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社会市场经济

社会市场经济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5 15:03:41

社会市场经济

社会市场经济第1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终极性价值;现世性价值

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经济形态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以理性化、自由竞争和利润最大化为标志的市场经济转变。先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利益格局被逐渐打破,而新的利益格局尚未完全确立,各种利益关系因而变得错综复杂,人们对经济关系和经济利益的关注空前地敏感和突出;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和展开在诱发新的经济伦理观念的同时,也促使我们对市场经济制度本身作出价值判断,市场经济在伦理道德方面的优劣成败成为经济学界和伦理学界共同的话题。理论和实践都需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这一课题作出回答。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坚持现世性价值判断与终极性价值判断的统一,应该成为我们始终坚持的原则。

一、现世性价值判断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

现世性价值判断,是指以稀缺资源配置和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为核心,以“自然形成”的既定制度的合理性作为标准的判断方法。市场经济与这种对资源配置和财富生产分配的关注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它强调效率和效益,强调合理的市场规则对市场个体的制约,以理性和实用主义为基础。在人们对经济利益和经济关系异常关注的现实条件下,离开现世性价值判断,不顾人们日益增长的提高收入、改善经济生活的愿望,对公众提出的任何“清高的”伦理要求,只会成为空中楼阁似的玄谈,对于解决形形的经济伦理问题无能为力。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时,“利”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加因素,而是义利关系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义利矛盾运动中动力源泉的核心。在这种背景下,可以用社会主义功利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的指导原则。

功利主义的萌芽,在人类历史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并在西方奠基于近代社会前期,最终形成于19世纪。然而,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主导精神是“先义后利”、“重义轻利”的尚义精神,具有反功利的倾向,而这一切是与自然经济的运作方式联系在一起的。市场经济推动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巨大威力,是通过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来发挥作用的。这三大法则与规律无不体现着市场经济最基本也最核心的客观精神——效益精神。效益精神反映了市场经济求利性本质的根本要求,效益精神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和生命。

功利主义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伦理精神和道德原则,无疑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在利益关系成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时,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就成为现代伦理学的主要任务之一;重视人们的行为后果,不仅使道德评价具有比较客观的标准,而且对于人们的务实精神具有促进意义;强调趋利避害,不仅符合现代社会复杂的生活本质,也符合现代人的基本心理趋向。当然,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精神——社会主义功利主义,与资本主义功利主义既有着因共有市场经济的一般而产生的共同要求,又有着因所有制的特殊性而产生的特殊要求。这种特殊的伦理精神主要是:其一,它把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利益作为道德的基础;其二,它虽然侧重以行为后果作为评价道德现象的标准,但也兼顾行为动机的评价意义;其三,既反对重义轻利,也反对重利轻义,而主张义利统一,既求效率,更讲公平。

经济伦理在市场经济中的现世性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经济伦理可以规范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市场经济社会中,市场运行的主体是有着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和个人。要保证市场经济秩序健康、有序,离不开完善的法制对企业和个人的规范。法制是建立市场经济的第一种规范,市场经济应当是法制经济。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客观上要求市场活动的主体以及市场经济的各种行为,都应当在法律规定的秩序中进行活动,受法律的规范和制约。没有有序化的市场,就不可能有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仅有法律的维持是不够的,市场经济还必须有自己的道德基础。经济伦理在这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规范作用。

与传统的自然经济相比,市场经济是通过交换来实现资源的配置,来实现人们之间的经济联系,因此,交易成为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方式。交易打破了传统封闭的生活,也在根本上改变着人们的道德世界。与传统的非市场经济社会生活相适应的道德世界,其核心在于“忠诚”。血缘纽带、宗法制度以及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严格的上下级层次结构都要求某种人身依附的“忠诚”。市场经济作为对传统自然经济的历史对立,在经济伦理上所要求的核心在于“信任”,以及由此衍生的平等和自由。所以,它最重要的道德基础是“责任感”。这种责任感缘于每个人对自己的一切后果负责的道德感。没有基于道德基础上的责任感,对于社会,它不能有效地实现职业职能、创造效益、组织社会结构、稳定社会价值;对于个人,它不能进行个人技能的积累,为社会创造服务与作出贡献。离开了这种责任感,市场经济的活动基础——契约伦理和经济信用就难以为继,分工合作的价值前提也会丧失殆尽,交易成本费用将会大大上升。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大量经济信用失常、权钱交易中的“寻租”等违反市场经济伦理的行为极大地危害着正常的市场秩序,也使得分工合作和规模经营的效益难以实现。另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伦理要求个人和企业坚持平等、自由等经济正义原则,这些经济正义原则构筑了人类分工合作的秩序。因此,强调经济伦理对个人和企业的规范行为对于建立和维系健全的经济秩序大有裨益。

第二,经济伦理可以有效地推动经济增长。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但同时又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在马克思看来,“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及其“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既是“人们物质关系的产物”,更是非物质生产即“精神生产领域”。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文动力即精神生产力可以作为第二种动力,推动经济的增长。经济伦理是这种人文动力中一种现实的、强大的力量。西方著名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近代以来的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得益于新教伦理的推动,新教伦理构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的人文动力,其中“天职”观念形成的职业伦理,“蒙恩”观念构成的经济合理主义,“节欲”观念构成的积累精神,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三个基本的人文动力,它通过“资本主义精神”的中介,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有效率的制度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是构成经济发展的内生的变量。由此我们也可以判定,与经济发展要求相契合的伦理道德,也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并对经济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现代经济发展,首先来自于社会生产率的提高。社会生产率的提高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分工和专业化;二是个人和组织的积极性。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分工和专业化已成为普遍的现实,人们的积极性或进行投资、创新、经营和创造的经济努力,对于经济增长无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人们的经济努力,尤其是涉及长远利益的投资与创新,需要社会激励提供心理与舆论支持。由于人类行为具有寻求合理性依据的偏好,经济伦理的激励就不仅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是至关重要的。合乎市场经济需求的经济伦理可以为人们的经济努力提供合理性辩护,使人们可以理直气壮地从事各种创造性的经济活动,它也可以唤起人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调动人们的热情和信心,推动人们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二、终极性价值判断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

终极性价值判断是指在物质资料生产中,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制度安排对人存在的意义为标准的判别方法。它认为制度的变迁或替代是必然的,它要求把对于现行经济制度的价值判断作为其他价值判断的基础,在整体上引导着制度的前进方向。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行,一些具有根本性价值意义的经济伦理问题的出现,比如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公平与效率、先富与共富的关系等有关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问题,以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身的价值判断问题等使我们认识到,经济发展必须以终极性价值判断为导向,使其拥有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使其富有人文精神。在这种思考的指导之下,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功利主义的同时,还要弘扬以人为本的精神。

以人为本的精神,就是主张人的价值是最高的价值,要把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其他见物不见人的价值判断均不符合以人为本精神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人为本精神有着双重的道德价值:

一方面,以人为本精神对于市场经济逐利性具有矫正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市场经济的一般本质—·逐利性。这种逐利性,既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又是导致人的异化的重要根源。市场经济的发展,虽然将人从对自然的依赖关系和对人的人身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但是又把人推向了对物的依赖中,从而造成了人本主义精神的沉沦。因而,坚持以人为本,有利于引导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以人为本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本质要求不谋而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为人民谋利益,它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把共同富裕作为根本目的和最终目标,因而在本质上以人为本。这种以人为本的精神,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和集中反映,又是抵制和抑制市场经济反人本主义精神负面效应的有力武器。这种新的经济伦理精神,把是否有利于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利益,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衡量经济工作、经济行为的最根本和最高的价值标准。

同样,认识终极性价值判断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的关系,还必须考虑经济伦理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意义。

第一,经济伦理可以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进步需要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将社会发展主要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把经济增长视为目的。其战略目标追求的是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民收入的增加,将经济效率视为社会发展水平的尺度。实践证明,这种发展模式并不令人满意:不仅造成对有限资源的掠夺性浪费,而且无法使人得到整体幸福。对这种模式弊端的反思,人们逐渐认识到,经济发展的中心是“物”(生产效率的提高),社会发展的中心是“人”(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虽然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但决不能顾此失彼。于是,社会发展模式发生向社会全面发展为宗旨的转变。这种模式以“人”为本,是一种面向人类追求真善美统一境界的全新发展观,它要求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寻找合理的平衡。

第二,经济伦理可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马克思说:“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这是从哲学高度对人的需要的思考。在他看来,人的需要是人追求自己的对象的一种本质力量。这种“力量”一方面由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产生和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实践活动和人们的社会关系本身,又构成需要的主要内容。因此,“需要”体现了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及社会实践活动主体这两方面的规定,所以也就是人的本性。需要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推动着生产的扩大和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运动和前进。而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以人为本的要求体现了人类需要的这种全面性和多层次性。

从经济发展的趋势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来看,市场经济不是人类最理想的经济形式,与未来的产品经济形式相比,它有一定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市场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前提,必然造成人的片面发展;市场经济以市场主体的利益差异为前提,必然造成人与人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这种局限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具有必然性。然而,它又必然会被人类社会发展的更高形态——产品经济形态所克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产品经济形态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以人为本要求即终极性的价值要求体现了这种发展趋势。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是现世性价值判断与终极性价值判断的统一

现世性价值判断所要求的社会主义功利主义和终极性价值判断所要求的以人为本精神不是两种性质对立的道德要求,而是同一道德体系中的两个不同层次的道德。

社会市场经济第2篇

市场经济的制度和谐,是指由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以效率为基础的和谐。这种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以下基本要点:

市场经济下的人们是能够为自己的各种选择负责的、相对独立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拥有相对平等的起点、权利和机会,这样人们的心态就会比较平和。而一旦有了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人们就会按照市场原则,寻找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位置,这样既有利于使每一个人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也有利于使社会资源配置达到最优。

市场经济下的企业是约束硬化的企业。企业虽然以营利为目的,但其行为必须纳入各种法规和政策的框架之内。诚实守信,不生产假冒产品,不坑害消费者,不作欺骗性宣传,不污染环境,善待员工,所有这些既是对企业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企业遵守规则、履行责任,有利于实现企业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和谐。

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及其所要求的平等进入,能够提高效率,也有利于促进和谐。市场经济的全部魅力在于竞争,在于优胜劣汰,而竞争是以平等进入为前提的。马克思曾经论述过平均利润,即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其实,我们也可以把平均利润作为判断市场机制是否健全、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平均利润的形成是以资本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自由转移为前提的,不能设置基于部门利益的人为垄断等障碍。公平竞争不仅能够带来效益,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初次分配是相对公平的。初次分配公平对于社会和谐十分重要,因为很多不和谐就缘于初次分配不公平。

市场经济下政府的重要职能是明确和保护产权,制定规则,监督和保障规则的执行,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产权和信息方面的原因,在竞争性领域政府通常并不充当投资主体,这就可以避免竭泽而渔的“政绩工程”;政府的权力是公开透明、依法依规运行的,寻租式的腐败自然就会减少。

社会市场经济第3篇

1.(2012·浙江文综卷·26)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浙江民营企业加大海外投资力度,尤其是一批龙头企业从2011年开始集体发力参与国际并购,有的还把工厂开设到欧美国家。浙江民营企业上述举措的意义在于

①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③加快产业转移,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 ④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形成参与国际竞争新优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意义。材料中参与国际并购、到欧美国家办厂,这是我国企业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主动“走出去”的表现。经济全球化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拓展了企业发展空间;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既有利于培育国际知名品牌,也有利于防范国际风险。故本题选①②组合。解答本题主要围绕经济全球化、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意义进行选择,还要注意不能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混为一谈。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这些都与我国实施的“引进来”战略有关。另外,材料与产业转移无关。故③④不选。

2.(2012·安徽文综卷·1)201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要求且表述正确的是

A.运用经济手段——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为7.5%

B.运用行政手段——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C.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规范并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

D.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的区别,以及经济手段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行政手段是国家采用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为7.5%,是国家通过计划调节经济的表现,故A符合题意。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运用的是经济手段中的货币政策,不是行政手段,故B不选。财政政策是指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政策,一般与税收有关;而货币政策是指货币供应量、利率、信贷等方面的政策,一般与银行有关。规范并引导民间融资,这与货币有关,故属于货币政策而非财政政策,故C不选。落实和完善税收优惠政策,这属于财政政策,故D不选。

3.(2011·广东文综卷·26)某企业某年利润1.2亿元,称之为私人收益,但污染造成附近居民的经济损失约0.4亿元,这样社会收益约0.8亿元。由于政府新颁布了环境保护条例,在同样情况下,该企业为避免可能面临的0.4亿元罚款,投入0.2亿元解决了污染问题,此时的社会收益为1.0亿元。这一过程表明

A.法律法规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

B.污染是公共物品,必须由政府治理

C.市场在政府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的弊端

解析:企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也是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表现。但在市场竞争中,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市场主体有时会做出违法违规、道德缺失、损害社会利益的事,造成资源浪费,故需要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材料反映的就是国家通过法律手段对企业行为进行调节。故本题选C。解答本题还要明确以下知识点:①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是计划和市场。故A不选。②什么是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物品。显然污染不是公共物品,应由企业和政府共同治理。故B不选。③区别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和滞后性。简单讲,市场调节的自发性主要表现为市场主体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而做坏事;滞后性是指市场调节是事后调节,因此市场主体可能会做错事,但不是做坏事。材料体现的是市场调节的自发性而非滞后性,故D不选。

4.[2012·山东文综卷·30(1)]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将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2001年和2011年中国出口商品情况图。

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在出口商品中所占比重,2001年为17.5%,2011年为28.9%。

材料二 2012年国家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支持企业培育自主品牌;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完善进口政策,搭建更多的进口促进平台等等。同时,国家进一步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国家为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采取的经济措施有何意义。

解析:解答图表题,主要是通过数字的比较得出相关结论,一般是通过纵比看成绩,通过横比看不足。对本题中的图表主要是通过纵比看成绩。注意,有几个比较的项目,答案一般就有几点。解答第二个问题,首先要审清设问,设问的立足点是“经济措施”,设问的类型是“意义类”;然后阅读材料,找出经济措施,最关键的是能结合具体措施,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经济生活》知识进行解读;最后运用“意义类”试题的答题方法组织答案,通常使用“有利于”的表述方法。

参考答案:与2001年相比,2011年我国出口商品总额大幅增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明显增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所占比重明显上升。

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促进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社会市场经济第4篇

一、分析性新闻的内涵及其与其他类新闻的联系与区别。

所为分析性新闻,就是全面深刻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对事物发展的多样性、复杂性进行充分阐述的一种报道形式;多用于社会热点、难点以及未被人们普遍认识的新生事物的报道;在活跃人们思维、拓宽人们思路方面有着其它新闻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类体裁近两年在报端偶有所见,象新华社播发的《关于物价的通信》、《关于粮食市场的通信》、《换个角度看盈亏》等,以及人民日报刊登的关于“三资企业”、企业资金问题的系列报道等。

分析性新闻与新闻述评、新闻分析、新闻综述、思辨性新闻、解释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等中外新闻品种,虽在某些方面类似,但有明显的区别,这些报道形式远不能代替分析性新闻。我们不妨对分析性新闻最为接近的四种报道形式作个比较。先看一看解释性新闻,它一般是提供新闻背景并对有关新闻事实进行解释或分析的报道,着重回答五个“W”中的“Why”(为什么),告诉受众新闻事实的意义及前因后果,对复杂的事件进行整理和解释;新闻述评这种体裁是新闻评论的表现形式之一,表述方式主要是就实论虚,寓理于事,因事说理;新闻分析,是对新闻事实本身进行的解剖、评说;思辨性新闻,带有较强的论证、辨析色彩。任何一种新闻报道形式都是对事物发展的客观反映,上述几种报道形式也不例外,只是作者的主观反作用力强一些。作者在对事物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纵横捭阖,给以理性的比较透彻的解释分析,作品的思辨味较浓。而分析性新闻,则是通过运用综合分析、解释、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多方面,对事物给以立体性报道,既剖析新闻事实的内部,又展示新闻事实的宏观背景和发展趋向,使人从总体联系上把握事物。它既有新闻述评的透彻犀利,又兼新闻综述的全景式勾勒,也具思辨性新闻的深度,而又不失其客观性。

二、新的形势和任务呼唤分析性新闻。

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场关系到中国命运的极其深刻全面的社会变革。这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是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对也是严峻的挑战。平面动态式的报道,已远远反映不出当今改革开放大潮的波澜壮阔和多姿多彩。多出一些有深度、有力度的分析性新闻,这是时代的呼唤:㈠改革开放后,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改革开放提供了万千机会、扩大舞台,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空前释放。仅就农村而言,“大包干”的横空出世,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高产优质的高效农业,小城镇建设,外向型经济等等,古老的黄土地上新潮迭涌,力作频出。仅仅十多年时间,昔日单调的农村经济版图就彻底变了样!但每一件新生事物并不是一开始就被人们欣然接受的,而是需要有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过程。对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激烈思想交锋不必说了。就是乡镇企业,十多年来也蒙受了诸多非议和偏见,什么“任其发展会改变公有制性质”啦,什么“与国营企业争原料、争资金、争市场”啦,什么“不正之风的风源”啦等等。所以,为有生命力的新生事物鼓与呼是新闻界义不容辞的责任。但这种鼓与呼决不是“就是好”之类的口号式、定论性宣传,而必须深入进去,向读者揭示出新生事物发生或出现的依据、运作过程、作用和影响以及发展趋势等,尽可能帮助读者正确地了解、认识和把握。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国外一些发展经济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被纷纷引入国内,像股份制、期货交易、现代企业制度等。这里面就有三个结子:一是国人一般都对这些东西比较陌生,缺乏认识;二是或出于有些东西是我们过去大力批判过的原因,或实行后触动部分既得利益者,开始推行时阻力较大;三是受多种因素制约影响,可能会出现“种下龙种、收获跳蚤”的情况。比如把股份制搞成单纯的集资手段,而忽视了企业改革。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些颇有生命力的“四不像”的东西。对此,需要向读者尽可能地交待个明白,弄清利弊得失。像既不是股份制也不是合作制的股份合作制,以一定意义上讲是一种不规范的经营形式,但由于这种形式既避免了损害农民利益的财产归大堆,又实现了适应生产需要的资产的联合经营,也为农民提供了一种选择未来的更规范的经营形式的机会。凡此种种,都需要新闻界给以正确解释分析,积极准确引导。

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经营者外部联系比较单一,改革开放使这种联系空间发达起来。像农民,过去只是单纯的劳动者,敷衍着干完干部派的活儿后,就“关起门来朝天过、不管春夏与秋冬”了。而今,其角色已转换成独立的商品经营者。他们研究市场行情,据此确定该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其生产过程也需要多方面的帮助才能完成,诸如科技、生产资料供应、资金、水利等服务;最后,他们还要想方设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产品推销出去。农民与社会的联系变得千丝万缕了。随着交互作用的因素的增多和力度加大,事物发展的复杂性特征及多样性本质得到充分显现。比如一个企业的兴衰,过去仅系于国家的政策、计划;而今而受着国内外市场、产品及质量、领导人的决策、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原材料供应、资金、国家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对不同企业的作用各各不一,这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那样,一个模子套下来就完事。

㈢改革开放后,过去一些惯用的对事物的观察角度和评价标准过时了,必须“换脑筋”,代之以市场经济的眼光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这就需要新闻界对一些社会经济问题和现象及时给以分析和引导。比如工农业生产,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产量越高越好。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了不见得是喜,少了也不见得是忧;经济发展速度决不是越快越好,脱离市场需求、超越基础产业承受能力的高速度,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㈣改革开放是一场打破秩序、建立新机制的深刻革命。因此,各种事物质与量的变化丰富多彩,旧事物孕育着新事物的萌芽,新事物有旧事物的痕迹。像前段实行的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便是突出的例证。这也需要我们充分运用分析性新闻,帮助读者理清头绪,正确认识事物,推动事物尽快完成新旧交替。再从读者角度来看,改革开放,读者接受信息的渠道增多,文化素质、审美情趣日益提高,万其是改革开放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所以他们已远远不满足于只知道“是什么”,而更关心“为什么”,“会怎样”。他们想尽可能充分地了解事物发展的背景、过程及多种可能的走向。

纵观十几年,可以说我们的新闻报道为推进改革开放立下了汗马功劳,成就卓著。加上我们的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工作方式不适应改革开放的要求,还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外,亟待上水平,上档次。概括起来,我们的报道程度不同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片面。没有把握住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不看历史,不看发展趋势,也没有分析事物彼此间的联系以及该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更没有研究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矛盾及其本质,就事论事,顾此失彼。二是浮浅。没有深入事物里面精细地研究其矛盾特点,正如同志所批评的那样:仅仅站在那里远远地望一望,粗枝大叶地看到一点矛盾的形象就想动手去解决矛盾。三是理想化。把复杂艰难的改革开放看得轻松简单,或者当作一锤子买卖。很显然,这些问题不解决,新闻界就无法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掌握、用好分析性新闻这一武器,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社会市场经济第5篇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这一论断正是价值规律在市场经济中的体现,应以此为核心,在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健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体制和机制。第一,以市场—政府关系优化为主线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种优化不是向计划经济体制回归,也不是对市场自由主义逼近,而是依据经济实践对政府—市场关系进行适应性调整[1]。政府—市场关系优化的核心是转变政府经济职能,减少政府不必要的干预,使其在经济活动中既不越位也不缺位,保障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政府的简政放权,以及对土地、劳动和资本等要素市场的持续放活,激发微观经济主体的市场活力。同时,政府也要强化社会管理职能,着手解决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建设等问题。第二,健全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正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的:“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一是强化市场决定价格是市场经济核心的共识,市场决定价格,将形成激励相容的社会运行机制,通过引导行为主体的理性决策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使得每一个人为了获得幸福,需要很好地为市场工作获得报酬,通过使别人幸福而使自己幸福;二是拓宽市场形成价格的领域,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让市场决定水、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使资源环境成本反映到企业成本中去,让市场决定利率、汇率,使各类市场主体平等竞争和使用金融资源,推动电力、交通、电信等垄断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三是明确政府定价范围,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第三,全面推进政府转型。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是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且政府带有管制型政府的特征。在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下,政府应向服务型政府转型,一是简政放权,以“负面清单”管理为重点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新突破;二是理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社会满意度为导向的干部政绩考核、选拔机制,促进地方政府由竞争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三是明确政府职能,“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二、遵循竞争规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商品经济与生俱有的机制,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正如马克思所论述:“社会分工使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相互对立,他们不承认任何别的权威,只承认竞争的权威,只承认他们相互利益的压力加在他们身上的强制。”[2]可见,市场竞争是各个经济主体为争夺有利的生产和交换条件,以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发生的一系列经济行为或经济关系。在商品经济中,不同的经济活动主体相互独立,其经济活动的根本目标是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他们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排他性资源的使用、收益的占有上,以及在商品销售市场的分割上,彼此之间是竞争关系。竞争具有广泛性、深刻性、强制性的特点,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法则,竞争为实现微观个体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双重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竞争能保证最有效率的企业使用有限资源的优先权,能够保证最有效率的企业供给社会所需要的产品,能够将低效率、低水平的企业淘汰出局,从而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优化配置。30多年的改革之取得巨大成就的经验之一,就是在全社会建立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垄断领域竞争机制的作用还没有体现出来,市场主体不平等、过度竞争、不当竞争等扰乱市场秩序的情况还时有发生。如果说前30多年改革的任务是让市场配置资源的空间得以确立,那么未来30多年的改革则是如何使市场秩序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可见,未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是确立市场经济秩序。第一,完善市场竞争的主体秩序。即界定谁有资格进入市场、谁有权力制定市场竞争活动的制度与规则。通过制度设计,一方面使进入市场的企业能够真正接受市场规则的硬约束,使不具备市场责任能力的主体尽快退出;另一方面,使非公有制和公有制经济具备进入市场的平等性资格,“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解决长期以来的非公有制企业的“弹簧门”问题。第二,完善市场竞争的交易秩序。强化价格决定机制,使得价格决定真正体现等价交换的市场原则,真实地反映供求矛盾运动。合理的交易秩序要求进入市场的主体在交易过程中按照统一的法则公平交易,进而使竞争具有平等和充分性。因此,最核心的是对所有市场主体实施公平统一的交易法则,废除不平等的规定。第三,健全市场竞争的法制秩序。一是以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通过法治精神的宣贯、法制体系建设,强化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契约经济的理念;二是“改革市场监管体系,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严禁和惩处各类违法实行优惠政策行为,反对地方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第四,完善市场竞争的道德秩序。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客观上要求市场主体在道德秩序上必须恪守并弘扬诚信。针对当前中国诚信体系建设滞后问题,一方面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构建社会道德、伦理规范对市场竞争的精神支持;另一方面,健全诚信体系,加大失信的机会成本,提高人们的诚信意识。

三、遵循资本有机构成变动规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驱动机制

资本有机构成指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资本技术构成是指每个工人所配备的资本数量,资本价值构成指由价值表示的不变资本投入量与可变资本投入量的比例。资本价值构成的提高往往和资本技术构成有重要的关系,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谈到的:“资本技术构成的这一变化,即生产资料的量比推动它的劳动力的量相对增长,又反映在资本的价值构成上,即资本价值的不变组成部分靠减少它的可变组成部分而增加。”[3]马克思认为,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科技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劳动力支配的生产资料不断提高,某种程度上资本对劳动力实现了替代。资本有机构成规律实质上是反映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规律。社会主义社会同样也适用。资本有机构成上升的规律要求我们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充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先进技术的推广;注重协同创新,即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协同,实现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协同,科学家的知识创新瞄准前沿技术,企业家的技术创新瞄准市场需求,两者的协同既可以有能力抢占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又可以使研发的新技术具有商业化和产业化价值[4]。第一,发展创新型经济,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所谓创新型经济是指创新产业为标志的经济。该种经济以知识和人才为依托,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着力点,实现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互动结合,以及知识创新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的紧密合作,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经济增长的红利更多地将依靠创新来实现,因此,创新性经济将成为未来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基于此,应在以下方面实现转型:一是增长方式由有形要素驱动增长向创新驱动增长转型;二是产业结构由传统产业向创新产业转型;三是企业结构由单纯生产型企业向科技企业转型;四是企业技术进步由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转型。第二,建立健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三位一体的创新体系。打破当前知识创新转化难、技术创新产业化难的双重困境,将知识创新延伸到技术创新,搭建科研院所、企业家沟通合作桥梁,通过企业家参与,实现技术创新成果在产业发展中的应用,促进产业的升级换代和产业链条的延伸,使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理顺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的职能分工,政府是服务者,是创新性的引导者,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则是创新的主体。政府在创新过程中应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制度环境、政策环境、体制环境、文化环境、服务环境和管理环境,等等。第三,建立多市场主体和政府合作的创新系统。经济发展中的创新驱动不是单个企业的行为,也不是政府单方面的行为,它需要相关主体的广泛参与。一是建立健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产业联盟,集成产学研各方面的优势,实现产业技术重大突破,促进共性技术成果和关键技术的扩散和转移,加快科技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转移,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建立“产学研社政”五位一体的科技资源统筹联盟,“五位一体”是指企业、学校、研究机构、社区和政府。具体来讲,在政府的引导下,以市场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围绕企业这一载体,学校、科研院所、社区民众通过“一体化”机制,实现科技资源统筹利用,促进技术转化。通过制度体制创新,确保“五位一体”的科技资源统筹联盟的稳定性、权威性和广泛性,发挥其积极作用。四、遵循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规律,完善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规律是各个社会经济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之一。马克思对这一规律的阐明集中体现在:“为了要有适合于各种不同需要量的产品量,就需要有不同的和数量一定的社会综合劳动量。显而易见,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绝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消灭,所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自然法则是根本不能消灭的。可能因不同历史条件而发生改变的,只是这些法则所由以表现的形式。”

马克思通过这一规律揭示了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系统内部各部门各行业之间,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领域,以及各领域内部存在着一种客观的比例关系。打破了这一关系,经济形态内部自身的秩序性就会被破坏,必然会出现经济危机。斯大林在马克思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规律基础上,提出了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认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个生产单位(企业)之间、各个环节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社会分工越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高,各部门、各环节间的联系性、依存性就越密切。因此,要求各部门、各环节之间必须互相协调、配合,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30多年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结构失衡问题。首先是经济部门结构失衡,一是部门间及部门内部比例失衡,即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总体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亟待优化;二是部门内部比例失调,即各产业内部中体现高技术、高产出、高效率的比重不够,特别是产业的创新驱动不足。其次是经济空间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东西部差距,长期以来,由于东部率先发展战略导致资源在区域间配置的失衡,西部地区发展一直处于落后状态,据统计,2012年东部经济总量为301811.284亿元,西部经济总量为96563.765亿元,东部经济占全国经济总量的64.002%,西部经济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0.477%,西部经济占东部经济的31.99%,由此可以看出,东西部经济差距比较巨大;二是城乡差距,由于长期以来城市偏向发展战略,要素更多地集中在先进部门集聚的城市,城乡差距不断加大。

因此,遵循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规律,完善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解决失衡问题是未来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第一,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一是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效率,通过制度创新,为资源在产业间的流动和配置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二是破除地区经济壁垒,合理调整产业机构,纠正比例失调、结构失衡的偏差,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三是鼓励技术创新,推进技术进步,建立推进技术进步的长效机制,提高产业机构的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向技术密集转变,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第二,强化空间经济协同合作,促进欠发达区域的发展。现实经济运行过程中任何企业或生产单位都是在一定的空间存在的,由此构成了地区间的比例。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一是要通过市场配置和规划引导,协调各要素在空间的合理配置,加强不同区域之间的协同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制度创新,形成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合力;二是要加大对西部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三是统筹城乡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第三,健全调控体系,实现科学宏观调控。“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一是科学使用调控手段,健全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价格等政策手段协调配合,提高相机抉择水平;二是完善调控机制,健全事前调控、事中调控与事后调控相结合的调控机制,增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协同性。五、遵循平均利润规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充分竞争的条件下,资本在不同的部门之间配置应该获得等量利润,即遵循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但由于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率高低不同,由此必然会引起部门之间的竞争。部门之间通过资本转移使资本由利润率低的部门流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资本在不同生产经营部门之间的转移必然引起不同部门商品供求关系和商品比价关系的变化,从而引起部门间利润率的变化。上述资本转移的过程,以及由此而来的价格和利润率的变动要一直到两个部门的利润率大体平均的时候才能暂时停止下来,这样便形成了平均利润。可见,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全部利润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在各部门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最终实现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结合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特征,提出了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于是,“资本主义生产,随着可变资本同不变资本相比的日益相对减少,使总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由此产生的直接结果是:在劳动剥削程度不变甚至提高的情况下,剩余价值率会表现为一个不断下降的一般利润率”。

社会市场经济第6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和谐社会;一致性

继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又明确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经过20多年的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中已经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但是,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同时,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仍然是发育程度较低、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是传统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深层矛盾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转轨过程中又面临诸多新问题的市场经济,是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对外开放而需要不断创新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以社会主义为制度基础的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因此,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把握它们的一致性,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虽然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它包含有以下涵义:和谐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既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既包括各个阶层之间的和谐,也包括各个社会利益群体、利益集团之间的和谐;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发展,也包括各个子系统内部的和谐发展;既包括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和谐,也包括各个部门之间的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进行着一场深刻的社会转型和社会变革,各种社会思潮、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纷至沓来。然而,就总体而言,20多年来,我国政治昌明、经济发展、文化丰富、人民富裕、社会稳定、综合国力增强,始终处于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并没有因为社会转型、社会变迁和社会结构调整而出现大的社会波动,社会主义中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很多调查表明,人们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发展都持肯定的态度。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的同时,各类社会问题也凸显出来,特别是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许多从来没有遇到而又绕不开的问题,如就业问题、腐败问题、分配不公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这些新情况使得新时期的社会矛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也会造成社会不和谐的现象。在这样一个时期,协调好各个方面关系,妥善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意义十分重大。

和谐社会未能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计划经济主要用行政手段来配置资源,其本来的用意是为了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但结果是政府却高高在上,管得过多、统得过死,企业则成为国家行政机构的附属物,劳动者甚至企业的负责人没有决策权、也没有经营管理权,而少数政府计划管理人员拥有资源配置的巨大权利,由于他们不可能充分掌握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也由于他们也有个人的利益和偏好,更由于缺乏制约权力的机制,这就不但导致了效率的低下,而且这种资源配制不可能公平合理,这就丧失了经济平等的基础。不仅如此,政府常常使用政治手段来解决经济问题,经济活动就失去了它本身的重要性,而必须受制于政治活动,经济功能服从于服务于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的弱化,必然削弱对效率的追求,社会的经济和发展也就失去不竭的动力。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巩固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保持我党执政地位,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都要靠自己的发展。经济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阶段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回顾、总结我国十多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物质财富有了较大的丰富,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其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市场经济大大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提高了生产力水平。而且它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观念的深刻变革,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但是,我们还应看到,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居民收入已经进入世界很不平衡国家行列,其贫富差距的程度仅次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拉丁美洲,而高于西方发达国家,高于东亚多数国家和地区,也高于前苏联和东欧地区。所以,我们既要承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差异,又不能认为这些差异的存在是社会不和谐的表现。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正是消灭差异,促进发展,达到和谐的条件。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个人、企业、政府有各自的定位、功能、各自的活动范围。作为市场经济下的个体的人,应当是摆脱了依附的、能够为自己的各种选择负责的、相对独立的人。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应当是产权明确、约束硬化的真正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当然应以盈利为目的。企业的活动必须纳入各种法规和政策的框架,包括诚信、不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不坑害消费者、不作欺骗性的宣传、不污染环境、必须善待员工等对企业基本的要求。实际上,企业不仅应当满足这些基本的要求,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与社会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和谐,越来越强调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如适当回报社会、资助社会公益事业等。市场经济下的政府的重要职能是明确和保护产权,制定、监督和裁判游戏规则的执行,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市场经济下,人们崇尚公平竞争并且能够接受在法制的框架内,由于公平竞争所带来的差距,认为合理的差距是激励竞争的必要条件。

社会市场经济第7篇

关键词:营销场域;场域-资本-惯习;钢材市场

一、基于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市场研究

市场本意是指“贸易”或“贸易的场所”,西方市场含义从原初的“一个交易者进行交换的物理空间、人们的聚集以便从事相关的经济活动、进入市场进行交易的权利”,到近代的市场意味着“一般性的买卖关系”。从那时起,经济学家把市场视为一种抽象的价格机制(朱国宏,1999)。当前,主流经济学仍然把市场视为理性个人决策者基础上的价格机制。

从历时维度梳理市场的经济学研究,可从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与论点中得到体现:亚当斯密《国富论》中把市场的主题定义为市场与劳动的分工及市场对价格的影响;马歇尔的边际主义学派分析市场的局部均衡理论——生产者对利润的最大化追求与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需求;以米尔斯(L.V.Mises)和哈耶克(F.A.Hayek)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的市场过程理论——自发秩序的市场,排除外在干预如国家、法律等;凯恩斯对萨伊定律的批判——强调国家政府干预的市场无效问题;以及二战后以诺思、威廉姆森和科斯等人为代表的新制度主义对市场的研究——把市场当作一种社会制度。

经济学家关于市场的研究忽视了“市场本身是什么”的思考,存在把复杂的市场现象简单化为纯经济问题来处理的弊病。当然这其中经济学制度学派的市场理解——把市场视为一种制度,为经济学与社会学共同关注“市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正如乔治斯蒂格勒(George Stigler)曾提到,“经济学理论是关注市场的,(而同时)它也正是造成一种困窘境地的根源,即人们很少将注意力关注于市场理论”(George Stigler ,1967);道格拉斯诺思(Douglass North)也指出,“非常奇怪的是,经济学文献关于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制度即市场的研究是如此之少”(North,1977);科斯(R.H.Coase)更是认为“经济学家宣称要研究市场,但是在现代经济理论中,市场自身比公司的存在更为模糊”(Coase,1988)。

市场现象是复杂的,正由于市场现象的复杂性以及经济学自身对市场研究的反思——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努力,促使了对市场研究的“社会化”。与此相应,从经济社会学的视角研究市场的古典作品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分析,认为资本主义的市场实质是一种社会性的构成形式,市场是由社会关系组成的;韦伯强调的权力竞争的市场——在市场中发生的社会行动往往是以竞争的形式开始而以交换的形式结束的;波兰尼在《大转变》一书中力图进行的工作就是认为具体的市场是嵌入于社会结构之中的,并由现实的社会结构所决定;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Parsons)与尼尔J斯梅尔瑟(Neil Joseph Smelser)在《经济与社会》中,他们主要是在结构——功能的系统分析中阐述了社会体系支撑下的市场。

瑞典著名的经济社会学家理查德斯威德伯格(Richard Swedberg,2005)把市场看作是一种社会结构的市场,强调市场是各方间通过交易而维持的不断发生的一种固定互动模式;美国的社会学家尼尔弗雷格斯坦(Neil Fligstein,2008)主要从市场的制度角度出发,认为一个稳定的市场需要产权、治理结构、交换规则和控制观等制度的需要才有可能。在如何塑造市场的问题上,弗兰克道宾(Frank Dobbin,2008)主编的《经济社会学》一书中的作者们,特别关注影响市场形成与演化的四个因素:政治制度、经济模型、社会网络以及经济理念等。正如理查德斯威德伯格认为还存在另外一些从事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它就是在法国发展的一种他们自己独特的市场社会学方法,其代表人物就是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dieu),而且构成了市场研究的最前沿(斯威德伯格,2003)。布迪厄在经济社会学方面的主要著作,包括《1960的阿尔及利亚》(Algeria 1960)、《区隔》(Distinction)、《经济的社会结构》(The Social Structures ofEconomy),以及《经济人类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 Anthropology)一文中的纲要性阐述。布迪厄对市场问题研究的切入,主要是应用他的场域-资本-习性概念工具及其理论框架。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源于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这是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另外一种思路,这种思路显然不同于西方经济发展的模式。“中国经验似乎是对我们现有经济发展理论之主要原理的一个巨大挑战”(弗雷格斯坦,2008),是否存在一种特殊的市场营销模式,本文意欲以周宁人在沪建构钢材专业市场为例,探讨周宁人的市场营销实践所带来的理解市场建构的新视角。本文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一个人口不到20万的小山县现在却有6万人在上海(主要集中地)及周边从事钢材贸易行业,周宁县人在上海的几十个钢材贸易专业市场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以及钢材专业市场内部运作逻辑是什么,为什么近十多年来周宁县人纷纷涌入钢材专业市场从事钢材贸易行业,而不是其它的行业,钢材是同质性强且资金密集型商品,在市场中竞争强烈的企业如何获得利润从而进行自身的再生产,以及钢材专业市场的发起、稳定与变迁的内在动力、变化机制是什么。

二、营销场域:市场运作的分析方法与范式

(一) “场域-资本-习性”及其分析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dieu,1930-2002),是近40年来在西方学术界中被人们引用最多的当代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思想家,布迪厄的作品主要是创建了一种“建构的结构主义”的独特思想风格和理论研究的新视野。布迪厄的理论虽然艰深,但有一组核心概念和社会学的分析方法,即“场域-资本-习性”。布迪厄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提炼出一般的场域理论分析方法的同时,“确信只有深入一个经验的具有历史处境的现实的特殊性中,才能理解社会最深刻的逻辑”(布迪厄,2007)。针对本文研究的钢材专业市场,这个方法论的意义在于根据钢材市场具有的特有运作逻辑,寻找钢材专业营销场域的“本土”性的现实机制——经验的特殊性。

要运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理解市场的运作,首先必须理解布迪厄研究方法论上的“关系性思维”;其次是要分析他的性情倾向行为哲学——习性概念,这是分析与理解营销场域的关键;第三,要理解不同场域有不同的“逻辑与运作规律”。场域具有“场域的同构性”特征,即“差异中的相似”(Boudieu and Wacquant,1992;2004),以及掌握“场域-资本-习性”的一般特征与分析营销场域的方法和步骤等。布迪厄研究方法论上的“关系主义”,主要是认为“社会科学无需在这些极端(行为与结构)之间进行选择,因为社会现实既包括行为也包括结构,以及二者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历史,而这些社会现实的材料存在于关系之中”(布迪厄、华康德,1992;2004),其场域与习性概念的分析体现了关系性思维的分析特点:“一个场域由附着于某种权力(或资本)形式的各种位置间的一些列客观历史关系构成,而习性则由‘积淀’于个人身体内的一系列历史的关系所构成,其形式是知觉、评判和行动的各种身心图式”。

布迪厄认为习性是作为一种生成的自发性,在与不断变化的情境的临时遭遇中确定自身,它遵循着一种实践的逻辑,这种逻辑虽然含糊,带有大约的性质,但却确定了与世界的日常联系(布迪厄,2005)。习性体现了“结构化了的结构(structured structures)”和“促结构化的结构(structuring structures)”两层含义,结构化了的结构是指习性源于早期的社会化经历,是结构的产物,为行为设置了结构性的限制;促结构化的结构是习性作为一种结构化的机制,是实践的产生者,为实践的生成提供原则(布迪厄,2005)。总之,习性的核心意义在于它表示行为的身体基础与认识基础,强调创造性、生成性,但同时又是习惯性的行为方式。如戴维斯沃茨阐释道,“它们指向一种实践的而不是话语的,前反思的而不是有意识的、身体化的同时是认识的、再生产的但又是创新的行为理论”(斯沃茨,2006)。

何谓场域,布迪厄曾如此定义:“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network),或一个构型(configuration)。这些位置的存在和它们对占据特定位置的行动者或制度所产生的决定性影响都是客观决定的;而决定这些位置的是它们在不同类型的权力(或资本)分配结构中实际的和潜在的处境,以及它们与其它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支配关系、屈从关系、结构上的对应关系等等)”(布迪厄,1997)。按照布迪厄的观点,场域即游戏的实践空间,场域运作与转变的原动力在于场域的结构形式,特别是根源于场域中各种特殊力量之间的距离、鸿沟和不对称关系;场域中不同位置的占据者用各种策略来保证或改善自己在场域中的位置,获取更大的利益,以便进行自身的再生产;场域就是处在不同位置的行动者之间利用手中的资本依靠各自的习性进行争斗的空间。

资本是积累的劳动(以物化的或“具体化的”、“肉身化的”形式),当这种劳动在私人性即排他的基础上被行动者或行动者小团体占有时,这种劳动就使得他们能够以具体化的或活的劳动的形式占有社会资源。资本是以同一的形式或扩大的形式去获取生产利润的潜在能力,资本包含一种坚持其自身存在的意向,是一种铭写在事物客观性之中的力量(布迪厄,1997)。布迪厄认为资本主要有四种形式:即经济资本(财产)、文化资本(尤其是教育资历)、社会资本(主要体现为社会关系网络,尤其是社会头衔)和符号资本。资本与权力是相连的,一个人拥有资本的数量和类型决定了他在场域空间中位置,各种资本之间存在相互转换的可能性,经济资本是具有决定性的力量。

布迪厄认为习性、资本和场域之间是一种双向互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1)习性取决于场域中行动者的位置,而位置是由资本的占据而构成;(2)场域对习性是形塑关系,同时场域制约着习性;(3)习性对场域有认知的建构关系,场域是一个被赋予了价值和利益,值得行动者去投入的世界;(4)资本与场域是相依共存的,资本的价值取决于它所处的场域,行动者使用资本的行动策略也决定于行动者在场域中所处的位置;(5)场域是一种网络结构,如果没有资本,空洞的结构也是没有意义的。

布迪厄认为根据事物具有“结构与功能的同构性”特性,说明了不同场域具有差异中的相似性——场域具有同构性特征,即“在场域发展出同型的特征——诸如统治位置与被统治位置、排除策略与侵占策略、再生产机制与变迁机制等——的意义上,不同的场域具有同构性”(沃尔茨,2006)。这是布迪厄场域分析的重要方法论原则,也是场域理论的解释原则。正基于这种观念,本文提出的“营销场域”就具有了布迪厄场域理论的依据。

另外,布迪厄认为开展场域研究的必要性步骤是:第一,必须分析与权力场相对的场的位置,即要把特定的实践场域与更大的权力场域结合起来;第二,必须描绘出行动者或群体所占据的位置之间的关系的客观结构,这些行动者或群体是为争夺在这个场域中的特殊权威的合法形式而展开竞争的;第三,分析行动者带入他们在场域中的相应位置的习性,以及他们在竞争场域中追随的社会轨迹(包亚明,1997;布迪厄,华康德,1992;2004;沃尔茨,2006),这为人们分析营销场域提供了研究进路。

(二)营销场域:一种市场运作的分析范式

营销场域理论的基础假设主要包括:其一,人类的行为无法用理性行为假设分析,更多地是考虑行为合法性,表现在具有在特定情境中人的“习性”实践上;其二,行为的选择偏好来自特定场域,即经济性行为是嵌入在场域的社会结构中,同时制度、规范以内生的形式,建构理性行为选择的偏好。营销场域中的行动者在界定自身的利益与目标和制定实现目标的策略时,总是从所在的具有一定的市场结构中寻找资源。

营销场域从分析的意义上说,可以定义为营销场域里各个行动者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网络或构型,强调营销场域就是处在不同位置的行动者之间利用手中的资本依靠各自的习性进行竞合关系的社会实践空间。这样理解的市场其特征主要有:强调市场中个人或组织之间的互动、市场出现统治结构或联盟、能勾画出市场中行动者各个位置之间的客观结构,以便行动者的策略选择、行动者明确占有资本与它们之间的转换以及强调习性的实践性。

从概念化的意义上看,营销场域理论必然是一种市场社会学的分析范式。市场被概念化为场域的一部分,或者说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场域,它主要说明的是市场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市场的动力机制问题。比如以价格为例,价格是由该营销场域的结构所决定,而非其他,这与经济学分析市场中价格的形成机制是不一样的,“价格不能决定整体结构,而整体结构能决定价格”(Bourdieu,2000)。针对作为场域部分的市场,布迪厄强调经济生活主要是由行动者与特定的行动习性在营销场域的遇合,同时市场深受某一完整的经济场域影响。营销场域的社会结构包括了不同位置间公司的权力关系,它通过各种资本(包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以及象征资本等)的联合与竞争加以维持,其中一些公司占支配地位(在位者),另一些处于被支配地位(挑战者),它们之间一直充满着竞争。另外,在这一场域之外,尤其在国家层面上所发生的一切,比如某个产业政策的变化,在市场内部的竞争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斯威德伯格,2005)。场域理论贯通了微观实践习性个体与宏观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的互动以及具体的市场起着桥梁中介作用,即市场传达了个体的实践引起社会的变化,同时宏观层面的政策变动通过具体营销场域而影响场域中个体的策略抉择。

布迪厄关于市场的最经典论述在于《经济人类学原理》一文中的表达:“人们所说的市场是两个互相竞争的行动者之间的交换关系的总和,正如齐美尔所说,这些‘相互作用’建立在一种‘非直接的冲突’基础上,即依赖于通过权力关系建构起来的场域结构。该场域内的行动者往往不同程度地强化着这种权力关系,他们往往变相使用所能运用的权力,尤其是控制和操纵国家权力”(转引自斯威德伯格,2005;Bourdieu,2000)。布迪厄强调行动者在场域中实际占有的位置、客观关系的社会结构而进行竞争,从而不断进行自身的再生产。布迪厄用“场域-资本-习性”的分析范式,融通了市场中个体、企业、企业组织联盟,以及市场甚或营销场域之外政策层面的关系。

三、案例:上海周宁人的钢材专业市场

人们可以对钢材专业市场做这样的理解:从物质存在方式看可以理解为具体的钢材交易市场,同时从市场承载的内容与功能看又是钢材商品流通的领域,是利益相关人的社会关系枢纽与窗口,它还连接和反映着特定文化、制度与政策的环境,并且具有“自我强化”、“自我再生产”的机能。做这样理解的钢材市场,恰是布迪厄意义上的场域概念化市场所具有的意蕴。由此,周宁人在上海的钢材专业市场可以理解为:它是由为获取经济利益而进驻的行动者——周宁人及相关利益者(企业家、商人、雇工以及与市场相关的利益者,如当地政府等)占据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来确定其社会位置的,行动者凭借各自拥有的特定资本与具有的习性,在一定的营销场域中生活、经营与管理,同时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经济环境与社会结构变化中,不断地创造、建构、经营和不断再生产身处其中的市场与自身。周宁人是通过在实际情境中不断调整其行动策略的(遵循“习性”实践逻辑的),这种策略是构成营销场域的社会结构和行动者心态结构的基础,是市场与市场参与的行动者双重结构获得不断重塑,进行同步同质双向互动的结果。

闽东山县周宁人外出务工经商,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闯大上海的习性来自三个方面:第一,由于地僻土薄、交通不便及历史上迁徙文化的影响,以“走的越远越好”的社会心理为驱动;第二,山高丘陵多,隔山一方造就宗族观念强,在外出务工经商者的族亲隐射中形成习性的“前结构”铸模形态;第三,每年春节期间沪上老板小车闹山城,成功人士的创业事迹给平常宁静的山县笼罩一层厚厚的创业商业气氛,创业文化习性得以形塑。另外,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宏观政策支持,也为周宁人到上海务工经商创造了不可或缺的条件。

四、结语

把市场当作布迪厄意义上的场域看待,它注重“场内”运作以及与“场外”场域的互动。应用营销场域理论理解周宁人在上海的钢材市场,能更全面地理解市场不仅仅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单纯价格机制问题,更应把市场当作一种社会结构。这样理解的市场,其“场”中有鲜活的行动者、行动者之间的互动(竞合)、场内行动者和场域本身文化的功能体现与意义表达,以及营销场域与场外权力场的关联,等等。

参考文献

[1] 朱国宏.经济社会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 理查德斯威德伯格.经济社会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 理查德斯威德伯格.经济学与社会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 布罗代尔.15到18世纪的文明与资本主义[M].上海:三联书店,1992.

[5] 尼尔弗雷格斯坦.市场的结构——21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6] 弗兰克道宾.经济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7] 皮埃尔布尔迪厄.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7.

[8] 皮埃尔布迪厄.实践与反思[M].李猛,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9] 皮埃尔布尔迪厄.科学的社会用途——写给科学场的临床社会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社会市场经济第8篇

一、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届**全会《决定》上来,进一步加快我省经济体制改革步伐

党的**届**全会《决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分析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新形势,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原则,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决定》精神上来,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的实际,锐意创新,狠抓落实,努力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

党的十一届**全会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格局基本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局面初步形成,经济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增强,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也要看到,我省改革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经济结构仍不合理,城市与农村、山区与沿海发展差距明显,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企业改革还不到位,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相对滞后;政府职能的转变还不适应改革开放新阶段的要求;要素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不够发达,市场秩序不够规范,社会信用不足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我们一定要按照党的**届**全会的要求,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化改革,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强大动力。

根据党的**届**全会确定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我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各项改革的推进,要突出重点,力求在较短时期内,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新进展;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和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社会事业各项改革有新突破;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健全就业和社会分配制度、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有新成效;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内外贸一体化,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有新局面。通过不懈的努力,全面完成中央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各项任务。

进一步深化我省经济体制改革,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大和**届**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必须着眼加快发展的要求,着力消除各种影响发展的体制,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拓展发展空间;必须立足为民谋利的宗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必须适应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使改革与开放同步推进,良性互动;必须致力统筹兼顾,协调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必须切实加强领导,走群众路线,形成合力,确保各项改革顺利推进。

二、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大力推行以股份制为主的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推动资本流动和重组,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国有企业外,支持和鼓励境内外投资者通过受让股权、增资扩股、债权转股权、合资改造等形式参与股份制改造。国有控股企业要通过上市、引进机构投资者等有效形式,适当降低国有股权比例,促进各类资本交叉持股和相互融合。逐步将国有资本调整到交通、能源、通信、重要原材料等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发展壮大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大企业集团。采取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以明晰产权为重点,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组建省、市两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对本级国有资本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经营的有效形式,完善授权经营制度。加快省属授权经营公司的改革重组步伐,建立科学的企业组织架构,进一步落实经营自,完善各项监督制度。加快推进电厂(站)、通信网络、路桥、港口码头、自来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的改革,加大建筑、外经贸、旅游等行业的企业改革力度,优化资本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形式。进一步深化劳动用工、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

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放宽市场准入,降低准入门槛,改革投融资体制,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拓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空间。清理和修订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规和政策,使各种所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完善产权法律制度,规范和理顺产权关系,依法保护各类产权。

三、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和渔业用地改革。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稳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严格控制征地规模,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完善集体土地征用制度,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约束和用途管制,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探索利用土地补偿为征地农民办理社会保障等多种补偿方式,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规范流转权,建立健全商品林林政资源管理制度和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继续推进渔业用地改革,落实海域使用权属和有偿使用制度,确保渔业资源的永续利用。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保护农民务工合法权益。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建立统一、规范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取消农民进城在户口、就业、教育等方面的限制性规定,消除一切损害进城农民合法权益的歧视。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推进乡镇企业改革和发展,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拓展农村就业空间。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培训机制,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创新,增强服务功能。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城市工商企业投资发展农产品加工和营销,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和供销社改革,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产品和农业要素市场体系建设,构建各类农产品销售网络。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体系,加强源头管理,推行重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建立市场价格波动监测预警体系,增强农产品综合竞争力。

构建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做好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工作。加大各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生产能力。合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绿箱政策",建立对农业生产的直接补贴制度,研究制定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办法。健全粮食安全保障机制,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和农业保险补贴制度。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逐步把农村信用社改造成为农村社区服务的地方性金融企业,推广农村信用小额贷款,建立支农贷款风险基金,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完善扶贫开发机制,继续推进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按照"五个取消、一个稳定、一项改革"的要求,严格执行农村税费改革的各项政策,认真研究和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做好各项配套改革的协调和衔接工作,充分调动县乡发展经济的积极性,确保农民减轻负担,确保乡镇机构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正常需要。

四、建设现代市场体系,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加快内外贸一体化进程,推进我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按照市场经济和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充分竞争。鼓励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产销直挂等现代流通方式,加快超市、仓储式商场、物流中心等发展。加强国有商业企业和运输企业的重组改造,促进经营方式的转变。按市场化、专业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同业公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及市场中介服务机构,提高我省各类中介组织的服务水平。继续深化国有外贸企业改革,大力推进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企业进入外贸领域。推进外经贸信息化建设,提供与世贸组织事务相关的法律咨询服务,加快形成符合国际惯例的外经贸发展促进体系。依法管理涉外经济活动,强化服务和监管职能,提高贸易和投资的自由、便利程度。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高利用外资水平。重点培育和帮助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到境内外上市直接融资。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融资能力。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多渠道、多形式利用资本市场产品,运用产权投资、风险投资、资产并购、境内外发行债券等国际通用做法,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充分发挥我省侨港澳台的优势,更多地吸引跨国公司资本,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省,带动产业链招商。进一步完善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的功能,促进形成若干外资密集、内外结合、带动力强的开发区。加快发展土地、技术、劳动力、产权等要素市场,特别要加紧培育目前工业化进程中急需的高级技工、职业经理人等劳动力市场;继续推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地使用权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加快对企业产权、技术产权等产权机构的整合和联网,规范交易秩序,扩大交易范围。

鼓励我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增强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和培育自主品牌的能力。研究实施出口市场地区细分策略,拓展港澳、东南亚等传统市场,重点开发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市场,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落实好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继续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和品牌战略,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优化结构,抓好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重点商品和重点企业出口,提升加工贸易管理水平。帮助企业培训人才,开展各类认证认可,完善标准化体系,提高应对国际贸易壁垒能力。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大力发展对外劳务合作和境外就业。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简化商务人员出入境手续,支持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发挥政府公共信用建设示范作用,突出抓好征信体系建设、诚信教育、信用服务和信用监督等重要环节,推动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逐步开放信用服务市场。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健全产品质量监管机制,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依法严惩逃废债务和违约等失信行为。

五、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理顺职能分工,精简机构和人员,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改革行政审批制,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推进依法行政,实现行政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继续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完善和推广"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等行之有效的便民服务方式。发展电子政务,加强政府内部协调、互动和优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健全各种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研究和制定,强化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发展壮大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同时加快其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步伐,推动省内、省际间的经济合作,提高山海协作水平。完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发挥城乡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按照依法治省的要求,加强经济立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大执法力度,推进综合执法试点,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确保市场交易的公平、自由和安全。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保持社会安定稳定。

下放经济管理权限,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进一步合理划分我省各级政府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权限,明确管理范围和责任,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增强行政活力。赋予各县(市)相当于设区市的经济社会管理审批权限,适当扩大区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省直部门要抓紧出台具体放权事项,注意理顺各级政府在财税、金融、投资、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分工和职责,做好协调和衔接工作。

加快地方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我省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老、少、山、岛等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支持,建立各级财政稳定增长机制。深化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清理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加强审计监督。进一步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强化金融调控和监管。支持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鼓励社会资金参与中小金融机构的重组改造,积极引进外资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创新各种金融服务手段和产品,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做好融资服务。稳步推进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金融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完善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明确投资收益权责,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融资方式多样、政府调控有效的投资体制。健全政府投资决策和项目法人约束机制,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程序,完善咨询评估论证、重大项目专家评议、项目公示等制度。加强对社会投资的引导和服务,规范政府核准制,完善登记备案制,为民间投资提供更好的机会。

六、深化就业和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继续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注重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扶持发展中小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继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和劳动力市场建设,促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形成。积极培育就业、培训、保障、维权相结合的劳务派遣组织,逐步推进市场化、企业化、法制化、规范化运作。规范企业用工和裁员行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完善就业和再就业的宏观调控和资金筹措机制,加大促进就业资金投入,全面落实就业优惠政策,健全再就业援助机制,促进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4050"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加强就业培训,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劳动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劳动预备制度,完善就业准入制度,统筹做好社会各类人员的就业工作。

加快建设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坚持省级调剂、市级统筹的管理体制,建立失业保险预警制度。以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为重点,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巩固和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探索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改革。以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为核心,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的同步改革,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深化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健全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制度。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可靠稳定的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机制,采取增加财政投入、依法划拨部分国有资产等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补充保险,积极发展商业养老、医疗保险。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完善最低工资标准制度,严厉打击恶意拖欠和克扣劳动者工资行为,取缔非法收入。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健全个人收入监测办法,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完善和规范国家公务员工资制度,推进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

七、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为切入点,培养、吸引和用好各类人才。大力开展人才培训,开发人才创新能力,建设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畅通人才流动渠道,鼓励引导人才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流动。加强山区人才资源开发,继续选派优秀人才到山区挂职和对口支援西部建设。完善人才的"柔性"引进机制,以项目带动人才引进和培养,以人才推动项目引进,深化"院士八闽行"、"专家服务团"和"福建人才活动周"等活动,使创新机制和发挥人才作用同步推进,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加快建设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拓展人才市场服务功能,大力发展人才中介机构,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

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主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实施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科技攻关计划、基础研究与软科学研究项目,整合各类科技园区,促进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化科研机构改革,按照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原则,加快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面向市场的应用技术研究开发机构,要通过企业化转制进一步增强活力。建立健全创业投资机制,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多渠道筹措高技术产业发展资金。加强产学研合作,拓展与著名院校、国家在闽科研机构合作与共建,推进与国际及台港澳地区的科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以调整教育结构和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教育管理体制,优化教育结构,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重点发展高中和高等教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国民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积极推进福州地区大学城、厦门大学漳州校区等项目,扶持发展8所省重点大学,优化高等教育专业设置,重视发展重点学科,继续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发展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构筑学习型社会。巩固和完善以县级政府管理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培养高级技术工人。扶持发展民办教育,继续鼓励引导多种形式的社会力量办学,吸引国内外著名院校来闽合作办学,完善和规范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教育投入机制。加快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继续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完善国家和社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制度。

以整合资源、改善服务为突破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增加财政投入、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积极推进我省报业、广播影视、图书发行等文化产业集团的改革试点,健全文化产品生产经营体制,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吸引多渠道资金投入。努力改善农村文化设施,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健全文化市场体系,依法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加强科普工作,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弘扬地方特色文化,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深化体育体制改革,促进体育产业健康发展。

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为着力点,深化公共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疾病信息网络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对贫困农民的医疗救助。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深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民办医疗机构,创新机制,改善服务。鼓励社会资金和境外资金进入医疗市场,鼓励城市卫生资源向农村转移,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管理职能,为社会医疗服务提供有力保障。完善卫生执法监督体系,确保食品、药品和医疗安全。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环境卫生建设。

促进经济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着力创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坚持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加强能源建设,优化结构,合理布局,保证能源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加强对矿产开发、围海造地和土地整理的引导和管理,合理调整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保持耕地占补平衡。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配置水资源。继续做好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建立健全环境自动监测监控体系,保护好生态环境。

八、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改革与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以科学的发展观凝聚改革合力。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规定和做法,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在发展中改革,在改革中发展。以思想观念的创新,推进体制、机制和方法的创新,营造改革发展的宽松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凝聚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各方面改革相互协调、相互配套、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坚持正确的政绩观,改进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和任用机制,鼓励和支持干部大胆改革,锐意创新,集中精力谋发展。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切实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集体;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和活力;坚持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进一步转变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坚持公道正派、任人唯贤的用人导向,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切实加强和改进干部管理和监督工作,进一步健全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

改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各级党委要坚持谋全局、把方向、管大事,进一步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及时化解矛盾,防微杜渐,为经济发展营造安定的社会环境。坚持"一具体就突破、一具体就深入、一具体就落实",加强基层建设和基础工作,强化抓落实工作机制,实行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以落实的工作作风,树立推动工作的形象和对人民负责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