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体育管理论文

体育管理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27 11:14:39

体育管理论文

体育管理论文第1篇

1.1研究目的和对象

为掌握体育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理论与实践应用情况,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工程学院、闽江学院、厦门理工学院等10所高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旨在分析影响体育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共发放问卷21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95.2%。

1.2调查内容设计

问卷调查量表共28小题目,分为讲解示范、组织指导、课堂纪律、空间利用等4个方面。为便于使用描述性统计及定性统计分析,采用统一正向量化的形式。问卷的测试等级设置为:“A、非常赞同B、比较赞同C、赞同E、有一些赞同D、根本无法赞同”。在“讲解示范”类别中的设置问题:①教学内容讲解精炼,突出重点;②讲解的目标明确、层次清晰;③讲解语言清晰、声音洪亮;④讲解术语正确、语言标准、并具有启发性;⑤教师的示范动作正确规范;⑥教师的示范灵活性较强、重点突出;⑦教师示范的时机合适、示范的位置和方向利于学生学习;⑧合理选择示范方法;⑨示范与讲解有机的结合。在“组织指导”类别中设置问题:①课堂组织积极较高,组织能力较强;②教师的口令准确,队列队形能够灵活变幻;③课堂教学形式多样;④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较强,能够因材施教;⑤能够找出自己课堂存在的问题、组织目标明确;⑥组织具体,指导的时机较为恰当;⑦组织与指导的方法新颖,效果较好;⑧组织指导具有启发性,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⑨教学指导紧密结合反馈信息。在“课堂纪律”类别中设置问题:①课堂规则能够及时的制订和适时调整;②课堂规则能够引导教师与学生的充分讨论;③课堂教学结构合理;④教学环境氛围浓厚,引导学生的课堂行为;⑤能够正确有效地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在“空间利用”类别中设置问题:①操场或教室的教学空间能够得到充分利用;②教学场地器材布置合理,措施得当;③能够留给学生充足的体验空间;④培养学生的课堂空间主人翁意识;⑤给予学生参与课堂空间组织设计与管理的机会。

2结果

学生对高校体育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认可度参差不齐。在讲解示范方面,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师的讲解启发性不强,缺少灵活性,不能够使示范与讲解有机的结合;在组织指导方面,问题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不强;组织与指导的方法陈旧;教学组织指导不能够紧密结合反馈信息;在课堂纪律方面,问题主要集中在:课堂规则陈旧;不能引导教师与学生的充分讨论;学生的学习环境不浓厚;在空间利用方面,问题主要集中在:操场或教室的教学空间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对于学生成功体验的空间营造不足;学生的课堂空间主人翁意识不强;学生没有参与课堂空间组织设计与管理的机会。

3体育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

高校体育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体系与现实工作的联系非常密切,体育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是否过关,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的开展,而教师课堂管理能力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当前高校的体育教师在课堂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的不足,终其原因,这方面的不足之处与教师的教育能力、调研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3.1教育能力

体育教师的教育能力即为知识、技能、学习态度的引导能力和说服能力,新时期的高校体育工作者要求拥有较强的教育能力。

3.2调研能力

调研能力是指教师针对某一问题调查研究的能力,在新一轮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每个教师都是一名“调查者”。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够使教师能够对自己课堂管理进行“俯视”,使教师的思路更加开阔。

3.3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是指体育教师要拥有完善的组织与管理能力,能够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类活动。组织管理能力是体育教师课堂管理的核心能力,在创设教学氛围、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指导时机的选择等方面都需要教师拥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3.4沟通能力

体育教师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思想、行动的交流与沟通。高校体育课程标准要求师生实现有效的互动与对话,要求教师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

3.5创新能力

新时期的高校体育教师不能够“循规蹈矩”,必须对学生工作有所创新,拥有较强的对传统的课堂管理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能力。

4提高体育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措施

4.1学习最新的教育学前沿理论,提高体育教师的基本教育能力

体育教师还要不断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和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积极学习最新的教育学前沿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基本教育能力水平。长期以来,受传统的“三基”教学理论影响,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实行的是“讲解-动作示范-学生模仿-教师反馈”的教学流程,体育教师认为“学生的动作到位、成绩达标”即算完成教学目标。这种作法已不适应新时期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要求。作为体育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知识体系,积极学习“多元认知、多元智能、建构主义”等相关基本教育学理论,并与实践相结合,不但使学生能够在体育技能上有所锻炼,更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情感、态度上得到发展。

4.2积极承接各类课题项目,提高体育教师的调研能力

体育教师要拥有较强的调查研究能力,在工作中要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细致入微的调查研究,找到改善课堂管理的方法。要通过接触、了解学生,找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善于攻克体育课堂管理的重点与难点。通过组织、引导,构建“学习型、研究型”体育课堂。而要实现“学习型、研究型”体育课堂的构建,就必须培养出学习型和研究型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练角色”,而要通过积极承接各类体育课题项目,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的体育教师,不断探析新的教育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得到有效的拓展,更好的对学习空间进行摆布。通过细致的调查研究,积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归纳、总结,找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改进。

4.3探索使用新型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师组织管理能力

高校体育教师要拥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在体育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使学生树立起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摈弃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教学方法,大力探索任务驱支式、游戏式、角色式、启发式教学方法,在体育课堂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要提高活动的覆盖面,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加体育活动,使学生“多元智能”得到发展,增强体育教师对课堂活动的选择、方案的制定、活动开展的能力,保障课堂教学活动能够有序的开展。

4.4加强口才锻炼,提高体育教师的沟通能力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向的活动,我国著名体育教育专家、博士生导师毛振明教授指出“要像培养语文教师那样培养体育教师”。在现代体育课堂管理中,要求体育教师能够与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对话”,构建“互动”的平台,这些都与学生的口才训练分不开。要求体育教师不但是一名“体育技能专家”,更是一名“沟通高手”。高校体育教师要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看问题,具备与学生“面对面”沟通的能力,能够“俯下身来”和学生进行交流,做学生的伙伴与朋友。及时掌握课堂中学生的心理变化,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进行引导,要与学生“打成一片”,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听从体育教师的引导与组织。在教学中,能够广泛听取广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与学生们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进一步提高课堂管理能力。

4.5改革传统的评价考核方式,提高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

体育管理论文第2篇

1.应用型本科特色、投入问题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服务于地方或区域经济发展,是从事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大学。它与研究型大学的定位不同,重在为地方、企业、社区培养有知识和职业能力的应用性人才。其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教学内容,以及科学研究都要适应地方社会经济的现状和发展。但现状还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问题。第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之所以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是因为1999年以来“升本”的地方高校有640多所,占全国本科高等学校总量55%左右。其中,一大批新建本科高校办学定位不清、专业特色不明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脱节严重。对全国640多所新建本科高校而言,部署其中一批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探索由部分国家示范高职院校长入驻新建本科高校担当重任,究竟是“鲶鱼”效应,还是朝职教方向改造本科教育,值得深思。第二,据2009年《认可与劳动绿皮书》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实际公共教育投入仅占GDP的2.4%,相当于法国的39%,德国的44%,美国的50%,低于印度的2.7%。在教育经费中高等教育所占比例很大,但对职业教育投入相对不够,未能满足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第三,缺泛“双师型”教师准入机制和考核标准。在中国,目前尚无统一的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准入机制和考核标准,目前各高校充分发挥有限的教育资源,全方位、多层次促进“双师型”教师发展的经验值得借鉴。如利用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培训教师,校企合作挂职锻炼,引进有技能经验的技术人员,扩大兼职教师的比例等。

2.管理体制问题

(1)条块分割。我国职业教育本身就是从工人夜校发展起来的,到今天仍然存在行业部门办大学的痕迹。所以在我国难免存在既有教育部这样的主管部门管理,又有专业的行业办学的根基。尤其是搞职业教育,一些职业院校本身是由企业办学发展而来的,更是难以摆脱条块分割造成的处境。(2)运行体制效率低。特别是一些独立学院,又想自己发展,又想依靠母体办学。按现在教育部改革的方向要向职业教育转变,他们一是缺泛师资,二是缺泛脱离母休的胆量。所以在改革进程中总是犹豫不决,裹足不前。领导是一级学院派的,钱是董事会给的,谁的话都不能不听。(3)一些民办院校还存在产权不清的问题。整天围绕产权打个不停,董事会和院长管理办公会矛盾重重。造成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乱成一团。

3.运行机制问题

根据高职教育工作运行机制的特点,通过对现行机制进行分析,我国高职教育运行机制的主要现状主要是:(1)教学改革单打一,难以奏效。各个院校在改革方法上仍然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水平,没有统一的改革措施,结果是改了这方面,受其他方面的影响又退回到原来的地方。(2)校企合作一头相思,难以实施。校企合作本身是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教学,迅速提升工作能力,转变高分低能的局面。但是由于没有政府相应的政策,企业不欢迎学生,学生也不愿意去做那种体力劳动式实践。结果是把实践教学当成了负担,在实践教学中应付了事。大部分院校让学生自己找门路,形成放羊式实践。(3)行政命令一头沉,教学改革难以深入。教育改革虽说如火如荼。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是靠行政命令办事,教学仍然是口头上重要,做起来不重要。没有形成教学型院校。

二、机遇与挑战

2011年,国内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1215所,招生规模313.4万,在校生总数达到964.8万人,已成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国务院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可见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因此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本科高等职业学院也应运而生,高职院校专升本是势在必行的。我国计划在2011到2020年培养350万名技师和100万名高级技师,使技师和高级技师总量达到1000万人。从而为民办新升本科高等职业学院的扩招提供政策的保障。高等教育适龄人口(18岁~21岁)到2020年将有8200万人。尽管近几年普通本科院校也不断扩招,高等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但毕竟数量有限。因此,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剧增,为高职院校的规模扩张提供了基础。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第三十二条提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推迟就业,以及发展国民经济的迫切要求。而且在该计划中提出“招生计划的增量将主要用于地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这些说明高职教育将充当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面对新的形势,大多数民办新升本科高等职业学院不可避免地凸现出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经费过分依赖学费、办学观念陈旧、内涵积淀不足、学校定位不明确等根本性的问题,以及由此派生的如师资队伍的建设,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调整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可以说,高职院校专升本是有着里程碑意义,但是与其他普通本科院校相比,民办新升本科高等职业学院还只是一棵“幼苗”,目前的实力相当薄弱,在学校的文化积累沉淀与社会认可度上都有待提高,今后需要走的路还很长。由于目前民办新升本科高等职业学院的局限性,在招生方面往往来说都是公办本科招完以后,分数上不去的学生才会报读。因此导致民办新升本科高等职业学院补录再补录也招不够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创新运行机制及对策

1.下大力气丰富教师的实践知识

(1)丰富独特的实践性知识。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不能“纸上谈兵”。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与专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能够把已有的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与具体的教学情境、行业实践结合起来体验、感悟和建构的、富有“个人特征”的实践性知识,包括情境知识、案例知识、策略知识、自我知识等,也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专业知识的重要构成部分和突出特征。(2)注重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将实习实训时间纳入教学总体安排。例如,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学生在第5学期都要到工业界实习6个月,到第8个学期,进入毕业设计阶段,80%以上的学生的毕业设计都是在企业完成的。积极推行基于实际应用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例教学的率要达到100%,主干专业课程用人单位的参与率达到100%。(3)引进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并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在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倾斜。

2.改革教学体制,适应建设发展

(1)推动示范院校建设项目。学校应从长远发展考虑,研究如何培育学校的“造血功能”,进行了管理体制的改革。在教学工作方面,学院围绕重点专业及相关专业群的建设进行了院系调整,针对重点专业及专业群的建设实际,设立了院系。为加强教学一线科技管理人才,将机关管理服务岗位上的教学骨干充实到了教学第一线。(2)改革要从整体出发,不能在单打一式改革。要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几方面统一部署,对学生培养也要全方位培养,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3)为强化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监管职能,切实发挥教学管理部门监管作用,打破以往管理体制和模式,并设立了集监督、管理、指导等为一体的覆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质量控制部门,作为独立设置的行政管理部门,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4)随着改革、建设、发展的全面深化,特别是紧密结合学院产学合作、校企合作工作的深度开展和顶岗实习、打工实习的不断推进,创造性地提出并设置了一些新的行政职能部门———市场部,在联系企业、协调校企、推进项目、服务地方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5)聘请有经验的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高级经济师担任教授。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教授一般都有2年以上的教学和5年以上在企业工作的经历,许多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还创办了公司或参与企业的工作。

3.改革行政机构,强化管理服务

体育管理论文第3篇

众所周知,儿童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是一个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教育必须与他们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和思想特点相适应,忽视或违背这条规律,只能事与愿违,事倍功半,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但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片面强调社会需要而忽视儿童青少年自身成长规律,德育工作中的成人化、运动式、一刀切等脱离学生实际的弊端就是由此产生的。因此,整体规划德育体系必须建立在尊重教育对象与遵循德育规律的基础上。

整体规划德育体系首先要处理好总体目标与分层次要求的关系。德育的总目标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总目的和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德育理论制订的。它是一个包括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个性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在内的多维结构。据此,必须坚持全面培养教育的原则,在各个教育阶段,对学生的文明行为、道德品质、人生观、世界观、理想信念以及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的培养教育,都要由浅入深,由低到高,一以贯之。但是坚持全面培养教育并不等于否认层次性。各种教育的深浅程度和侧重点,还必须根据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年龄层次的可接受能力,实事求是地予以确定。以爱国主义教育来说,必须贯穿干从小学到中学、大学各个阶段,并随着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社会经验以及自我意识的发展而逐步深化。对小学生,要通过他们身边周围大量的可感知的、生动具体、形象鲜明的事物,培养他们对祖国的依恋感、归属感,应力戒讲空泛的大道理,否则那些被我们视为神圣的东西会因此变成没有意义的空谈;对初中学生,则要依托历史、地理、文化、国情等知识,使他们了解自己的祖国,培养高度的民族自尊感、自豪感,并初步形成维护祖国荣誉和利益、忠于祖国、报效祖国的观念;对高中学生,要使他们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及其奋斗目标,把爱国主义教育与树立正确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观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整体规划德育体系必须处理好小学、中学、大学各教育阶段之间的关系,使之既有分工,又加强衔接。当前,我国大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基本上处于“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状况。有些教育,简单地重复,有些教育相互脱节。改变这种状况,要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校内外各种德育途径、教育方法、管理方式以及品德评价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同时,还要在实际操作中建立保证这种衔接的权利。现在,各地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如序列建构模式,通过制订德育大纲,构建各阶段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序列体系。再如,交接与反馈模式,小学与中学、中学与大学之间进行毕业班学生的情况交接与反溃像马鞍山二中对高中毕业班学生的表现进行连续3年的追踪了解,?据此改进工作,这是一个很好的经验。此外,交流与沟通模式:大中小学的有关人员共同研讨学校德育课题,交流研究成果,相互听取意见,建立学生到高一级学校参观、访问、恳谈制度;还有管理衔接模式:配备骨干教师担任新生班的班主任或辅导员,以防止管理环节上出现空白……以上这些探索都是十分有益的,应该进一步形成稳定的制度。

体育管理论文第4篇

一、人性化管理思想的历史

美国著名的工程师和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FrederickWinslowTaylor1856-1915年),在二十世纪初创建了科学管理理论,这可以算是人性化管理思想的最初起源。[1]在科学管理理论中,泰罗将实践研究和动作研究进行广泛的综合应用,并且利用其来制订工作计划。这不仅仅是现代管理思想的奠基石,同时也帮助企业对内部各利益群体的资源整合和合作创新。在泰罗对科学管理理论的解释中,工人、企业的管理者还有工厂的厂主的利益其实是可以通过协调达到一致的。要想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必须明确企业各个方面的工作标准和工作责任。同时,也需要对企业人员进行一系列规范化的培训和训练,使其能够掌握足够的知识和技能,满足各方面标准的要求。在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中,泰罗着重强调了纪律的重要性,要求各个方面紧密配合,严格遵守各自的纪律。而且,泰罗将责任明确化,利益明确化。人们的利益与自己的劳动直接挂钩。员工的收入取决于员工的劳动质量与数量。在最开始的时候,这一管理理念就遭到了雇主和雇员双方面的强烈反对。甚至有一段时间,这一管理理论被驳斥为压榨雇员剩余劳动力的罪恶手段。虽然遭遇到了种种困难,但是,人们却始终承认一点,那就是在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思想中,始终有一种人性化的内容,这是贯穿泰勒思想的主线。在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的背后,人性化管理的光辉已经得到了最初的孕育,并且进一步萌芽生长,不断进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上个世纪中叶到下半叶,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从企业方面来讲,各国企业的企业规模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大。竞争成为了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催化剂。在此期间,跨国公司快速地成长起来,托拉斯成为了经济世界最令人瞩目事物。与此同时,不同经济利益体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解。所以,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管理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大批实业家,尤其是日本的企业家,甚至直接将这一管理理念运用到了企业的实际管理和运作中。上个世纪末,人本主义得到了逐步普及,由此也使得关于人性化管理的争论更加激烈,逐渐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其中,最能体现当时学术成就的思想理论就是M理论。这是当时人性化管理思想最具代表性的理论。M理论认为,企业的工作效率不单单是由分工与协作来决定的。它同样受到整合和协调的影响。因为人是复杂的动物,人性中有善与恶两个方面。但是,人性之中的善与恶并不是单一不变的,而是随时都可能发生转化的。所以,在对人进行管理的时候,不仅仅要关注人性的本质,同时也需要去关注人性中善恶的转化。每一个单体的品行性情不同,人类总体的品行就更加难以定性了。在对人进行管理的活动工作中,我们需要通过职位这个媒介,把共性和个性进行统一,使得两者达到和谐与一致。在M理论的解释之中,人性化管理与其他管理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通过下面的这几个方面来体现:一是,人性化管理更加关注人的本性,注重引导人性,顺其自然。二是,人性化管理其实更是对人的行为进行塑造,根据每个人的习惯,有的放矢,进行最有效的管理。三是,塑造正确的企业文化。通过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的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四是,发挥人的创造力。通过创造力的不断发挥,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人性化管理的内涵

人性化管理有着丰富的内涵,但是具体来说,其主要包含三个基本内涵:一是,主要突出人的重要性,将人看作是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强调人是社会组织的主体。突出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人才是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二是,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尊重人的人格独立和平等自由。承认人的价值。三是,重视关怀,尤其是终极关怀。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对人的关怀。这就要求人必须具有独立自主的意识,能够独立的承担责任。在人性化管理之中,人性的价值内涵和哲学价值体系中的人性善恶不同,和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中管理观念也不一样。人性化管理中,对人的理解建立在整体全面的人性假设的基础之上,而不是从朴素的人性观念出发。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这样简单地对人性进行概括:人性: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趋利避害并不一定是有害的,只要善于正确地引导和利用,顺其自然,一样可以产生积极的作用。习惯:人的习惯是可以塑造的。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而习惯对人有着很大的影响。人的生存并不仅仅是由生存本性所决定,同时也是由人类共有的文化传承和习俗所决定的。创新:人类具有自我突破、自我创新的能力。由单个个体的人组成的人类组织同样具有突破、创新能力。因此,他们能够及时改变自身的状态,以达到适应外界的目的。根据这些设定,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第一,就是要顺其自然,不要违背人的本性。第二,就是要合理利用人的行为的可塑性。积极有效的对习惯进行管理和利用。第三,就是要利用文化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这两个特点,对人的行为进行矫正塑造,第四,要发挥人的创造性。只有不断地开拓创新,才能做到推动企业的发展。人性化管理不仅包含有注重人性、听从本心的内容,同时也包含有很强的纪律性。它并不表示在这种管理理念之下,人可以畅所欲为,毫无约束。人性化管理的本质,是将所有人高效地融合成一个整体,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使人们成为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整体。[2]人性化管理最重要的就是人,这是与传统的企业管理不同的最大所在。它要求企业以人为本,而不是将人看作是简单的劳动工具。要体现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这就要求企业采取一种人性化的制度来要求企业员工,用人性化的制度来培养和训练员工。利用文化的特点,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员工造成深远持久的影响,使得员工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很多人觉得,人性化和制度化是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因为要做到规范性,原则就不可更改,必须做到按章办事,铁面无情。但是,人性化管理又要求管理者考虑到人的因素,因人而异。所以,这两者之间是对立矛盾的关系。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更加如此。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人性化管理并不意味着放纵纪律,违章放肆。恰恰相反,它的目的在于建立起合乎人性的规范纪律,使企业管理者的意志得以执行,同时又不伤害员工的价值和尊严。通过建立起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员工习惯的进步。在得到管理者和员工双方的同意之下,解决掉企业管理中的矛盾,促进企业的长久稳健发展。将人从僵硬的制度中解放出来,减低企业用于内耗中的能量资源。

三、对体育行政管理实施

人性化管理在现行的制度之中,体育的行政管理是组成国家行政管理的一个部分。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体育行政机关对体育事业进行管理的决定因素。从1949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国体育工作的宗旨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在这之后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体育事业的发展则完全由行政手段决定。国家通过对资金的投入,群众的倡导等方面的控制,决定体育的发展水平。在这一阶段,我国的体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体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各个方面都随着经济的发展进行了转型。体育事业也不例外,从原本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变,深入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大胆试验,用于创新,不断摸索,将经济和法治两种手段相结合,形成了现有的管理模式。[3]大大促进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使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在进入新世纪之后,为适应新的经济形势,我国的体育事业管理制度也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做出新的改进,从而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所以,此时就更加需要考虑到人性化的因素。

(一)尊重体育工作者

只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体育工作者才能更好地全身心投入到体育事业中去。为祖国体育事业的建设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能量。这样,也可以使得体育工作者迸发出更大的能量。所以,我们必须让体育工作者体现出他们的价值。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民主。要给体育工作者自己的独立空间和自由空间,使得关于体育的重大事项由体育工作者民主投票决定。这样,可以集思广益,增加决定的科学性,同时也可以加深体育工作者对决定的理解,使其执行起来有最大的成效。二是,自主。体育工作者要承担自己的责任。按照纪律,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地激励自己,促进自己。要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待遇由自己的劳动决定。相关组织要切实考核体育工作者的工作成绩和工作质量,达到调动他们创造性和积极性的目的。使他们能够严于律己,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注意培养管理者的情商

体育管理论文第5篇

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管理体制也在不断调整之中,在此期间形成了三种模式。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在不同时期有不同体制称谓:一是“国家主导型办学”体制(新中国成立-结束);二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20世纪80年代初-20世纪末);三是“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2001年-至今)。叶澜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有类似观点,只不过“国家主导型办学”体制更换了说法,即“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但其实质没有发生根本上的变化。我国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的基本形式是属于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制度,是一种以中央集权为基本,中央和地方管理适当结合的制度,其特点为:一是党对教育行政的领导(政治路线、政策的领导,而非直接行使教育行政组织的职能);二是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大的方针、政策、宏观规划等由党中央与国务院制定,具体由各级教育行政组织与职能部门等执行实施)。“党的领导、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虽然从内容上看,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呈现的特点,但从模式上去分析,无疑与“三种体制”相通。自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虽经历了多次变革,但目前的管理体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二、关于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背后引发的教育公平与效率的问题研究

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在不同时期的体制称谓中,表现出其不同的价值取向度。“国家主导型办学”体制是“追求阶级内平等”,“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县为主”体制是“兼顾公平”。在这逐步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其价值向度也逐渐由阶级平等转移到效率优先上,进而上升到效率与公平的兼顾上。一方面,这说明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而有其显著成效,另一方面,又说明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成为评价教育政策的两个主要标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是逐步从侧重效率转向关注公平,但并不意味着效率与公平是相互对立或不可调和的。在改革开放过去的三十年中,效率和公平通常同时反映在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之中,只不过在改革的不同阶段其侧重点有所不同: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及以前主要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新世纪以后,主要奉行“以效率为基础的公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应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教育优越性的要求,才有现阶段的“兼顾效率与公平”。学者鲍传友对教育公平与效率之间的问题作了更进一步的探讨。“以县为主”是基础教育管理领域的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其目的在于缓解“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所造成的教育公平和效率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但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以县为主”难以适应我国区域差距巨大的现实国情和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于教育公平的新要求。综上,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背后呈现出的教育效率与公平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自2002年基础教育推行“教育公平”的“以县为主”体制,试图在确保教育管理效率的同时缓解乡镇办学所带来的教育公平以来,我国在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围绕“教育公平”这一主题展开,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三、关于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研究

体育管理论文第6篇

关键词:多元化;办学模式;招生管理;教育模式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高校需求将持续长期增长,政府不可能完全满足高校这一需求,而采用多元化发展办学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高校发展采用多元化模式可使目前面临的诸多问题得以化解。例如,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兴办高校,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满足不同阶层人民群众对高校日益增长的需求;政府可集中财力用于支持公立学校解决社会公平及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问题,逐步降低学费收取比例,减轻人民群众负担,缓解社会矛盾;多元化办学必然促进招生的多元化发展,给学生们更多的选择机会,缓解由一考定终身所引发的诸多问题;多元化办学可促使学校更关注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使人才培养结构更趋合理化,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多元化办学必然导致办学机制与体制的多元化,不同管理体制与机制下的办学质量、效率与成本的比较,可推动高校向高效、求真、务实、节俭的方向发展,推动整个高校管理上台阶;多元化办学有利于人才的流动与激励,可促进现有公立大学向管理机制与体制的深化改革;多元化办学可促进学校与社会的融合,有利于成果的转化,知识的外延及真正符合市场机制的产学研平台的建设与规范;多元化办学可形成不同类型不同机制下的学校之间的竞争和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总之,多元化办学的目的就是尽快改变现行高校体制落后于社会发展阶段的被动局面,缓解高校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推动高校健康快速发展。需要强调的是,在多元化办学的初期阶段,国家要下大气力创造有利于其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并给予其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可能的话,可以推动多元化教育的健康规范发展。

一、我国高校招生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和策略

(一)问题分析

1.我国高校招生管理体制一直统一延用单一的分数制

传统的单一分数制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践,进而造成学生毕业就业难、实际工作能力差、没有创新才能,综合能力素质达不到应有要求。学生学有空洞的理论,而没有发明创新才能。拿中国的教育与美国的教育比较,明显存在着两种差异,这就是两国的招生制度和教育模式造就了两种不同的人才。不同的社会人才产生了不一样的社会效应。

改变传统单一分数制,以人的综合素质评判招生制。一个国家的强盛,源于人才的强盛,国家要在人才培养方面苦恼经营,集思广言,研究出适合人才发展的真正路子或模式。一个学生是不是真有能力,不能只看分数,要结合整体素质,对他的脑力和身体素质、思想品德、潜在的智力发展进行综合评判,这应该成为我们招生录取的条件或管理体制。高校要重点培养部级人才,这是从国家利益出发,人才的培养要设计,要根据不同的人才类型设计适合其发展的可行计划,这应该是人才发展的战略要求。教育的纯理论应该彻底改变,应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紧密结合,相互启发,相互发现新问题,创造新成就,让不同类型的人才在社会不同的角落充分发挥其有效作用。

在2007年3月15日《江苏招生考试报》上副省长何权和省教育厅王斌泰根据教育部部长周济的重要讲话精神,就高校招生管理分别提出了五大要点,为高校招生管理体制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从江苏省2008年招生方案我们已经知道,我国的高校招生管理体制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变化,说明国家政府已把培养人才的问题放到了战略高度来考虑。分析江苏省2008年招生方案,我们认为是符合当前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当然这还要等到2008年实施后才能证实方案的合理性、先进性和现实的满意度。

2.大学教育让多数学生认为所学不为所用,学校教学与实际脱节

问题的原因是教育界没有与产、学、研结合起来。因此,笔者建议各高校对外积极主动与企业界联合办学,对内采取弹性学分制。高校将大学四年制放宽到6年或更长时间,学生可以在这个时间段内自己决定是采取连修制还是分修制。这不但能提高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际的融合性,增强自身的工作能力,使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挖掘和创新,也为就业打开了新的渠道。这种双赢的效果对国家,对学校,对学生都将是一种推动和促进,何乐而不为呢?因此,改变传统的一些不适时宜的招生管理体制和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我国高校原有的招生管理体制和教育模式对选拔真正的人才毫无作用,招生和培养了一大批高分低能既无个性又无专长,又不能创造性地发挥个体特长的人。大家都在一个模式下受同样的教育,这种单一教育方式不适合时展要求。误人之弟的教育,不能激发各个个体的特性,从容他们各自特长的发挥,如何教得真人才。因此,改变传统招生管理体制和教育模式,保障有潜能、会学习、善动脑的人能进入到真人才的摇篮学习深造,是国家的需要。

(二)问题策略

高校招生管理体制的演变发展作为高校招生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受制于社会发展和个人提升自身受教育程度的需求,又为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所制约。因此,改变不合时宜的招生方式,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1.标准多元,质量至上

在高校招生可继续延用相对统一的入学考试模式,统一的入学考试不仅有利于提高考试质量,保证考试的命题、实施、评分、报告成绩等重要环节趋于规范化、标准化,同时考试成绩也具有较大的通用性。

2.高校和考生之间双向互动

对高校入学的各类测验做到经常化,在中学期间准许参加多次考试来保证学业成绩与学习能力评价的客观性。同时,对不到十二年级就申请入学的学生可以早期决定录取资格,对优异的跳级生进行早期招生,也可在学年中期招生,允许校际转学就读或允许被招学生延期入学等。

3.扩大招生宣传范围

高校应当重视招生宣传和咨询活动。可组织校园参观、举办招生信息会、开展大学生晚会和洽谈会等形式,确保学生在入学前接受充分的升学指导,获得大学招生全方位的信息。准备入学的高中生在对他们中意的高校和专业进行访问后再进行选择,有效避免选择学校和专业选择上的盲目性。

4.招生对象不拘一格

招生对象,应包括在校高中生、高中毕业生和各类社会人士,不受年龄、种族、职业、地域与国籍的限制。政府制定各种政策,促使每一个想上大学的人都能上大学。

5.以生为本,全程服务

国家招生政策法规和实际运作规程要充分体现服务于考生、人性化管理的宗旨。关注考生利益,坚持以生为本,并把它作为高校招生管理的理念和服务的目标。高校在招生考试、提出申请之前必须提供周密、详尽、使用便捷的各种信息咨询服务和措施,保证种类考生都有展现自身才华、表达个人意愿的机会、条件和环境,并对考生中的弱势群体有相应的维权规章,设置相应的渠道或机构为此提供专门服务。

6.灵活录取,注重公平

为了尽可能方便申请者,最大限度地满足申请者的实际需要,应广泛招收各类新生。除正常录取管理体制外,还应建立提前决定、提前录取、期中招生和延期注册等高校录取管理体制。

7.建立招生录取平等和公平机制,提高透明度

受教育权与平等权是我国宪法所明文确认的我国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但由于历史的及其它的种种原因,这两项基本权利在我国高校招生中往往并未得到完整的贯彻。就拿平等权来说,众所周知,每年高考我国各个省份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并不一致。特别是作为我国的首都和文化中心的北京,就其教育发达程度和国家对其教育投入的经费来说,均遥遥领先于其它省、自治区、直辖市,北京地区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应该远远高于其它省份,但情况却正好相反。因此,对北京地区考生的高考低分录取的政策相对于其它地区的考生来讲都是不公平的,甚至山东省的几位考生还专门为此诉诸法院。现在,北京地区高考虽改成单独命题,因此,无法与其它省份对比录取分数线的高低了,但这仅仅是回避了问题,并不是最终解决公平录取问题的办法。

二、我国高校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和策略

(一)问题分析

我国现有的高校教育模式不适应人才发展目标要求。在我国现有的高校模式下,广大学生普遍只是掌握了一些书本的、理论方面的知识,缺乏相关实际工作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对经营企业和社会部门来说他们就像是产品的“半成品”。从我国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看,有相当一部份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真正学有所用的太少,而所学不为所用的人太多。学校的纯理论造就了一大批理论专家,但往往这些理论不被实际所接受。所以,教育产业化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我所说的教育产业化不是让学校变成产业化而不要教育,我是要学校教育与产业结合起来发展。教育为主导,产业扶助于教育,教育有了产业的支撑必将会如虎添翼,再加上研究,做到教、产、研合为一体,互为贯通,必定会使教育事业澎渤发展,培养的人才也一定会符合社会实际的需要。教育因材施教,更要应人施教。教育模式不应固化,应多元化。要充分考虑专业的特点,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特性,以展示教育模式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二)问题策略

1.进一步促进高等学校的合理分工与定位

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合理分工是一个国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学校对教师的聘任和职务晋升过多地考虑学术标准而忽略(甚至看不起)实践经验,不能不说是我国教育的一个缺陷。因此必须进一步促进高等学校的合理分工与定位,特别是有效地建立起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2.重点推进学科的发展

大学应是无功利性的机构,即它不能有太实用的目的。一个人如果没有以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在最基本的层次上进行的深入研究,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我国每年的科技成果看似不少,但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多空缺,说明原创成果是多么的贫乏。重视学科的发展既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又有助于提高具体研究层面的创造力和活力,并能因此而提高大学的整体实力。我有一个朋友在德国曾就大学排名问题询问过一些校长,他们的回答是:“我知道哪所学校最大,但不知道哪所学校最好;我可以把我们学校最强的学科告诉你们。重视学科发展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高教发展规律,21世纪如何创新重组研究型大学。世界上地位上升很快的学校都是在一、两个领域首先取得突破。因为一个学校不可能在很多领域同时达到世界一流,一定要有先后,要想办法扶植最优异和有发展前景的学科,把它变成全世界最好的,待它有名气了,其它学科也会自然而然地上来。如果你确定要把某个专业办成世界一流,那就让每个系都去配合它。这说明‘一流大学首先要有一流学科,众多一流学科的集合就构成了一流大学’。”

3.凸显学术人员的价值

北京大学原校长蔡元培曾经指出:“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的说法是:“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哈佛大学原校长科南特也曾指出:“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它一代教师的质量。”在国际上,不论是官方评估还是民间排名,教师质量均是大学水平和声誉重要的和基本的组成部分。因此,大学建设必须凸显学术人员的价值,尊重学者的学术自由,鼓励拔尖与创新。在政策上,要重塑名牌大学“教授”“研究员”等学术职称的崇高形象,提高其含金量,真正体现学术人员的价值;以人为本,广大教师是学校的真正主人,行政部门要切实做好教师教学、科研的服务工作,在学校内部真正创造出优秀学术人员脱颖而出和广大教师踏于学术工作的机制。

参考文献:

[1][美]D·B约翰斯通.高等教育财政:问题与出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0:131-135-

[2]甘阳,李猛:中国大学改革之道,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125-130

[3]杨继瑞,孝民:高校产业安全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8:9-14

[4]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2:292-300

体育管理论文第7篇

一、这些组织形式在以往曾起过很大作用,在目前也是需要的,但重要的是应该对现有的德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其管理方式上

首先,应改革班主任的管理方式。

班级是学校的基础组织,学校对学生所实施的教育,基本上都是通过班级进行的,所以班级管理方式的好坏,对完成德育任务的好坏关系极大。目前班级的管理方式是班主任代表学校行政,对一个班行使组织权、领导权和指挥权,班主任在学生中是绝对的权威,在班里说什么是什么,特别是在小学,学生对班主任唯命是从。这样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民主意识的发展,而且会影响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提高,甚至会影响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这一切,都与我们要培养出21世纪所需要的具有民主意识、自我意识、责任感和义务感强,并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强的新型人格是相违背的。因此,必须进行必要的改革。

要改革班主任的管理模式,并不等于说不要班主任,只要有班的组织形式存在,就需要有管理班级的老师,但这位老师应是班级工作的指导者,引导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班上的事物,因此班主任不应该包办班上的一切事物,在处理班上的问题时,不应是班主任一人说了算,而应该引导学生讨论,由学生集体说了算,当然,这需要班主任将学生组织好,帮助学生选出班上的领导核心,使学生学会过民主的集体生活,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班上的事务。这样班主任并不是无事可做,而是由自己亲自包办班上的工作,变成指导学生去做,由自己一个人说了算,变成学生集体讨论决定。在指导学生管理班上事务的过程中,对学生就是一种培养和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关心集体、为集体服务的良好品质,而且可以锻炼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第二,应改革团队会的管理方式。

学校中的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本来就是学生自己的组织,更应该把一切工作的组织权、决定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这些组织中的主人,即使在小学,辅导员也应是只起辅导作用,不应包办太多。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自己的组织中更快地学会自己

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评价自己,以促进他们德育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三,应改节政治课教学。

政治课是向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比班会、团、队、会活动更重视讲道理和知识,为学生形成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党、关心集体、为人民服务等良好品质、特别是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矗它虽是一门讲授系统政治、思想、道德知识的课程,但不能完全像一股知识课那样讲授,因这是一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的课程,必须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实际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讨论,使学生真正懂得它的意义,能够激发其学生的情感,这样才能使知识逐步转变为学生的思想、信念,转变为学生的行为动机,指导学生的行为,形成良好的品质。当前,一般是把政治课当成一般文化知识课讲授,教师讲,学生记,到考试时背题、答题,这样即使学生的考分很高,但对学生的实际教育意义不一定很大,所以应该进行必要改革。改革的方向就是让学生动脑子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社会及自己的思想行为实际,学会判断是非,这样才能把道理理解透,并能指导自己的行为,将知识逐步转变为自己的意识。如有些学校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接受教育的特点,将教材划分为若干专题,选一些典型例子,让学生读书、讨论、参观、访问,教师在对学生积极引导的基础上,最后作出总结性的发言,这就有利于克服政治课中的形式主义。

二、要使学生具有现代人的思想道德风范和道德能力,只改革旧的德育的组织形式是不够的,还应在改革旧的组织形式的基础上,建立一些新的组织形式和制度,使破与立结合起来

第一,建立社会教育委员会。

该委员会可将社会有关的教育力量组织起来,及时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发动社会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不仅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还有利于防止社会上的消极因素对学生思想的腐蚀。实践证明,这样做的学校教育效果是很好的。因为学生也是生长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学校主动与社会挂上勾,就可以把学校的教育意图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学生在校内外都能受到同样良好的教育影响。

第二,建立家庭教育委员会。

家长与孩子有较深厚的感情,所以对孩子思想行为的影响也较深,如果能够取得家长与学校的协作,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一致性的教育影响,就可以取得较大的教育效果,特别是在培养孩子独立生存能力和劳动习惯等方面,家长能够起到学校难以起到的作用。但很多家长不懂教育,或不了解学校的教育要求,如果学校能够将家长组织起来,向他们讲一些必要的教育知识及学校的教育要求,就能够发挥这一部分教育者更大的教育作用,所以在学校的德育管理体制中,把家长组织起来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建立学生自我管理日。

即在一周内,有一两日让学生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教育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责任感和义务感,以及组织能力。有一小学规定,从二年级起,每周有一天学生的自我管理日。这一天,学生学习、工作的积极性都非常高。一天过后,学生深有感触地说:经过这一天的自我管理,我好像长大了几岁,懂得了许多事情,也学会了处理一些问题。这是由于在自我管理日内,充分施展了他们的才能,满足了他们自尊自爱的需求,而且在亲自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也学会了一些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他们感到这一天的收获很大,觉得自己长大了许多。

第四,建立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制度。

少年儿童也有很强的自尊心,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日益增强,特别是到了小学高年级或中学,他们逐渐有一种成人感,不愿意事事都由别人管着,愿意自己管理自己,并且有能力进行自我教育和管理。有一个初中班,学生入学校后班主任老师就要求他们进行自我教育,首先向全班提出了自我教育的具体标准。然后制定了两周进行一次自我评价的制度。每次学生都是很认真地评价自己,把评价的结果填到一定的评价栏中,再由老师、家长提出建议。结果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教育的能力、思想品德进步得比较快,半学期后,就明显地超过了平行班。

第五,建立良好的德育反馈机制。

体育管理论文第8篇

【摘要题】体育研究

1前言

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重要命题。这是我们党面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而提出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伟大命题,是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新发展,也是无产阶级政党执政以后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性课题。这一命题的重要性得到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高度重视。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一中全会上指出“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应该体现到党的执政能力上来,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上来。”综观近百年来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世界无产阶级执政史,充分证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增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执政意识,不断提高科学分析和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社会发展进步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体育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体育工作是关系到为国争光、为民健康的大事,也是体现我们党执政为民、亲民、利民良好形象的大事。在体育系统提高党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号召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是,认真学习和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实践,勤于总结,不断超越自我,努力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领导方法,努力提高领导体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把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第一要务,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江苏体育的实际和我本人几十年工作的实践来看,领导好体育工作要特别注意把握好以下8个方面。

2善于正确把握加快发展的主题,增强领导体育工作的坚定性

能否领导好体育工作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要对体育工作有感情、有热情、有兴趣,重学习、肯钻研,不断探索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发展规律,既注重加快发展,又善于引导发展,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丰富领导体育工作、促进事业发展的经验。体会较为深刻的有三条:一是牢牢把握发展主题、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加快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体育系统的领导同志要对“第一要务”有深刻的认识,有高度的责任心,有巨大的热情,抓发展是天职,不发展是失职,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工作,要不因某些干扰而变动,不因某些非议而动摇,不因各种矛盾而困惑,始终坚持发展这个主题。在顺利时乘势而上,大步发展,在逆境中也能迎难而上,争先发展。不因小胜而满足,不因成绩而停步,不因困难而退缩,始终保持一种自加压力的勇气、奋勇争先的锐气、负重前进的志气。二是改革创新,善谋发展。改革是发展的推动力,改革意味着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意味着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创新的本质是对影响发展的旧秩序、旧事物的一种“创造性的破坏”。江苏体育的发展史证明,要发展就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无论是从省五台山体育中心的综合改革试点到全系统的目标管理和经济责任制;还是从南京体育学院“三位一体”办学模式的确立到院内管理体制全面改革;从省优秀运动队的以省办为主,市办补充到全省九个市和一所高校办优秀运动队,使市办优秀运动队成为全省竞技体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群众体育“活动与建设并举,重在建设”工作方针的确立到全省“八个一”工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试点、推广以及“环太湖体育圈”工作的推进等等,都得益于改革创新。在改革创新的实践中既要“敢”字当头,又要“善”在其中。既要善于立足体育看体育,又要跳出体育看体育,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多领域的改革创新的成功经验。重在改革体制和转换机制,处理和调整各个利益关系;要善于调动基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爱护、扶持改革实践中出现的新生事物;要善于处理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承受程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三是狠抓机遇、加快发展。坚持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关键是要抢抓机遇、珍惜机遇,最大限度地用好机遇。机遇常常是启动发展的钥匙,是实现跃升的跳板。机遇有大有小,作用的时间有长有短,有大家共有的普遍性的机遇,也有排它的竞争的个别性的机遇。因此,机遇常常稍纵即逝,有不再重现的特点。机遇又总是与挑战相伴、与困难相连,与风险相依。能否抓住机遇,用好用足机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捕捉机遇、把握机遇的能力和强烈的奋斗精神、目标追求和锲而不舍地努力。大机遇一定要千方百计地抢到抓住、用好用足,促进事业的发展。小机遇也不要放过,并且善于放大、力求用小机遇做出大文章。机遇不可多得,有时候还要创造机遇,促进事业发展。体育系统常用承办某些比赛、会议和申办重大赛事等方法,创造体育事业发展的良好机遇。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们用承办第三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的机遇增强了全社会的体育意识,凸现了大型赛事的综合功能,培养锻炼了体育队伍,改善了体育设施,加强了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新世纪初,我们又抓住了申办和承办十运会的机遇,并结合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以及国务院召开的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赢得省委、省政府对全省体育工作会议的重视,我们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推进省委、省政府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工作加快建设体育强省的决定》,召开了建国以来最高规格的江苏省承办十运会动员大会和全省体育工作会议,使我省的体育工作得到了最充分的领导重视,最有力的政策支持、最大的经费投入,最多的体育设施建设,最好的社会氛围和发展环境。

3善于正确把握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体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增强领导体育工作的预见性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事物总是复杂多变的,利弊常常是相互依存,发展变化的。领导体育工作一定要有深远的眼光和忧患意识,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逆向思维,做到“喜中见忧”、“利中见敝”、“顺中见逆”,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因此,在工作的实践中一定要居安思危、登高望远,增强理性思维、战略研究和工作的前瞻性谋划。冷静地分析隐忧,科学地认识规律,正确地判别形势,集中力量研究解决好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江苏体育10多年来之所以能一直保持着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在这方面得益颇多。在六运会严重受挫的情况下,经过大家的认真反思,提出了“缩短战线,突出重点,调整结构,提高效益”的发展方针,集中力量狠抓重点走精兵之路,通过近十年的努力,实现了七届超六届,八届超七届的好成绩,不仅遏制了下滑,扭转了颓势,止跌回升,而且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就在八运会召开前一年和九运会即将举行的时候,尽管当时我省的竞技体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连续4年荣获国家体委(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全国突出贡献奖”第一位,我们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两次召开了全省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并先后做出了“适度发展”和“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经过几年的认真实施,江苏体育出现了积极攀升的喜人局面,在九届全运会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面对新世纪的繁重任务,特别是十运会的巨大压力,我们又研究制定了江苏竞技体育“1029”工程。经过努力,我省的优秀运动队人数从1989年的856人发展到2002年1324人,13年间增长54.7%,开展项目从1989年的29项(习惯统计口径)到2002年的38项,13年开展项目增长31%。江苏群众体育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近几年来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飞跃发展态势,截至2002年底已经提前3年完成了“十五”计划关于全民健身工程(点)的建设任务,究其原因主要是把握发展规律,客观分析形势,创新工作思路,改革工作方法的结果。在江苏经济迅猛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体育供给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因此,在科学地分析形势后,我省提出了“活动与建设并举,重在建设”的工作思路,在建设的过程中又提出了以构建面向大众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八个一工程”为重点,同时,以培育省级实验区为重点,积极探索把建设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工作深入到社区、乡镇的新路子,用典型引路的办法指导面上的工作,加大了建设的力度,用建设促发展,以活动促建设,围绕建设抓工作,使群众体育工作内容由“虚”变“实”,由“软”变“硬”,进而“量化”、“硬化”,做到指标看得见,任务更明确,操作更具体,措施更扎实,成效更显著。

4善于正确把握全局,突出重点,增强领导体育工作的系统性

胸中有全局、手上有重点是搞好领导工作的基本要求。全局与局部是相对的概念。对于两个不同的管理层次来说,上为全局,下为局部,而相对于下一个管理层次来说,原来的局部却又变成了全局。一个成熟的领导集体就必须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作为省体育主管部门的领导首先应该把自己领导的工作主动纳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全局,从中找到体育的位置,做出体育的贡献,还要把地方体育工作主动纳入国家的体育发展大局,在贯彻党的体育路线、方针、政策,实施《奥运争光计划》、《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成绩做出贡献。就自身工作而言,则应该努力做到统领全局、把握大局、协调发展、整体推进。作为领导者,没有工作的全局意识就会顾此失彼、厚此薄彼,时间一长,就必然会造成人心涣散,甚至贻误事业。因此,作为体育系统的领导,要正确处理和安排好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诸方面的工作;要正确处理和安排好机关内部党的建设、体育业务、政务和事务等各方面的工作;要正确处理和安排好机关工作及所属事业、企业单位、训练单位其它单位、基层体育局的工作指导;要正确处理和安排好中心任务、基础性工作及衔接性、保证性、保障性工作;努力避免“单兵突进”、“单项突进”的所谓抓重点工作的工作模式,不能“放弃”,更不能以”牺牲”其它工作而只抓重点工作。如果那样,重点任务不一定能完成好,相反可能出现资源浪费、人心不顺、工作受损的被动局面。但是,作为领导,如果没有很强的抓重点工作、抓重点突破的意识和与之相适应的科学工作方法,也是绝对不行的。因为,重点工作和重点突破对全局的影响极大。所以,不仅要抓重点,而且要善于抓好重点,紧紧抓住重点,抓出大成效,抓出好效益,并且善于用抓好重点工作、中心任务的同时,推进全面工作。在现实的工作实践中,重要的问题是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抓重点工作。竞技体育,特别是人们高度关注的综合性运动会,肯定是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的工作重点,一定要紧抓不放,抓出成效,否则很难提高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甚至会失去整个体育工作的领导资格。江苏体育的实践证明:要按照“同心圆”理论的要求,切实抓好以“奥运争光”为中心、以综合性运动会为重点的竞技体育系统的工作,既着力抓好直属单位的训练工作,又抓好市办队的训练;既千方百计抓好以提高训练质量为中心环节的科学训练工作,更抓好向国家队输送人才,争取奥运会、亚运会上取得好成绩;就是迎接届运会工作,也既要抓好一线队伍的训练工作,又要抓好二线队伍、参加城市运动会队伍的训练工作,还要扎扎实实地抓好事关长远发展后劲的业余训练工作。同时,又要重视有关政策的研究、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强有力的科技攻关服务、后勤保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因此,备战大赛要善于调动机关各部门、全省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寻求最佳的力量组合,力求创造最佳的综合效益。

5善于正确把握群众的最新实践,增强领导体育工作的创造性

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的丰富实践,尤其是创新、创造性实践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活水源头;是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的根本依据;是激发领导思维创新、工作方法创新的基础所在。实践反复证明,改革往往在基层突破,创新往往在基层产生,改革的办法,创新的路子总是来自基层,源于群众。因此,各级领导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到群众中去吸取营养,丰富充实自己,到群众中去发现、体察、总结鲜活的创新实践。集中群众的智慧,增强领导工作的创造性,还要善于学习、借鉴国内外其它行业、其它领域的创新成果,结合本地体育工作的实际精心设计、反复论证、探索领导体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近年来,在江苏体育战线上涌现出的一系列新事物——五台山综合改革、南通市体教结合、南京体育学院“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八个一工程”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环太湖体育圈、省队市办优秀运动队等,都是基层干部群众的丰富实践增强领导工作创新勇气、激发领导工作创新活力、提供领导工作创新依据的产物,都是我们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的结果。因此,作为领导者要敢于支持基层改革,勇于承担改革的责任。看准的鼓励基层大胆干;一时看不准的允许试、允许闯;对于基层的改革尝试,要多支持,少限制;对于改革实践中出现的新生事物要多爱护,多扶持,不挑剔,不求全;对于改革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曲折,要多帮助,慎批评,多宽容,不打棍子,不扣帽子,总之,要努力营造改革创新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6善于正确把握体制和机制的互补作用,增强体育领导工作的集聚性

体育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行政管理权在地方党委政府,而工作任务尤其是综合性运动会成绩指标需要自上而下全系统的共同努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这样就产生了干部任命、经费保障与完成任务之间的“错位”。能否处理好这种“错位”问题事关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实践证明,善于把握好体制和机制的互补作用是解决“错位”的有效途径。第一,要善于争取人大常委会和政府加大体育立法的工作力度,对有关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些重点工作、重大问题要想方设法变成人大常委会立法和政府规章,并努力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第二,要善于运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体育事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对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统一体育系统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努力做到认识上的一致,真正确立“思想上一盘棋”。第三,要善于运用有效的利益机制提高体育领导工作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所以要十分重视利益机制的研究和运用。对此认识越深刻、把握越准确、设计越科学、运用越得当,就会产生越大的效益。对下属、对基层的工作要多关心、多支持、多鼓励。要重“予”轻“取”,少“取”多“予”。体育工作竞争特点,决定了这种利益机制更具有鲜明的特征。很多体育系统的领导同志都有一个共识:训练工作是最难抓的工作,出人才、夺金牌是最寄盼的事,届运会的排名是最揪心的事。所以,体育系统内的工作推进除了常用的一般性检查、评估、命名等激励机制,一般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之外,很重要的是要结合竞赛工作的特点,重点抓住综合性运动会的参赛资格、项目设置、比赛办法、高层次竞赛的成绩带入和人才交流办法等方面进行科学论证,精心设计和有效实施,努力构建竞技体育战略同心圆,以保证奥运战略的实施,并增强体育领导工作的集聚性。

7善于正确把握外部条件和社会环境,增强领导体育工作的认同性

体育事业的发展离开良好的外部条件和社会环境,没有上级领导的重视、关心,没有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没有良好舆论环境要想把体育事业搞上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实证明良好的外部条件和社会环境主要靠我们自己去争取、去营造。第一,“有为”才能“有位”,只有做出成绩,才能赢得理解和支持。体育工作的实践证明:很多情况下开始的时候,人们对体育并不那么重视,而是靠我们埋头苦干,艰苦奋斗取得显著成绩之后,才得到领导重视和社会认同的,要把体育工作搞好,作为体育领导工作的同志要善于把体育事业的发展主动纳入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去找位置、做贡献,善于把本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主动纳入上级体育主管部门的全局中抢占位置,扩大份额,要千方百计地寻找打开局面、推进工作的机遇,寻找新的切入点和带动点,力求赢得支持、取得突破、做出贡献。要经常向党委、政府和上级体育主管部门汇报工作,客观反映困难,主动提出对策,善于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同时,要加强与组织、宣传、财政、人事等兄弟部门、单位的沟通和联谊,争取理解与支持。对于那些事关体育事业的重大决策、重大问题、重要工程,一定要组织力量,认真准备,研究论证,权衡得失、反复比较,切实做好准备,做的有理、有据、可信、可行。同时,要重视重要环节的疏通,从而赢得更高领导层的认同和支持。在争取支持的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不提非分的要求,不办不可能办的事,不强人所难,坚持实事求是,把握好时机。对于那些体育工作已经取得较好成绩的地区,发展事业的氛围更浓了,发展的环境更好了,更要乘势而上,“有位”了更要“有为”,要有那种向更好的学,与更强的比,向更高的攀,与更快的赛的发展意识,不断开创新局面,做出新贡献。

8善于正确把握狠抓落实的重要工作环节,增强体育领导工作的实效性

正确决策和狠抓落实是领导干部不可或缺的两项最主要的基本功。抓落实是非常艰苦、认真、具体的工作过程。因为抓落实是理论付诸实践、思路变成行动、决策化为现实的过程,也是克服困难、解决矛盾的过程,甚至是战胜风险、经受考验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工作差距常常主要表现在具体落实的差距上。在落实过程中,常常会有部分人因害怕困难而怨天尤人,因回避矛盾而敷衍塞责,因畏惧风险而裹足不前,从而使工作受阻,成效打折。对于各级领导来说,首先要努力提高工作的组织程度,增强具体工作的操作性,千万不可从会议到会议,从理论到理论,一定要虚实并举,重于务实,便于落实。其次要完善抓落实的有效机制。完善抓落实的领导责任制,把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头,明确谁来统领全局,谁来具体实施,谁来监督检查,建立相应的督办、检查、反馈机制,使每一个环节都要责任明确、分兵把口,使每一部门、每一同志都责任明确、尽心尽力,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一层管一层,人人有责任,层层有压力。对一些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重点项目、重大工程更要组织精兵强将,委以实际职权一抓到底、死盯不放,严格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和有关激励、奖惩制度、督促检查制度,及时发现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纠正偏离决策目标的做法,克服工作的薄弱环节,彰显落实过程中的先进典型,保证落实的进度、质量和效果,并逐步形成做人诚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求真务实的良好风尚。

9善于正确把握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增强领导体育工作的示范性

体育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水平如何,决定领导体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实践证明,在领导班子建设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精诚团结。团结是生产力,团结是战斗力,团结出金牌,团结出效益。在领导班子中要谋事不谋人,相互间要多理解、多尊重、多支持,有不同意见要及时沟通,决不搞无原则纠纷,决不能意气用事。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领导制度。努力提高对重大问题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水平,特别是干部任免、经费投向、重点工作、重大工程、重大战略决策等。要按政策办事,做到待人厚道、办事公道、工作走正道、有门道。要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通过积极的思想沟通,发扬党内民主,批评错误倾向,增强党性锻炼,统一思想认识,提高领导水平。三是重视政治理论和体育业务的学习。认真学习、深刻把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视对体育规律的研究,努力提高体育专业理论水平,丰富业务知识,提高体育发展战略思维和工作前瞻安排的能力。四是勤政廉洁,执政为民。要严格要求自己,广泛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维护群众利益,想基层所想,急基层所急,排基层之难,帮基层所需。

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和人格魅力,是搞好领导工作的重要条件。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不仅要善于正确决策和狠抓落实,而且要善于立言立行,在加强人格修养、塑造良好形象上下功夫,坚持理想信念,带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格自律,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份之想,以高尚的道德情操赢得群众的尊敬,以立党为公、勤政为民的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拥护,以拒腐防变的革命本色赢得群众信赖。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事业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迅猛向前发展,很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待我们去研究、去解决,我们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我们领导体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努力谱写加快体育发展新篇章!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