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体育理念论文

体育理念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8 15:27:22

体育理念论文

体育理念论文第1篇

“体适能”(PhysicalFitness)的兴起源自于美国,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理解认为体适能是身体的一种适应能力,涵盖了人体对外界环境、疾病抵抗及人体自身器官对内部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能力;狭义的理解分为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两种,其中,健康体适能与我们的生活水平及状态息息相关,它被定义为身体具备一定的精神和活力,足以完成日常劳作,能够在享受闲暇生活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同时而不至于过于疲惫。由此可见,健康体适能是人们保持正常生活及工作状态的一种最为基本的能力,它从生命质量的视角探讨人们保持健康体适能的意义所在,探讨生命质量与健康体适能和运动行为的关系。通过查阅文献,得出健康体适能包括五个影响因素,即心肺功能、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韧性和身体成分。

2实验方案设计

2.1实验目的

健康体适能教育,贵在引导。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在以往公共体育健美操选项课的已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健康体适能理论的教学及与体适能相关的运动实践教学,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积极互动,力求达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终身体育行为的目的。

2.2实验对象

本研究随机抽取江西中医药大学2013级女生60名,平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实验组,在教学实验过程中融入健康体适能理念进行教学;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技能传授的方式进行教学。

2.3实验时间

2014年2月至2014年6月,利用18周课堂教学时间,每周2学时,1学时45分钟;在实验前一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健康体适能各项指标的初测及体育锻炼行为及意识的初测,在实验的最后一周进行健康体适能各项指标的复测、健美操技能水平测试和体育锻炼行为及意识的复测。

2.4实验内容及步骤、方法

2.4.1实验前测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课程问卷”板块,对60名被测学生的日常体育锻炼行为、健康体适能的认知情况、终身体育意识等相关内容进行测试;对健康体适能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韧性和身体成分五项指标进行实验前测,其中心肺功能测试指标采用800米耐久跑,肌肉力量测试指标采用握力,肌肉耐力测试指标采用一分钟仰卧起坐,柔韧性测试指标采用坐位体前屈,身体成分的测试方法是直接利用身体成分分析仪进行测试,并选取体脂百分比作为测试指标。通过调查研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60位同学无论是在体育锻炼行为及意识等方面,还是体适能的相关测试指标上均无显著性差异,为实验的进行奠定了基础。由于文章篇幅所限,在此不一一列举实验数据。

2.4.2实验实施

1)实验组的教学内容、步骤与方法。实验组的授课内容一共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理论知识,另一部分为实践技能。

(1)理论知识部分:以网络教学平台为媒介分阶段地教授给学生,主要内容有:①健康体适能理论知识、快乐体育的内涵及意义、终身体育的内涵及意义、科学健身方法等;②健美操基础理论知识及技术动作分析等。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在线学习,并定期布置作业,汇总学生的学习心得、感受等。此部分主要依靠课下的业余时间进行学习。要求学生每周至少三次登陆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并积极与教师及其他同学交流互动。

(2)实践技能部分:通过体育课堂教师的教学传授给学生,主要内容有:①健美操实践技能,以第三套大众健美操等级锻炼标准一级、二级为主;②健康体适能测试指标,健美操课堂兼以提高健康体适能为教学目标,穿插健康体适能五项测试指标内容的素质练习,并通过游戏、比赛等方式进行,用以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并加强师生互动,结合健美操的运动特点和学生自身情况,制定运动处方进行教学。

2)对照组的教学内容、步骤与方法。对照组的健美操教学按照体育教师平时一贯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以大众健美操一级、二级的技术动作教学为主,学生学习和锻炼的时间仅限于课堂教学。

2.4.3实验过程控制

在实验前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及意识等和健康体适能指标的测试,检验两组学生没有显著性差异而进入实验过程之中。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由同一教师进行教学,其中对照组按照以往技能传授的教学方法授课,实验组在教学中兼以提高健康体适能为教学目标,结合健美操的运动特点、自身情况制定运动处方进行教学,并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为实验组同学提供课余时间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实验结束后,对两个班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及意识、五项健康体适能指标以及健美操的理论和技能成绩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最后采用总体评价的结果对健康体适能在健美操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的效果进行检验。

2.4.4实验后测

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后体育锻炼行为与意识方面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不仅包括每组实验前后的问卷测试数据的对比,也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后测试数据的对比研究。此外,将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学生的大众健美操二级技能水平进行测试与对比,并进行五项体适能指标的成绩对比。

3实验结果与分析

3.1实验组实验前后体育锻炼行为、意识等方面的变化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学生对体育课的喜欢程度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学生收获到了快乐,说明将健康体适能应用于体育教学,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愉快地进行体育锻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自主性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并且在课堂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老师之间的交流都明显的多起来。说明新的教学方法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此外,学生对健康体适能的了解也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终身体育意识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3.2体适能指标测试情况

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在800米耐久跑、握力、一分钟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体脂百分比这五项体适能指标进行测试,结果如下: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韧性和体脂百分比五项指标均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说明融入体适能教学理念的体育课堂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适能表现,相对传统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的培养。

3.3健美操技术水平情况

体育理念论文第2篇

摘 要 以

>> CET翻译测试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指导意义 论以人为本思想对构建和谐体育课堂的指导意义 论官僚制理论对我国的行政改革指导意义 论先行组织者教学原则对高师素描教学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人文关怀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论学习风格的研究价值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论“基于设计的研究”对英语教学创新设计的指导意义 论罗杰斯“真切学习观”对思品课堂教学的指导意义 人文视角下体育教学改革的意义 合作原则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网络游戏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理念的研究与探讨 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学校体育改革 人文精神对职业教育的指导意义 论职教英语课程改革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指导意义 新城市主义理念对小城镇规划的指导意义研究 论汪懋祖“教育化成说”对初中作文教学的指导意义 论体育课程中运动技能形成的深层价值及指导意义 论目的论对提升导游口译水平的指导意义 浅谈运动基础理论对青少年体育舞蹈训练的指导意义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2-06-22.

② 人文关怀.SOSO百科.词条编辑[EB/OL]..2011-06-18.

11 鄢莉.基于仿生的家庭音响设计[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9).

1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网易[EB/OL]..2012-11-22.

参考文献:

[1] 鲁娜娜.人文关怀视角下的学校体育改革之路[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3:(2).

[2] 康昆成.人性的复归,教育需要人文关怀[J].中华少年.2013(4).

[3] 吴玉梅.让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J].现代语文.2013(2).

体育理念论文第3篇

教育实践、教育理论与教育理念是教育学学科的话语体系中三个基本的范畴,然而对于各自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却并不十分明了。中文核心期刊投稿由于这种不明白造成了概念的滥用,以及对教育知识与教育研究的误解。其中中外教育研究者关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十几年的争论与此不无关系。征稿期刊 本文尝试着澄清教育实践、教育理论与教育理念各自的内涵,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做出自己的解答。

一、教育实践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把实践理解为主体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具体到教育实践的界定,虽然各个学者看问题的角度、描述的语言不一样。以下几点应该能够达成共识:

(一)教育实践是一种活动

教育实践是“人类有意识地培养人的活动”⋯。我国学者叶澜教授把教育实践概括为“人类所进行的教育活动的总称”【2 J。日本学者长谷川荣把教育实践定义为“向教育对象施加具体的影响以形成其人格的具体行为”[3】‘P‘236’。

(二)教育实践的主体持有一定的“与教育相关的观念”

实践者在其教育活动的背后隐藏着自身对教

育的期望、理解与看法。在实践过程中这种期望、理解与看法有可能发生改变。不是起初的期望、理解与看法,但其实践总是以一定的期望、理解与看

法为基础。问题在于这种期望、理解与看法是什么。有的学者以“意识”【4J、有的学者以“教育观念”【4 J、“教育意图”【51加以概括、指称。还有的学者以“伦理准则”【61来表示,这些“意识”、“教育观念”、“教育意图”、“伦理准则”不同的词所指的是不是同一个内容,它们又是由什么构成,为了行文的方便,此处不加以分析,统统以“与教育相关的观念”加以概括。

(三)借助一定的方式、方法,促使特定的对象发生改变任何实践活动都必须借助一定的方式与方法,教育实践也不例外。教学过程、评价过程以及教育管理过程中都蕴含一定的方式、方法。

教育实践的特定对象,有的学者概括为受教育者,有的学者概括为学习者。严格来讲受教育者或学习者都不能作为教育实践的对象,牙科医生给患者补牙,理发师给顾客理发都不能称之为教育活动。笔者以为比较妥当的说法应当是受教育者或学习者的人格系统。

综上所述,可以把教育实践界定为:人们以一定的“与教育有关的观念”为基础,对受教育者或学习者的人格系统施加影响,以促使其发生改变的活动。此处“与教育有关的观念”是一个有待明确的概念。

二、教育理论

在人文学科的范围内讨论教育理论这一范畴时,有一个问题需要明确。即理论不能与价值划等号。理论有它的尊严与价值,但是不能划归理论范畴的研究成果就不等于没有价值。农民种出的水稻,雕刻家的雕塑以及作家的剧本很明显都不是什么理论,但是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在自然科学那里,理论是从功能的角度加以界定的,指的是对经验或现象的描述与解释,当然理论对经验的描述与解释应是尽可能简洁的。对理论的合理与否存在两个基本的判定规则:(1)理

论本身逻辑的自洽;(2)理论与经验的一致。后来波普尔的“证伪”说也只是对这两条规则的检验程

序做出补充,而不是否定。自然科学的理论由于其自身的严格性与功能,具有重高的地位与尊严,可能正是由于这种地位与尊严,使得教育学科的研究者把教育理论进行了无节制的泛化,基本上

把所有的教育研究的结果都纳入教育理论的范畴,而这也使得对教育理论的界定成了一大难题。

学术无禁区,虽然难以界定,教育学的研究者还是一次又一次的给教育理论下定义,其中比较

有影响的定义有:

“教育理论是有关阐述和论证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的行为准则的理论。”【¨

“从有关教育的角度,对若干教育问题所作的解释性或解决性阐述。”旧1

“教育理论是通过一系列教育概念、教育判断或命题借助一定的理论形式构成的关于教育问题的系统性陈述。”H1

“教育理论?指称为一切关于教育的系统性陈述的集合。”一J

受赫钦斯的影响,大多数学者对教育理论是从结构的角度加以定义的。这种定义的优点是涵盖面较广,基本上把所有的教育研究的成果都包

含了,缺点是教育理论的作用和价值不明显,而且使得对教育理论的评价,即教育理论是否合理的问题被遮蔽,对教育理论定义的另一个角度是理

论的功能与作用,只有极少数的学者如此定义教育理论。

也有学者将这两种方式结合,并对教育理论进行分类j如布雷岑卡将教育理论分为教育的科学理论、教育的哲学理论、教育的实践理论。我国学者陈桂生将教育理论划分为教育科学理论、教育价值理论、教育技术理论和教育规范理论。

无论从哪个角度定义教育理论,我们都不应该回避对教育理论的评价。关于教育问题的陈述,有可能是真问题,也有可能是假问题,我们不

能把所有的陈述都划入教育理论,对教育事实的

解释,有的符合逻辑,也有的自相矛盾,即使两种解释都是与经验相符合的,人们也倾向于接受符合逻辑的解释。基于这样的一些认识,本人倾向于把教育理论理解为对教育事实的描述与解释,

且教育理论本身有两种追求:(1)逻辑的自洽;(2)与教育经验的一致。对教育事实背后价值的陈述是对教育事实解释的重要构成,是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对教育事件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在教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其应有的价值,但不是对教育事件的解释,不能划人教育理论的范

畴。

三、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在教育学的话语体系中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但是较权威的辞典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1958年版),《教育管理辞典》(1989年版)、《教育大辞典》(1990年版)、英文版《大不列颠百科全书》(1993年版)及《中国百科大

辞典》(2001年版),均没有列“教育理念”的辞条。日本学者天野郁夫在其《日本的大学危机》一

文中涉及到教育理念问题。“⋯⋯这是因为有‘临审教育审议会’的教育改革构想的基本理念。临

审教育审议会提出的教育的自由化、个性化、多样化口号,及学校、大学、教员、教育委员会要求的

‘自学、自立’原则,也是其改革理念的象征。”L10J可见教育理念中含有价值理想、价值重构的因素,具有理想的色彩。

叶澜教授提出,作为一名专业人员的人民教师,“要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包括学生层面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活动观层面的“双边共时性、英语结构性、动态生成性和综合渗透性”。L1刈教育理念中含有对教育实践的描述与

解释成份,这属于教育理论的层面。

杨鑫辉教授认为传统教育中存在五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其中包括“熟读深思,由博返约”L121的学习方法理念。属于怎么做的程序性知识,或者说是技术层面的内容。

有的学者认为“教育理念是指学校的高层管理者以学生前途与社会责任为重心,以自己的价值观与道德标准为基础,对管理学校所持的信念与态度”【l 3j。很明显,这一定义的外延偏窄。

有学者认为:“所谓教育理念,是从整个人类

和整个教育的基本考察产生的,是作为一种永恒不变的东西,抽象地、一般地表现出来的。”[3】(P_145’很显然,教育理念中的价值理想、价值取向会随着时代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教育理念中的理论与技术成份会随着人们教育实践认识的积

累而不断优化。教育理念不会是永恒不变的。“所谓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基本问题的深层

本质和规律的观念。教育理念是教育的灵魂和根本性指导思想。对教育全局具有决定性影

响。”¨41教育理念只有被教育主体接受,并在教育实践中依其行事的时候才会对教育实践产生影

响,否则教育理念不会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很多中小学,对外宣传时是素质教育,私下行事的时候却是应试教育,这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的范型。教育理念反映教育的本质特点,从根本上回答为什么要办教育。”[1列有的教育理念不但要回答为什么办教育,而且要回答办什么样的教育以及怎样办教育,有的教育理念只涉及到教育实践的一部分,如学校管理理念,教育制

度设计理念。“理想的、永恒的、精神的范型”也不能作为教育理念的本质特征。

“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是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与主

观要求”【16|。这一定义突出“教育应然”,认为教育理念是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与主观要求,而实际上实然的教育实践承载着一定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一个总体性的称谓,概指一切关

于教育问题的理论体系Ⅲj。各种形式与类别的教育都可以有自己的理念,如学前教育理念,中学教育理念,职业教育理念,特殊教育理念。教育实践过程中各种不同的环节也可以承载不同的理念,如学校管理理念、教师教学理念、教育评价理念。各种理念有可能是相互联系的,也有可能是相互冲突的,或互不相干的。一切关于教育问题的理念体系指是教育理念中的一个或一类特例,其下属的学前教育理念、教育评价理念也属子教育理念,我们不能把教育理念的特例作为其定义来使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育理念是存在于教育实践主体的观念之中的由教育理论、教育技术以及教育理想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教育理论对教育活动提供解释与说明,教育技术具体指明教育活动步骤与进程,而教育理想为其指明方向。一个好的教育理念不但具有好的伟大的教育理想,而且它所包含的教育理论对教育活动的解释应该是符合逻辑的,也符合经验的,它所提供的教育技术是可行的、有效的,并使教育活动遵循教育理想的指引,换句话说,好的教育理念是教育理论的自然延伸。’

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从空间的角度上看是内与外的关系,教育理念通过教育实践而外化,而

教育实践遵循着教育理念的指引。也就是说教育实践是实践主体依其所持有的教育理念而进行的实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将教育实践定义为:人们以其所持有的教育理念为指引,对受教育者或学习者的人格系统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以促使受教育者或学习者的人格系统改变的活动。

从时间的角度而言,人们是在己有的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升、强化自己的教育理念,并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引改进、提高教育实践。教育实践

与教育理念,从时间的角度而言是相互作用,动态生成的。

四、“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脱离

中外研究者关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十几年争论中,在很大程度上“教育理论”被当

作是教育研究者在对现有的、过去的教育实践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教育理论。

教育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有可能表现为教育理论、教育技术或对实践中的价值的重构,但从整

体而言却是形形色色的,具有各种类别的教育理念。当人们以自己所生活的年代为时间的横截

面,把研究者群体所提出的教育理念当作一个类别加以考察的时候,这种教育理念就具有超前性,

“有限理性”和整体性。所谓“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脱离,在很大程度上是某些属性的反映。

(一)超前性

教育研究者为了服务于教育实践,会在已有的教肓实践的基础上对已经存在的各种教育理念,不断进行提升与优化,被提升与优化的教育理念,与现有的、不持有这种被提升与优化教育理念

的主体的教育实践是不能完全对应的。就像我们不能要求过去的教育实践与现有的教育理念相对

应,我们也不能要求现有的教育实践与一个刚形成的教育理念相对应。教育理念相对于教育实践

总具有一定超前性。产生这种超前性的原因是教育活动是一种受制于实践主体所持有的教育理念的生成性活动。教育职称论文投稿一种教育理念也只有被实践主体所接受并依其行事的时候,才谈得上与教育实践

的对应。

(二)“有限理性”

教育活动是人的教育实践活动,人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的复杂性。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研究者对教育事实的描述与解释都是局部的、有限的,而不是完整的,研究者需要借助自身的价值观念去

体会、理解各种教育实践背后的价值体系,这不可能是一个完全理性的过程:教育理念中的价值理想所反映的是人们对教育的主观愿望,也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教育理念中有一定的理性,但其理性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理性”使得教育实践总会或多或少地偏离教育理念,而这种偏离也为教育理念的再次优化与提升提供动力。

(三)整体性

此处的整体性指的是在一个时代有影响的教育理念,总是包含着若干个各方面教育理念的整

体,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教育理念互为条件,相互依存,当实践主体只截取整个教育理念中的一部

体育理念论文第4篇

【关键词】课程;教学论;本土化;发展

1.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原因

从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各种争论来看,不仅是有关于教育观念的争议,也有关于教育体制的争论。虽然对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争论不断,但可能正因为是这种深层次的分析,才为课程与教学论的“本土化”发展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1.1中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差异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了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不但是本土文化中重要的构成部分,也是本土文化中的核心部分,支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西方重视思维的抽象性和发散性,在我国的传统思维方式中比较注重经验性思维,这就制约了创新性思维的发展。要想进行课程改革,首先要革新思维方式,并进行话语系统的重构。“应试教育”向“构建教育”的转换,要求教师对文化的观念进行深层次的调整,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

1.2中西方教育思想生成机制的差异

教育改革不仅是教育内部的问题,更多的是关于社会人文土壤的问题。教育改革与发展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在民族与国家转型的同时也会发生教育体制的改革,并且教育体制的改革是在社会变革之前,这是教育发展前导性与先行性的体现。新的教育体制的构建,不能完全依赖于西方的思想和理论,必须是建立在本国社会文化基础上的思想与理论。我国新课程的改革,要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之上,使教育理论的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目前的教育改革理论很难超越时代的局限,所以,还需要一场当代的教育改革去培育新课程改革中所需的理论和观念,这样才能确保新课程改革的成功。

1.3中西方社会文化心理差异

在关于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的一些教育理论中,强调个体的生命价值,土壤生发的教育理论的产生主要是在教育体系与制度比较完善的西方国家,并带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教育的根基不稳,国民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并缺少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重视,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新课改明显不能适应社会文化的心理差异。所以,用重视个体生命价值的西方文化协调注重社会本位的中国文化,必将会出现中国传统教育观念与西方教育理念相冲突的局面。即使在新课改中强调合作教学与社会性构建的重要性,但是却很难找到传统教育文化和新课程观念的契合点,这时新课程改革后的教育理念与理论研究不充分的问题就显现了出来。

2.课程与教学论 “本土化” 发展的途径

2.1课程与教学论 “本土化” 发展的基础

在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理论与实践等的思想矛盾冲突下,很多的学者开始进行“本土化”的探索。在现代的教育历史中,有许多的学者在进行中国“本土化”的研究。例如,陈鹤琴的 “整体教育实验”观念、 黄炎培 “做学合一 ”的教育理念等等。都为我国教育“本土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应该对这些观念进行总结。在我国当代教育史上,许多的教育学者和教师,在带有中国意识的教育实践中总结经验,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例如黎世法的 “异步教学改革实验”观念、魏书生的 “课堂教学六步法实验 ” 观念、李吉林的 “情境课程与教学”理念等等,都对我国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2课程与教学论 “本土化” 的发展途径

整合与多元是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对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研究还需要不断的深入。原有的文化视野比较狭隘,与世界的文化相背离,但是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许多西方先进的教育理论被引入,拓宽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思路。同时也存在着弊端,文化不断向西方发展,与本土的文化相背离。所以,应该加强对本土教育理论的建设,将各个学科的方法与理论整合起来,使教育改革的研究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进而加快课程和教学理念的融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理论。此外,还要掌握课程改革的大方向,避免理论脱离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而使教育理论更加科学化。这有利于解决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突破经验研究和文本研究的限制,使理论研究更加具有实践性,同时也可以使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有效的整合。只有这样才能使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走出西化移植的误区。

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基本途径就是创新与融合,同时这也是课程与教学理论改革的重点问题。必须从民族文化出发,进而构建本土教育理论。没有民族文化的牵绊,也就构不成具有标志性的教育成果。同时,也要构建实际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有效体制,在本土化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原创理论的创建。新课程的改革是教育文化所呈现的新的面貌,要想达到改革的目标和效果,就必须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并不断的进行创新。这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教育理论的实践者与研究者的长期坚持、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3.结论

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关于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问题探讨从未停止过。讨论的重点从“中体西用”到课程与教学论的“本土化”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由此可见,关于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问题不得不引起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李姗姗,于伟.他者教育理论本土化的前提性问题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6).

[2]田友谊.课程改革:“外来”与“本土”的融通[J].教育科学研究,2008(Z1).

体育理念论文第5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创新教育

1979年国家教育部开始实施学生健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学生的肺活量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而且很多学生的体重超标,学生的耐力也呈现下降趋势,这些统计表明了我国的学生体质正在逐渐下降,在2010年之后这一现象又有了一些好转,这是由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且在创新教育的理念下我国的体育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能够给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去进行体育锻炼。虽然形式有所好转,但是其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理论教学和实践结合等。以下我们就对其进行具体研究。

一、创新教育以及体育教学

创新教育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进行探讨研究的,主要就是研究个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发展的成果之一,其主要内涵就是以人为本,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体育教学方法到目前来讲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各个定义都有许多共同点,例如体育教学不是老师单独的讲授而是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在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就要求老师生动的讲述体育活动的技巧和方法,并且和学生一起参与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注意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且逐渐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二、创新教育理念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教育的改革过程中,创新教育理念顺势而生。在此理念的指导下就要求现代的体育教学能够更加的现代化,更加的心理化并且也能够以人为本,教学过程能个性化做到因人而异。虽然近五年内我国的体育教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其中仍旧存在这一些问题。

1.体育教学理论中的问题

理论教学是体育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体育教学就是在户外进行简单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但是人们并没有重视体育教学理论的内容。由于人们对体育理论的认识不足,导致了学校、家长以及学生本人对于体育课程并不重视,现代社会大部分人都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体育教学,同时学校也缩减了体育教学的时间。另一方面由于对理论的学习不足,使得教学方式和方法上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体育课没有课本导致老师不知道该教到哪种程度,同时也无法真正的了解学生掌握的内容。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并没有达到创新教育理念下的朋友关系,只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

2.体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刚刚提到体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不足导致了人们对体育教学的认识不足,这样就间接导致学生的体育实践等方面存在问题。目前学校体育教学采取的教学方法单一,体育器材的种类和数量明显不足。老师的授课也并没有考虑学生的个性以及心理特征,很多时候学生都是不情愿的去进行体育锻炼,教学没有起到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的作用。由于体育课程设置简单,这就导致了很多有特殊爱好的学生不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因而可能会产生对体育课程的厌恶感。老师和学生实际交流也比较少,不能及时发现体育教学中的问题。

三、创新教学理念下体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改进

1.创新教学在理论部分的应用

一般学校对学生的体育教学主要就是训练基本技能,由于缺乏理论的教学,学生无法形成整体系统的观念因而很难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教育理念下要求老师的体育教学要现代化,在理论教学上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例如多媒体、挂图等,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其次要求在教学上要有个性化,教学过程就是老师和学生互动的一个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主体,教学过程要以人为本,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增强其对体育课程的积极性,逐渐培养学生的兴趣。最后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变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体育课程教学中要常常鼓励学生,增强其自信心,同时还要设定相应的情景等,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在实际中产生兴趣。

2.创新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在创新教学理念下,学校首先应该加大对体育教学工作的支持,购买更多的体育器材营造更舒适的锻炼环境。其次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重教学的系统性和趣味性,更加注重活动的多样性,确保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其中,并且能够享受锻炼的过程。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好指导作用,在体育课上要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学生由于文化课程成绩的差异使得他们可能会有一些距离,但是通过体育课可以很好地弥补这点,使得学生之间能够有更深的交流。最后体育课一定要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并且要在其中体现娱乐性,现在很多学校的体育课是为了评比设置的,非常强调整齐性,这样就没法使学生活动开来,失去了体育课程设置的意义,因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动起来才能达到体育课应有的目的。

四、总结

在前面我们深刻的探讨了创新教育理念以及目前我国的体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且提供了相应的改善措施。这个理念的实施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学校社会也要建立一整套的评价机制来评价体育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效果,这样才能明确教师教学的效果,并使他们不断地改进。

创新教学理念是在实践中逐渐发展而来的,人们也逐渐开始接受这一新的观念。但是其实施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这就要求学校和社会充分的重视体育教学,教师能够循序善诱,对学生的体育行为经行指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要重视体育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的配合老师的教学,只有经过这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使体育教学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 刘洪. 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探析_刘洪[J]. 科技风,2014,(11):224.

[2] 田洪. 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研究[J]. 教学实践研究,2014,223-224

[3] 霍军. 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研究_[J].体育科学研究,2014(18):78-82

[4] 依布拉衣木,艾海提. 基于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研究_ [J].

[5] 李春华. 创新教育理念下的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J]. 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2):43-44.

体育理念论文第6篇

《大学》中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道指的就是理念或根本。大学之道就是大学的理念或根本――要求一个成熟的人或担负重大责任的人,首先要明白正确的人格行为的基本标准和治理国家的基本道理,然后才能深入到群众中去工作,为社会服务并努力达到很高的境界。其基本意思就是要求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深的学问,即要懂得如何做人和治理国家。这是我国传统的大学理念的灵魂。[1]

19世纪末,一批办大学的士子们敏锐地注意到大学理念在大学发展中的作用,很快从大学发展上的“中体西用”转为“西体西用”,中国近代大学理念初步与世界接轨,并于民国基本完成了中国高等教育理念的近代化,即大学自治、学术自由被广泛地承认为大学发展中所应必须遵循的“游戏规则”。[2]产生于时代巨变风云中的中国大学从一开始就自觉承担起了传播和创造知识的责任,而且,增添了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复兴的理念。[3]孙中山在中山大学所倡导的新大学理念是我国近代大学理念的杰出代表,其核心内容一是传统文化: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二是革命精神:革命者要立志做大事,天下为公。孙中山的新大学理念既继承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又根据革命的需要有所创新。体现了传统与创新的有机结合。[4]20世纪初,欧美大学理念在近代中国传播,一些具有时代和创新精神的大学理念应运而生。蔡元培的大学理念与实践对我国近代大学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其大学理念主要包括:完全人格,诸育和谐;教育独立,大学自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昌明学术,倚重研究;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梅贻琦的大学理念:知类通达,通重于专;端赖大师,教授治校;兼涵并容,学术自由。[5]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可谓中国高等教育理念近代化的三座里程碑。[6]应该指出的是,中国早期大学理念的近代化对外来影响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和不加选择的,而是有所选择、有所改造、有所创新以至有所前进的。例如蔡元培推崇德国的学术研究,但同时认为“研究也者,非徒输入欧化,而必于欧化之中为更进之发明”。非常明确地表达了思改图进、融中西文化之长的思想。[7]又如梅贻琦认为,近代大学教育的宗旨,归根到底仍应是儒家《大学》所说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以及张伯苓力行“士货化”于南大,这些理念和精神都是在中华文化根基上形成发展的。[8]

建国以后,中国高等教育“独尊苏式”,强调大学为社会主义国家服务,为建立民族的科学工作者的大众的新文化服务。十年,大学理念遭毁灭性破坏。改革开放以后,重塑大学理念,恢复大学传统成为大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传统与时代的融合与冲突,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冲突,多元文化的冲突对于中国大学理念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有益的。[9]

二、对中国当代大学理念的几点思考

1.确立中国当代大学理念的意义

大学理念内涵的丰富性使大学理念蕴涵了大学的办学方向、目标确立、运营策略、社会责任以及人们对理想大学模式的系统构思。故没有大学理念引导的实践是一种“盲”。从理念切入,可以更好地把握高等教育的本质、功能和规律,而且能更好地理解高等教育规律如何制约和支持人们以高等教育的认识与追求。[10]

大学理念作为一个上位性、综合性的高等教育哲学概念,不仅反映高等教育的本质,而且涉及时代、社会、个体诸方面的因素。所以大学理念不是游离于社会发展的主题和中心任务之外的。面临21世纪知识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挑战,从高等教育的文化特征和文化使命的角度出发,高等教育理念也必须有一个新的突破。如何通过文化的传承、选择和创新确立当代的面向未来的高等教育理念意义深远。[11]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世界一流大学不仅是世界范围内名次的排位,更应是大学理念的吸收和树立。[12]纳入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同时确立个性化的中国当代大学理念是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前提和先导。[13]

2.大学理念的传承、选择与创新

文化的积淀和认同是大学理念生成与发展的线索和依据。积淀是前提和基础,认同是后人对积淀的再选择。无积淀则理念无从产生,没有认同则此理念失去传承的机会。20世纪初中国大学理念其源头正在于中国丰厚的文化积淀中。是以中国固有文化中的“士志于道” “明道济世”为根本,吸纳包括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大学理念在内的人类多种文化的共同体。[14]所以,不论是欧美的大学理念,还是我国历代倡导、探索的大学理念,都是一种文化的沉淀,经受了历史的锤炼,实践证明它的基本内涵反映了教育的本质、大学的办学规律和当时的时代精神,是我们今天仍然应当珍视和继承的。[15]传统是满足人类永恒需要的生存力量,保守是维系这种生存力量不断生长的理念行为方式。在高等教育领域,保守传统是正常的、合理的、必要的规律。确立当代的大学理念首先是人类文化传统的传承。[16]

20世纪以来,文化的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和不同集团之间的学术文化交流大量增加,国际社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多元文化间如何更好地相处相融。大学的文化属性,决定了其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担负着继承、传播、选择和创造文化的责任。[17]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理念既要解决推动多元文化的融合,促进不同文化的形成,又要处理好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确立当代中国大学理念必须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18]

大学是时代的一种表征,但这并不表明大学必须围绕于门外的社会风尚转,大学不能离开其固有的本真的文化的追求。社会变化的越快,大学这里变化相对较少,思想观念相对独立的领地就越有价值。大学与围墙之外的世界是互动的,但又要保持距离,这正是大学文化选择的使命所在。大学理念必须以其先进文化的高势能同化社会。[19]

西南联大在中国教育史上创造了奇迹,其主要原因正在于通过正确的文化选择,创造了一种以中国文化为本位,融合中西教育思想的教育范式。[20]

学术是大学生命的根基。不同的思想在此激烈碰撞,永不停顿地探索和追求真理,因此,大学是新知识的源泉,是不断推陈出新的地方。[21]学术自由正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所在。[22] 大学作为发现真理,传播真理的场所,需要批判的精神和质疑的勇气,需要摆脱现实束缚的精神。[23]创新的大学理念和学术自由正是一对密切相关的理念范畴。[24]

世界大学发展的历史表明,在吸纳整合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理念,是大学变革前进的动力,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25]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使文化创新大于文化传承。在文化“认同”与“适应”的矛盾运动中,相互吸收相互融合是创新的根本。[26] 通过对教育文化与经济文化的整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整合、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整合,进行了富有创新意义的探索,形成独具个性特色的大学理念和精神,是探索当代中国大学理念的重要课题。[27]

3.道德、真理与功利

以大学探索知识和培养人才的根本目的为基础,大学理念可分为三类:以知识论为基础、以政治论为基础和以道德论为基础的大学理念。

以知识论为基础的大学理念即是强调大学“为学术而学术”。[28]尽管大学理念无时不处在变革演化之中,但存在着亘古不变的独特内涵与个性。西方古典大学理念中最重要的理念即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对真理的不懈追求,这仍应是当代大学理念的核心之一。[29]

以政治论为基础的大学理念要求大学为国家和社会服务,即强调知识的实用和功利。[30]20世纪以来,大学成为社会的服务站,大学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但追求“有用”的功利主义与工具主义将不利于大学创造性的发挥;追求不受约束和干扰的大学理念可能有脱离实际的危险,而人类的重大发现常常是在对那些“无用”知识的探寻中获得的。当代大学理念在现实与理想、有用与无用之间找到合适的定位将对大学的良性发展有深远的意义。[31]

以道德论为基础的大学理念要求作为文明传承的机构与载体的大学除探索知识外,还要探索并完善道德;除为社会服务外,不应在社会中倡导并践行道德。在西方大学理念的冲击下,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当代大学有必要捍卫本土文化的大学理念。纯粹的认识论理念占主导,大学会越来越贫血;政治论占主导则大学可能变为社会的附庸;道德论理念的价值就在于可以制衡认识论和政治论理念的偏激行为。当代中国大学理念应使道德、真理、功利三者统一起来,实现大学的和谐发展。[32]

4.渐进式发展

大学的进化很像有机体的进化,是通过不断的小改革来完成的。大规模的突变往往会导致毁灭。高深学问的研究不适合在激烈变动的情况下进行,因为高深学问之中的不同观点并没有非此即彼的截然对立,并没有必须一方克服另一方的对立,而是不同理论之间此消彼长,融合成新理论的发展过程。渐进发展是发展的常态,体现着事物自我完善的过程,是代价最低的发展。[33]

大学的力量在于稳定。大学必须坚持理念,保持自己的文化品格。大学也是社会中最为民主的机构。这些都决定了其变革方式是渐进的和累积的。[34]

国际上一流大学办学理念之形成与发展无不显示出恒定而又动态的渐进式发展特征。恒定的,是指它在本质特征方面保持稳定,具体是指它的精神、性质和气质。动态的,是指它在外延方面保持开放的形态,随时接受各种变化因素的冲刷洗礼,因为时代和社会在不停的变化、它们对大学的要求也在不停的变化。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始终能够在动态中保持恒定的基本特征,在恒定中维持发展的强劲势头。可以阐述为“变中含不变,不变中有变”。[35]在今天躁动的世界中,在高等教育激烈变革的环境中,渐进式发展的大学理念需要大学维护自己的保守性文化品格。[36]

三、结论

对于“大学理念”的探讨,目前仍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马克思)今天对高等教育理念的探索更是探索者强烈的使命感使然。大学理念在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当人们审视现代大学所出现的种种问题甚至危机时,发现其主要根源之一在于理念的缺失和危机。[37]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面临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探索和确立中国当代大学理念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理念的转变和创新将意味着人们以新的眼光审视和认识大学教育,以新的范型重新构建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的改革与进步必须以理念的突破为先导。[38]

参考文献:

[1][4][8][9][15]王冀生.中国大学理念研究 [J].高教探索,2002(4):75-79.

[2][6]王建华.中国高等教育理念近代化初探 [J].青岛化工学院学报,2001(1): 17-21.

[3]马丁,刘乐明.当代中国大学校训凸显的大学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2005(1):20-26.

[5]韩延明.蔡元培、梅贻琦之大学理念探要[J].高等教育研究,2001(5):90-93.

[7][37]卢晓中.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1-14,1-2.

[10][38]韩延明.理念、教育理念及大学理念探析 [J].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3(10):3-9.

[11]廖明岚.知识观的演变与高等教育理念 [J].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3(8):9-14.

[12]高晓清,古新.论高等教育的文化本质 [J].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2(6):23-26.

[13]余桂红,贾永堂.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理念的审视――赫钦斯教育思想的历史再现 [J].复旦教育论坛,2003(4):27-30.

[14]储朝晖.论当代大学精神 [J].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8(6):33-37.

[16]刘创.在传统与保守中获取自由--论大学传统与保守的文化品格及当下意义 [J].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4(6):25-30.

[17]卢晓中.90年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 [J].高等教育研究,2000(5):103-106.

[18][20] 封海清.论西南联大的文化选择 [J].高等教育研究,2005(1):85-90.

[19] 凡奇.论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的特殊性 [J].高等教育研究,2003(6):18-21.

[21][23]彦华,史芸.试析现代大学理念 [J].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4(12):10-13.

[22] 耿有权.一流大学办学理念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条件 [J].现代大学教育,2004(2):5-9.

[24][25]卢晓中.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1-14.

[26] 刘能杰.二十年来我国思想文化变迁的回顾与前瞻 [J].湖湘论坛,2004(4):6-9.

[27]王冠.文化整合与教育创新―西安外事学院的办学实践和大学精神 [J].高等教育研究,2003(4):107-110.

[28][30][32]李承先,徐辉.大学校训与大学理念 [J].高等教育研究,2005(6):1-6.

[29]季诚均.关于大学理念发展的历史考察 [J].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4(12):10-15.

[31]赵婷婷.大学市场化与大学精神的传承 [J].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1(11):23-28.

[33]凡奇.论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的特殊性 [J].高等教育研究,2003(6):18-21.

体育理念论文第7篇

关键词:茶品与茶性;体育教育;思维方式;运用思路;价值内涵

1当前体育教育思维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随着当前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日益体系化,如今无论是整个体育教学活动的具体理念内涵,还是具体的体育教学思路,都实现了系统化创新与完善。但是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其更多使用的是教师课堂讲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缺乏形式上的创新和内涵上的完善。对于整个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而言,体育教育思维方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其对体育课堂时间的安排,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设置都实现了合理优化,因此,如果能够将该理念与整个体育相结合,其必然能够实现整个体育教学活动的理想效果。但是客观来看,整个体育教育思维方式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首先,学生在参与体育教育思维方式课程学习过程中,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论是具体的参与热情,还是学生对体育教育思维方式的具体理解都存在一定偏差,加上整个体育教育思维方式活动开展过程中,体育教学方法较为传统、落后,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大大影响了整个体育教育思维方式活动的教学效果。其次,整个教学课堂被束缚,无论是师生关系的创新力度,还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都与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之间存在极大差距。对于整个体育教育思维方式活动来说,其不仅是动作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合理引导,激发学生对体育教育思维方式的理解和认知。因此,想要实现这一理想效果,就必须重塑课堂关系,激发学生在整个体育教育思维方式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热情。最后,现阶段在整个体育教育思维方式课程学习过程中,缺乏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无论是信息技术,还是教学理论的集中应用程度都不够。实际上,对于整个体育教育思维方式活动来说,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必须结合当前教学技术的创新与完善,丰富利用多项资源,从而实现整个体育教育思维方式的理想效果。

2茶品、茶性的具体内涵认知

茶品和茶性是传统茶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具体的茶文化内涵,还是茶品、茶性理念,都直接关系到整个茶文化的价值作用,因此认知茶文化的具体价值内涵,不仅能够充分有效提升茶文化的利用效率,同时也能实现传统茶文化的具体应用效果。中国传统茶文化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通常该文化体系,也被认为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茶叶在烹煮、进而被享用的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文化现象是我们研究茶文化的重点,各个地方不同的茶文化再融合从而形成当今的茶品与茶性,其包含着不同民族的不同习俗,在不同环境下品茶有着不同的感受。通过茶叶的冲泡过程,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目的。中国地域辽阔,人口广泛,茶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中国传统茶文化在历经几千年岁月的沉淀与洗礼之后,其在具有古典美的基础之上同时也增加了时代化的特征,传统茶文化包含不同民族在不同时期遗传下来的不同特点,包括宁静、雅致、包容等,致力于陶冶情操,培养出人宁静致远、平淡如水的思想。而在茶文化理念中,茶品与茶性也成为整个茶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这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能够对人们的行为规范产生重要影响的内容。当然,在体育教育思维方式创新过程中,茶品与茶性的具体应用,能够为体育教学思维完善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3当前体育教育思维方式构造中的具体要求

随着当前体育运动发展日益成熟,如今体育教育思维方式在整个体育教学活动也实现了系统化创新与完善。但是通过对传统体育教学活动的具体开展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其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其未能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融入到整个体育教育思维方式教学活动中,同时更未能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价值和作用,从而限制了体育教育思维方式教学活动的理想效果。当然,我国传统茶文化是整个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茶文化理念,不仅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内涵,因此,完善的茶文化不仅能够为整个体育教学活动开展创新提供基础,同时更能实现整个体育活动的综合提升。对于整个教学活动来言,体育教育思维方式的具体应用与融入,无疑是对整个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完善,通过系统化借助教学手段和信息资源,从而实现整个体育课程活动的全面教学。当学生在课外时间过程中,也可以结合具体的学习资源完善参与自身学习活动,而在整个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面对面的学习方式,实现互动交流和互助协作,进而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的显著提升。相对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而言,在整个体育教学思维中,其不仅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思路进行了系统化的革新,更重要的是重塑体育教学关系,优化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设置和时间安排上的机械性,无论是具体的教学环境,还是整体教学理念,都更倾向于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互动。对于体育教育思维方式教学活动来说,其不同于其他课程内容,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学生对体育教育思维方式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推动体育教育思维方式教学活动创新与完善。

4茶品与茶性在体育教育思维方式中的具体应用思路

随着当前我们对传统茶文化的价值作用认知日益成熟,如今关于茶理论的价值内涵更为全面,而茶理论体系中所具备的多样元素,能够为我们有效开展各项活动奠定相应基础和条件。当然这一理论,也能够为英语教学的双轨发展模式注入相应理论内涵,从而实现理想的英语教学效果。茶品与茶性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上所要求的难点及重点,通过结合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进而安排体育教学任务及要求。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其也能够指导学生有效参与教学过程,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好掌握教学要求,并且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体育教育思维方式教学活动中,想要创新运用茶品与茶性资源内涵,就需要充分做到以下要求: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特点和整个体育教育思维方式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相关要求,应用茶品与茶性,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兴趣点,通过有效融入具体的茶文化理念,从而实现体育教育思维方式教学活动的理想效果。对于茶品与茶性的具体实施应用来说,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认知到自身所期待学习的内容。其次,要充分应用教育技术,构建体育教育思维方式教学的全新模式及内容。在体育教育思维方式教学的具体应用过程中,想要实现体育教学的理想结合点,其关键在于借助各种教学技术,因此,结合整个教育技术的成熟应用,从而为学生学习体育教育思维方式的应用时,需要提供基础和保障。在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时,要注重从学生实际应用的具体需要出发。通过灵活构建教学模式,从而实现理想的应用效果。茶品与茶性不仅是整个茶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完善体育教学思维方式的重要内容。此外,茶文化理念的融入,也使得体育学习与教学活动更容易被学生理解,从而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同时,茶品与茶性理念与整个茶文化体系的重要结合,传统茶文化的作用和价值不可低估,通过具体教育思维和学习理念,能使中国传统茶文化融入到整个教学体系之内。通过将传统茶文化发扬光大,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魅力所在。不仅如此,融入茶品与茶性理念,能够为整个体育教学活动有效开展奠定重要基础。而如果能够将中国茶品与茶性的具体内涵与体育教学的具体教育思维和学习理念相结合,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能够让体育教学的具体教育思维和学习理念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体育,也能够让体育教学的具体教育思维和学习理念更好地面向市场的应用需要,向整个体育教学活动的实际应用迈进。最后,在将茶文化理念应用到整个体育教学活动中,需要创新教学方式,结合体验式带操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融入多种教学方式,从而在优化学生学习体育教育思维方式的心态,通过丰富体育教育思维理念的具体内容,从而提升体育教育思维方式教学的应用性。当然,在整个体育教育思维方式教学活动中,老师需要灵活处理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与考核机制,从而实现茶品与茶性的全面融入。

5结语

将茶品与茶性应用到体育教学过程中,其不仅有效弥补了当前整个体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也为传统茶文化有效传承奠定相应基础和条件。体育教育体系是当前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具体的体育教学理念,还是相应的教学元素,都是当前整个人才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茶品与茶性是整个茶文化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完善的茶文化理念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核心与关键。结合当前整个体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完善体育教学思维理念,从而能够实现理想的茶文化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舜清.人学视域下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现实探问与发展路向[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3(2):147-149.

[2]孙曙生.构建师生协同发展的大学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理论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15):139-142.

[3]熊春林.让学体育插上快乐的翅膀———谈新课程下提高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看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32-136.

[4]王春燕.上海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9):226-233.

体育理念论文第8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

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的是社会共同价值理性。价值理性是一定社会关于“应当怎样”的一种智慧。它表达并设定一定社会价值取向和理想目标,引导社会发展方向,规定社会发展目标,把握和调整社会各个方面的价值合理性。这些价值取向和理想目标深深渗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无处不在地发生着作用。因此,要想整合社会,有效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制度建设基础上,加强意识形态、伦理文化、共同价值观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抓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任务,而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着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引导社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动摇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就动摇了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缺乏共同理想和民族精神,就不可能凝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用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全社会和全体国民思想价值取向,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增强共同理想信念,凝聚民族力量,产生促进社会主义中国和谐发展的力量。

其次,是应对全球化进程中国际竞争的必要举措。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发达国家的物质、精神生活方式也会对后发国家产生巨大影响,并在这个影响过程中冲击发展中国家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而且,在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竞争已和国际政治竞争紧密联系起来。全球化进程为各国实现自身发展提供了机遇,但也形成了不同国家政治理念和政治利益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和较量。在相当程度上,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和较量反映的是不同社会制度社会价值理念之间的分歧和斗争。当前文化竞争已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文化竞争首先表现为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竞争,其次还包含着文化价值观和思想意识形态的较量。这一切都把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任务提到重要日程之上。社会主义中国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不受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干扰和左右,不迷失自己的价值观和民族文化,这一切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这一时代重任息息相关。

第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关系到社会非正式制度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社会各个方面协调、均衡发展。在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有些因素是硬性或显在的,如社会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等正式制度体系。有些因素是软性或潜在的,如社会意识形态、共同价值观、民族文化传统、伦理道德要求等非正式制度层面的内容。对和谐社会建构而言,二者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在一定意义上,非正式制度从精神文化、理想信念、社会习俗及其道德价值层面产生的凝聚整合力量以及非强制性约束等等,对社会和谐治理,对引导社会成员自觉接受社会规则,具有更加积极的作用。

总之,社会的整合,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社会各种文明的协调发展,都离不开来自共同价值观的维系和支撑。可以说,在一个缺乏共同价值理念和共同理想信念的社会环境中,是不可能有效建设和谐社会的。在这个意义上,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任务的提出,是我们在时展新阶段中对社会治理方式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更自觉的把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建设问题

首先,要注重构建核心价值理念对多样社会价值取向的引领地位。在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文化建设问题中,首先有一个一元价值导向和多样价值取向的关系问题。文化建设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这绝不等同于任由各种价值观杂乱无序的发展。任何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文化和国家文化,都有明确的精神支柱或核心价值原则。中国文化要繁荣发展,就要坚守其核心价值原则:一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这是我们的政治信念;二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不能丢,这是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本原和文化之根;三是必须信守维护法律和道德规范体现的社会基本价值内涵,这是社会法治和德治的基本价值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上述各种维度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底线的系统表达。

注重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地位构建,这一方面意味着核心价值体系要在社会各方面发展中处于价值主导地位。一个没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多元化社会,犹如没有规则的交通,一定会陷于混乱无序。另一方面,强调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地位,并不是要简单地实行社会价值一元化,而是要尊重价值观的“多样”和“差异”。核心价值体系与多样价值取向之间是一种“一元统领”、“兼容共生”的关系,是一元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主导性与包容性的统一。社会价值取向的整合,必须建立在一元的核心价值引领主导和普遍多样的价值取向的有机共生基础上。

其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还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相一致。文化和核心价值体系同属上层建筑。这决定了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文化在反映社会现象和时代精神的同时,也表达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政治理念和核心价值理念。核心价值理念往往是通过文化去表现和传达的,而核心价值理念也接受文化的影响和反作用。在这个意义上,核心价值理念和文化建设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

文化具有建造、守望民族精神家园的功能,文化又是表达和诠释社会核心价值导向的重要媒介,如果我们的制度、法规、核心价值理念表达的是一种价值导向,而社会文化领域表达的是另一类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的张力与矛盾,会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凝聚、价值观念的整合、社会秩序的管理等机制环境,造成极大的消解破坏作用。文化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一种重要承载媒介,核心价值理念蕴含在社会文化之中,并具有引导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功能。因此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仅是思想理论和宣传战线的事,也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应有之义。如果我们一方面在意识形态领域大力强调宣传主旋律,强调核心价值理念的主导地位,同时又失却其在文化事业发展的领导权和话语权,任由文化市场化自发生长,社会文化最终就会远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具有价值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但其本质首先应当是意识形态属性而不是商品属性。我们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但不是搞文化“产业化”和“市场化”,要努力做到文化发展的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相统一,并要注意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注重加强全社会尤其是重点群体的核心价值观教育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现代化建设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也要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建设全过程。许多年来,我们在国民教育尤其是青少年等重点人群具体教育实践中,价值观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正确落实。在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应该特别注重抓重点人群的价值观教育。

首先,加强对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核心价值观应当走入课堂,走入家庭,全方位走入社会生活。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童蒙教育,认为只有在幼年时期对其进行正确价值规范教育,使之言行举止有所循持,方可长成后行正道之事。青少年以及社会公民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并非与生俱来,它是通过后天教育和培养形成的。如果青少年的核心价值理念教育乏力,价值是非不明,新一代公民就不可能发展出合格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求也会丧失其社会功能。

其次,加强教育工作者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教育工作者因为具有特殊的职业身份和职业责任,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受教育者及其社会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影响力。教育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和他们的教育工作以及价值观,对整个社会的观念走向,还有一代又一代的受教育者的影响都非常重要。社会应该对教育工作者群体进行重点培育,让他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发挥积极的影响力和引导作用。

第三,加强对理论工作者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建设。日本学者土界屋太一指出,“使苏联的社会主义体制走向崩溃的其实是社会主义文化,也就是人们不再相信社会主义观念、理想和领导层的决策和人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在全社会增强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价值认同,形成共同价值观。理论工作者由于其独特的工作性质和社会身份,关系着一定社会的理论思维和价值取向,也随时随地在从理论层面影响着社会公众,他们的理论研究和思想宣传是社会形成共同价值观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社会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应该促使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第四,加强领导干部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建设。作为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和形象,不仅关系到国家公务员能否正当行使公共权力,完成好国家公务,而且关系到为全社会公民作怎样的表率并产生积极影响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非常重视领导干部的思想理念和引领作用。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和引领者;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等思想素质作为综合考评干部的内容之一,从用人制度机制上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导向建设。

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机制合力问题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宏观把握和全面落实方面,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领域,以及各行各业各部门之间如何进一步形成有机合力,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上,都还应做进一步探究和构建。

首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想理论领域需要进一步优化整合。核心价值理念渗透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其建设不能停留在政府文件或只依靠主要职能部门去宣传、研究。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在全社会上下和各个领域一以贯之,在社会机制中全方位渗透。理论研究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但目前并未得到充分构建的领域。理论领域如果不与社会价值导向相切合,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会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石。因此,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首先要力抓的是思想理论建设。

目前在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想理论领域内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整合。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能够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理论保证。在今天,坚持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就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甚至反作用力。在国内外各种因素影响下,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识也在滋长。其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积极进行思想渗透和较量,力图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二是小生产的、封建残余的思想观念等,在意识形态领域还存在并产生影响;三是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西方资本主义思想观念也在不可避免地侵入;四是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潮有意无意地起着消解马克思主义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对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防范、制约和斗争。尤其对西方敌对势力思想的渗透要有清醒意识,要站在国际政治的高度对其进行审视和应对。在这个意义上,消除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破坏和干扰,本身就是在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首要的步骤。

其次,实现社会主渠道价值导向和现实生活舆论环境的进一步融合。社会宣传主渠道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正确理论、价值观教育和舆论引导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主渠道价值观和大众生活价值观存在某些脱节;二是在主渠道宣传教育系统中,某些环节也存在着和主旋律不和谐的因素。如互联网、手机、小报等某些大众传媒存在着一定的观念污染和垃圾文化问题;三是主渠道舆论宣传教育在战略、战术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脱节。比如在思想道德舆论宣传教育的具体操作中,还缺乏真正的可持续性。一方面是舆论宣传战线大力弘扬主旋律,用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等价值观引导人们;但另一方面,在大众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奉行的却是多元另样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如唯利是图、及时行乐、个人主义、金钱崇拜等。正是因为在价值观教育领域里存在着不和谐甚至相悖的反作用力,也就是说缺乏必要的合力,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建设才出现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