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体育营销论文

体育营销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5 15:02:15

体育营销论文

体育营销论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营销;品牌文化

中图分类号:F71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2-0133-02

随着北京申请2008年奥运成功,2010年亚运会在广州举办,2007年女足世界杯在中国四大城市举行,无疑,未来十年内是中国体育产业的黄金时代。于是,如何搭乘体育营销这辆快车就成为中国众多组织的关注要点。联想申请TOP计划成功,中石化签订了中国企业有史以来首次赞助F-1赛事的合同,这些都是中国体育营销史上的里程碑,但中国著名企业对于体育营销的热衷肯定不仅仅于此。其实早在2002年世界杯开始,中国就掀起了一股关注体育营销的热潮,当时的收视大约是120亿人次,而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收入则是将近6亿元,是上一届世界杯的6倍。体育作为营销的一种载体,它延伸的历史实际上很久,可以追索到古罗马的竞技场,但作为现代营销手段,它的运用时间却很短,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一面是馅饼,一面是陷阱,中国体育营销需要冷静思考,全面总结。而体育营销与品牌文化在高校这类组织中的实践与探索应用相对滞后,本文试从体育营销、品牌文化的特点出发,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探索高校体育营销与品牌文化的理论及相关实践,希望通过分析,能够找出高校在体育营销与品牌文化建设传播方面的共性问题,以供其他高校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参考。这不但在实践层面上,而且在理论层面上,都具有双重的借鉴意义。

一、体育营销与高校品牌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一)体育营销的概念与内涵

体育营销是指为一种体育产品生产、定价、促销、渠道等设计和实施的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或欲望,并达成组织目标。体育营销不但是体育企业和组织最重要的职能,也是很多非体育企业和组织经常采用的战略和方法。这不仅是因为体育营销活动是体育产业的精髓,也是因为体育产业正在急速成长,而且没有丝毫减速的迹象。

体育营销和传统营销一样,是一个过程,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体育营销管理模型很好地描述了这一循环过程以及其中的体育营销要素,这对体育企业和参与体育产业的非体育企业的决策层和体育营销人员的实践都具有借鉴意义。对这一模型的简单解释是:体育营销循环过程始于体育和非体育企业/组织对体育营销使命的设定。这一使命必须与企业或组织的整体战略相一致,相协调。在设定体育营销的使命(目标)的基础上,企业和组织必须对自身所处的环境(包括宏观和微观环境)进行研究与分析,即对消费者(Consumer)、竞争者(Competitor)、企业自身(Company)和环境(Climate)进行分析,也就是我们俗称的“4C研究”。基于“4C研究”所获得的体育市场信息与数据,企业和组织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体育市场进行市场细分,并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在目标市场中,企业和组织制定适应自身发展的体育营销组合策略,包括产品(Product)策略、价格(Price)策略、渠道(Place)策略和促销(Promotion)策略,即4P组合策略。最后,通过对这一组合战略的实施、管理和评估调整,使企业和组织将自己的体育或非体育产品更有效、更高效地销售给消费者。

在这个体育营销模型中,最为体育和非体育企业所采用、最为大众所熟知也是体育营销最有特色的策略之一是“体育赞助”。组织赞助常见的理由有:组织想在公众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组织形象,想让公众看到并记住组织的名字,以及合理利用组织现有资源。组织赞助的其他原因还有:为了接触特定的细分市场,为了巩固基础市场,为了将组织跟体育联系在一起,为了作类似“慈善”营销等等。

(二)高校品牌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文化是一个社会和群体形成的共同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具有三个要素:精神、载体和群体。世界有三大文化圈,儒家文化圈、基督教文化圈和伊斯兰教文化圈。这三大文化圈的历史都很悠久,人口都在10亿以上,影响非常深远。另外,文化都需要载体,文化的第三个要素是群体,没有群体也自然无法形成文化,而且这个群体可以按民族(汉、回、满等)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还可以按地区(南方、北方、西北)形成地域文化,这些都是中华文化下面的亚文化。这些精神、风俗、仪式和群体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从深层到表层的中华文化。

组织文化与品牌文化都脱离不了文化,他们的形式和内容与文化都密切相关。组织文化的塑造分成三个层次:核心理念(精神)、制度与行为(载体)、文化群体(不同职能部门)。品牌文化包括品牌精神、品牌传播(载体)、目标消费者(群体)三个方面。高校的组织文化和品牌文化都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都是一种亚文化现象。一个高校的文化,是这个高校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的体现;对于高校来说,是文化决定了这个高校的制度和行为,这个文化的核心,就是我们常说的企业理念和企业核心价值观。比如,我们发现惠普公司的“惠普科技,成就未来”的品牌内涵即是其企业文化的体现。高校的内部文化与品牌文化的内涵必须一致,都不能脱离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都要服务于高校的发展,因此,其核心含义应该是一致的,或者是相通的。

二、高校体育营销与品牌文化建设传播探索

由于高校作为组织的一种形态,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因此,相较于企业界红火热闹的体育营销实践,高校成功的案例比较匮乏。但是,中国的众多高校又都有着迅速发展、成就世界名校的憧憬,如何借力体育营销东风,实现组织目标,诸多高校在此方面的投入与实践与日俱增。但这些从事了或在犹豫着要不要尝试体育营销的高校却面临同一个困局,如何才能体育营销?如何才能让体育引领品牌美誉度和人才引力的大幅提升?而纵观整个体育营销产业,无论如何风生水起,真正的体育营销理论,能够指导高校作好体育营的理论却是凤毛麟角,鲜有涉及。

通过广泛调查与研究,笔者尝试性提炼出了一套高校体育营销的探索性理论――AIFC。AIFC是四个英语单词的缩写,它们分别是Affiliation(联系度)、Innovation(创新性)、Focus(聚焦力)、Consistency(持续性)。四个元素相互依存,形成一个闭环,指导高校体育营销的实践。

Affiliation(联系度)是指高校自身情况跟体育运动本身的关联度,这是一个高校做好体育营销的关键所在。找到一个组织与体育的切合点,其营销策略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体育营销自诞生以来一直是智者的游戏,简单的复制别人的成功在体育营销这个大舞台上是不可能赢得喝彩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体育营销不是直接的推销实物,而是营销一种回忆,一种联想,一种生活方式、娱乐方式、审美情趣。金六福进入白酒市场前三甲利用的就是创新性的体育营销。金六福独辟蹊径,巧妙地祭出“奥运庆功酒”的大旗,渲染“奥运福,金六福”的品牌理念;巧妙地借道奥运实现体育精神和品牌文化的对接。Focus(聚焦力)。系统的整合相关资源是体育营销的主要特征。一个成功的体育营销案例总是由协同动作、相互关联的众多要素组成的一个结构复杂且不断变化的商务活动组合,是营销主体内部和外部要素及企业和消费者诸多要素的集成。从体育营销活动来看,从传统的4P道4C再到4R构成一个纵向系统和价值链;从体育营销活动绩效看,其过程涉及企业、消费者和竞争者的多种主体的利益,构成了一个从个体效用到社会福利的横向系统和价值体系。

品牌文化的塑造就像是恋爱,而组织文化的塑造像是婚姻。体育作为一种媒介,却可以很好地将品牌文化与组织文化连接在一起,通过体育营销建设与传播文化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高校而言,通过体育营销,可以尽量多地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尽量吸引对方的注意和好感。这种优秀独特的品牌文化气质,会吸引顾客(潜在学生和教师),逐步进入关注期和恋爱期。这时,通过深层次体育营销,进而将高校自身的组织文化予以巧妙传递,可以使内外部顾客对高校的内部文化、外在品牌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如果在这一阶段,能够达到相互的认同与契合,则体育营销的作用就十分圆满了,成功将陌生关系催化成了稳固的婚姻关系。由此可见,高校体育营销的成败关键,在于对自身文化与品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点滴塑造,对文化理解得越深,越透彻,那么越容易把握其中的真谛和关键。在“道”这个层面需要的是参悟,而在“术”这个层面需要的是执行和操作,高校的体育营销在此两方面均需要深入研究与勤于实践。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校体育营销的关键在于三点:首先是对自身文化和品牌文化的理解与塑造,其次是对体育营销理念的深究与实践,第三则是需要持续不断进行总结和提高。相信随着体育营销在国内外的持续发展,中国的高校也必将涌现出更多的类似北大、清华的著名高校品牌。

参考文献:

[1] 胡立君.体育营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

[2] 李世丁,周运锦.贩卖奥运―运动营销攻略守则[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1):13-19.

[3] 高力翔,陶于.审视可口可乐的奥运体育赞助策略[J].体育与科学,2006,(1):29-30.

[4] 许永刚,王艳丽.中国体育赞助研究综述[J].湖北体育科技,2004,23(2):152-154.

体育营销论文第2篇

培训在我国目前是一个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不少问题。研究该市场的特点,并探讨其中的营销规律,对我国培训市场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培训服务市场的机会与问题

(一)培训市场的发展机会

1.就业压力无论是高校毕业生为谋求好职位,还是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都希望通过社会培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个市场十分巨大。据新华社消息,截至2003年9月初,全国毕业生就业率仅有70%,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另据报道,到2003年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3%,比上年底增加013个百分点。

2.传统学历教育体系的不足传统学历教育一贯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再加上教材老化、知识滞后等弊端使毕业生无法马上上岗。同时,企业也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为新员工提供培训的机会,企业需要的是进入企业就能工作的专业人才。社会培训机构在这两个方面弥补了社会需求的不足。在教学方面,传授当前的新技术和新知识,结合社会需求及时开展培训。在实践方面,培训机构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或者制订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学员掌握更多实际工作所需要的技能。

3.资格认证制度的发展1994年3月,原劳动部、人事部联合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规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自此开始启动。经过近20年的发展完善,职业资格制度正在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并重,学科性教育和职业性教育两种教育并举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证书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通行证。在职业资格制度引导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资格教育培训体系成为劳动者职业生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4.办学政策逐步放宽2002年7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力争在‘十五’期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02年通过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第35条和36条规定:“民办学校对举办者投入民办学校的资产、国有资产、受赠的财产以及办学积累,享有法人财产权”,“民办学校存续期间,所有资产由民办学校依法管理和使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第51条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等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节余中取得合理回报。”民办学校的出资人实际上拥有一种受管制的剩余索取权。

5.市场规模大培训市场规模巨大。IT、考研和英语培训市场的数字是很好的例证:2003年,IT培训市场受SARS影响,整个市场规模有所下滑,总体市场规模仍达到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4%;据粗略统计,全国研究生考试辅导培训市场总的市场容量每年超过十亿元;仅上海一地的外语培训市场,每年的市场份额就高达10亿元人民币。如果再考虑企业管理培训、相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关职业资格培训等,潜力更为可观。

(二)培训市场面临的问题

1.市场竞争激烈培训市场准入门槛低,利润丰厚,吸引众多的进入者,使培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争夺生源,一些没有办学条件的培训班使出种种招数,以虚假承诺吸引学生、家长,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国外培训机构抢占中国市场,使本土培训组织面临更大的威胁。

2.缺乏合格的培训人才随着中国培训行业迅猛发展,合格的培训教师十分缺乏。就拿企业培训来说,目前中国极其缺乏本土的优秀企业培训,因此许多从事企业培训的机构不得不从境外聘请专职培训教师。但是,他们对中国这个市场缺乏了解,直接影响了培训的效果。企业培训对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资历要求很高,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还必须掌握高超的授课技巧。

3.培训市场秩序混乱从目前培训市场来看,依然存在着许多操作层面上的问题。大街小巷的宣传招贴、电线杆上的广告、闹市街头分发的培训简章、马路边拉起的招生横幅等等,给人们留下一种杂乱无章之感。在市场明显缺乏规范化,行业缺少品牌企业的情况下,已经造成了培训层次低、供需结构不合理、专业化不够等问题。

4.缺乏营销理念培训市场虽然红火,但培训组织普遍缺乏营销理念的指导。表现在定位不准确,缺乏长远规划,追求短期利益,缺乏品牌意识,竞争手段单一等诸多问题。缺乏以顾客为核心的服务意识。

二、培训市场的特征培训是由培训组织

(如学校或者企业的某个部门)向另一方提供基本上是无形的产品或服务。培训过程可能与某种有形产品联系在一起,也可能毫无关联。培训是一种服务,具有服务市场的特征。

(一)无形性作为服务产品,培训是无形的。首先,培训与有形的消费品或工业品比较,其特质及组成服务的元素,很多都是无形无质。在接受培训之前,几乎无法感知。其次,在享受培训之后,个人素质、能力的提高,以及由此带来的其它利益,也很难被察觉,或是要等一段时间后,享用服务的人才能感觉到“利益”的存在。所以,购买者为了减少不确定性,他们会努力寻求培训质量的标志或证据。他们将会根据看到的地点、人员、设备、宣传材料、象征和价格,作出服务质量的判断。

(二)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离性培训产品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同时进行,二者在时间上不可分离。由于培训服务本身不是一个具体的物品,而是一系列的活动或过程,所以在培训的过程中消费者(学员)和生产者(老师)必须直接发生联系,生产的过程也就是消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学员都将对培训的质量产生影响。顾客的直接参与及其在这一过程中同服务人员的沟通和互动行为,无疑对传统的产品质量管理及营销理论提出了挑战。一方面迫使培训组织管理人员既要有效地引导顾客正确演他们的角色,确保服务过程的和谐进行,又要加强对服务人员的监督和激励。另一方面,由于不同顾客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负责提供服务的第一线老师是否具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以确保服务能达到每一个顾客所期望的质量水平,也是个大问题;学员与教职员工在沟通中的任何误会,都可能直接使顾客感到整个组织的服务水平不佳,甚至拂袖而去。所以,培训服务的质量管理应当扩展至包含在服务过程中对顾客行为的管理。

(三)可变性培训产品具有极大的可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变性。由于培训取决于由谁来提供以及什么地方提供,培训服务行业是以“人”为中心的产业,由于人类个性差异,使得对于服务产品的质量检验很难采用统一的标准。一方面,由于服务人员自身因素(如知识能力和心理状态)的影响,即使由同一服务人员所提供的服务也可能会有不同的水准;另一方面,由于顾客直接参与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顾客本身的因素(如知识水平、兴趣和爱好)也会直接影响服务产品的质量和效果。

(四)易消失性基于培训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使得培训产品不可能像有形的消费品和工业品一样被贮存起来,以备未来出售;而且消费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亦不能将服务携带回家安放。虽然,录音(像)技术的发展能够把培训服务记录储存下来,但此产品已非彼产品,效果会有很大不同。如果顾客因个人原因中间缺课,这种损失表现为机会的丧失和折旧的发生,培训组织也不应该退还培训费。由于培训产品的不能贮存,容易造成供求在时间上的矛盾,从而可能使培训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

三、培训组织的营销组合策略

从广义产品概念来看,培训服务也是一种产品,传统的营销战略和4p营销组合很大程度上仍然适用。但是,服务产品毕竟有自己的特点,布恩斯和比特纳建议对其还要加上三个“P”:人(people)、实体证明(physical)和过程(process)。

(一)市场细分与定位为了抓住机会,在无序但竞争激烈的培训市场上取得成功,培训组织首先应在调研的基础上按一定标准(如职业、学习动机、科目等)进行市场细分(Segmentation);然后,根据自身情况、核心能力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Target)(如新东方选择想出国人员);最后,给自己的培训产品进行准确的定位(Positioning)(高端或者低端,综合还是单项等等)。

(二)4p组合的利用就产品(product)策略来说,要求要保证服务质量、合理组织培训项目、塑造培训品牌、准确预测产品生命周期、不断开发新的培训产品。从价格(price)策略上,可以运用价格差别策略平衡供求时间矛盾,解决培训服务易消失缺陷。另外,可以根据培训档次合理运用声望定价、折扣定价等策略。在渠道(place)上,根据组织资源和市场特点,合理选择面授、函授或者网上培训等方式。促销(promotion)在培训市场的运用一直处于低水平阶段,散发小广告一直是促销主流。其实,在合适的媒体上新闻报道或宣传文章,可能可信度更高、覆盖面更广,而且成本低。网络广告也是不错的选择。有实力的培训组织也可以作一些平面广告或电视广告。关键是要做好产品、渠道与价格的整合,形成特色,传递一致的形象。

(三)人员(people)人是培训服务产品的一部分,同样的课程,不同教师提供,效果可能有天壤之别。同一个教师,由于服务对象的表现不同,或者个人情绪等原因,效果也可能差别巨大。所以,一个培训组织选择高素质的培训教师、培训员工、以及对员工的激励与管理。格兰鲁斯曾主张服务营销不仅需要传统的4p外部营销,还需要加上两个营销要素,即内部营销和交互作用的市场营销。就培训而言,内部营销指培训组织必须对直接面对学员的教师及辅助员工进行培养和激励,没有满意的员工,不会有满意的顾客;交互作用的营销是员工与学员打交道的技能,尤其是教师与学员的互动沟通直接关系培训质量。超级秘书网

(四)有形展示(physical)培训服务的无形性要求培训组织要“管理证据”,“化无形为有形”。例如组织可以展示自己的办公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用图片介绍培训教师的教育背景和工作资历;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社会评价。目前流行的免费课程试听是展示自我、吸引学员的很好方式。著名民办培训机构新东方在起步阶段主要运用了这种方式来展示高水平的师资力量。

(五)过程(process)人的行为在培训服务中很重要,而这种重要性体现在服务传递的过程中,即教学过程中。过程结束,服务也就中止。要在培训过程中让学员满意,而不是事后进行补救。教学过程中教师表情的愉悦、专注和对学员的理解与关切,以及高超的课堂气氛调节艺术,都可以减轻学员不耐烦感,在一定程度上能平息因其它问题造成的不满。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第九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菲利普•科特勒、洪瑞云等著.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第二版)[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体育营销论文第3篇

关键词:运动项群理论;营销策略;体育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1

一、理论准备

1.体育营销理论

首先要明确的是,体育营销运用了市场营销的一般原理、方法及过程,是企业营销战略下的一种营销方式。在1987年美国的《广告时代》上就有了体育营销这个词汇。通常,我们可以将体育营销作两种不同的定义。其一,体育营销是指对体育产品亦或是体育产业进行市场营销,其营销主体是体育本身。其二,体育营销是指企业借助体育赛事或者体育活动对其产品、服务或是企业品牌开展营销活动,通过体育赛事的强大号召力与影响力来引起消费者对企业或其产品、服务的关注,进而达到提高企业声望、提升品牌价值,促进消费、提高收益的目的。本文研究的是第二种定义下的体育营销。

2.运动项群理论

运动项群是运动训练学中的一个理论。北京体育大学田麦久教授与他的同事把运动项目的类属聚合命名为“项群”,揭示项群训练基本规律的理论为“运动项群理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不同的运动项目因为具有一些相似的特征或相同的特点而可以将他们划分为一个“群体”,而不同的“群体”又具备不同的表现形态。在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中,我们有必要弄清楚各比赛项目可以划分为哪些运动项群,而每个运动项群的设置是基于什么样的条件,他们都具备哪些营销特征。这是我们在选择运动项目进行体育营销时所必需考虑的问题。

二、构建运动项群营销系统思路

建立运动项群营销系统是本文的核心,突出了本文试图运用运动项群理论提升企业品牌价值的研究意图。其整体思路是,让企业在诸如奥运会等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中开展体育营销时运用运动训练学的相关理论,弄清各个比赛项目的竞技特征,从而找到企业、企业品牌或产品与竞技项目特征的契合点或相似处,通过识别理论引导品牌价值的提升过程,逐步引导消费者在视觉、行为与理念三个识别层面对企业、企业品牌或产品从认知到联想、再到忠诚的价值提升过程。其目的是,首先让企业在开展体育营销时,除运用通常的一些营销方法外,能够针对具体的运动项目或运动员,结合自身的特征选择体育营销资源,使其营销目的更加明确;选择营销资源更加科学、合理;让消费者更清楚的了解企业及其品牌与产品;最终达到更好的营销效果。其次是希望企业不要一味地专注于对“更快、更高、更强”或者“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追求,而是有的放矢地将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品牌价值或产品特征与营销资源有机结合,让体育营销更富于逻辑性与科学性,从而真正体现体育营销相较之其他营销方式的价值所在。

三、系统建立

在系统建立部分笔者的总体思路是,将识别理论引导品牌价值的提升过程引入到体育营销中,试图分析识别理论引导品牌价值提升的过程在体育营销中应该怎样表现。将二者结合运用的目的是为了分析如何在体育营销中运用运动项群理论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运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来建立营销系统,更好地指导企业选择体育营销资源开展营销。因此,在将识别理论引导品牌价值的提升过程引入到体育营销的过程中,必须以运动项群理论为基础,以运动训练、竞技比赛以及竞技项目为研究的切入点,分析各运动项群的竞技特征及营销特征,看清在奥运会等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中开展营销活动时营销资源的本质面貌。

具体做法:第一,分析在竞技能力主导因素下各运动项群在体能、技战术以及心理与智能方面的表现特征;第二,按照识别理论引导品牌价值的提升过程逐一分析各个运动项群的营销特征表现;第三,根据对各运动项群营销特征的分析结论逐一提出营销对策。最终形成以运动项群理论为基础、以品牌识别与品牌价值理论为渠道、以体育营销为核心的运动项群营销系统。

四、结论

本文紧紧围绕体育营销这个主题来开展研究。运用管理学、营销学、运动训练学等学科作为理论支撑,试图说明如何更好地开展体育营销来帮助企业提升其品牌价值,对整体思路进行概述,引入运动项群理论,对各运动项群的分类进行列表说明,构建运动项群营销系统思路图。

参考文献:

[1]李慧.试论我国体育产业的品牌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2010,(09).

[2]庄贵军.国货意识、品牌特性与消费者本土品牌偏好[J].管理世界,2006(07).

体育营销论文第4篇

关键词:体育赛事;城市营销;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1)05-0026-04

Abstract: To collate the develop history of the research on the sports events and city marketing, and to get a sally port for the practice of city marketing with sports events, methods of categorizing and induction was used. With the trace of “the impacts of sports events on the cities” and “how to market cities with sports events”, relativ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es are summarized.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sports events; city marketing; present research status; trend of development

全球化给城市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将城市营销作为城市竞争战略的重要手段[1]。近年来,体育赛事逐渐成为城市营销产品组合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2]。不少学者在体育赛事与城市营销领域做了大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总结这些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推动“体育赛事与城市营销”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对我国城市在新形势下更好地运用体育赛事开展城市营销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1 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开始,受到全球化、产业升级、城市危机等因素的冲击,西方掀起了“城市营销”的热潮,众多学者(如Ashworth&Voogd,1990;Kotler,1993,2005;VandenBerg等,1999)开始从理论上探讨“城市营销”的内涵、城市营销与城市竞争力的联系、城市形象、城市品牌等问题。Kotler就认为“城市营销是满足地区目标市场的需求而进行的规划和设计,成功的城市营销应该使居民、企业对其所在的社区感到满意,游客和投资者对城市的期望得到满足”[3]。

近些年,国外学者特别关注体育赛事在城市营销中的重要作用。较早提出这一议题的有Law(1993)、Robertson & Guerrier(1998)和Waitt(1999、2003),Waitt曾提出“城市营销对意识形态有很强的依赖,可以利用特殊事件来进行城市营销,如城市运动会、商品博览会、全国性艺术节等”[4]。此后,不少学者在体育赛事与城市营销领域做了大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些进展。国外学者在“体育赛事与城市营销”的研究方向上,主要解决两个层次的问题:

1.1 对体育赛事各种“影响”或“作用”的证明

研究者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证明体育赛事是否对城市营销有帮助。城市营销的目的是建立新形象、满足现有人口与产业的需求、吸进产业转入、创造就业、发展地方特色、观光人口的增加以及高素质人口的引进等[5]。国外学者此类研究主要集中在证明体育赛事对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的影响。

大多数关于“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的影响”的研究都倾向于关注经济效应。众所周知,由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转折性盈利,体育——尤其是通过举办国际性体育比赛,逐渐被用于推动城市旅游与刺激地方经济增长[6]。目前,体育赛事被公认为在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再生中起到了重要的催化剂作用[7]。从早期Burns等人(1986)对F1阿德莱德大奖赛的探讨,到Richie等人(Richie, 1984;Richie and Aitken, 1984,1985; Richie andLyons 1987, 1990; Richie and Smith, 1991)对1988年加拿大卡尔加里冬奥会影响力的一系列深入分析,可以说为体育赛事经济影响的研究开启了大门。学者们乐此不疲地证明体育赛事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如英国休闲产业研究中心(leisure industry research centre, LIRC)1997、1998、2002年度的研究报告通过康希尔板球赛、游泳冠军赛、Bristol半程马拉松赛和伦敦马拉松赛的实例证明了体育赛事能给举办城市带来直接收入。虽然Mules and Faulkner[8] (1996)的研究曾指出,“一般情况下,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经常导致地方政府赔钱 ”,但经济效益不仅体现在直接收入上,研究者纷纷证明了体育赛事对增加城市旅游、创造就业、吸引投资、拉动内需等方面的影响。首先Mules and Faulkner(1996)就在列举体育赛事给澳大利亚几座城市带来亏损的同时,也证明了赛事在拉动内需方面的积极作用;Madrigal[9](1995)以及Green and Chalip[10](1998)则专门证明了体育赛事对游客与城市居民的吸引力。

但是,过多的强调经济效应使全面理解体育赛事的影响力受到了局限。关于其他方面,Hiller[11](1989,1998)和Ritchie & Smith[12](1991)最早关注了体育赛事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如Ritchie & Smith对1988 加拿大卡尔加里冬奥会的研究指出卡尔加里的城市形象在很多外地居民的眼中有所改善,证明了体育赛事对城市形象产生了积极作用。由此,带动了众多学者对体育赛事社会文化效应的探讨,包括Foley[13](1991)对谢菲尔德世界学生运动会的研究、Jones[14](2001)对99年橄榄球世界杯赛的研究……。Waitt在悉尼奥运会前后(1999、2003)对悉尼奥运会产生的社会文化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真正的利润不在于举办奥运会本身的盈亏,而在于对城市知名度与形象的强化,并由此而带来的各种机会。

需要指出的是,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产生的作用并不全是正面的。由于一些政府高层希望看到体育赛事产生的积极作用,导致有些评价结果具有倾向性(Black & Pape[15], 1995; Crompton[16], 1995)。有研究者针对一些问题提出质疑和批评,比如赛事导致的城市受益不均衡,Mules [17] (1998)指出赛事举办地附近的住宿、旅游服务是主要受益者,而同一城市距离比赛地较远的地区无法获益;Putsis[18] (1998)展示了1995年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对举办城市的经济效应,发现城市的建设和商业服务皆获益,而中心商业区的营业额则下滑,原因在于居民在赛事举办期间远离了这些区域,而外地游客和参赛运动员则主要在赛事地点附近消费。类似的观点还可以在Gamham[19](1997)关于新西兰国家橄榄球锦标赛的研究中得到证明。

1.2 对如何利用体育赛事进行城市营销的探析

这是研究者需要解决的第二层面的问题。体育赛事成为城市营销产品组合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利用体育赛事进行城市营销呢?这一问题的专题研究较少,但学者们还是在相关研究中探析了如何更好地管理体育赛事,帮助城市达到营销目的。

Laurence Chalip & Johanne McGuirty[20](2004)认为城市营销者与赛事组织者经常出现的失误是不能将赛事要素与城市吸引力要素整合,一个有效的手段是将体育赛事要素与城市吸引力要素进行“捆绑”,如购买或消费其中一类要素可获得另外一类要素商品或服务的折扣等一系列措施。其中体育赛事要素主要是体育比赛以及辅助的文化活动,城市吸引力要素主要包括城市旅游、观光、购物以及参加赛事相关活动。

赛事营销与城市营销之间能够产生一种1+1>2的效果。A.M., Hede[21](2005)指出基于体育赛事的城市营销策略的前提之一是举办城市通过赛事传播城市的形象与信息,特别是大型体育赛事,能够令受众对城市产生积极的看法,这些看法在将来可能演变成积极的购买意愿或投资意愿。研究者认为媒体是利用体育赛事进行城市营销过程中的助推力,以雅典奥运会为案例,提出特别是在赛事规划的早期阶段,应该格外重视城市的媒体曝光率, 这样才能恰当的获得营销效果。他还提出城市应考虑实行长期战略来打造多个城市形象特征,以扩大潜在的营销机会,因此,与媒体的合作十分重要。

Robert Wilson[22] (2006)则根据规模、举办周期将赛事分类,认为城市在举办体育赛事时,应根据城市的特点选择不同类型的赛事,所谓的一些小型赛事有时更能给城市带来益处,利用体育赛事进行城市营销应考虑一个重要的因素:城市与赛事的匹配度。

以上是西方学者在“体育赛事与城市营销”研究方向取得的进展。在文献梳理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欧、澳学者的研究将焦点集中在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上如奥运会、世界杯、英联邦运动会、游泳、田径世锦赛等,而美国学者较多地探讨了职业体育联盟、大学体育这种联赛制的赛事,关注的不仅有比赛、还有运动队,这与两者在城市发展历史,以及体育产业结构方面的差异有关。而不同类型的赛事、不同类型的城市,组合在一起要如何经营管理,这也将是“体育赛事与城市营销”领域一个重要的议题。

另外,亚洲一些国家的研究者也在探讨“体育赛事与城市营销”的相关问题。如韩国学者Ick-Keun Oh[23](2004)通过2002韩日世界杯的经验总结,探讨了一套战略营销方法,试图运用这些方法使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产业的影响最大化;日本群众体育一直开展的较好,很多城市都将举办群众体育赛事作为城市经济复兴的手段。日本的研究者也对群众体育赛事与城市营销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索,如Nogawa[24]等人 (1996)认为,应吸引“赛事观众”参与更多的旅游活动,赛事组织者、旅游局和商业机构应提供最快捷、价格合理且有意义的旅游项目,而且,赛事组织者应该考虑如何规划赛事的时间跨度,以便赛事参与者有足够的时间在其他项目上消费;新加坡的Belinda Yuen[25](2008)分析了体育赛事与新加坡的城市发展,探讨了新加坡如何从商业城市向体育城市、赛事城市转变,以助推城市营销。

2 国内研究现状

受2008奥运会、2009全运会、2010亚运会等等一系列赛事的影响,许多城市进了积极地探索,一些学者专家也逐渐展开了此领域的理论研究。目前,与该命题相关的研究与讨论主要集中在三个不同的领域:

2.1 总结介绍国外“体育赛事与城市营销”经验

沈体雁、杨开忠等人[26](2006)的译著《体育与城市营销:欧洲经验》,俞林[27](2005)关于“体育在城市营销及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的研究,以及姚领平、吴贻刚[28](2007)等人关于“欧洲发达城市举办国际体育赛事的实践对上海的启示”,是此类研究的代表。研究者都是基于城市营销理论,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归纳欧美发达城市举办国际体育赛事的现状特征,对我国城市举办国际体育大赛的可行性进行探索,为规划决策提供依据。

2.2 证明体育赛事的影响或作用

这一问题比较系统的研究是余守文[29](2007)以产业经济学、体育经济学和城市竞争力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体育赛事产业影响城市竞争力的机制。研究者在论述“赛车赛事产业对上海市的城市品牌效应”时,提及上海F1赛事是一个成功的城市营销活动;并在对策建议中提出借机体育赛事实施城市营销战略。其他研究则极少提及“城市营销”,但学者们探讨体育赛事对城市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的研究还是较为丰富,如探讨举办大型体育比赛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对北京承办奥运会预期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从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大都市的要求和产生的经济影响两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分析运动竞赛的社会效益等等。

2.3 探讨如何利用体育赛事进行城市营销

对此问题的探讨,现实情况往往是:研究体育赛事的文献,在对策性建议中提及“要借机实施城市营销”,或是研究城市营销的文献,在文中提出应利用体育赛事。严格的讲,这些论述更多的只是一种理念,无法很好地指导利用体育赛事进行城市营销的实践,真正专题研究“体育赛事与城市营销”的极少。

而在我国城市中,利用体育赛事进行城市营销实践开展的较好的主要还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因此,这些地区的学者也在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方面进行了较好的尝试。如刘东锋[30](2008)从品牌联合的视角出发,探讨城市在举办赛事的过程中,如何通过实施城市和知名赛事的“品牌联合”战略,塑造和提升城市的品牌形象,结合上海的实例,针对城市在利用赛事推广和营销城市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城市管理者更好地选择和利用赛事提升城市品牌提出了建议;纪宁[31](2008)也以“体育赛事与城市品牌营销”为角度,探讨了北京奥运会与城市品牌营销的机遇和趋势。

3 研究现状述评

3.1 总体评价

从国内外研究总体情况看,目前关于“体育赛事与城市营销”问题的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对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3.1.1 实然研究较多,应然研究较少

目前已有的研究多数还是停留在“体育赛事对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影响”的层面上,对“如何组织赛事、助推城市营销”层面的探析,在数量上相对较少。而学者们对体育赛事影响或作用的研究并不是最终目的,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虽然从体育赛事的影响或作用的角度研究“体育赛事与城市营销”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此类研究关注的主要是“影响”问题,并没有着重研究“体育赛事与城市营销”的具体理论框架,也没有提出可操作性的策略、方法。因此,只是找到了“体育赛事与城市营销”研究的一个突破口,相对于这一研究方向的发展要求来说,才刚刚开始。要使体育赛事真正影响城市发展,还必须进一步展开“如何利用体育赛事推广和营销城市”的研究。

3.1.2 缺少全局研究,尚未应用多学科理论形成理论框架

国内外专题研究“体育赛事与城市营销”的一些成果,研究领域主要是“利用体育赛事改善城市形象”、“体育赛事与城市品牌的联盟”等。但从城市形象、城市品牌角度进行“体育赛事与城市营销”的研究亦有其局限性:首先,城市营销的内容不仅仅只有城市形象,或城市品牌一个方面;其次,此类研究的贡献在于将城市形象、城市品牌引入到研究中来,应用理论、原理相对比较单一。尚无运用多学科理论与原理形成的理论框架作为“体育赛事与城市营销”研究过程和研究内容的理论依据和理论基础。

3.2 对比分析

对比国内外研究,二者侧重点有所不同。由于城市营销理论在西方社会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利用体育赛事进行城市营销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所以学术界关注更多的是如何使这种策略、模式更加精致化、可操作化。反观国内,城市营销理论、体育赛事产业等内容虽然在学术界得到传播和认可,但如何走向社会、走向实践,如何将国外的经验与本土结合,实现体育赛事带动我国城市营销、城市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国内对“体育赛事与城市营销”问题的研究,与国外相比:

3.2.1 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较少

研究多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多进行定性描述与分析,从理论到理论,而运用数据和科学方法进行定量描述与分析的较少。因此,以数据分析和逻辑分析为支撑、以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和方式对“体育赛事与城市营销”的探讨有待强化。

3.2.2 宏观探讨较多,微观探讨较少

我国利用体育赛事推广和营销城市的实践也仅仅是刚刚兴起,受此因素影响,学者们在此研究方向上,讨论宏观政策、措施,提出宏观策略、办法的较多,而针对个别城市通过案例分析和具体研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的则相对较少。利用体育赛事进行城市营销的愿望良好,但研究实施标准、具体措施的较少。

4 结 语

“体育赛事与城市营销”的研究方向上,主要解决两个层次的问题:证明体育赛事对城市的“影响”或“作用”,以及探讨如何利用体育赛事进行城市营销。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的成果为后续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该研究方向还缺少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作为“体育赛事与城市营销”研究过程和研究内容的理论依据和理论基础。而国内研究无论在数量,还是研究深度方面与国外相比都略有差距。但我国体育赛事与城市营销实践活动的展开与深入,已为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开启了一扇大门。诸如“利用体育赛事进行城市营销”的战略、机制、发展策略等问题,个别城市的案例分析,不同类型赛事与城市营销的探讨,以及采用数据分析和科学方法进行定量研究,都将有可能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议题。我国“体育赛事与城市营销”领域的理论成果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对我国城市在新形势下更好的运用体育赛事开展城市营销将产生更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于涛,张京祥.城市营销的发展历程、研究进展及思考[J].城市问题,2007,(9):96.

[2] Van den Berg, L., Braun, E., Otgaar,A.H.J. Sports and city marketing in European cities. Rotterdam, the Netherlands: euricur, 2002.

[3] Philip Kotler. Lateral Marketing [M].Arrangement with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5.

[4] Waitt, G. Playing games with Sydney: marketing Sydney for the 2000 Olympics[J].Urban Studies, 1999,36(7):1005-1077.

[5] 郑昭,李军波,刘波.城市营销:理论回眸与前景展望[J].软科学,2005,19(5):17-22.

[6] Dobson, N. The economic impact of major sport events: A case study of Sheffield [D]. 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 2000.

[7] 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and Sport. Game Plan; a strategy for delivering Government’s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 objectives, HMSO, London,2000.

[8] Mules, T. and Faulkner, B. An economic perspective on special events [J].Tourism Economics, 1996,2:107-117.

[9] Madrigal, R.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determinants of fan satisfaction with sporting event attendance[J].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995,27:205-228.

[10]Green, B.C., and Chalip, L. Sport tourism as the celebration of subcultur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8,25:275-291.

[11]Hiller, H. Impact and image: the convergence of urban factors in preparing for the Calgary Winter Olympics, in: G. J. SYME, B. J. Shaw, D.M. Fenton and W. S. Muller(eds)[J].The Planning and Evaluation of Hallmark Events, 1989: 119-131.

[12]Ritchie, J.R.B. and Smith, B.H. (1991) The impact of a mega event on host region awareness: a longitudinal study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1,30(1): 3-10.

[13]Foley, P. The Impact of Major Events: A Case Study of the World Student Games, Sheffield[J]. Sheffield: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1991.

[14]Jones, C. Mega-events and host-region impacts: determining the true worth of the 1999 Rugby World Cup[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01, 3:241-251.

[15]Black, T. and Pape, A. The IndyCar Grand Prix: Costs and benefits[J]. Australian Accountant, 1995,65(8), 25-28.

[16]Crompton, J.L. Economic impact analysis of sports facilities and events: Eleven sources of misapplication[J].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1995, 9:14-35.

[17]Mules, T. Taxpayer subsidies for major sporting events[J]. Sport Management Review, 1998,1:25-43.

[18]Putsis, W.P. Winners and losers: Redistribution and the use of economic impact analysis in marketing[J]. Journal of Macromarketing, 1998,18:24-33.

[19]Garnham, B. Ranfurly Shield rugby: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impacts of a sporting event on a provincial city. New Plymouth, Taranaki, New Zealand[J]. Festival Management and Event Tourism,1997, 4:145-149.

[20]Laurence Chalip & Johanne McGuirty. Bundling sport events with the host destination [J]. Journal of Sport Tourism, 2004, 9(3): 267-282

[21]Anne-Marie Hede. Sports-events, tourism and destination marketing strategies: an Australian case study of Athens 2004 and its media telecast[J]. Journal of Sport Tourism, 2005, 10(3):187–200

[22]Robert Wilson. The economic impact of local sport events: significant, limited or otherwise? A case study of four swimming events[J]. Managing Leisure ,2006,11:57–70.

[23]Ick-Keun Oh. Effective Tourisni Marketing Approaches to Sporting Events: Lessons from the 2002 World Cup[C]. 2002 KASTLE Annual Autum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Future of Tourism in Asia: The Role of Sports Tourism”, Busan, Korea,2004.

[24]Nogawa, H., Yamaguchi, Y. and Hagi, Y.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Japanese sport tourism in sport-for-all events: case studies of a single-night event and a multiple-night event[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6, 35(2): 45–55.

[25]Belinda Yuen. Sport and urban development in Singapore[J]. Cities ,2008,25 :29–36.

[26]沈体雁,杨开忠等.体育与城市营销:欧洲经验[M].东方出版社,2006.

[27]俞琳.从欧洲城市看体育在城市营销及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体育文化导刊,2005,(6).

[28]姚领平,吴贻刚,沈佳.欧洲发达城市举办国际体育赛事的实践对上海的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6):1-6.

[29]余守文.体育赛事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7.

体育营销论文第5篇

文献检索发现,目前我国学者从体育赛事微博营销的现状、作用、前景等不同角度对于体育赛事微博营销进行了研究,认为体育赛事微博是服务于体育赛事重要的新媒体平台,能回馈赛事赞助,传播赛事品牌,能够为体育赛事营销提供新的发展机遇,通过体育赛事微博运营可以促进体育事业及体育产业的发展。整体来看,我国关于体育赛事微博营销的学术在核心期刊上的仅有3篇,数量偏少,且缺乏实证性研究。目前尚未发现有关于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公众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的研究,难以为我国体育赛事微博营销的实施提供充足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公众参与意愿影响因素,能够为赛事组织者和主办方制定营销战略提供参考,对于提高体育赛事微博营销的公众参与度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概念界定

目前学者按照赛事规模将体育比赛分为大型体育赛事(包括超大型体育赛事和标志性体育赛事)和规模相对较小的体育赛事。大型体育赛事主要以“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世界单项锦标赛、职业联赛、城市运动会、农民运动会、少数民族运动会”为主。本文将研究范畴界定于大型体育赛事,因其赛事规模大、观众群体大、媒体覆盖面广,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笔者以上述关键词搜素“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发现以上体育赛事均开通了微博,开通率100%,说明我国大型体育赛事主办方已经充分意识到微博营销的重要性。学者先后对于“体育赛事营销”、“体育赛事微博”及“体育微博营销”概念进行了界定,结合研究需要,本文将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定义为“大型体育赛事主办方、承办方、组织者以现代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和欲望为目标,基于体育微博社交平台,向消费者销售体育赛事产品及服务的过程”,将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公众参与意愿界定为“公众愿意参与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可能性的评价或自我预测”。

2.研究基础与研究假设

2.1基于TAM模型研究理论假设

本研究以影响力较大的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简称TAM)为研究基础。TAM模型由Davis教授于1986年首次提出,旨在解释和预测用户经过一段时间与信息系统交互后参与意愿和参与行为。Lee等人通过对TAM模型101项实证研究表明,该模型是分析网络情景下用户技术采纳分析的有效工具。微博是基于网络和移动通讯平台的应用,兼具信息接收者和信息传递者两项身份,具备网络信息系统的基本情景。微博用户通过微博获取体育赛事信息,参与体育赛事微博互动,具备网络信息系统的基本特征,与其他网络信息服务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因此将TAM模型运用到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公众参与意愿研究具有可行性。技术接受模型如图1所示。

感知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指个体认为使用特定系统能够省力的程度,它通过有用性感知来影响对于技术的态度。每条微博字数限制于140左右,能够实现即时分享,操作方便。学者蔡明明(2012)指出体育赛事微博能够利用电脑、手机中新浪、腾讯微博客户端随时、随地接受和发送体育赛事信息,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和便捷性,具有易用性特征。感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是指用户认为参与特定系统的有用程度,可以直接影响参与意向。笔者通过查看大型体育赛事微博,内容主要包括赛事实时播报、票务信息、成绩统计、赛事花絮、广告播出等。公众参与体育赛事微博营销,能够获取关于赛事的相关信息,具有有用性特征。态度(Attitude)是指用户对于特定行为喜欢或反感的程度,受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影响。公众对于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的态度是其参与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判断和评价的综合体现,进而影响参与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的意愿。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及前人研究成果,结合研究需要,以TAM模型为基础,本文提出如下理论假设:

H1:公众感知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易用性越强,则感知有用性越强。

H2:公众感知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有用性越强,则参与态度越积极。

H3:公众参与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的态度越积极,则参与意愿越强。

2.2基于技术参与者视角的假设

2.2.1感知娱乐性(Perceived entertainment) 微博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双向互动交流模式,微博用户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传递者。在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的过程中,微博用户能够通过线上实时互动,娱乐性是参与大型体育赛事营销的主要动机。学者Moon和Kim将由参与网络而产生的娱乐性定义为“个人参与网络主观体验而组成的内在信念和动力”。笔者以沉浸理论为基础,解释网络“娱乐性”的特点。当公众参与到网络互动过程中能够体会到乐趣,并且能够感受到愉悦,那么在互动的过程中,公众就会将注意力集中于该行为,那么公众就会认为该行为是有用的,并且与网络互动的态度也是积极的。因此,本文认为公众娱乐性感知对于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的有用性感知和态度有明显的影响,并提出如下假设。

H4a:公众感知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娱乐性越强,则感知有用性越强。

H4b:公众感知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娱乐性越强,则参与态度越积极。

2.2.2感知参与能力(Perceived ability to use)

经济动机和结果是信息系统采纳研究的焦点,而成本往往是信息系统采纳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微博的互动特性能够显著降低边际成本,公众在参与营销过程中也会支付更低的服务支出,会更倾向于选择微博方式的体育赛事营销。另一方面公众自身感知是否具备微博操作能力参与到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众参与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因此,本文认为公众感知参与能力会影响大型体育赛事微博的易用性和有用性感知,并提 出如下假设:

H5a:公众感知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参与能力越强,则感知易用性越强。

H5b:公众感知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参与能力越强,则感知有用性越强。

2.2.3感知信息连续性(Perceptive Informatics continuity)

微博是以文字、图片形式赛事信息或描述体育事件,传播过程中随着信息的转载和评论以及插播其他体育赛事的相关信息,使得原本完整的体育传播信息机制和内容“碎片化”。同时,微博用户的广泛性和差异性,不同微博用户对于体育赛事微博的信息的关注点存在差异性。陈奕(2014)认为微博碎片化信息传播方式是跳跃式的、分散式的。体育赛事微博信息的碎片化信息传播方式,缺乏传统体育赛事信息传播的整合性,同时也增加了用户获取信息难度。因此,本文认为体育赛事微博信息的连续性会影响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并提出如下假设:

H5a:公众感知大型体育赛事微博信息连续性越强,则感知易用性越强。

H5b:公众感知大型体育赛事微博信息连续性越强,则感知有用性越强。

2.2.4感知信息可靠性(Perceived reliability of the information)

学者认为“传播规范的缺失,信息传播的失控,致使网络社交媒体的传播极易出现各种负面功能”,微博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新型网络传播媒介同样具有该特征。于文谦(2012)提出“微博信息门槛的降低,信息内容的宽泛”,大众的广泛参与加上缺乏必要的信息监控机制,致使目前我国体育赛事的微博出现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准确性,体育赛事微博信息的不准确性会降低公众对于体育赛事微博的有用性感知,进而影响公众的微博营销的态度。因此,本文认为信息的可靠性会影响公众感知有用性和参与微博营销的态度,并提出如下假设:

H6a:公众感知大型体育赛事微博信息可靠性越强,则感知有用性越强。

H6b:公众感知大型体育赛事微博信息可靠性越强,则参与态度越积极。

基于上述假设,本文构建公众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理论模型,如图2。

3.研究设计

3.1问卷设计

本文所有数据来源于问卷调查,以研究理论模型为基础,设计调查问卷。问卷首先在开头部分介绍了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的定义,要求被采访者根据实际情况回答。问卷采用Likert5级量表来衡量,依次为“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依次为5-1分。本次调查问卷基于TAM模型提出感知易用性(PEOU)、感知有用性(PU)、态度(AT)、行为意愿(WP)四项内潜变量,基于技术参与者自身感受提出感知娱乐性(PE)、感知参与能力(PBC)、信息连续性(PIC)、信息可靠性(PIR)四项内潜变量。问卷观察变量主要以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文献为主,结合大型体育赛事特性,设计出十八项外显变量。

3.2样本选择和发放

学者研究表明,大学生体育消费观念的转变和体育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已经逐步成为体育消费的主流。据《2013微博用户发展报告》显示,90后占微博总用户量的53%,80后用户占总用户的37%,整体年龄层偏年轻化。微博用户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用户占70.8%;高中及以下用户占比不到30%,整体学历呈现高学历化。结合以上两方面,本文选取在校普通大学生作为样本发放对象,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笔者选择了北京体育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同济大学四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取在校园随机发放一收取的形式发放问卷。本次问卷共发放问卷345份,其中北京体育大学共发放问卷100份,清华大学85份,上海体育学院83份,同济大学77份。共回收问卷338份,剔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为321份,有效率为93.04%。问卷样本特征如表1。

3.3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运用SPSS19.0对于数据统计分析,做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采用onbach’s Alpha系数作为信度分析的指标,a系数值介于0.65到0.70间是最小可接受信度值,介于0.70到0.80之间相当好,介于0.80到0.90之间则非常好。本问卷所有变量Cronbacha系数均在0.8以上,说明各变量项目一致性较高。采用KMO和Bartlett的系数作为效度分析指标,近似卡方值1995.312,相伴概率(Sig.)0.000,达到显著水平,KMO值为0.899,综合说明变量间的相关程度无太大差异,问卷效度较高。样本标量指标来源和信度测量值如表2所示。 4.数据分析

4.1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公众参与意愿分析

笔者对于321份样本数据统计发现,被采访者关于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的“态度”平均值为3.57分,众数为4,标准差为0.921。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的“参与意愿”的数据平均值为3.43分,众数为3,标准差1.018。数据统计说明,目前公众对于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的基本持认可态度,大型体育赛事微博微博营销参与意愿不高。

4.2构方程模型拟合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处理复杂现象的理论模式,根据理论模式与实际数据关系的一致性程度,评价理论模式,以达到对实际问题进行定量研究的目的,常用数据处理软件有LISREL、AMOS等。运用结构方程进行验证分析,首先应进行样本数据与概念模型的拟合度分析。根据前人研究表明,模型拟合度指标主要有x2/df(卡方自由度比)、GFI(适配度指数)、NFI(规准适配指数)、RFI(相对适配指数)、RMSEA(估计误差均方根)。本研究选用AMOS17.0软件进行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各项集合度指标如表3。

从表3的拟合度指标显示,模型统计参数均满足评估标准,因此样本数据和研究概念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

4.3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运用结构方程路径分析数据显示如表4。

从路径分析表中可以发现,基于TAM模型的三条理论假设P值均小于0.001,具有显著性,说明假设均通过验证。公众对于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感知易用性能够显著影响有用性感知,影响系数为0.534。公众对于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感知的有用性能够显著影响公众参与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的态度,影响系数为0.581。公众参与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的态度能够显著影响公众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的参与意愿,影响系数为0.882。

信息连续性对于 感知易用性影响理论假设检验P值均小于0.001,说明信息连续性显著影响公众的感知易用性,理论假设成立,即公众认为大型体育赛事微博信息的连续性能够提高公众对于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的有用性感知。信息连续性对于感知有用性影响理论假设检验P值为0.583,说明信息连续性对于感知有用性无显著影响,假设不成立。

感知参与能力对于感知易用性影响理论假设检验P值小于0.001,说明公众感知参与能力显著影响公众感知易用性,理论假设成立,即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公众自身参与能力的高低能够影响自己对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的易用性感知。公众感知参与能力对于感知有用性影响理论假设P值为0.551,大于0.05,说明感知参与能力对于感知有用性无显著性影响,理论假设不成立。

公众感知信息的可靠性对于感知有用性理论假设检验P值分别为0.744,大于0.05,说明公众感知信息可靠性对于感知有用性无显著影响,理论假设不成立。公众感知信息的可靠性对于态度影响理论假设检验P值分别为0.046,说明信息可靠性显著影响态度,理论假设成立,即大型体育赛事信息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公众对于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的态度。

公众感知娱乐性对于感知有用性影响理论假设检验P值为0.149,大于0.05,理论假设不成立,说明公众感知大型体育赛事微博娱乐性并不能提高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的有用性感知。公众感知娱乐性对于态度的影响理论假设检验P值小于0.001,说明感知娱乐性能够显著影响公众对于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的态度,理论假设成立,即微博信息的娱乐性是能够显著影响公众对于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的态度。

综合以上分析,对于研究假设模型就行修正,得出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公众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模型,如图3。

5.结论与建议

5.1研究结论

5.1.1公众对于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持认可态度,公众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参与意愿得分为3.43分,即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参与意愿一般。

5.1.2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参与意愿影响因素有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态度、感知参与能力、信息连续性、信息可靠性。公众对于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的态度直接影响公众的参与意愿。公众对于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感知易用性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进而影响对于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的态度,形成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的参与意愿。公众对于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参与能力感知和大型体育赛事微博信息的连续性以感知易用性、有用性和态度为中介,进而影响公众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的参与意愿。大型体育赛事微博信息可靠性和娱乐性感知直接影响公众对于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态度。

5.2研究建议

5.2.1提高大型体育赛事微博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大型体育赛事主办方在微博信息时应注重公众感知易用性和有用性的提高,使公众感觉参与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时更加省力,这对推动公众参与大型体育赛事微博营销非常有用。

体育营销论文第6篇

关键词:体育品牌;微博营销;网络营销;体育营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型的网络载体不断涌现。当前,最具竞争能力的网络媒介形式莫过于微博。虽然微博仅能最多140个字符的信息,但却成为众多网民日常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微博的优势在于操作简便、维护容易、实时发送、广泛互动,因此已经成为一种集休闲娱乐、人际交往、实事评论的重要网络媒体形式。由于使用微博的用户越来越多,很多商家看中了微博平台的营销能力,这也促成了微博营销这种全新的网络营销形式出现。

目前,各行各业的营销人员遍布于各大微博网站,借助微博平台进行产品营销。除了这些个人帐户以外,很多企业也直接以企业名称申请了微博帐户,借助微博平台宣传自己的产品,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体育品牌商品是一类重要并且特殊的商品,如何为其量身定制最佳的微博营销策略,关乎体育品牌企业在微博时代的生存和发展,是一项具有时代意义的典型商业课题。

1.体育品牌微博营销的概念界定

体育用品的微博营销,归根结底还是体育营销的一种形式。对于微博而言,它是网络新兴的一种媒体。所以,微博营销应划归网络营销范畴。因此,为了厘清体育微博营销的含义,需要先从体育营销入手,并深入分析网络营销和微博营销的相关概念。

(1)体育营销

体育营销的营销目标是销售体育产品,但其营销思路、营销方法、营销过程中渗透了体育文化和体育特征。体育营销和一般商品营销的显著区别就在于,体育营销可以以体育活动为宣传载体、以体育明星为产品代言、以体育文化设计营销策略。可以说,体育营销的执行者,不仅要有企业营销的基本技能作为基础,还必须对体育活动、体育文化、体育产业有充分的了解,并能准确地把握体育产品的销售群体。因此,体育营销也表现出明显的文化性、长期性和系统性。

(2)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全新企业营销技术,它已经和广告营销、电视营销、手机营销等方式共同构成了企业直销模式。网络营销方式的出现,得益于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和网络工具,网络营销表现出更加丰富的营销手段。企业营销的各个阶段可以全部转入网络形式,包括网络调研、网络促销、网络服务、网络售后等。网络营销的工具也是日新月异,由门户网站、网络社区,发展到博客空间和现在的微博。

(3)微博营销

微博营销就是利用微博这种载体展开的营销方式。微博的庞大用户群,是吸引企业进驻微博,并最终催生微博营销的主要原因。在微博平台上,企业以营销人员名义或者企业名义,宣传自身文化内涵、推出产品和服务项目、树立企业公众形象,从而完成类似于口碑营销的营销活动。微博营销不但操作便利、迅速便捷、亲和力强,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售后服务的速度和水平。

(4)体育品牌的微博营销

体育品牌商品的微博营销,可以看作是体育营销和微博营销两个概念的结合,即体育品牌借助微博平台展开的营销活动。一方面,体育品牌营销本来就是一类特殊的商品营销;另一方面,微博营销又是一类特殊的网络营销。二者的结合形成了一些特有的营销特征,完全有别于其它营销活动。

2.微博营销的利弊分析

微博的出现不过几年的时间,微博营销更是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为了判断额这种方式是否适合体育品牌的营销,需要明确微博对于一般企业营销的作用。

(1)微博营销的利端分析

和传统营销方式相比,微博营销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具有优势:

第一,微博营销的成本低廉。传统营销方式是需要相当资金投入的,包括营销人员的雇佣、营销工具的购置、公关业务费花销等等。与此相比,微博营销的成本大为降低。首先,微博营销方式是典型的“一对多”模式,即便你只和一个博友了产品信息,也会迅速经由他的粉丝和关注着传播开来,获得多米诺骨牌效应。这就使得营销人员的数量可以大为缩减,从而减少了雇员成本。其次,微博营销主要依托于微博平台,几乎无须任何营销工具和公关业务费,只要你有一部能上网的电脑甚或手机,都可以随时随地的展开营销活动。这无疑也大大缩减了营销费用的支出。

第二,微博营销的客户类型丰富、数量庞大。建立客户信息库,无疑是营销人员最为重要的工作。对于很多营销人员来讲,掌握大量的产品实际需求客户信息是非常困难的,和客户面对面的营销也令很多营销者疲于应付。在微博中展开营销,完全可以规避这两个问题。首先,微博的使用者数量庞大并加进一步加大。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客户群里,各色需求的客户比比皆是。你只要根据他们的博文、评论,就可以大致断定他们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据此,有针对性地展开营销活动,就不难获得真正有产品需求的客户群。其次,每一个微博用户都有一定数量的粉丝和关注着,并且这些人有着共同的志趣观念。往往你公关了一个博主,就会连锁反应地获得一批相同需求的客户。

第三,微博营销的传播速度迅捷。微博的信息量少,也就促成了微博、评论、转载的快捷性。因此,相比于其他营销方式,微博营销可以获得无与伦比的传播速度和超乎想象的传播范围。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孙扬的个人微博在几天之内的点击量就超过200万。所以,借助微博开展营销活动的一个突出优势,就是可以使营销的产品和业务迅速在更广泛的客户群体内传播开来。只要你的话题足够有趣味性,只要你的营销有足够的吸引力,你的粉丝和关注者就会爆棚,你的营销活动就会获得成功。

(2)微博营销的弊端分析

当然,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微博营销也存在一些弊端。

第一,微博营销的不可控性增加了企业风险。诚然,微博营销具有客户群体大、营销速度快的特点。但这些特点也使得营销过程无法被营销人员或者企业有效控制,我们甚至无法控制产品需求总额和索取时间。这样,往往容易给企业造成被动局面,并加大企业的整体经营风险。

第二,微博营销的远期利润无法准确估计。虽然微博营销已经成为了企业营销的一种方式,但通过微博营销并最终给企业造成效益的统计工作很难进行。而且很多情况下,用户通过微博了解了产品信息,但之后深入咨询产品情况并最终确认订单并不是在微博上进行,这也给微博营销取得利润的统计情况造成了困难。再有,微博营销及其承载平台都只有几年的历史,其远期效果还无法准确预知。微博会不会像其它网络载体一样,仅仅是昙花一现就归于平庸,都令微博营销的前景扑朔迷离。

第三,微博营销的宣传力度很难扩大。毕竟每条微博都只能发送140个字符,这样的信息量对于营销活动来讲太有限了。营销人员很难把详细的产品信息和特点,通过微博准确地传递给客户。而且一旦营销失败,还会影响其它营销方式对于客户的吸引力。

3.体育品牌的微博营销策略

要做好体育品牌的微博营销,就必须充分利用微博营销的优势、摒弃微博营销的不足,并密切结合体育品牌的自身特点,创建系统的体育品牌微博营销策略。

(1)共同爱好拉近距离,趣味话题打动人心

一般的产品营销活动,营销人员为了寻找和客户的共同话题往往要绞尽脑汁。这一点,对于体育品牌的营销则不那么困难。因为,体育是和平年代各国展现实力的重要舞台,也是大众百姓广泛喜爱的重要生活元素。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的奥运战略更推动了举国上下的体育热情。一个微博用户,总有这样那样的体育爱好,即便什么体育活动也不喜爱,至少还会对体育明星青睐有加。因此,体育品牌的营销人员,只要在微博上某些体育相关的讯息,不难引来回帖和关注,营销人员和客户之间的距离自然而然地就拉近了。

在微博上进行营销,必须要深入挖掘微博的文化特征。微博是一种草根文化为主的文化氛围,大家在微博上的交流往往随心所欲、无拘无束。因此,像教科书市的广播营销方式是不适用的。体育品牌的营销人员,必须要具备在微博上趣味话题的能力。比如,链接一个孙雯小时候练球的公益广告视频,一个姚明穿多大码球鞋的问讯,都可以短时间内的吸引大家的关注并被转载和跟贴,这样自己的微博空间也就得以展现在更多人的面前,水到渠成地吸引了客户的注意。

(2)实时在线更新,全面互动聚集人气

体育活动和体育话题的时效性很强,微博讯息也非常注重议题的时效性。因此,体育品牌的营销人员,应该充分利用近期甚或最新的体育信息。因为这些信息往往已经见诸报纸或者广播电视,人们对于新鲜出炉的体育话题往往更加印象深刻。有时,对一场足球赛事比分的微博直播,比多少讯息都更容易吸引关注。所以,要做好体育品牌的微博营销工作,应该尽量争取更多时间的在线。如果能将某种最新体育信息和自己营销的产品形成关联,并第一时间的更新,无疑对于取得良好的营销效果具有重大的帮助。

庞大的粉丝团和较高的关注度,无疑是提升微博知名度的最佳手段。体育品牌的营销人员虽然没有各界名人那样容易受人追捧,却可以充分利用行业优势和微博特点来聚集人气。比如,开展一些有奖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文化微博问答,对于成绩好的参加人员给与一定的体育用品奖励,奖品可以是护腕、球袜之类的小型物饰。实际上,很多微博用户都想在微博世界里寻求成就感和满足感,获得的奖品虽然不大,但却足以证明他们的能力和价值。因此,这样的互动活动,可以起到效果良好的聚集人气作用。小型奖品的发放,也可以配合微博营销的宣传工作。

(3)充分利用重大赛事,明星效应开拓市场

重大体育赛事期间,是体育品牌营销活动的绝佳时期,这对于微博营销也不例外。比如,2008年奥运会期间,我国的各大门户网站就争夺关键赛事的直播权,很多体育品牌也和这些网站进行了网络营销合作。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微博直播如火如荼,很多体育品牌的企业利用微博平台进行了免费的营销。实际上,除了奥运会这样的综合赛事,世界杯、F1方程式、四大网球公开赛、国际田联黄金联赛,都是非常好的体育营销时机。营销人员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重大赛事,辅以微博平台的各项优势,做好体育品牌的营销工作。

体育明星对于体育品牌的宣传作用非常有效,这也是各大体育品牌进行广告宣传时广泛使用体育明星的原因所在。对于体育品牌的微博营销人员来讲,可以充分利用明星效应开拓市场。比如有关体育明星近况问讯的话题,有关体育明星的赛事照片,链接体育明星代言的广告视频,都可以增强体育品牌的营销效果,取得更好的营销业绩。(作者单位:武汉工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苏敏.论中国体育品牌的竞争格局与品牌营销的新发展[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沈陆.网络营销及其应注意的问题[J].商业研究,2011,22(7): 122-124.

[3]李爱君,高强,段春梅.浅析中国运动品牌的营销策略[J].中国商贸,2010,33(10): 77-80.

体育营销论文第7篇

体育作为营销的一种载体,它延伸的历史实际上很久,可以追索到古罗马的竞技场,但作为现代营销手段,它的运用时间却很短,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至今包括可口可乐和三星这些国际体育营销知名企业也不敢说他们对体育营销有深刻的了解,起码体育营销作为营销手段如何与企业营销战略及品牌战略相结合,至今尚无一种成熟理论体系作支撑,以至于企业在体育营销的理解与操作上存在诸多误区,中国许多企业看到国外一些著名企业在体育营销中取得不俗成绩,就错误地理解为体育营销很容易为企业品牌带来经济效益,其实这只是看到体育营销美好或者说简单化的一面,而体育营销正如所有的营销一样,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一面是馅饼,一面是陷阱,中国体育营销需要冷静思考,全面总结,在中国体育产业黄金时代来临之际,中国企业借助体育营销这辆快车,在国际化市场上创造出属于中国人的世界品牌。

中国体育营销九大原则:

1、立志高远,品牌至上

国外做体育营销其实最成熟的是体育项目的营销,既是体育产业化营销,对于企业如何通过体育来做自己的品牌营销,也没有相应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实操流程,最大原因就是品牌理论与体育营销理论的接口理论体系没有形成。中国很多企业在体育营销上比较热衷赞助和体育明星,因为比较容易操作,同时容易赚钱,但这些体育营销之间的各种内容是没有什么关联性,或者说没有从品牌的内涵上进行运作,基本上属于追求时尚,最明显的是纳爱斯,在世界杯期间大力推广“买纳爱斯送世界杯球票”活动,纯粹是赶世界杯而操作,连企业产品及品牌与这个体育营销到底有什么关系,根本就不是他们所要关心的内容,纳爱斯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家庭主妇,而世界杯主要关注群体却是男性观众,难道纳爱斯连这些基本道理都不知道吗?归根到底还是短期利益作怪。

2、战略眼光,体系运作

体育营销不是吃快餐,英国沃达丰集团的全球营销总监大卫海恩斯说:“每次体育营销活动之前我们都要制定科学清晰的战略,这不仅包括详细的短期媒体、零售、广告、公关回报,更包括活动的长期商业目标。”但中国企业有这种战略眼光的却很少,体育营销是基于品牌战略和营销战略基础之上的一种营销手段,它不仅仅是一种策略,或者说它是营销而不是销售,但往往企业却希望它在销售上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也就是说促售,因此经常出现某家大企业出大价钱做了一次体育营销之后就销声匿迹的现象。其实策略一定是根据战略制定的,体育营销不能为了策略而策略。如健力宝在推出“第五季”时,就曾想借势世界杯,因此以3100万买断央视独家特约直播权,但总体上却没有看到相关与体育营销的整体策划构架,纯粹只是想利用世界杯的广告效应而已,并没有使体育活动价值与品牌价值相符。在世界杯过后,时尚、前卫的滨岐步就成为“第五季”的代言人,而这个与之前的体育营销定位又有什么联系呢?

3、以点带面,统揽全局

体育营销中,如果企业抓住了一个体育热点,就要象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无限地将这点扩大,通过一点带动全面。就像金六福酒用米卢作形象代言人一样,既然企业认可米卢的影响力,花代价请他做代言人,就要以他个人形象及影响力为杠杆,将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所以他们从米卢第一次到中国、第一次执教中国队、第一次带领中国队冲进世界杯、第一次给中国球迷带来快乐、第一次品尝金六福酒,一直到最后引出“中国人的福酒”这样的品牌定位高度联系起来,将各种决定品牌价值的因素通过米卢贯穿起来。金六福的品牌核心是“中国人的福酒”,而当时米卢正带领中国足球队在2001年冲击世界杯的十强赛中胜利出线,米卢成为拯救中国足球的英雄,毫无疑问,米卢是中国足球的大福星。于之,米卢和福酒这个品牌就千里姻缘一线牵,所以说,米卢是点,品牌是面。

4、文化营销,占领高端

体育营销与其它营销方式最大区别在于它代表的是一种文化,年轻、健康、积极、向上,这是体育文化应有的内涵,如果企业能够寻找到品牌与体育文化的结合点,那么借助体育文化就可以建立品牌文化系统,与企业内部企业文化系统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文化体系。众所周知,未来企业高端竞争方式是文化的竞争,只有文化才能保持企业长久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从这个角度说,体育营销是大企业才需要及可以享受的大餐。如果你想找一种全世界共同的交流的语言,那肯定是体育,正是体育文化这种公平、平等和无边界的沟通功能,让体育营销圆了众多商家的品牌梦。因此,体育营销一定要充分发挥体育文化的功能,以期达到四两拨千金的功效。海尔要进入澳大利亚,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迅速让当地消费者知道并接受海尔的品牌。根据分析,海尔了解到澳大利亚是篮球强国,而墨尔本老虎篮球队是澳大利亚最著名的篮球队。所以海尔选择冠名该球队,而其队长、著名的世界级篮球明星安德鲁盖茨也应邀出任海尔电脑的形象代言人。海尔通过当地消费者最喜欢的体育项目及体育明星,一下子就拉近了海尔和当地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这是其它营销方式所不能给予的,也是体育文化的魅力所在。

5、情感投资,全面体验

据统计,一个企业想在世界范围内提高自己的品牌认知度,每提高1%,就需要2000万美元的广告费,但借助大型的体育比赛,这种认知度可提高到10%。这就体育营销情感投资表现。由于体育营销的软广告性质,往往它所传播的品牌给予消费者的印象是正面居多,公益的和健康的,所以它能够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一种感情关系,也就是体验式营销的概念。例如在体育爱好者欣赏体育时,将企业品牌价值理性认识该项体育项目建立联想,无疑迅速接近消费者与企业的距离。世界著名运动品牌阿迪达斯在积极参加体育营销的同时,还努力赞助和主办一些包括篮球赛、攀岩、长跑、筏艇等挑战运动的机会,使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亲身的体验着阿迪达斯的品牌精神。在热烈的比赛中,阿迪达斯这种品牌战略,目的就是让人们感受阿迪达斯的品牌精神,使品牌形象在潜移默化间传送给顾客的内心深处,在品牌与消费者之间产生了充分的互动,在体验中接受品牌的精神内涵。

6、眼球经济,创意为王

往往在一场重大体育项目启动时,有许多企业都会努力将自己的品牌向消费者推广,因此如何将自己的品牌在众多商家中脱颖而出,除了重金争取独特方式之外,在表现方式与策略上就要好好思考如何吸引消费者眼球,以及通过各种独特方式建立强势品牌定位。在世界杯期间企业的广告也是缺乏创意。国内的企业在世界杯赛前、赛中广告的创意不是很好,无论是产品广告还是企业形象广告让人觉得很牵强。蒙牛牛奶的广告就是在文案上与世界杯、体育拉边,但表现力不够。统一的企业形象广告的冰上舞蹈让人感觉到莫名其妙,怎么也与冰红茶联系不上,广告的片尾贴上任何一家企业的标识都可以。喜之郎的CiCi和“水晶之恋”广告十分老旧且诉求单一。雪花啤酒试图启用杨晨,迅速在全球提高知名度,但球星与产品之间联系不够,创意简单,只停留在表面,广告既没有激情有缺乏幽默,根本建立不起球迷对品牌的便好。这些广告没有用心去了解球迷的心态,没有从这个角度去考虑创意,自然就不会触动球迷的心。广告看上去都与球迷、球赛有关,而实际上很多人看后无动于衷。

7、品牌定位,价值永恒

体育本身与品牌是没有任何直接联系的,所以体育营销最忌讳的是将两个毫不相关的事项牵强联系在一起,如何将体育所蕴含的因素与品牌核心理念联系在一起,是体育营销的战略重点。可口可乐有一经典笑话:“我们只需要遵循一种简单哲学。如果它是移动的,就赞助它;如果它是静止的,就把它涂成红色并刷上可口可乐的标志。”从这里一方面我们知道可口可乐对体育营销的热衷,但更多的是感受到它对品牌价值的一贯性和持续性,热情、自由、奔放是可口可乐的品牌诉求,为让这种核心价值传播到全世界每一个角落,可口可乐可谓费尽心思,自从找到体育营销载体后,它自然而然成为体育营销忠实的拥护者。又如吉利刀片,由于产品的特性,该公司一直赞助拳击等激烈的体育赛事,因为考虑到吉利的品牌战略所体现的是强劲优势,所以它就要赞助竞技性比较强的项目而从不考虑赞助体操等软性项目,也就是品牌定位与体育营销的所体现的文化价值一致性。

8、二八定律,一三原则

体育营销有一条众所周知的定律,那就是二八定律,既所有的体育营销项目,体育营销项目本身工作只是占全部工作的20%,当然这也是最核心的,还有80%的工作却是在项目之外,既是为将此体育营销项目做精做透而必须进行的辅助工作,往往也是决定该项目能否真正让商家赢利的核心工作。由此还延伸出另外一条原则,既一三原则。就是说,20%的核心工作只是全部营销费用的四分之一,如果要做好剩下80%的辅助工作,起码还要多预算三倍的营销费用。如万事达卡(mastercard)在赞助1994年世界杯时,就实施了全方位的营销活动,如以世界杯免费入场券为奖品的有奖竟猜活动、在同时赞助了由36个城市参加的家庭足球节、建造了数千个万事达公用电话亭、以200万美元的代价邀请球王贝利举办了足球明星个人见面会等等。又如可口可乐1996年赞助的夏季奥运会,赞助费是4000万美元,但它为此付出的开发的其他营销费用是4.5亿美元。既可口可乐每花1美元的赞助费就必须同时在市场上投入11美元来巩固和加强宣传效果。

体育营销论文第8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医药院校;市场营销;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8-0024-03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学子步入中医药院校的非中医药专业学习。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中医药本科院校非医药专业的招生规模出现持续增长的态势,2001年为3.62%,2010年为18.5%[1],这充分说明非医药专业教育已经成为了当今高等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年我国新医改的逐渐深化引发了医药市场格局的巨大变化,由此,医药市场营销在现代激烈市场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众多医药企业对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予以了高度重视,认识到在新医改新常态新竞争中,优秀的医药营销人才是其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然而市场营销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药营销人才需要经过系统培养、理论和实践的检验,因此,专业课程设置就成为了中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科建设较为重视的一项工作。本文主要探讨现有湖南中医药大学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校企合作模式下此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

一、市场(医药)营销专业概述

市场(医药)营销专业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在对医药行业细分基础上新设立的应用型专业。相对于其他医药专业,市场(医药)营销专业在中医药院校的发展历史中较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制定、实践环节安排等方面更是不够成熟,仍处于摸索阶段。

市场(医药)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医药行业新环境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与诚信品质,熟练掌握医学知识和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 和专业技巧,具备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医药行业)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制订(医药)企业总体营销计划以及发展战略目标,依据医药行业市场变化随时调整市场营销战略与战术,制定公司品牌管理与发展策略;能独立进行业务谈判,从事(医药)企业广告、市场调研、企业策划、销售管理、基层销售等职位的应用型人才。

二、市场(医药)营销专业课程设置问题

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加快了跨国公司蚕食我国的医药市场领域的步伐;另一方面,随着 “回归自然”、“生态健康发展”理念的强化,引发了人们对天然药物的追捧热潮,而这些变化无疑给医药市场营销人才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挑战,进而对此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使市场(医药)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能够快速适应这些新变化,有必要认识到现有课程设置所存在的问题。目前,本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如下。

(一)课程体系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

市场(医药)营销专业作为湖中医大的一个新建应用型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以其行业特色性而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有所区别,但发现现有课程设置把综合性大学的课程体系照搬到中医药院校中,再加上一些医药方面的课程,生硬地拼凑在一起[2],市场营销专业知识与行业特色课程、医药类课程相互之间的耦合不够,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

(二)课程设置比例不合理

在现有课程设置上,市场(医药)营销专业主要开设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三个课程模块,其中公共基础课与学校其他专业统一设置。专业主要课程有“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销售管理”、“广告学”、“国际市场营销”、“商务谈判”、“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3],而医药方向的课程比较少,仅有“医学概论”、“药学概论”等作为专业限选课进入到整个课程体系中。从课程体系来看,课程涉及面较广,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市场营销方向和医药方向两个专业的教师是分开的,因而传播理论知识的交叉点自然就会很少,全凭学生自己去耦合这些知识点,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可能不是社会真正所需的医药市场营销人才。

此外,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总学时为2720),必修课占主要地位(2128学时),达到总学时的78.2%,远远高于国外50%的水平。而选修课偏少(592学时),占总学时的21.8%,不超全部课程的1/4,跨学科、跨专业、跨系的很少。

(三)理论课与实践课配置欠佳

市场营销专业属于实践性很强的一门专业,理论性相对偏弱,且实践内容不同于学校的医药类专业。但在现有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偏多,而实践课程偏少,存在理论课与实践课的严重脱节[4]。即使有些课程安排了实践课,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因相关实践教学的条件限制,老师们基本是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实践指导,而无法亲临市场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

(四)过于强调专业学科教育,忽视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阶段的一种素质教育,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加强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当今高等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其是用一种适应时代的文化内容来扩大大学生的知识范围,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5]。相关研究也证实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为补充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但现有课程体系中,特别重视营销管理的专业核心,过早地给学生进行专业定性,且教学过程完全是按照单纯学科的自身内容进行的,而语言、历史、文化、科学技术、逻辑思维等方面通识教育比较缺乏,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三、校企合作下的市场(医药)营销专业课程

设置策略

在各种数字新媒体时代,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之而来的就是学生就业压力加大。因此,新形势的发展对市场(医药)营销专业的教学和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要求营销专业的教学不止完成理论的教学、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营销的创新思维,营销动手能力。而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有效教育模式。

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质量培养,注重在线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6]。从实践来看,现有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四种:学校引进企业模式、工学交替模式、校企互动模式和订单式合作模式[7]。传统高等教育模式一般只有校方和学生两个基本构成要素,而校企合作模式,把企业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中,把企业引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形成了“校方、企业共同参与,学生互动”的格局。因此,我们可以把校企合作概括为“教学三要素,学习两课堂”。

(一)湖南中医药大学市场(医药)营销专业校企

合作项目特点

为探索应用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响应教育部推行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卓越计划”,湖中医大管工学院从2014年开始,启动“卓越营销师”培养计划,寻求与企业合作,加强(医药)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具体的实施方法是:每年暑假在市场(医药)营销专业中从大一到大四,选出部分学生进医药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旨在让学生从大一时起就能学习与市场对接、与社会接轨,避免学生培养与社会需要脱节,探索建立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二)校企合作下的市场(医药)营销专业课程设置策略

为了使校企合作教育模式顺利实施,达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此,笔者认为在课程设置上也要进行一系列的配套改革。

1.在课程体系的结构上,可分成“学校课程”、“校企共建课程”和“企业课程”三大模块。学校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的根本,其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战略视野;培养专业岗位所需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掌握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学校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

校企共建课程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的保障,是课程体系结构的重点,其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在掌握学校课程体系下所学的理论知识,并通过提供相关的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市场(医药)营销专业的校企共建课程主要包括“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营销调研”、“产品管理”、“分析渠道管理”、“广告策略”、“营销策划”等。

企业课程主要是指学生的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是校企合作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初步认知就业所需的专业岗位技能,熟悉和适应就业岗位环境,提前进入“岗位角色”更好地规划职业生涯。

2.在原有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上,重新组合“学校课程”的构成。学校课程设置不能脱离校企合作培养目标的核心思想,基础课程应重视文科基础课程、科学技术基础课、商科基础课程。因此,在学校课程设置上,应做如下调整与改革:(1)合理增加大学生通识教育的教学,以此培养大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学科有所认识,以至将不同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2)合理加强专业基础平台的教学。市场(医药)营销专业在专业理论课程上,授课内容应该以越简明、越通俗易懂越好,关键是把要求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融汇到解决实际的企业管理问题中,因此,可以适当减少“线性代数”的学分,但需增加与市场营销专业岗位竞争力相关的“应用统计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等理论性课程的学分。(3)聚焦专业核心课程,打破以往教学计划中拼凑的课程体系,以医药行业特色为背景,以营销管理的理论为支撑,增设医药学专业的前沿性课程,把医药学专业前沿性课程与营销管理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起来。

3.根据学校特色、师资力量与企业资源,共建“校企课程”模块。(1)可以根据具体课程和企业的实际需要,提出相关课题,由课程授课教师和企业专职人员进行教学设计、共同开展教学活动。以“产品管理”课程为例,合作企业可根据企业自身的需求拟定企业产品(线)规划项目,将项目的实施与学校“产品管理”课程相结合,企业产品部门负责人与学校授课教师共同设计教学方案,并共同组织教学。(2)校企分别担任同一课程的不同教学内容,其中,理论部分由学校专业教师讲授,实践部分由企业人员负责指导。如“市场营销调研”课程就可以采用这种合作方式来进行教学。

总之,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课程设置应该使各种教育资源更加优化,课程模块设置更趋科学,比例结构更加合理,课程应用性更强。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课程设置的实施和推广,将有利于高校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有利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刘洋,张智兵.高等中医药院校非医药专业教育发展过 程分析[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4).

[2]申俊龙,陶林.论高等医药院校非医药类专业的课程设 置[J].中医教育,2005,(1).

[3]冯夏红,肖晗.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 究初探[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2).

[4]官翠玲,杨柳青.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存在 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5).

[5]李惠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J].理论学习与探索, 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