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社交推广方案

社交推广方案赏析八篇

时间:2022-05-30 16:11:36

社交推广方案

社交推广方案第1篇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农业推广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059-03

《农业推广学》的教学内容广泛,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综合性、应用性的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学科特点决定了农业推广学的教学目标既要让学生懂得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更要对学生进行推广方法和推广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所学知识能适应农村、农业、农民的需要,培育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传统的《农业推广学》教学中,往往存在注重知识传授、忽视技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原理与技术连接不紧密、教师与学生沟通不紧密的问题。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形成广泛的互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围绕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对《农业推广学》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讲授与提问结合、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结合、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板书相结合、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理论教学与角色扮演相结合,等等。其中研讨式教学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研讨式教学改变了课程理论知识由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传统做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预先布置研讨主题,学生根据要求收集资料,结合学习教材拟定讨论稿或计划、方案等,通过讨论或辩论,最终达成共识或完善计划、方案,从而掌握《农业推广学》的理论知识,加深对农业推广原理和方法的认识。这种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介绍我们在《农业推广学》教学中运用专题研讨式教学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研讨形式与过程的设计

1.讨论形式的设计。传统的课堂讨论往往是老师根据讲授内容布置讨论题,由单个学生自愿或由老师点名上台陈述观点,老师点评。这种方式在帮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是有效的,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学生事前未进行充分准备,讨论时部分同学可能无话可说,表现消极;台上同学陈述时,其他同学较少集中精力聆听他人观点等。我们根据大学生其实都希望自己能成为意见领袖的心理特征,在讨论课前只布置讨论内容,不分组,要求每一个同学各自准备发言稿并计入课程考核成绩。正式讨论课进行时,讨论小组临时划分,这样,学生在准备时就不会有依赖思想,每个人都必须充分准备。在小组讨论中形成自然的意见领袖,代表本小组进行全班交流和讨论,而此时其余同学担当观众和评委的角色,对各小组意见领袖们的表现做出评价,并通过提问等方式互动。这种讨论形式既激发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兴趣,又训练了学生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2.研讨过程的设计。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课程内容,提前2~4周布置研讨内容,一般是典型农业推广案例或推广试验方案或推广计划设计,所有学生根据给定的讨论题各自准备,搜集相关资料,写出讨论提纲或计划、方案。正式讨论时分步进行。第一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每人先在组内陈述自己的观点,经过交流和充分的讨论,形成比较一致的观点或设计方案。第二步,每组选1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对于推广案例和原理的讨论,如“改变农民行为的方法”等,小组代表在陈述各小组观点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讨论或辩论,最后形成比较一致的观点,由1人进行全班研讨结果的总结。对于“试验方案”或“推广计划设计”的讨论内容,通过代表陈述和小组答疑,形成比较完善的方案或计划。其余同学作为评委,通过聆听、观察、提问、质疑等,从讨论论据的有效性、语言表达能力、仪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等方面对各位讨论代表的表现做出综合评价。最后,由教师做简短的总结。

二、精心设置专题讨论的内容

研讨式教学的主旨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自主学习,牢固掌握课程理论知识,训练学生的实际能力。因此,根据学生专业特点,精心设置研讨内容对提高研讨式教学的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1.选择经典案例用于说明问题和原理。一些经典的案例在说明原理时是很有效的,如教师为了说明不同人对于创新采用的行为差异,常用的是美国1934—1941年推广玉米杂交种的案例,通过不同农民采用玉米杂交种的开始年度、历年采用人数和历年杂交种种植面积占玉米总播种面积的百分比变动情况来分析不同的创新采用者人数分布和行为差异。这些经典案例的讨论和分析可以让学生得出很明确的结论,即可以有所谓的标准答案,但同时也有其局限性。如除草剂推广案例中,费用从上缴提留中扣除、生活贷款优惠等手段使用的条件早已不复存在;而美国农民采用玉米杂交种的案例由于时空差异太大,与当代和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环境条件有很大差异。因此,这些经典案例可用于说明问题和原理的短时间讨论分析,而作为专题的研讨内容,则更宜选用更加贴近现实的问题和推广案例。

2.选择当代和本地区的典型推广案例用于课程研讨内容。研讨式教学不仅是教学形式的改革,更重要的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我组织和沟通协调能力、推广演讲技能和表达能力的训练。内容的设置要多联系中国和本地实际,使之既忠实于学科原貌,又通俗易懂;既可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又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现代农业推广的方法,更好地理解农业推广学的理论。如在创新采用与扩散教学中,我们针对农学专业学生,选择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推广案例让学生讨论:早在1955年,当时的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就对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已在长江流域广泛示范,而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在长江流域棉区普及;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很多棉花科研工作者一直在进行棉花轻简化育苗技术的研究,但当前营养钵育苗移栽仍占主导地位。学生通过学习农业创新采用与扩散的原理,搜集、分析棉花育苗技术推广应用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创新扩散的周期性、影响创新采用率的因素等。这种案例讨论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没有标准答案。为了让学生认识到使农民行为自愿改变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我们选择水稻两种育秧技术的推广实例:“双两大”育秧技术和抛秧技术的推广,教师事先并不对技术做评价,而是让学生自己查资料,理解这两种育秧技术的特点和推广应用情况,结合农业推广学教材中的原理,分析改变农民行为的途径和方法,同时也对技术采用率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选择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湖南苎麻生产发展的案例,让学生讨论我国承包制、农民自主小规模经营条件下,农民行为的特点和导致不同创新采用者的行为差异的原因,以及不同采用者的风险与效益。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选择试验示范与大面积生产产量差异大的事实,让学生讨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及缩小差异的对策措施。事实上,对于案例的分析本来就很难有标准答案。

3.试验示范方案及农业推广计划的设计与讨论。针对农业推广基本技能和农业推广计划等教学内容,教师提供一些备选题目,如超级杂交稻新品种的推广、水稻“三定”栽培技术的推广等,学生也可自选题,撰写农业推广计划书或试验示范方案。讨论课时,根据学生选题情况,将选题相同的学生每5-6人作为一个推广小组,经过小组讨论完善计划或方案,再选派代表在全班展示,小组集体回答“评委”或“农民”的质疑。同学们一方面担任项目评委的角色,对计划或方案提出质疑、建议和意见,并根据计划书或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陈述和答疑表达能力等对各小组成员进行综合评价;另一方面,又担任推广对象的角色,推广小组通过宣传、演讲、示范等,想方设法说服“农民”接受其计划、方案或技术。

三、研讨式教学在农业推广学中运用的效果

农业推广具有生产性、实践性、社会性、教育性等特点,因此,农业推广学的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农业推广技能,包括沟通技能、写作技能、演讲技能、试验示范技能等。讨论式教学通过让学生事先准备、课堂交流,既训练了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又训练了学生写作、演讲能力,同时,还训练了学生在讨论中的管理、控制和协调能力,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式,特别适合在农业推广学课程教学中运用。

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知识、信息总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往往消极被动地接收,不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研讨式教学把教学过程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教学活动中信息传递途径由单一性向多样化转化,每个学生都是主角,其观点和措施以及包括肢体语言在内的表达能力都要接受其他同学的品评,因此,学习的主动性增强,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提高。

2.学生对农业推广学原理的掌握更加牢固和深刻。学生对照农业推广学原理,分析和讨论具体案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学习变为具体的实例分析,使理论更加鲜活生动,也使学生对自己讨论分析得出的结论掌握更加牢固和深刻。如通过对“双两大”育秧和抛秧技术的推广案例分析,学生认识到,尽管“双两大”育秧技术经过多方试验示范证明能够增加水稻产量,但由于费工费力,农民不愿意接受,即使采取行政命令的措施,当时达到一定的推广规模,应用时间短,一旦没有强制措施,农民很快放弃,成为典型的短效型农业创新;而水稻抛秧技术省工省力,农民看到水稻移栽“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示范效果,很快自发采用,推广部门只需提供足够的配套物资如抛秧盘等供农民购买,推广速度快、规模大,应用时间长,成为典型的高效型和长效型农业创新。学生通过这一对比案例的讨论,深刻认识到只有通过示范,推广农民愿意接受的新技术,才是引导农民行为自愿改变的途径和措施。同时,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学生也认识到创新本身的特性是影响创新采用率的最主要因素。再如,通过自己拟定推广计划方案,学生首先要掌握农业推广的各种方法及其特点,并还需根据不同的农业科技成果的特点,在新技术推广的不同时期选择适当的方法推广,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通过这种拟定计划、方案的训练,学生不仅牢固掌握了理论知识,还深刻认识到针对不同的科技成果应选用不同的推广方法、针对不同的采用阶段采用不同的推广方法的道理。

3.学生推广技能得到很好的训练,有利于将来开展工作。讨论准备过程训练了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写作能力,在小组讨论中训练了沟通、协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全班交流和回答质疑过程训练了演讲和快速反应能力,并锻炼了胆量,有的学生甚至是第一次上讲台。通过讨论式教学,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训练,同时也认识到作为农业推广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这对学生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大有裨益。

四、几点体会

1.讨论式教学的课时分配要恰当,保证课程教学体系的完整性。每一门课程都要求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在这个系统里,既有基本理论和原理知识,也有方法和技能知识,课程教学任务首先是完成这些基本知识的传授,教学过程首先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这是毋庸置疑的。讨论可以加深对原理的理解、训练基本技能,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主要还是依靠教师课堂讲授。因此,在当前宽口径人才培养专业课学时减少的大背景下,要保证课程教学体系的完整性,讨论式教学课时占课程总学时的比例不能太多,一般安排课程总计划学时的1/3左右比较恰当。

2.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科学设置专题讨论式教学的内容。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专题讨论的内容尽可能与其专业相结合。如针对农学专业的学生,我们设置的一般是与大田作物生产技术相关的内容;而针对非农专业学生,就应该选择比较宏观或者经典的案例,讨论的是一种发展概念或方向,不涉及具体的农业技术措施。另外,讨论题的设置尽量紧密联系当前实际,以国内和本地的推广实例作为讨论题,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或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3.配套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提高平时成绩权重。当前必修课考核一般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且考题要求有标准答案,平时成绩不超过30%,这给少部分“考前背笔记、应付考试拿学分”的学生提供了方便。讨论式教学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训练,学生在讨论前收集、整理资料,在讨论中的仪态、表达以及参与讨论的积极性等,无法在闭卷考试中表现出来。为了使课程成绩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应该增加平时成绩比例,用于考核学生准备和参与讨论的情况。这样,学生讨论的积极性会更高,讨论式教学的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张仲威.农业推广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

[2]高启杰.农业推广学[M].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3]赵洪亮,刘恩才,侯立白,等.农业院校农业推广学教学改革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207-210.

[4]黄旭明,梁雅梨.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3,6(6):58-60.

[5]高雪莲,高启杰.互动式教学模式与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8,3(3):64-66.

[6]王贵彦,陶佩君,王慧军,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1,3(3):22-23.

[7]任晋阳.农业推广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

[8]汪若海,李秀兰.中国棉史纪事[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7.

社交推广方案第2篇

为全面推进道路运输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做好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宣传工作,提升全行业诚实守信意识,营造行业“守信者容、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良好氛围,根据《关于印发2020年“信用交通宣传月”活动方案的通知》有关要求,我局按照“聚焦主题、集中宣传、持续深入、形式多样”的原则,围绕“诚实守信一路畅行”这一主题,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宣传活动,积极营造交通运输信用建设良好氛围,为营造诚实守信的道路运输市场环境提供坚实支撑。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精心强化领导,周密制定方案,细化宣传措施。

1.县局在“信用交通宣传月”活动之前,精心筹备,周密组织,制定方案,强化领导,细化宣传。省市相关宣传活动方案下发后,县局及时成立了“信用交通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方案,确定了宣传重点,明确了宣传对象,细化了宣传措施,提出了宣传要求,有效推动路政法规宣传教育的全覆盖。

二、深入宣传,打造交通运输系统诚实守信新形象

2、加强道路运输信用建设宣传力度。充分利用道路运输行业优势,组织人员在客、货运(站)场、公交车、出租车等人流大的地方,运用宣传海报、展板挂图、电子屏幕等多方式多手段,广泛刊播信用交通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标语、奖惩案例,营造行业“守信者容、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浓厚氛围。同时,运营“互联网+监管”平台,每月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件一一归纳整理,通过网站向社会进行共享和双公示。通过一系列宣传,有效提升了全员信用守法的观念。

3、全面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工作。在系统各单位大力开展信用体系建设活动,结合“一把手谈信用”、“安全生产月”及法制专题宣传等相关活动,充分向社会宣传信用交通建设的重点工作,将好的典型案例积极向全社会推广。司机xx在xx至xx这条营运班线上,兢兢业业、文明服务几十年,先后被省、市授予“xx好司机”“市交通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我们将他的工作方式和事迹,通过新闻传播、专题演讲、展板宣传的方法在全社会开展了推广,得到广大群众一致认可。

三、强化执法部门监管职责,加强评价,着力建设交通信用新体系

4、加强道路运输信用专项治理。组织专班认真在全县开展了道路运输企业信誉考核工作,先后对全县xx家“两客一危”单位、检测站、二类以上维修企业进行了质量信誉考评,并将考核考评的结果进行了通报和公示,有效促进了企业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引导和敦促企业合法诚信经营、优质高效服务。

5、建立完善信用奖惩制度。以专项检查结果为依据,将各道路运输企业进行了分类管理,对检查情况好、问题少的单位,减少检查的次数,并树立为行业表率;针对检查问题多的单位,通过督办企业进行整改、系统通报的方式,将检查结果向全行业进行公示。同时,研究并制定了奖惩制度,对信用良好的道路运输企业进行适当的经济奖励,对存在问题的企业依法依规进行相应的惩戒处理。

四、注重实效,做好信息收集报送

社交推广方案第3篇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工程建设

档案信息化就是以室藏档案为依据,在不改变档案原来的内容信息的情况下,对档案本身的内容及档案的存在形式进行符合信息转变原则的改变,使档案信息社会化,实现档案资源共享。档案之所以能够进行信息化处理,是因为它自身就包涵着信息。

1.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涵义

“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这种记录就是一种信息。但是在这里我们要弄清信息化中的信息不仅仅限于档案本身的记录信息,它还包括将原始信息进行处理后与社会其他信息形式融合形成的更广泛的信息。可见档案信息化的内容就有两方面:一是狭义上的信息化,就是将档案自身的内容信息化; 二是广义上的信息化,就是将档案信息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进行融合处理的信息化。所以,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就是在现代化的技术条件下,一方面促进档案本身信息进入社会交流系统,在社会中广为传播,另一方面就是将档案中的信息与其他社会信息形式融合使用,在社会中传播,广泛地服务于社会。当然这两个方面的目标并不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因为档案信息一旦广为社会大众利用,狭义的档案资源信息化,必然与社会发生普遍的联系,必然要与社会中的其他信息交融而广泛地交流和传播,形成另外形式的信息,即广泛意义的档案信息化。

2. 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2.1档案工作人员要树立档案信息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具有能动性,一定的社会意识就具有一定的社会能动作用。那么社会档案意识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必然有能动的影响,成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推动力。所以,档案信息化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观念信息化”。档案工作人员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力量,他们的能动性事关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只有让档案工作人员在思想上树立档案信息的意识,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档案工作人员才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会主动关心档案信息化建设事业,认真做好信息化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主动思考社会文献信息系统中各种文献信息的渗透和融合,促使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其他社会信息事业相互结合,共同发展。

2.2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技术。

2.2.1配备计算机、服务器、交换器、路由器、扫描仪等硬件设备。系统软件的开发应用或完善,可通过计算机系统软件的操作进行培训及推广,逐步建立同一平台为分中心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2.2档案中心目录及全文的数字化。档案信息数据输入是目录中心的基础性工作,对各职能部门每年移交的大量成果档案资料,边整理边输入,从信息源头抓起,建立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实施纸质档案和数字档案“双套制”工作模式,避免重复劳动,不但能节约人力和财力,而且也会大大加快了档案信息数字化的进程。

2.2.3对上网信息进行密级界定。首先制订密级标准,对室藏档案按公开、内部、秘密、机密进行界定; 其次对档案信息使用者进行网上身份验证,对不同身份的使用者提供不同的信息查询权限,以保障软件系统的安全。

2.3提高档案信息管理水平。

信息技术的广泛采用和电子政务的加快推进,使档案基础建设的重心向档案信息化建设转变。现今,在计算机管理渗透的形式下,计算机管理软件的应用为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档案部门建立自己的局域网,添置计算机、光盘刻录机、扫描仪等,在系统开发和档案利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3.1随着电子文件的大量产生,如何安全且高效地管理电子档案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早在2002年,国家档案局就了《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要求电子文件形成单位和接收单位认真做好电子档案的管理等工作。因此,选取适合电子文件形成单位自身特点的档案管理软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录入、开发利用等工作是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可回避的一项重要工作。

2.3.2档案管理软件的对象是电子文件,通过选取合适的档案管理软件,不但可以达到科学、高效管理电子文件的目的,而且电子文件作为信息资源,经过软件的整合和开发,既是电子文件形成单位的有益积累,又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

2.3.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取适合的档案管理软件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付诸实施的重要媒介。信息化建设理念,需要科学的档案管理软件作支撑,单纯以传统方式管理大量电子文件,绝非明智之举,档案管理软件集功能全面、智能、便捷、高效等优点于一身,是疏通信息化建设管理脉络,提高档案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成败。

2.3.4从安全角度来说,优良的档案管理软件自身的安全设置,如访问授权、用户安全级别、密码设置等功能模块,已成为电子文件管理、利用的一道坚实屏障,能有效地确保档案信息安全。

3. 推行档案信息化管理,确立工程档案发展的新方向

工程建设的过程就是工程档案的形成过程,这就决定了工程档案的建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工程立项直到工程验收的各个阶段,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都是由不同的单位或部门来实施的,这就在客观和主观上都大大增加了工程档案建立的难度,信息化管理无疑提高工程档案管理效率与效益。

3.1加强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选用适合企业档案管理的软件,制定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规章制度,改革不适应档案信息化要求的管理体制,打破地域和部门分割,提高工程信息交换及共享水平,创造更多有利于方便公众利用的条件。

3.2建立多层次、多渠道、重实效的档案信息化人力资源培训制度和考评制度,逐步提高相关岗位人员工作素质和能力。

3.3档案工作人员要学习计算机和信息管理化知识,只有对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系统有了足够的了解,才能参与本单位的软件开发工作,才能提出正确信息需求,使系统运行保持在良好状态之中。

3.4数据质量是计算机管理系统成败的关键,要严把数据关,保证所输入的数据是全面和准确的,否则难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可考虑建立数据审核制度,在数据输入之前对数据进行审核,在数据输入之后进行认真校对。

4. 结束语

充分利用计算机功能,提高档案管理效率。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工程档案的管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搭建专门的档案管理平台,不仅能有效地实现工程档案的动态管理,提高档案管理效率,还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保证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社会信息化同步发展,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快捷有效的档案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唐宝莲,吴建华. 档案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及三者的关系[J]. 科技档案, 2006,(03) .

[2]夏燕玲. 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J]. 云南档案, 2010,(03) .

社交推广方案第4篇

据了解,第五届年会将以“创新引领传媒”为主题,深入探讨新竞争环境下媒体的经营变革,年会将同时推选出“2009年度中国十大传媒创新案例”、“2009年度中国十大传媒创新人物”、“2009年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创新案例”,表彰2009年度表现卓越的媒体和杰出传媒人等。目前已经开始接受自荐与提名申报。

2009年,是传媒发展极其特殊的一年,金融海啸导致实体经济的下滑进一步影响了传媒业的广告收入,常规广告的投放减少,要拉动经营创收,就必须另辟蹊径,扩展经营空间,通过创造性的举措弥补广告经营额的下滑,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控制成本,创新比以往显得更为重要。与此同时,2009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国家广电总局继续推进“制播分离”,传媒体制机制变革也向纵深发展。创新,成为传媒的主旋律。

第五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将紧扣传媒生态环境变革的时代背景、传媒改革进程、传媒脉动,打造一场传媒行业高端、权威、实用的平台,搭建传媒思想交流和碰撞的盛会。传媒杂志社常务副社长周志懿介绍说:“今年的创新年会将重点关注媒体的实际运营现状,关注媒体的微观操作,努力发现、研究、推广在媒体战略规划、内部管理、营销、赢利模式、资本运营和媒体转制等热点有突出表现的媒体,推动中国媒体经营管理向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社交推广方案第5篇

【关键词】金融IC卡 行业应用 校园

江门市开侨中学是广东省一所重点中学,全校师生约四千人,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及新的需求不断涌现,原有的校园卡日益凸显其缺陷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人民银行江门市中心支行以此为契机,积极向开侨中学推动金融IC卡的行业应用,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好的校园管理及金融服务,也为江门地区金融IC卡行业应用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一、开侨中学“智慧校园”项目介绍

“智慧校园”是指将开平联社的POS机系统接入校园内,在校园饭堂、超市等消费场所安装支持小额电子现金支付功能的POS机,通过使用金融IC卡电子现金“闪付”功能进行支付,将金融服务、校务管理、校内服务做到了最佳整合。通过“智慧校园”项目的建设,学校将改变过去的多种证卡局面,新的校园一卡通集圈存、消费、身份识别功能于一体,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为在校师生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服务。

二、开侨中学“智慧校园”项目的主要做法

(一)周密部署,层层攻关

人民银行江门中支、开平联社多次与开侨中学、开平市教育局等单位进行沟通协调,商议推广应用事宜,研究解决推广业务中存在的难点。由开平联社网点工作人员到网点负责人至开平联社和人民银行江门中支分管领导,基层社与联社联合营销,逐级攻关,开平联社最后成功获得该项目的承建权并得到校方的全面配合,如通过学校统一收集师生资料,首次即为近四千名师生进行批量发卡。

(二)制定方案,明确内容

人民银行江门中支联合开平联社深入学校调研、整体规划,对学校各方需求进行深入了解,切实以客户为中心,为其量身定做项目的推广方案,重点从学校软硬件环境建设、师生体验优化等方面做好设计方案,得到学校的肯定。

(三)分步建设,逐步上线

“智慧校园”项目时间紧、任务重,经人民银行江门中支和开平联社细致分析,决定采用“分步建设、逐步上线”的工作方案,圈存及饭堂、小卖部消费、校医缴费等作为“智慧校园”项目的首批重点功能,在暑假期间建设完成。门禁、图书馆借书、水电费缴纳、学费代收、教职工工资等其他功能逐步推进。既有效的控制了风险,又确保项目按时上线。

(四)适当让步,立足长远

金融IC卡多行业应用目前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前期投入大,短期收益较低,在项目投入上开平联社作出适当让步,不再坚持谁需要谁投入,而是谁进来谁投入。同时开平联社立足长远,认识到在金融IC卡推广之初也正是争取客户抢占市场的好时机,以此为契机,发展新客户开拓新市场。放眼未来,培养年轻一代的客户群体,扩大影响力。

(五)克服缺点,凸显优势

“智慧校园”项目克服了开侨中学原有校园卡缺点,尤其为开侨中学解决了财务管理的大问题。一是学生使用自助圈存设备进行自助充值,完全免去财务管理人员工作量;二是收费后的资金自动清算入账,减少现金收付环节,避免假钞和携带大量现金往返银行的风险;三是免除校园卡系统购置、升级、维护及校园卡卡片等成本;四是学校能享受更专业的金融服务。

三、项目的成本收益分析及成效

(一)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

开平联社为开侨中学“智慧校园”项目安装了电子现金收费设备50台、电子现金圈存设备8台,并建设了一个校园自助银行,首次投入共约50万元,后续每年的维护成本约5万元。

此项目首次在开平联社新开卡近四千张,后续每年新生新开卡约一千多张,为开平联社带来存款日均约100多万元,且均为低成本存款(电子现金账户不计息)。并且为开平联社与学校合作提供更多机会,后期计划推出的专业金融服务如学校教职工的工资、代收学生的学杂费、向教职工推销保险理财产品等,同时还通过此项目将该校学生家长培育为联社的潜在客户。后期推出的这些金融服务将为开平联社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

(二)项目初显成效

2015年8月中旬,开平联社与开侨中学合作建设的“智慧校园”项目正式投入使用。据统计,该校在全体师生正常到校后,仅9月份一个月就完成电子现金交易22万多笔。

今年8月份江门地区电子现金交易量为6万多笔。在该项目的带动下,9月份江门地区电子现金交易量激增到30多万笔,同比交易量翻两番。目前江门地区电子现金交易量在全省的排名已升至第五。其中开侨中学“智慧校园”项目9月份的电子现金交易量在江门地区占比达70%。从中可以看出,开侨中学“智慧校园”项目的成功推广,对江门地区金融IC卡多行业应用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金融IC卡行业应用推广下一步实践目标

为更好的在江门地区推广金融IC卡的行业应用,人民银行江门中支以“以点带面,全面发展”为建设目标,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加大推广力度,推广金融IC卡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成果,提升金融服务民生水平,推动江门市的城市建设。

一方面,人民银行江门中支组织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借鉴学习开侨中学“智慧校园”及国内其他金融IC卡行业应用项目的成功经验。通过人民银行江门中支的组织协调,将开侨中学“智慧校园”项目的经验进行复制与移植,目前计划应用于开平市的长师中学、教伦中学、开平一中、江门市一中、五邑大学等学校,据统计,目前有意向的几所学校在校师生四万人左右,人数是开侨中学的十倍。若能成功在这些学校推广金融IC卡,届时江门地区每月电子现金交易量及交易额将实现再翻三番以上。同时,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将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拓展业务领域,丰富与学校的合作内涵,提升合作层次,真正实现银校互利互惠、合作共赢。

另一方面,人民银行江门中支在教育行业的基础上,不断扩充金融IC卡应用的行业范围,不仅能在校园内发展金融IC卡年轻一代的应用群体,也可以为更多的普通老百姓提供便利安全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提升金融IC卡的影响力。如在大型菜市场、企业园区、社区等推广金融IC卡,园区应用中将电子现金、员工考勤、供应商管理、运营、结算等业务纳入金融IC卡应用,社区应用中将电子现金、社区门禁、停车场、代收水电电视电话费等费用、商户VIP卡等纳入金融IC卡应用范围。此外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大数据积累,进行业务分析,有针对性的向市民开展其他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应用工作的通知.(银办发【2014】22号).

[2]廖凤华.金融IC卡推广应用的调查与对策建议,西南金融,2014(06).

[3]王栋.金融IC卡一卡多应用推进策略及发展趋势,金融电子化,2015(04).

社交推广方案第6篇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

一、邢台市创新社会管理的主要做法

1、邢台市司法系统探索推行了诉前调解工作机制,有力推进了受理案件的“案结事了”。

面对当今社会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纠纷,如果法院简单采取“一判了之”的做法,往往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的诱因。该市司法系统坚持调解优先的工作理念,在内邱法院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在全市推广实行了诉前调解工作机制。诉前调解就是把司法功能向诉前拓展,充分发挥能动司法的作用,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力争将纠纷解决在诉前,为群众提供便利的司法救济途径。内邱县法院通过几年来的实践和探索,建立实行的诉前调解工作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明显成效。2007年以来,在全国法院系统受理案件数量持续上升的形势下,该院实现了连续4年下降,特别是民商事案件2010年度受理数量比2007年度下降近20%,2010年民商事案件调撤率比全省平均值高出19个百分点,全年案件实现了零发还、零改判、零申诉、零。

2、成立涉法涉诉联合接访服务中心,完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该市于2010年3月,由市财政拨付30万元筹建资金,从政法各部门抽调20名专门人员,建成了市级涉法涉诉联合接访中心。同时,各县市区也建立了5人以上接访中心。为规范各项工作,切实解决群众诉求,中心认真分析,大胆借鉴,积极创新,建立健全了案件评析研判,领导干部指定约访,小事直办、特事特办,以及联合办案、借力化解等工作机制。同时,严格实施刚性问责,扎实开展了市级案件评查和通报约谈等工作。目前已对8起严重瑕疵、执法过错案件进行责任倒查,处理干警17人。2010年9月2日,全省案件评查工作现场会在该市召开,推广介绍邢台经验。

3、在全国首创建筑劳务实名制“一卡通”,破解拖欠农民工工资难题。

邢台市目前共有建筑施工企业326家,职工10万人,其中农民工近80%。为进一步规范建筑劳务市场秩序,消除“包工头”现象,有效解决建筑劳务市场农民工无序流动、私招滥用、持证上岗率低、工资拖欠、恶意讨薪等突出问题,该市在全国地级市首创推行了建筑劳务实名制“一卡通”。为探索符合中小城市特色的建筑农民工管理新模式,市建设部门多次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深入企业一线调研,并结合当地建筑工程项目规模小、工期短、人员流动快的特点,最终投资400万元,由市建设局与工商银行邢台分行联合研发了建筑业农民工实名“一卡通”网络管理系统,并免费为农民工办理实名制卡。该管理系统充分借鉴外地经验,在具备个人基本信息和金融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信息采集、查询、统计、管理等多项服务功能,涵盖了工程项目、参建单位、劳动合同、技能培训、从业流动、考勤记录、工资发放等众多内容。建筑业农民工实名制卡是银行磁条卡和管理芯片合二为一的双介质卡,既具有普通银行卡全部的金融功能,又具备了从业信息、身份认证、工地进出等一系列服务和管理功能。

4、在全市推广实行了社区矫正电子管理系统,加大对服刑人员的教育、监控力度。

社区矫正电子管理系统是充分发挥中国联通及互联网的融合优势,应用于社区矫正对象实时管理的高科技办公系统,具有区域监管、警示告知、信息交互、档案管理、考核管理五大功能,实现了对矫正对象的数字化管理。其核心功能是区域监管,即通过手机实时定位和历史轨迹查询的方法,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区域监控和跟踪管理,随时掌握其活动范围及行动轨迹,并及时对异常情况进行实时告警和应急处置。宁晋县由于人口众多、县情较复杂、经济发展较好,社区矫正工作任务重、难度大,被该市作为试点县率先开通运行了社区矫正电子管理系统。2010年初,他们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借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先进做法,在市司法局的大力支持下,多方筹措资金158.5万元,于去年8月上旬正式开通运行了社区矫正电子管理系统,将全县149名矫正对象全部纳入了系统管理。截止目前,共处置各类异常情况253人次,顺利解矫48名,无一例重新违法犯罪。同时,管理系统还发挥了心理矫治、请销假等级审批以及矫正工作统计等多种功能,其中矫正工作者与矫正对象进行各类交流11535次,进行考核1000余人次。社区矫正电子管理系统的推广实行,有效防止了社区矫正对象的脱管、漏管,减少和避免了社区矫正对象的重新犯罪问题,大大增强了矫正工作的规范性、严肃性和科学性。

5、探索实行了房地产企业诚信评级制度和违规违纪举报制度,推进了房地产行业和管理部门的互信共赢。

“如何让房地产开发企业提高诚信度,按规定要求设计报批?怎么让规划干部提升工作效率,保持清正廉洁?”该市探索实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规划诚信度评定和违纪违法案件举报制度,让规划部门与房地产开发企业相互监督、共同发展,有效化解了这两道难题。规划诚信度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进行房地产开发项目过程中服从规划规范、履行报批义务的诚实和守信用的程度。规划诚信度实行100分制,分为诚信良好、合格、缺失4个级别,一旦总分低于70分,给予黄牌警告,冻结所有规划审批手续或停止建设,整改通过后,方可继续施工。凡出现两次及两次以上整改项目,以及不满60分项目,所属开发企业将被定为规划诚信缺失单位,3年内不得进入邢台房地产市场。

6、道路交通事故“快速理赔、快速调解、快速救治”的快速处理新模式,有效解决了交通拥堵、维护了群众利益。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区道路、机动车、驾驶员增长迅猛,而与之相伴的是交通事故总量的逐渐攀升,特别是在交通高峰时段,一旦发生事故,十有八九会造成交通堵塞,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安全出行和生活质量,已成为制约城市交通发展的“瓶颈”问题。邢台市公安部门将解决交通事故造成交通拥堵列为“一把手”工程,借鉴厦门、福州等地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探索建立了具有邢台特色的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新模式。新模式以“低成本、高效率”为目标,以“模糊责任、互碰自陪、自行协商、快速接处警、一站式服务”为核心机制,规定凡在市区发生单车损失2000元以下的事故,且双方均为参加“交强险”的车辆,如当事人对事故事实和责任无异议,拨打交通事故报备电话和投保公司报案电话,填写《交通事故快速处理记录单》后,即可撤离现场,事故处理民警和保险公司查勘员不再出现场。这个新模式的关键环节是“模糊责任”,即采用“模糊定责”的理念和方法,将复杂的处理过程简单化,事故责任认定简化为“全部责任”和“负有责任”两种,艺术地解决了“面子值千金”的问题,避免了当事人为责任大小而争执不休的情况,有效促进了当事人顺畅快速撤离现场。同时,他们还联合医疗机构完善了交通事故伤员快速抢救机制,联合司法部门全面推广了交通事故人民调解机制,初步建立起警民联动的交通事故处理社会化模式。并投资50余万元建立了集“受理、拆检、评估、理赔、维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目前,该市已通过这一模式处理轻微交通事故1300余起,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降低了群众事故处理成本,提高了交通事故矛盾纠纷调解率。

二、邢台市创新社会管理的理论思考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邢台在社会管理领域的探索与实践,总体上讲还不够系统,不够成熟,但是它们对于破解这一时代新课题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成效也已经开始初步显现,一些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社会和谐稳定得到保障。

1、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同志强调“我们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绝不能全盘否定过去,推倒重来,另搞一套。”该市在社会管理领域做出的探索,都是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在现有工作机制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进行延伸、发掘、借鉴、整合,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始终坚持了在继承中发展的基本原则。

2、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以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为最终目的。稳定是标,民生是本,加强社会管理不是简单的强化社会治安,而是要千方百计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他们探索实行的“一卡通”、诉前调解、交通事故快速处理等工作机制,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群众利益着想,解决的是讨薪难、诉累重、交通事故处理成本高等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

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邢台的各项创新举措,散布于社会管理领域的各个方面,貌似缺乏系统性,实则是一场大的改革的必然阶段,是一场大战役的必需前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战略任务,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要发扬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敢闯敢试,多闯多试,要具有战略眼光,正确认识各个阶段的中心任务,坚决打好这场社会管理领域的持久战。

社交推广方案第7篇

【关键词】信息化;档案管理;新方向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涵义

“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这种记录就是一种信息。但是在这里我们要弄清信息化中的信息不仅仅限于档案本身的记录信息,它还包括将原始信息进行处理后与社会其他信息形式融合形成的更广泛的信息。可见档案信息化的内容就有两方面:一是狭义上的信息化,就是将档案自身的内容信息化;二是广义上的信息化,就是将档案信息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进行融合处理的信息化。所以,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就是在现代化的技术条件下,一方面促进档案本身信息进入社会交流系统,在社会中广为传播,另一方面就是将档案中的信息与其他社会信息形式融合使用,在社会中传播,广泛地服务于社会。当然这两个方面的目标并不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因为档案信息一旦广为社会大众利用,狭义的档案资源信息化,必然与社会发生普遍的联系,必然要与社会中的其他信息交融而广泛地交流和传播,形成另外形式的信息,即广泛意义的档案信息化。

二、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档案工作人员要树立档案信息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具有能动性,一定的社会意识就具有一定的社会能动作用。那么社会档案意识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必然有能动的影响,成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推动力。所以,档案信息化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观念信息化”。档案工作人员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力量,他们的能动性事关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只有让档案工作人员在思想上树立档案信息的意识,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档案工作人员才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会主动关心档案信息化建设事业,认真做好信息化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主动思考社会文献信息系统中各种文献信息的渗透和融合,促使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其他社会信息事业相互结合,共同发展。

(二)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技术

1.配备计算机、服务器、交换器、路由器、扫描仪等硬件设备。系统软件的开发应用或完善,可通过计算机系统软件的操作进行培训及推广,逐步建立同一平台为分中心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档案中心目录及全文的数字化。档案信息数据输入是目录中心的基础性工作,对各职能部门每年移交的大量成果档案资料,边整理边输入,从信息源头抓起,建立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实施纸质档案和数字档案“双套制”工作模式,避免重复劳动,不但能节约人力和财力,而且也会大大加快了档案信息数字化的进程。

3.对上网信息进行密级界定。首先制订密级标准,对室藏档案按公开、内部、秘密、机密进行界定;其次对档案信息使用者进行网上身份验证,对不同身份的使用者提供不同的信息查询权限,以保障软件系统的安全。

(三)档案基础建设的重心转变

提高档案信息管理水平信息技术的广泛采用和电子政务的加快推进,使档案基础建设的重心向档案信息化建设转变。

现今,在计算机管理渗透的形式下,计算机管理软件的应用为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档案部门建立自己的局域网,添置计算机、光盘刻录机、扫描仪等,在系统开发和档案利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随着电子文件的大量产生,如何安全且高效地管理电子档案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早在2002年,国家档案局就了《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要求电子文件形成单位和接收单位认真做好电子档案的管理等工作。因此,选取适合电子文件形成单位自身特点的档案管理软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录入、开发利用等工作是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可回避的一项重要工作。

2.档案管理软件的对象是电子文件,通过选取合适的档案管理软件,不但可以达到科学、高效管理电子文件的目的,而且电子文件作为信息资源,经过软件的整合和开发,既是电子文件形成单位的有益积累,又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取适合的档案管理软件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付诸实施的重要媒介。信息化建设理念,需要科学的档案管理软件作支撑,单纯以传统方式管理大量电子文件,绝非明智之举,档案管理软件集功能全面、智能、便捷、高效等优点于一身,是疏通信息化建设管理脉络,提高档案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成败。

4.从安全角度来说,优良的档案管理软件自身的安全设置,如访问授权、用户安全级别、密码设置等功能模块,已成为电子文件管理、利用的一道坚实屏障,能有效地确保档案信息安全。

三、推行档案信息化管理

确立工程档案发展的新方向工程建设的过程就是工程档案的形成过程,这就决定了工程档案的建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工程立项直到工程验收的各个阶段,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都是由不同的单位或部门来实施的,这就在客观和主观上都大大增加了工程档案建立的难度,信息化管理无疑提高工程档案管理效率与效益。

1.加强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选用适合企业档案管理的软件,制定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规章制度,改革不适应档案信息化要求的管理体制,打破地域和部门分割,提高工程信息交换及共享水平,创造更多有利于方便公众利用的条件。

社交推广方案第8篇

关键词:测绘成果测绘档案汇交全流程管理

测绘是国民经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前期性工作。测绘档案是广大测绘工作者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是国家的无价财富,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重要的基础性资源。[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个领域对测绘成果档案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政府决策、城市规划、环境监测、公共应急等各方面越来越离不开测绘地理信息成果资源的支撑,人民群众在交通、旅游、医疗、娱乐等方面越来越离不开测绘地理信息成果资源的指引,可见从政府管理到个人衣食住行,其对测绘地理信息资源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强。尽管如此,自2002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以下简称《测绘法》施行至今,据笔者调查,全国正式全面开展测绘成果档案汇交的省份仅有海南、湖南、四川、河

北[2] [3] [4] [5]等数个省份,大部分省份都未严格执行测绘

成果汇交制度,特别是非基础测绘成果汇交更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同时,在CNKI上以“测绘档案”为关键字检索发现,自2013年以来相关文章共计107篇,以“测绘档案汇交”“测绘成果汇交”“测绘成果档案汇交”作为关键字,则仅检索出相关文章14篇。鉴于此,笔者从汇交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通过分析其内在原因,提出做好测绘成果档案汇交的几点意见。

一、概念界定及辨析

(一)测绘档案与测绘成果档案

测绘档案是在测绘生产等测绘活动中形成的,用以描述自然地理要素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的,具有一定时期内保存、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类原始记录、技术文件和成果等文件体系。测绘档案具有时空特性,同一空间范围内形成的测绘档案有时间顺序上的区分,一般把同一空间范围内最新形成的测绘档案称为测绘成果档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档案可转化为测绘档案。由此可见,测绘成果档案与测绘档案存在从属关系。

(二)测绘成果汇交与测绘成果档案汇交

测绘成果汇交与测绘成果档案汇交的含义相同,均是指测绘项目生产完成后,在规定时限内向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汇交测绘成果副本、目录以及相关技术文档。按内容可将其分为基础测绘成果汇交和非基础测绘成果汇交。

(三)基础测绘与非基础测绘

基础测绘是指建立全国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进行基础航空摄影,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遥感资料,测制和更新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和数字化产品,建立、更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所进行的工作。基础测绘之外的测绘活动即非基础测绘,一般非基础测绘主要由市场需求驱动,是未纳入到各级政府统一规划、年度计划以及财政预算的测绘活动行为。

二、测绘成果档案汇交的现状

自《测绘法》实施以来,相较其他省市而言,广东省较早启动且效果显著,故笔者以广东省为例进行阐述。

(一)基础测绘成果档案汇交工作稳步推进

2011年11月,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修订并颁布实施了《广东省测绘条例》,其中规定了“汇交测绘成果副本和目录”,旨在加强测绘成果的管理和促进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基础测绘项目经费投入逐年增加,2015年全省投入37041.15万元,同比增加8782万元,在此推动下,基础测绘成果档案汇交工作获得较快发展。相关数据显示:2003年至今,广东省测绘档案保管单位接收基础测绘项目的汇交多达210多个,涉及各类基础航空摄影与航天遥感、基础地理信息、大地测量等成果档案,数据量超过100TB,形成并了近10万条测绘成果资源目录,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建设各领域。

(二)非基础测绘成果档案汇交工作推进滞后

目前,广东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尚未正式出台相应的非基础测绘项目成果汇交实施办法,对哪些类型项目必须汇交、汇交哪些内容等没有硬性规定,往往由汇交单位自行把握。同时,非基础测绘项目涉及全省697家测绘资质单位,在彻底推动上存在较大难度。尽管如此,2016年,广东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建成了“广东省测绘与地理信息监管与服务平台”,将非基础测绘项目的成果档案汇交纳入其中,拟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全省测绘资质单位开放入口,旨在约束各资质单位在线汇交非基础测绘成果目录资料。如今该平台已经上线使用,相关的配套办法也将启动。

三、测绘成果档案汇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基础测绘成果档案汇交不同步、不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