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劳动技术教育论文

劳动技术教育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8-27 08:11:0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劳动技术教育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劳动技术教育论文

第1篇

一、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宏观决策和法律法规研究,为职教改革和发展献计献策

1、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和教育部的统一部署,继续做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职教专题的调研工作。重点开展对“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改革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等问题的调研,并对调动行业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积极性、农村职业教育等问题开展深入的课题研究。

按照教育部《规划纲要》征求意见公告精神,动员各地学会和下属机构积极参与,并对职业教育战略专题调研和《规划纲要(草案)》展开大讨论,广开言路,广集众智。学会网站开辟《谋划职教改革发展》专栏,并开展“我为职教献计献策”征文活动。

2、配合“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学会积极参与会议相关筹备工作,并做好会后的宣传、贯彻落实工作。(德育工作委员会为主)

3、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进程,年内上报国务院审议”的安排,配合教育部相关司局,参与修订工作。

4、配合教育部“制定中等职业教育督导基本标准,开展评估试点”工作,积极参与相关研究、试点工作,并作为《规划纲要》的课题研究。

5、高职研究会组织“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创业人物与机构评选”活动。

二、开展职教学术研究和评选表彰活动,提高职教社会影响力

1、围绕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制定学会2010年工作计划,召开2010年工作会议。

2、以“抓住机遇和挑战,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为主题,举办2010年学术年会。学术委员会负责组织策划,进一步提高年会质量。年会期间召开学会理事会第三次会议。

3、举办第二届民办职业教育发展高峰论坛。(拟成立的民办职业教育分会负责)

4、举办首届 “中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 评选表彰活动。开展“全国农业职业院校教学名师”的评选工作。(农村与农业委员会)

5、举办第二届“中国职业教育百名杰出校长”评选表彰活动。

6、修订、完善《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励条例》(草案),启动第二届 “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评选工作。(学术委员会)

7、举办第五届“中青年职教论坛”,开好“2010年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学术委员会)

三、开展职教科研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继续完成以学会名义开展的国家级的职业教育课题研究。

做好学会2009-2010年度课题立项评审工作,并出版《优秀成果选萃》。(学术委员会)

做好教学、德育、管理、高职、农村与农业、轨道交通、卫生、职高等分支机构开展的科研教研课题工作,以及相关的评奖活动。课题研究和评奖活动中,要把提高研究和活动的质量摆在突出的位置。

2、按照教育部关于“实施新的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改革方案”的要求,促进新教材编写、审定和其他教学资源的建设工作。(德育工作计划委员会)

3、办好各分支机构组织的“论坛”、“研讨会”等形式的活动。务须做到认真准备、精心策划、广泛参与、提高水平。

组织好教学工作计划委员会和其他分支机构的各种教学竞赛活动,以及部分专业的职业资格标准和教学标准的研究制订工作。

4、配合有关部门举办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办好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

支持分支机构办好农业、医药、护理和轻工食品等专业学生技能大赛。

5、配合中国教学仪器设备总公司,在天津举办第七届全国职教现代技术装备(教材)展览会。

6、合作开展第十一届全国职教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搞好期刊编辑、高职、商科、德育、学生、管理、卫生、轻工、教材等分支机构的论文征集、评选活动。采取措施,不断提高论文水平。

启动学术委员会主办的“优秀职业教育硕士(博士)论文”评选活动。

四、围绕职业教育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为科学决策服务

1、继续组织力量进行农业职业教育资源、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调查。(分别由农村与农业、少数民族、期刊编辑专业委员会组织)

2、就当前经济和行业企业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应对,举办高层次形势报告会,加强行业学会间的沟通联系。(轨道交通委员会为主,相关行业协会配合,秘书处协调)

3、围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专题,继续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办好管理、高职以及其他分支机构举办的相关课题研讨和培训。

4、开展劳动力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以及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

高职研究会举办“与高职毕业生在一起”的主题会议。

5、针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开展职业指导专项调研,做好职业指导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工作。(职业指导专业委员会)

6、配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继续开展“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做好“中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发展报告”的编纂工作。(师资专业委员会)

7、继续开展职教科研(教研)机构调查,筹备职教科研工作会议。开展中专学校实训能力建设专项研究和精品专业建设方案展评。(科研、中专委员会)

五、开展国内外校长教师培训,加强境内外交流合作

1、继续组织学会和分支机构开展的职教院校长和教师的国内培训交流活动。(培训交流部)

开展东西部职教合作交流和调研。(职业高中、卫生)

2、继续开展创业教育活动,组织好研讨和经验交流。(培训交流部为主)

3、继续组织职教工作者和教师赴国外(境外)考察和培训交流活动。(培训交流部负责)

4、筹备举办2010年 “国际职业教育论坛”。(学术委员会负责)

继续开展职教装备国际交流。搞好商科、轨道交通、医药、轻工等分支机构的对外交流活动。

5、组织开展对香港职业教育的考察,加强与香港职业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

六、加强学会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益

1、办好《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各地方学会、分支机构、内设机构都应成为网站的地方编辑站,学会网站要加强对其指导和帮助。推动学会系统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电子办公和网络传输,提高工作效率。

2、扩大和健全学会组织,增强学会活力,改进单位会员入会办法。重视吸收民办职业院校和民营企业为会员单位。做好理事会已同意成立的新分支机构的申报工作。

3、加强学会下属机构建设,完善工作总结和计划制度,不断提高组织和活动水平。制定《学会工作规则》,加强规范化管理。

第2篇

论文摘要:舞蹈教育作为陶冶心灵的艺术,具有独特的素质教育功能。用舞蹈培养高品位的“文化”人,是舞蹈教育推动素质教育的更深层的意义。通过对舞蹈教学的实践发现,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密切相关。作为意识形态,舞蹈总是鲜明地反映出人们不同的思想、信仰、生活理想的审美要求,既是供人欣赏和娱乐的艺术形式,也具有宣传教育的社会作用。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

世界著名舞蹈教育家特德·肖思说过:“我认为真正的舞蹈教育也是人的全面教育——他的身心、情感将在舞蹈中获得滋养、熏陶和锻炼。”舞蹈教育作为陶冶心灵的艺术,具有独特的素质教育功能。用舞蹈培养高品位的“文化”人,是舞蹈教育推动素质教育的更深层的意义。

我作为一名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通过对舞蹈教学的实践发现,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密切相关。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作为意识形态,舞蹈总是鲜明地反映出人们不同的思想、信仰、生活理想的审美要求,既是供人欣赏和娱乐的艺术形式,也具有宣传教育的社会作用。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如何通过舞蹈教育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以舞蹈教育推动德育教育

我国著名舞蹈家吴晓邦曾经说过:“艺术以它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舞蹈表演教学,能够发展大学生对生活情感的客观体验,让他们能够掌握运用一定的舞蹈艺术形式表达情感。舞蹈创作教学能够激发大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创造能力。

二、以舞蹈教育推动智育教育

在舞蹈教学中,大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更多的是对潜能的全方位开拓与挖掘。舞蹈是依靠千姿百态的人体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它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与观察力,舞者必须进行仔细观察,才能领悟到其韵律、风格、特点。舞蹈从体裁、主题、表现形式等都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在舞蹈的学习、排练、表演过程中都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力、思维想象力和对音乐舞蹈的感受力与表现力。

三、以舞蹈教育推动体育教育

美国著名舞蹈家沃尔特·特里说:“把舞蹈素材用于教育,去发展身体肌肉,调整肌肉,保持身体平衡;舞蹈练习、舞蹈节奏。用于治疗,可以帮助受伤的肉体和挫折的心灵复原。舞蹈在这一方面便是一种锻炼了。”

首先,舞蹈教学训练可以有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体形和姿态,促进学生的健康发育。其次,舞蹈教学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再次,舞蹈教学与训练还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灵敏性、灵活性。舞蹈教育之所以是有显而易见的体育教育功能,是因为它不仅可以强健学生体魄、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m而且在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协作精神,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想像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转贴于

四、以舞蹈教育推动美育教育

舞蹈教学是推动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最好的途径。舞蹈艺术审美的过程是经过人的大脑的形象思维方式并伴随人的情感体验完成的。在实施舞蹈教育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舞蹈韵律的把握产生抒情、联想与想象,从而唤起美的感觉,美的欲望,美的理解,进而起到美育的作用。持之以恒的美育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自身的形体美、举止美、行为美、人格美、道德情操美,使学生的外在形体和内心人格形成美的统一。

舞蹈教育的欣赏教学。能够培养大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并形成审美经验和审美能力。舞蹈是依靠千姿百态的人体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因而人们称舞蹈为人体动作的艺术。它集人体动作、音乐、服装、色彩、舞台美术、灯光和情节于一体,又是一种表情性的时空艺术。舞蹈中的动态与造型,恰恰证明了“舞蹈是活动的雕塑,流动的画卷”这一名言。

总之,高校舞蹈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专业的舞蹈家,而是把它作为一种审美教育、素质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鉴赏能力,提高舞蹈欣赏水平,最终送到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新一代的艺术素养。

由于舞蹈艺术教育以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为宗旨而展开,它不仅作用于受教个体,而且作用于全体大学生,它不仅从审美的角度引导大学生,而且从审美的诸多方面培养提高大学生的修养。舞蹈艺术教育能够调动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其中,使大学生获得一门专门的艺术技能,并且在体能上得到锻炼,意志品质上得到磨练,智力上得到发展。同时,丰富情感,提升人格,净化心灵,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和艺术感悟力。

随着社会对全面素质人才的高度重视与需求,尤其是在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发之后,正确认识舞蹈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舞蹈教育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确实具有独到的、显著的、无可替代的功效。

参考文献:

[1]王继恩,舞蹈培训中家长心理的探测与引导[J],舞蹈,2006。(06):14。

[2]杜燕,浅谈舞蹈艺术培训与少儿全面发展的关系[J],青海教育,2005,(23):33。

[3]吴红,舞蹈的作用与影响[J],今日教育,2007,(06):45。

[4]贾建文,舞蹈人才的培养[J],河北教育,2005,(15):35。

[5]李涛,浅析舞蹈的教育作用[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05):58。

[6]刘钧,谈训练与少儿的生长发育[J],艺术广角,2000,(03):63。

第3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电工课程;研究

一、电工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电气化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要求各行各业的技术人员掌握越来越多的电工技术知识和技能。高职学生获取电工技术知识主要是通过电工电子课程教学(包括实验)来完成的。电工技术不断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电工课程的教学内容也不断扩充,同时,各个专业培养计划的总学时数在不断减少,电工教学学时也在相应减少,面对学时减少和内容膨胀,必须改革教学模式与手段。

二、电工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电工教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职业院校现大多采用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划教材,而这些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编写教师总是有一种编写的容易了怕使用的老师看不起的心理,而没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通过研究发现部分学校使用的电工电子教材,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l)注重理论分析和结论,不注意联系专业或实际。(2)注重对定量计算方面的例题和习题的编写,不注意将与电工专业紧密相关的实际问题写入教材;(3)注重面向教师编制教学内容,不注意面向学生使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4)注重理论方面的教学内容,不注意现场实验实习的教学内容。

2、理论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一部分职业院校教师认为,学生基础差,不用功,教学内容多,课时少,我们能够照本宣科地完成教学计划就很不容易,至于教学效果差的责任就不在于我们了。实际上,持此观点的教师主要是由于对职业院校教学劳动的复杂性、示范性和创造性认识不够以及对“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重视不够所造成的。

很多职业院校教师,理论内容驾轻就熟,讲求循序渐进,体系完整,而对于实验实习内容则可有可无,安排的课时一再压缩,安排的内容也大都是验证性实验项目,与专业实际相脱节,没有从引发学生兴趣和需要出发,没有体现开放性和设计性的思想,没有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因此也就不能实现职业院校电工教学为专业服务的功能。

3、实验实习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对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投入少,建设方向不明确,与社会、生产一线结合不够紧密,条件设备简陋,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实践教学方法、手段落后等等。许多教学仪器设备己经达到报废程度;再加上这几年招生专业不断变化,原有的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设备有许多无法使用。所带来的问题是学生或者不能进行实训,或者使用已淘汰的实训设备,当然也就保证不了教学质量。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1、教学方法的改进

在理论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改变传统理论教学中“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教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每堂课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向学生提出许多问题,在问与答中展开教与学,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思考问题,理解、掌握和探求新知识。

2、教学手段的改进

教师应该在幻灯、录像、电视等几种常用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用电子教案代替手写教案,把电工理论教学的课堂改到多媒体教室,用图、文、声、形并茂的新颖授课方式吸引学生,并用多媒体把许多静态的演示实验转变为细致逼真的演示过程,通过加强学生形象思维,帮助学生对抽象电工理论知识的理解。在电工基础实际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板书式教学,改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方法,将理论教学内容制作成课件演示,相关公式推导及例题的讲解采用板书与演示结合。

3、电工理论教学的改进

电学和磁学理论知识,对于职业院校机电的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其重点表现在它是电工理论基础,其难点表现在它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很高。所以,职业院校电工理论课堂教学应该注重理论的实际应用,提倡理论的“少而精”与分层次教学,宜采用“从做中学”的教学方法。

4、加强电工实验教学

电工教学要充分运用实验,使学生感知物理现象与过程,作出评价与判断,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探求知识转化。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地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与主体。

四、高职高专电工课程考核方法的改进

在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考核中,普遍采用的是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试卷考试的方式,以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和对教学内容掌握程度的高低。它在现行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有应该肯定的方面。在改革时,要注意保留这些积极因素,盲目否定和取消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科学的。

1、建立以专业技术标准和职业素质为基础的考核体系

在考试考核内容选择方面,既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环节)目标要求,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技能)和素质,体现应知、应会、应是。

2、考核方法多样选择

应根据考试课目的特点,允许采取多样化的考试考核方法,如闭卷、开卷笔试;闭卷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口试、笔试与技能操作相结合,或采取论文、设计、制作,撰写调研报告与答辩相结合;也可以采用无标准答案试题,着重考核学生的思维方法、考思路、教见解等方法。并逐步实行“讲一练二考三”,以检验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

3、科学评判学生学业成绩

要把课程终结考试与过程考核中学生取得的成绩,作为判断学生成绩的重要依据。针对不同课程,其评分方法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学校应制定关于加强教学考试考核办法及有关实施细则,以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在加强考试方法改革的同时,要建立课程考试质量分析制度,对考试内容、命题及考试结果要进行认真分析,不断完善考试考核办法;要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制度,并以一定的学分把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要求固定到培养计划之中,成为全体学生必须达到的教学目标。

五、结束语

电工学课程是技术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理论和知识、学习掌握电工技能的窗口。通过电工课程教学改革,培养了学生学习电工课程兴趣;夯实了学习专业理论课程的基础;提高了电工教学的质量,提高了学生的电工专业技能,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石。但我们的工作还刚刚起步,在教学改革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学计划中还存在某些实践环节和课程衔接不好,课程体系还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软硬件设施建设和教材建设还需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水平和素质还需不断提高,与相关企业的产学合作还需不断深入等。我们要在现阶段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方向,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黄家植.职校电工电子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J].素质教育论坛,2007.1

[2]马树超.高职教育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报,2006,9.26

[3]王金台.试述中国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J].职业技术教育,2003.33

[4]欧阳河.论高等职业教育技术型教学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2003,67

第4篇

关键词:高职 复合型专业 顶岗实习

为了高等职业院校工学结合的有效推进,形成校企合作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推行顶岗实习,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出更多的高技能应用型高素质人才,还可以促进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无缝连接”、“零距离”的运行模式。如果学生能够顺利的完成顶岗实习,并最终实现就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成功。

1 高职复合型专业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现状

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是为了实现顶岗实习的目标, 在一定的原则下科学地组织、协调、使用各种顶岗实习教育资源, 使顶岗实习教学工作持续、稳定、优质、高效地运行的过程。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制度是规定学校管理各基本方面的活动框架,调节集体协作行为的制度,例如各部门和各层次的职权、责任以及相互间的配合、协调关系,各项专业管理规定、信息沟通、命令服从等方面的制度。对于高职复合型专业而言,它要涉及到2-3个单科专业的顶岗实习,这就有可能涉及2-3个院系的配合。在我国,高职教育对复合型专业研究刚刚起步,多数高职复合型专业的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常常是流于形式,以我校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为例,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涉及行业广泛,不仅涉及农业、食品、制药、发酵等工科类技能岗位,还包含营销、物流、客服、管理等文科类群的职业岗位,而已有的工科或文科类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特色性较强的“工文兼容“的岗位,因此,在就业单位不确定的情况下,学生在校企合作单位的顶岗实习就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学生毕业后无法实现与企业的“无缝链接”。

2 高职复合型专业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存在问题

2.1 课程体系对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针对性不强

高职课程改革已经提出了很多年,但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改革目标还是没有真正的达成,在高职复合型专业顶岗实习中,课程体系对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针对性不强,特别是高职复合型专业始终未能彻底摆脱某个单一专业课程体系的束缚,没有以行业需要为主线构建与学生顶岗实习相对应的复合模块化课程体系,这样学非所用的情况很多。以南通职业大学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为例,现有课程体系既没有形成以上游应用技术为背景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也没有增设以“下游工程为背景的营销、物流、管理等经济管理类模块化专业课程,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不能够将所学知识前后串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涉及一些之前没有学过的知识或技能,企业常常需要对这些学生采取更多的培训后再使其上岗,根本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淡化了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话语权。

2.2 实习岗位单一

在实习单位中,复合型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不应该是某一单独岗位,而应该面向复合专业的职业岗位群。但是,在学生实际的顶岗实习中,很多的企业处于自身方面考虑,一般都不会提供满足这一要求的职业岗位群,都是安排学生长期做一个岗位,导致学生的实习岗位单一。

2.3 师资队伍中缺乏复合型专业人才

对于复合型专业来说,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无疑是相当高的。现阶段我国高校的大多数教师都具有很高的学历,他们具备很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却缺乏实践工作经历和经验,而这些实践经验正是复合型专业人才最应该具备的素质。对于很多的高校来说,师资队伍中缺乏复合型专业人才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为要求本科或者硕士毕业生在两个专业领域都非常精通,是相当困难的事情。就拿南通职业大学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来说,懂生物科技知识的教师不懂产业化、懂产业化的教师不懂生物科技知识,所以单纯地让懂生物科技知识的或者懂产业化的教师来发展这个专业都会力不从心,顶岗实习环节更是困难重重,流于形式。

2.4 实习过程控制困难

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教育管理的主体、客体和环境呈现“多元化”的特征。由于实习时间长,实习单位地点分散,工作环境迥异,即使学校为了加强对实习学生的管理制订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是否切实可行,值得研究。就拿南通职业大学生物技术及应用管理专业来说,因为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没有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学生信息沟通困难等,导致学校难以实施有效管理,教师在学生实习期间全程跟踪的指导和管理形式,实际上难以做到,他们为了完成学校日常的授课任务,还要有精力和实践对分散在不同实习岗位的学生进行指导和考核,工作任务繁琐又较重。此外,学校与实习单位的协调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共同参与管理的力度和层面都不大。

3 高职复合型专业顶岗实习影响因素

3.1 政府政策层面

政府是保证顶岗实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一般都是政府在校企合作中起到主导作用,出面解决两者之间存在的问题,协调各方面的利益。例如,在德国,政府对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的办学就有强制性的规定,企业在学生顶岗期间,不仅提供生产岗位,还要提供专用的培训车间和培训教师以及足够的培训经费,当然政府对这类的企业在政策和资金上都会给予一定的支持。

3.2 学校层面

就学校层面来讲,通过与理论课学习和校内职业培训这两方面相比较可以看出,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两方面:第一,学校对学生顶岗实习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第二,学校对专业教师的投入严重不足。以本校为例,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时间点跟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时间点相吻合,也就是说学生在同一时间段要同时进行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在这段时间内,学生导师既要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还要同时指导以及管理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如此一来导师的工作量与责任就会变得非常大,需要消耗导师大量时间。但是,对导师的报酬是按照每个辅导的学生补偿的6~10个课时计算的,报酬方面远远低于在学校授课所得,因此一定程度上严重打击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就是很多专业教师都是高校刚毕业的研究生,他们虽然理论知识很丰富,但是缺乏相关实践操作能力,所以要让这些“上游学术人才”变为既专理论教学又熟悉生物技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双师型”教师,就需要学校加大投入,这样才会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3.3 企业层面

我们在对顶岗实习企业进行调查的时候,不难看出,很多企业被动接受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要原因就是:很多企业的经营理念就是重视短期的利润,不愿意用企业的资源来培养人才;企业自身利益缺乏保障,校企双方的合作关系仅仅停留在以利益关系为纽带的基础上;而企业处于安全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考虑,不愿意接收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来企业顶岗工作等。

3.4 学生层面

复合型专业是新兴交叉学科,知识面宽、实践性强。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理论学习的时候,虽然认真掌握了一定的生物技术专业知识,但是对于生物技术相关的操作技能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还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因此,在进行顶岗实习的时候,对于自己可以胜任哪个岗位的工作十分迷茫,缺乏自信,部分学生实习过程中出现些许波折,就频繁要求换岗调岗,拒绝正常的工作任务甚至要求中断实习;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因为理想的职业与实际工作岗位的反差导致很失落、悲观和沮丧情绪严重,因全新的“工作环境”、“人群环境”导致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绩效不高,离职倾向较高,经常跳槽。学生的适应能力及认识偏差给用人单位造成不良印象,严重影响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

4 高职复合型专业顶岗实习对策

高职复合型专业顶岗实习是一个综合实践的过程,为了保证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展开有序、稳定、有效地工作,就需要加强学校自身的建设,当然也需要政府、学生、企业多方面的参与和努力。

4.1 立法鼓励企业接纳实习生

针对企业对顶岗实习不欢迎的现状,地方政府应尽快立法,把接纳学生实习作为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同时制定鼓励政策,通过经费资助、减免税收和奖励,建立有利于学生实习的统筹与管理机制。

4.2 改革学校顶岗实习运行机制

首先,建立“校企双赢”运行模式。学校应该让接收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在合作中获利,学校要为企业量身打造符合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同时积极宣传企业,提高企业知名度。

其次,加强课程体系改革。校企合作要实现“双赢”,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一定要根据复合型专业的特点,配合企业的实际需要,以提高顶岗实习学生岗位适应能力为目标,使学校的“产品”――学生,毕业即上岗,上岗即上手。

此外,学校还应增加顶岗实习资金的投入,提高指导教师的劳动报酬,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增加对顶岗实习学生的专业指导,完善顶岗实习评价制度。

4.3 现代企业要树立长远发展战略

现代企业要树立长远的发展战略,要认识到企业对职业院校的投资也是生产性投资,要把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融入到企业的价值链中,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主动承担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责任,积极主动地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不要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要尊重学生的劳动,对实习生实行人性化管理,确保顶岗实习的质量。

4.4 学生要认真对待顶岗实习实践机会

由于顶岗实习过程中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工作岗位的多样性和真实性,对顶岗实习生的实习有特殊的要求。学生只有在顶岗实习实践时把自己当作实习单位的员工,认真对待顶岗实习实践的机会,全身心地进入工作状态,才能真正的把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中。

5 展望

新兴产业的卡死发展和行业信息化进程的迅速推进,能够为就业提供许多岗位,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型的岗位。高职院校复合型专业能否有效的开展顶岗实习是新兴产业复合型“双料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在现有教学资源和社会资源环境下,不仅政府在制度上保证有力、政策支持到位,还要学校、企业、学生甚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开发校企合作资源,使得高职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做的更好。

参考文献:

[1]蔡勤生,宋秀梅.顶岗实习:提升高职学生关键能力的有效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2011(08).

[2]高琳珍.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3]龚娟.浅论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01).

[4]刘丞.针对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效果的几点建议[J].考试周刊,2010(47).

[5]杨春平.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9(02).

[6]杨育宏.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调查与分析[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Z1).

[7]王可忠.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探讨[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

[8]周云.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0(16).

基金项目:

第5篇

[摘 要]面对大学生越来越严酷的就业形势,“职业核心能力”的概念逐渐从职业教育引入到大学教育,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注意。文章试图从与高职教育视角下与大学概念中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相区别的角度,借鉴北大前校长在北大改革中对大学教育生态环境的构建,研究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思路和路径,希望对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探索实践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高等教育理念 大学生

一、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意义

未来的劳动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这个在就业市场上提出来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企业组织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然而,根据1998年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银行在17个国家的研究表明,职业教育和培训在适应企业和劳动者的就业需要上却总是令人失望(童山东,2006)。针对这个问题,世界发达国家的政府和企业都十分关注教育和培训制度,寻求改革举措,以期建立一支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的劳动队伍。为此,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一个富有远见的目标:“开发劳动者的核心技能”。职业核心技能的研究是基于“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或“能力本位教育”(CBE——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而进行的研究的,它是一种强调能力培养与能力训练的教育系统。培养职业核心技能或关键能力,已经成为世界先进国家、地区的政府、行业组织和职业培训机构人力资源开发的热点。1998年我国《国家技能振兴战略》报告中提出,教育必须强调教养与未来就业相关的一系列核心技能。立足于职业人才的全面发展,加强职业核心技能的培养,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现实要求,成为教育现代化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发展趋势。

然而,对于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尚且还不在教育部组织的两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讨会范畴,虽然有学者如姜太源(2004)对德国IT职业教育、职业继续教育体系与高等教育体系的连接做了详细比较分析,但是整体来看,目前学者们的关注点依然在职业教育方面,当我们讨论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需要在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相区别中找到操作思路,前北大校长的北大改革或许能够在这方面给以我们启发。用在北大改革中提倡完整人格教育,并以此叩开现代中国的大门,掀开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帷幕,不可否认,时代的高等教育为中国培养出了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他们不仅仅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更重要的是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道德约束力、创造力、自我认知和判断力和行动力,这些优秀的学生支撑起全中国的转型。的教育思想对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启发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校长非常重视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认为此乃立国之本;其次,强调“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给老师和学生充分的尊重和自由;再次,提倡美育和德育相结合的全人教育理念,德、智、体、美相结合的教育使人的精神、品格得到自由而健全的发展。北大改革就是从教学理念、课堂、课余社团和讲座等因子入手,通过构建完整的学校教育生态达到了培养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效果。

二、国内外学者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状况

“关键能力(Key Skills)”最早是德国于上个世纪70年代提出的,德国的“专业能力+关键能力”的培养内涵、“双元制”的培训模式,以及“行为导向教学法”,在职业能力教育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姜大源,1996)。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英国政府就开始致力于以就业为导向的核心技能(Core Skills)培训认证体系的开发,现已形成十分完善的培训认证体系。目前,英国工业联盟、教育与就业部以及资格与课程署共同认可了六种核心技能:交流、数字运用、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与人合作、提高自我学习和增进绩效,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们几乎包含在英国所有的现代学徒制和国家培训计划中(Anthony Kelly 2001;黄日强,黄勇明2004;邵艾群,2010)。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推行的能力本位教育体系中,关键能力培养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劳工部获取技能部长委员会(SCANS)提出,为明天准备的劳动者应具备三个基本素质,拥有五种基础能力。所谓五个基本能力,即合理利用与支配各类资源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系统分析能力、运用多种技术的能力(《关于美国2000年的报告》,2000)。1991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教育部发表了《义务教育和培训后青年人的参与》的报告,培养核心技能是该报告的主要内容。

1998年我国《国家技能振兴战略》报告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做了阐述;近年来,一批职业教育研究界的学者,如Anthony Kelly 2001、Aphrodite Tsalgatidou 2002、Peter Scott 2009、John C. Smart 2010、William E. Kastenberg 2010等深入研究了职业核心技能的分类、分级、测评和培训方法,我国学者杨美怡2007、童山东2010、黄日强2011等,也不断把国际上发达国家和地区,如英、美、德、澳等国家在职业核心技能培养方面的先进做法总结综述,李怀康研究员还对职业技能开发和养成的关键步骤等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李怀康2005-2009),这些学者的研究都对接下来如何进行我国职业核心技能的研究和实践有着很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在实施方面,教育部成立全国职业核心能力认证办公室,通过过程测试和笔试两步,开展面对大中专院校在校生以及在职人士的包括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的职业培训和测评。同时,在教育部组织下,职业核心能力研究和实践者于2011年和2012年共成功举办两次关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研讨会,试图在把国外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经验本土化的基础上探讨适合中国特点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和评价模式。

然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领域,很少涉及大学生职业核心技能培养,对于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高职教育的概念区分不清,仅仅有少量学者开始关注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意义(徐向平2009)、大学生就业与职业核心技能培养的关系等(刘艳艳,申去非2009)等,而以上海某高校经管类研究生为例的实证研究从企业需求评价的角度探索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策略(张帆 2011)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此外,就研究角度方面,也有少量学者将生态学引入到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这个体系中,如在杨同毅、周磊等(2009)的研究中,将课堂看作一个生态环境,并将人才培养的课堂生态划分为各个生态因子的相互关系;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陈氢(2010)从教学环境的构建方面探讨了大学生通用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笔者认为,这些研究在动态的相互联系的系统中进行,和教育的特点相契合,对于教育模式创新和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从的北大改革看对大学教育生态的构建

1.培养职业核心能力首先是对知识的掌握

对知识(通用知识和专业知识)的重视让大学生职业发展有了比高职生更加深厚的基础和更开阔的视野。:“一个民族或国家要在世界立住脚,而且要光荣的立住,是要以学术为基础的。”“学术昌明的国家,没有不强盛的。”所言“学术”实则知识之谓也,是强调对知识的掌握和使用能力,对知识的渴望和敬畏是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来源。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姜太源(2003)的研究中也非常重视专业能力即掌握技能和知识的能力,姜太源将职业能力分为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方面,三方面的融合共同构成了关键能力(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或者当职业发生变更的时候,这种能力依然存在从而能重新获得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即本文概念——职业核心能力,其中专业能力提供职业核心能力中的基本生存能力。

对知识的重视决定着校长对北大的改革首先从大学理念开始,校长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一是“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二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在的提倡和推动下,北京大学的学术研究、自由讨论之风盛极一时。文、理、法科几乎每周都举办学术讲座,教授、学生们各显神通,各种社团纷纷成立,有效利用了学生们的课余时间,将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紧密结合,教师、学生互动频繁,自由辩论,无论是学习还是交流合作、思辨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激发。

校长强调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使用成为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原动力。大学偏重于通识教育,我们应该重视大学课堂对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但是,学者们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担忧也说明了问题:目前大学教育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所以需要重视对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因此,大学教育需要极大激活课堂这个最核心的生态体,将其从简单的知识讲解和灌输转变为汲取、吸收、质疑、深入的循环,变单向沟通为双向甚至多向沟通,贯彻“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职业能力为主的原则,着重培养学生胜任实际岗位的能力。杜勇等(2010)认为任务驱动型的教学设计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表达情感、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是培养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教师灵活运用小组作业、模拟演练、论文撰写等教学方法,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2.“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理念让学生和老师共同自由、全面发展

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大学之大,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关键在老师。从“兼容并包”的分针出发延揽各方面的人才来充实北大的教师队伍,焕发大学教师的生机和活力,于是,一大批具有先进思想的教员来到北大执教,正合了蔡先生后来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指出的“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的教师思想,这些老师扩大了世界学术介绍的范围,提高了学术研究的水平,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的教育哲学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苟其持之有效,言之成理者,兼容并包,听其自由发展。”“学术上的派别,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所以每一种学科的教员,即使主张不同,若都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就让他们并存,另大学生有自由选择的余地。”北大各门派教员在学术上各抒己见,不但活跃了北大的学术空气,提升了学术研究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创新力的提升,养成包容等美好的品格。

校长经验的启发意义在于:需要给学生自由空间去发展自我,有机会发表自己观点并得到回应,有机会检验、实践自己所学,学生走出课堂,跟更广范围的人交流,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获得自我认知,突破狭隘而不断自我学习。大学教育需要重视课堂之外的整个校园,甚至学校之间的教育生态的构建,如硬件方面,学生交流、讨论、完成团队作业需要场所,而自习室、图书馆等是不合适的,咖啡厅可能是个比较好的选择;当学生有了新的发现也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得到表达和质疑,而目前的大学教育显然把这一点忽略了。

校园环境既包括由老师主导的讲座、读书会、学术研讨会等,也包括学生主导社团活动和日常生活,社团活动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大学生在学校内部唯一能够将课堂知识用之实践的机会,学校在校园环境构建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对学生活动的支持,一方面在理念上给予同学们充分的自由,一方面在硬件保证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以学生为本,并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

3.寓美育和德育于其中的课余教育

民国元年,任教育总长的时候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其中谈到要提倡美育,因为美感具有普遍性和超越性,普遍性可以破人我彼此的偏见,超越性可以破生死利害的顾忌,因此在教育上应特别注重。所谓美育,简而言之就是从艺术教育入手,培养人具有美的情操和相应的审美能力。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美育是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通过德、智、体、美相结合的教育,使人的精神、品格得到自由而健全的发展。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丰富学生情感、强化对美的感受力,提升整体素质,与智育、德育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德育方面, 1912年北京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令》宣布“重视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德。”因此,德育和美育相辅相成,构成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促进品格修养。

此外,校长非常重视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在以上框架下,北大学生的课余时间被大量的社团活动、辩论会、办杂志占据,文、理、法科几乎每周都举办学术讲座,教授、学生们各显神通,各种社团纷纷成立,著名的有:新闻研究会、新潮社、哲学研究会、进德会、平民教育演讲团、音乐研究会等。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收方,更是创造者和实践者,全方位展现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复杂事务的判断力、自我认知和自我学习、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等,而这些正是职业核心能力的核心内涵。德育和美育的教育思想还体现出大学教育中的人文关怀,这种超越了知识和技能的大学生态在加深其对知识和能力以及与人际关系的理解中培养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体会沟通、合作之道。

四、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中还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需要整合学校资源

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不仅仅是几门针对能力的培训课,更重要的是高校以学生为本,构建能力导向教育体系,从整体环境到各科课堂教育都全方位体现出生态环境构建的概念。大学教育是一个有机的、复杂的、统一的系统,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因子——个体、教育机构、教育结构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共同构成一个不断运动的生态整体,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作为教育生态环境中的主体因子,都是在自身与环境的“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矛盾运动中寻求发展。高等教育也不能孤立于环境而存在,培养大学生的通用能力,不能脱离特定的教学环境,把其置于与其教学环境互动各个因子之间的关系中。在这种关系中,如何设计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评价系统是教学生态环境设计成败的关键,而教学评价系统的可信度在于老师。一方面,在评价标准设计上,不仅仅体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体现出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如通过论文等复杂大作业的形式全面考查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作业考察学生团队竞争与合作等;在教学评价的时间安排上,老师需要尽可能在课堂给出公正、理由充分的评价;另一方面,在评鉴内容上,将课堂与课余相结合,把课余生活如社团工作、师生关系纳入评价体系。

2.整合校外资源,完善第三方评价体系

学生通用能力的测评并不是学校本身能够胜任的,其权威性以及可信度都会受到质疑,而第三方测评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第三方测评侧重在学生通用能力的考察如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能力、中文以及专业类如会计、证券等,但是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其他方面如解决问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需要学校根据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情况进行测评,作为需求方的企业也会在参考学校的评价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测评手段评价。其中第三方评价机制的形成对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很重要体现在:一方面中国认证机构基本被国外垄断,国内认证可信度不高,另一方面,中国面临就业压力和职业困惑的大学生越来越需要权威的中国机构给予职业核心能力方面的认证,从而更加明确自身职业规划。从国际经验来看,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英国政府就开始致力于以就业为导向的核心能力Core Skills培训认证体系的开发,现已形成十分完善的培训认证体系。目前国际社会认可了六种核心技能:交流、数字运用、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与人合作、提高自我学习和增进绩效,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黄日强,黄勇明,2004)。1998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把我国的职业核心能力定义为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八个模块(《国家技能振兴战略》,1998)。从这个角度,学校、第三方、企业是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评价的三方,共同构成完整的测评体系。

3.把握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职业学校教育的不同,重视素质教育

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需要在与职业教育的比较中,明确大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不断细化培养目标,并处理好不同种类能力培养的关系。在明确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时,不仅要规定学生对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广度和深度,而且要把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性品质等各类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真正提高受教育者全面综合的职业核心能力。有必要将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目标具体化,形成培养关键能力的指导纲要。在这方面,布鲁姆和他的同事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等成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个体能力种类多种多样,处理好各种能力的相互关系也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教育论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2]研究会.与现代中国.北京:北大出版社,2010

[3]陈氢.大学生通用能力培养的生态环境研究.企业家天地,P165-166.湖北工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0822)的研究成果之一

[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杜勇,杜军,鄢波.基于任务驱动的人才测评实验教学研究.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年第 6 期 P177-179

第6篇

[论文摘要]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针对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现状,笔者从教学改革的角度提出:英语教学专业教学也必须以就业为导向,突出专业素质的培养,因专业而异、因材施教,在教材的选择、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调整等方面来服务于就业,以此真正达到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的目的,从而开创高职英语教学与专业相结合的新局面。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工学结合”这一重要思想,整个高职教育要把服务于社会对职业性人才的现实需求和学生的就业要求作为最主要的办学方向。各类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思想指导下,取得了令人可喜的局面。但是,在对“工学结合”这一理念的认识及实际操作上,绝大部份院校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理解,从而导致操作上的失误,比如说大幅缩减理论课程教学时数、删除或简化基础文化课教学,致使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受到限制,针对中外、合资企业对高职人才需求量大,但由于英语实际基础原因而导致高职学生入中外500强企业录用率低,故对多数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绝大部份高职院校把外语课视作知识课,英语教学不兼顾职业特色与专业相结合的特点,因而提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与专业及职业相合的特点进行教学,把英语教学作为职业技能训练的教学观点。据调查,大部份的在校高职学生认为只有部分专业是工学结合的,英语等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和职业就业联系不紧密。学院开设的公共英语课从教学内容、方法、要求和测试等方面来看,对提升实际英语的应用能力帮助不大,致使公共英语教学成了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软肋。笔者通过分析近几年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针对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进行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若干对策。 

1, 满足岗位需求,实现“基础英语+专业英语+行业英语口语”的对接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根据我院所在地区的企业问卷调查得到以下信息: 

通过问卷调查和与用人单位有关负责人进行交谈,客观地全面了解到:目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对人才要求的逐步提高,特别是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英语能力的要求很高,在被调查的用人单位中有星级酒店、旅行社、邮局、重点医院、商场、银行等。求职学生反映:如果你英语学得好,你的就业空间就比别人大,你的升职机会就比别人多。从就业的实际需求看,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因专业不同而侧重点不同:汽车、建筑、电子类专业要求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强;物流、电子商务、旅游、营销的专业要求学生的表达、写作和理解能力强。但是口语交际能力应是各专业学生都应注意培养的能力。 

职业教育与培训在促进就业方面的直接促进作用和效果如何,取决于其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的程度。从现实情况来看,企业越来越看重的是人才的职业综合素质。在对涉外企业实际调研中,97.5%的企业表示:他们所需要的专业岗位负责人应该具备以下能力:日常英语(包括工作、生活和休闲等)交际能力;必要的专业英语知识;专业技能;管理能力等。可是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的情况是这样的:大多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都是根据《基本要求》进行课程设置和实施的。先是公共英语教学,进行基础能力培养;接着开设专业英语。根据对毕业生的问卷表明:80%的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时,还是感到英语能力差,在工作中不够用。究其原因,还是课程与就业岗位技术要求之间存在差距。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职业院校要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面对就业市场的选择,市场对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是大趋势。如何结合各专业特点,让英语能力成为一专多能中的“一专”或者“多能”中的“一能”,这应是我们进行英语课程调整的方向。由此,提出了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设想:“基础英语+专业英语+行业英语口语”的教学模式。 

2、突出就业能力培养,适当调整高职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据教育部统计,2007 年高职毕业生有 180 万,截止2007 年 9月 1 日,就业率仅为 61%,而每年社会新增就业机会约有700~800万个。一边是数以万计的高职毕业生为找工作而疲于奔命,一边是 3000 元月薪却聘请不到一个高级技师,可见,高职生与企业对接出现了错位和脱节,二者之间划上了一道深深的“就业鸿沟”。此外,一些学校一味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全面就业能力的培养,不能使高职学生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要提高就业的竞争率,就必须进行英语基本素质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1 加强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对高职生学习成绩考核要从单一的卷面测试逐步转向英语应用能力的全面评价上来。打破传统的以笔试定成绩的局面,强调笔头功夫和嘴上功夫“齐抓共管”,听、说、读、写、译综合考评,使学生更注重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摆脱应试学习的模式;加强对应用文献的学习和模拟,如单据、合同、社交文书等。另外,还要侧重对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跟上时展和知识更新的速度,并培养扎实的工作能力。 

2.2 强化就业综合素质培养。以就业为目的的高职教育应是全面的素质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学会做事,更好地就业,还要培养学生其他相关联的职业素养,学会做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除了教授学生英语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注意观察学生学习中表现出的语言表达与合作能力、思维与分析能力、求知创新能力,爱岗敬业的精神,大方得体的言谈举止等行为,这都是当代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综合素质。对于这些行为的表现,好的,教师要予以肯定;不足的,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并且,教师要用分数的形式纪录下来成为过程考评的资料,以此来帮助教师确立不同学生发展的目标,提高职业素质,夯实高职人才基础。 

2.3 增加应聘训练内容。教师在教授书本知识的同时,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应聘前的英语求职技巧培训。比如,应聘前,及时有效地组织模拟招聘现场,通过模拟使学生学到各种应聘技巧,从容应对招聘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同时,对学生进行就业前思想教育,激发学生成功的欲望,培养不断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坚强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人生理念,树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优秀的职业道德品质,培养顽强坚定的自信心。

3、以能力为本位,推进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现职业教育从专业学科为本位向以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变,从传统的偏重知识的传授向注重就业能力的提高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转变。对现有教材进行整合,采取模块式教学,加强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实际交际能力的训练。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3.1、整合教学内容:目前,高职院校根据《基本要求》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开设了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课课程。但这些知识和工作中的实际需求还存在着知识空缺现象,造成了前面提到的“手拿英语通级证,无力胜任岗位需求”的情况。“基础英语+专业英语+行业英语口语”中,“行业英语口语”包括各行各业常用的生活、工作、休闲等内容。这个内容涉及面广,更贴近学生的就业需求,满足了高职层次学生的就业需求。主要目的是解决学生实际工作中英语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 

3.2、确立合理的培训时间:根据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和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的内容,将英语课程设置为三个学期:第一学期内严格按照教材内容打好公共英语基础关;第二学期巩固期内加强基础知识训练的同时,指导学生参加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及有关的英语口语考试,以此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第三学期提高期内在学习专业英语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行业英语口语”的培训。这个内容连接了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之间的断裂带。它也是学生们就业面试时的第一道门槛,同时还关系到他们就业后是否能胜任企业工作的问题。实践表明,学生对此内容非常感兴趣,效果也很好。 

3.3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将职业能力培养的“行业英语口语”培训可以安排在专业英语课时内完成,学期末单独进行口语考核,计入学期总评成绩。将专业英语与行业培训结合起来使其更具有针对性;也可以把“行业英语口语”培训设定为选修课。学生在就业之际,英语知识得到了适时的复习,无疑对学生就业是一种很大的帮助。 

4、增强学生竞争力,把英语等级证、职业资格证纳入教学计划根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公共英语教学只能实行素质教学,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上。英语等级考试只能是英语学习的一种考核方式,教师可以将分数作为课程的终结性成绩进入学分。学生如能在完成该课程前取得英语等级证书,证明基本能力与社会要求一致,可以提前结束课程学习。 

5、实现学校——就业岗位“零过度”。对学生进行岗前英语实训培训为了实现校企就业岗位的“零过度”,对学生进行岗前英语实训培训,接受校企共同制定“2+l”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质量考核。企业在指导学生实践中,对学生英语技能和实际操作中的表现作出各方面的评价,按一定比例归入学生能力考核成绩。这种校企共同参与培养英语应用能力实践的考核办法,最能体现就业导向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定向性、适应性的特征。周济部长在2002 年 

湖南永州召开的会议上指出:“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高专发展的必山之路和重要的指导方向。”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学科型高等教育的区别在于它的培养目标是职业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技能培养是它最核心的内容,脱离了这个核心内容,就不能称其为职业技术教育。 

总之,笔者认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不仅要加强职业技能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率还需加强多种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同时,不能淡化了文化基础课与“两课”。 从而才能培养出既具有熟练英语应用能力,又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人才。一改过去高职公共英语课作为基础课被冷落的尴尬境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教育出版社,2000. 

3 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1.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1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2]16[z],2002 

3.中国教育报,2005 

4.黄孝珉.就业市场需要与中职学校英语课程改革的问卷调查及教改对策的研究报告.当代教育论坛,2006.12 

5.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 

6.周济.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视频会议上的讲话[z],2006 

7.金启东.试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当念.职教论坛,2007.10 

第7篇

先给大家重点推荐一本期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征稿信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一份综合性中文期刊,集政策指导性、学术理论性和应用服务于一身,是教育部指导全国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是服务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的主要阵地。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投稿栏目:主要有职教要闻、专稿专访、综合管理方略、课程教材、教研与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与探讨、职业指导、职业培训、高等职业教育等栏目。

再给大家推荐职业教育范文: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变革及模式建构

董文娟1,黄尧2(1.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天津300350;2.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北京100875)

摘要:顺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浪潮,基于新兴技术的职业教育变革及新模式建构势在必行。该文从职业教育智慧化、经济发展、政策保障、信息化生态重构四个方面,剖析了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变革的现实诉求,并进一步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外部环境及其自身发展的困境。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变革体现出融合、创新、跨界、终身化的新特征。基于此,从课程、教学、学习、环境、教师发展、评价、教育管理及组织等方面,探究职业教育的变革路径及模式建构。最后探讨了职业教育模式变革还面临回归教育本质、规避技术弊端等挑战,并提出“适应—引领人工智能”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人工智能;职业教育变革;模式建构;智慧化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超级计算等新理论、新技术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能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1]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新常态”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使人们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职业教育,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运用人工智能改革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型智能职教体系,提升信息技术引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能力。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变革的现实诉求

人工智能对传统教育理念产生了革命性冲击,职业教育结构不断调整,劳动力素质与市场需求的矛盾、学习方式与自我价值实现的矛盾等促使职业教育向智慧化、智能化发展。目前,我国处于教育信息化2.0、工业4.0的新时期,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进行。“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人工智能等重大国家战略的提出,及以新技术、新产业为特征的新兴经济模式要求教育领域,尤其是职业教育培养行业、产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智慧型人才,具备更高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促进智慧化发展,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一)职业教育智慧化诉求: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智慧教育是以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依托,创造智慧教学环境,转换教育方法,内容与手段,注重教育网络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的一种教育新模式。”[2]智慧教育作为“一种由学校、区域或国家提供的高学习体验、高内容适配性和高教学效率的教育行为(系统)”,被视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端形态[3]。因此,职业教育的智慧化并非简单的数字化,强调信息技术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变革,改变思维模式,创建价值等方面共享的学习共同体,培养创新型、智慧型人才。

职业教育智慧化是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正在稳步提高,投入持续增加,各种智能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实习实训、测量评价等领域,并逐步成熟,正在努力打造一个信息化、智慧化的现代职业教育生态系统。新时期我国很多地区及职业院校积极提升现有信息化系统的智慧化水平,积极创建智慧校园、智慧社区等,逐步实现了组织管理的智慧化、资源环境的智慧化和服务评价的智慧化。

(二)经济发展诉求: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兴经济需要高技能智慧型人才

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经济及其他部门跨界融合,不断创造新产品、新业务,推动职业教育模式创新,形成了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人工智能为实现手段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人工智能时代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的新时代,各行各业的运作发展和对知识技术的掌握要求达到了更高层面,相应的教育需求也有所提升,市场环境渴求勇于创新、个性化的高技能智慧型人才。职业教育要应对行业上升发展的劳动力需求问题,基于人工智能应用,提高技能培养层级,以适应新的社会劳务需求。现代企业生产依托互联网科技,与智能化设备直接联接,通过数据分析和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劳动密集型企业已不适应现代行业、产业发展,需升级为网络智能型,与此同时,职业院校的课程模式、专业设置、实习实训、师资结构等也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革新,既促进了职业教育的智慧化、智能化,又推动了产业升级和工业变革。

(三)政策保障:国家从宏观层面保障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教育发展

2016年是我国人工智能元年,2017年我国颁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将发展人工智能放在国家战略层面进行系统谋划和布局”,这预示着我国人工智能时代的全面到来,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人工智能给职业教育带来了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内容,积极融合信息技术,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影响和改变了原有的教育生态。紧密依托信息共享平台,突破时空限制,让学习者自我选择,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我国很多职业院校已经开启了智慧校园的行动计划,一些大中城市也在积极制定实施智慧城市的发展规划,在良好的政策保障中提升智慧化水平。

(四)信息化生态重构诉求: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教育变革是对职业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的重构

“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我国正在有序推进数字教育向智慧教育的跃迁升级和创新发展。”[4]在新兴智能信息技术的催促下,技术变革带来了职业教育系统的颠覆性创新改革,打破现有的条条框框,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再造教育业务新流程。在职业教育领域创新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各科各门教育教学业务,打造各级各类智能实训部门、培训机构,覆盖贯通中高职院校,整合系统内外现有资源,推进智慧教育生态有序发展,为各类用户提供最适合、最智能的职业教育资源和服务,完成对职业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的重构。

二、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人工智能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具有革命性和颠覆性,可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可能带来不确定性的挑战,比如可能会改变就业结构、影响政府管理、威胁经济安全等,还可能会冲击法律与社会伦理,影响社会稳定乃至全球治理。当前,人工智能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席卷而来,职业院校既是人工智能应用的战场,又是培养技术创新型人才的“梦工厂”[5]。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影响是广而深的,对职业教育外部环境及其本身都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一)职业教育外部环境发展困境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测,到2020年,人工智能将替代20亿个工作岗位”[6],那些技术含量低、重复性强的技能将被智能机器、数码设备所替代,工业机器人也将大面积应用。智能设备替代行业劳动力,能够降低劳动成本,且具有高效、易操作等竞争优势。传统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很难适应未来行业、产业的发展需求,人工智能冲击职业教育就业岗位,撼动其所依附的岗位基础,对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定位产生了威胁。因此,根据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岗位特征与需求,提升职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困境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职业教育领域内的应用和提高是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我国重视职业教育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校园信息化管理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仍不够紧密,表现出信息化管理效率低、科学决策水平低等现象。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困境表现在:

1.课程与教学困境

职业院校新课程改革提倡构建智慧课堂,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注重课堂实施效果。但目前的实际课程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的灌输,重视统一性和计划性,与教育改革提倡的个性化教学相去甚远。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更新慢,很难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创新性思维弱,使得个性化教育的无法实现。近年来,中央、省、市、县四级教育平台逐步建立起来,课程与教学的层级设计逐步完善,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各级平台之间存在沟通不畅等问题,各级资源内容不系统,不衔接,导致无序叠加和资源的重复浪费,“精品课程”等项目丰富了课程资源,但质量不高。在线课程与教学以传统的科目、章节为单元,构建系统性的在线教育内容,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的知识选择,但由于受时间条件等限制,大多数受教育者习惯于碎片化学习,连贯性和整体性差,缺乏对课程与教学体系的系统性学习。

2.认知困境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许多职业院校将“未来教室”“智慧课堂”定位为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多种尝试和改革,如MOOC混合教学、翻转课堂、多屏教学等,但“管理者和施教者对智慧教育的理解多停留在‘智慧课堂=多媒体+传统教学的层面’,教学观念和思维依然固化,并没有因为新技术的参与而得到实质改变”[7],缺乏对多媒体网络架构和智能学习平台的深层认识,更缺乏对管理评价和互动交流等模块的理解与掌握,虽投入大量人力财力采购了数量巨大、设备精良的多媒体设备和智能服务设备,但没有充分有效使用,大大限制了智慧教育的发展潜力。

3.用户困境

传统教学以群体教育为基本单元,教师和学习者作为学习共同体,在管理、学习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强大的群体约束力,促进双方共同进步。在信息化教育时代,学习者自由掌握学习时间和进度,遇到问题可能无法及时解决并获得反馈,无法进行面对面交流,因此,基于人工智能网络化学习平台,学习者需要高自控力、高学习能力才能适应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4.评价困境

传统的评价方式多依靠经验和观察,智慧型评价则是基于学习过程的一种发展性评价,以采集到的学习数据为客观基础。在人工智能、数字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效果的评价实际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局限,在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融合的过程之中,许多智能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难以进行定性定量的智慧评价,如互动交流及深层次的学习评价等。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变革的新特征

人工智能带来了思维模式的创新,改变了人们认识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越来越多地依赖人与智能网络的协同创新。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变革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加大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体现校企合作、知行合一等职教特色,以应用促融合、以融合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8]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变革必将加速推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智能化进程,表现出了融合、创新、跨界和终身化的新特征。

(一)融合

人工智能技术科学应用于当前职业教育,在最短的时间内整合、重组大量的知识信息,形成科学的技术技能知识体系,为职业教育资源、企业资源、产业资源、社会资源等一切有可能联结的资源融合提供了可能。为促进职业教育的智慧化发展,在现有的合作模式、集团模式、产教融合模式等实体协作发展的基础上,建立智能互动的智慧教育供给平台、常态化智慧课堂和大数据化智慧教育生态系统,为我国新兴经济发展提供高技能、智慧型人才支撑。

(二)创新

信息化时代下“变”为创新立足之要点。创新时代最需要提升的就是创造智慧。“由知识的理解记忆,转向知识的迁移、应用并最终指向创造发明”[9],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提升其创新思维和智慧思维,不断开拓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和宽度。智能化、信息化的时代是创新不断的时代,是原有知识不断被更新、技术不断被升级的时代。人工智能促使社会化协同大规模发展,促进职业教育体系核心要素的重组与重构,创新生产关系,呈现出新的协作架构,开创了新的教育供给方式,增加了教育的选择性,推动了教育的民主化。学习者能够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兴趣与爱好等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促进学习者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最终实现教育公平。

(三)跨界

智能科学与职业教育连接起来,搭建起两者沟通的桥梁,跨越了人工智能虚拟教育和线下实体教育的界限,实现了两者之间的融合。教育供给由竞争资源转变为协同合作,直线型的中心组织管理转向去中心化、泛化管理。通过大数据智能技术平台、远程教育平台等对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共享,跨越教育边界,与市场、行业、企业以及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对接,提供更加便捷的智慧化服务。

(四)终身化

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变革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满足学习者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以任意方式、任意步调终身学习的需求[10]。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体现了教育的泛在化、个性化和终身化,与终身教育理念的发展目标不谋而合。人工智能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加快,人们追求高层次自我价值的实现,充分体现出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创建泛在学习环境,致力于构建终身化学习型社会,努力创造有利条件向全民提供终身教育与学习的机会。

四、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模式建构

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变革预示着全新思维意识形态、社会发展形态的变革,重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新思维,重构信息时代职业教育的价值链和生态系统。智能化技术科学将现代职业教育内部各要素,以及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通过虚拟技术和智能化手段互联贯通,突破传统教育价值的链状模式,使职业教育由传统模式走向“人工智能+职业教育”模式的建构。人工智能对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管理、教师发展等方面产生系统性影响,为职业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提升服务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现实路径,解决不能兼顾职业教育规模和质量的矛盾问题。下面将从课程、教学、学习、环境、教师发展、评价、教育管理及组织等方面来探究职业教育的变革路径及模式建构。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

人工智能时代的信息知识、科学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更新和迭代,呈现出了碎片化、多元化、创新性、社会性的特征。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是为学习者提供按需可随时选择的知识储备智能模式,解决了传统职业院校课程教学的滞后性,呈现的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前沿信息和内容。课程革命愈演愈烈,灵活多样的微课、慕课等形式层出不穷,在线课程将成为常态,信息传播媒介、知识获取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的表现形态、呈现方式、实施及评价等也都进行了相应变革。智能化信息科学技术为课程的设计、架构、实施提供了快捷和便利,为学习者的个性化、终身化选择提供了多种渠道。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线上线下融合的大规模开放课程融入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表现形态和实施途径呈现出智能化、数字化、立体化的特征,成为学校常态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机会,使实施个性化课程成为可能。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强调学术性与生活性相互融合与转化,融入社会资源,立足于我国社会经济的新常态和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化协同发展,共赢共创;其次,课程实施的空间得以拓展,跨越了社会组织边界、职业院校边界,将从班级、年级、全校扩展到网络社区以及更大的空间。课程的整体结构从分散走向整合,以技术为媒介,形成跨学科、多学科整合的课程;最后,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的实施逐步模块化、碎片化、移动化与泛在化,社会化分工更加精细,教师也将承担教学设计、技术开发、在线辅导等不同的角色。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人工智能时代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职业教育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从知识的传递转变为认知的建构,从注重讲授和内容,转变成重视学习过程[11],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人们的学习方法、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信息化教学使得信息技术已成为学习者认知的必要工具,认知方式也由“从技术中学”转型为“用技术学”。其次,信息化教学的重点从“面向内容设计”转变到“面向学习过程设计”,更加重视学习者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以及其获得学习活动的体验。同时,信息化教学要将课堂内的学习知识和课堂外的实践活动联结互动,按照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和认知方式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第三,智慧教学将成为课堂教学的新重点。日常教学工作形态不再是点线面的连接,而是呈现为智能化、立体化的教学空间,智慧课堂将会促进学习者的深度学习、交互学习和融合学习,智能备课、批阅以及个性化指导等也将成为教育者新的教学工作形式。从机械评价学习结果转变成适应性评价学习结果。第四,在线教学、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将成为新的教学形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跨学校、跨区域的流转。移动学习、远程协作等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全面实时互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学习模式

智能系统和互联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多元的学习资源和环境,推进了教育教学活动与学习环境的融合发展,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学习模式也逐步建立起来,具体表现为:首先,智能时代的互联网络全面覆盖每一个人、每一个角落,活动空间由课堂内拓展到课堂外,学习与非正式学习正在互相补充、互相与融合,导致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变化、学习方式的革新。其次,基于互联网出现了一批创新的学习方式,借助情景感知技术及智慧信息技术,进行真实过程体验的情境学习,促进学习者知识迁移运用的情境化和社会化。第三,借助互联网云技术和各种应用工具,学习者可根据自身学习需求,选择最优学习方式,也可利用数据分析技术,追踪记录学习路径和学习交互过程,随时随地获取个性化教学服务和量身定制的学习资源,拓宽了智慧教育视野。第四,各职业院校开始拓展校园智慧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实现虚拟和现实相互结合的智慧校园育人环境。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加强教与学全过程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引导各地各职业院校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和个性化自主学习系统”[12],强化优质资源在学习环境中的实际应用。

(四)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环境模式

智慧教育环境是以大数据、多媒体、云计算等智能信息技术为基础而构建的虚实融合、智能适应的均衡化生态系统。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师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智慧化的成长环境,如智慧云平台、智慧校园。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环境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智慧教育环境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服务结合、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结合,形成数字化的、虚实结合的职业教育智能服务新模式。其次,智慧教育环境将促进各种智能化、数字化信息技术融入职业院校的各个业务范围和业务领域,与系统内的其他业务横向互联、纵向贯通,且信息能够适时生成和采集,全过程实现数字化与互联化。第三,智慧教育环境能够感知学习者所处的学习情境,理解学习者的行为与意图,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多元化的适应服务和智能感知的信息服务。互联网应用基于智能数据分析,实现智能调节与自动监控,为学习者提供定制式的学习服务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未来教室必将变成“虚拟+现实”的智慧课堂,在网络空间中参与线上课程、线下活动,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同时,智慧校园的创建和管理,能够对每个班级、学区进行动态管理,构建出一个以问题、任务为线索,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知识体系和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智慧管理平台。到2020年,“90%以上的职业院校建成不低于《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要求的数字校园,各地普遍建立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机制”[13],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泛在学习普遍开展,精准的智能服务能够满足职业教育的终身化定制。

(五)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教师发展模式

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变革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素质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改变了教师的能力结构和工作状态。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手段的产生、智能化设备的使用极大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素养,以适应新课程改革与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教师发展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外在环境都要求教师能够认识、了解和应用互联网新技术工具,促使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和丰富。其次,教师的专业发展要面向实际、情境化、网络化的教学问题,教师需要在多变的教育情境中综合运用核心教学技能,将信息技术知识、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很好地融合并迁移运用。新时代的教师要学会掌握使用智能化设备和数字化网络资源,积极加强与其他专家、教师的合作,或远程工作,形成基于智慧教育技术的多元化的学习共同体。教师的工作状态由个体的单独工作转变为群体的共同协作,大大提升了教师的工作效率。第三,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理念要发生转变,由促进学生“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建构”,由“被动适应”转变为“主动参与”,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过程体验,从了解信息技术转变为掌握智慧教育技术,保持学科知识,教学方法,核心技术的动态平衡,促进学生智慧学习的发生。第四,信息化教师要学会使用智能化教育技术,积极开发数字化学习资源,创设丰富多元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掌握智能信息工具,学会探究和解决问题,发展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信息化学习能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素养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现常态化。

(六)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评价模式

现代教育价值趋于多元,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智能化信息技术使教育评价在评价依据、评价内容、评价主体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全面转变。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评价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于学习过程使得伴随式评价成为可能,更加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特点。强调过程评价和多元共同评价,更加客观全面,重视评价过程的诊断与改进功能,以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其次,互联网、大数据、智能云技术的出现使得评价的技术和手段多样化、智能化,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评价的科学性、针对性。第三,以大数据为基础的适应性评价因人而异,可获得及时反馈,可真实地测评学习者的认知结构、能力倾向和个性特征等,从知识领域扩展到技能领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以学习者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测量与评价体系,促进学习者发展。

(七)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管理模式

智能化信息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等能够促进大规模社会化协同,拓展教育资源与服务的共享性,提高教育管理、决策与评价的智慧性,因此,基于互联网的教育管理必将逐步走向“智慧管理”模式。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管理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互联网将家庭、学校、社区等紧密、方便地联系在一起,拓宽了家长和社会机构参与学校管理的渠道,各利益相关者可共同参与现代职业院校的学校管理,协作育人。其次,新时代的职业院校管理模式通过可视化界面进行智能化管理,业务数据几乎全部数字化,能有效降低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门槛,使管理工作更加轻松、高效。通过深度的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够实现个性化、精准资源信息的智能推荐和服务,为管理人员和决策者提供及时、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持,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第三,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全方位、随时的远程监督与指导,从督导评估转变为实时评估,可以实现大规模的实时沟通与协作,促进社会化分工,促进职业院校内部重构管理业务流程,使管理智能化、网络化、专业化。

(八)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组织模式

人工智能时代信息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冲击着学校内部的组织结构向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各职业院校需要合理调整内部组织结构和资源分配,通过互联网加快信息流动等方式,提高各职业院校组织管理的效率和活力。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组织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当今时代人工智能的产生不可能替代学校教育,但可以改变学校教育的基本业务流程。人工智能推动了学校组织结构向网络化方向发展,教学与课程是提供信息数据的重要平台,学校组织则构成了教育大数据生态系统。其次,“互联网+职业教育”的跨界融合将打破学校的围墙的阻隔,互联网将学校组织与企业、科研院所等社会机构紧密联系起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共同承担知识的传授、传播、转化等功能,促进学校组织体系核心要素的重构。第三,建设“智慧校园”,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校园育人环境,实施一体化校园网络认证,推动智能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均衡发展。

五、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模式变革面临的挑战及发展目标

人工智能将推进大数据、云技术等智能信息技术深层次融入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组织与管理、评价与反馈等领域,形成社会化多元供给,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参与方式、自主选择的学习形式和及时获得反馈的评价途径,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的共建、共享、共治。但其全面实现,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挑战

首先,职业教育的新模式建构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各职业院校积极建构智慧校园,努力实现智慧化产学研环境,打造一体化智慧城市网络等核心技术的开发,都需要资金的根本保障。政府要给予资金政策保障并加强监管,资金管理部门要合理规划,合理利用,专款专用,落到实处。其次,职业教育的新模式建构的成果表现离不开学习者对技术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既要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变革职业教育,也要避免技术中心主义倾向,“避免一味追赶技术新潮而不顾学生身心健康等,技术本身是一个祸福相依的辩证法。”[14]第三,“目前的教育实践中,仍未能充分实现人机合理分工和双边优势互补。人工智能终端系统擅长逻辑性、单调重复的工作,而人类则更适合情感性、创造性和社会性的工作。”[15]现阶段,信息化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智能机器不能完全胜任知识传播、数据处理等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完善,绝对依赖互联网络和设备,还存在一定的风险。

(二)发展目标

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变革重新架构了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完成了对资源的重新整合配置,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人工智能时代下没有职业教育模式的改革,就不可能建构真正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可以概括为个三方面:

1.“智慧脑”与“智能脑”融通

随着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到来,信息技术爆发式发展,造就了以电脑、互联网为基础的智能脑。职业教育智慧化发展的一个目标就是如何让学习者发挥人脑“智慧脑”与机器设备“智能脑”的“双脑”共同协作[16]。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就是要通过“智慧脑”和“智能脑”的协同作用,发挥互补优势,进行融通式学习,而不是简单地人脑与电脑的技术对接。

2.“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结合

在人工智能时代,网络虚拟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拥有了真实与虚拟两个世界,虚拟信息技术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职业教育的实体教育,实体教育的发展也需要虚拟技术的支撑。但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还会存在利用这两个世界时顾此失彼、难以平衡的问题。目前,虚拟化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不断应用与推广,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不断优化,使得职业院校线上线下的边界逐渐消融,“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更好地结合。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本质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学习者要学会利用这两个世界虚实融合、高度互动,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更好地学习与生活。

3.职业教育“适应人工智能”发展为“引领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为职业教育带来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为职业教育带来了便利。初始阶段的职业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被数字化和智能化,通过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云教育模式,个性化学习计划等,适应并应用人工智能,以提高职业教育的效率和质量。职业教育重在技术创新,对于行业技术发展具有一定的引领性作用。未来人工智能将成为职业院校快速发展和转型的技术支撑。“如某些职业院校基于自身优势专业与相关行业的智能自动化企业合作,实现以职业教育发展引领人工智能。”[17]目前,人工智能处于适应性大发展阶段,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提高和智能化设备的普及,人工智能时代必将由专用人工智能时代步入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在通用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高效协作,职业教育完全适应且完美应用于人工智能,进一步引领人工智能发展,由“人工智能+职业教育”发展为“职业教育+人工智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