现代工业文明一起成长起来的现代教育,同工业文明一样,在给人类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并不断积累了诸如教育价值观上的科学主义与功利主义,教育目的观上的职业主义和技艺主义,教育过程中形式主义和理性主义等弊端。3、五花八门的所谓教育经济学、教育致富学、经济文化学等新学科为教育功利化提供了理论支持。舒尔茨的教育经济学理论,拉开了“向教育要金钱”的序幕。自此之后,诸如教育经济学、教育致富学和教育消费学之类的促使教育向经济倾斜的所谓新学科令人眼花缭乱,而关于教育的深层次研究中,难寻探讨教育综合价值的教育价值学的立身之地。4、轻人文而重功利的社会大环境的形成为教育披上产业面纱提供了可能的宏观基础。5、人们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为教育功利化提供了现实的微观基础。

为了支持可持续发展,教育必须尽快走出越陷越深的功利化泥潭,摆平教育内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使二者在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大目标下实现统一。

(四)在教育发展上,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确保教育享有无条件的优先发展权

教育固然受经济制约,但教育发展有其固有规律和相对独立性。教育适当超前于经济,为经济社会超前储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是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内在必然逻辑。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如果教育得不到优先发展,发展母体营养不良,那么,人类社会就只能畸形发展。

要确保教育无条件的优先发展权,就必须承认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承认教育事业的相对独立性,是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如果一味强调经济的基础性和制约性,不承认教育的相对独立性,那么,就不可能在优先发展教育问题上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五)在教育属性上,必须尽快走出教育产业化陷阱,使教育沿着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的轨道运行

正确的教育角色定位是教育可持续发展并以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支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正是从支持可持续发展等意义上,我们发现了教育的事业属性。1、教育担负的神圣使命决定了教育是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而不是即时庸俗的创收产业。教育肩负的特殊伟大的育人使命,决定了教育不是经济的“应声虫”,不能把教育“改革”为“应市(市场)教育”。综观当今世界,没有哪一个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把教育视为创收的产业,把学校当作赢利的企业,也没有哪一个学校打出招牌要像办产业一样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2、教育能够“生产”出劳动能力,将一般的简单劳动力转化为特殊的复杂劳动力,将经验型的劳动力转化为知识型的劳动力,提升劳动力的素质。就是说,教育具有生产力功能。但我们不能因此把教育混同为一般的生产力。教育在生产力大系统中有非同寻常的地位:教育是生产生产力的生产力。就是说,是元始的生产力,是生产力之母,亦即孕育生产力的母体。当我们说教育也是生产力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也仅仅是在以上意义上说的,而不是在通常的层面上说的。培养人的系统工程,又怎么能够按创办产业的思路去运作呢?教育特殊的生产力功能不仅不是诱使教育“化”为产业的理由,反而是将教育定位为崇高事业的绝好佐证。3、从表面上看,教育既有“投入”,也有“产出”,并有模糊的投入产出比。但是,如果我们作进一步的分析就不难发现,教育的投入产出机制与其他产业截然不同。教育“投入”,既有资金的投入,也有感情的投入;既有知识的投入,也有心灵的投入;既有物质的投入,也有精神的投入。教育“产出”,既有受教育者经济潜能的产出,也有人文涵养的产出;既有受教育者能力的产出,也有其精神的产出。显然,特殊的教育投入不能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作为教育特殊产出的提高了的综合素质也不具有商品性。同时,教育投资收益具有相对滞后性。这种特殊的投入产出机制决定了教育是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而不是即时庸俗的创收产业。如果按产业的思路去办教育,其成本全 部由受教育者承担,并推行所谓的教育达尔文主义,而政府作壁上观,让包括贫困地区在内的所有学校听凭市场的选择,优胜劣汰,那么,本来就十分脆弱的教育特殊的投入产出链条就有中断的危险。把神圣崇高的育人事业视为可带来即时效益的产业,就会诱使教育的动机和目的、手段和途径发生畸变,本来神圣的教育就会由此而蒙上粗俗的经济面纱,使教育顿失神圣的光环,人类文明赖以发展的基础就会因此而受到挑战。教育之所以被视为崇高圣洁的事业,除了她用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净化人的心灵、塑造人的素质外,还在于她摈弃等价交换的原则,以多付出少获取来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怀疑,教育昨天已经是、今天仍然是(或应该是)、将来永远是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而不是(或不应该是)即时庸俗的功利性产业。教育的事业属性不会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有人为了一时一地之需硬要将原本不是产业的教育当作产业去办,强行将无法产业化的教育产业化,使教育沦落为经济的附庸,那么,势必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我们已经陷入的把基础教育异化为实用教育、使普通高等教育堕落为谋职教育的误区,直接导源于将教育视为产业并试图将教育产业化的错误而危险的理念。产业化的教育,向受教育者灌输的是急功近利的实用处世哲学,而具有这样一种处世哲学的人,必然同时是不支持可持续发展的人。只有把教育定位为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教育才能不断培养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人。

(六)在教育观念上,必须淡化人类中心意识和由此滋生的征服意识,塑造具有鲜明生态取向的生态教育观(或绿色教育观)

教育,就其本质来说,始终是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为基础的;就其背景来说,生态危机是其面临的大背景。教育对人类自身自然的改造及影响,是以人类对身外自然的改造活动为前提和基础的,离开人类对身外自然的改造活动,就没有人类对自身自然的改造活动,亦即没有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生态危机构成现代教育的基本背景。教育,已经历史地与生态危机联系在一起。

在全球生态危机的严峻形势下,现代教育必须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如果说生态文明条件下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整个社会将走向生态化,也就是说人类将把生态学原则及其精神贯彻到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那么,教育也必须融入生态化趋势中,进行生态化再造。道理很简单,教育的发展是与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内在一致的和历史统一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态化发展,不仅为教育的生态化发展提供了现实的社会条件及其背景,而且对教育的生态化发展提出了现实的社会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必然要适应未来社会生态化发展的需要,致力于自身的生态化改造,并通过自身的生态化为整个社会的生态化发展服务。也就是说,现代教育将呈现出生态化的发展趋势,教育的生态化时代即将来临。所谓现代教育的生态化趋势,是说伴随着生态成长起来的现代教育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开始新的历史性转折,即逐步强化自身的生态化色彩,直至最终构建起和生态文明相匹配的新型教育体系。可以预见,未来教育必须按照生态学观点及其精神从理论、观念、价值、政策、目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重构,从而承担起培养具有生态知识、生态精神、生态智慧和生态品德的文明新人。可见,教育将按照生态学观点及其精神,致力于解决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时代性矛盾,从而推动生态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教育的生态化,不仅仅是人们在劣化的生态环境面前对教育的一种主观愿望,而是当前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态化进程中对教育的客观要求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人类迫于生态危机的压力倡导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之时,教育就应当随着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历史转型进行自身的改革,即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改革教育观念、目标、内容和方法等。

(七)在教育过程上,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必须贯穿于受教育者生命的始终,树立全程教育观

所谓全程教育,就是使教育贯穿于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成长过程和每一个受教育者成长过程的始终。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全面发展,而人类的全面、持续发展呼唤全程教育,任何一个环节的教育弱化或失灵,都会诱致人类的畸形和不连续发展从而有可能导致整个可持续发展链条的中断。

人类已经(或即将)进入知识价值时代,而知识价值时代的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新知识大量增长使知识系统经常处于爆炸过程中,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等方面变化更是日新月异。据专家统计,现代社会劳动者知识的半衰期已缩短至5-7年。这就要求人们既要不断地学习已经编码化的信息,又要具有充分利用这种信息的能力。这同时给人们提出了不断学习的任务。为了适应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趋势,劳动者终身学习成为必然趋势。学习成了知识价值时代人类最重要也是最有价值的劳动,成为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价值社会是建立在劳动者知识化和学习终身化基础上的社会。因此,“一次教育”的概念已经过时,应该大力提倡全程教育,否则即使一时光彩照人,最终难免会“江郎才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已扩展到一个人的整个一生。认为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要实现这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全程教育,使教育成为一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存在。

可持续发展大业,人类是基础;人类成长大业,全面发展是方向;全面发展大业,教育是根本;教育大业,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是前提。21世纪的国际竞争实质是发展模式的竞争,而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离不开教育的强有力支持。作为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的教育将成为可持续发展条件下人类文明的“定海神针”。教育应该也必须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下“为人类的全面发展服务、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理念。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2]冯天瑜.“可持续发展”的哲理之源[J].武汉大学学报,1998,(3).

[3]王善迈.关于教育产业化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1).

[4]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

[5]冯之俊、周宏春.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J].中国软科学,1998,(5)、(6).

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第5篇

关键词: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方向

收稿日期:2007―10―25

项目来源:本文是兰州交通大学继续教育教改项目“继续教育发展的前瞻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宋凌霄(1950―),男,汉族,法学硕士,兰州交通大学副教授。

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要构建、完善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终身教育体制。继续教育以其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学习形式的个体化和多样化而成为高等院校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终身教育理论的实践者、排头兵。终身教育思想是当今世界继续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将为继续教育提供更加广泛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人力资源开发和知识经济的来临、教育的普及化和高教大众化以及确立终身教育体系都要求发展继续教育。因此,搞好继续教育发展模式和方向的研究对继续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未来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体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与期望也快速增长,继续教育现状与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使得教育呈现出以下特征:

1.教育需求多样化

教育任务系统化――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新的行业及部门的不断涌现,使得人们对职前教育、转岗教育、闲暇教育、农村教育和业余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而为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促使教育任务日趋系统化。

教育层次高移化――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职业流动性的不断增强,要求从业者不断提升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竞争能力、文化层次和内在品质,及时补充新知识、新理论以适应社会发展,这将导致继续教育层次需求不断高移,为高等职业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以及各类高层次继续教育提供全新的发展机遇。

2.教育需求终身化

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要求学习者要不断进行学习,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生产劳动的智能化要求人们终身学习、接受教育――学习者只有不断地学习,适应知识的不断更新,才能应对新挑战。

全新的人才观――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健康的心理和身体,较好的适应能力以及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备素质,要提高自身素质,就要不断学习。

二、未来继续教育的发展模式与方向

同志曾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应立足于大教育体系,从终身教育的原则出发,满足教育多样化、终身化和优质化的需求。继续教育还应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充分认识到继续教育是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实现高教大众化,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有效载体。

1.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继续教育发展的正确选择

科学发展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学习者的根本利益作为继续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发展依靠学生,依靠学生发展,要把促进继续教育发展与学习者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坚持以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中心,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正确处理发展速度与效益二者的辩证关系。坚持发展的科学性,就是实现继续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树立品牌意识,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继续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教育质量是市场竞争中的砝码,只有高质量的继续教育才能保证在服务经济建设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继续教育始终要把质量作为教育的生命线,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不断引入新技术、新理念,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树立品牌意识,从自身所属的行业出发,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品牌专业,做大做强优势专业,重视品牌专业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坚持全面的、发展的教育质量观。确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紧紧抓住教学中心环节,加强管理,坚持向管理要效益,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促进继续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建立科学管理模式,适应和谐社会发展是继续教育发展的有效保障

继续教育应构建一种既符合经济发展需要又能促进学习者发展的“以人为本,开放式、服务型”的管理模式,促进自身和谐发展。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学生出发。坚持办学层次多样化,以满足各类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形成开放的运行机制,灵活处理学制问题,尽量推行学分制,实现教学管理弹性化。建立以学分制为主,选课制、指导制为辅的管理模式,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树立以人为本独具特色的管理理念,有效化解工学矛盾。构建开放式的管理体制,建立开放的课程体制,优化专业设置,形成特色专业,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实施服务型管理,精心设计和开发新的服务项目不断拓展教育服务领域。改革传统的管理观念,强化服务意识,以服务促管理,以服务促教学,实现教育服务功能。

4.树立开放的发展观,坚持面向世界和未来是继续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

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发展,世界各国各类教育集团和教育产业资本纷纷登陆中国,继续教育开放式的发展模式将成为必然选择。要建立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沟通和衔接的制度,打破唯学历是求和各类教育相互封闭,自成体系的格局,形成各种证书教育并行和相互沟通衔接的教育体系,推动教育系统内部的优化整合。积极了解继续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最新信息。树立继续教育的现代化观念,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加强交流与合作,借鉴先进的办学经验,使继续教育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5.坚持市场化经营,产业化运作是发展继续教育的重要手段

按照教育产业的理念,运用计划与市场的双重调节机制,进行产业化运作,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使资源进行优化合理配置,达到效用的最大化。扫除对教育产业化的认识障碍,改革现有的教育体制,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树立经营思想,打造学校继续教育品牌,制定与实施独具特色的“品牌战略”。

21世纪的继续教育将更加突出服务意识,坚持科学发展,注重品牌效应,兼顾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专业化建设、专业化管理和科学化发展将是继续教育发展的主旋律,高层次培训和继续教育将是继续教育发展重心,内涵式发展将成为继续教育大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向世界,强化内涵的继续教育将会实现自身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三、继续教育未来可持续发展策略

继续教育的发展现状要求教育者必须重新审视自我,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促进继续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及时转变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

当前,大多数院校仍以一种短期行为或只顾眼前利益的理念支配着管理和办学,品牌意识不强,没有真正从自身所属行业的特点出发,打造特色专业和管理特色,这样势必影响自身的持续发展。应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科学的政绩观,把继续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放在首要的、突出位置,树立全新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规模观、统筹兼顾的科学效益观和与时俱进的科学质量观,探索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开放的管理体制,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2.坚持内外兼修,促进自身和谐发展

继续教育要健康发展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这需要全社会,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的积极培育。教育主管部门应统筹规划,调整布局,实现资源重组,逐步形成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继续教育布局结构。学校要做好与教育主管部门的协调工作,争取良好的政策和宽松的办学环境,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沟通与普教和职教的关系,优化配置资源,达到资源共享,师资共建。要强化内部改革,建立一套科学的、符合继续教育特点的运行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和办学效益,为继续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科学、快速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3.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构建继续教育发展战略平台

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也为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使得继续教育得以改革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打破以往的地域、时空限制。教育者要善于研究新问题,紧跟社会发展,注重人自身素质的提高,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做好人力资源深度开发,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建立科学的发展观,按照产业经济学的规律,搞好教育事业的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不断引入新理念、新技术、新手段,构建继续教育发展战略平台。

4.加强专题理论研究,建立继续教育发展评估体系

要保证继续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就要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测量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教育过程及其效果进行质的评判和量的估计以保证继续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评估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统一,静态与动态相统一,动机与效果相统一,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原则,按照客观性、全面性、动态性的要求,对教育部门、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通过评估,解决新形势下继续教育效果的有效方法,探索提高教育质量的最佳途径。

5.坚持创新是发展的灵魂,开创继续教育工作新局面

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关键要处理好学习者与教育的关系,所涉及的内容是复杂多方面的,因此,作为一种全面的创新观,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观的内容是丰富和全面的,要从加强教育事业建设的战略高度致力于提升继续教育的创新能力,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继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努力创新继续教育的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机制和人才观,全面开创继续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昌军等 天津市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3~31.

〔2〕郭泽保等 中国成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3(12):166~168.

〔3〕谢枭鹏等 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与机制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1)下:33~34.

〔4〕马德益等 科学发展观引领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研究〔J〕.成人教育,2005(10):21~23.

〔5〕沈世铎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成人教育改革〔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3(3):12~14.

〔6〕孙芹丽 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3(3):24~26.

〔7〕杨学俊 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模式研究〔J〕.理论与实践(理论月刊),2003(6):75~76.

〔8〕马勇等 中国成人教育发展战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6(2):12~13.

〔9〕黄松青 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J〕.中国成人教育,2000(5):12~13.

〔10〕刘祥龙 规模扩张型发展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01(4):4~7.

〔11〕洪浩 和谐社会背景下成人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J〕.职教论坛,2006(2):34~36.

〔12〕王传永 以开放求发展〔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6).

〔13〕王铁军,曹富雄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导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

〔14〕靳希斌 教育资本规范与运作〔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第6篇

关键词:环境教育;立法;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296-02

近年来,世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21世纪的热点议题之一。中国也遭受了雾霾为主的大气污染等自然灾害,这些问题的根源都在于不科学的自然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意识的严重缺失。未来,环境教育以及环境教育立法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环境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国外环境教育萌生于20世纪60年达国家的“生态复兴运动”,随着世界各地相继出现的几起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爆发,人们开始真正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开始关注环境问题,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世界各国都开始对国民进行环境教育。国外环境教育从萌芽到现在的发展成熟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环境教育法律体系。而中国的环境教育真正开始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将环境教育提升行政日程比西方国家晚了近三十年。至今,中国环境教育体系从建立到推行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而成效却不显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将环境教育提上法律的高度。中国环境教育体系一般以道义劝导宣传为主,公民保护环境意识并没有深入人心,而法律的强制性可以很好地规范公民的做法。完善的法律制度可以更好地推行环境教育。环境教育立法对环境教育具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国家应当把规范公民保护环境行为的内容明确表明,确定为法律条例,这样才能使公民依据法律条文调整自己的行为,强制性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规范个体行为。因此,环境教育立法十分必要。而目前,中国的环境教育立法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可行性。

第一,环境教育立法的理论基础基本形成。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伦理理论是环境教育立法的基本理论。1972年召开的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中首次提出《人类环境宣言》,将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视为环境教育问题进行政策讨论,这为环境教育立法奠定了初步理论基础。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文中正式表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主要针对当时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而提出,而这一理论的推出成为环境教育立法的首个理论依据,并且这一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基本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这是人类共同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在西方学术界也称之为“环境哲学”或“环境伦理学”,是专门研究人与自然的一门道德科学,虽然它的研究对象是应用伦理学,但是它的核心观点是主张人类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同样呼吁人类要转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错误“人类中心论”,主张环境教育应该将道德伦理约束力转换为具体的法律效力。这一理论的提出无疑为环境教育立法提供了强有利的理论支持。

第二,环境教育立法的法律基础基本形成。目前,中国法律体系日趋走向完善和健全,长远来看,环境教育立法也应该成为中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际社会的经验看,环境教育立法均取得了较好成就。如美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制定了《环境教育法》,并在实践中对它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在这部法律的推动下,美国各州市也相应地制定了地方环境法规。在美国各届政府领导人的大力支持下,该法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环境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为美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英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也不断制定环境教育的相关纲领性文件,并于1993年了《环境责任――高等教育议案》,这一议案为高校环境教育提供了有利依据,是推动英国环境教育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之一。日本也在1993年正式制定了《环境基本法》,将环境教育提升到宪法的高度,为亚洲各国环境教育立法提供了典范。就中国环境教育发展历程来看,1980年颁布的《环境教育发展规划(草案)》将环境教育正式纳入学校计划大纲,这是中国环境教育事业上发展的一次里程碑,为中小学普及环境教育知识提供了现实法规依据。1996年的《全国环境教育宣传行动纲要》将环境教育提升到完善中国教育体系的高度。2011年的《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中也提出了改革创新环境保护体制机制等观点,这些法规和意见都为环境教育的立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第7篇

可持续发展教育;全球教育;2015年后

王咸娟,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为共同应对全球不可持续发展问题,促进全球教育作为国家软实力的发展与繁荣,增加全人类共同福祉,2000年联合国通过《联合国千年宣言》,将2015年设定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UN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的期限。在这15年期间,全球和世界各国在例如社会基础设施改进与建设、增加人民收入、拉动经济增长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联合国也意识到即将结束的“千年发展目标”从理念根基上来看,虽然强调了“人”的发展,但却没有给“可持续发展”理念以足够多的重视,特别是在资源和生态环境、优秀自然及文化遗产、社会平等这些更具发展后劲的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因此,在联合国启动的2015年发展议程国际进程和全球大讨论中,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今后全球发展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发展方向,强调未来全球发展目标应该更加关注软件建设,强调促进意识的提升和行为方式的改变,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治理模式,消除传统落后的发展观以及生产模式、消费和生活方式,促进包容性增长和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教育:实现2015年后发展议程

目标的关键要素

应对人类发展的不可持续问题,政治、经济等传统治理手段往往成为世界各国的首选。然后,近十年以来,教育作为国家软实力提升的助推器,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逐渐进入全球治理框架视野,为传统的全球和国家治理模式注入了新的思考点,成为人们对未来保持美好期望的重要保障。正如联合国在2013年人类发展报告《南方崛起:多元化世界中的人类进步》中指出,人类发展的进步离不开全球和国家层面上的行动和制度。在国家层面上,由于各国国情、文化和制度各不相同,因此要想出一种万全之策既不现实,也不会取得任何效果。然而,如果加强政府在教育等方面的承诺,却能成为促进平等、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可以说,教育是促进人类实现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最终途径。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白皮书《反思教育:走向全球共同利益》,强调教育将成为2015年后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框架中的关键要素,指出为了能够适应飞速发展和变化的世界并且促进社会变革,人类做出了各项努力和尝试,其中教育始终处于核心地位。白皮书指出,“一个能够真正使人类不断强大起来的教育应该能够帮助我们培养生产所需的人力资源,使人能够持续学习,会解决问题,富于创造性,能够与他人以及自然建立和平和谐的共处关系。如果一个国家能够保证为所有人终身提供这样的教育,那么一场‘以教育作为引擎和关键要素,全人类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更加美好的未来’的革新即将悄悄拉开帷幕。教育能够,而且必须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

可见,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进程中,高质量的教育不止停留在创造劳动力、储备人力资源、改善个体生存质量、促进经济增长上,更应该塑造出一批能够开启可持续发展时代的先锋和大众。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2015年后全球教育发展的关键词

面对2015年后全球发展所面临的诸多挑战,教育应该如何应对?如果教育仅仅止步于培养人们基本的读写和计算能力,那它必然无法发挥其作为社会发展驱动器的作用,教育必须变革,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入手,帮助人们获得未来真正所需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2012年,“里约+20”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宣言中多次重申“普及高质量的各级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实现包括千年发展目标在内的各项国际发展目标的必要条件”。联合国开放工作组建议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设为2015年后国际教育发展总目标的具体目标之一,提出“到2030年,确保所有学习者获得促进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包括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可持续生活方式”。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白皮书《反思教育:走向全球共同利益》强调,教育应该不仅要对个人负责、还要对社会负责,更要对未来负责。指出“当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目标时,我们应该紧密围绕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教育已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4年5月召开的全球全民教育会议中,了《马斯喀识》,它确定了2015年后国际教育发展的七大目标,体现出强调平等、优质、全纳、可持续发展以及终身学习的未来发展趋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马斯喀识》强调教育质量对于人们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性。指出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学生学习必须实现一定的学习目标,或者取得相应的学习成果,或者掌握有尊严的工作及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必须掌握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和平社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并且,《马斯喀识》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未来全球教育发展的目标之一,指出随着全球环境危机的加深,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问题的凸显,环境教育早已无法胜任应对人类发展危机的重任,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以“尊重”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目标是借助教育改变我们的行动和实践,使所有人,包括子孙后代的基本生活需求得以充分满足而不是被剥夺。《马斯喀识》在“公民技能与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中明确提出“到2030年,所有学习者都要通过包括全球公民教育及可持续发展教育等途径,掌握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和平社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

从近三年召开的重要国际教育会议及其成果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教育已经成为未来国际教育发展的关键词。特别是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创造优质教育以及终身学习等方面,可持续发展教育所倡导的知识、能力、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既成为教育质量提高、实现终身学习的重要衡量标尺之一,同时也成为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途径。

三、四大趋势: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明天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05-2014)国际实施计划》(以下简称《十年计划》)作为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旗舰项目虽然结束,但可持续发展教育因该计划得以在全世界推进的十年却成绩斐然,对可持续发展教育本身以及未来国际教育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意义。2014年,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在日本举行。会议《塑造我们希望的未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05-2014)监测与评估终期报告》对十年来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签署了《爱知县名古屋可持续发展教育宣言》,并重新了面对2015年以后的《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计划》。2015年5月在韩国仁川举行的世界教育论坛重申了2014年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的相关成果,并在《仁川教育宣言》当中强调。基于国际社会的努力,可持续发展教育不仅将成为未来国际教育发展中的永恒主题,同时也将呈现新的趋势。

(一)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政策推进任重道远

努力使可持续发展教育得到决策者的认可,使之纳入决策范畴是国际社会十年来一直强调的重要推进策略。2009年4月,德国波恩召开首届可持续发展教育世界大会,大会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纳入未来公共教育政策”确定为未来五年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行动战略目标之一。2009年,联合国在其的《学习促进可持续的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背景和结构审查》中强调了“要通过教育和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教育必须进入政策的重要位置”。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推进应该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可持续发展教育专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二是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国家和地方基本教育政策的融合;三是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国家和地方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中的体现。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十年来,有66%的会员国制定了国家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例如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等;50%的会员国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纳入国家其他政策,如芬兰、加拿大、瑞典、中国等;29%的国家在相关法律和法规文件中体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如英国、挪威等国。尽管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进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面对新的《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计划》的,世界各国需在已有实践的基础上制定或完善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因此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特别是经济和教育欠发达国家,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推进仍然任重而道远。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与教育质量提高的关系更加紧密

改善学习质量、提高教育质量是多年以来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理想。但是对于如何界定优质教育,或者优质教育应该包含哪些要素,一直是国际社会持续讨论的热点问题。

随着传统教育的疆界逐渐被打破,教育越来越融入复杂多变的全球化进程当中,世界各国越来越意识到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危机,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灾害风险、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等应该成为优质教育需要回应的问题。因此,国际社会对优质教育的争论开始融入新的要素――可持续发展。根据《马斯喀识》,所谓好的教育不应该只满足于实现个体有尊严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还要使个体能够有应对可持续发展未来相关挑战的知识结构、思想态度以及行为方式等,甚至能够引领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变革的意识和能力。国际社会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到优质教育的核心要素范畴,折射出人们希望以教育来扫除发展障碍,共建可持续发展未来的共同期望。那么可持续发展教育何以能够打造优质教育呢?

首先,可持续发展教育强调教育与社会现实的紧密联系,这是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过去的教育,人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教什么”和“如何教”上,而现在人们应该思考“我们为何而教/学”,也就是说,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目的,以及思考是否应该改变我们的教育以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教育倡导教育不仅要促进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更要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在教育功能定位上开启了革新之路,特别是在功利主义盛行的当下,还教育以其本应当有的职责。

其次,可持续发展教育为优质教育和全民学习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可持续发展教育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全民优质教育的核心;可持续发展教育为教育、学习和培训注入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可持续发展教育通过关注和参与可持续发展行动的过程,给人们传递了新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现了终身学习的要求,鼓励社会全体学习者都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过程中来。

最后,在教与学内部,可持续发展教育无疑也在引导一个新的学习革命。实践证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作用在于推动教与学向着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转变;新型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大量出现是新阶段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特点;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过程中,获得认可度最高的学习方式是参与式/合作式学习;可持续发展教育是革新教育、教学与学习的重要工具;是促进教学与学习创新的重要动力来源。

可见,可持续发展教育能促进优质教育,在于它远不止于传授可持续发展相关知识和信息,而是在更加广泛的意义上以教育的力量推动人类在价值观、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上发生深刻变化,促进社会的转型,帮助人类共同面对一系列发展难题。

(三)气候变化教育将成为可持续发展教育关注的重要主题

在全球所面临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环境领域的发展难题当中,气候变化逐渐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困境,这直接关乎人类未来的生存之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趋势的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将在气候变化相关国际谈判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教育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核心举措,不仅要不遗余力促进公众对于气候变化的理解,同时还要在学生中普及基本的气候知识,帮助学生对气候变化形成科学认知。近几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鼓励更多关注气候变化主题,并通过开展相关教育项目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能力和意识。这些项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提供优质的气候变化教育;(2)鼓励应用创新型教学策略进行气候变化教育;(3)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4)通过媒体、网络和相互合作来开展气候变化为主题的非正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波科娃(Irina Bokova)指出,“教育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理想未来的一剂良方,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计划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教育项目’正是在着手制造‘教育’这一剂良方。”

(四)“全机构方式”将更加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成功

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第8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思想;高中地理学科;理论研究

高中地理学科中,主要教授的是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在高中地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教育非常重要。尤其我国的人口众多,需要使用可持续发展教育观念来作为重点,提高国民素质,保证可持续发展教育战略的立刻执行。尤其要针对高中中学地理课程中的可持续发展内容,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更为丰富的地理知识,还能够使得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为之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良好的平台。

一、我国高中地理课程的可持续成长教育基本现状

对具有特色的可持续成长教育理念,其本质是将传统的教育教学元素加入到可持续成长教育过程中。通过改革新课改的相关政策,能够不断将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可持续成长教育挖掘出来。现阶段,我国的可持续成长教育理论课程一直沿袭的是二元论,把人与自然区分开来。基于此,没有将高中地理课程的可持续成长教育充分发挥出来。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只有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才能够重新编制好高中地理的相关教材。

二、高中地理基本课程以及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

1.高中地理基本课程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将表层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互为结合,其研究范围比较广泛。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可持续发展内容对于自然防范教育和各个地区的习俗文化等进行一定的资源保护,将地形和气候等可持续发展内容加入进去,能够更好地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我国可持续成长教育的核心要求是:让高中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环境变化的基本规律。在分析组成环境的各个要素之间,能够清楚了解到其相互影响关系。从而对政治原因或者经济原因等方面分析各个要素之间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所造成的相关影响。在高中地理课程中,设立的环境知识能够充分体现出人与环境的相关要求。

2.可持续成长教育内容

高中地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可持续成长教育观的相关内容,能够将其作为高中地理课程的主要部分,继而成为可持续成长教育的主要传播者。新课改实施之后,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文字;其二,图表;其三,读图。在文字方面,可持续发展成长教育观念在内容上主要以文字的形式出现,此类文字资料为高中地理的可持续成长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在最新的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方面,将选修模块和必修模块区分开来,将其中的基础知识点充分理清楚。在图表资料方面,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图表资料是文字资料的最好补充,承担传播内容的职责,将图表与文字互为结合,能够区分出不同的责任。在漫画资料方面,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高中学生学习可持续发展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可持续成长教育发展思想。在读图资料中,高中生通过读图思考活动来展开可持续成长教育活动。在进行环节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互为交流融合,不断认识可持续成长教育理念。

三、优化高中地理学科的可持续成长教育的相关措施

1.不断优化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模式

由于受到传统高中地理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所以高中地理课程的主要教学是围绕以下模式:以课堂、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仅仅向学生灌输单方面的知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没有进行自主性和互动性的教育教学方式,学生往往只是一味地接受知识,没有对知识进行消化和理解。开放式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过程中加入多媒体设备和使用相关工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互动式的答题过程中愉快地进行相关教育教学。

2.建立科学的可持续成长教育评价体系

将可持续成长教育评价体系用于实际评价中,需要先确定好学生的知识掌握量和学习能力,不仅仅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还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3.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师资培训

教师本身应该充分意R到教育教学活动是不断更新的,只有将学习的新知识和新方法作为长期的动力研究下去,学生才能够受到更大的益处。学校在教育教学研究机构中,对高中地理教师进修相关方法培训师,需要加入一些可持续成长教育因素,尽最大努力做大效果极致化,从而提高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践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持续成长教育理念的开展研究范围比较广泛,在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工作中,需要端正好教师的教育思想,重视对高中地理知识的有研究和探索,注重高中地理的文字学习和图表学习等。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观念,有目的且有计划的利用教学手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