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1 16:25:20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第1篇

【论文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何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已摆在全社会的面前。本文从政府、高校、企业、毕业生几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随着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已逐渐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各高校不断调整专业方向、学科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派出专人去建基地、搞就业,其结果仍有部分毕业生难以就业。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立要靠政府的政策调控、用人单位的岗位数额、创业岗位的自我谋取、各高校之间的联手协作,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才能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才能在现有市场条件下建立起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才能形成具有我国特定阶段的毕业生就业特色。对此,我们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毕业生就业机制进行深入的思考。

一、政府就业机制的建立是根本目标

我们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采取了很多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取消了毕业生分配计划,实行双向选择,但就其毕业生而言,在就业市场中他们是弱势群体,在就业十分困难的前提下,他们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加之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调控机制,造成用人单位是强势一方。尤其是区域经济较发达的、工作性质较好的用人单位,全国毕业生蜂拥而入,致使用人单位对人才标出的价码很高且条件较苛刻,使前去求职的毕业生心理压力很大,毕业生认为工作难找。而真正需要人才的地方又无人前往,造成有人找不到工作,有工作无人去找,改变这种局面只有靠政府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就业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1.人才层次的调控机制。所谓人才是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掌握一定技能的专业人员。知识有深浅,技能有好差,研究能力有大小,这就决定了人才具有高、中、低之分。什么样的工作岗位需要什么等级的人才是党和国家一贯倡导的,也是市场经济资源配备的原则。在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相互攀比,不计用人成本,有博士不要硕士,有硕士不要学士,有本科不要专科,明明是技术型的却要研究型的,是中低级岗位的却要招高级的,这反映出无序的人才市场需要管理,各级政府的人事管理部门要承担起这一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对用人单位、人才市场实行全方位的管理、服务、调控,进行人才使用的合理布局,加大人才使用的监管力度,分层次、凭专业、按需要就业,将人事管理与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对人才层次、专业状况与实际需要进行有效的调控,既能保证各层面人才的顺利就业,又能避免人才的极大浪费。

2.人才流向的调控机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有效运作,在经济发展上出现了区域经济状况不平衡且逐渐拉大的现象。客观上讲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用人基数较大,毕业生纷纷奔往东部沿海地区,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有一个适度量,当饱和后就不能再容纳了,越是发达地区人才的聚集量越大,造成人才难就业,发展的空间也小,而西部地区或欠发达地区的人才相对不足,这应该是毕业生就业的首选,由于条件较差,人才市场发育不完善,高校毕业生主动前往的较少。这就要靠政府对人才的流向进行有针对性、合理性的调控,利用政策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建功立业,像干部支援边疆建设那样,靠政府行为,靠诱人的待遇,靠广阔的事业发展空间,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政策调控,让毕业生在西部、新农村建设中作贡献,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整体性腾飞。

3.人才需求的调控机制。政府对各级人才需求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高校招生时有计划也有序,毕业生就业时无计划更无序,这种不对称只能缓解一时的矛盾,而后期其困难更大、社会影响更广泛。我们认为:政府应加大对人才市场需求的监管力度,按照人才适用的原则,对就业岗位、等级进行审定,是否符合本届各类人才总额比例的要求,使岗位与计划统一起来,市场与需求统一起来。

二、毕业生自主创业机制的形成是有效途径

作为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技能,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具有创新能力,且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大学生的创业已显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也是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1.毕业生自主创业外在机制的形成。大学生从校门迈入社会,可以说没有经验,没有资金,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就需要政府加大支持的力度,为毕业生营造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

(1)舆论导向:高校的就业指导课要鼓动毕业生去自主创业,政府要加大舆论导向的宣传,鼓励毕业生利用一切有效资源去实践自主创业,并在创业的路径上给予引导。自主创业是我国就业形式的一种,而且是有创新的、国家政策支持的、受到社会尊重的、能尽快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自我主导的就业形式。(2)政策支持:我国对毕业生自主创业有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但还要从行业、资金、税收、社会环境、人才使用等各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允许他们失败,鼓励他们在逆境中奋起,既是实现自主就业也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更是通过这种途径去发现培养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3)社会环境:指全社会都应去关心、支持毕业生的自主创业。为毕业生自主创业开绿灯、除障碍,在全社会形成一个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应有责任。(4)创业前景:政府要对毕业生的创业立项进行认真仔细的研究,并给予建设性的指导。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示范,也是一个培养过程,让他们在经济大潮中得到锻炼,体察人生,在创业中规范自我,实现价值。即使他们创业受阻,只要他们有所创新,政府仍可把他们安排到适当的位置继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国家建设献计献策。

2.毕业生自主创业内在机制的动因。毕业生自主创业是有一定内在条件的,这种内在机制的动因是需要个人去把握的,也是因人而宜的。

(1)胆识:毕业生自主创业有一定的风险,既要有胆识,又要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分析、定性,不是盲目的、赶潮的,而是理性的、可行的。(2)专业:毕业生自主创业不仅要有创业思想,创业协调能力,更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高校毕业生与无专业知识的创业者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要正确处理好专业知识与自主创业的关系,专业思想与创新立业的关系,专业技能与创业起步的关系。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创业思想,才具有自主创业的基本条件。(3)能力:这种能力是自主创业的综合能力。自主创业者不仅要具有专业知识,还要有组织、管理、协调、创新等能力。能力是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自主创业内在动因的主要因素,是个人发展的综合指标,培养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标尺。(4)条件: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除具备上述动因之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自主创业必须有一定的经济支撑,无论是何种行业,起步阶段的经济保障是必不可少的。这就决定了不是每一位毕业生都具备这个条件,就是争取社会、政府的支持,自己也得有一定的经济作保障,否则,自主创业将是一句空话。

3.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认同机制。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除了外在、内在机制之外,还要有认同机制作保障。

(1)观念认同:自主创业或叫自谋职业并不是容易做到的,取决于多种因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首要因素。由国家统包到自主就业落差很大,不进行观念更新、与时惧进,没有勇于创新、开拓之举,很难走上自主创业之路。(2)自我认同:高校毕业生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社会的环境状况,市场经济的推进规律,自身具备的现有条件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若认定自己走创业之路,就要在创业的道路上定好位、谱好曲,在自主创业的探索中创就业之轨迹,现人生之价值,报国家之培养。(3)家庭认同:每个毕业生实现人生价值呈现多样化。父母、家庭对子女的就业很关注,对就业形式的认同在发生着变化,对坐机关当干部的观念也在发生着改变,有胆识、有能力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家庭支持率在上升,走自主创业路的毕业生在创业初期能否得到家庭的认同至关重要。(4)社会认同:社会认同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基石。首先大学生是个有知识有智慧的特殊群体,每个社会成员对(下转第105页)(上接第48页)他们有一定的信任度,加之政府的政策倾斜,个体具有的特潜性,社会成员对他们的自主创业比较看好。其次大学生自主创业更需要社会的支持、认同。再次大学生应抓住自主创业之机,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按政策有原则讲诚信,在创业大道上摔打磨练、锻炼成才。

4.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激励机制。大学生的自主创业需要政策支持、社会关注,政府在无法彻底解决他们的就业之时,应充分发挥政策调控功能,建立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激励机制。

(1)政策激励:政府应不断完善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激励政策。比如创业初期的津贴补助,政策、经费支持。鼓励毕业生去自主创业,鼓励他们在实现了自主创业的同时,为更多的劳动者创造就业机会。(2)榜样效应: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人数太少,未形成气候,需加大自主创业的宣传力度,让毕业生了解到自主创业是一种积极的就业形式,不是无奈之举。多做自主创业成功之例、成功人士的宣传鼓动工作,用榜样效应去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自主创业,充分准备自主创业,积极实践自主创业。(3)成就感召:毕业生自主创业既是就业的一种形式,也是人生实现价值、创造成就的一种较好形式。宣传媒体应发挥职能作用,对自主创业做出成就的毕业生进行跟踪报道,以毕业生创造的成就去感召新一代毕业生走创业之路,去践行自己的人生价值与使命。(4)社会效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检验归结在社会效益上,社会效益突出的创业者政府应给予一定的社会荣誉与地位,给予他们能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与平台,让他们在自主创业的道路上能看到光明的前景和辉煌的人生之旅,使他们在取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去回报社会,去实现人生的最大追求。  三、高校联手机制的圈定是重要手段

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成为各高校的中心工作,一把手工程。每所高校都建立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工作机制。但高校联手机制的发挥至今仍很薄弱,若各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上联起手来,形成合力,互帮互助,将是事半功倍的就业机制。

1.高校专业连锁机制。高校所设置的专业有很多院校是相同的,若某区域高校的相同专业实现在结构调整和学科建设上互补,教育、设备、资源共享,将该专业实行连锁机制。当某用人单位需要某专业的毕业生,都随时有毕业生推荐给用人单位,更便捷的是用人单位只要找到一所高校,就能了解到某区域各高校某专业的毕业生情况。对某区域的所有高校来说,既省时、省事、省人力、省经费,又能起到积极推荐毕业生就业的效果。

2.高校层次对接机制。区域高校都有本、专科之分,以本科院校为龙头,把本专科院校在毕业生就业层次上对接起来。用人单位需要本专科毕业生是有一定计划比例的,本专科院校可互相推荐毕业生,以形成用人层次上的对接,实现某区域高校毕业生就业之特色。

3.高校区域联手机制。某区域的中心城市都设立有不同类型、学科专业的高校,各高校的就业工作压力很大,人力、财力很有限,若区域各高校实行联手机制,充分发挥各高校的资源优势,共同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共享资源,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能,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4.高校人力资源联动机制。从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各高校从事就业人员有限,若某区域高校将从事就业工作人员实行联动机制,及时进行工作上的交流,信息上的互通,形势上的共研,做法上的互帮,就能形成一人做活一片,一事共振一方。

四、校企联合机制的扩大是发展之路

高校毕业生就业日趋严峻,教育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降低对就业性质、条件的要求是当务之急,从第一线做起,在基层积累经验,为今后的创业打好基础。那么,校企联合是实现毕业生完全就业的发展之路。

1.校企沟通:各高校要积极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在实习中了解企业的管理及用人理念,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专业知识,乃至于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结构。校方应积极去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在调整知识结构的同时,培养学生能吃苦、讲原则、讲诚信、有开拓精神,校企双方在育人与用人的通道上,进行深入的了解,互信的沟通,以便于培养出的毕业生适应企业的需要。

2.校企联办:高校与企业联办的形式适应于当前的大众化教育。企业将用人计划、培养目标、动手能力、生产管理程序提供给校方,高校根据企业的用人情况落实招生计划,再进行基础、应用理论、专业知识、综合素质教育,最后一年的实习交给企业,主要是生产实习、岗位培训、管理程序与研发能力的熟悉等。毕业生毕业后在该企业就业。

3.校企订购:所谓定单式教育。企业根据需要与校方联系,订购所需的专业、人数,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向校方提出培养的目标、模式,加强对校方培养过程中的监督,可随时修订教学计划,校方保质保量地完成企业订购合作的相关事宜,向企业批量输送毕业生,这种方式是毕业生就业的好形式。

4.校企合作:这种合作是企业根据自己的用人需要与某高校有长期稳定的用人、教学实习合作关系。其特点是高校设置有企业所需要的长线专业,培养层次与企业的用人要求吻合,该高校的毕业生在企业有较高的满意度,企业可根据需要在毕业生中挑选人才,实行双向选择。高校可每年输送部分毕业生去企业就业,高校与企业之间保持一个长期的、稳定的供需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林诗锋.构建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长效机制[J].世纪桥,2009(17).

[2]王俊岭,李德海.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的建设[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08).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第2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类专业;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5)05013804

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向,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其关键环节之一[1]。设计、实习、实验、科研活动等是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环节[2]。其中, 毕业设计作为大学教学中最为重要,与工作岗位接轨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

市政、环境类专业包括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原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等专业,均属于综合性、应用性、交叉性强的学科,学科体系和内容上有诸多交叉渗透,相似性强,因此其毕业设计也有很多一致性。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自1989年招生以来,经过几代教师的努力,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毕业设计的改革取得了诸多成果。文章结合学校市政、环境类专业毕业设计的实际情况,对毕业设计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介绍市政、环境类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实践成果,为相关院校毕业设计改革提供参考。

一、 本科毕业设计存在问题

据调查,自高校扩招以来,本科毕业设计普遍存在质量滑坡现象 [4],许多专家学者针对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大量

研究[5-7]。笔者结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实际情况,查找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利于提高市政、环境类专业毕业设计质量。

(1)设计选题不合理,多为纸上谈兵,与实际工程脱轨严重。许多高校仍在实行约束性选题方式,在选题范围上必然存在过宽或过窄的问题,题目陈旧,与就业实际需求相去甚远,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创造精神。2006年之前,学校给排水专业毕业设计题目主要集中在净水厂设计、污水处理厂设计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设计题目范围较窄,而且很多题目都是假题假做或年复一年的课题重复,与工程实际的设计要求差距较大。环境类专业的水污染控制理论方向,在污废水处理设计中,工艺方案大同小异,缺乏创新。水环境质量评价选题,多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等数学方法代数即可,创新性和实用性较差。这些导致学生参加工作后,一时很难上手,满足不了设计与工程单位对毕业生尽快进入工作状态的要求,与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2)高校连续10多年的扩招造成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与师资数量不足、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缺乏之间存在较大矛盾,直接影响毕业设计质量。1999年扩招以后,市政、环境类专业教师每人指导学生人数在10~20人,造成指导教师精力投入不足,指导深度不够,监督和考核不到位等现象。同时,为了解决高校教师短缺问题,引进的博士直接进入课堂授课、指导设计,没有经历助教过程,缺少实际工程经验,加上科研指标的量化,高校青年教师在教学和科研双趋冲突压力下,往往忙于写论文、申请课题,从而造成重科研轻教学现象,这也导致青年教师的设计指导质量不容乐观。另外,随着毕业生人数增多,与设计相关的图书资料明显不足,设计室更是无法保证,失去了教师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和监督。

(3)学生设计精力投入不足,态度不认真,有的甚至抄袭他人论文等。部分学生忙于找工作,考研面试等,无暇顾及毕业设计。值得指出的是,学校鼓励学生到已签约工作单位结合工程实际完成毕业设计,虽然初衷很好,但从毕业设计成果看,部分学生没有取得预想效果。另外,毕业设计中抄袭现象非常多。通常,学生毕业设计被安排在最后学期的10~15周,设计时间短,任务重,同时,学生常在答辩前才加班加点,匆忙拼凑,敷衍过关。甚至存在照例题套构筑物计算、图纸网上直接下载等现象。

(4)学生虽然对水处理专业原理性知识有一些了解,但是对一些具体的构筑物却很陌生且很难在大脑里构建出这些构筑物,而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时,看到的也只是构筑物外貌,由于池体被水充满,很难看到构筑物内部结构,因此造成设计思路不清晰,设计参数盲目选择,给构筑物设计计算带来很大困难。

(5)高校毕业设计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学校、学院都针对毕业设计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在执行过程中,各级管理部门和指导教师存在执行不严格、不规范现象,从而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另外,毕业设计一次性考核模式(指导教师给予学生学习态度分占20%、评阅教师给予设计成果分占30%、答辩委员会成员给予答辩分占50%),导致学生没有改过的机会,也达不到人才培养的真正效果。

二、 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实践

相信笔者所述我校市政、环境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在其他高校同类专业,甚至所有工科专业都不同程度地有所表现。为此,探究解决高校学生毕业设计解决方法,真正提高毕业设计质量,进而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就成为当前毕业设计改革工作中的重要课题。针对目前市政、环境类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近年毕业设计改革的新做法、新模式、新思考,借鉴国内改革经验,提出毕业设计具体的改革建议[8-10]。

(一)重视毕业设计选题工作

首先,扩大选题范围。目前来看,市政、环境类专业设计题目范围较小,与学生就业范围有较大差距。从毕业生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去净水厂和污水厂的学生较少,去建筑施工单位较多。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利用学校地矿特色,去各企业工作学生比重较大。结合学生就业单位特点设计题目,能提高学生的设计兴趣。因此,最近几年,在了解学生就业方向基础上,设计多个选题方向,学生先选择设计方向,再结合具体工作情况选题,效果较好。在原有净水厂设计、污水处理厂设计、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区域水环境质量评价、工业废水处理站设计基础上,增加的设计方向包括:城市给水排水管网系统优化设计、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建筑小区中水回用工程设计、建筑小区雨水利用工程设计、工业给水处理工程设计、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工程造价等方向。在工业废水处理工程设计中,每年结合学生未来从事工作,进行了矿山废水、皮革废水、化工废水、食品废水、制药废水、钢铁废水等多种废水的设计工作,得到学生和就业单位的认可。

其次,注重设计的灵活性和实效性。目前尽管设计做到了一人一题,但与实际工程结合不足,因此,我们在设计中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例如,从事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学生,与学校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管理、电气自动化等专业学生共同组成设计小组,一起完成学校新校区图书馆、博物馆、实验楼等同一实际工程设计,设计完成后指导施工,真正实现了“真题真做”,避免了抄袭现象,而且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针对软件学得较好的学生,两名学生共同完成同一设计,一名进行笔算,另一名编制软件程序,两者互相校正,共同提高;针对考研学生,指导教师让他们参加所主持课题的实验研究中,跟研究生一起完成论文,使他们尽早进入研究状态。一些学生签到工作后,单位希望去实习,做单位的实际工程设计,对此,我们实行企业和学校双导师制度,单位负责学生在该单位的学习、生活等情况,校内指导教师负责开题、中期检查、毕业答辩,以及与就业单位的联系,定期检查学生毕业设计完成质量,使学生设计质量得到保证。

(二)用多媒体课件协助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

市政、环境类专业毕业设计方向性、规律性和系统性较强,由于学生较多,资源有限,教师每天亲自指导较为困难,教师为学生毕业设计做的指导书又太过简单,而且并不直观。多媒体课件具有文字、图、声、像并茂特点,具有很强的生动性、直观性和条理性,能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生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具有可反复播放特点,学生哪一步骤不懂,就可以对照课件进行观察,直到理解为止。毕业设计指导课件每个设计方向一个,最终将课件模块化,将教师从企业获得的研究课题、合作教育中遇到的实际工程问题,凝练成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均链接到设计模块,建设成为虚拟实践教育平台,可切实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可使资源由一校“独有”,变成多校“共享”。

以制作完成的工业废水处理工程毕业设计指导课件为例,课件内容包括:(1)工业废水处理站设计目的、要求、步骤和原则,设计所用参考规范、手册,形成废水站设计任务书和设计指导书各1份;(2)工业废水处理站基本建设程序;(3)工业废水处理站与污水厂设计的相同点与不同之处;(4)工业废水处理站典型水质(化工废水、钢铁废水、印染废水等)特点及出水标准;(5)工业废水处理站设计前需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6)工业废水处理站工艺路线选择的基本步骤、比选原则;(7)工业废水常见处理方法及国内典型工业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介绍;(8)典型构筑物(调节池、隔油池、水解酸化池、曝气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池、膜法水处理系统等)设计基本理论、池体类型、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分析,设计规范要求,设计参考范例、计算软件编制、构筑物运行动画,现场实际运行工程照片。本部分是课件主体,共链接标准1部、参考计算书籍1本、主体构筑物运用动画7个,制作计算程序3个,插入现场照片25张,图片12张;(9)污泥处理的目的、常见处理方法及系统设计,插入现场照片4张;(10) 工业废水处理站各构筑物的总体布置和废水处理流程的高程设计,介绍了布置原则、计算方法及典型案例分析;(11)工业废水处理工程经济分析及概预算具体方法和软件应用;(12)图纸绘制标准及方法。

(三) 设计全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

实行毕业设计全过程管理,建立质量监控机制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不可或缺环节,采用校、院及教研室三级管理机制来完善毕业设计的系统质量监控。

1.以指导教师、教研室为主的全过程管理

教研室主任制定本专业毕业设计管理办法,从细节上对教师指导和学生设计要求进行规范,并组织中期成果汇报答辩。毕业设计成绩构成改为:指导教师检查设计效果10%+期中答辩20%+评阅教师质疑设计成果20%+毕业答辩50%。指导教师从学生选题、开题报告撰写、方案确定、构筑物设计计算、绘图全过程进行指导、检查。笔者几年的指导发现,指导教师平时考核不仅看学生出勤,平时提交成果,还要多问学生“为什么”。因为一些学生设计中往往从手册或参考书上套公式计算,没弄清构筑物去除污染物原理、构筑物结构等基本知识。比如气浮池设计,要学生首先了解除油方法、选择气浮池原因、气浮池种类、除油机理、运行过程、池体结构,然后绘出草图,再设计计算,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才能真正学到知识。

2.院级教学管理与监督机制

学院形成以教学副院长为组长的指导、监督小组,成员包括各专业退休返聘的老教授、教务科教学管理人员。教务科教学管理人员从形式、进度进行检查,老教授利用自己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不仅能指出设计存在问题,还能提出改进方案,在提高设计质量的同时,有效地带动了年轻教师的成长。

3.校级教学管理与监督机制

学校制定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制度汇编》,从毕业设计工作条例、写作规范、校外毕业设计管理办法、优秀毕业设计评选、成绩不及格率最低3%的规定、开题报告、附本等方面进行规范化要求,并组成校督导检查组,进行初、中、末的全程检查,促进设计质量的提高。

三、 结语

毕业设计作为大学教学中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可培养、提高和展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对市政、环境类专业学生来讲,更是紧密联系工程实际,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步骤。文章结合我校市政、环境类专业毕业设计中常见问题,提出了一些实践对策,供同行参考,希望能有利于工程类高校实践能力培养质量的提高。参考文献:

[1] 潘一山.探索三学期制运行模式 推进校企合作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3(Z1):57-58.

[2] 王蕾,王秀丽.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6):647-649.

[3]李喜林,曹启坤,肖建华.大四学生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10(12):58-61.

[4]郭登峰,潘剑波.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降原因剖析及对策[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4):107-109.

[5] 张庆乐,董建,王虹,等.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5):66-67.

[6] 廖志凌,邵学军,刘贤兴,等.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6(2):82-85.

[7] 方茜.给水排水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6):118-121.

[8] 李喜林,刘海卿,曹启坤,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合作教育模式[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4):430-432.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9-0301-02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现状分析

1.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概述。近年来,学术界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界定和论述方面的研究文献数量呈上升趋势,不论是从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理论研究的人员,还是就业实践工作者,都越来越关注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对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性。我认为,简言之,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指的是为方便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相互了解和双向选择而提供或设立的场所和平台,就业市场的构成包括时间、地点、组织者、参与者和参与方式。通化师范学院张晓娟在《大学生就业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对比分析》一文中,按照是否使用互联网作为双向选择的主要途径,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并作了深入的对比分析。本文采用这种分类方法,从有形就业市场和无形就业市场两个方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进行论述。

2.有形就业市场。有形就业市场是指政府、人才服务机构、行业协会、高校等定期或不定期地在专门就业场所组织举办的不同规模的人才洽谈会、交流会和专场招聘会。有形就业市场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提供了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平台,供求双方得到的信息准确性程度较高,深受广大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欢迎。但有形就业市场耗时较长,成本较高。目前,有形就业市场在就业双向选择中占主要地位。

3.无形就业市场。无形就业市场是以互联网招聘作为就业双向选择的参与方式而形成的就业市场。无形就业市场以其方便、快捷和低成本的特点,为招聘双方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费用,极大地提高了招聘工作的效率。但在网络招聘中,因供需双方不是直接接触,信息的真实性及信用度的保障尚存在一些问题。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相关保障措施的不断完善,网络无形就业市场开始受到许多行业用人单位的青睐,其作用及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主体作用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主体主要由政府部门、高校、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四部分构成,每一个组成部分在建设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政府。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过程,从本质上讲,是国家人力资源的配置过程。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对促进人力资源的科学、合理和优化配置具有重要作用。人力资源的配置需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基础性调节,但市场的调节不是万能的,譬如供求失衡、就业歧视、创业扶持等问题,都需要政府部门进行规范、调控和管理。政府应该通过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努力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建设和完善提供良好的政策、法律和社会环境,提供优质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2.高校。高校的就业工作是毕业生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的“中间环节”和“服务环节”,高校需要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建设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工作过程中,高校一方面要认真、周到、细致地做好各类校园大型就业洽谈会和专场招聘会,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政府部门和人才组织举办的各类人才交流会,加大走访用人单位工作力度,切实提高工作效度,积极开拓有形就业市场,另一方面也要增加计算机等网络设备和技术的投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深入挖掘和招聘信息,积极组织和协助用人单位组织毕业生参加各种网络招聘会,积极开拓无形就业市场。此外,高校应该将就业市场建设与深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结合起来,依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增强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3.大学生。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主要参与者的大学毕业生,从“营销理论”的角度讲,就是高校生产的“产品”。“产品”要进入市场,要顺利地销售出去,而且还要“卖”到合理的价钱,这个“产品”必须具备四个重要的标准:一是“产品”为市场所需,二是“产品”质量合格,三是“产品”标价合理,四是“产品”具有比较优势,这四个标准即毕业生及其所学专业应该是社会需要的,毕业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应被社会用人单位所认可,毕业生的定位和期望值客观合理,毕业生具有竞争优势。毕业生能否达到这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将会影响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能否持续和健康发展。

4.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是毕业生就业的“入口”,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主要参与者,用人单位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重中之重”。用人单位能否积极参与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来,将直接决定着就业市场的兴衰。用人单位层次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到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高低。

三、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思路和对策

1.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政府部门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从制度安排上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保障,并加大就业市场的调控、规范和管理力度,彻底消除就业市场运行中的不良现象。高校就业工作职能部门应该加大走访和开拓有形就业市场的工作力度,增加对网络无形市场建设工作的投入,不断深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扎实做好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大学生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强化自己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合理定位自己的目标和期望值,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就业市场中去。用人单位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积极响应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吸纳毕业生就业,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平台,建立相关的职业指导计划,给大学生提供必要的职业培养和训练,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并举。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主体在建设和完善有形就业市场的同时,应该积极开拓无形就业市场,有形和无形并举。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无形网络就业市场不仅可以极大地降低招聘和应聘的成本,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双向选择的工作效率。政府部门应构建起相应的监控体系,加大对网络招聘信用度的监督和管理,积极引导和建设真实、文明、科学、高效的网络招聘环境新潮流,杜绝虚假、欺骗、低俗的网络招聘现象的发生。高校及毕业生要提高警惕,辨别真伪,防止上当受骗。

3.引入“营销理念”。从企业产品“营销理论”的角度讲,大学生即可视为高校的“产品”。高校培养出的大学生要想实现顺利就业和充分、稳定就业,第一,要确保培养的大学生能够为就业市场所需要;第二,要确保培养的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及素养合格,能够在岗位上发挥作用;第三,培养的大学生能够给自己准确定位,设立客观合理的就业期望值;第四,所培养的大学生就业优势明显。因此,高校一要建立招生、教学和就业工作协调联动机制;二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三要加强就业思想教育,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适度调整就业期望值;四要切实增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4.实施“品牌战略”。要开拓广泛、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市场,高校应该实施毕业生“品牌战略”。高校能否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就业市场合作关系,最终取决于所培养的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实际表现。当前,各高校争夺就业市场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牢牢占领广泛的就业市场,必须用战略的眼光看问题,下大气力做好毕业生这个潜在的品牌,要在大学生的培养上下工夫,力争使所培养的毕业生能够经得起工作岗位和时间的检验,经得起用人单位的检验,唯有如此,才能通过毕业生体现出学校的素质和水平,吸引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5.创新工作方式方法。(1)变传统的由高校就业工作职能部门单独走访用人单位为政府主管部门牵头,高校就业、招生、教学、科研、校友、宣传工作等职能部门及各二级学院为成员的团队走访,既便于与目标地域人事人才部门的沟通和交流,又有利于形成多方位、多领域的合作关系,以点带面,相互带动,共同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跨越式发展。(2)变过去的单一走访企事业用人单位为走访行业类、协会类等用人单位建立的正式或非正式组织,有利于吸引大型招聘团队来校招聘。(3)走访用人单位,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工作应该形成一定的体制和机制,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方案,将其从临时性工作任务转变为经常性的专项工作业务,安排专人长期负责。(4)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就业市场建设目标工作考核责任制,并落实相应的奖惩办法,引导和树立“全员参与”的“大就业”观念,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努力扩大毕业生就业市场资源。

参考文献:

[1].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EB/OL].http://news.省略/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_7.htm,2007-10-

15/2007-10-24.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第4篇

关键词:就业促进;政策;模糊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

基金项目:河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课题(项目编号:JRS-2014-1155)资助项目;河北金融学院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发展专项课题(项目编号:HBFUGJ141106)自主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3月3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趋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下降,失业人数不断增加,然而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却未相应增加,市场供需严重失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目前,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无业可就、有业不就、有业难就、就业质量下降、被就业和就业弱势群体大量存在等。

就业率原本只是学校统计就业时的一个参数,不期然竟演变成学校招生的招牌,进而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展示政绩的指标。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以虚高的就业率骗取国家投入和社会信任,而教育主管部门也以此作为一项政绩向社会交代,这种风气甚至影响到地方政府。不能否认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乃至地方政府在推动大学生就业上的积极努力,但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过度强调就业率,并将就业率指标纳入政绩考核,必然导致“欺上瞒下”行为的产生,进而使得大学生就业难的真问题迟迟得不到缓解。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总量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并存的结果,也与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有密切关系。总的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2、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及各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完善,工资水平高,物质生活条件富裕,大部分毕业生都趋向于到这些地域求职,造成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人才供给过剩,而广大西部落后地区、农村艰苦地区却长时间处于人才短缺的状态。

3、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不合理。河北省高校教育体制改革过程缺乏明确绩效评价体系,学科建设、学术发展,特别是专业设置难以满足市场经济对人才的发展要求,这使得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

4、就业歧视现象严重。70%的毕业生认为存在就业歧视现象,而55%的人曾遭受过就业歧视,包括性别、户籍、学历、专业、经验、外貌、健康等,其中最严重的是经验、学历、性别和户籍歧视。

5、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不切实际。部分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标准、薪酬期望、就业预期等方面不切实际,盲目跟潮求大,即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求高,即高职位、高薪酬,不能根据自己情况和变化了的就业市场调整就业目标,不愿从事基层、基础工作,从而使就业面日趋狭窄,甚至出现有业不就比无业可就还要多的现象。

6、社会人才观不合理。调研中发现:有88.4%的用人单位希望招聘高学历的毕业生,家长们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名牌大学,上研究生,然后找好的工作,学校也片面追求升学率,盲目追求升格,专科要升本科,大学争取上硕士点、博士点,这样的社会氛围在日益强化。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变迁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城乡基层就业政策(主要包括“村官计划”、“三支一扶”、“特岗”、“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二是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政策;三是自主创业政策;四是到企业和科研单位参与重大项目政策;五是就业指导服务与就业援助(如见习政策);六是应征入伍政策。具体包括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积极聘用高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与就业援助政策等。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综合评估模型

1、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综合评估体系的建立。结合河北省的实际情况,本项目主要从就业促进政策的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效果三个大方面来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进行综合评估。考虑到评价指标的全面性、系统性、简洁性以及可操作性四个原则,我们把这三个大指标详细地划分成15个要素,基本上能够反映出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的执行情况。基于以上分析,构建一套由3个一级指标和15个具体指标构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如表1所示。(表1)

2、评价体系的计算。此评价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考虑到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客观性、可操作性,本文利用F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依据0.1~0.9数量标度取值,构造模糊一致矩阵,结合数学软件Matlab实现数据矩阵的运算,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向量,并进行单层次排序。具体权重计算结果见表1。 四、应用综合评价模型,改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

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根据上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我们可以从政府、用人单位、高校、社会媒介、高校毕业生五个方面来提出了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构建全方位的就业促进机制的基本构想。

1、完善政府主导的宏观就业调控机制。真正的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应该由政府牵动,让政府来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来规范市场行为。政府是主导,不是包办代办。它从政策宏观指导、发展方向、发展战略角度主导高校毕业生就业。

2、构建高校的市场化声誉机制。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所以声誉机制的建立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熟的标志。而监管只能产生秩序不能产生和谐,只有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市场声誉机制,才能真正解决高校毕业生“被就业”和结构性失业问题。因此,我们要形成高校声誉的市场价值,大力推进高校自主权的落实,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建立就业指导机制。

3、优化中小企业激励机制。中小企业的激励机制是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我们要继续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和落实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的平等待遇,构建联合培养机制,“订单式”培养的模式使一度办学维艰的中等职业教育逐步走出了困境,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实力也得到增强。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心理因素学生就业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的发展,高职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十分突出,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比较复杂,社会各界对此有诸多探讨和分析。本文从高职毕业生就业这个角度,着重分析了心理因素对高职学生就业的影响。

一、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现状

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高职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初次就业率普遍偏低,2002至2005年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64.7%、55.7%、61%和62.1%,较全国同期高校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65%、70%、73%和72.6%,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对于2007年全国就业率的预计,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人力资源专家康小明的回答也并不乐观:“排除统计误差,到2007年7月达到60%已经很不错了。”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一方面与用人单位不切实际的追求高学历,对高职毕业生存在理论知识薄弱、学历低的偏见有关,另一方面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市场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有关,还与不健全的市场就业机制有关;就高职毕业生自身来讲,不健康的就业心理,是导致就业难,甚至毕业即失业的重要原因。

二、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心理因素

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复杂过程,受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从现实看,笔者认为,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心理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畏惧自卑心理。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在传统学术型高等教育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社会上还普遍存在重理论知识轻实践技能的观念,对高职院校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的社会地位认可度低,大多数学生感觉就读高职院校在学历层次上低于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对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缺乏正确的定位,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加以在现实中部分用人单位不切实际的要求高学历,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导致高职毕业生普遍存在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

(二)过分依赖心理。从高职毕业生成长的经历来看,处在这一年龄段的高职毕业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基本是在比较封闭的环境中成长,缺乏必要的社会生活阅历和经验,缺乏基本的就业竞争能力,自身对家庭和学校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再者受传统就业分配观念的影响,仍然有相当多的毕业生把就业寄希望于就读的学院,缺乏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就业的心理准备。

(三)盲目从众心理。由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和办学理念等方面的原因,高职毕业生的质量与人才市场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大多数学生一方面感觉自身专业理论水平不过硬,专业技能粗浅,难以达到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另一方面,缺乏基本的自我了解,对自己的择业目标和今后的发展不明确,有随大流的意识,导致所谓的热门专业岗位僧多粥少,冷门专业岗位门可罗雀的局面,造成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形势上的显性过剩。

三、对策

高职毕业生是我国人力资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就业问题,涉及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能否继续深入,市场化就业机制能否建立和完善,全社会能否合理有效利用人才资源和树立起正确的人才观。从深层次上讲,涉及建设和谐稳定小康社会的大局。因此,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高职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一)实现教育机制创新。要针对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机制弊端,强化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教育机制,突出办学区域特色,专业特色,专业设置应顺应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市场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对现有设置不合理或市场需求过剩的专业,加快调整步伐。以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突出实用性,着力提高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同时,要改变封闭单一的办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与市场接轨,采取“订单式”办学模式,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招生对象、规模和教学内容。这样,高职毕业生在学习阶段,既可有较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趋向,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发现和改进自己的不足,又可提前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锻炼和提高毕业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弥补高职毕业生在学历层次上的先天不足,使高职毕业生无论在心理准备方面,还是在专业技能方面,都能够为走向市场,应对竞争,贡献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宏观调控职能,根据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指导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加大高职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完善和落实力度,消除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性壁垒和限制性措施。实行政策扶持,拓宽就业渠道,鼓励高职毕业生到实用型人才缺乏的地区和单位就业,制定具体措施,引导用人单位按实际岗位需要合理用人,避免人才高消费的浪费现象,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自由流动。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机制,指导高职院校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避免教育资源和人才的浪费。建立毕业生就业监管体系,推进阳光就业,从制度上规范人才市场的运作机制,为高职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加强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高职院校作为高职毕业生的培养基地,要在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前提下,积极做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一是要配备专业指导教师,从学生入校开始,认真研究和分析每一个学生的自身特点,帮助其着手制定执业发展规划,并鼓励他们为此而作心理和知识技能方面的准备;二是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机制,与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建立密切联系,及时掌握人才市场需求动向,积极沟通社会用人单位,做好毕业生的推荐工作,及时、准确的为高职毕业生提供需求信息,既要把学生招进来培养成材,同时更要把学生输送到工作岗位上;三是要经常性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要定期举办毕业学生推荐会,这样可以一方面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另一方面也让社会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加深学生与社会、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为高职毕业生就业提供畅通的渠道。

参考文献: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第6篇

〔关键词〕北京钢铁学院;人才培养;人才现象;市长现象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5)04-0059-05

北京钢铁学院①(以下简称“钢院”)是新中国初期成立的单科性工业学院的典型代表,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主要面向钢铁行业培养人才的高等学府,是著名的“学院”之一,具有鲜明的钢铁行业背景和矿冶学科特色。钢院(1952-1966)共培养学生约14400人。在政治人才方面,担任副部级以上领导职务的至少有32人,平均约440名学生中走出一位副部级以上领导干部;曾担任市长职务的至少有23人②

,平均约626名学生中走出一位市长。非常巧的是,院长高芸生曾任黄石市市长,副院长张文奇曾任唐山市副市长。这一现象,称之为钢院人才培养的“市长现象”。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产生这一独特教育现象和人才现象的原因。

一、 工业化的时代背景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工业化进程,无论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历史选择,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的主导思想,工科人才更容易走到政治前台。当时国家高度重视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吸引了大批优秀学子怀着“工业兴国”的理想报考工科院校。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大批懂经济、懂工业的领导人才,大批企业负责人走上行政领导岗位。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工科人才的素质与这一时期的社会因素非常契合。正如贾鹤鹏同志在分析清华大学为什么涌现出大批政治人才时指出:“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主导思想,可以说一直是‘不问白猫黑猫’的实用精神。而在这种精神的主导下,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一直没有被过多的争论所困扰,或者说争论归争论,干事儿归干事儿。这也让工科教育出来的实干和执行力成为中国更加被欣赏的能力。”2011年8月5日,凤凰网发表的文章《盘点大陆地区走出国家领导人最多的高校》③指出,培养领导最多的十所高校是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其中,除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是以人文社科为主的大学外,其他八所高校均为理工科大学。文中提到的这十所高校培养的国家领导人大多都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大学,在改革开放后陆续走上政治舞台的。

从表1列出的钢院23名市长的成长路径来说,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后来转入政界或最终从企业负责人岗位转入政界的有22人,占95%,几乎成为这一时期市长校友的唯一职业路径。

二、 城镇化的历史选择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其中一个重要路径就是依托矿山、冶金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建立矿业城市。其背后的机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因为物流成本高,工业企业大多依托原料产地而建,尤其是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譬如采矿、冶金、石油、化工等工业企业。更重要的是,这类企业都是特大型企业,综合度高,企业规模大,人员数量多,对周围涉及生产、生活配套设施的专业化程度要求多,因此自然就形成了一个“城市”。

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这样的城市越来越多,正如中国矿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朱训所言:“由于一大批大型矿产地的发现和勘探开发的成功,在那些原是荒无人烟或人烟稀少的地区有400多座新兴矿业城镇拔地而起,如大庆、包头、金昌、白银、嘉峪关、克拉玛依、大同、平顶山、淮南、淮北、阳泉、乌海、鞍山、本溪、盘锦、松源、七台河、鸡西、铜陵、马鞍山、新余、德兴、三门峡、黄石、郴州、云浮、铜川、石嘴山、东营等等,大大加快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据不完全统计,1980年全国有矿业城市43个,占当时全国城市总数的98%,1997年在全国666个城市中有矿业城市160个,占25%。”这里所说的矿业,包括石油、煤炭、金属矿,其中金属矿又分黑色金属矿和有色金属矿。

在这些城市,由矿业企业负责人出任城市经委主任、副市长、市长乃至省长,在过去乃至今天几乎是干部选拔的一个常态。以山西这一能源大省的四任省长为例,胡富国省长毕业于辽宁阜新矿业学院采煤专业,孙文盛省长毕业于山东冶金学院有色冶炼专业,刘振华省长毕业于东北大学真空技术设备专业,王君省长毕业于山西矿业学院采煤专业。因此,像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南大学、阜新矿业学院等矿业类高校,因为培养了大量的矿业企业负责人,因此也都是培养市长、省长较多的高校。

三、 矿业类高校的共性

在矿业类高校中,相比煤炭、石油、有色行业高校,钢铁行业高校更容易培养出市长,这是由钢铁工业和此类高校的特点决定的。就钢铁工业的特点而言,(一)钢铁工业属劳动力密集型重工业,企业规模大、员工数量多、社会服务机构庞杂。譬如,上世纪九十年代鞍山钢铁公司的员工大约有20万人,企业办有医院、商店、副食品基地、学校、法院甚至殡仪馆等配套设施,可以说就像一座自成系统的“城市”。(二)相比煤炭、石油企业,钢铁企业的产业流程长,涉及采矿、冶金、加工、机械、化工等行业,属于多学科、多工种协作配合的联合企业,因此对各类专业人才的吸纳广泛,而这些人才都有可能成为钢铁企业负责人。(三)钢铁是工业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最主要的物质基础之一。钢铁企业在所在地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大、地位高,因此其负责人比其他企业的负责人更容易优先被选入政界。(四)钢铁企业的建设不像煤炭、石油那样对资源所在地区的依赖性大,既可以建在大城市,也可以建在中小城市,既可以建在有矿的地方,也可以建在无矿但交通便利、水和动力资源丰富的地方,再加上铁矿资源分布广泛,因此钢铁企业数量多、区域分布广(即区域分布“方差大”),因此涌现市长的人数也就会更多。

就钢铁行业高校的特点而言,由于钢铁行业对专业需求广泛,此类高校一般都设有采矿、冶金、机械、材料等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到钢铁企业就业并有可能成长为钢铁企业负责人,而且可以到矿山、机械等领域发挥作用并成长为相应企业负责人(即行业分布“方差大”),而这些企业多为所在城市的大型骨干企业,因此进入政坛的机会相对比较多。

总结分析学校培养的23位市长,其中采矿系毕业2人,冶金系毕业8人,机械系毕业4人,压力加工系毕业3人,金相热处理系毕业5人,物理化学系毕业1人。其中,从钢铁企业出身的13人,从矿山企业出身的2人,从机械企业出身的7人,其他1人。总之,钢铁企业的这些特点使钢铁行业高校更容易培养市长,譬如东北大学担任市长的校友有上海市副市长艾宝俊、沈阳市市长陈海波、深圳原市委书记刘玉浦等。武汉钢铁学院担任市长的校友有厦门市市长张昌平、洛阳市市长李贵基、咸宁市市长李兵等。

四、 钢院办学理念的特质

钢院人才培养的“市长现象”,与学校的文化传统和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据表1所列市长的职业发展路径,可以看出,大多在成为市长之前,都担任钢铁、矿业、机械企业的负责人。担任企业负责人,至少要具备四个条件:(一)业务能力强,具备实干精神;(二)组织、表达能力强;(三)思想素质好,走群众路线,得到群众认可;(四)具有比较优势。钢院(1952―1966)非常重视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业务能力,培养学生的群众观点、劳动观点、实干精神和组织能力。再加上冶金工业是大工程,需要集体操作、团队配合,因此,毕业生在工作中自然比较重视人际关系,重视团结。

此外,这一时期的钢院是中国钢铁行业的最高学府,是冶金部实力最强的高校,这使得钢院毕业生在与东北大学、武汉钢铁学院、鞍山钢铁学院等同类高校毕业生竞争时,无论业务能力还是自信心都有着天然的比较优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在长期以来的行业办学和计划经济就业体制下,冶金行业和钢铁企业的毕业生主要由冶金行业高校培养,实力比钢院强的其他高校到钢铁行业就业的毕业生很少,这就使得钢院毕业生在冶金尤其是钢铁行业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也就是说在同等情况下更容易受到关注。

笔者曾采访过一位钢铁企业组织部门的负责人,他说企业里面提拔干部,一是群众认可,即业务、为人方面得到群众好评;二是领导认可,即组织表达能力强,政治素质好。如果这两方面都差不多,毕业学校好的学生更有优势。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钢院的地位给了钢院毕业生在冶金、钢铁行业脱颖而出的起始机会。当然,谁能利用这种起始机会进一步发展起来,则与个人的努力和机遇有关。

五、 首都区位文化的影响

钢院人才培养的“市长现象”,还与学校处在北京这一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有较大关系。前文谈到的培养领导干部最多的十所高校,有五所分布在北京。此外,北京的一些其他高校也都培养出杰出的政治人才,如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截至目前,新中国成立以后进入大学读书并在后来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领导职务的共13人,其中来自北京高校的毕业生有11人,分别是清华大学的、、吴邦国、黄菊、吴官正,北京大学的,中国地质大学的,北京理工大学的曾庆红,北京科技大学的罗干,北京化工大学的贺国强,中国石油大学的(涉嫌受贿、、故意泄露国家秘密,已开被除党籍处分,待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来自外地高校的2人,分别是河北工业学院的贾庆林、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李长春。总之,北京高校培养了全国最多的政治领军人才。

这背后的原因,一方面反映了北京高校的办学质量,另一方面与学生接受北京的文化熏陶而具备更强的精英意识有关。因为,多年来中国政治经济发展“顶层设计”的特点很强,无论是政治精英还是特大型企业与组织的负责人,除了具备工程师的实干精神和纪律之外,还必须有一种为国家民族的使命而勇于负责的挑头精神,即精英意识。“这种精英意识更适合在北京这样的政治中心得到滋润和发展,因为精英们在这里汲取的滋养,是中国其他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具备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北京高校读书的大学生,有机会参加更多的政治活动,有机会在毕业前当面聆听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教诲,有机会近距离地感受国家政治经济变革的脉搏,因而会有着更强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担当。据机械系53级校友罗圣国教授回忆,他在大学期间,在天桥剧场看戏时曾碰到过刘少奇、同志,在观看篮球赛时碰到过邓小平、同志。此外,尽管这一时期的许多政治运动都是错误的,但在复杂政治运动中的历练和培养也使得他们在后来具备了更加成熟的政治素养。因此,在信息相对封闭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精英意识的培养而言,在北京与在外地读书有着显著差异,也就是说,北京高校在培养政治人才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总之,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人才培养的“市长现象”的背后,既体现了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时代背景,又体现着钢铁在工业中的特殊地位;既体现了学校主体学科的行业特点,又体现着学校注重实践的办学传统;还反映了学校特殊的区位文化。这一现象是一定时期教育内因与外因、主体与客体、系统与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第7篇

[论文摘要]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毕业生就业难有各方面的原因,应强化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构建全程化的就业指导的模式,建立全员化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1973年美国学者马丁·特罗(MartinTrow)向OECD提交了著名的《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论文,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被世人承认,。他根据一个国家高等学校能够容纳大学适龄人口的比例,把高等教育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适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大约在15%以内为精英教育阶段,在15%至50%为大众化教育阶段,在50%以上为普及教育阶段。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达到338万,2006年达413万,每年以将近70万的速度增长。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必然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大众化,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大众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知识经济时代对劳动力教育水平的提高将促使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更多地进入普通劳动者的行列,大学生的就业岗位从“金字塔”顶端向下滑,这标志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大众化”的来临,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分析形势,调整策略,以市场为导向,建立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建立健全各种就业制度,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搞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一)就业市场体系和机制不完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的改革,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精简机构,压缩编制,使得接收毕业生的数量处于低谷状态,使得这些传统的毕业生就业主渠道的吸纳能力下降,大量接收毕业生存在很大的困难。加上我国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系统只是初步形成,毕业生就业信息不够通畅,有的地方和高校对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一些地方贯彻落实国务院及有关部委政策措施不到位,在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市场规范、市场监督方面的主导作用不够,使得某些单位想要的人要不了,毕业生想去的地方去不成。

(二)高等教育结构矛盾突出。当前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结构、毕业生的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适应社会需要的因素。从人才培养质量和模式上看,高校过于强调学科标准、知识灌输、静态评估,对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学生难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从学科结构上看,专业划分、招生结构和教学组织过于僵化,缺乏应变性。这种不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模式与社会实际需求的脱节是造成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毕业生自身因素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仍然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主要难题虽然多数毕业生择业时,能根据专业特点寻找职业,以做到专业特点与职业要求相匹配:但也有不少学生盲目追求高薪酬、高职位,忽视自身的专业特长,就业期望值与社会需求、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反差太大,加大了就业难度。另外,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影响顺利就业。独生子女因在社会的人际环境相对狭小与封闭,家庭对其抱有较高的期望,学习心理压力过重等因素,导致他们心理相对孤僻和敏感,盲从依赖,缺乏独立性,其择业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极大的依赖性和消极被动性。

(四)用人单位择人观念的影响。受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人才市场的功利化、实用化以及一定区域内买方市场的形成造成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一定的冲击。一些用人单位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在招聘人员时。认为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进入角色的过程较短,与刚从大学毕业的毕业生相比更容易从基层做起,比较稳定。可以减少企业的培养成本。有的单位盲目提高选材标准,本来大专生就能够胜任的工作岗位却偏非要本科学历甚至是硕士不可。此外,有的单位越来越看重学校名望而忽视毕业生实力,名牌学校的毕业生供不应求、非常抢手,而一般高校则显得有些冷清,造成学校之间冷热不均。

二、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主要有政策指导、理论指导、心理指导、技术指导、信息指导等.真正意义上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与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校毕业生的需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一)职能发挥不理想。在近二十年的时问里,我国高校就业体制实现了从计划分配到按市场就业的快速转变,但由于重视不够,有些高校就业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存在差距。甚至就业指导机构不健全,经费投入不够,工作人员不到位且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较低。有些高校虽然专门设立了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机构,但就业工作制度、机制没有形成,使得就业工作主要以审核生源、申报就业方案、签证、统计就业率等琐碎工作为主,充满了行政色彩,很难行使就业指导的职能,远远满足不了毕业生及社会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需求。而且由于缺乏长期的系统的业务学习与培训,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指导工作难以达到职业化、专业化的要求。

(二)信息化程度低。信息化既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工作目标,也是重要的工作手段之一。许多高校在这方面的投入力度远远不够,办公系统自动化、信息网络建设缓慢。同时,由于缺乏对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变化趋势的了解,加之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尚未实现从“等米下锅”到“找米下锅”的信息搜集工作方式的转变,因此信息来源分散。导致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

(三)形式僵化。缺乏个性化的指导。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较为常见的方法是泛泛地向毕业生进行单向“灌输”,召开“毕业生动员会”、“就业形势、政策报告会”等,普遍缺乏针对高校毕业生个性特点的互动式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指导形式多年不变,缺乏新意和吸引力,不能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在市场调查、信息交流等诸项服务上,均无法满足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在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毕业前阶段性指导工作模式,显然已无法在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等方面有所作为。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策略

高校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矛盾的日益凸现,社会对高等教育关注的热点从“升学难”转向“就业难”的现实。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态度、举措、力度和结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将关系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笔者认为必须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促进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它涉及到许多学科和领域,其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都是每一个就业工作人员。特别是就业指导老师应该掌握的,就业指导人员应该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使得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

(二)实现就业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信息化既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目标也是重要工作手段。高校要加大力度,动员各方面力量,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需求信息,更须加大投入,抓紧进行就业信息网络等建设。努力实现资源共享。

(三)构建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模式。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就是从大学一年级开始,依据“双向选择、人职匹配”的职业指导理论和大学生成长阶段,学校通过教学计划对大学生分年级、分阶段,以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心理测试指导、学业指导、创业指导和升学指导为指导体系,结合学生共性和个性,采取有效方式和措施实施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而实现职业目标。

1、职业生涯设计指导。职业生涯设计是对就业环境、就业形势以及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思维方式、道德水准等进行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就是指导人员运用职业生涯设计的相关理论,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陛地帮助他们进行职业定向定位,科学地勾勒出他们将来的职业生涯状态,真正做到“人职匹配”,提高就业质量。因此,做好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对于毕业生科学地进行职业定位,正确认识社会竞争和自身在这社会中的价值,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2、心理健康教育及指导。求职择业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心理考验的过程。心理素质如何,对就业目标的确定、就业目标的实现、职业成就的评价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就业市场是一个崭新而奇异的空间,他们第一次面对严峻的就业竞争形势,心理上往往会出现一些盲点和误区。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对于大学生的择业心态应进行认真的分析并加以积极的引导、疏导,帮助他们确立健康积极的择业心态。

3、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升学指导。当前,有些高校认为“大众化”了。可以放松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这是不对的。只有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注重能力培养,使大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让学生能够不断自学提高,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一方面要加强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要合理优化知识结构,重视人文科学学习。书本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间接的知识,没有内化到个体身心结构中时,都是外在的东西;转化为个体需要后就会被个体吸收应用。

另一方面,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和关注市场改革的取向,及时调整学校的学科和专业结构,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要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参与学校教学改革,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学生科研活动,通过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提高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再一方面,要为大学生报考硕士、博士研究生和第二学位提供需求院校需求专业等信息及政策的咨询。通过参考学生的职业理想、个性特点、智能水平、身体素质、家庭状况等,指导学生选择升学的院校和专业。

4、创业指导。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就是改变就业观念,利用自己的知识、才能和技术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伙伴等方式创立新的就业岗位,即大学毕业生不做现有就业岗位的竞争者,而是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美国人明确提出要把高等学校办成“创业者的熔炉”,他们在就业指导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要求学生~方面运用各种方法“永远追求更多的知识”,另一方面叉要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取得更好的实际效果,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在党的十六次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这说明我国已经具备了“自主创业”的理论和政策上的准备。美国的“自主创业策略”可以为我们的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一些很有益的启示。引导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有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而且有助于经济的繁荣。我国在鼓励自主创业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上,还处于自发状态。大学生是创造力较强的一个群体,如何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和支持他们进行自主创业,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有待创新的方面。

(四)建立全员化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1、全面统筹,齐抓共管。高校应协调校内各级党政部门,互相配合,团结协作,发动全校教职员工都来关心毕业生就业工作,形成校级领导、职能部门、院(系)级领导、辅导员以及专业导师组成的工作体系,校、院(系)两级齐抓共管,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第8篇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就业难 政府责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教育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规模上看,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规模在高等教育中已占了“半壁江山”,截至2008年,高职院校全国共有1184所,年招生规模达310多万人,在校生900多万人。但是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日趋扩大的今天,我们不可忽视这样一个问题:高职学生的就业形式越来越严峻,许多高职学生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危机。高职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和社会稳定,而且关系到学生本人的生存和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要深刻认识到解决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应着力推进相关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为高职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高职学生就业的现状调查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号召下,全国各地的高职教育取得了突破性发展,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也在逐年增加。高职教育倡导的“理论加实践”的教育理论,使得高职学生在实践能力及动手能力方面比一般本科院校的毕业生略高一筹。正是基于这一优势,许多用人单位都比较青睐高职毕业生,这也使得高职学生总体就业率逐年提高。第三方教育咨询研究机构麦可思调查研究发现,2009届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5.2%,比2008届(83.5%)高了1.7个百分点,比2007届(84.1%)高了1.1个百分点。连续四年高职高专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与非“211”本科院校差距缩小,百分点差距从2006届到2009届分别为7.2、6.3、3.8和2.2,在同样的经济形势下高职就业率提高较快。但是,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高职学生高就业率背景下反映的问题。

(一)高就业率背后的高离职率。

麦可思在《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指出,2009届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为45%,远远高于“211”本科院校22%、非“211”本科院校33%的离职率。同时,该调查报告发现,2009届大学毕业生离职的主要类型是主动离职,达88%,排在离职的前三位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占31%;薪资福利偏低,占25%;想改变职业和行业,占13%。

(二)高就业率背后的高失业率。

如上所述,88%的高职学生主动离职后,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第二次就业,导致了高职学生失业率增加。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在第一次就业后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第二次就业的眼光抬高了。原因之二是社会上提供的就业岗位要么是招不到学生,要么是学生不愿意去,两者之间不能衔接。

综上,高职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了制约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为了使高职教育进入良性循环发展,有必要对高职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二、高职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内部原因。

1.高职院校本身的原因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很多高职院校是从中专院校转型而来,因此,社会对高职教育和高职院校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出身非名门”,因此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相比,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肯定度不高。这使得高职毕业生无法对自己进行合理定位,进而影响了自己的就业。同时部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高等职业教育所确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如上所述,许多高职院校是从中专转型而来。这一转型也许是“形势所逼”,也许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也许是为了谋求学院更好的发展。不管原因如何,这些转型而来的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还是有差距的,所培养的高职毕业生在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有明显的不足,这就使得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

此外,我国的高职教育总体水平不高,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不合理,高职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也存在问题。除此之外,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特别是“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很多教师难以培养“双证”的学生,这使得高职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缺少了优势。

2.高职学生自身的原因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企业需要的是技术能力高、能实现“零距离”上岗的毕业生。这样既能充分发挥高职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职工培训成本。但目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技能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不少毕业生缺乏一专多能的水平,需要较长时间来适应工作岗位,企业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金钱对毕业生进行岗位培训。有些用人单位反映,许多高职毕业生的理论水平不如本科生,动手实践能力不如职高或中专生,这使得高职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严重影响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

(二)外部原因。

1.社会对高职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

在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经20载。如今的高职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这使得高职教育的发展出现了可喜的势头,很多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还超过一些二本院校。虽然如此,但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度与肯定度还远远不够,许多人还存在着“高职生是不是大学生”的疑惑。

2.用人单位存在着一些偏颇的认识

一些用人单位在选用人才时存在着盲目性,过于看重文凭,并将文凭等同于能力与水平。一个求职者的文凭越高,便意味着他的能力越高。而高职学生在大学生中文凭最低,学历上的劣势使他们常常处于人才竞争中的下风。

三、高职学生就业的解决途径

就业不仅是人谋生、乐生的需要,而且是人最基本的权利。有就业条件个人不利用,是个人放弃就业权,而如果个人努力社会条件却不具备,则是社会的责任,即政府的责任。同时,发展职业教育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因此,它理所当然应该成为政府最重要的职责之一。世界上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强制干预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发挥宏观调控政策的优势,坚持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大力调整产业政策、努力发展第三产业,为高职学生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各级政府要从财政政策上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力争为高职学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一)坚持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

按照奥肯定律,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一个百分点,即经济增长与失业率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高增长率使失业率降低,低增长率则会提高失业率。但这条规律如今在中国似乎不灵了。因为,当中国正在为经济增长欢呼时,却发现失业率也在增长。高经济增长并没有创造出人们期望的那么多的就业岗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增长优先论”,片面注重GDP的增长,注重高科技产业、资本密集型重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而忽视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增加就业的作用,将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人为地割裂开来。为此,各级政府应树立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治理失业和扩大就业,应当成为政府经济政策的一个独立目标,而不能被淹没在经济增长目标之中。对各级政府业绩的考核和政策效果的评价,应该把就业问题的解决放在优先位置。这有利于克服过于追求GDP目标的政府动机。当然,高度强调就业的重要性,并倡导树立就业优先原则,并不意味着把就业置于经济增长目标之上。事实上,树立就业优先这一原则本身就意味着把经济增长置于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以及作为扩大就业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经济增长目标绝不可以放弃。理论和发展经验都表明,如把就业放在第一位,反而可以保证经济增长,反之则不然。

(二)调整产业发展政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实践证明,高科技的大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远远低于那些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中小企业。在我国,凡是中小企业多、第三产业发达的地区,就业压力均较小;凡是大企业多的地区,就业压力反而较大。一般来说,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市场就增加就业岗位85万个。我国江浙和东北地区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此,要扩大就业,政府必须更加重视支持和发展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对于第三产业,由于目前其占GDP的比重少、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小,往往成为地方政府倡导而不大力支持的产业。事实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长期经济发展和解决长期就业问题有着治根治本的作用。政府在投资及招商引资时,不能只盯着高精尖项目,制鞋、服装业、服务业等也都要注意引进、发展,这样既能发挥劳动力充足的优势,又能解决就业问题。

(三)加大对高职教育的财政政策支持。

事实上,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教育都因其公益性而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财政投入也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的来源。我国近年来,财政教育投入占GDP比例却始终徘徊在2%―3%,不仅进步缓慢,而且有时还有下降。教育投入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先决条件,高职教育办学的特色就是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和毕业生突出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有足够的实践、实训基地,以及大量的仪器设备。这些教学环节的实施,和普通高校相比,都无疑大大提高了办学成本,但目前政府对高校实施按在校生数量划拨经费的标准,高职生的人均标准却远远低于本科生。高职院校办学经费不足对提高办学质量客观上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各级政府应从宏观角度出发,为了实现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目的,从财力上加大对高职建设的投入。

(四)完善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

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法规政策,是规范就业市场,依法保障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高职毕业生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当前,政府要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允许毕业生到非公制单位、农村及基层单位工作不迁户口、档案;要切实贯彻《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确保高职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也能享受到各种保险福利;要进一步完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条例》,力争制定《大学生就业法》,统一高职毕业生就业市场管理办法,规范中介组织,依法保障高职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黄丽娟.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J].理论参考,2006,(11).

[2]涂晓明.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

[3]肖芳,陆亚文.政府、家庭支持因素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教学研究,2008,(5).

[4]董仁忠.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解决的制度选择[J]成人高等教育,2007,(4).

[5]张世伟,张旋.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及其实现路径[J].理论月刊,2008,(5).

[6]调查显示:职业院校毕业生离职率超过本科生.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