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博物馆调研报告

博物馆调研报告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8 15:27:20

博物馆调研报告

博物馆调研报告第1篇

热词:译林出版社 文博出版 专业出版

出版业,一向强调内容为王。译林出版社的传统强项是外国文学,之后又拓展到文教、社科、传记等各领域。2006年起,缘于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出版《国际博物馆》杂志中文版,译林社涉足博物馆与文化遗产领域。作为当事人,笔者也得以“跨界”数年,从负责一本高端学术杂志的引进出版,到行业学术图书的翻译引进,再到文博原创图书的策划。在此写下一点心得,供出版界同仁与博物馆界方家批评。

首先强调传统出版在与文博行业跨界交流中,应当以行业发展服务为要。原因很简单,至少到现在为止,文博业的普遍观念,是将出版作为实现博物馆教育、收藏、研究、传播职能的手段,而且只是众多手段之一。与一个博物馆的年展览量、年观众量相比,某个品种的出版物是很难在其考量体系中占到很大比重的。这一点从国内博物馆设置中几乎没有专门的出版部门也可略见。出版往往是博物馆各个业务部门在完成本部门任务之后所需要的一个成果体现渠道,像苏州博物馆专门设有编辑出版部的较为少见,像上海博物馆由社会教育部门承担绝大多数出版任务、甚至有选题开发等功能的,亦属稀有。南京博物院与译林出版社合作一家机构,可能算是更为特别的理念了。

文博行业中有足够的内容资源可供出版社发掘。大致包括考古报告、图录、学术著作与普及读物四种不同的形式。

考古报告:读者量虽小,含金量颇高

毫无疑问,考古报告是文博出版物中读者量最小、同时也最具有学术含量的一种。国内各出版机构中,文物出版社、科学出版社考古分社是全国考古报告出版的集中地,其余则散见于地方科技出版社之类。

考古报告的作者,基本上是各地考古所或博物馆考古部,对他们而言,一次考古发掘没有一份正式出版的、具有学术价值的考古报告,显然是有所遗憾的。对出版社而言,考古报告几乎都可以获得作者方的资金支持,同时具有获奖潜质。对于读者群来说,也只有极少数专业读者会对此感兴趣,且这部分读者里文博从业人员又习惯于通过资料交流而非购买获得,业外人士则欲购无门。可以说,在社会化媒体与网络发展之前,考古报告基本上摆脱不了量少、价高、难买的命运。

考古报告的读者群与一些学术著作读者群类似,有一个重要的特点:相对稳定且不断发展。这时,社交媒体的出现其实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人以类聚,当文博专业人员与喜爱考古的读者有机会通过社交媒体在同一个社交圈交流时,出版社就可以使这一媒体变成宣传考古报告的平台。在新浪微博上比较活跃的认证账号“考古书店”,据笔者观察,他们通过这一平台在开拓专业读者方面肯定是很有收获的。

译林社至今尚未出版过一本真正意义上的考古报告。作为文博图书主要策划者,我社并非对考古报告不重视,而是权衡了编辑力量后给自己的定位。一是因为考古报告的专业性太强,若没有合适的学术编辑,很难把握质量关。二是考古成果与考古报告的出版往往时隔很久,某个重要考古发现之后,需要考古人员大量、长期的研究工作,一二十年后出版考古报告的现象相当普遍。三是因为有文物出版社与科学出版社这两个更专业、更合适的出版机构在前,因此,相对学术译作、图录等品种而言,考古报告非我社强项。

图录:印数少、定价高、流通窄、有出版资助

中国博物馆每年举办的展览越来越多,据《中国博物馆重要陈列展览年度记录2011-2012》,该书收录年度全国举办的重要展览陈列至少有363个,一个展览一本图录几乎已成惯例(本处所提及的图录,其主体是博物馆行业,而非其他社会力量编写的收藏鉴赏类图录)。加上每个博物馆都有几类图录,如博物馆全馆介绍图录,专题藏品图录,常设展览图录,临时展览图录,图录在博物馆出版物中占了极大的比重。其形式特点为:印数少,定价高,流通窄,以及有出版资助。国内博物馆图录出版的主要力量,无疑是文物出版社,其余则散见于各地美术专业出版社。出版这一环节在图录生产与流通过程中,多半扮演的也是“加工厂”角色。

其实,出版社在处理此类选题时,如果能做到前期介入,参与策划,还是可以更多发挥主动性。2013年,南京博物院策划了“藏・天下――庞莱臣虚斋名画合璧展”。该展集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与南京博物院三馆馆藏精品,引起相当大的反响。在策划展览同名图录时,相关编辑从展品选择时便开始介入,大到展览部题确定,小到展品标签,以及英文翻译、摄影及图片处理等各个环节,编辑与博物馆策展人员一直并肩工作。好的展览促成了优秀的图录,反之好的图录策划,不仅可以提升展览的品质,还扩大了展览的影响。以此书680元的定价,首印1500册在展览还未结束时几乎售罄,其物馆书店在两个月展览期间即售出近800册,我社网店亦有近百册销售,以至很快又加印1000册。

学术著作:要求编辑“内外兼修”的“重头戏”

学术出版是译林文博产品线的另一个方面。从选题策划来说,此类书策划的基础是编辑的“内外兼修”。“内”是指对国内本类图书阅读市场的了解与判断,“外”则是对国外行业学术动向与学术专著出版的了解。译林社最早为中国博物馆协会翻译引进《经营博物馆》一书。此书原编者为国际博物馆协会,该书的引进使国内博物馆经营管理者可以从中了解国际博协在博物馆经营管理上的新方法与新思路。之后数年,译林社还与国家文物局合作,翻译引进了一系列关于探讨文化遗产返还的法律与案例的图书,满足了行业主管部门了解国外追索流失文物状况的需求。2014年由湖南省博物馆主编、译林社出版的《博物馆变迁:博物馆历史与功能读本》更在文博行业形成良好的口碑,并获得当年“全国十大文化遗产优秀图书”称号。

学术类出版物的选题策划需要与行业建立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策划者本身要打入文博学术圈子,熟悉这个行业的学术带头人,这样才能有对话的空间和眼光,发现具有学术价值的选题。《走过关键十年:当代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经验》的源起,正是译林社社长顾爱彬先生对作者单霁翔先生学术领域的了解,以及对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敏感。这套书最终成功申请到国家出版基金扶持并被列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且在国家出版基金绩效考评时被评为优秀。

普及读物:挑战性和创造性极强的产品

对编辑而言,真正面向大众图书市场的文博普及类读物可能是最具有挑战性、最能体现创造性的产品。一个博物馆,一个展览,在策划该类出版物时应当有层次感,且这种层次感可以从内容、形式、定价、销售渠道等各方面得到体现。不过,因为博物馆自身对文博普及类读物的定位与部门分工问题,出版社应当更多地扮演策划与顾问的角色。例如配合展览策划的选题,除面向专业读者的图录,还可以考虑内容较为大众、印制与定价相对普及,以到博物馆参观的观众为销售对象的普及读物,同时也可以考虑形式更为活泼通俗、专门面向中小学生的教育普及本。除图录之外,大众版或少儿版的出版物,其销售渠道就可以不限于博物馆书店,而是扩展到整个图书市场。

以译林社出版、上海博物馆策划的《博物馆之友》系列为例。最初我们与上海博物馆社教部共同商讨时,就定下这套书的基调为普及版文博读物,以区别于传统的展览图录。在内容与体例的策划里,每一本的核心仍然是某个临时展览,如《行走俄罗斯》的核心是法贝热珠宝展,《和风汉韵――日本书道之美》的核心为同名展览。但是,在这一核心之外,编者更希望通过展出的文物及展览本身,给读者提供更多衍生的文化内容。

译林出版社引进的《让木乃伊跳舞》,则是普及读物的一次尝试。此书作者是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前任馆长霍文,书中记述了他接手这个世界著名博物馆后的种种经历,不但具有学术价值,同时作为传记,也有相当的可读性。此书在译者主动推荐之后,译林社迅速联系到版权,并通过新浪微博这一新的媒体平台进行营销,仅通过微博产生的有效订购就达数百本,甚至有博物馆和高校相关专业学生以团购形式购买,并将之作为员工、师生的必读图书。

博物馆调研报告第2篇

博物馆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知识融合的课程,拥有复杂、宽泛、多学科知识综合的特点。针对其课程特点,教学过程中实施课内分步骤教学与课外分步骤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课程内从基础理论、作业实践、知识巩固分步;从前期调研、中期报告、终期汇报分步;从给予课程分数上分任务、分阶段进行评分。课外以学习兴趣组、开放工作室的形式,可使课程内、外的分步骤教学相辅相成。阶段性、延续性、深入性的分步骤教学方法,使得博物馆展示设计课程教学能够贴近学生,将复杂的知识化难为易,综合性的培养博物馆展示设计方面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

展示设计;博物馆展示陈列;分步骤教学

0引言

博物馆展示设计所涉及的专业知识点是多学科的综合,较为复杂。在博物馆展示设计教学中,由于所教授知识的系统性,需要前期学生对展示空间、展示道具、展示照明以及平面、数字多媒体等各种相关专业知识的积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给予学生更多的理论知识、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重点探讨的问题。在类似系统性较强的课程教学设计中,利用课内外分步骤、分阶段的教学法,能够将理论、实践相结合,达到知识巩固的目的,并且能够让学生熟知完成实际项目的相关步骤,将学院派的设计与社会实际项目相结合,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博物馆展示设计专业人才。

1博物馆展示设计课程内分步骤教学

课内分步骤教学针对课程的系统性较强的特点,教师将各个步骤分开,把时间、任务划分明确,使学生明确各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针对博物馆展示设计课程的课内分步骤教学如下。

1.1基础理论、实践作业、知识巩固三步教学博物馆展示设计课程的学时一般安排96课时,由于其学时长、周期长的特点,分步骤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教学,按部就班的完成博物馆展示设计课程的教学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从理论到实践到知识巩固的三步骤教学中,理论课程讲解占到教学时长的四分之一。基础理论课程的讲解以理论配合实际案例进行,避免枯燥无趣理论知识的强行灌输。设计作业占到教学时长的四分之二。设计作业最好选择适合课时需要的实际项目,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进行运用,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在设计作业环节要求教师根据实际项目的文本、设计、施工步骤等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要求,在课堂中模拟设计公司完成项目的工作模式,使学生有实践性的体验,为融入社会奠定基础。知识巩固占到教学时长的四分之一。知识巩固部分是通过模型的制作落实到三维可见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能够检验前期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在模型制作过程中不仅能够明确博物馆的空间概念、细节部分设计的优劣,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2分阶段、分任务的学生汇报、教师讲评制三步骤的汇报、讲评制,需要前期教师规定好明确的时间表和任务表,在规定的时间要求学生按照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能够使学生树立明确的时间观。

(一)调研阶段调研在设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教学开始就要锻 炼学生的调研能力。调研阶段开始前,教师应先做相应的调研要求,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调研、带着兴趣去调研。调研分为书籍、网络、市场、问卷等各种形式,通过广泛的收集相关资料,更能明晰自己所做博物馆的国内、外现状情况,以及目前现有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优缺点。通过自己的实际调研,将调研结果写成调研报告并做出汇报文件,在课堂中进行汇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锻炼学生的汇报能力。

(二)草图方案阶段前期的调研加上明确的主题,进入到草图阶段。草图阶段按照每人或每组选定的主题将学生组成讨论小组,进行头脑风暴的设计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平面图中设计出理想的方案,这个阶段要求学生能够自主、灵活的进行设计,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不做过多的设计讲评干预,使学生能够顺利的将自己的初步想法进行表达。草图阶段对数量要求较高,当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草图时也会自我进行筛选出比较满意的几套方案,在自我筛选后进行草图方案阶段的设计汇报,汇报完毕由讨论小组成员提出方案中的优缺点,给予每个同学一次的点评机会,在点评他人方案中审视自我方案缺陷,锻炼学生跳出自我思维定式,以创新型、多角度的视角进行方案的初步设计。最后由教师做最后的点评总结。

(三)效果图、模型阶段初步方案完成后进行细部深化,效果图阶段将二维的设计稿转化成三维,在三维模式中能够深入推敲设计方案的细节部分,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再通过模型制作以更直观的模式,建立空间概念。

2博物馆展示设计课程外分步骤辅助教学

培养学生建立课外自主学习式学习模式,能够更好的辅助课内教学。

2.1学习兴趣组在兴趣小组中,可以把博物馆展示设计课程中的任务进行拆解,让学生自己选择较有兴趣的小组,进行分部的训练。例如将博物馆展示设计拆解为:展示道具设计、展示橱窗设计、展示照明设计、展示空间设计、展示色彩设计、展示心理学、展示平面设计等兴趣小组。在每个小组中根据设计比赛题目,布置相应的任务。分部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同时增加学生参与设计比赛的积极性。

2.2开放工作室在开放工作室的设立中,以设计团队为组合,起初可以通过真题假作来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慢慢培养对设计任务的敏感度。然后接收实际的设计项目,带领学生按部就班的完成项目,提供给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

3结语

博物馆展示设计课程中的一部分技能是在课外知识的日积月累中形成的。只有具备较宽泛的知识面和眼界才能够更好的将课堂知识熟练的运用,完美的表达自我创意的思想。由于静态的、久远的、古老的展品自己不会说话,需要通过展示陈列将其展示,并向公众诉说展品的历史故事的同时,要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增强对其展品的理解力。这就要求学生了解所设计博物馆主题展示领域的展品及相关文化的历史信息,没有文化、没有故事只注重形象、外观的展示设计不能深入人心。因此倡导课堂内和课堂外相辅相成的分步骤式学习方式,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分步骤的对系统知识进行接纳,分步骤的进行知识巩固。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和课外实践能力的锻炼,避免了过多知识的堆积式灌输和短时性的知识学习。

参考文献:

[1]高建峰.《展示设计》课程教学的探索与改革实践[J].科技教育,2013,22.

博物馆调研报告第3篇

虽然对于什么是数字博物馆,至今并没有一个权威的答案,但从世界各国博物馆的数字博物馆建设实践来看,数字博物馆建设就是一个大型的、综合的信息化工程建设,是一个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的,由一个个阶段性建设目标走向总体目标的不断累积递进的建设工程。数字博物馆建设是一个单靠博物馆自身无法完成的工程,是一个必须借助社会力量,以项目的方式通过投资方(甲方)与承建方(乙方)共同协作完成的工程。

随着数字博物馆建设项目的内容、复杂性的不断增加,随着项目投资,承包商与相关人员的不断增加,项目管理的内容与复杂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如何做好项目的建设规划?如何估算项目成本并使其得到有效的控制?如何有效地控制项目的进程?如何保证项目的质量?如何控制项目风险?如何实施项目相关人员的有效管理?凡此种种,都是作为数字博物馆建设的甲方不可回避的问题。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数字博物馆建设就少走弯路,顺利进行,领导满意、用户满意、承包商也满意。因此,作为数字博物馆建设项目的甲方代表,博物馆的信息化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项目管理,用先进科学的项目管理理论指导项目管理实践,以科学管理代替经验管理,正确发挥项目管理中的甲方作用,保证数字博物馆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数字博物馆项目管理的相关概念

(一)项目的定义

项目(project)是为提供某项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所进行的临时的一次性努力。确切地说就是用有限的资源(人、财、物)、有限的时间为特定客户(投资、确定需求并拥有项目成果的组织或个人)完成特定目标的一次性工作。

(二)项目管理的定义

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是把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之中,以达到项目的要求。

(三)数字博物馆的定义

对于什么是数字博物馆,至今并没有一个权威且明确的定义。本文所指数字博物馆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数字多媒体技术等相关技术,将实体博物馆的职能以数字化方式完整呈现于网络上的博物馆。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国际互联网与博物馆内部信息网(局域网),将博物馆的传统工作方式与计算机网络上的数字化协作方式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实体博物馆的职能在现实与网络虚拟环境中都得到充分实现。

(四)数字博物馆项目的特点

从系统功能上看,数字博物馆建设主要包括:基础平台建设(计算机网络基础建设)、办公应用平台建设(藏品管理系统、展览管理系统、研究管理系统、OA系统以及图书档案管理系统等)与信息平台建设(内部门户网站、国际互联网的官方网站)。数字博物馆项目既有通用信息系统项目的共性,又有博物馆的专业特性,如虚拟展示技术的实现、高精度图像采集、存储与应用管理等。

二、数字博物馆项目甲方管理的内容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技术在博物馆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国内各大博物馆相继成立了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数字博物馆相关项目的规划、实施与使用的全周期管理。博物馆是数字博物馆建设项目中的甲方,博物馆中的信息化主管部门是甲方利益保护者。按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数字博物馆各个项目的建设任务,是博物馆信息主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数字博物馆项目的甲方管理贯穿于项目周期的始终,具体表现为以下七个阶段:

(一)意向提出阶段

通常情况下,数字博物馆建设项目的意向提出主要通过两个渠道:一,业务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提出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业务建设的需求,并提出建设信息化系统的期望;二,信息化主管部门根据数字博物馆建设总体目标与业务工作现状提出项目建设意向。

意向提出阶段是项目启动的开始。一个项目的启动必须经过意向提出,但不是每一个意向都能够进入开发、实施。

在意向提出阶段,项目管理的重点应是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进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项目可行性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项目的可实现性(技术可实现性、环境可实现性)

3、投入的合理性与可能性

4、与已建或在建项目的关系与影响

意向提出后的项目可行性分析是数字博物馆项目建设初期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只有经过充分可行性分析的建设意向才是好的意向。

(二)需求分析阶段

需求分析是数字博物馆项目管理中甲方管理的重点,需求分析的好坏,直接关系系统建设的成功与失败。什么是需求?对于一个项目来说,需求应包括两个方面:项目(自身)需求、产品需求。项目需求是指项目包含的工作内容,所要达到的目标,满足什么业务需求,交付什么成果的总和;产品需求是交付成果的特征,即产品功能性和非功能性的总和。为保证需求分析的质量,避免需求的频繁变更,博物馆信息主管部门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引导业务部门细化需求。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制定(自定或邀请外协单位)完整、清晰、详细的需求分析报告(方案)。

了解项目需求的过程是项目管理与用户的沟通过程,沟通渠道是否畅通、沟通内容是否充分,用户需求是否充分表达,项目管理者是否充分理解用户需求等等,都是影响项目需求调研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作为数字博物馆项目甲方管理的代表,博物馆信息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应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信息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具有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专长,还应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

一个完整的需求分析报告(方案)应包括:当前业务流程分析、未来业务流程分析、当前业务与未来业务的差异分析,信息系统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运行环境需求、安全需求),各项相关行业技术标准,以及需求的优先次序等。

需求分析报告(方案)形成以 后,需要得到使用者和业务主管的认可。

这个需求分析阶段基本是由博物馆信息主管部门组织应用需求部门进行的前期需求分析。当然,信息主管部门也可要求开发公司或软件专家参与需求分析。完成的需求分析报告(方案)将会以需求书的方式出现在项目招标文件中。

(三)承包商选择阶段

1、自选承包商或邀标

根据《政府采购法》的相关规定,在确定采用自选或邀标确定供应商的办法以后,选择供应商就成为甲方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也是极为费时费力的工作。供应商能否选好,直接决定项目的成败。选择供应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技术领先原则,潜在承包商可提供的产品应是采用当下最先进的技术,产品符合各项国际、国内标准;二、综合评价原则,在制定供应商选择评估标准时要本着综合评估的原则,要从商务、技术、价格、服务等方面综合考虑。

此阶段甲方项目管理工作应包括:一、选择潜在供应商。通过市场调查、业内用户咨询、专家咨询等方式划定潜在承包商范围。二、接受潜在承包商项目解决方案。三、制定承包商评估方法与评估标准。评估标准应包括解决方案评估(对产品功能、性能、体系架构、规模、核心技术、成熟度、市场占有率、产品化程度、用户友好性、市场评价、费用等进行综合评估)、软件产品运行环境评估、项目实施评估(包括实施方法、实施费用、实施周期、相似案例等)、培训与售后服务评估(包括培训方式、费用、售后服务方式、响应时间等)、商务评估(企业规模、业绩等)。四、完成潜在承包其他相关调查。如公司实地考察、研发团队调查、用户满意度调查(产品、售后服务)、以及公司对本项目重视程度考察等。对于通用程度较高的产品开发,或技术较成熟的产品,接受承包商解决方案同时可提出产品试用或根据需求的演示性搭建,以得到对产品更直观的认识与感受。

2、公开招标

对于选择以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承建商的项目,博物馆信息主管部门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需求书的撰写上,对于投资大、功能复杂,系统集成、应用集成要求高的综合应用开发项目,甲方应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主持或帮助完成需求书的编写。

选择承包商阶段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商务谈判。在一定的策略指导下,通过与承包商反复谈判,确定最优价格与服务条款,最大化地维护甲方利益。商务谈判可以在立项报告审批阶段继续进行,但签订合同必须在立项报告审批之后方可进行。

(四)启动阶段

合同签订后,项目进入了成功与否的关键阶段――启动阶段。做好项目启动管理是甲方细化需求分析,有效控制项目风险、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该阶段工作应包括:

1、确定项目干系人(利害关系者)。项目不同的干系人对项目有不同的期望和需求,关注的目标和重点也有所不同,甚至差异很大。例如,领导可能关注时间进度,用户更关注系统是否好用,能否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明确项目干系人,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与希望,是项目管理者必须掌握的要素。干系人需求与期望得到满足,积极性得以调动,项目才能成功。

2、成立项目组

成立甲方项目组,确定相应职位人员,明确各自职责,是保证项目顺利进行并终获成功的一项重要工作。

甲方项目负责人应是技术素质与管理素质兼备人员,项目组成员应由信息、主管部门技术(系统实施)人员、业务需求人员组成。业务需求人员负责组织业务需求细化、确认,组织编写业务管理规定、系统使用培训等。系统实施人员负责系统架构、性能确认,用户与开发人员之间的工作协调,以及安装调试协调等。

3、细化需求

在项目进入实施之前,甲方项目组应与承建商一道,共同完成项目需求的细化工作,在得到应用需求部门(甚至是上级领导)确认后,形成新的需求报告。

功能需求明确后,系统架构也就能够确定了。系统运行环境等非功能性需求也在这个阶段确定,并由此确定其他产品的采购计划。

4、确定项目计划

在细化需求的基础上,甲方应对所需开发项目的最终目标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在明确目标与需求的基础上,双方制定完整的项目计划。制定合理的时间表,明确工作划分,确定责任人,以及项目里程碑(关键点)。

制定项目计划的同时,甲方要制定一系列项目管理制度。如:项目例会制度、通报制度、计划管理制度、文件管理制度,沟通流程,以及风险防范机制等。

签订合同需要在本阶段进行。

(五)开发实施阶段

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后,甲方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根据项目计划监督乙方项目开发进程,严把阶段验收、上线验收、竣工验收三关,将项目实施风险降至最低。

阶段验收:甲方信息管理部门要在现状分析调研、系统设计完成、产品测试等关键阶段进行阶段验收。

上线(测试)验收:系统测试完成时,甲方信息主管部门要组织上线(测试)信息管理部门、产品使用部门、项目建设单位及专家对项目进行验收。

竣工验收:完成上线验收、文档汇编后才可进行竣工验收。

(六)使用维护阶段

数字博物馆系统竣工验收后进入使用维护阶段。各博物馆应根据本单位情况决定维护方式:本单位自主维护或委托专业公司维护。此阶段甲方管理的任务是根据运行、维护的目标与原则规范运维流程、制定运维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应急方案。按照各项运行、维护管理制度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及时向项目建设单位反馈系统问题与用户意见,为系统升级做好充分准备。

三、数字博物馆建设对甲方管理人员的要求

通常情况下,数字博物馆项目的甲方管理都是由博物馆中信息化建设主管部门来承担。甲方管理人员,特别是负责人的素质对项目的成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合格的数字博物馆项目的甲方管理者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一)广博的知识储备

第一,数字博物馆是一个大型的综合性的信息化建设工程,要求管理者必须掌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知识,对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化资源管理技术等技术有基本的了解;第二,数字博物馆建设是围绕博物馆各相关业务展开的信息化工程,因此,对博物馆业务知识、管理运行机制的基本了解是数字博物馆甲方管理者必备的知识储备;第三,甲方管理是构成项目管理的一个方面,应遵循项目管理规律,应执行现代管理标准,符合现代管理要求。因此对现代化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基本了解,也应是数字博物馆项目甲方管理人员必备素质。只有做到以上三个基本了解,数字博物馆建设的甲方管理才能得心应手,数字博物馆的建设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二)丰富的管理经验

项目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优秀的项目管理人员是在多个成功或失败的项目管理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作为数字博物馆项目的甲方管理人员,具备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就可以使项目建设,特别是前期建设少走弯路,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最终达到预期目标,使数字博物馆的建设质量得到有效保障,使项目投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三)良好的沟通能力

数字博物馆项目的甲方管理人员既是甲方用户需求的调研员,又是甲方与乙方工作的协调员。需求调研过程就是与用户反复沟通的过程,沟通得好,需求调研就全面、细致,需求分析的依据就准确可靠,系统设计就少走弯路,项目成果就能较好的满足用户要求。

甲方与乙方是一个项目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是两个不同利益体为了一个建设目标走到一起。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让项目投资风险减至最低,让甲方利益得到保护,是数字博物馆项目中甲方管理的重要职责。因此,为了高质量履行甲方职责,甲方管理人员不能仅仅依靠合同这个防控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要积极主动,加强与乙方管理人员与实施人员的沟通,将监控落实于项目进行的各个阶段,在项目进程中控制风险。与甲方单位内部沟通相比,甲方与乙方之间的沟通更需要方法与技巧。

因此,对于数字博物馆项目管理的甲方人员来说,掌握甲方用户需求、营造良好的甲乙方关系,良好的沟通能力必不可少。

(四)旺盛的学习热情

博物馆调研报告第4篇

1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目标和合作形式

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融合满足青少年的知识需求,是时展的必然结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博物馆的教育模式起到指导性的作用,使博物馆教育的模式更加的成熟、正规,与学校教育一同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博物馆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博物馆教育以青少年的学习兴趣为方向,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更加注重对青少年品德等其他方面的培养,另外,博物馆教育比学校教育的形势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能够满足青少年对各类知识的需求。加强博物馆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融合,能极大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在合作形式上,博物馆人员提前与学校沟通,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活动内容的制定,把学校师生需要的资料、展品等一并带到学校,举办小型的展览会,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解决学生因为时间紧迫无法到博物馆参观的问题。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博物馆进行参观,让学生了解课本之外的知识和世界,拓宽青少年的眼界,参加博物馆的教育活动可以学习不同于学校的知识,参加博物馆主题教育活动,让青少年充分了解传统文化等其他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对世界的整体认知。学校教育在一般情况下都是课本知识的传授,如历史学科课本中的物品只能通过图片来认识,通过与博物馆教育的整合,博物馆可以提供教学资源上的帮助,必要时可以邀请专家为学生进行专业的讲解和指导,向青少年传授正确的知识和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2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整合和利用策略

教育项目的准备:首先是对观众进行研究。观众指的就是青少年,博物馆教育人员对青少年的心理进行深入分析,针对各类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数据形成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内容对博物馆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2]。其次要确定教育目标。通过与学校老师联系获知学生在学习中的教育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博物馆教学目标,加强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掌握,并针对学校的教学目标提供教育资源上的帮助。教育项目的开展:博物馆教育人员可以先到学校中对青少年进行导入式教育,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到博物馆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有较强的针对性,能提高学习效率,能在博物馆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并进行解决,提高青少年的知识储备量。在项目开展的基础上对实现目标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找出教育项目中存在的不足,为之后教育项目的开展提供数据指导,并且不断致力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利用科技化的手段进行博物馆教育的推广,并且在推广的过程中不断探寻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新的合作形式,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健康发展。

博物馆调研报告第5篇

信息传播在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按照世界通行的终身教育观点,人在告别最正规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模式后,仍要接受各种知识,他们主要是通过媒介传播的知识来充实自己。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的普及从根本上为改变人的知识结构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手段,现代人的知识结构中,有大量的知识来自于各种传播媒介。其演进顺序是,收到信息、知道事实、了解性质、得到方法、形成知识、掌握知识、评价知识、推断新知。当我们从媒介中获得大量文化遗产信息时,无形中已在接受着文化遗产社会教育。虽然这不能等同于学校的文化遗产教育,但现代人毕竟是在这种无处不在的、无形的、偶然性的学习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教育。文物藏品是博物馆社会社会教育的基础载体。文物藏品不仅能够承载人们的历史记忆,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和信息载体,需要加以保护、研究、展示和传播。博物馆传播的是大众传播中的一种类型,即通过各种静态的陈列展览与服务设施、文物展品,动态的讲解与互动等媒介向观众传递信息。通过传播活动,观众可以接收到各种有价值的历史、哲学、科学、宗教、艺术、道德等各种思想观念、知识技能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信息。观众接受藏品信息的过程,也是观众遗产体验学习的过程。从具体的过程来讲,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知识传播、文化传承和价值认同[1]。这三个过程是一个依次递进的过程。正是基于上述机理,近年来,湖北省博物馆先后举办的《曾侯乙墓展》、《越王勾践剑特展》、《楚文化展》等展览,以其精美的展品、精良的陈列布局、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宜人的观赏环境,把所承载的荆楚文化信息传递给海内外的观众,使人们在了解和学习荆楚文化的过程中收到教育。目前,湖北省博物馆每年接待观众十几万人次,已成为湖北省重要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对外开放窗口。

二、湖北省博物馆社会教育效果评估

2011年7-8月,为考察目前我国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成效,了解社会公众心目物馆应该达到的理想效果,加强博物馆专业化建设,受文化部、财政部委托,武汉大学文化财政政策研究基地就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公共文化服务绩效情况进行调研。笔者引用了此次调研对湖北省博物馆的调查数据,并独立进行了专项分析。

1.样本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共投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达100%。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1可知,此次调研对象涵盖了各个不同区域、年龄段、文化阶层及职业身份的群体,具有分布多元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因此,此次调查结果真实有效。公众参观博物馆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公众接受博物馆教育的意愿。由表2可知,被调查者到湖北省博物馆参观最主要的目的依次是为了子女教育培养(62.3%)、体验中华历史(60.7%)、好奇(58.7%)、感受当地历史文化(58.3%)、满足兴趣爱好(54.0%),其次是修身养性(50.7%)、增长见识(41.0%)。这说明,观众到湖北省博物馆接受教育的意愿明显。

2.湖北省博物馆教育的效果分析

从可操作的角度分析,湖北省博物馆教育的效果可以转化为对观众参观博物馆后的收获来间接量化考察。对此,本文列表设置了“您参观湖北省博物馆后的收获”之问题,并设置了相关选项,并根据其重要性的程度,分为“收获很大”、“有收获”、“一般”、“有收获较小”、“没有收获”五档,分别用5、4、3、2、1来代替,请被调查者按照这个标准给表中的下列选项打分,然后把用SPSS软件对各项选择进行频度分析,计算得分均值并进行排名。由表4可知,观众在参观湖北省博物馆后,对“博物馆成为第二课堂”的说法认同率最高,说明大部分观众确实从参观中受到了教育。当然,从“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很自豪”、“喜欢这座城市”、“摆脱世俗繁忙、舒缓生活压力”和“提升知识水平,提高生活品位”等选项的排名来看,通过参观,湖北省博物馆也提高了观众对湖北地域文化认同感,给观众带来了娱乐和审美的收获。但从“欣赏喜欢的文物”和“学习文物及艺术品的专业知识”两项排名靠后的情况看,湖北省博物馆在文物知识的通俗化展示与解读方面和观众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博物馆观众的回头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观众对博物馆的满意度,也是测量博物馆教育效果的考量指标之一。本文设计了“您参观了这个博物馆后,以后还会再来吗”的问题,数据显示,34.7%的公众表示“肯定会再来”、35.7%的公众表示“可能会再来”,12.0%的公众表示“不会再来”,17.7%的公众表示“说不准”。这说明,湖北省博物馆自免费开放以来在服务公众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基本满足了广大公众接受教育的需求(愿意会再来的公众合计达80.4%),但从近12.0%的公众表示“不会再来”和17.7%的公众表示“说不准”来分析,湖北省博物馆在公共服务方面离公众的满意度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三、提升湖北省博物馆社会教育效果的思考

基于上述对湖北省结合博物馆教育效果的分析,为进一步提升湖北省博物馆教育的效果,笔者提出如下思考。

1.加强湖北省博物馆教育研究

保管、陈列、教育是博物馆三大功能。其中,保管是基础,陈列是中心,教育才是博物馆工作的最终目标。因此,社教部应该是博物馆最有活力的业务部门。社教部对社会和公众需求的及时了解和把握,亦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和远景规划提供了决策依据[2]。基于社教部的重要地位,笔者首先建议湖北省博物馆在加强教育理论研究,提高社教工作的学术标准和专业化程度。其次,按照社会对社教工作的实际需求,合理配备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的工作人员,激发社教部门应有的活力,提升社教部门在博物馆中所应享有的地位。

2.建立博物馆观众调查系统

20世纪70年代之后,发达国家的博物馆大都开展了经常性的观众调查。这些调查研究的成果,不仅成为各个博物馆指导其教育实践的重要依据,也成为整个博物馆界以及社会其他行业和机构进一步研究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料。借鉴西方国家博物馆观众调查的经验,湖北省博物馆观众调查方法应该包括以下五个环节:确定调查主题和研究目标,提高影调查结果的质量;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坚持定量调查和定性调查相结合;严格执行调查计划,收集观众反馈信息;运用社会学和统计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整理和统计数据;撰写调研报告,分析问题,寻找对策。

3.改变办展方式,帮助观众学习

博物馆调研报告第6篇

4月18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在北京举行新闻会,首次对外公布古籍普要发现。

此次公布的古籍普要发现包括北京大学于2009年初接受捐赠、从海外抢救回归的3300多枚西汉竹简;国家图书馆近年入藏的500余件西域文献中的梵文佛经,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成批发现的梵文文献:旅顺博物馆藏九世纪归义军时期敦煌写本《六祖坛经》,是唯一一部由中国人撰写的被尊崇为“经”的佛教典籍;军事科学院图书馆藏元刻明修本《十三经注疏》,是国内仅存的三部附释音《十三经注疏》之一。

据统计,在全国范围内,除港澳台地区以外,已有2343家单位参加了古籍普查工作。

■西安发现世界唯一汉文鲁尼文双语唐代墓志

海内外专家日前确认在古城西安发现的一唐代双语墓志,是我国迄今为止首次发现的唐代汉文鲁尼文双语石刻墓志,不仅填补了古突厥文字在东亚地区的文献资料空白,还对研究千年前的民族关系和文化交流等具有重要意义。

“回鹘王子葛啜墓志”发现于西安市唐长安城明德门附近的一处唐代墓地里,呈正方形,边长约40厘米,由墓盖和墓志两部分组成。它不仅保存完整,文字清晰,还在汉字左边罕见地出现了以鲁尼文字母刻写的古突厥文。经专家识读,墓志主要介绍了墓主人的家世,祖父、父亲和兄长的名字以及安葬的时间,并强调安葬事务都由唐朝皇帝安排。

■河北内丘邢窑遗址出土瓷器窑具残片20余万件

经过6个月的考古发掘,文物工作者在内丘邢窑遗址发掘北朝至唐代窑炉11座,墓葬22座,出土瓷器、窑具、残片20万件片以上,完整和可复原器物约超过2000件,另外还出土了三彩和大量砖瓦残片及瓦当模子。

据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员、内丘邢窑遗址考古队领队王会民介绍,此次发掘出土的遗物丰富,北齐至隋初遗物以碗为大宗,另有钵、高足盘、瓶、罐、盆等,釉色以青和青中泛黄的为主。窑具有大量的三角支钉、喇叭形窑柱和少量的筒形窑柱等,同时伴出有较多的砖、瓦、瓦当、陶盆、陶罐残片等,还发现了少量绿、黄褐釉瓷胎陶片。

■埋玄奘灵骨兴教寺或被拆

埋有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师灵骨的西安兴教寺,正面临大规模拆迁。当地政府给出的拆迁原因,是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的需要。联合申遗名单上只有兴教寺塔,不包括寺庙内其他建筑。

该寺主持宽池法师4月11日表示,他已向西安官方提出退出“丝绸之路申遗”的要求,正式书面报告于当日下午递交西安长安区文物部门。

国家文物局新闻发言人12日晚表示,仅对1990年以来新建的、对兴教寺文化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造成负面影响的斋堂、僧舍等建筑进行整治。

■“中国宜兴·古代铜镜学术研讨会”召开

2013年4月1 2日至4月14日,由宜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器专业委员会主办,宜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宜兴陶瓷专业委员会承办的“中国宜兴·古代铜镜学术研讨会”在宜兴隆重举行。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黄元、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器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孔祥星、相关高校的专家学者及民间收藏家200余人出席了本次研讨会的开幕式。宜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尹志华、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黄元等领导发表重要讲话,中国铜镜研究会副会长李平、上海博物馆原副馆长陈佩芬等发表致辞。开幕式上还举行了《莹质神工光耀阳羡——宜兴民间收藏铜镜精品集》首发式。

■16件老舍夫妇藏品将亮相嘉德春拍

由老舍家属提供的老舍、胡絮青16件藏画将在今年嘉德春拍上做慈善拍卖,所得款项将用于老舍文艺基金会、老舍文学奖和老舍纪念馆的维护。

此次上拍的老舍夫妇16件藏品包括8张齐白石作品、4张黄宾虹作品、2张吴昌硕作品、1张傅抱石作品和1张于非闇作品,件件都堪称这几位画家的“标准件”。

■佳士得获得中国拍卖执照

4月9日,佳士得宣布成为首家在中国获得拍卖执照且独立开展拍卖业务的国际艺术品拍卖公司,并计划于今年秋季开始在上海举行拍卖。作为艺术品市场的全球引领者,这一结果是佳士得247年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佳士得进军中国内地对于内地拍卖行业的格局是否会形成冲击?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佳士得进入中国内地是好事:“佳士得拍不了文物,包括古董、古画和近现代书画,而这部分在中国内地的拍卖市场占有很大份额,佳士得的进入对于当代艺术品市场将有很大推动作用。”

■报告称中国拥有逾3400个博物馆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与法国Artemisia咨询公司4月12日联合一项研究报告称,截止到2011年年底,中国共有3415个博物馆,这些博物馆馆藏总计超19亿件。

这项报告认为,城市化发展、居民教育水平提高后对文化产品的兴趣及艺术鉴赏能力的不断增长,是促进中国博物馆业发展的主要助推力。

但报告同时指出,虽然近年来中国的博物馆数量急速增多,但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发展却呈现出一些问题:缺乏有效的藏品收集渠道、推广力度不够、馆内服务不足、教育功能欠缺等。要将这些博物馆潜藏的巨大社会、文化及经济价值充分发挥,使之真正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机构,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公布

4月9日,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联合召开新闻会,在京公布了“2012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河南栾川孙家洞旧石器遗址、江苏泗洪顺山集新石器时代遗址、四川金川刘家寨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新疆温泉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山东定陶灵圣湖汉墓、河北内丘邢窑遗址、内蒙古辽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遗址、重庆渝中区老鼓楼衙署遗址、贵州遵义海龙囤遗址入选。

■首家袜子博物馆落户江阴

由江阴民间人士投资的全国首座袜子博物馆,日前已经对外开放。

袜子博物馆设有综合陈列、品牌展览、名人典藏、科技展厅、红色主题、互动区、艺术、沙龙等分区,以古今中外的老袜子和艺术珍品为陈列展览重点,系统全面地阐述袜子发展的历史文化。其中珍贵的展品有迈克尔·杰克逊的标志性白袜子,上缀百枚晶片,灼灼闪耀;清朝末期官宦人家所用的春袜;19世纪中后期的欧洲古董真丝女袜等。

■成龙欲捐徽派古建筑到海外

4月4日晚间,成龙连发4条微博称,原本计划将20年前在中国国内买的十栋安徽的古建筑,择地修建好让父母住,不料父母都在10多年内相继离开。成龙表示,收藏的这些老建筑,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精髓,如果不摆出来让人欣赏实在浪费。后经新加坡朋友牵头,答应把十栋安徽古建筑中的四栋捐给新加坡一高校。一石澈起千层浪。捐赠消息一出,引发社会各界争议,仅成龙个人微博上的评论就超过5000条,网友们认为捐赠对于传承中国文化有利有弊,但更希望徽派古建筑能留在中国。

博物馆调研报告第7篇

【关键词】山东博物馆 观众购买行为 文化创意产品 心理需求

一、山东博物馆及观众概况

山东省博物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省级综合性质的博物馆,成立于1954年。自开馆以来,累计接待参观人数1500万人次,平均每天参观人数7000余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年龄段,有各自的职业和不同的受教育水平。博物馆商店中的商品物美价廉,创意精巧,观众在参观展览的同时也会购买商品。山东博物馆基于本馆藏品就开发了“好客山东”系列创意文化产品,增加了山东博物馆的资金来源,同时也能够带动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观众购买行为与文化产业创意产品

博物馆的服务是面向整个社会公众的,因此其观众的构成具有极大的广泛性,不仅与博物馆性质有关,还与博物馆所在地区的季节有关[1]。我国博物馆观众的一般构成可按观众年龄、参观目的、地域(来自本地、外地或外国)、活动状况(零散、团体或家庭)、身体状况(一般观众或残疾观众)、身份(普通观众或特殊观众,如国外元首为特殊观众)以及按时态分为现实观众、潜在观众等[2]。

(一)观众购买心理

观众是博物馆的服务对象,也是其生命所系。要成为以观众为导向的博物馆,必须聚焦目前所服务的观众范围(现有观众)以及在未来希望吸引的潜在观众。因此,博物馆针对不同观众推出的商品应有所区别[3]。

我国博物馆观众自然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居住地、参观目的、参观次数、了解渠道、参观效果等,观众的购买心理与这些因素息息相关。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教育程度的观众在逛博物馆商店时的偏好不同,女性多关注首饰、衣物,男性多关注出版物、光盘。儿童偏爱玩具,成人多偏爱有价值、实用性高的商品。受高等教育的人可能选择一些书籍,图册,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人可能选择一些饰品、艺术品。居住地不同也会影响观众的购买行为,如当地或周边的观众多对纪念品不感兴趣,而来自较远地方的观众会对一些“特色”产品感兴趣。观众购买商品时,会综合考虑商品的艺术性与实用性。精美且创意独特的商品会吸引大量观众,同时物美价廉也是观众购买商品的重要标准。

(二)博物馆商品

作为文化产业,博物馆扮演的角色大部分着重在观光旅行上。但观光的动机必然有物可观、有事可做或有情可感,有消费就有产业,消费不仅能获得满足,更能得到精神上的充实[4]。笔者认为博物馆商店的创意行销有助于增强观众的参观体验,适当地降低对博物馆疲劳。这里所说的商品是指从博物馆中的藏品或在展览研究成果中衍生出来的物品,它们作为博物馆藏品和文化的延伸和浓缩的一部分,是为大众提供知识、教育、纪念价值的商品[5]。

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意识到文化衍生品的商机。从文物复制品的茶杯到丝巾、冰箱贴一应俱全,包括销售量最大的展览图录和明信片,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博物馆经费紧张的窘境[6]。例如美国的博物馆商店通常只销售馆内特色纪念品。博物院从其馆藏文物中提取精华元素,设计开发的文化衍生品,目前已将近4000种,仅“翠玉白菜”一件文物的衍生品就达百余种。其中康熙朱批“朕知道了”胶带,引起两岸网友疯狂讨论及购买。可见,守着丰富文化资源的博物馆,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观众需求出发,才能开创出商机,提高博物馆知名度。

(三)有效细分市场

以相同方式对待所有的消费者,可能会忽视大多数市场的多样性。若以私人订制方式分别对待每一位消费者,极有可能产生昂贵的费用,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方式缺少可操作性,所以应选择合适的营销方案使二者之间平衡。博物馆商品应契合观众心理,综合考虑地理、人口、心理、行为等变量,对商品有准确的把握和定位。

地理变量将市场分为当地观众、外地观众、国内长途观众和国外观众,不同地域的参观者会寻求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需求。调查数据显示,山东博物馆以外地观众居多,再结合王娟的《我国博物馆观众初步研究――以数据分析为基础》一文中对全国知名博物馆观众的分析可知,外省观众比例较高的博物馆所在地的旅游业也相对发达,山东旅游业所打造的“好客山东欢迎您”系列可为山东博物馆“好客山东”系列创意文化产品的行销模式提供借鉴。

人口变量主要包括年龄、家庭生命周期、性别、收入、职业、教育程度、宗教、国籍等。调查数据表明,博物馆观众的构成主要是中青年,其次是青年观众,然后是老年观众。因此山东博物馆可适当增加符合中青年审美需求的商品,降低契合少年及老年观众心理的商品比例,从而使产品拥有更多的消费者。在我国博物馆观众的性别构成上男性高于女性,但购买商品的多为女性。在教育程度上接受调查的博物馆观众其学历高中以上的比例高于高中及以下,这就要求山东博物馆要提高商品质量,努力满足男女性观众的需要,更应适当地提高高学历观众所偏爱的商品,例如一些籍、图册等。

心理变量包括生活方式、个性等。博物馆观众类型复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性格。对于高收入者来说,在购买商品时可能选择一些高档、价格高昂的纪念品。对于收入较低的观众来说,一般选择价格偏低的商品或者选择不买,这就要求山东博物馆对其商品合理定价,本着非营利、平等、自由等原则去经营其产品[7]。

行为变量包括购买时机、追求利益、使用者定位、使用率、购买者对产品的态度等。观众追求物美价廉,对于博物馆商品的价格十分在意,他们购买商品皆出自各种原因,有因需要购买,因喜欢购买,因假日休闲购买,或因节日送人购买。可见,博物馆应适时抓住机会,将商品行销出去。

在以上四种变量中,地理变量和人口变量为客观因素,需要博物馆用产品作引导。心理变量和行为变量为主观因素,需要博物馆通过来访调查等方式主动把握。市场定位产生于市场营销理论发展的第二阶段,从产品至上、形象至上到定位至上,是对消费者心理和对市场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8]。博物馆应在消费者的心理创造一个认定区域,在消费者心中造成“第一”的优势,并且努力创新品牌之间的差别。“好客山东”系列创意文化产品可更好地将山东文化传播出去,使得观众购买“山东特色”后,深感物美价廉。高质量的产品,较低的价格,优质的服务及精美的包装可帮助山东博物馆吸引更多观众。

三、市场调查与分析

(一)市场调查

首先,确定调查目的。山东博物馆观众购买行为包括购买者基本情况、购买心理及购买后的评价,然后根据调查结构总结分析,才能得到适合山东博物馆商品行销的最佳方法。

其次,制定调查计划,确定调查方法。为了找到最适合的行销手段,需准确把握观众购买心理,研究观众的购买行为,并了解观众的组成以及商品的基本情况,收集基本资料,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果[9]。由于观众的多样性,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跟踪观察法。因问卷调查法成本低、易操作、样本多、所获信息量大等优点成为本次调查的主要方法。但问卷调查法在了解观众的购买行为时效果不佳,故采用现场问卷和网络问卷调查形式,再辅以跟踪观察法,以期得到准确数据。考虑到山东博物馆各时段人流量不同,决定在商品店出入口随机选择观众进行问卷调查,以减少误差。

再次,设计调查问卷表(见表1)和跟踪调查表(见表2)记录。

复次,收集和分析资料。将所有调查数据全部收集,然后进行分析,前文已叙述,此处不再重复。

又次,编写和提交研究报告。

最后,评估和实施调查结果。

(二)建议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和跟踪观察法,对山东博物馆观众购买行为进行系统分析,归纳整理,并试图对研究结果作进一步阐释,给出笔者的一点建议。

在年龄组成上,中青年较多,其次是少年,最后是老年;在性别上,女性购买欲望多于男性;在受教育水平上,高中以上多于高中以下;在距离上,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博物馆外地游客的增多,距离较远的观众呈上升态势;在生活方式上,生活水平较高者多购买价格昂贵的商品,而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观众则购买实用性高、价格相对较低的商品,他们更多是观望而非购买。鉴于以上几种情况,山东博物馆应做到以下几点:(1)努力打造“好客山东”特色,吸引潜在观众,利用与旅游业合作的方式,成功推销“好客山东”系列文化创意产品。(2)紧抓中青年观众,打造中青年所喜爱的品牌,同时适当开发符合少年及老年观众喜好的商品。(3)男性观众多于女性,但购买欲望低,据此可设立男性观众喜欢的商品如拼图玩具、创意打火机等。对于女性观众可设计创意箱包、首饰等,提高男性与女性观众的购买欲望。(4)由于受教育水平不同,观众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对于一些学历较高的观众,可引导其关注相关书籍、图册、创意明信片等商品。对于学历相对较低的观众,则引导其关注一些设计精巧的工艺品。(5)尽量做到物美价廉,使观众有一种买得起的“山东”,带得走“文化”的体验。(6)将博物馆网店规模做大、做精,实行会员优惠、节假日打折等活动。(7)商店应有足够的面积,服务态度良好的店员,纷繁多样的商品,打造“好客山东”商店,提高观众的购买欲望。

四、结语

山东旅游业所推行的“好客山东欢迎您”的宣传模式成功拉动旅游经济的增长,山东博物馆打造“好客山东”系列创意文化产品行销模式,使观众有一种买得起的“山东”,带得走“文化”的体验,这将带动山东博物馆文化更好的发展。本文以山东博物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博物馆观众更多方面的分析,设计调查报告,通过分析结果给出山东博物馆商品行销的具体建议,以期能够使山东博物馆商店达到良好行销状况。但购买行为的研究所涉内容广泛,笔者仅就其心理、地理、人口变量、行为变量做分析,不能全部覆盖,且有些客观因素,如受教育程度、收入,没有办法提前预知,故此研究仍需有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2]刘雅丽.基于消费者行为学的良渚博物院纪念产品设计与研究 [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

[3]郑奕.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M].上海:偷笱С霭嫔纾2016.

[4]张莹.博物馆文化创意商品设计研究[D].福州: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7]黄光男.博物馆新视觉[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6]王娟.我国博物馆观众初步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博物馆调研报告第8篇

   一、总则

   为了及时处置我市文物保护工作中的突发事件,提高应急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对文物的危害和影响,根据文物法律、法规和《国家文物局突发性应急工作管理办法》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全市各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博物馆、纪念馆和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遭盗窃、盗掘、损毁、火灾、丢失的事件。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市各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文博单位发生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等工作。

   三、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要始终把预防突发事件发生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细致排查各类文物突发事件的隐患,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突发事件发生的机率。

   (二)依法管理:文物突发事件预防、控制的管理及应急处置工作,要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三)属地负责:处置文物突发事件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各地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发生涉及文物的突发事件负总责。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处置文物突发事件。市文物局指导协调全市文物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四)快速反应:各文博单位应相应建立预警和处置快速反应机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启动各级预案,在当地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果断采取措施,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事态,将危害与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四、应急组织及职责

   市文物局设立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由市文物局局长担任,副总指挥由事发单位的主管局领导担任,其他班子领导为指挥部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主任由副总指挥兼任,副主任由局办公室主任和文物安全处处长担任,办公室成员由市文物局机关各处室负责人组成。

   (一)应急指挥部主要职责

   指挥、下达应急处置任务,研究解决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二)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主要职责

   1、处理应急指挥部的日常事务,负责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应急方案的具体执行等工作。

   2、及时向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和市政府上报有关情况和信息,加强同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

   3、按照国家和我市有关突发事件信息工作指导方针,拟确定或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信息的内容、时间、方式等,并实施。

   4、负责做好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的法律咨询。

   (三)市文物局各处室的工作职责

   1、办公室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协调和指挥工作,及时向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和市政府上报有关情况和信息,协调信息等工作。

   2、文物考古科研处负责不可移动文物因自然因素及人为非故意因素引起的突发事件调查与处理工作。负责不可移动文物突发事件的善后业务与技术处置指导工作。

   3、文化遗产处负责对文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提出咨询建议和进行技术指导等。

   4、博物馆处负责文物收藏单位因自然因素及人为非故意因素引起的突发事件调查与处理工作。负责可移动文物突发事件善后的业务与技术处置指导工作。

   5、文物安全处负责对由人为因素引起的文物违法行为、安全事故的突发事件调查与处置工作。负责做好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的法律咨询。

   6、计划财务处负责应急事件的后勤保障工作。

   7、组织人事处和纪委协调文博单位责任人员的追究处理。

   (四)市直文博单位和文物系统地方应急指挥部

   各市直文博单位和县(市、区)文物系统及各文博单位,比照市文物局应急指挥机构的组成、职责,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情况,成立本地、本单位应急指挥部。

   五、预防和预警机制

   (一)预防预警信息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要求,各文博单位应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加强日常管理和监测,注意日常信息的收集与传报,对可能发生的涉及文物安全的预警信息进行全面评估和预测,制定有效的监督管理责任制和预防应急控制措施。

   (二)预防预警行动

   1、各文博单位应制定各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必要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对本单位文物安全工作加强事前的监督检查。定期演练各种应急预案,磨合、协调运行机制,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理能力。

   2、各文博单位应制定安全责任制度,明确日常安全工作措施。强化日常人力、物力、财力储备。

   3、对外开放的文博单位,尤其是旅游旺季,要提前制定相应的安全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报上级文物主管部门和当地公安机关备案。

   4、各地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负责文博单位的治安管理工作。文博单位应主动接受公安机关的管理、监督和指导。

   (三)预警支持系统

   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和文博单位应确保安全工作人员数量,明确其岗位职责。安装必要的消防、安全防范技术设备,配备预警通讯和广播设备,预留公安、消防、救护及人员疏散的场地和通道。对外开放的文博单位应严格核定人员容量,加强对现场人员流动的监控,在售票处、出口和主要通道要设置识别标志,指定专人负责疏导工作。

   六、突发事件等级划分

   (一)重大突发事件(I级)

   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生火灾、被盗、损毁、文物建筑坍塌的。

   2、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发生重大火灾、严重被盗、大面积损毁、重要文物建筑坍塌的。

   3、馆藏一级文物丢失、损毁的,或馆藏二级文物丢失、损毁5件(含5件)以上的。或馆藏三级文物丢失、损毁10件(含10件)以上的,或馆藏文物丢失,损毁20件(含20件)以上的。

   (二)较大突发事件(Ⅱ级):

   1、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发生火灾、被盗、损毁、文物建筑坍塌的。

   2、市级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发生重大火灾、严重被盗、大面积损毁、重要文物建筑坍塌的。

   3、馆藏二级文物丢失、损毁5件(不含5件)以下的,或馆藏三级文物丢失、损毁5件(含5件)以上的,或馆藏文物丢失、损毁10件(含10件)以上的。

   (三)一般突发事件(III级)

   1、市级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发生火灾、被盗、损毁、文物建筑坍塌的。

   2、馆藏文物丢失、损毁的。

   七、应急响应

   (一)应急预案启动

   1、I级突发事件发生后,市文物局启动本预案,指导应急处置工作。在参与应急处置的同时,将事件情况核实后及时上报市人民政府和国家文物局。

   2、II级突发事件发生后,依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事发地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成立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应急处置工作。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在参与应急处置的同时,将事件情况及时上报市文物局,市文物局在迅速核实情况后,视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在及时将情况上报市政府、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的同时,积极指导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3、III级突发事件发生后,依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事发地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成立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应急处置工作。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在参与应急处置的同时,将事件情况及时上报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在迅速核实情况后,视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在及时将情况上报市文物局的同时,积极指导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二)信息报送

   1、基本原则

   (1)迅速。突发事件发生后,各文博单位应同时多级多头上报,其中向市文物局报告的'时间不得晚于知道突发事件发生后40分钟。市文物局接报信息并核准后,应立即向市政府和国家文物局报告,时间最迟不得晚于知道事件发生后40分钟。

   (2)真实。报送信息应尽可能客观实际,真实准确。

   (3)全面。力求多侧面、多角度地提供信息。要防止片面性,避免断章取义,更不能对上报信息层层截留、级级过滤。

   2、报送内容

   (1)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现场情况。

   (2)事件的简要经过、文物受损及人员伤亡情况。

   (3)事件原因分析。

   (4)事件发生后采取的措施、效果及下一步方案。

   (5)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3、报送形式

   突发事件信息可用电话口头初报,随后报送书面报告,必要时和有条件的应附音像资料。

   (三)指挥和处置

   1、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市文物局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根据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提出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的建议。

   2、市文物局各处室按照突发事件的性质和分类,根据各自职能分工,投入到应急工作中。

   (四)信息

   按有关规定执行,由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向社会客观、准确、全面、及时地信息。

   八、后期处理

   (一)文物行政部门组织文博单位开展突发事件受损文物的价值评估,提出修复和保护的意见或建议,组织开展对突发事件的事后补救和受损文物的保护工作。

   (二)事件处理结束后,市文物局及时将情况书面报告市政府、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

   (三)根据事件暴露出的有关问题,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有关防范措施和处置预案。

   (四)奖惩有关人员。

   九、应急保障

   (一)信息保障

   建立健全并落实突发事件信息收集、传递、处理、报送各个环节的工作制度,完善各文博单位已有的信息传输渠道,保持信息报送设施性能完好,并配备必要的应急备用设施和技术力量,确保信息报送渠道的安全畅通。

   (二)物资保障

   各文博单位要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储备足够的突发事件应急物资。储备物资放在交通便利、储运安全的区域。

   (三)人员保障

   各文博单位应组建突发事件的处置应急队伍,根据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在各级应急指挥部门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四)宣传、培训保障

   加强各文博单位突发事件预案的普及工作,公布应急指挥部和接警电话,宣传突发事件的预防、处置等常识,有效预防突发事件发生和减轻因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积极组织突发事件应急队伍进行培训,定期进行突发事件应急模拟综合演练,提高应急体系协同配合和快速反应能力。

   十、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