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基层干部学法用法

基层干部学法用法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8 15:27:22

基层干部学法用法

基层干部学法用法第1篇

关键词:基层领导干部 法治思维能力 法制环境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7) 04-0259-01

一、基层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现状

当前,各级领导干部学法尊法守法意识不断增强,为推进我国依法治国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全社会的法治观念尚不健全,部分领导干部尤其是少数基层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比较淡薄,导致社会治理一时难以转变到法治的轨道上。

1.敬法的观念仍@薄弱

基层领导干部崇尚法律、敬畏法律的观念尚未形成,存在敬畏规则尤其是潜规则和敬重领导的现象。在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心中,位子是领导给的,帽子是领导戴的,权力是领导授的,领导是父母而不是公仆,唯领导之命是从。

2.学法的动力仍然不足

一方面,基层领导干部只专注于本职工作,缺乏学习意识和动力。另一方面,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但是他们不确定哪些法律知识对自己的岗位有帮助,且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也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之一。

3.守法的意识仍是不够

当前,一些具有行政约束力、带有具体行政行为的规范性文件、政策以党组织的名义下发执行的现象仍时有发生。虽然基层领导干部基于维稳的目的介入处理动机很好,但违反了法治精神,甚至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府公信力。

4.用法的能力仍有欠缺

个别基层领导干部在用法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有的领导干部无视司法监督,面对行政诉讼不愿出庭应诉;有的对职能交叉的监管行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基层领导干部缺乏程序观念,只在乎最终结果,不管过程;有的仍习惯用人治的方式处理问题,决策不公开,公开不及时、公开不透明,造成决策过程中民众与政府“互不相干、各自为政”的局面。

二、基层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

1.传统人治思维的影响根深蒂固

自古以来“权大于法”的思维模式,培育出滥用权力、以言代法、以人代法、以权代法、以权压法的土壤,使人们每当遇到矛盾时,不是用法律解决问题,更多的是寻求权力的帮助。这是造成当前部分领导干部对法治认知淡薄认为情感、上级指示高于法律的重要原因。这也是向法治思维转变的主要障碍之一。

2.视法律为工具的错误认识

部分基层领导干部认为法律仅仅是一种工具,是实现一定社会管理目标的手段。因此,当法律对其有利,就会依法办事;反之,就将法律束之高阁。甚至部分基层领导干部仅把法律用来治理老百姓而不规范、约束自己。

3.法律教育培训形式单一,内容肤浅

针对基层领导干部的法律教育培训,特别是普法考试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只注重对法律的表面认知,忽视法治精神和法治方法的把握,远达不到把握条文蕴含的法治精神并提高法治思维能力的高度。

4.法律本身具有局限性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积累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多,相关法律没能及时修订,导致社会矛盾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或实施细则,致使办案机关很难处理。

三、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对策

1.从加强教育培训入手,培养法治思维理念

1.1 转变教育培训方式和重点。在培训的形式上,可采取司法行政部门与党校、行政学院联合举办专题研讨班,将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培训课程纳入党校和行政学院主体教学班次。在培训层次上,可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职责的基层领导干部,因人施教、因班施教。

1.2 建立以考促学机制。首先,加强对宪法的学习和考核。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所以广大领导干部应首先学习宪法,认识宪法地位、理解宪法精神,从而加深对法治精神的理解。其次,把学习法律知识和干部选拔结合起来。注重对法律知识的考核,特别注重对法治思维和方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以此来提高基层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自觉性。

2.从重视实践运用入手,提升法治思维能力

领导干部应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更多地运用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矛盾化解中去,从而在实践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2.1 健全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当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纠纷,既与社会转型紧密相联,又与长期实行的绩效考核指标密不可分。因此,我们应遵循科学精神和法治精神,全面清理、重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各项考核评估指标。另一方面,要围绕法治精神健全完善制度。运用法治精神检验指标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切实推进制度建设的科学化和法治化。

2.2 解决具体问题与完善制度相结合。如问题的解决,既要依靠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又要依赖各种权力运行机制的健全,更要依靠制度的创新。运用法治思维,把解决具体问题与制度创新结合起来,有效化解日益增多的社会矛盾纠纷是大势所趋,将长期考验基层领导干部的智慧。

3.从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入手,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基层干部学法用法第2篇

关键词:基层领导 思想素质 创新意识 学习意识 执行能力 管理能力

一、基层领导干部素质现状

基层领导干部不仅是我国领导干部队伍中的组成部分,更是推动基层建设的组织者,实践者,他们的领导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国也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但是有的基层领导干部不认真学习新理论,不用心汲取新知识,不深入思考新问题,法律意识不强,依法行政能力欠缺,满足现状,得过且过;有的明哲保身,患得患失,在原则问题上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奉行“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处世哲学,有的基层领导干部惰性严重,对全局不关心,对大局不热心,对发展不尽心,拿着国家的俸禄,就是不干份内的事。有的基层领导干部、形式主义严重,不深入基层,不深入群众,工作中一般号召多、具体措施少,安排部署多、检查督促少,不讲实效;有的基层领导干部碰到问题绕道走,遇到矛盾往上交,不办实事。有的基层领导干部对群众在感情上不尊重、行为上不理睬、行政上不作为,甚至侵害群众利益,中饱私囊;有的基层领导干部特别是一些要害部门单位的领导干部,把职位当作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来经营,肆意谋取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耍威风、搞特权,巧立名目,吃拿卡要,弄僵了经济发展环境,影响了经济发展。

二、基层领导干部素质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意识不强,依法行政能力欠缺

部分领导干部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滞后。究其原因主要是基层领导干部在重视学习法律知识的同时,还没有把法律知识转换为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具体而言,一是法律知识的培训学习和实际工作相脱离。没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工作中还是老一套,法律培训学习存在走过场。二是法律知识的学习和法律信仰相脱离。为了学习法律而学法律,没有认识到法法治的本质,也没有树立法律观念和法治意识。三是对依法治国方略认同较高同自己的实践相脱离。对人不对己,甚至认为法律是自己手中管理的一个工具,只强调手中的权力和管理,自己却排除在法律约束之外。基层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基层领导干部对依法行政能力的认识还不够重视,还习惯于用人治的思维模式来处理问题,甚至于用破坏规则的办法来处理问题。其次是在依法行政的实践中的缺乏自觉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期对领导干部的要求,缺乏从法律知识、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到具体行为的转变。

(二)协调不很灵活

作为基层领导干部,协调能力必不可少。对上对下要协调,对内对外要协调,工作内外也要协调。要办好事情,开展工作,凝聚人心,都需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目前,基层领导干部虽然具有相应的协调能力,但有些仍不十分灵活。比如,有的忙于抓工作求实绩,忽略了与同志们的及时沟通,不很了解同志们在想些什么、最需要些什么,以至于思想工作做不到点子上,不能切实解决干部职工的实际问题;有的不善于提前处理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等到出了问题才去事后弥补,往往事倍功半;还有的不能因人、因事对症下药,在处理各种复杂关系时,特别是在和其他职能部门协调时,不善于适当地作出必要的、不丧失原则的妥协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三)执行不很到位

作为基层领导干部,只有具有较强的执行力,才能更好地驾驭各项工作。现在基层领导领导干部中有些人执行力虽然不错,但尚有落实不十分到位的情况。比如:有的工作节奏不快,对上级的指示和领导交办的工作贯彻执行不及时;有的重传达、轻实干,仅仅以“会议落实会议,文件落实文件,通知落实通知”,没有将上级指示与本地实际相结合。有的虽然会决策、会指挥、会落实,却不去一线走一走,看一看,不了解真正的效果。有些虽然去查了,但大多数是“明查”,导致难以全面了解和发现问题;有的即使发现了问题,“但充当老好人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去严厉批评,使问题得不到纠正。

(四)创新不很突出

创新是进步的活力源泉,是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企业缺少了创新力,就缺少了很多生机;一个干部缺少了创新力,就缺少了成长的动力。现在基层领导干部大多想创新,但真正有成果的不多。比如,有的不善于学习新经验,不经常“走出去”学习其他地区、其他部门的先进经验,借鉴他们的新做法、新措施改进工作;有的不善于研究新问题,想创新却又不能安下心去调研、去分析总结,没有下真功夫把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透,把新形势下的新发展、新趋势研究透,把新形势下工作对象的新特点、新变化研究透;还有的不善于运用新方法,往往习惯于固有模式,“吃”现成的,不愿花时间去琢磨新方法、探索新出路。

三、完善对策

(一)强化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素质

基层领导干部职务不大,但职责不小,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直接影响党的性质。作为基层领导干部,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认识问题,指导自己的领导实践活动;使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能够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政治理想和信念,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要常修为政之德,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基层领导干部的良好道德品质素质是保障群众切身利益的前提。加强道德修养,提升思想境界,“小事求大善,小节立大德”,时时处处树立党的良好形象,以德服人,以德养廉。要常思贪欲之害,警钟长鸣,防微杜渐,淡泊名利,始终保持高尚情操,自觉抵制私心杂念,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能把握住自己,洁身自好,清廉自守。让良好的思想素质成为一种人生追求。

(二)提高学习意识基层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养成勤学习、善思考的良好习惯,善于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之中明辨是非,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基层领导干部所处的工作环境艰苦、信息闭塞,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发展的要求,不落后不被淘汰,就要不断学习,让读书学习成为自己每天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尤其是要不断学习新的法律知识,增强法律观念。基层领导干部要脚踏实地,扩大学习范围,要多深入基层、多深入群众,在学习中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分析、判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党性觉悟,才能不断提高理论思考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才能不断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才能不断拓宽知识面和思维空间,从而进一步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才能更好的服务群众。

(三)学会调整心态

要保持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观念决定心态,心态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只有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才能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和政绩观的问题,才能坦然面对现实生活,冷静对待各种诱惑,真正为人民大众谋利益。理性地克服消极与悲观情绪,在名与利之间始终保持平静心态。

(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文化是大家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它具有较强的凝聚功能。良好的基层文化可以激发大家的热情,统一大家的意念和愿望,让大家觉得在这种文化之中自己永远有自己的角色,激励大家齐心协力的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努力,激发基层领导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基层领导要营造尊重人的和谐氛围,树立基层领导素质是推动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基层领导干部要尊重职工的需求,关心职工的成长和发展,重视职工的个体性和参与性,基层领导要增强识别人才的能力。在群众和发展之间,建立起一种互动相依的关系,最终使群众依恋并热爱自己的社会。

(五)提高管理能力

作为基层领导干部要做到敢管。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就是管理,如果,一个单位松松垮垮,一盘散沙,正气不树,歪风盛行,职工还有什么斗志?工作还有什么进展。所以基层领导一定要正气凛然,是非分明,在严格约束自己行为的同时,对职工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作为基层领导干部一定不能偏心,对待大家要一视同仁,特别是对待与自己较疏远的那些人,更要公正公平,一碗水端平。作为基层领导干部还应做到用权不靠权。有权不放弃,有权但不专权,有权不弄权,有权不唯权,一定要注重非权力因素,提高才能,加强修养,才能做到有权有威。

参考文献:

[1]陈潮填 《论领导干部战略思维的素质要求》,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2]曹大友 张守明 《领导管理理论与实务》,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

[3]李俊伟 《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7.1

[4]丁恒龙 《基层领导公共行政实务》,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1.1

[5]吴小红 《新媒体舆情对领导干部素质的特殊要求》,求实,2009.(12)

[6]王海丽 《浅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的素质要求》,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8.(5)

[7]李文仙 《浅谈团场领导干部“德”的素质要求》,兵团党校学报,2007.(3)

[8]王伟 《按先进性要求全面提升领导干部素质》,政工学刊,2003.(10)

基层干部学法用法第3篇

基层国土资源管理涉及千家万户,国土所是群众打开国土管理机构的第一扇门,国土管理难点在基层,薄弱点在基层,活力也在基层。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在国土资源系统,在传统的土地管理理论不断发展、深化的同时,一部分内容也在不断地变化和更新,新的土地问题也层出不穷,与此同时,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的土地法律法规频繁出台,在客观上造成基层国土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和法律法规知晓程度易跟不上工作需要,不断地老化。加强基层国土干部培训是更新知识、提高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当前基层国土干部培训中存在的不足

1.基层国土机构刚刚建立不久,职能设置、人员配备还有待完善。

国土干部应该是依法行使国家土地管理权的行政管理职能人员。在现实当中,那些在基层国土管理机构工作,编制还没有解决的人员,当然也就不应纳入干部培训之列,这也极大地挫伤了广大工作在土地管理第一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他们也就很难在工作中发挥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发挥出他们的潜能。如铁岭基层国土资源所经过几年的努力建设,到目前已建所36个,都是县级国土局派出机构,都是事业单位,其中全额拨款事业单位18个,占50%,自收自支事业单位18个,占50%。现有编制数183人,实际有人数183人。人员编制均为事业编,这与行政执法不相匹配。

2.现行的基层国土干部培训制度不能适应基层国土干部职业化发展的需要。

(1)培训中心不突出,广大基层一线国土干部得不到应有的培训。目前培训的对象主要限于县(市)级以上的国土资源管理干部,广大从事土地管理工作第一线的人员很少得到培训。这与他们所承担繁重工作应加快知识更新的客观需要不相适应。一个基层所只有所长副所长少数几人参加过培训。虽然我市推行了“一人学习,全员受益”的做法,但因其他人员所学知识又经过了一个中间环节,故这种学习的效果如何,当然是显而易见的。

(2)培训机制不科学,基层土地管理人员得不到较高层次的培训。目前按规定,各基层土地管理所由市级土地管理机构负责培训,市级以上由省国土机构负责培训,就基层土地管理人员来说,面广量大,培训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市级国土培训机构普遍没有专职教员,全靠临时兼职教员授课。这些兼职教员本身工作任务压力很大,没有教学经验,又没有专门时间去备课、调研,俗话说,没有名师当然不能出高徒。

3.培训缺乏长远打算,无法达到培训之目的。

当前的基层国土干部培训的长期性、系统性和针对性有待提高。现在进行的培训往往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培训时间短;培训的知识不系统,参加的培训往往没有彼此间的系统联系;培训的单一性,培训内容主要侧重于国土法律法规知识和技能,轻视了培养国土干部职业道德理念的培养。因为培训缺乏长期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对培训归来的国土干部们作用还不够大,收效还比较缓慢。

4.培训方式单调,培训质量有待提高。

经过培训的国土干部大多认为,现实的国土干部培训方式单调,培训内容脱离实际。培训方式主要是授课教师满堂灌,培训的内容也主要是一些高深理论。这样的培训方式,被培训的人(学生)是被动的,教师仿佛是在完成任务,教与学两张皮,学生难以学到知识。从基层国土干部来看,他们极需要培训的知识更主要(来源:文秘站 )的是,如何解决土地管理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如何运用新知识从事土地管理工作,以及如何熟练地运用土地管理技能。

二、加强基层国土干部培训的必要性

1.从层次管理上非常有必要加强对基层国土干部的培训。基层国土干部的素质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石。俗话说“基层不牢,地动山摇”。作为全国土地管理最前沿的战士、占全系统职工总数32.3%的国土管部工作在基层,他们直接面对广大群众,面对工矿企业,面对各用地户,工作水平高低,素质优劣,直接影响国土系统形象。基层国土干部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土地管理的方向、进展和整体效果。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各方面素质,加强培训是树立国土系统良好形象的必要途径。

2.从人员只是结构上加强对基层国土干部培训有其客观的必要性。就铁岭地区基层国土干部来说,大学本科34人,占18.5%,专科116人,占63.3%,中专以下33人,占18%。其中:土地专业10人,占5.4%,经济及管理专业80人,占43.7%,测绘及信息技术专业11人,占6%,法律专业27人,占14.7%,其他55人,占30%。虽然专科以上学历超过80%,人员素质较高,但具有土地系统专业知识的人员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队伍政策和业务能力、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而教育培训作为提高基层国土干部政治、业务素质的根本途径,显然至关重要。

3.从越来越繁重的工作量上培训基层国土干部也日益迫切。基层国土干部教育培训是增强国土管理能力和提高国土管理水平,保证国土工作顺利进行和国土管理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实现保护耕地,规范管理土地的重要途径。当代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各种经济发展与土地管理矛盾不断显露,基层国土干部的工作量不断增加,日趋繁重的国土管理工作使基层国土干部不堪重负。如何解决经济发展的土地需求同保护耕地、规范管理土地之间这一矛盾,已成为各地基层国土机构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虽然有待于多方面的制度支持与保障,但是作为提高基层国土干部素质重要手段的国土干部培训固然不可缺位。

三、对现行基层国土干部培训的一点建议

1.突出中心,切中要害,将基层国土干部培训作为重点。

应建立基础培训方法。增加培训人员层次。现实中各地培训对象仍以县级部门负责人为主,而基层国土干部由于土地管理工作繁重,培训名额的限制,很少有机会参加上级国土部门组织的土地业务学习和培训,迫切需要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因此,应侧重基层国土干部知识水平、职业道德、土地管理技能、方法的培训,加大基层国土干部的培训力度。

2.建立长期性、系统性的培训机制,促使基层国土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管理制度的 不断加强,社会关系日趋复杂,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多,相应的土地管理工作所涉及的领域也不断扩展,各类新的问题也不断涌现,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也在不断更新,土地管理工作的难度必然不断加大。基层国土干部要想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顺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为形势是不断发展的,为此,也就要求国土干部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如此同时,对国土干部的培训也应是长期的、终身的、系统的和有针对性的,而不应该是蜻蜓点水似的,流于形式。使国土干部在土地管理工作中用思维、知识、能力等诸多方面的高素质来树立自身所发出的管理的权威性。

3.改变现有的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应有针对性。

培训只有在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中进行,才能达到教育培训之目的。为此,在国土干部培训中,应进行交流互动式培训。让教师在互动中发现问题,从而教师有针对性的教,学生在主动中学,学以致用。在培训内容上,不能脱离土地管理工作实际,要以土地管理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为主。为此,最好多一些案例式教学法。案例不仅反映各种社会现象、经济发展状况、法制建设水平,而且如实地展示了土地管理者对土地法的理解、管理意识、执法精神、分析能力、管理技能等综合能力,换言之,案例是土地管理者素质的真实表现。在国土干部的培训中,尤其是基层国土干部的培训教育中,更应当注重案例的教学。案例分析是提高国土干部,尤其是基层国土干部素质最简捷方法之一。从教学的角度看,案例教学法提供给教师与学生一个沟通的平台,利用这样的一个平台,进而形成讨论、争辩的教学氛围,并且经历一种管理角色转换的体验,使教与学的双方在法律规范与法律事实之间的关系中寻找共识,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4.培训方式应多样化。

基层干部学法用法第4篇

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多因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多因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工作很少集中在单一职能领域,既有日常管理,又有安全防事故等管理;既有中队事务管理,又有大队事务管理。因此,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工作常涉及决策、组织、监督和执行等职能。二是行政管理的对象不仅有物,而且有人,而人在现实中不是服从较简单的理性规律,而是大量掺杂了感情性、人际性等非理性因素。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工作的多因性导致了它的综合性。行政管理工作包罗有众多因素,使它很难有惟一最佳解释,对此时期、此单位、此决策有效的措施,对彼时期、彼单位、彼决策不一定有效,因而必须因地、因时、因情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因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使得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工作既要使用定量手段,也要进行定性分析。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的特点决定了案例学习在减少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失误中的特殊意义。

二、案例在减少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失误中的功能分析

案例是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的直观化和具体化的客观描述,是解释和说明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的可操作的实际形态,是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理论融于现实的浓缩典范。通过对案例的仔细考察和对比研究,有助于基层行政管理干部把握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失误的关键因素和成功的关键因素,提升管理水平,在进行令人迷惑和具有挑战性的行政管理决策时,减少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的失误。

(一)案例学习有助于未来的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干部减少管理失误

1.培养分析问题能力和决策能力

每年有相当数量的地方高校毕业生在经过为期六个月的部队条令条例、军人基本素养等内容的集训后,就被充实到基层消防部队担任基层管理者。他们没有部队基层实际工作经验,因而很难有作出基层部队管理决策的机会和经验,一旦走上实际的部队基层工作岗位,这将是他们的一大薄弱环节。案例的学习与分析,正好为地方高校毕业生入伍的干部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给他们提供一些特定案例,把他们置身于管理的现实情境中,要求他们根据案例提供的事实,通过对诸多方面的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从而作出科学的决策。这种案例的学习,能较好地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能力和决策能力,为他们以后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加深对理论知识、管理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对于未来的基层部队管理者(消防院校学员、入警大学生)来说,他们呆在学校,相对缺少实际知识。虽然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学到了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却不了解实际基层干部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是怎样想、怎样干的,不知道管理理论知识、管理方法如何运用于实践。理论来自实践,案例虽不能说等同于实践,但是,它与教材相比,更接近实际。它将现实的行政管理问题及其具体的运作过程如实地再现出来,要求案例分析者运用所学的理论来分析、解剖、总结其经验,发现其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种分析方法往往能较好地使基层管理干部举一反三,加深对理论知识、管理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3.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如果消防院校教学、入警培训教学过程中只讲理论,不结合实际,那么消防院校学员、入警大学生不仅学起来感觉乏味,而且其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而引入案例方法,能较好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对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的教学而言,案例方法是经验学习的工具和方法。案例方法能将学员置身于复杂的现实工作环境中,使其体验到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环节、复杂性;提高学员在有限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决策的能力,提高他们在分析复杂问题时的能力;使学员通过对行政管理现实素材的分析,更好地理解已有的行政管理理论;使学员积极介入或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学的互动中开发了学员多方面的潜能。总之,借助于案例的教学,能全面提高未来的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干部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案例学习有助于现任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干部减少管理失误

1.加强警示作用,增强全局意识

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案例就像一面镜子,它通过重现和反映已经发生过的行政管理现象和事实,为基层干部提供一个参照物,对成功的、正面的人和事可以借鉴学习,对失败的、负面的人和事要从中吸取教训,时刻警醒。前车之覆,后车之鉴,通过严格自律,就能做到减少失误尤其是类似的失误。如将“警示教育”的素材编写成案例,让基层管理干部对其进行学习,可以发挥重要的警示作用。通过案例的学习,还有助于基层行政干部了解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的全貌。在实际的行政管理过程中,由于分工的缘故,基层干部的管理范围和眼光往往局限在本部门或本业务范围内,容易造成部门利益观念和眼光狭小的局限性。而通过行政管理案例的学习,基层干部可了解其他业务或部门的开展运行情况,增强对行政管理体制运行的整体感和全局意识。与此同时,在实际的行政管理工作中,自觉运用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案例分析法还有助于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改进行政管理工作。

2.拓宽交流,更新实践知识

对于现任消防部队基层干部来说,虽然他们已有相当的实践经验,但往往局限于已有的管理思想和经验,需要进行全国消防部队之间的交流与切磋。通过提供一个逼真的具体管理情景,案例能为基层干部提供一个共同的关注点,一个取长补短、互相启发的机会。尤其对于干部培训来说,不同总队的基层干部聚集在一起,就同一问题进行交流辩论,可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比如,提供一个失败型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案例,再现整个失败的管理实践过程,要求基层干部分析其失败的原因,总结其深刻的教训,这类案例不仅可以使基层干部可以从中得到许多警示和启发,而且可以扩大和更新自己的实践知识,从而开拓视野,有利于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减少管理的失误。

基层干部学法用法第5篇

(一)坚持学习修身。严以修身离不开学习,只有坚持持之以恒的学习,才能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把握方向、迎头赶上。我镇每年年初由镇党委制定学习计划,其形式以授课、讲座为主,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镇机关干部坚持每周三下午集体学习,村级班子采取以会代训、专题培训等多种方式坚持每月至少学习1次,不断促进领导班子、党员干部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和观念的进一步更新,树立能担当、敢负责的干事精神。

(二)坚持领导带头。好的作风需要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用模范行动来带动。从我做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育才有说服力,制度才有威慑力,攻坚才有凝聚力。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针对自身查摆的“”问题,镇班子成员坚持带头整改原则,从严整改,发挥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三)坚持依法行政。一是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镇班子成员定期学习法律知识,并撰写学习笔记,以达到提升班子成员法治意识目的,从而实施依法决策;镇政府实行政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公正、公平解决农村中群众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矛盾,依法接待上访群众,依法开展计生等各项工作。同时,对重大投资项目首先进行风险评估,既听取专家意见,又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在不损害群众利益的前提下,才着手予以实施。二是提升基层法治创建能力工作。以“村务公开”为抓手,以服务民生,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为标准,以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为重点,抓好农村法治建设工作。三是抓基层行政执法单位的法治建设工作。行政执法单位在执法活动中既要严格执法,达到教育目的,又要注重人文关怀,达到稳定与和谐。

(四)坚持务实创业。树立求真务实抓落实的导向,发扬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的作风,多办老实事,脚踏实地,善做善成,特别是对事关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大事,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要事,务必认真谋划,全力推进,多干一些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事,多干一些多数百姓受益的事,多干一些利长远打基础的事,用实干精神和实际行动影响人带动人,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取信于民,赢得群众。对于我镇来说,进一步做强做大线缆产业,进一步抓好小城镇建设,进一步抓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就是利镇利民的大事实事。

(五)坚持制度为本。干部作风建设不仅靠教育,更靠制度保障,靠制度形成管人、管事、管权的长效机制。要加大制度整合力度,增强制度的严密性科学性,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有效发挥制度的约束保障作用。我镇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研究制定了《__镇镇级、村级制度汇编》,健全完善了34项镇级制度和13项村级制度,分发到全镇机关、各村,确保各项事务有章可循,依规而行。

(六)坚持常抓不懈。一是抓经常。结合我镇开展的“每日反思五个什么”活动(什么时间上班、什么时间下班、上班干了什么事、还有什么事没干完、明天要干什么事),将基层干部落实“三严三实”情况与自身岗位实际对接起来,推动基层干部践行“三严三实”经常化。二是抓具体。从基层干部的日常考勤、待人接物、人情往来等小事抓起,对干部身上一些苗头性问题,早打招呼,提醒干部守住做人、守法的底线。三是抓长效。把践行“三严三实”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制度形式固化下来,持久抓、见长效。我镇开展的“炕头拉家常,入户听声音”活动,要求镇村干部做到“走遍全村,访遍村民”,现在我镇已将这项活动常态化,做到时时关注群众心声,及时解决群众难题。

(一)乡镇政权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是责重权小。镇政府的机构部门设置大多为市级政府的派出机构,由镇政府直接管理的机构部门很少,且管理权限有限,形成了“无限责任”与“有限权力”的矛盾。还有一些工作基层没有执法职能,出了问题,承担具体责任的却是乡镇,结果造成乡镇干部“芝麻大的官,巴掌大的权,无限大的责”,经常面临有责无权、有事难管的窘境。

(二)乡镇制度执行方面的突出问题是力度偏软。特别是针对村干部的一些制度,往往很难落实。

(三)村级便民服务室的办事功能不健全。一是办公设备跟不上;二是值班人员不能保证;三是群众信任度较低。

三、对全省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有效载体和特色抓手的意见建议

(一)榜样引领。挖掘一批践行“三严三实”的优秀人物事迹,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大力宣传,引领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激发社会正能量。

(二)构建平台。成立“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组织机构,邀请专家、各行业优秀代表等,通过报告会、培训会等方式进行“三严三实”专题宣讲。

(三)建章立制。结合实际工作,把“三严三实”要求细化为考核标准,形成制度加以固化,使之成为广大干部为民服务的基本准则。

(一)建章立制要实。主要是指制定的规章制度简便有效、针对性强、容易操作。这就要求我们对已有相关制度进行梳理,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群众认可的制度,要长期坚持,抓好落实;对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制度,要抓紧修订完善。制度建设要注重从体制机制上解决问题,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

(二)整改落实要严。是指整改要聚焦重点领域,抓住突出问题,要有任务书、

时间表、责任制,整改方案要在一定范围内公示,便于群众监督。唯有对整改落实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监督到位,持续用力,才能使党的作风建设状况在经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洗礼之后,能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使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一是上级要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上级既要给基层下达“过河”的任务,又要切实指导其解决“桥”和“船”的问题,帮助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

二是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下沉。基层直接面对群众,基层公共事务由基层管理更方便有效。只有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各级政府工作重心下移,公共资源下沉,增强基层管理和服务能力,才能为基层干部创造一个能干事、干成事的环境。

三是要建立完善符合基层实际的考核激励机制。少搞不切实际的“一票否决”,减少各种形式主义的达标、检查、评比、考核,为基层干部减轻负担。

四是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保护基层干部探索创新的积极性。支持基层,就要鼓励探索,宽容失误,为基层探索提供空间,保护基层干部创新的积极性。上级机关作出决策时,也要尊重基层干部的话语权,多听取基层干部的意见建议。

基层干部学法用法第6篇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干部;核心能力;提升路径

基层干部队伍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中坚力量。加强基层各级各类领导干部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是推进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高政府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基于胜任力特征模型,文章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调查区域,试图结合基层工作实际,探索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核心能力提升的新路径,为加强德宏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一、德宏州基层党政领导干部通用胜任力特征模型

依据国内外有关胜任力研究成果,初步确立核心能力、必备知识、心理品质等三大维度。基于基层工作实际,提取基层干部核心胜任特征64个要素,整理编制了包括64条行为特征基层干部胜任素质调查问卷。利用事件访谈法和调查问卷法,通过T检验法,剔除不具有显著差异的胜任力测量指标,最终确立德宏州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核心胜任特征通用模型(见表1),即核心胜任特征项目30个(其中核心能力维12个要素、心理品质维12个要素、必备知识维6个要素)。

二、德宏州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核心能力胜任力特征实证分析

基于胜任力特征模型,从表层基准性胜任特征要素来看,德宏州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最需要提升的核心能力是哪几项?最迫切掌握的知识内容有哪些?从深层关键性胜任特征要素来看,对关键心理品质的需求有几方面?2012年11月—2013年1月,研究小组瞄准德宏州县处级、科级与一般干部等行政职级的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开展胜任力特征调查问卷工作。共发放1167份问卷,收回922份,有效问卷率79%。

1.胜任力特征的定性分析

深层性心理品质是决定领导干部核心能力的关键因素。新时期新形势下,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正确指向,依据胜任特征问卷调查,德宏州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对关键品质、核心能力要素选择频次最多的6项因素,说明了领导干部胜任本职工作和岗位要求,必须要为人公道正派、务实进取、宽容自信,具有服务大局的意识,有较强地责任心、事业心,能够自律诚信、廉洁办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能够坚持不懈地学习,有较强的综合分析、战略思维能力,紧密联系群众,保持良好的人际协调沟通,与社会各界合作共事,组织实施解决实际问题。基于表层基准性知识要素,领导干部最重视获取国情国力、政策法规信息,拥有丰富的公共管理与领导科学理论,掌握必要的经济管理与业务知识。

2.胜任力特征的定量分析

利用SPSS软件,对表层显性核心能力、必备知识要素的问卷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获取基层干部的核心能力胜任特征基础信息。首先,检验调查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数据样本的KMO值为0.852,Bartlett球形检验卡方值为2923.84,显著水平符合要求(p

三、提升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核心能力的新路径

基层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模型的应用,为德宏州基层党政领导干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舞台和更为有力的工具,同时对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政领导人才所应具备的核心素质做出了更为全面系统的归纳。当前,我们要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表层要素——必备知识为抓手,加强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知识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储备,强化干部人才知识的针对性、时效性、全面性运用。通过知识载体,采取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形式,增强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的关键心理品质,进一步提升其核心能力。

1.拥有持之以恒的学习能力,是基层党政领导干部认真履职的根本

新时期新形势下,喜爱学习、善于学习、懂得学习、会学习,是对一名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领导干部组织实施工作,统筹全局,实现科学决策,必须具备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改善民生、服务群众的成果能力]。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大决定,将学习作为提高治国理政本领的重要途径。以持续不断地学习来提高工作能力,在工作中不断提高学习水平,已经成为新时期领导干部确保坚持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基层党政领导干部作为一线工作的执行者,扮演着上传下达的重要使命,基层工作的复杂多元化,决定其必须拥有持之以恒的学习能力,才能顺利完成本职工作。加强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在国情国力、经济管理、政策法规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增强领导干部的政治鉴别、政策领悟、综合分析、创新学习能力。通过科学理论武装领导干部头脑,使他们能够以坚实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学识视野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

2.具备求真务实的执行能力,是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办好事的保证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重实际、讲实话、干实事、求实效,是我们党开展工作的基本准则。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政策方针贯彻落实的执行者,亲身处于基层、直接面向群众,必须将求真务实作为工作的航标。基层干部要具备坚定不移地政治信仰,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坚持基层至上、群众第一的理念,一切行动坚决听从党中央,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方针,将求真务实作为自身的重要执行力。提升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的求真务实执行力,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其紧跟党走的举旗力,强化思想政治素质;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基层,和群众面对面,了解群众愿望,掌握群众心理,熟悉群众语言,解决群众的诉求,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要转变工作思路和应对模式,切实提升社会管理能力,以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思维,学习用改革的方法、制度的手段和创新的理念来做好基层管理和服务工作。

3.把握全局的信息整合能力,是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紧跟党的关键

目前,知识经济、网络信息作为时展的承载主体,领导干部要充分利用知识媒介、网络载体,及时了解、准确获取各项方针政策,学习好理解好国内外、中央省州的重大决定,才能把好政策全局的方向盘。身处一线的基层党政领导干部要与党始终保证高度一致,在思想上、行动上紧跟党,必须了解认识信息获取方法和途径,拥有全面系统的信息获取技能,熟练使用信息获取工具,培养较强的政治敏锐性、洞察力和甄别力,才能确保听党的话、跟党走。通过公共管理、领导科学、业务管理等知识学习,不断提升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综合分析、鉴别处理能力。在认真把握国家政策全局走势下,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立足科学发展观,本着服务大局的观点,科学分析、客观判断本职工作面临的挑战,合理有效地运用政策杠杆,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的推动力量和示范效应,抓住机遇,顺利履行岗位职责。

总之,结合干部队伍实际和岗位要求,充分发挥胜任力特征模型对基层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管理实践的基础导向作用,分层分类为党政领导人才量身定做培训计划,对提高德宏州基层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整体水平,促进人与职位的匹配尤为重要。积极探索基层干部培训新路径,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服务平台,从宏观微观层面入手,形成宏观层面以国情国力、政策法规、经济管理为主要知识,中观层面以公共管理为重点关注,微观层面以领导科学、业务管理为关键内容的培训主题,构建干部培训网状树型知识体系。通过了解掌握国情国力、经济管理、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增加领导干部的政治鉴别、政策领悟、综合分析、创新学习能力;加强学习公共管理、领导科学、业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提升领导干部在联系群众、人际沟通与协调、合作共事与组织实施、战略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原理,践行科学发展观,形成持之以恒的学习能力,以增强干部学识见识胆识为目标,不断提升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的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建昌.努力加强领导干部核心能力素质的 培养.军队政工理论研究[J].2011(10).

[2]邓沛然.大力提升领导干部的核心能力.领 导之友[J].2012(5).

[3]李运灵.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提高领导干部 核心能力.湖北电业[J].2009(02).

基层干部学法用法第7篇

一、支队抓干部队伍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依靠政策规定这个原则,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干部配

置体系。一是严格落实政策规定。我们把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基层建设的核心来研究和谋划,严格按照总队《干部管理规定》和六条硬措施,本着宁缺机关不缺基层的指导思想,把警力向基层一线倾斜。仅今年,支队就先后分2批,精简3名干部到基层一线任职,目前全市所有基层大中队全部实现超编配备,并确保基层中队干部配备达3名以上。在此基础上,分批分次安排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机关和大队干部,到基层中队挂职锻炼,并对履职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督察。二是科学规划干部配置。在调配干部工作中,科学规划干部的配置结构,统筹考虑干部的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年龄梯次、学历层次、工作经历、性格脾气等因素,尽量做到部队生长干部与地方大学生干部合理搭配,性格强弱、素质高低合理搭配,职级高低合理搭配。比如:每个消防大队至少配备一名具备专业技术资格的干部,每个中队连排职干部的数量相对均衡,而且至少有一名地方大学生干部。通过优化组合,优势互补,形成了阶梯型的基层干部配置格局,保证了干部队伍建设的科学发展。

(二)依靠竞争激励这根杠杆,着力构建充满生机的考核任用体系。一是建立量化考核考评机制。为打破干部年终一考定音的片面性,我们把现代企业管理的量化考评机制引用到了队伍管理上,年初结合实际制定修改了《干部绩效量化考评实施办法》,通过每月、每季的考评打分形式点评干部综合表现,并将对干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点评结果与干部晋职、福利待遇相挂钩,对表现特别突出的大胆破格提拔使用,促使干部勤奋敬业。二是干部调配公开透明。支队党委严格落实党管干部的原则,按照上级有关规定,严格干部任免程序,全面实施干部调配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任前考核、任前公示等制度,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和原则,注重群众公认和工作实绩,大队军政主官调配征求当地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意见,连排职作用听取大队党委意见,从而形成了公正、民主、能上能下、竞争择优、充满竞争活力的选配用人机制。今年,我们还尝试实行了连排职干部双选机制,对促进干部的积极性和责任心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三是加大后备干部培养力度。支队注重创新用人机制,优化人才环境,选拔干部原则上从后备干部队伍中选拔任用,鼓励和支持后备干部竞争上岗,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后备干部。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各方面条件成熟的后备干部,根据本人特长及工作需要,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力求特长和工作相匹配,真正做到科学、合理利用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了现有警力的最大效能。

基层干部学法用法第8篇

关键词:新常态;基层领导干部;学习力;提升

基层领导干部由于身处基层第一线,处理的问题不仅杂乱,而且也非常繁琐,因此这就需要当前我们基层的领导干部不仅要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艺术,而且要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因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切实提升自身理解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我们的基层群众来说,是迫切需要的,在我们基层工作过程中,我们要的不仅是能够深入领会中央精神和上级指示的领导干部,更要深入基层第一线,能够活学活用的带头人,我们不缺理论性的领导干部,只缺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领导干部,因此我们必须将这种培养思想贯穿到基层领导干部的学习中去,保证新常态下的基层领导干部能够在实际学习中来提升自身能力,增强综合素质。最终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但是就目前我国基层领导干部学习力提升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前我国新常态下基层领导干部在提升学习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领导干部学习积极性不高

当前我国基层领导干部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基层领导干部认为学习能力的提高并不代表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因此对于学习,很多基层领导干部并不是太热衷,因此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并不是太高,除此之外,我们各地区的党校及相关培训部门所用的教材比较陈旧,并且无法利用高新科技技术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因此,τ诖蟛糠只层领导干部来说,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甚至会让很多基层干部认为到党校学习是对自己工作的一种阻碍,不仅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而且也没有得到实际的效果,最后,导致基层领导干部学习积极性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基层领导干部缺乏思想上的引路人,无法从实际生活中去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虽然我们国家对于基层领导干部的学习非常重视,也开设了很多党政培训班,但是很多基层领导干部却十分抵触这些做法,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首先是因为很多党政培训班有名无实,无法对基层领导干部的工作与学习起到具体实在的效果,另外就是我们很多党政培训班中的教师素质比较低,能力比较差,所讲授的内容脱离实际,根本引不起基层领导干部的共鸣,因此才使得我们基层领导干部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缺少相应的培训学习机构

当前我国基层领导干部学习能力不强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基层的党政培训学习机构比较少,尤其对于西部偏远地区而言,专门拨款来筹建党政培训机构确实有很多困难,而且也容易被群众误解,因此很多地区没有太多的培训机构,至于培训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即使很多基层干部想学习,愿意学习,但是却苦于找不到方法和技巧,因此大大阻碍了我们基层领导干部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能力的提高。还有一些地区虽然建立起了相应的培训机构,大会小会天天开,但是却没有实质内容,只是满足于对理论和指示的学习和理解,没有从根本上去转变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和学习观念,因此即使表面开展的再火热,也只不过是走形式而已,对于实际工作根本没有太大的帮助。这也是当前我国基层领导干部学习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如果放任这种情况继续发生,那么必将会影响到我们基层领导干部的政治倾向和工作能力的提升,因此我们必须对其加以重视。

(三)领导干部工作繁忙,时间不足

很多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每天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不仅要处理各地区的具体事务,而且还要及时调节各方面的矛盾,总体来说他们的工作压力是非常大的,这也就间接造成了领导干部对学习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很多基层领导干部虽然内心对学习并不排斥,但是却没有时间来加强自己的学习能力,如果在这种高压的情况下,还要强制他们进行学习,那么不仅耽误了工作,而且也无法使学习起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合理调配基层领导干部的工作时间,提升领导的学习积极性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当前解决基层领导干部学习动力不足的主要途径。

二、如何提升新常态下基层领导干部学习力

基层领导干部学习力的提升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提高,不仅要通过各种途径来丰富学习形式及内容,也要从思想深处来转变领导干部的学习观念,让我们基层领导干部真正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自觉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为了解决我国基层领导干部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

(一)提高基层领导干部学习积极性,丰富培训内容

对于基层领导干部而言,我们首先应该意识到他们在基层工作的过程中最需要的是什么,在工作中常常遇到的难点是什么,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我们基层领导干部的积极性,我们很多中央的政策或思想虽然符合我们工作的规律和方向,但是应用到基层工作中,还是要将其大而化之,化作实际的方法和技巧来适应当地的工作,因此我们开设相关培训课程的教师必须要有基层管理或领导的经验,在工作和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将具体工作落实到位,尤其是思想理论必须要理解到位,总结到位,只有自己先吃透精神并懂得如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使我们基层的领导干部对我们所教授的理论与思想充满热情并感兴趣。另外对于各地党校机构,相关部门也要把好关,不仅要建立起长效的学习体系,而且对于教师的招聘和任用也要谨慎,要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真正选拔一批有才之士来帮助基层领导干部来提升个人学习能力及工作能力,转变培训体系与机制,促进培训机构的科学发展是提升新常态下基层领导干部学习力的关键所在。

(二)增加地方基层培训机构,促进基层领导干部学习

对于基层地区尤其是西部偏远地区,我们要增加培训机构的开设,使基层领导干部有地方学习,有时间学习,有途径学习,我们不仅要依靠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还要从其他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中汲取精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保证我们基层领导干部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另外我们还要加强地方培训机构与地方政府部门的联系,通过到政府实习的方式来增强基层领导干部对工作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实践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保证基恿斓几刹康幕极性和学习热情。当然,我们除了要增加地方的基层培训机构,还要在人才的选用方面,建立良好长效的机制,通过严格的选拔来提高教师质量,从而保证培训内容的质量。进一步吸引基层领导干部的学习兴趣,使基层领导干部渐渐的形成学习自觉学习的习惯。这是我们提升我国基层领导干部学习能力的初衷之一。

(三)充分调配领导干部的时间,合理分配工作任务

对于刚进入岗位的基层领导干部,我们必须要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充分的了解,要对其工作时间及工作任务进行合理的调配,不能将担子压的太重,使其在工作中感受到太大压力,只有从基层领导干部的处境出发,才能为他们的学习计划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只有给予基层领导干部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关怀,为其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基层领导干部学习能力的提升,这也是解决基层管理问题的关键之一。另外,我们基层领导干部自身还要合理规划时间,从工作中抽出学习的时间,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转变学习观念,认识到学习对工作的重要性。

三、总结

当前我国党政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的学习能力和素质直接关系到基层人民的权利与生活质量,因此对于基层领导干部的学习能力的提高我们要加以重视,只有从思想上彻底转变我国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使其真正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才能使其在工作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在解决群众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更加贴近民生,这实际上是我们政府我们基层领导干部服务民生,关注民生,转变自身职能的一种重要表现。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黎雪源.新常态下凝聚基层领导干部精气神的思考[J].萍乡学院学报,2015,01:8-12.

[2]徐钢,陈建军,云敏,康红波,吴晶晶,吴建超,田旭东,康红波.示范引领涓流成河――鄂尔多斯市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新思路和新举措[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5,07:13-16.

[3]颜琴.齐心协力奔小康携手共圆中国梦――经济新常态下基层工会工作之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5,04:39-42.

[4]王秀良.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