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造价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造价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1 16:27:36

造价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造价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第1篇

关键词:教学情境 高职 创设

课 题: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JG13EB026)。

高职船舶类专业旨在培养船舶制造与修理一线的技术、管理人才,其专业核心课程有船舶建造、船舶CAD/CAM和船舶识图等。这些课程主要培养具备船体构件加工、船体装配焊接、生产组织与管理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以上核心课程是船体专业重点建设课程,并且教学情境的设计也尤为重要,本文以船舶建造课程为例,来阐述创设过程。

一、船舶建造典型教学情境的创设

船舶建造课程情境设计以专业综合职业能力与素质培养为目标,以船舶制造与修理过程为导向,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为依据,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条件,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共同创设了11个典型的教学情境。根据具体的工作任务每节课创设情境,做到目的明确。教学中既要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也要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学习船舶建造的技术,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避免流于形式。

二、开发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

根据壳、舾、涂三工种结合为一体化的造船模式和数字自动化造船技术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完善并重新组合,突出内容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每个学习情境不但与船舶工程技术人员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无缝对接,同时也补充海洋平台等钢结构产品建造工艺的相关内容。在设计情境教学内容时,充分考虑船体装配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与企业专家一起制定船舶建造课程标准,根据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课程内容开发、教学设计。在每个学习情境的教学中,精心设计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下面以船舶底部分段装焊为例,来说明情境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一是通过讲述分段造船法的引入历史,激发学生对船体分段装焊工艺的学习兴趣。二是让学生了解该情境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船体分(总)段类型,能根据分(总)段各自特点编制相应合理的建造工艺。能力目标,能正确按照分段特点确定其建造方法及工艺装备;能够准确编制典型分段的建造工艺流程,计算工程量大小,合理安排工程进度。三是根据典型分段图样,如右图所示,重点介绍其结构组成及建造方法,进一步编制其建造工艺,并能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制作典型分段的纸质模型。

任务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通过指导学生动手进行模型制作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并掌握船舶建造工艺路线和工艺流程以及必需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注意事项,为学生毕业后从事船舶建造岗位工作提供难得的学习机会。

图 15.8万吨原油船248/258分段结构

第二,针对不同材料运用相关的技术,编制相应的可行工艺程序;充分了解选用材料的物理特性,选择相应合适的配套工具及工艺手段;节省材料,缩短制造时间,并保证制作模型的质量与精度。

第三,熟读生产图样和相关资料是保证船舶建造编制工艺的先决条件,在结构模型制作中也是同等重要的。

第四,阅读图样和技术文件,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讨论、制订方案、编制工艺,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生产图样的技术要求,保证模型的制作质量。

三、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课程评价体系

校企合作共同开展专业核心课程的质量监控。注重教学质量评价和过程监控,成立与专业建设配套的管理机构,建立与专业改革相适应的教学规范、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

船舶建造课程评价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其一,学生成绩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其二,任务评价,包括作品评价、自我评价、组内评价、组间评价以及教师评价。其三,社会评价,包括兄弟院校、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评价。船舶建造课程以项目情境教学为单元进行平时考核,最后进行综合总体评价。每次情境教学的考核先以组为单位进行自评,互评后教师综合评价。

四、结论

造价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第2篇

从近年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岗位调查可知,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多数是到建筑施工企业、监理公司做现场施工技术、工程监理和施工预算;还有去咨询公司做造价和工程招标;少数到开发公司项目部做房地产策划、工程管理或造价。发展方向一般包括两方面:

1.商务性岗位

学生首先在工程项目部的经营、合同等部门工作,做项目前期的投标、施工过程的成本核算、施工预算,经过一个阶段的工作经验积累,再承担工程项目副经理,主要负责商务方面的工作;再经过一个阶段的锻炼,到企业商务性部门承担部门副经理、企业商务性部门的经理等工作。学生还可以直接在造价咨询机构工作,做投资估算、施工图预算和竣工结算,经过长期的锻炼,成为造价咨询机构的负责人。

2.技术性岗位

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首先到现场承担项目的技术性工作,主要管理工程质量和技术,然后做项目部的总工程师或负责技术的副经理,再承担项目经理,然后再发展成为企业负责技术的部门经理或企业副经理,最终承担企业经理。由以上分析可知,无论是在商务性岗位还是技术性岗位,都需要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要以扎实的工程技术及识读土建施工图做基础,施工图是描述工程建造的语言工具,而施工规范是房屋建造的施工标准;其次才需要平衡好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知识结构,处理好博和精的关系。

二、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工程管理专业是以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两大学科为依托,培养方案采用“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平台课程+方向课程”三方面课程结构体系。

1.通识教育基础课程

基础课程包括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思想、邓小平理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英语、专业英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计算机及其应用课程等。

2.工程管理的专业平台课程

工程管理专业平台课程包括技术平台、经济平台、管理平台、法律平台四方面。

(1)技术平台课。技术是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生产工艺、作业方法、操作技能、设备装置的总和。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深刻的、全面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不仅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而且科学技术已渗透到包括建筑工程领域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土木工程技术”在工程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区别工程管理与其他管理类学科的突出标志。以土木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工程管理的技术平台课程包括工程制图、工程测量、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概论、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城市规划、建筑材料、工程施工技术等。就一般院校而言,工程力学、工程结构通常被列为考试课。

(2)管理平台。工程管理专业的管理类主要课程包括六门,分别是管理学原理、运筹学、工程项目管理、会计学原理、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等。本平台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主体,多门管理课程均被列为考试课,有些院校还开设系统工程、建筑企业管理、组织行为学等。

(3)经济学平台课程。工程管理专业经济类课程包括经济学、统计学、工程经济学、金融与保险、工程估价等。本平台以工程经济学和工程估价为核心,通常被列为考试课。

(4)工程管理专业工程法律和合同平台课程包括经济法、建设工程法规、工程合同法律制度和工程合同管理等。由于工程项目投资规模大、资金回收期长,加之工程结构复杂、专业性要求较高、施工露天作业时间较长,较之其他生产行业,工程建设所具有的社会风险、技术风险、政策风险和信用风险等都相对较大。这也决定了管理者在工程的实现过程中需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法规实际运用能力,用法律手段维护工程实施的正常秩序和工程参与方的合法权益。

3.专业方向课程

方向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具有某一方向能力的学生需要开设的课程。

(1)工程项目管理方向课程有工程项目管理(二)、工程合同管理(二)、建设项目评估等。

(2)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课程有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估价、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市场营销。

(3)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课程有工程造价管理、工程估价(二)、项目投资与融资。

三、工程管理专业面对就业市场需求的竞争力分析

从上述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析,现有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是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工程经济学和工程合同管理、财务管理等,从事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的老师来自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会计、工商管理、法律专业。从工程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目标而言,其课程体系设置是非常完善的。学生围绕几门核心课程(即经济与管理)及其它课程的学习,经济与管理方面功底非常扎实,而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建筑市场需求的岗位往往是先有专业技术,然后发展为具有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从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析,工程管理专业的起源虽然是以土木工程为依托,却在技术方面学的广而不深,没有突出特色的技术课程做支撑,考查课科目较多,在技术岗位竞争中常常弱于土木工程;而在造价与施工现场管理的课程体系方面也没有显示出本专业的特色,与土木工程相比依然没有显示出较强的竞争力,而基本功较为扎实的管理、经济与法律知识对刚刚就业的学生又难于有用武之地,只能是在工作经验有了一定积累或考取建造师、造价师的过程中显示出工程管理的优势。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持续发展,就业趋势日趋紧张,建筑企业需要的是有专业技能的人员。由此而来,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课程体系应面对就业市场需求而加以改革和完善。在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上充分展示出工程管理的优势,展示出现场施工技术、组织、管理与造价等方面的特色。

四、改革与思考

从就业岗位分析,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往往是从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或工程估价起步,工作内容与技术平台课程紧密相关,而这些又恰恰是学生薄弱而不太感兴趣的地方,也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因此,从学生就业岗位发展对专业知识的需求与课程体系设置比较进行思考,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强化技术平台的核心课程建设

(1)加强涉及核心课的工程技术知识,在强化工程结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知识等土木工程知识的同时,还应突出工程管理专业技术平台的支撑体系;

(2)注重培养学生工程力学理论在施工现场安全设施中的计算与应用,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力学知识建立施工现场的安全意识,减少或避免今后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技术是施工现场管理非常重要的内容,在专业课学习中,很有必要增设《施工现场安全设施计算》课程;

(3)注重培养学生识读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施工图纸,鉴于工程管理学生识图能力较为欠缺,有必要单独开设本课程,为学生进入造价或现场施工岗位奠定基础;

(4)在学会识读各种结构施工图的基础上,通过课程设计教学实践环节,计算不同结构体系的工程量;

(5)普及推广计算机软件的应用随着人才市场竞争的激烈,用人单位越来越要求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上手快”,在招聘时要求学生有专业实践经验,如果学生会应用计算机软件,就业渠道又会加宽。总之,本科阶段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适应建筑市场的需求。

2.工程管理教材的选用与更新

工程管理专业需要的土木工程知识与土木工程专业是有区别的,土木工程更注重于设计阶段的地基基础及结构理论知识,而工程管理应注重于施工阶段的结构与基础知识的运用,因此,在教材选用上不是简单的用土木工程教材,减少学时,而是应站在工程管理的角度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应用。应该让学生了解建筑结构、地基基础与造价的关系、与施工的关系,培养学生首先有工程技术思维能力,而管理意识贯穿于工程建设之中。强调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工程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利用计算机网络、虚拟施工现场进行部分主要专业课的课程实习;利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现场实习,掌握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加强产学研合作,构建学生实践创新的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业余实践活动,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参加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社会调查;经常举办研讨会,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聘请工程界、实业界有关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或与学生进行专题研讨,以增强学生对相关专业实际发展状况的了解。

4.合理设置专业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

课程设计是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消化、理解、吸收及应用的重要环节。对工程估价、施工组织与管理等课程应根据各种结构体系(如砌体结构、框架结构等)设置课程设计。工程结构的课程设计不应沿用土木工程专业,不应仅做楼盖设计,而应从一个简单的结构体系着手,让学生掌握的是一个建筑整体,而不是局部,由此来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进而学会做工程造价,对组织现场施工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毕业设计选题应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能综合应用学生所学习的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并与今后工作方向紧密结合,选题应有一定难度、深度和广度。工程管理专业本科阶段不适宜做论文。

5.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

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应该具有工程实践经验,应该对工程管理的实务十分了解,对工程管理相关专业课程融会贯通。总之,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应该是具有工程管理领域综合性知识的人才。按照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广博、全面和综合性知识,教师首先应该具有综合性知识,应注重知识的更新,成为学习型人才。

造价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第3篇

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形式分析

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着五大形势,具体来说,第一,自主创新能力弱: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第二,产业结构不合理:恶性同质化竞争严重,市场对外依存度高,产业集中度低,大量企业处于价值链低端。第三,资源环境压力大:资源不足,对外依赖大;能源消耗大,利用率低;资源结构不合理,环境保护压力大。第四,中小企业发展形势严峻:产品研发创新能力不强;管理水平落后;产业链、集群协作能力低;市场开拓能力差。第五,物流社会化、专业化程度较低:物流业社会化、专业化、集成化、协同化、标准化水平低,物流技术基础差,服务能力弱,制约制造业发展。

我国工业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生产物流成本高。中小企业发展形势严峻等诸多挑战,总体上仍处于世界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在相对较长的时期内,“转型升级”仍将是我国工业发展的主旋律。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制造业正在迈向依靠科技进步、高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及产品附加值高的高端制造形态发展。结合世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等高端制造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

智能制造:嵌入式,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与工业产品的融合,使得产品、装备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极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例如,汽车电子:围绕嵌入式的改造是未来汽车电子发展的趋势,占整车价值的30-40%;高端汽车中,汽车电子的收益率可达70%。

绿色制造世界各国制造企业积极应用绿色材料、绿色能源,研发绿色产品,加强能源调度和控制,强调可持续发展,注重节能环保,节能减排。例如,三菱电机整合了三菱“可视化”技术,从掌握能耗的现状入手,结合设备改善和管理改善,不断的核查节能效果,从而达到可持续的节能。

服务型制造制造业正加快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同时将非核心业务专业化外包,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制造服务化已成为制造企业走向价值链高端的重要途径。例如,通用电气传统制造仅占其产值总量的30%左右,70%的业务是由与其主业密切关联的“技术+管理+服务”构成;陕鼓从单一产品向产品系统、整体解决方案、运行维护转型。2007年,陕鼓自制加工完成的产值仅占32%,其余68%来自服务。

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

我国工业要实现从技术含量低、创新不足、资源环境压力大的产业价值链低端迈向依靠科技进步、自主创新能力强、资源消耗少和环境友好的产业价值链高端。需要综合应用集成协同技术、制造服务技术、工业物联技术于产品设计,生产、管理以及全生命周期,形成工业转型升级的新技术,新途径和新模式,具体包括:产品高端化。研发设计知识化,生产制造智能化、全生命周期绿色化、制造服务化、企业数字化等途径。

途径1:信息技术融入加速推动产品高端化

应用嵌入式系统、传感器、RFID、移动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到产品(装备)中,提高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程度,增强产品加工制造、物流运输、运行维护等过程中的信息动态感知、智能处理与优化控制能力,促进产品和品牌创新,增加产品附加值。

例如,徐工集团利用嵌入式系统、RFTD、移动互联网、实时监控和远程故障诊断等M2M技术,实现工程机械群自动组网、信息采集、协同作业以及远程故障诊断与预测。

途径2:知识研发创新促进企业从跟踪仿制向正向创新设计转变

在CAD、CAE、PDM等工业软件基础上,融合产品专业知识、业务流程、标准规范,专业软构件,建立产品正向创新设计的集成平台,支持分布式协同设计、多学科仿真优化、虚拟仿真与物理验证,提高产品自主创新能力。

例如,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CZ-5,通过建立集成化研发平台:完成了全箭各系统模装协调、确定了总体布局方案;完成了静态与动态干涉检查、动静态间距检查、维修性检查和人机工程检查,提前暴露并消除了十多处总体布局不协调问题;基本替代了实物模装,使模装周期由2年缩短到2个月,节省成本数千万元。

途径3:生产过程智能化促进从粗放型生产向精益生产转变

生产制造智能化通过提高生产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程度以及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柔性化和集成化水平,实现生产制造涉及的人员、物料、设备的优化配置和集成化管控。促进生产效率的显著提高。

例如,丰田汽车实现基于RFID的供应链上汽车零部件的跟踪,及时准确地获取关键零部件的详细信息。

途径4:全生命周期绿色制造促进节能环保转变

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价、制造执行系统、物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强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供应、运行,报废回收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评价与优化,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例如,日立公司利用Guide for Assessing Design for Environment软件,分析电视机制造、使用等全生命周期中的能耗和材料使用等数据,改进W42系列等离子电视机型,提高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的节能环保特性。

途径5:信息化与制造业融合促进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以云计算、数据融合处理与分析、远程监控与诊断等技术为支撑,拓展产品研发设计、工程总包、大修维修MRO、系统集成、物流、电子商务、租赁等服务,促进企业从产品生产销售向专业服务商、总包商、系统集成服务商,专业化公共服务商转型。

例如,罗一罗公司采用数据采集与融合分析,远程监测与控制等技术,建立网络远程状态监控和诊断系统和后勤保障系统。支撑运营模式变革,扩展发动机维护、租赁和数据分析管理等服务,拓展了新业务,增加了服务型收入。2007年服务收入达到公司总收入的53.7%。

途径6:综合集成促进传统企业向数字企业转变

应用新一代集成协同技术,实现全业务过程数字化综合集成,拓展和优化企业价值链,形成应对动态不确定的市场竞争的企业战略选择执行能力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例如,波音公司利用集成与协同技术。构建了支持合作伙伴、供应商、客户之间协同研制、供应和服务的集成平台,对波音787飞机实现全球化协同研制起到了关键作用。

工业软件在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首先,工业软件是工业转型升级的“转换器”

我国工业需要通过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从价值链低端迈向价值链高端,实现工业转型升级。总理说过,软件“在制造业当中,起到的作用很大”,“由制造到创造,软件是个桥梁”。工业软件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剂,没有工业软件,工业化就只能停留在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的水平。大力发展工业软件,是两化融合向纵深和高水平发展,向核心领域前进的重要举措。通过工业软件的发展,促进新型工业技术的研究,构建新型工业装备,打造新型工业产品,从而形成工业软能力。

第二,工业软件是提升工业能力的“倍增器”

工业软件支撑信息技术与研发设计的深度融合,使产品设计呈现网络化、协同化、虚拟化、个性化等特点,极大提高了产品设计创新能力。工业软件支撑信息技术与生产制造的深度融合,使生产制造呈现敏捷化,柔性化、绿色化、智能化,加强了企业信息化的集成度,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制造的快速响应能力。工业软件支撑信息技术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使管理业务的精细化、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决策科学化,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第三,工业软件是打造新型工业装备的助推器

工业软件嵌入到传统意义的工业装备中,使得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的工业装备具备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特征,形成了新型工业硬装备。工业软件通过与业务流程、知识、经验、标准以及规范的集成,形成了工业软装备。

第四,嵌入式技术支撑产品智能化

研发基于底层嵌入式架构的高可靠实时控制、远程监测、智能诊断技术和系统,开展面向产品创新的嵌入式技术集成应用,形成智能化产品,提升产品核心技术水平和附加值。通过嵌入式技术与制造业产品、装备和生产过程的融合,提高产品核心技术水平和附加值,提升装备运行指标,促进节能减排。嵌入式技术与工业产品技术相融合,促进产品、装备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第五,专业化构件支撑产品研发知识化

将知识与软件工具集成形成专业化构件,如将设计知识(经验)与仿真软件集成形成专业化仿真构件。知识含量高的专业性集成构件的开发是深度集成和智能协同的基础,专业化构件将提高分布式自主、智能协同能力。

第六,行业解决方案支撑企业综合集成

全生命周期管理支撑产品协同研制: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软件(PLM)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集成框架平台,在企业内综合集成阶段,实现面向产品的综合集成,对企业内部资源和流程共享、重组和优化;在企业间综合集成阶段,实现企业间协同研制以及资源共享。

企业综合管控支撑过程综合集成:企业综合管控软件(ERP、PM、BI)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集成框架平台,在企业内综合集成阶段,实现面向过程的综合集成,对企业内部资源和流程共享、重组和优化在企业间综合集成阶段,面向产业链,实现多企业协同供应链综合集成。

数字化能力平台支撑全球业务协作面向全球化业务分工与协作需求,以企业数字化平台为基础,建立面向产业链的业务协同与资源配置集成服务平台,开展集团企业协同研制、协同供应和协同服务的应用示范。

第七,业务服务平台支撑新产业形态

装备制造企业工程成套服务平台:结合装备制造企业从单一产品提供商向整体方案解决商和系统集成商转变的趋势,研发工程整体方案快速设计、快速报价,分包商协同等服务业务支持平台,开展示范应用,提高企业工程总包服务能力。

产业链协同服务平台:围绕汽车、摩托车、家电等产业链协作特征明显的重点产业,研发支持供应链、营销链、服务链和物流链等产业价值链业务协同与优化的服务平台,服务于中小企业,提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能力。

造价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第4篇

交通土建类工程造价专业(以下简称工程造价专业)是一门研究道路、桥梁、隧道、港航等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费用的专业,它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工程施工及竣工验收阶段,涵盖的内容包括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施工预算、进度款结算以及竣工决算等。工程造价专业在高职院校经历了十年的发展,至今已经为行业企业培养了诸多相关岗位的高技能从业人员,如计量员、造价员、采购员、合同管理员、监理员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也日益完善,增大了相关岗位人员的需求,并且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通过调查工程造价专业从业人员队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实践,提出构建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为同类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一定本文由收集整理的参考依据。

一、从业人员队伍现状

(一)人才资源的结构性短缺。从目前行业用工情况来看,工程造价相关岗位普遍存在人才结构性短缺现象。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勘察设计阶段来看,工程造价相关岗位从业人员中,大专层次以上的本专业人员占总数的65%,但他们从业年限大都在10年之内,缺乏深厚的专业技术底蕴及丰富的从业经验;从项目施工及竣工验收阶段来看,工程造价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中,大专层次以上的本专业人员仅占总数的20%不到,大部分岗位由非专业人员担任,他们不但缺乏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技术水平,而且人员稳定性不够,流动性较大。例如,广西人才市场交通运输厅分场2011年12月统计的数据显示,广西在建施工项目中,大专层次以上的工程造价专业从业人员仅占12.8%,非专比例高达87.2%,结构极不合理。

(二)行业知识不全面。一个工程项目造价的组成非常复杂,它不仅涉及项目本身,还涉及项目的资金来源、项目所在地区的有关财政税收政策,这就要求从业人员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还要具备与工程造价组成有关的管理学、经济学等许多领域的知识。目前,大部分从业人员只知道依据国家颁布的定额及相关编制办法规定来完成各阶段造价文件的编制与审核,而对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评价、设计及施工方案优化、合同管理与索赔、风险分析与管理等方面了解甚少,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市场分析能力和洞察力不够。当今科技创新时代,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从业人员只有对市场材料和机械的规格及价格、实施工艺过程充分了解,才能作出准确的造价分析。但是,许多从业人员自我提高和继续教育意识淡薄,市场分析能力不高且洞察力不够敏锐,长期处于“闭门造车”式的工作状态,编审能力无法提高,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的管理。

以上可以看出,从业人员队伍的现状对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仅就所在的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谈一孔之见。

二、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办学沿革及现状分析

工程造价专业作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龙头专业,兴办于2002年,迄今有8届毕业生近600人,现有在校生近400人。该专业拥有较为完善的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等其他专业共用的专业实训基地——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基地于2008年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示范性实训基地称号,实训条件能较好地满足专业上课需要。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该专业多年来一直在探索着工学交替、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形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于2008年开始施行2年校内学习、1年校外顶岗实习的“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至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思路及实施内容上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努力,这也是下文重点探讨的内容。

三、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早在2006年,教育部就已经提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发展任务之一是:“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是指把学校的专业知识和职业岗位的工作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体现了校企双方共同办学的特点,同时利用学校与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使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内容如下:

(一)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与内容建设。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各门实践课程虽然已经完成了由传统知识传授为主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重大转变,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仍未能有效融合在一起,未能实现一体化教学;各门实践课程的实训项目之间关联不大,没有实现实践教学的系统化。

为实现一体化教学,我们可以加入企业元素,对于工程造价、工程招标与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竣工决算等主干课程,让行业专家参与制定课程标准、承担教学任务,把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岗位实践能力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使理论教学与满足行业企业要求的实践教学高度吻合,通过融会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来实现一体化目标。

为实现系统化教学,对于各门实践课程的实训项目,我们统一以企业某真实项目为背景进行系统开发与建设。即打破传统的实践课程教学模式,以同一项目各阶段所完成的不同工作任务为路线,开发实训项目并制订考核评价标准,使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更加系统化,从根本上解决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单一、各课程之间不协调的问题。

(二)实训基地建设。目前,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已有的、面向工程造价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是与其他专业共同使用的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它积极发挥着为学生提供实训操作场所、开展学生科技活动的功能,但与行业企业联系不够紧密,且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仍尚未开展。

为使实训基地建设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我们可以借鉴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广泛利用与广西交通运输系统各企业之间的熟络关系网,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发展理事会为依托,以实践课程建设为载体,与企业共建共享互赢的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方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我们根据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及工作任务重新进行场地的规整、设备的配备,由企业添置软件及相关规范,为实践课程的实训项目提供技术和师资条件,企业可以利用学校的实训基地进行生产和职工培训。校外实训基地方面,可直接将校外实训基地建在企业中的相关部门,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进一步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交流合作能力及创新探索能力,企业可以聘用学生为其创造经济效益,同时也取得一定的社会认可度。

(三)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以“服务求发展、贡献谋支持”为原则,充分利用工程造价专业的办学资源,回报行业企业长期对专业建设的支持,将专业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统合起来,在提高专业教学水平的同时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水平。第一,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横向科研课题的研究,为企业获取经济效益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我们的科技成果也有了转化的平台。第二,协助完成企业的工程项目任务,为企业分忧解难,如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建设项目各阶段的造价文件及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完成工程结算资料及竣工决算资料等。第三,以专业教育资源为基础,开展社会人员转岗培训、技术培训、预算员等工种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使专业教育融入社会、行业和企业中。

(四)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专业教师是学生的直接引路人和指导者,教师的职业道德、学术水平及职业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质量的提高,因此,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应建设由校内、校外教师组成的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骨干教师为中坚,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第一,对于现有校内专业教师,鼓励他们提高学历、提高职称,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学习,参加专业培训班,考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注册造价工程师、交通运输部甲级造价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鼓励他们到生产一线参与工程技术工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到一线岗位的需求情况,为我们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第二,聘用在生产一线具有丰富经验的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校担任兼职教师,通过言传身教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造价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第5篇

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程工作的现状

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是在五十年代形成、八十年代完善起来的,表现为国家直接参与和管理经济活动。规定在不同设计段必须编制概算或预算并对政府负责;有关部门制定了概预算编制原则、内容、方法和审批办法,规定了概预定额、费用定额和设备材料预算价格的编制、审批、管理权限等。随着历史进程,经过恢复、改革和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概预算定额管理体系。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个体系的许多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

大致地说,概预算制度是以国家直接参与管理经济活动为前提的,企业并不是实际的经济实体。由于计划经济的特点,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其不可避免地会成为短缺经济。在商品季度短缺的条件下,只要有一定的投入,就会有一定的产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项目的规划论证及技术经济分析也就无从谈起。国家控制了构成工程造价主要因素的设备材料价格、人工工资和利税分配等。在这种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里,概预算制度为核定工程造价、帮助政府精心投资规划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我们对项目投资进行预测和控制。近些年来,国际上发达国家对工程投资的要求是事前预控,事中控制,而我国传统的做法在客观上造成轻决策、重实施,轻经济、重技术,先建设、后预算的后果。由于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经济观念和造价控制意识淡薄,使得造价管理人员的素质难以提高,工程造价的控制目标长期难以实现。

针对上述情况,我国学术界最先于八十年代提出了全过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的概念,有关部门也就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预决算向两头延伸的要求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把我国造价管理的观念和方法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现在的任务应当是把现代化造价管理与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结合起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努力提高工程造价的编制水平。

二、改变观念,确立全过程控制投资意识

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就是在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研究比较,把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管理投资目标的实现,力求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各阶段的造价控制互相关联,这就要求我们应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使得工程的计价、审查、确定、结算、决算规范化、制度化,建立一套强有力的监督、检查机制和奖惩机制。同时,如何合理地确定造价,使各种资源得到充分而合理的匹配,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1.由于建设线项目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人财物资消耗大,考虑到投入使用后的经济效益等因素,一旦决策失误,将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经济损失。为了合理确定造价,必须在建设全过程,按照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多次计价,即按建设程序合理确定不同阶段的造价精度,以充分体现造价的合理性。

2.多年来,我国的建设项目普遍忽视了项目建设前期阶段的重要性,造价控制的重点主要放在项目建设的后期阶段甚至在工程决算阶段,因此经常出现投资超限的现象。有些项目甚至在建成后投资大幅超过计划,从而建设了大量效益不好的工程。所以,我们必须更新观念,重新认识,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工程造价与管理方法。

3.工程造价控制应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但控制重点应转移到项目建设的前期,即转移到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而一旦投资决策后,控制的重点应放在设计阶段。

4.凡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实行监理和造价控制制度的工程,均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目前我国建设项目前期阶段未实施这种制度。由于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设计成果的造价也会因为经验、水平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差别较大,设计思想保守,又会使工程造价居高不下,所以,实行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理和造价控制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三、积极推行“限额设计”,有效地进行控制工程造价

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必须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在项目建设前期阶段必须实行监理(含造价监理)制度。通过对设计过程的监理,使设计趋于合理,造价控制在限额范围内,真正做到用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另外一方面是积极推行“限额设计”能有效控制整个项目的工程造价。为使“限额设计”达到预期目的,参与设计人员必须是有经验懂技术经济的设计师,他们设计的成果必须是实用、先进而且造价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另一方面是必须进行多方案比较,因为设计成果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并不是一开始就能确定下来,所以多方案比较是衡量其实用性、先进性和经济性的主要手段。

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从组织上采取措施就是明确项目组织结构、造价控制者及其任务以使各部门的造价有专人负责;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就是严格检查监督各阶段设计,用技术经济的观点审查设计方案,深入研究节约投机的可能;从经济上采取措施就是动态地比较造价的计划值与实际值,严格审核各项费用支出,根据设计的进展情况调整设计方案。

我国工程设计领域长期以来没有做到技术与经济的优化结合。技术人员缺乏经济概念,设计思想保守,使设计成果的经济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因此,我们现在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将组织、技术与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经济分析、技术比较及效果评价,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

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造价控制是十分重要的。造价工程师应该全面地掌握和运用招投标文件、合同协议书及有关设计、施工文件。以合理的工程量清单为依据,抓住计量支付这个关键环节,认真审核支付申请,使每笔资金都能得到合理控制和支付。造价工程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除了对所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控制外,还需要及时掌握国家有关工程造价方面的法律法规,收集各种价格信息,了解价格动态,整理分析各种造价资料等。显然,没有丰富的经济知识和扎实的技术功底是难以完成上述工作的。这就对造价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工程造价控制的核心内容是以市场为中心对造价进行动态控制额管理。建设项目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计价的多次性,与建设过程相对应的各阶段造价师动态地反映了项目的总造价。特别是在工程实施阶段,由于外部条件的变化,设计阶段未考虑周全的因素往往暴露出来,导致设计变更,造价也随之变化。这就需要造价工程师对建设工程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分析,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使目标得以顺利实现。这一阶段是造价动态控制最集中的过程,造价工程师的大量工作也应该在这个时候完成。

四、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工程造价队伍

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以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作为规范准则,涉及和运用其他技术经济学科的成果,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由此可见,造价工程师除了对本专业的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外,还应对设计内容、设计过程、施工技术、项目管理、经济法律法规等,都有全面的了解,还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融技术与经济知识于一体。造价工程师是具有多层次知识的人才。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投资日趋多元化的今天,迫切需要一大批为项目投资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造价工程师。

1.建立真正意义上独立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在业主与承包商之间起中介作用。在政府投资工程的管理方面,咨询机构的活动使得政府不必对项目进行直接管理,而依靠间接手段达到调控管理的目的。在此过程中,造价工程师和其他专业的工程师具有同等的地位且相互制约和影响,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这样不仅可以让政府官员从繁杂的经济活动中解脱出来,还可以充分发挥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们既为业主提供优质、方便、全面的造价管理服务,也为政府部门提供专业化的工程造价咨询服务。

2.完善工程造价专业的高级教育及在职人员的再教育体制。由于工程造价管理在建设项目中和各方经济利益密切相关,且对全社会的经济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应该根据市场对造价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促使教育机构开设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正规培养工程造价专业的高级人才。其专业课程的设置,也应该完全根据市场需要和人才素质的要求来决定。在开设建筑结构、机械等各种工程技术课的同时,还应该开设系统工程、价值工程、技术经济、计量经济、计算机、管理科学等拓展知识、启迪思维的新兴课程。作为行业管理机构,工程造价学会团体应该周期性地进行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教育机构和行业管理机构两方面构成完备的教育体系,为工程造价领域高级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

造价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第6篇

关键词:水电安装;工程造价;工程造价编制系统

水电工程造价是指一个水电项目建成投产所支出的各项费用的总和。其不仅除与工程内容有关外,它还与建设者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建设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政策等外部条件有着重要的联系。工程项目的唯一性决定了工程造价也具有唯一性。正确地编制工程造价对政府和业主的决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结合实际工作以及对有关问题的思考,谈以下几点体会和建议。

1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现状

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是在五十年代形成、八十年代完善起来的。由于历史原因,基本上是从前苏联全盘引进的基本建设概预算制度。这套制度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表现形式为国家直接参与和管理经济活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我们对项目投资进行预测和控制。传统会计记账式的事后管理制度越来越暴露出僵化的一面而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

2 改变落后观念,确立全过程控制投资意识

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就是在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研究比较,把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管理投资目标的实现,力求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工程建设的科学内涵,每一个阶段都存在造价控制问题。

由于工程建设一般周期较长,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与制约,项目的初始阶段难以确定一个正确的造价。因此,工程造价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

3 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必须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在项目建设前期阶段必须实行监理(含造价监理)制度。通过对设计过程的监理,使设计趋于合理,造价控制在限额范围内,优化结构,提高设计水平,真正做到用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另外一方面是积极推行“限额设计”方法,这是被实践证明的有效途径,它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更准确地说是一个技术经济问题。将整个项目按设施部位或功能的不同化分为若干单元,设计人员根据限定的额度进行方案筛选与设计。控制工程造价的另一方面是必须进行多方案比较,因为设计成果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并不是一开始就能确定下来,所以多方案比较是衡量其实用性、先进性和经济性的重要手段。

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从组织上采取措施就是明确项目组织结构,明确造价控制者及其任务以使各部分的造价有专人负责;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就是严格检查监督各阶段设计,用技术经济的观点审查设计方案,深入研究节约投资的可能;从经济上采取措施就是动态地比较造价的计划值与实际值,严格审核各项费用支出,根据设计的进展情况调整设计方案。

4 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工程造价队伍

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以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作为规范准则,涉及和运用其他技术经济学科的成果,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由此可见,造价工程师除了对本专业的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外,还应对设计内容、设计过程、施工技术、项目管理、经济法律法规、计算机应用、工程的外部环境等,都有全面的了解。而要满足上述要求,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建立一批真正意义上独立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在业主与承包商之间起中介作用。在此过程中,造价工程师和其他专业的工程师具有同等的地位且相互制约和影响,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这样不仅可以让政府官员从繁杂的经济活动中解脱出来,还可以充分发挥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们既为业主提供优质、方便、全面的造价管理服务,也为政府部门提供专业化的工程造价咨询服务。

②要成立为广大工程造价人员服务的协会组织或学术团体。这些机构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教育与科学手段,宣传造价工程科学。为培养工程造价新人提供便利条件;研究工程造价管理问题,促进工程造价工程科学与技术发展;提供学术论坛和传播工具,给工程造价执业(从业)人员提供交流的场地,出版有关造价工程理论与技术刊物,供有关人员发表研究心得和交流工作经验。

③加强工程造价资料的积累分析。工程造价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如果没有经验的积累而只掌握方法,则工作无从开展。因此,要提高工程造价的编制水平,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都必须十分重视资料的积累与整理分析。只有经过整理分析才能称为资料。但是,国家却要通过一系列法律法令来规范市场各方面的行为,保护各方的正当利益,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各个工程造价咨询公司都拥有自己多年积累的、完整的造价资料。他们把造价资料归集起来,并经分析整理存档。

④完善工程造价专业的高级教育及在职人员的再教育活动。由于工程造价管理在建设项目中和各方经济利益密切相关,且对全社会的经济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应该根据市场对造价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促使教育机构开设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正规培养工程造价专业的高级人才。

⑤工程造价专业人员自身的学习和提高。从总体上看,目前我们工程造价行业的人员素质离社会的要求还有距离。因此,我们应该抓紧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除了对本专业的知识进行更新提高外,还应该结合工作广泛了解和初步掌握有关的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只有高水平的人才才能够编制出高水平的工程造价。专业的地位与专业所起的作用是成正比的。我们应该从提高个人的水平人手,逐步提高全行业的工作水平,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发挥我们应有的作用。

提高工程造价编制水平是一个系统和全面的工程,有时还带有一丝丝的复杂性。它不仅需要我们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家队伍,还要求我们更要有配套的设备以及政府政策和适当的社会环境。因此只有拥有一个合适的造价编制和出色的专家队伍,我们的水电安装造价控制才能让我们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邬鹏华.《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2003.

造价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第7篇

论文摘要:工程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回收期长、涉及面广的重大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本文在工程实践基础上总结了业主代表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应着重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业主是建筑市场的主体,作为工程项目的投资方,应对建设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全过程管理;而建设项目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需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去实现。随着科学技术和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建设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技术性、系统性越来越强,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在我院新校区的建设工程中,作为甲方驻工地代表,工程建设过程中纷至沓来的各种技术上或管理上的问题,都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提出了挑战。尽管会同监理公司和各施工企业解决了大部分问题,但在有些问题处理上也不无遗憾。其间的成败得失,很值得思考、总结并与各位建筑业的同仁共勉。

一、应该特别重视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我院新校区是在建设过程中从前业主方手里接收的,由于前业主专业知识缺乏,加之总体规划方案的设计者与单体工程的设计者不是一家,不恰当的设计思路和混乱的设计管理给我们后续工作造成了极其被动的局面。这包括:1.规划方案的设计图纸与每个单体工程的图纸设计相冲突,令施工方无所适从;2.单体工程图纸与道路施工图纸互相矛盾,高程冲突,设施重复,很难衔接;3.单体工程的设计过分注重外观效果的美观豪华,忽视了实用性尤其是“高校”这个特殊使用者的特点,并且大大增加了工程造价。

在这种形势下学院基建处制定了如下整改方针:即1.单体工程的水暖、强弱电、消防等设施一律服从总体规划的安排;2.道路与单体工程图纸冲突的,以单体设计图纸为准;3.果断地砍掉了一些不必要的外墙装饰,如学生宿舍的坡屋面等设计;4.变更了造价偏高的施工用材,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应该说,以上措施都是科学得当的,它有效地改善了前业主给我们造成的被动局面,节约了建设资金,保证了工程质量。

有资料显示:建设一个工程项目,工程造价的90%在设计阶段就已经确定,施工阶段能影响项目投资的仅占5%左右;工程设计费虽然只占工程造价的5%,而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却能达到15%。因此,在工程设计阶段,就应该格外重视设计与施工的协调:施工和设计如果是分离的,双方难以及时协调,常常产生造价和使用功能上的损失;设计和施工过程的深度交叉,能够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幅度地降低成本。同时,设计阶段属于案头工作,进行设计修改优化的成本是很低的,但是对项目投资的影响却是决定性的。

二、针对承包商不同的承包方式,采用多种方法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新校区工程的发包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施工总承包方式。即承包商通过投标,获得整个项目的施工资格,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安全、施工总进度控制、施工质量控制和施工的组织等;业主在获得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压低价格,以求得最好的质量与造价的结合点。

二是甩项分包方式。对需要特殊工艺来完成的工程项目,由业主单独拿出进行分包,分包单位向该工程总包单位交纳该甩项工程造价2.5%的工程总承包服务费。

三是总价固定不变的承包方式,即俗称的“大包”工程。这种承包方式将大量的风险转移到承包方身上,业主多愿意采用此方式。

为提高工程质量,针对上述三种承包方式,业主方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对总承包单位的管理。

1.要善于利用总包单位完善的机构和人员设置促进工程质量提高并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工程总包单位一般是经济实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大型国营、民营企业,都设有分工细致的管理层,包括:质检、施工、安全、材料、预算等技术人员,这些机构和人员对施工企业来说是骨干,对业主代表来说,是应该熟悉、请教、交流的对象。

因为这批人具有相当的施工经验,是现场施工的直接执行者,他们的工作质量决定着整个工程质量的高低。作为业主代表,一方面应督促、检查他们的工作,一方面应在熟记各专业图纸的基础上与各类工程技术人员达到思路上的一致,真正深入到施工工作中去。在实际工作中,我就曾经会同有关技术人员就设计中不合理的地方做了改进,对图纸中的浪费现象向设计院提出了变更方案,从而降低了工程造价;甚至在施工现场就当场取消了一些不合理的设计。这些改进和变更有一部分是由施工企业的技术人员提出的,这说明各施工企业人员为维护自己企业的信誉,会主动向业主方提出合理化建议。如果业主方能认真考虑,会促进工程的管理工作。

2.为了加快工程进度,总包单位经常将同一道工序再行拆解,形成几个班组数管齐下赶进度的局面。这样给业主的管理带来了诸多不利:工作面加大了,业主代表需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在工地上监督施工质量;工程施工时间缩短了,若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损失将是不可挽回的;施工企业也容易利用这一点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当时我会同监理单位提出了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坚持竖立“样板工程”的制度,即在各施工段上挑出质量较好的部位,竖为“样板”,各施工班组必须达到这个“样板”的质量,若发现不合格的立即令其整改;二是及时召开各班组长会议,统一调度协调,包括严格统一用料、工艺等。特别是具有单独经济利益的团体,不允许其单独进料,由总包方统一负责管理。

(二)对甩项工程的管理。

由于甩项工程专业性强,在本专业上有信息优势,技术价格知识较非专业人员丰富,在投标竞争中,得标价已很低的情况下,为了获取最大利润,最佳选择就是用性能上相近,但品质价格上相差很远的材料以次充好,鱼目混珠,这样做既隐秘又安全。如防水涂料,油性的和水性的,结果相近,但价格相差很大;如铝合金门窗,同样的样式,但材料壁厚或合金品质不同,价格悬殊很大;如钢筋可能检验实验结果均合格,但出产厂家的不同,会致使其质量和价格相差很大,焊接上就会出问题;如水泥可能实验结果也合格,但旋窑和立窑水泥的稳定性和价格就会有很大差别;如胶合板几乎相同的板材,但执行新标准(环保)的和执行旧标准的价格就差别悬殊。材料问题可能使总包方付出了成本,埋下隐患,还要承担质量风险。材料质量问题很普遍、很隐秘、也很敏感,比较施工质量问题在价值上的损失更大。对策:合同中详细指明材料品质、品牌、性能参数等,现场严把材料关,总包方应深入了解相关材料技术知识和市场信息,提高业务能力,赌住分包商的空子。

(三)对“大包”工程的管理。

在这里应该强调:“大包”工程适用于工期不长,工程施工内容明确的项目。若施工周期过长,会受业主变更、通货膨胀、材料价格变动、汇率变化等因素影响,施工方因此可能会在工程用材、施工工艺上想办法降低造价,业主方对策也应参考对甩项工程的管理办法,即:合同明确规定材料品质,严把材料进场关。另外,业主需要拿出相当部分精力去协调分包单位与总包单位的关系,这包括:临舍、水电供应、脚手架、后期成品保护等工作。由于个别项目在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上述问题,出现过给总包方和业主方带来经济损失的现象。

三、重视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管理

很多建筑物,就其各专业本身,如建筑的外形、使用功能、结构型式、安全合理性等,不论在设计,还是在施工方面的质量,都能得到很好地控制和保证。但各专业工程施工中的交叉配合与协调工作,经常处理得不尽人意。到了工程施工的后期,由于这些问题,往往出现返工,造成工程投资的极大浪费,影响工期,有的还会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严重的甚至还会带来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可见,工程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管理工作不仅很重要,同时也很必要。作为业主方,在工程的设计阶段以及施工过程中,应该如何做好这项管理工作呢?

1.技术协调。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设计图纸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图纸会签又关系到各专业的协调,设计人员对自己设计的部分,一般都较为严密和完整,但与其他人的工作就不一定能够一致。这就需要在图纸会签时找出问题,并认真落实,从图纸上加以解决。

同时,图纸会审与交底也是技术协调的重要环节。图纸的会审应将各专业的交叉与协调工作列为重点。进一步找出设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再从图纸上解决问题。而技术交底是让施工队、班组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了解施工的各个环节,从而减少交叉协调问题。

造价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第8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工程造价 造价员

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日趋饱和,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国家越来越重视高等职业教育。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高职类工程造价专业作为典型的工科类专业主要为社会输送大量拥有专业技术知识,能进行实际操作,并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对这一专业人才的培养采用工学结合的模式进行塑造是非常合适的。如何能根据市场情况培养出符合相关要求,能直接投入工作岗位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市场调研

对于高职类工程造价学生的人才培养定位[1]必须依托于市场,服务于社会。要为社会输送符合市场需求,能真正做实事的人才,首先需要对工程造价人员的发展现状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市场调研,我们发现在全国土木工程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工程造价人员的缺口是很大的。据粗略统计,截止到2008年,整个行业需求具备实际从业经验的造价人员缺口约10万人,而且随着国民经济整体持续发展,缺口还将继续扩大。很多单位都需要这样的人才,特别是能坚守生产第一线的普通技术人员,这为我们高职类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目前,工程造价人员广泛分布在各类施工企业、房产开发企业、设计院、造价事务所、咨询公司、审计事务所等相关单位,同时政府及事业管理部门也不时地需要部分造价技术人员参与管理。作为第一线的技术人员从事最多的就是相关业务领域内的工程量计算与核对、工程造价确定与复核等工作。为此可以确定工程造价专业开设课程的核心应围绕工程的计量与计价来展开。

2 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

在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是十分关键的。只有了解市场的需求我们才能明确自身的培养目标,才能为社会输送出亟需的专业技术人员,从而真正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高等职业类专门人才。在总结了前期市场调研结果的情况下,我们将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落实在普通“造价员”这一层面上,更准确地说是达到初级造价员的水平。确定这一目标的原因有3个:(1)高职类学生虽然经过高考的洗礼,有一定的竞争力和较全面的基础文化知识,但与普通全日制本科高等院校学生相比,文化功底相对薄弱,因此培养目标应与本科院校有所区别,在这里,我们更强调的是实际操作能力,对基础理论的要求可适当降低。(2)造价员本身是一个执业资格的认证,这与我国提出的高职类培养总体目标相呼应,同时结合学生在校学习的实际情况,获得这一资格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毕竟他们缺少具体的实际工作经验和经历,可以这么说,造价工程师是高职类学生走出校园的长期追求但绝不是学校能达到的培养目标,我们可以在课程设置方面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平台,但对学校而言,对普通学生还应着眼于造价员这一岗位认证更为实际。(3)落实“初级造价员”这一培养目标其实也是针对大多学生而言的,造价员岗位认证分初、中、高三级,其中中级、高级造价员的认证与造价工程师一样对工作经验与经历有着具体的要求,可以说我们学生还不具备报考的资格,截至目前,我国仅将初级造价员的认证资格向在校学生敞开,所以我们应立足实际,将培养目标锁定在“初级造价员”这一岗位上。

3 课程的设置

课程设置应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前期市场调研以及未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取舍,人才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的核心,为达到培养目标开设的专业课程是必不可少的。对工程造价专业而言,为取得初级造价员资格,相关的计量与计价类课程必然是重中之重,是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在课程的设置上也需要结合市场调研情况,通过走访用人单位,了解对相关技术人员的实际要求,合理选择和安排课程。需要指出的是,对用人单位而言,不同单位由于自身业务领域和需求不完全相同,对人才的要求往往有不同的侧重,例如,在走访施工企业时,他们一般强调工程造价人员不仅需要精通计量与计价,还应加强对结构构造、结构分析及工程施工等方面的了解,希望学校在专业课程设置时要加强这方面的建设;而在走访造价事务所时,除对计量与计价的要求外,很多单位又希望工程造价人员能加强对计算机辅助建模、工程软件辅助计算的实际操作能力,希望学校能在这方面加大力度。应该说他们提出的要求都是合理的,但他们主要着眼于自身的业务范围,作为学校开设这一专业必须要站在一个较高的层面,通盘为学生考虑,应该在综合汇总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同时,如前所述,造价工程师这一执业资格认证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长期努力方向,为了学生将来能更快地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在课程的设置上也应注意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例如造价员考试一般强调造价理论基础知识和计量与计价的实务操作,这方面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因为造价工程师考试对工程经济方面的知识有了进一步要求,所以引入工程经济类的专业课程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为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做储备。

4 课程的教学

作为高职课程开发的重要基础,“工作过程”目前已成为使用频率很高的名词,这也是职业课程建设的核心点[2]。要做好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工作离不开市场的调研、企业的合作。前期的市场调研可以充分了解造价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内容,将其引入教学活动的实施中,形成工作过程的实际模拟。为了使工作过程的模拟与现实更为贴近,在展开教学前应将相关工作过程的模拟与企业人员提前做好交流,采用教师主导、企业参与的形式,由教师按照拟定的教学思路安排工作过程,开展在工作过程中对专业知识的教授、专业技能的演练,由企业人员对此提出意见和建议,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进行修改、补充,从而真正做好按工作过程开展的课程教学,使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能有充足的自信心。使高职教育真正做到与岗位工作的无缝衔接。

工程造价专业是典型的工科类专业,对于工科类学生的教学,如何做好工学结合是最重要的一点[3,4]。在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除部分基础理论课程外,专业课程都需要按工学结合的思路来进行教学。以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进行介绍,针对该课程自身的特点及对工作岗位能力的分析,课程安排2个学习情境,如图1,2所示,并结合具体工程施工图组织教学活动,以各分部工程为起点,从学生识读工程施工图,进行清单列项并练习计算工程量开始,通过实践发现问题,教师于课堂讲授解决一部分问题,并结合实际工程解决另一部分问题。装饰工程实际案例选择面较广,可以利用校园内自身的既有条件(如校园内的具体装饰工程),从学生着手,讲解时既方便、亲切、经济又熟悉。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5]。

4.1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学过程中坚持工学结合,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驱动学生的技能学习。将一个完整的装饰工程项目贯穿于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把项目的内容按照课程相关知识点分割成若干部分,每一单元安排课程的章节大作业。上课伊始向学生说明项目的总体任务、需解决的问题、要达到的目的以及提交的成果要求,让学生对其有所了解。同时,按照单元进行工作分解,布置不同单元完成的工作内容,最终汇总成为完整的装饰工程项目文件。

4.2 现场教学法

将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分解,有条件的建设模型室、实训场地并结合工程一线组织现场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从施工图纸到实际工程的具体转变,提高学生理解工程图纸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掌握较抽象和枯燥的分部分项工程量计算原则这一难点内容。

4.3 “教、学、练、做”四位一体教学法

在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教学过程中,坚持采用教、学、练、做四位一体教学法,边讲边学,边学边练,边练边做,讲、学、练、做相互交叉,学做合一、理实一体,围绕具体的施工图,按照上述两个教学情境,根据不同的分部工程不断进行操练,循序渐进,使学生掌握坚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践技能。

4.4 案例教学法

课程教学坚持采用实际工程案例,尽可能选取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着重选取校园内各建筑的装饰项目及校园周边的装饰工程,有效地使难以理解的概念简单化、形象化,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进行案例教学时适时提出相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4.5 传统与现代结合教学法

将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有机结合可以各擅其长。如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应用计价表进行某分部分项工程的计价教学中,若采用多媒体课件讲授,由于计算表达式很多,大量的数字计算,受显示屏幕的影响,有时若干张PPT都是计算式,有些数字需要前后结合,看起来很不方便,容易造成视觉疲劳进而降低学习积极性,而传统的板书正好能弥补这一缺陷,由于能够清楚地展示这一过程,边写边分析边计算,使学生能够与教师互动,因而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传统板书在施工图表达上精确性低,而且耗时费力,不具重复性,所以不适合较为复杂的节点图、剖面图等施工图纸的表现,只适合较小项目的平面布置图的内容,现代教育技术由于具有多媒体的优势和良好的可重复性,所以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在课后还方便学生自学,因此将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在课堂中的充分运用,相互补充,在组织教学时,可以预先将施工图画好,通过多媒体直观精确地展现出来,再结合传统板书,一边分析图纸内容,一边板书结合计算,边写边说,师生互动,从而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

5 人才的输出

当前随着高考录取率逐年攀升,大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失业率也从2008年的9.1%迅速跃升到2011年的17.5%,与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相比,高等职业类学生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这点必须有清醒的认识。高职类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不如本科学生理论扎实,所以在选择工作岗位时要尽量做到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对于高职类毕业生而言最大的优势在于人才培养目标本身就是按照社会需求设置,课程学习采用工作过程的教学方式,与实际工作岗位相同,这使得高职类毕业生参加工作能很快上手,融入企业,动手能力强,所以往往可以直接参与企业的一线工作。对于高职类院校除了参加每年全国大规模的大学生毕业招聘会外,完全可以针对自身,开设小规模的专项人才招聘会。在这方面,我校长期坚持并获得了可喜的成绩。针对建筑类领域我校每年都举办专场招聘会,前来参加的单位少则40~50家,多则70~80家,与大型招聘会相比尽管规模小,前来参与的单位数量少,但往往签订率很高。在大型招聘会上,一家企业能收到几百甚至上千份的个人简历。而在我们组织的专场招聘会上从来没有超过30份,每家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数量也从3~5个到20~30个不等,但由于是专场招聘会,几乎每家企业都是抱着极大的诚意而来,学生热情也十分高涨,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发现在专场招聘会上大量学生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特别是由于相对人数较少,很多企业在招聘现场有时间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而使得双方增加了解,提高了就业协议的签订率。

6 信息的反馈

由于市场是不断变化的,社会对人才的渴求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高职类学校要走出去,不断与社会接触,了解市场动态,从而适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或专业课程设置等,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除定期走访相关行业协会、关注市场动态外,还可以利用好毕业生和企业这两方面的信息[6],对于往届毕业生可以利用同学聚会、联谊等场合不失时机地了解他们在不同岗位上的最新工作动态,从而可以轻松获得第一手资料;利用在专场招聘会前与各单位的交流,可以从管理层面快速获得人才需求状况,将有关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可以使学校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有效的市场信息,这对于一所高等职业院校长期良性发展是必不可少的[7]。

7 结束语

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合格的高职类工程造价专业人才需要我们全方位的努力,需要从前期的培养定位到人才输出全过程引入职业化的理念,并把它贯彻始终。

参考文献

[1]刘富英,于冠男.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基本特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7(9):121-122.

[2]杨春生.德国职业教育初探[J] .江南大学学报:教学科学版,2008,28(1):15-17.

[3]耿洁.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框架设想[J].中国职业教育,2006(31):30-32.

[4]孔勇奇.工学结合环境下执教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J].职教论坛,2011(35):123-125.

[5]王甫茂,阳彦雄,郭晟. 高职实践教学活动与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探索[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