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赏析八篇

时间:2023-01-27 11:16:29

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第1篇

一、中学地理新课程师资培训内容的设计思路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地理教师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现有的地理教师的素质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求。同时,地理新课程也突出强调了教师培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传统的过分追求地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追求地理知识的掌握,注重结果而忽视教学过程,把知识的记忆作为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的地理教师培训内容已不适应地理新课程教师培训的要求,必须赋于新的内容。具体的设计思路为:

1.培训必须以地理教师的发展为中心,以培养教师的人文素养与社会责任感为主要目的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关注那些理性的共同的知识,关注学生对知识目标的认知和追求,更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和人生价值的确定,关注学生个性的张扬,注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主动探究,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针对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同样地理新课程师资培训应确立以教师发展为本的培训理念,以促进教师全面发展提高为培训的核心,体现教师教育新观念,使教师在知识、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得到提高,促使教师形成自我提高的内在机制,提高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水平和适应能力。在培训中应始终着眼于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既体现对教师进行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也要使教师在接受新思想和形成新观点方面有所进展,还要满足教师个性发展、自我完善的价值需要。

2.注重培训过程、突出学员在培训中的作用,体现师生新理念

传统的培训,培训者一般采取的是居高临下的姿态,以灌输的形式注入,使被培训者获得现成的答案。地理新课程培训倡导平等参与的理念,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员与学员要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发现,实现教学相长。教与学实质上是一种交往中的统一,在教学中要积极诱导学员主动学习,提倡和注重学员的体验、探究、参与、合作、讨论等多种学习方式。地理新课程师资培训必须遵循这一规律,使培训过程成为培训者与被培训者以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的统一。在培训中要善于把握地理课程标准与新教材及地理教学现实的有机联系,有意识地让学员在培训中感受过去的、体验当代的社会生活,培养学员的参与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强化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重新定位培训者与被培训者在培训中的角色

传统的地理教师培训过分地强调管理和封闭,从而使培训行为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培训者在培训中的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的倾向,严重剥夺了被培训者的自主性,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导致了他们对培训者的怨恨和抵触情绪,双方关系有时处于冲突与对立之中,严重影响了培训的效果。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体验、探究、实践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强调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是让学生获取学习方法、感受学习过程、改进知识的有效迁移与重组。地理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主要任务是导学、导读、导看、导思,给予学生更多自学、自读、自说、自练和自做的机会。因此,地理新课程师资培训中也要努力使被培训者在培训中感受这种学习的主动性,诱导他们接受这种学习方式。为此培训者在实施培训中,必须对自身的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培训者不应是培训过程的主宰和统治者,而是培训中的一员,其重要作用是主导创设宽松的培训氛围,构建培训中的平等师生关系。

4. 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

学习方式改变了,也要求地理教师培训的教学方式作出调整,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教学,应把培训的过程当成参与者的主动构建的过程。通过设计一项重大地理任务或地理问题以支撑培训活动,帮助教师成为活动的主体;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支撑地理教师的探索思考活动;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教师在活动、表现和体验中反思自己的经验与观念,在交流与分享中学习同行的长处,产生新的思想,达到新的认识,实现自身知识结构的重组。改变传统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为研究性、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5.改善知识结构、转变教学活动方式

新地理课程的综合化打破了学科的界限、淡化了学科本位意识、体现了知识的交融和统整,使各学科内部互相渗透。这就要求在中学地理新课程师资培训教学内容设计中“以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多元化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注重地理教师自然和人文知识等综合知识的提升和应用,改善地理教师的知识结构。同时要培养地理教师与别的学科教师间交往与合作的技能。在培训中参与者以开放的心态向他人传递自己的经验,通过小组分组讨论,大家分享每一个参与者讨论问题的内容和要点;通过设疑问难让参与者分担各自的问题,形成研讨的氛围;参与者对每一位经验表示肯定与鼓励,从同伴的肯定和鼓励中获得继续探索的勇气。

6.培训新的技能、掌握新的技术

新技术、新方法,尤其是信息技术是实现地理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直通车,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本次课程改革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在地理新课程师资培训课程内容中,要加大信息技术的培训力度,培训地理教师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能力,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工具。”

7.积极参与课程资源开发,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探索水平

教师要积极参与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以保证地理新课程的实施。因此,在培训中要培养地理教师创造性地利用一切为学生可利用的地理课程资源的能力,并成为地理课程资源的引导者;使地理教师不仅要会研究学生、研究教学,参与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运用,而且要研究自己,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有效性。

二、建构新的培训课程体系

地理新课程师资培训的内容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为先导,宏观上把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内容,微观上强化对地理课程标准的理解与研讨,深入了解新教材的特点和使用要求,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与教材的特点,并结合地理教师的群体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构建培训课程体系。

1.以通识培训为主题

通识培训是对现代教育的基本观念、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课改的背景、新课程与教学改革、新课程与教师行为变化、新课程与评价改革等的教育与研讨,是培训的主要任务。通识培训是整个培训的主题,处于先导地位,因为在地理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最后总可以在教育的基本问题上找到根源。与地理学科培训相比,通识培训不但能起到“理论先行”的作用,而且更能使学员对课程改革的背景、指导思想、教育观念、内容、计划实施与评价等方面有全面的把握;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的关系应为“纲”和“目”的关系,“纲举”才能“目张”。通过通识培训,使地理教师完成对新课程理念从“陌生到熟悉,从困惑到相信,从观望到尝试,从理论到实践”的认识过程,从而达到理念的刷新,观念的变革。

2.以地理新课程标准、新教材分析为重点

将地理课程标准的解读、与新教材的个案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强调代表性,突出针对性。了解地理新教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编写思路、结构、内容和要求等方面的新特点,探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首先,地理课程标准解读是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整个培训阶段的核心。这是由于地理课程标准集中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纲要的精神,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但不是最高要求,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它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消极教授者,而是教学方案的设计者,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其范围涉及认识、情感、与动作技能三个领域,而不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因此,学习和研讨地理课程标准,深刻理解领会每条标准的含义是培训的重点所在。其次,教材分析是培训的基础。地理新教材是在统一标准下所编制的“一纲多本”的“产物”。因而教材分析从属于课程标准解读。全国的实验教材有多种版本,没有必要一个版本一个版本地去分析研究。培训中在坚持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前提下,分析研究新教材在哪些地方是如何体现课程改革纲要与地理课程标准精神的,探讨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地理教学策略。

3.以案例研究为手段

案例教学是整个培训阶段必不可少的内容,组织学员到本地区新课改实验区考察并进行案例分析研讨,亲身体验、了解新课程实验区的实验情况;或者是播放部级实验区的课堂教学录像或听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示范课后进行案例分析研讨,使学员所学的理论得以升华,通过这种案例研究的手段使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用通识培训和地理学科培训中讲授的理念方法,指导具体的课堂教学,搭起一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桥梁,这样才能使培训获得较大的收益,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4.以更新与充实专业知识为前提

地理新教材在内容和结构上为师生创造性的教与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手段,更新与充实专业知识是地理教师培训的前提,学员不但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了解地理研究的最新动态与学术前沿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使学员掌握研究新的地理教学思想。总结教学方法的能力。

三、确定有效的培训方式

地理新课程师资培训应以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为本,发展的实现需要一个有效的培训过程,培训过程由培训内容决定。新课程地理师资培训方式的创新,就是培训方式要与促进地理教师发展的培训过程和决定过程的培训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选择培训方式必须有利于地理新教材的实施,有利于课程改革的进行。与传统的培训形式相比,地理新课程师资培训最大的特点体现在倡导平等参与式培训。因此,地理新课程师资培训必须改变单一的培训方式,实现多种方式的优化组合。

1.集中培训与案例研究相结合

集中培训是将学员集中到培训机构所在地以讲授与研究宏观的问题为主,帮助教师了解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理念,提倡培训者与教师的平等对话,提倡教师对同样问题从不同层面进行思考,多角度的审视问题,既要发挥专家讲座的优势又要积极倡导“参与-分享”和案例研究的培训方式,通过参与研讨交流,将参与者中蕴藏的大量丰富而现实的事例挖掘出来,共同分享,使培训者在参与中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发现别人、肯定别人,亲身体验地理新课程所追求的新理念,学会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提高参与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应把培训场所移到教学第一线,结合地理教师的教学实际,从教学实践出发,以专家的研究课、地理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全体地理教师的教材分析课、实验区的优质地理教学录像带等为载体,进行教学案例研究,指导地理教师积极探索与实施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进行审视与反思,增强教研、教改意识,将科研与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以造就学习型、研究型地理教师。

2.“自修-反思”与专家指导相结合

学会反思,促进地理教师个体的内心驱动,是教师成长的关键。在培训中只是让教师吸收新理念,不指导教师运用所学习的理论进行积极的思考,吸收得再多也是无效的。从地理教师队伍的现状看,很多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不愿意或是不会反思自己、洞察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这就要求培训机构在指导地理教师自我学习的同时进行自我反思,帮助地理教师将新的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并付之行动,从“对行动进行反思”和“在行动中反思”两个角度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想过去从未想过的问题,在自觉反思的基础上帮助地理教师学会学习。当然,反思必须以全新的教育理论为基础,而地理教师的自学资源、自学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必须与专家指导相结合,适当地组织地理教师集中听取各级专家对课改新理念的解读,介绍地理新课标、新教材特点,提出教学、评价建议等,这些都是地理教师进行良好的自我反思的前提。

3.培训者培训与地理教师全员培训有机结合

培训者的师资质量是地理新课程实施成败的关键,培训机构一方面要选派地理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省级的新课程培训者培训,另一方面应从本地区培训基地、教研机构、一线骨干教师中遴选优秀的地理教师进行主讲教师的培训,组成地理新课程师资培训专家组,通过对专家组教师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承担起地理教师全员培训的教学任务。同时在每一轮全员培训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质量应进行全程监控,对所有培训者的工作情况、教学效果等实行量化考核,聘请那些教学态度认真、培训模式新颖、教学效果好的培训者承担下一轮培训的教学任务,这样通过培训者培训与全员培训的有机结合才能优化地理新课程培训者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培训质量。

4.校本培训与机构培训有机结合

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第2篇

关键词:教育;拓展训练;学校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8)03-0091-02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the author has analyzed the origi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outward bound and its contents as well as the new aims on P.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Then the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to mix P.E with outward bound and making outward bound be an essential complement for P.E.has been set forward.

Key words: education; outward bound; P.E.

1 拓展训练的内涵

拓展训练是现代西方国家一种时新的教育方式,它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拓展”的英文为Outward Bound,在香港和台湾等地译为“外展”,是一种生存训练。它是为适应二战的需要而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训练,现被归为冒险体育类,是一种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力式。其课程以培养合作意识与进取精神为宗旨,崇尚自然与环保,利用崇山峻岭、江河湖海等自然环境,通过创意独特的专业户外体验式培训,来达到提升情商的目的。二战结束后,这种特殊的训练方式和训练手段得以流传下来,并扩展到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训练的目标也由体能和生存训练为主扩展到个人心理素质、人格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的训练和培养。

拓展训练既有一定的身体活动,更主要的是可以让参与者通过典型化和游戏化的活动的亲身体验、分享和总结回顾从而得到心灵上的震撼和洗礼,并把体验到的感受和总结回顾得出的经验和教训运用到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去;可以让个体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克服心理上的障碍,磨练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自信心,从容地去面对生活中种种挑战;拓展训练还可以让人们认识到团队的力量,启发和培养团队的创新意识,改善人际关系,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与自然相处,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2 学校体育课程创新性及其与拓展训练的内在联系

学校体育通过一定的体育手段,即身体活动和体育游戏,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身体技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自信心、协作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体现了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创新性。

2.1 学校体育的新目标

2.1.1 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创新

以前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目标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动作技术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忽视了学生“身、心、社”全面发展的要求,忽视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新《纲要》意识到这些弊端,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恰当地处理了学生本位、知识本位和社会本位的矛盾,把培养学生“身、心、社”全面发展置于课程目标的核心地位。在内容上强调健康意识的培养,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注重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通过对体育活动中成功和失败的亲身体验使学生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关系,增强抗挫折的勇气和能力等。

2.1.2 学校体育课程结构创新

目前进行的课程结构改革与《纲要》学校体育课程目标是一致的。首先体现在课程内容的创新,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纲要》强调指出,应使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体育活动和运动训练等内容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相互联系的课程结构,改变过去单一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其次体现在课程结构的选择上,即根据个体差异及兴趣、爱好的不同而出现的学生对课程多样化的要求,《纲要》倡导 “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班上课”的理念,可以满足学生这一要求,体现了课程结构选择性的创新。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2.1.3 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创新

学校体育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逃脱不了现实的束缚,为了缓解学校因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学生人均拥有教育资源逐年减少而出现普遍存在的体育资源不足的问题,《纲要》明确提出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和节假日,开展体育夏(冬)令营、体育节、郊游等体育活动,开发课外体育资源;充分利用空气、阳光、山水、田野、森林等自然环境开展体育活动;开发其他体育设施资源等。这为学校体育冲破学校大门与野外自然体育结合,即让学生更多地到大自然中去从事各种体育活动,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提学生存能力和适应自然的能力。

2.2 学校体育课程与拓展训练的联系

综上对学校体育新目标及其创新的分析,可知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和手段与拓展训练有许多相似之处和内在的联系,即都是通过一定的身体活动增强体质、进行心理锻炼和获得社会精神价值,在上课环节上也非常相像,即都通过准备活动、运动项目的开展和回顾总结等几个部分。尤其是在对学生“身、心、社”全面发展的培养上;在增强学生抗挫折的勇气和能力的培养上;在课程结构上强调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体育活动和运动训练等内容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相互联系的课程结构,改变过去单一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上;在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以及体育课程资源利用上等方面都与拓展训练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可见《纲要》学校体育课程的创新,在某种意义上为与体育课程有殊途同归的拓展训练融入学校体育课程提供了契机。

3 拓展训练融入学校体育课程的必要性

3.1 学校体育课程发展的需要

学校体育课程的新观念和新目标虽然对学校体育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方向,但综观目前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开展情况,仍以体能训练为主要内容,以个人的竞技项目为主,虽然一些集体项目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但并没有像拓展训练那样设置情景,有意识地将其引导到精神层面的培养,因此这些集体项目没有发挥其团队精神的核心作用。拓展训练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3.2 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的要求

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和舒适,但科技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竞争越来越大,社会对人的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在客观上要求人们要有团队协作能力、探险能力、有敢于面对挑战的信心和具有高尚的人格品质和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就是说新世纪所需要的人才,绝不仅仅局限于对其知识的要求,而更重要的是其对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而拓展训练在培养挑战自我、熔炼团队上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学校体育课程可以吸收拓展训练的项目,丰富学校体育的内容,补充体育课程在培养人的心理素质、冒险精神和团队协作等方面的不足。

4 拓展训练融入学校体育的可能性

拓展训练包括体能训练、生存训练、心理训练、人格训练和管理训练,有人说是一种全新的体育课内容,把原有的仅限于学校操场上的竞技性较强的跑、跳、投、攀、跨等基本技能的内容,扩展到社会意义和现实的大自然中去,将体育活动与社会、自然融合在一起,因此可以说拓展训练是学校体育课程的“拓展”,是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必要补充,是进行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优良的团队意识和吃苦耐劳等品质教育的新课堂。而《纲要》的颁布实施和学校体育课程新目标的提出,为拓展训练步入学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辅助教学内容提供了契机。首先,学校广阔的场地空间(操场、球场)都可以作为一些地面项目的场地。其次,学校可以在双休日或节假日组织学生春游、秋游,充分利用大自然,开展一些集体协作项目等户外生存技能。第三,拓展训练是一项综合性的课程培训,不仅需要体育专业人才,还需要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方面的老师和专家,近两年各类学校毕业生过剩,这也可以为他们提供就业的机会,使我国教育水平得以完善和提学。让学生参加拓展训练的学习,再通过他们对体育老师进行综合培训,充分利用学校人才优势达到学校体育教学多赢的效果,提高学校体育的人文性。第四,学校是先进文化的前沿,拓展训练目前在我国刚刚起步,而且刚走进学校体育的大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它认识的加深,作为文化前沿阵地的学校也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逐渐地了解它、接受它,并把它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有益补充。第五,拓展项目有四类,几十种小项,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训练内容,作为体育教学的辅助内容。

5 结语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等有机统一,相互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新世纪提出学校体育应从单纯的“增强体质”的生物学功能中解脱出来,走向全面发展的道路,而《纲要》中提出的普通学校体育课程的创新,以及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注重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不仅给教育注入了生机,也给学校体育活动内容的广泛开展提供了空间。拓展训练作为一种与身体训练有关的活动项目,在新的时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利用自然和器械挑战自我、磨练意志、陶冶情操、熔炼团队的功能,可以说是拓展训练灵与肉的统一,是人的品格的高度升华,可以融入学校体育课程中去,并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有益补充。

6 建议

6.1 加快拓展训练教材建设,尽快普及拓展训练知识,加强对拓展训练的了解和认识,加快对学校体育教师的拓展培训,让更多的体育老师掌握拓展培训的技术,让拓展项目早日融入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中去。

6.2 根据各学校的特点,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和资源优势,有选择地设置拓展训练项目,如在校园内可设置一些简单的、游戏性和娱乐性都很强的项目,在校外可设置难度较大的空中项目和野外项目,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和内容,并将其纳入体育课程教学计划中,让在校大学生都能受到拓展训练教育,使拓展训练真正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一部分。以改变当前学校体育教学单一、枯燥的不良状况。

6.3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人、才、力和校园环境的资源优势,建立拓展训练基地(包括一些高空项目和野外水上项目基地),在满足本校体育教学的同时,利用节假日向社会开放,接受所在城市和其他地方企事业单位员工的培训要求,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为学校争取一定的创收。

参考文献:

[1] 徐艳.拓展训练(一).中国培训[J],2002,(10):54-55.

[2] 黄海.拓展训练――学校体育课教学发展新方向[J].体育科技,2004(1):7-11.

[3] 李友海.拓展训练: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中国培训,2001(1):32-33.

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第3篇

所谓教师培训是指帮助教师实现战略目标、提升教师个人素质的一种教育培养训练的方式,它包括有形培训和无形培训两种主要形式。

1.有形培训

有形培训是指有固定的时间、地点和讲师的培训,我们通常讲的培训就是这种有形的培训,主要包括项目体系和支持体系两部分。培训项目体系可以按部门分类规划,也可以按教师管理流程来规划。如果按部门规划,则可以分为教育素养培训、学科技能培训、教学专题培训、学科教学法等等系列,由相应的教育主管或职能部门承担;按教师管理流程来规划,则可以分为入职培训、在职培训、晋升培训等等。培训支持体系包括培训软性支持体系和培训硬性支持体系两部分,其中的软性支持体系主要指培训制度体系,包括派出培训规定、进修管理规定、培训积分细则、培训需求、评估制度等等。

培训工作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除了一系列培训制度外,还必须得到全体教师的拥护支持和积极参与,它既要有制度的约束,也要使教师认识到培训不仅是一种权利与福利,更是一种责任与要求。

2.无形培训

无形培训是指业务校长、骨干教师在平时工作中对一般教师的指导培养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指导、培养和影响的方式可以是集体教研活动,也可以是一对一的当面交流,还可以是观摩、点评和比赛。在实际工作中,无形培训对提高绩效的作用更大、影响更深、成本也更低。要想培训工作产生实效,就必须仔细加以规划,不能任其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

笔者以为,无形培训体系建设的关键,是要在学校内部形成一种开放的、愿意交流指导、愿意分享知识和经验的文化氛围。形成这种文化氛围有多条途径,可以通过正式培训和宣传来形成这种文化氛围,教研部门可以通过内刊、领导讲话、课堂观摩、教学研讨会等形式来强化这种开放、分享的氛围;可以通过招聘具有开放心态的新教师来促进这种文化的形成,人事部门在招聘新人时,除了考察他们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的业务能力之外,还应考察应聘人的性格和品质,是否具备开放创新的心态;可以通过考核、激励机制来形成这种文化,学校在设计或修订考核制度时,将是否经常指导新教师作为考核管理人员、骨干教师的一个重要指标,指标完成得好的予以奖励,反之予以惩罚。此外,学校内部应该建立知识管理的平台,通过内部网络促进知识的快速保存、分享和传播。

有形培训和无形培训二者承载着共同的培训目标,是一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许多教师认为只有外出的、集中地点和时间、有专家到场的培训,也就是“有形培训”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培训,实则“无形培训”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更是一种不能被忽视的财富,这也是为什么原本学识、专业素养都差不多的教师,因为身处不同层次的学校与环境,多年以后呈现不同的教学水平与风格的重要原因。笔者组织开展的多次调研显示,许多学校包括音乐教师个体对“无形培训”很不重视,不少初、高中学校,一共就几名音乐教师,每人分配一个年级的音乐课,自己计划、自主实施,不和他人讨论,也听不到别人的评价,这样的环境并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当然我们并不否认这种局面的形成有其客观性,但如果我们能从思想深处充分认识到“培训是一种责任”“教师的成长和进步更多的是通过无形培训完成的”,是否会在教育管理和教学组织上有所改变呢?

自音乐新课程实施以来,为了帮助广大音乐教师理解和内化新课程理念,并将其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教研部门分层、分级组织和举办了规模空前的新课程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的认知,音乐课堂呈现了关注审美、关注音乐、关注学生等一系列可喜的变化。但是笔者感到,无论是通识培训还是学科专业培训,培训方式都没有从根本上关注音乐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因为忽视了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致使音乐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产生了很多误区,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极端化

极端化的思维方式在课程改革上的具体体现,首先表现为“提倡新的,就是彻底否定旧的。”有的人认为应该“强调体验式学习,尊重学生对音乐的独特体验”,就不重视体验式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与引领。音乐是一门艺术,是独立的学科,音乐语言的特殊性决定了音乐表达人类情感方式的特殊性,教师应该在引领学生体验的过程中,以适当的方式向学生介绍音乐语言的表现特性,而不应该因为“尊重学生的体验”而采取放任自流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式。其次表现为“肯定某一观点,就是否定另一观点。”比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新型的教育理念,那么传统的讲授法、教师的连锁提问,便是违背新课程理念的。极端化的思维倾向,使我们不能真正沉下心来总结实践经验和教训,反思自己的理论建构和教学行为,甚至还会以课改之名,行虚假浮泛的教学之实。

2.片面化

这种倾向主要表现为“断章取义”,截取能够证明自己观点的部分,而不看整体的主旨。如从“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就得出“凡是学生难以感知、没有兴趣的音乐作品和内容,应该少讲、不讲甚至删除”;从“淡化教育活动中那种裸的知识传递过程,代之以师生双方主动投入、互相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动,并视这种活动本身为教育目的之一”,就得出“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或者要少一些进行音乐知识的教授和音乐技能的训练”;从“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的愉悦,体验与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中,得出“教师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讲解是多余的”等等。理解的片面性倾向,使教师不能把新理念的核心精神真正贯彻于教学实践中。

3.形式化

这种倾向主要表现为追求形式甚于追求目标达成。因为新课程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和体验式学习,一些教师便认为引导学生使用这些学习方式就是进行课程改革。音乐课堂教学中,一味追求形式的花哨,致使课堂游离于音乐之外;追求“合作学习”,一节课要搞多次不必要的小组合作,让学生讨论缺少讨论价值的问题;音乐作品的欣赏只停留在感官欣赏层次,缺少打动人心灵的力量等等。事实上,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学,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和表现能力,课程标准、理念革新、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变革,选择学习方式,设计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是提高音乐教育教学的效益,最大程度地提高“三维”目标的达成率,这才是音乐课程改革的本质内涵。

1.把握好影响音乐教师培训方式的几个因素

(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对培训方法的选择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说来,培训目标若为认识或了解一般的知识,那么多媒体教学、讲座、演讲、讨论、个案研读等多种方法均能采用。比如音乐培训过程中的通识培训,包括教育心理学理论、音乐课程标准、开展教研活动的经验等等,均可以采用以上所列举的方式和方法。若培训目标为掌握音乐的某种应用技能或特殊技能,则示范、练习、模拟等方法应为首选,因为音乐学科的技能性和表现性,是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显著特点。但是在历次音乐课程培训中,这些示范、练习和模拟等实践性很强的培训方式却因为诸多主客观因素,并没有更多地纳入我们的培训计划。当然,从学科的特殊性方面来说,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成长,主要还是应该抓住“无形培训”的有利和有效时间,科学规划,认真实施,严格检查和监督。如教育主管和教研部门可以定期组织音乐教师的教学技能展示或者比赛,形成一种制度和常规,对于促进全体音乐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大有裨益。

(2)所需时间。由于各种培训方法所需要的时间的长短不一样,所以,培训方式的选择还受时间因素的影响。有的需要较长的准备时间,如多媒体教学、录像课教学、教学片段的分析、教学方法的剖析等等;有的需要较长的实施过程,如音乐理念的内化,即兴伴奏、声乐、钢琴等技能性较强的科目,要根据学校的情况、学习者以及培训教师和专家个人所能投入的时间来选择适当的培训方式。音乐教师技能科目可以搞集中的“有形培训”,不过要提前发培训通知,让学员准备好技能科目的曲目和内容,以便在集中培训时间得到专家的有效指导。

(3)学员数量。学员人数的多少也影响着培训方式的选择。当学员人数不多时,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将是不错的培训方法,音乐学科技能的个别指导也能有的放矢;但当学员人数众多时,演讲、多媒体教学、举行大型的观摩研讨会可能比较适当。因为学员人数的多少不仅仅影响着培训方式,而且影响着培训的效果。音乐教师的培训因为学科的特点,更要严格根据学习内容确定学习的方式和学员的数量。

(4)学员特质。学习者所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多少,也影响着培训方式的选择。例如,当学员毫无键盘弹奏的基础和即兴伴奏的常识时,即兴伴奏的教学培训就无法开展;当学员的教育水准较低时,自我学习和理念内化的效果就不会很好;当学员大多数分析能力欠佳并不善于表达时,辩论或小组讨论的方式将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培训方式的选择还应考虑到学员自身的知识状况和能力状况,组织培训的部门要在组织培训之前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将学员进行适当的分类后,再安排培训。

(5)相关器材。有的培训方式需要相关的科技知识或技术工具予以支持。如钢琴、即兴伴奏培训需要足够的琴房作为练习场所,音乐欣赏培训需要品质较高的音响系统的支持,影音互动学习至少需要会用电脑和影碟机,多媒体教学则需要更多的声光器材的配置等等。所以,培训单位或组织者能否提供相关的技术、场所和器材,将直接影响培训内容的选择与成效的高低。

2.树立以课标为导向的正确培训理念

所谓以课标为导向,是说培训项目的确定要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而不是各级培训相互模仿甚至重复,省级培训怎么搞,市级培训就怎么搞。任何一个培训内容的确定,培训主管部门应该仔细研究,慎重思考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以及教师的需求程度,对转变教师陈旧的课程理念和教学行为方式有没有帮助,可以有效地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等等,否则就是资源浪费。例如《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是音乐课程的重要理念,为了帮助广大教师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审美”“核心”“兴趣”“动力”等关键词的要义,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加以真正的贯彻实施,就应该在考虑通识培训的基础上,就如何落实、内化这些理念,结合音乐教学实践进行分析、讨论并示范。当然这就要求培训负责人对音乐课程标准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能够根据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找出音乐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缺陷”,从而确定培训策略。

3.贯彻以教学业务为核心的培训指导思想

培训工作要紧紧围绕学科教师的核心业务而进行,因为任何一个部门的培训资源都是有限的,要想培训效果最大化,培训资源必须向学科教师的核心业务倾斜。比如,音乐教师的核心业务是个体的音乐素养,培训工作就应该紧贴这方面而展开,培训方式应切合音乐学科的特点,努力挖掘音乐教师的培训需求,根据这种特点和需求安排培训项目和种类。对于音乐教师接受培训后的检查、考核也应该考虑音乐学科的特点。

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第4篇

[关键词] 邮政企业;职业教育;远程培训课程体系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07. 127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07- 0256- 01

随着全球技术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从行业角度来看,邮政业务、市场环境以及技术都发生着快速的更新与变革,想要实现邮政企业职业教育的服务发展,就应该构建远程培训课程体系,做好邮政企业的远程培训。

1 构建远程培训课程体系,建立胜任能力模型

作为邮政企业,就应该根据自身的业务,在对各个岗位进行描述以及岗位能力明确的基础上,对能力项目进行更进一步的细化,从而对具体的能力项目提出相对应的能力指标,然后再结合能力指标和具体的能力项目,将本岗位上岗人员需要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以及应该达到的程度一一确定下来。通过层层的深入,就可以形成包含岗位名称、能力分类、能力明证、具体能力标准为主要的岗位胜任能力模型。通过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结合,就可以制定岗位能力培训的课程目标,形成模块化的岗位能力培训内容,也就是按照计划来开展邮政企业岗位培训课程体系[1]。

2 模拟现场内容,让员工“身临其境”

在网络课程开发的组织与实施环节,应该避免死板单一的专家讲座或者是教授讲课等“满堂灌”的授课模式。邮政企业应该结合培训对象的学习习惯、认知心理以及目标要求,利用三维动画、现场视频或者是系统仿真等主要的表现形式,创造一个实际的工作场景,让员工产生出“以假乱真”的感觉,进而通过在具体授课环境中的自主操作来完成理念的传导和技能培训能力的提高。将原本“满堂灌”的教育式培训模式转变成“干中学”的体验式培训模式。也就是通过网上拉力赛、兴趣游戏、智能冲关等网络形式,提高网络课件的趣味性,提升邮政企业员工的参与性。

3 开发通用课程体系,逐步完善课程体系

对于邮政企业而言,远程网络培训已不是“新鲜”的事物,中邮网院的建设发展也得到国际的认可,2012年、2015年两次获得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ASTD)、人才发展协会(ATD)“卓越实践奖”,国际教育培训权威机构对中国邮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持续开展大规模教育培训取得的成绩的充分肯定。集团培训中心对新课程的开发、旧课程的更新等已经形成了常态化,但是在机制、技术和师资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建立完善的远程培训课件体系,要结合邮政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以企业岗位体系为基础,构建“岗位+专业”培训课程资源建设模式,推进针对多层次受训对象的培训资源开发,建立集团牵头、各省开发、共建共享、持续发展的岗位培训课程资源建设机制。为了扩大远程培训在邮政企业内部的受众面,就应该发挥远程培训课件的实际作用,能够在开发课件工作中,抓住重点,达到以点带面的目的。普及性的教育课程、通用专业、邮政企业文化、安全规程以及资格取证教育等课件,需要优先开发、随时更新;对于受众面小、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可以结合邮政企业各专业的实际情况,依次逐步投入开发,遴选对口专家,严格把控课件评审程序。同时,对于课件,要持续性的积累,才能健全邮政企业网络培训课程体系。

4 把好课件关,多出“精品”课件

对于课件生命而言,培训课件质量是“百年大计”。如果课件质量太差,员工不喜欢,那么课件也只有沦落到“冷宫”里,无人理会,就会成为占据系统空间资源的垃圾。开发远程培训课件与一般性教材的编写存在不同,其最大特点在于涉及面广、投入大,一次性开发可重复多次进行使用,属于一次性投入就能够终生受益的资源[2]。但是,如果出现理论、观点或者是动作方面的错误,就会带来不可预计的负面作用,甚至还可能对邮政企业运行的平稳性或者是工作效率的提高带来影响,做好课件开发质量的控制,就显得异常的关键。开发邮政专属课件,应该把好立项关、方案关、脚本关、制作关以及审核关,并且审核至少需要进行两次审核。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及时做好修改与完善处理,力求不会留下任何的瑕疵,这样才能确保每一门课件都可以满足邮政企业需求,并且每一件都是精品。

5 结 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远程网络课程体系已经出现在人们视野之中,并且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对于邮政企业而言,做好远程培训网络课程体系的构建,就成为邮政企业发展的核心。笔者坚信,远程网络培训课程体系必定会支撑邮政企业的持续发展,为后续综合性人才基地的建立,为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最终推动中国邮政又快又好发展下去。

主要参考文献

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第5篇

为了进一步推进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对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要求,结合我校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以“网络学习、专业引领、同伴合作、个人反思。”为模式,特制订我校~20__学年度教师校本培训计划。一、指导思想为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手段能适应教育现代化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探索有效的提高教师素质的校本培训模式、方法,坚持注重实效,立足校本的原则,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功能和优势,营造有利于全体教师终生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校根据办学目标及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按照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课堂教学方法及科研课题探讨等方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各项培训活动,以提升教师的师德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二、培训目标面向全体教师,以师德为首,以教育科研、教育现代培训和青年教师培训为重点,以提高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通过实施校本培训,使我校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实施新课程中,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知识层次,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提高履行岗位职责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成为觉悟高、观念新、业务精、能力强、善创新的教育工作者。三、领导小组组 长:副组长:组 员: 专 管:承担的任务:⑴ 全面负责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划、实施、管理和总结工作。⑵ 负责校本培训方案的制定、实施和考核工作。⑶ 整理、留存有关继续教育的资料、考核成绩,建立培训档案等。四、本年度校本培训工作目标本学年度我们以“培养终身可持续发展教师”为旗帜,培养研究型、专家型教师为目标,从培养教师良好师德修养,帮助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培养教师具有较高教科研素质的角度,提出构筑有平色的校本培训模式的培训目标。本年度我校的校本培训目标和内容仍基本着眼于四个方面开展:⑴现代教学理论,教育思想、职业道德修养;⑵现代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风格;⑶教师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和能力、教科研方法和教科研课题研究;⑷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 继续加大对学校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利用“案例探讨、教师论坛、学术沙龙”等形式来体现资源共享、同伴互助,并加强网络环境下教学的研究力度;(2) 进一步加强课题的开发和研究,在原有3个市级列项课题、8个镇级课题的基础上,争取再多一些校级、市级甚至大市级课题,在课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再加大研究力度,真正体现课题研究在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中的价值;(3) 重视对教师的再教育,计划采用以名师、专家引领为主的集中培训与分组探讨、对话交流、个人自学、师徒结对(如以支教老师麻莉为师,我校青年教师李江为徒为我校培养化学教师)等为基本模式的分散培训相结合,强调自主学习与反思;同时计划分层、分类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搭建教师成长梯队,培养出多种类型的优秀教师;在校本培训的考核和管理方式上,严格执行考核制度,采用检查培训记录、书面调查、笔试、论文交流、竞赛与评比等方式,将考核结果与评优晋级、奖惩、继续教育课时认定等挂钩,将培训情况记入教师成长袋,为教师留下成长、发展的轨迹;通过校本培训管理开展学校管理机制改革的探索,形成新的管理评价制度。五、保障措施校长是学校教育资源的整合者、调配者。我校明确校长为校本培训第一人,由校长负责规划及宏观指导,副校长负责管理协调、监督考核,教导处负责组织实施、业务指导,总务处负责后勤保障。同时,学校还设立了专项培训、奖励基金以确保校本培训的开展。1.学校继续教育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构建学校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管理网络,每项培训有专人负责。2. 积极参加市、大市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定期聘请有关的教育专家、教研员来校做专题讲座。以教研组为依托,开展切实有效的教研活动,推进学科教学建设;以各类培训班为依托,开展 青年教师培训活动,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教、研、训相结合,开展专题研究,推进教育科研工作,提高教科研水平。3.建立、健全学校校本培训档案,内容包括:学校校本培训的规划,自主培训活动材料,学员个人档案认定材料等。把教师的“八个一”考核和参加业务培训情况作为教师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职务提升、评优、评先的依据。4.出台倾斜政策,建立激励机制。结合将教师的业务培训与岗位聘任、学期考核挂钩,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同时制定继续教育教学教研成果奖,每年评选一次,努力打造一支学科齐全、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六、培训的实施坚持以校本为原则,即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学校发展为本,立足自己的人和物,实现培训后能提高全体教师的素质,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教师的实际出发,帮助各层次的教师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使他们都得到发展和提高。使青年教师“一年入好门,站稳讲台;三年成型,成为骨干;五年成才,能挑大梁”。骨干教师的培训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和核心,要本着选好对象、培训骨干、讲究实效的原则,采用集中培训、外出交流、访问,师徒结对等多种形式培训骨干教师,提高其全面素质,使更多的骨干教师早日成“家”。七、组织与保障我校教师校本培训工作采用由“校长室领导,教导处专管,各科组、备课组实施”的管理体系。完善制度,加强检查。学校将保证培训经费的投入,为教师校本培训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如图书、音像资料、设备设施等。每学期召开教师校本培训工作会议,研究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或总结和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保证该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卓有成效。龙江中学学年教师校本培训计划表类别科组培训内容主讲人学时参加对象培训时间效果检查方式骨干教师教学专题讲座语文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李红松2全体科组成员第14周谈心得体会数学谈谈当今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均势与实施李启达2全体科组成员第7周谈心得体会直线方程汤乐政2全体科组成员第11周谈心得体会英语如何备课(专题讲座)谌赛莲2全体科组成员第7周实操过关阅读讲座贺德香2全体科组成员第11周实操过关复习讲座秦红霞2全体科组成员第12周实操过关物理高考理综物理科应对措施王荣才2全体科组成员第5周谈心得体会教学设计邱智飞2全体科组成员第7周谈心得体会化学化学解题过程中教学知识的运用朱青霞2全体科组成员第8周谈心得体会生物学习中学生物课堂教学评价表但汉伟2全体科组成员第4周谈心得体会历史解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实践与思考张裕军2全体科组成员第4周谈心得体会地理让学生快乐学启明2全体科组成员第4周谈心得体会科组专题理论学习语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罗梅英2全体科组成员第6周谈心得体会怎样提高课堂效率莫桂莲2全体科组成员第8周谈心得体会个性化阅读与人文教育罗梅英2全体科组成员第10周谈心得体会作文评改方式探讨王晓阳2全体科组成员第11周谈心得体会诗歌鉴赏刘国兴2全体科组成员第13周谈心得体会数学新课程下的数学作业模式探索王宗礼2全体科组成员第4周谈心得体会新课程下的数学习题教学的几点做法王宗礼2全体科组成员第8周谈心得体会倡导思维开放,体现主体意识王宗礼2全体科组成员第13周谈心得体会高中新教材中两类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尝试王宗礼2全体科组成员第15周谈心得体会英语教学常规(专题学习)彭长旭2全体科组成员第3周实操过关课改(专题学习)汪仁元2全体科组成员第6周实操过关专题学习郑庭云2全体科组成员第10周实操过关物理理综物理科深难度把握赵海明2全体科组成员第8周谈心得体会高一普通班物理科的分层教学范永志2全体科组成员第11周谈心得体会课堂教学中兴趣培养何朝光2全体科组成员第12周谈心得体会实验设计王中华2全体科组成员第13周谈心得体会化学新高考化学总复习策略胡少平2全体科组成员第4周谈心得体会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赵玉新2全体科组成员第7周谈心得体会化学与生活黄 翀2全体科组成员第11周谈心得体会化学学科教学研究黄少平2全体科组成员第13周谈心得体会化学趣味实验研究何中信2全体科组成员第15周谈心得体会生物学案设计要点刁莉芳2全体科组成员第5周谈心得体会高考备考曹宗金2全体科组成员第7周谈心得体会教学设计杜海文2全体科组成员第8周谈心得体会实验设计黄志霞2全体科组成员第10周谈心得体会低碳与生物徐 庆2全体科组成员第11周谈心得体会政治多媒体应用下的板书郭 俊2全体科组成员第5周谈心得体会提高主观 题答题能力策略何明良2全体科组成员第6周谈心得体会灵活运用教材知识解答问题卢倩琦2全体科组成员第7周谈心得体会生活语言与课堂教学语言张 玲2全体科组成员第8周谈心得体会生活中的哲学刘作彪2全体科组成员第9周谈心得体会生活中的文化黄攀权2全体科组成员第12周谈心得体会历史高中历史教学指导意见(文综)秦 萍2全体科组成员第7周谈心得体会学习《我说评阅广东历史》卷()第30题的体会与思考王卫恒2全体科组成员第8周谈心得体会学王溅波的《鼎陈出新,匠心独具》黎丽2全体科组成员第9周谈心得体会对其它省份文综题特点思考全建利2全体科组成员第11周谈心得体会文综题结构的思考肖冠香2全体科组成员第12周谈心得体会地理高考经验介绍杨秀娟2全体科组成员第6周谈心得体会课堂管理方法介绍欧少红2全体科组成员第8周谈心得体会电脑作图方法讲座陈永刚2全体科组成员第11周实操过关评课方法介绍黄新德2全体科组成员第13周谈心得体会多媒体软件操作方法刘小彬2全体科组成员第15周实操过关信息google日历在教学中的应用何维康2全体科组成员第6周实操过关google协作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何维康2全体科组成员第7周实操过关google在线文档在教学中的应用何维康2全体科组成员第8周实操过关技术的本源与教育的意义何维康2全体科组成员第9周谈心得体会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何维康2全体科组成员第10周谈心得体会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促进何维康2全体科组成员第11周谈心得体会音乐练耳教学方法初探颜雅薇2全体科组成员第5周谈心得体会音乐鉴赏课的音乐性陈小红2全体科组成员第6周谈心得体会美术高中美术作品鉴赏唐丽花2全体科组成员第4周开卷考试高中美术作品鉴赏唐丽花2全体科组成员第5周开卷考试高三美术专业班课程黄踵业2全体科组成员第6周开卷考试高中美术课程标准闫亚平2全体科组成员第7周开卷考试体育高一新生的心理适应吴国红2全体科组成员第3周谈心得体会教育中的心理效应陈月琴2全体科组成员第4周谈心得体会体育教学中的艺术张 永2全体科组成员第6周谈心得体会初三体育教学注意事项苏明珍2全体科组成员第8周谈心得体会进行体育锻炼要注意的卫生习惯钟 声2全体科组成员第9周谈心得体会家校合作,增强体质梁翠嫒2全体科组成员第15周谈心得体会

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第6篇

实施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有效途径。加强自我反思,提高教师的设计能力;实行集体备课,提高教师的合作能力;开展案例交流,提高教师的辨析能力;深化专题研讨,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撰写教育日记,提高教师的整合能力。

【关键词】校本培训 提高素质 教师培训

为了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基于这种教育理念,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以落实教师专业化成长这一培训思路,用新的教育思想促进全体教师实现教育专业化的角色的重新定位,在实际培训中,我们努力做到领导重视,措施有力,对教师的培训学习给予人力、物力的支持,让每一位教师通过学习提高教学、教育技能。

1.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

为了使校本培训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我校成立了继续教育培训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担任组长,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组员有朱桂芬、姚玉果、黄绍良、覃小川等人。领导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各尽职能,认真搞好校本培训工作。

2.确定培训目标,制定培训计划

为了使校本培训有条不紊地开展,我校首先根据学校的实际确定培训目标即: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突出教师创新精神的培养,学习新课标,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并能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根据培训目标及学校的具体情况制订出培训计划。(1)抓教师基本功的训练;(2)抓新课标、新理念的学习、领会和体验,转变教师的角色;(3)抓以新理念为指导,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抓课堂教学反思,不断总结教学的得与失,更新教学方法,以“自主探索、交流合作、发展创新”为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3.实施校本培训的措施

为了保证培训的质量,突出培训的实效性,我校采取了如下措施:

3.1 以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要求每位教师都要自学教育杂志报刊上的教育教学理论及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教学论文。

3.2 集中培训,通过教研组集体学习和研究教育教学的有关问题及课题研究。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3.3 通过集体备课、集体评课的形式,共同探讨适应新课标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增强教师的科研能力。

3.4 采取互相听课、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互相促进,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3.5 利用课余时间由本校计算机教师负责培训全校教师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简单的课件制作,以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3.6 通过各种比赛,促进教师自学。如进行三笔字、说课、简笔画、教案设计、论文、口算等比赛,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3.7 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带动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校本培训。

3.8 认真组织教师填写报告册,积累总结学习成果。

4.校本培训收获

通过短短一年的培训,我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50位教师参加了培训,翻开这50份报告册,50份计划,50份总结, 800个自评自结,100个案例分析,200个教师互评,凝聚着教师们勤奋学习的心血,充分体现了教师们对校本培训的高度重视,也标志着每一个教师立场转变和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的信心和决心,事实告诉我们,校本培训大大提高了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广大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撰写教学论文。本年度我校有12篇教学论文参加全国及自治区论文评比活动,其中朱桂芬教师的《浅谈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获全国一等奖,《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获自治区二等奖;宋仙花等七位教师获自治区论文评比三等奖。从各教研组的研讨课、公开课来看,教师们用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努力构建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自己探索,合作交流的课堂模式。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通过各项基本功的比赛,教师们无论在简笔画、三笔字、说课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

5.开展现代技术培训工作

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第7篇

为了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不断推进教育创新,根据全国、省、宁波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奉化市教师教育“十五”计划,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核心,更新教师的教育思想、丰富教师的案例知识和运用案例于课堂教学的策略知识,强化教师的反思意识;坚持学用结合的原则,以信息化带动教师培训工作的现代化,争取2003年师训工作中有新的思路,有新的突破,打造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二、工作目标

1、组织好奉化市教坛新秀参评工作,并大力推荐优秀教师参加奉化市骨干教师评比;

2、切实完成课改通识培训任务;

3、组织全体教师参加教师英语300句”培训;

4、认真开展全镇教师的教育科研培训,边培训边研究,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出成绩;

5、继续开展好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加强学校网站的建设和使用,尝试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带动教师培训工作的现代化;

6、发挥学校在教师培训工作中的核心地位,立足学校校本培训,加大教师继续教育的力度,教师全员培训率达到100%;

7、继续做好师徒挂钩工作,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8、继续做好教师学历提高培训工作。

三、主要措施

1、加强教师师德教育。组织教师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和《宁波市教师十项承诺》;在全校教师中开展撰写“爱心流动日记”活动,树立“以人格树人格”的管理理念,增强教书育人、以德立教、以德促教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具体做到:①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尊重学生民主的权利,尊重学生的隐私权,尊重学生的发展权;②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有自我管理的能力,相信学生有自我发展的能力;③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身心状况,了解学生的生活及学习现状,了解学生的阶段性思想倾向。④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⑤帮助学生,帮助学生走向成功,帮助学生走出失败,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⑥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切实维护学生的利益;⑦正确评价学生,客观公正地对待学生,用发展的观点评价学生。由年级组长负责,以年级组为单位,采用记流动日记的办法,组织年级组的老师简要记载每天在这七个方面或某一方面感受、收获最大的主要事件,平时由分管校长进行专项督查。

2、继续开展教师教育科研培训。边培训边科研,要求教师申报各级课题,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在实践中出成绩。做好宁波市级立项课题“现代小学生道德行为调控与研究”的研究工作,并以此带动全校教师在总课题的统率下,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现总课题下面有三个子课题,三个子课题下面又各有几个子课题,全校教育科研的整体格局已经形成,氛围也日益浓厚。实施步骤如下:

①、准备阶段(03年4月----03年8月)

主要工作研讨论证、培训教师、搜集资料、调查问卷、讨论整理、拟立子课题、制定课题方案

②、实施阶段(03年9月-----04年7月)

a、调查研究,了解全校各年级学生的道德行为现状。根据各年级的实际情况结合社会与生活、社会与科学课程的要求设计活动方案、内容。

b、开展系列专题活动 分为我爱集体、我爱我家、学会生活、我在成长四各个系列。 (用班队活动、专题活动、和校园网络等途径每月一主题分步实施。)

c、一学期进行一次阶段性小结,每位参与教师整理出1-2个典型案例、及有关活动纪录小结。在课题组内进行交流。

③、总结阶段(04年8月――04年10月)

主要工作调查活动成效、交流典型事例、整理活动资料、讨论分析问题误区、撰写研究报告。

3、抓好第八届教坛新秀参评教师的培训工作,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赛前练兵”计划,进行专项强化培训,邀请专家来校指导培训,让教师在训练中得到提高。

4、继续抓好普通话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主要目标是全镇适龄教师普通话、计算机二级的达标率为100%,做好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使教师能轻松浏览网页、下载文件等,鼓励班级、教师自己制作班级、人个网站,会利用校园网络办公系统进行办公,促进学校网站建设,使学校工作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

5、积极开展新课程培训,努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新课程培训是2003年师训工作的重点,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努力确保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组织教师分层次参加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通识培训的重点是转变教育教学行为,学科培训的重点是掌握本门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

开展“走进新课程”系列读书实践活动的步骤及要求:

活动准备阶段:(2003年11月)

确实全镇每位教师的必读书目:执教学科的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解读、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研读实践阶段(2003年12月至2004年12月)

根据选定的书目积极开展有效的读书活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讲究实效,熟知新的课程标准,了解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动态,深入思考教育教学中的热点现象,打准学科教研教学的重心,分析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走出一条崭新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服务。

期间对全镇教师进行一轮新课程通识培训,邀请市专家来我镇讲座。

成果交流阶段(2005年1月)

组织教师进行读书方法经验介绍和心得体会交流,对读书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教师和创新事迹进行表彰推广。

6、继续抓好教师学历提高工作。现全镇大专毕业以上教师人数占全镇教师数的40%以上,并且要求他们参加本科的学习。

四、具体安排

9月份:制订教师培训计划

制订第八届教坛新秀参评教师培训计划并开始训练

10月份:参加奉化市教坛新秀评比

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名师展示”活动

教师英语300句培训(1)

11月份:新教师上课、说课

教师英语300句培训(2)

参加奉化市骨干教师评比

12月份:开展走进新课程读书活动

新教师上课、说课

教师英语300句培训(3)

1月份:学期小结

2月份:部署学期教师培训工作

3月份:青年教师说课

教师英语300句培训(4)

4月份:青年教师论坛(走进新课程)

教师英语300句培训(5)

5月份:青年教师论坛(走进新课程)

新教师汇报课

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第8篇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807.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1-0063-05

1999年6月,第3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贯彻落实中央的决定,教育部于2000年颁发新制定的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和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并决定于2001年9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实施《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1](以下简称《实验稿》)。《实验稿》集中体现了社会发展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课程愿景,引领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取向,构建着理想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方案[2]。《实验稿》明确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变过去以教会学生运动技术为中心的做法,强调学习体育技能只是达到健康目的的一个手段[3-4]。至此,我国学校体育完成了由“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转变,也实现了体育教育思想由“体质教育”、“技能学习”到“健康第一”的重大转变。

经过10年的实践探索,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构建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新体系[5]。与此同时,在《实验稿》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和困惑,教育部在2007年启动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并于2011年12颁布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稿)》[6],(以下简称《修订稿》),要求于2012年秋季开始在全国实施。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标,本文结合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修订稿的变化,谈谈新课标的实施策略。

1 构建全员培训机制,注重培训实效

师资培训是教师理解新课程、走进新课程、提高新课程实施能力的基本途径。《实验稿》的出台,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理解和欢迎,然而,我国的中小学体育教师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根深蒂固的影响,面对新理念、新要求,理论上是赞同的,实践中却是茫然的。由于培训不力,许多一线教师对实验稿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一时难以适应,产生了许多质疑,出现教师难于执行的现象[7],加之培训专家理论观点众多,各执己见,最典型的就是关于“淡化竞技体育”的争论,以及对“科学放羊”论的批评,使一线教师感到无所适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培训机会太少和培训不力造成的。因此,修订稿的师资培训备受关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修订稿》颁布后,国家层面要做的是努力做好课程标准实施的培训和宣传工作,采取“部级培训”、“省级培训”、“市县级培训”、“学校基层培训”、“全体教师参与”分层逐级培训方式,达到全员培训目的,确保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受训,并要受训合格。

2)在培训开展之前,要对参训教师进行调研,了解他们的培训需求和培训期望,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在培训之中,尽量避免灌输式教学,培训方法应重视以案例研究、教师的相互交流和反思为主,多采用启发、引导式方法提高学员的参与意识,提升学员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教学内容更丰富。还要注意收集培训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和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便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进程,保证培训活动顺利进行;在培训结束后,对培训进行效果评价,确保培训工作的可持续发展[8]。

3)对培训专家也要做好培训,培训专家应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国家负责、对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负责的态度,准确把握修订后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真正做到解答疑惑,解决问题。

4)所有培训要注重实效和方式,一线的体育教师们绝大多数都渴望接受课程标准的培训,渴望获得新知识,教师很珍惜培训机会,这就要求各级培训工作一定要注重实效,防止走形式,走过场。

5)大力加强基于提高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培训力度。学校领导需要充分认识到问题的实质,要了解基层体育教师面临的困苦和真实工作状况,并给予教师及时、到位的支持,为教师们提供机会去参观、交流、学习;在评职、晋级、评优、经费保障、人员落实、成果展示等方面与其他学科老师平等对待;让更多体育教师参与相关的科学教育研究[9];参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制定和实施;制订体育教师考核奖惩制度,最大限度调动广大体育老师的主观能动性,克服职业倦怠,使之真正成为体育课程改革的主力军。

2 加大学校体育软硬件建设,确保有效实施

《实验稿》在实施中发现,学生学习态度和行为由被动体育学习向主动学习体育转变,但在实际课堂中仍然出现学生喜欢体育而不愿上体育课的现象,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就是学校硬件(设施)不足,软件跟不上造成的。受场地、器材不足的限制,老师们只注重课的形式创新,而不注重课的实效[10],过分追求一种表面上的热闹活跃,学生在内在情感和体育学习动机并没有真正被激活。这里所说的“硬件”指学校体育所需的场地、器材、图书、活动室、体育服务设施等。“软件”指支撑学校体育顺利开展的各种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等。英国“教育行动”要求根据学生人数和学校类型制定运动场地的标准,如每50 名学生应有半英亩(约2 km2)活动地等。日本90%以上的中小学都有体育馆、运动场、游泳池这3种基本体育设施。资料表明,日本学校体育设施数量已占到全国体育设施数量的70%左右。此外,拥有体育用品商店、专业音像店、游戏、健身、室内跑廊等服务空间合理应用的国外学校体育设施,无疑都对学生充满着吸引[11]。

软硬件建设是保障学生体育学习的基本条件,其建设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拿出更多精力,投入更多资金,不断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其次,要充分利用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验收的契机,按照教育部印发《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体艺2008)5号》的规定进行配置,使运动器材、运动场地达到标准的最低要求,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基本需求。第三,进一步完善法规,配套出台相关政策,为学校体育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3 建立督查督办机制,强化执行严肃性

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修订稿》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和课程发展的需要,构建由“地方教育局参与,学校宏观管理,体育与健康课程教研组具体实施,体育教师严格执行”的互动机制和新的课程实施评价体系[12],保证国家信息畅通和老师执行意见的及时反馈。各学校要结合自己学校的具体情况,如师资力量、学生基础、场地器材、学校传统、中考体育加试,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国家学生体育健康标准测试、体育艺术“2+1”等,提出切实可行、承上启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13]和运行保障机制。

“定规矩容易,守规矩难”。首先,建立严格的“督查督办”制度。监督的目的就是诊断课程、修正课程、监督课程实施、确认课程开设的价值、督促老师认真上课、处理《标准》在执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于那些违规者不仅要敢给予行政处罚,对于违反国家法规者需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其次,加大学校体育立法制度建设研究。学校体育与法制教育有着较密切的关系,在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课余训练和竞赛活动中,无不存在规则,法制教育在体育活动中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法律要规范学校体育外部环境为学校体育法制建设健康发展保驾护航[14]。

4 加强课堂管理,创建良好课堂教学环境,促进规范运行

《实验稿》在实施过程中,在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和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方面,由于与教学实践衔接不够,加之体育师资数量不足、工作量过大,以及上课班级人数过多等因素,出现了“放羊”式教学现象。这种教学形式,是人们对新课程标准实施最为不满之处,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实验稿》没有规定教学内容,教师认为体育课想怎么上就怎么上,导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内容安排随意性过大。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有一定的自由度是可以的,但是过于随意的做法不可取。这种状况要在《修订稿》实施中得到改善,应做到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推行课堂教学改革。管理上从严治课;教学上严格要求、严谨设计;教学操作上要实际、方法上实用、检查跟踪要落实;要求教学始终牢牢把握“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在学习上的规律性要求,突出实用性和灵活性。第二,狠抓常规教学。首先,落实全员听课制度,做到凡听必评,同时做好由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做出独立的评价。以此进行质量分析、评比,以评比、奖励激励师生总结经验,改进教学。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堂常规。课堂常规是根据对长期体育教学实践不断总结与概括出来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之一,新体育课程改革以来,体育课堂常规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组织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始终要有明确目标意识和常规意识,要有一颗热爱学生、帮助学生发展的心。再次,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开展名师论坛活动、开展优质课展示活动,让老师们去讲话、反思,扭转不良教学思想和教学态度,使体育教学更生动、更流畅、更贴近现实。

课堂教学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基础和落脚点。没有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课程标准也只能是一纸空文。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包括:1)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足排满,不出现挪、移、挤、压、占现象。2)教学场地、器材、设施配备充足。3)体育师资配备合理,并具有一定的教学自。4)课堂教学要体现全面的健康观[12],既要学习运动技能,发展学生速度、力量、耐力、协调和灵敏等身体素质,又要安排一些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民族民间体育内容和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同时,又要注重对学生良好的心理过程、健全人格的培养。5)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体育课程改革10年来,师生关系实现了由紧张型向融洽型转变。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最佳氛围,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保证,在课程改革进程中,体育教师需要提高认识水平和创新能力。体育新课程改革已经促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积极变化。学生已经不再是教学过程中单纯的接收者、模仿者,而是求索者、设计者;教师不再仅仅是传授者、命令者,而是引导者、服务者[15]。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障体育与健康课程顺利实施的基础。课程资源和体育场地、设施的缺乏一直制约着体育教学的发展,也阻碍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首先,要做好整合。要结合本校实际,制作简易器材,合理布局学校场地器材,充分利用空地,进行安全、适宜的体育活动等。学校举行的各种与体育有关的活动如运动会、课外兴趣活动、体育知识讲座、体育知识竞赛等,还有大量校外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和既能领略湖光山色、享受自然之美,又可放松身心的自然资源,都是可整合的活动资源,使体育设施资源做到物尽其用的最佳效果。其次是做好建设。即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场地等物质条件的建设,这是物质基础,是中小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物质保障。有了这些物质保障,才能激发中小学生的运动兴趣。这个保障的基础是以国家颁布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为依据,配足配齐各种活动设施,不断改善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设备,对促进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其心情愉快地掌握运动技能,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教育行政部门应把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器材配备纳入整个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对一些最基本的体育场地设施给予配足,保证学校有最低的运动场地和设备[16]。

由于受传统教学大纲的影响,《实验稿》对学生考核与评价形同虚设,作用大减,不但没有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反而挫伤了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造成部分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实验稿》给体育教师们一个基本框架,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选择教学内容,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方便,但也为考核和评价带来一定的难度。如果没有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做支撑,《修订稿》实施起来也将面临一些困难。《实验稿》在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的时候,把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体能、知识与技能纳入评价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但对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未做具体、统一的规定,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考核的灵活性。《修订稿》在教学内容上相对具体化、规范化,具有相对的统一性,这为制定考核标准提供了可操作性。《修订稿》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在继承实验稿中先进评价理念的同时,加强相关实证研究,努力提高其可操作性。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评价方法,应该做到4个“实”:评价目的要切实,能反映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评价的内容要坚实,选择的考核内容能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评价的形式要充实,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取不同的评价形式,制订科学的评价标准;评价的方法要真实,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进步和退步。不可太多地顾虑评价的复杂性,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掌握“三基”,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纠正不足,增强自尊和自信心,有利于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和学习乐趣,教师辛苦一些是值得的。

5 与高校体育人才培养对接,增强实施底气

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滞后于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在思想观念、课程设置等方面不能适应中小学体育教学需求,高校培养出来的体育人才进入中小学后不能适应当前的课程改革,高校“龙头”作用无法体现,必将给我国的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带来制约。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理应主动适应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加大、加快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步伐,主动适应基础教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培养的人才才能在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领域发挥更好作用,只有这样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才能得到充分的保证[17]。

1)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与《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相吻合。传统体育人才培养在教学目标方面过分强调体质和“三基”任务,关注的是运动技术的传授和某些身体素质的提高,课堂教学过分依赖于大纲和所选教材,采用竞技运动训练方法,实施竞技运动的评价手段。重教书轻育人、重认知轻感情,这些都与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存在一定差距。

2)专业课程设置要顺应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设置在注重全面掌握竞技体育项目技能的同时,还要加强休闲体育、娱乐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等体育技能的培养,才能更好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服务。

3)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各项任课教师教学过程中没有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组织、方法的设计环节中来,没起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作用。

4)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举办各种体育教学基本功大赛的机会,提高学生适应能力。

5)增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延长体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时间,建立稳定就业实习基地,确立实践性环节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通过实训使毕业生达到具有创新精神、较强自学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目标,对于培养适应新一轮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高素质体育教育人才,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具有很强应用价值。

6)《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各个水平阶段的学生通过本阶段的学习在各个学习方面应达成的目标[18]。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与基础体育教育应该是完整的有机整体,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性。高校应尽快在教学指导思想、课程设置、专业知识、综合能力培养方面找到“脱节点”,然后进行链接,以适应时代对人才需求的要求。

6 利用农村广阔天地独特性,推进农村学校体育有效实施

《实验稿》在农村学校体育中的执行力度不及城市学校。在广大农村,智育第一、分数第一的陈旧观念仍然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课程资源的匮乏,场地器材的不足,部分体育老师整体素质的不高以及理念落后等因素,是制约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客观因素。首先,《修订稿》在农村学校体育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实施,有它许多独特的特性可以利用,比如地理条件、自然资源、人文条件、人力资源、乡土民情、民族传统特色等,都为农村学校体育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新兴运动项目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些都可以弥补教学条件的不足。其次,就要搞好农村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特别是对兼职体育教师的培训尤为重要,提高他们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因为兼职体育教师在农村中小学占有很大的比重。再次,就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建立管理保障体系,从教育体制层面上解决农村体育师资的编制问题和待遇问题,吸收大量体育专业人才到农村去,为农校体育教学的实施注入新的活力。

《修订稿》在课程名称、课程定义、课程价值、课程基本理念、学习领域划分和课程目标等方面均作了重要修订,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国家层面发起,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体育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改革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修订稿》的正式颁布和实施,必将迎来新一轮改革高潮,各级部门和学校体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地加强培训和学习,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措施,才能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又好又快地发展。我们期待着《修订稿》能在扭转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及在改变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方面发挥出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耿培新. 新颁布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与旧大纲的比较[J]. 体育教学,2001(5):10-13.

[2] 张细谦,杨文轩.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发展策略[J]. 体育学刊,2012,19(1):74-7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耿培新. 2000年部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新变化[J]. 体育学刊,2001,8(5):4-5.

[5] 季浏.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十年的变化[EB/OL]. ,2012-04-01.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 2011年版.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 宋亚炳. 湛江市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试验研究[J]. 体育学刊,2005,12(4):95-97.

[8] 李念文. 新课程培训者省级培训有效性策略研究[J].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112):23.

[9] 柯森,张敏婕. 美国基础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实施环节若干要素分析[J]. 全球教育展望,2004,33(9):38-39.

[10] 王月华.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执行中产生的误解[J]. 体育学刊,2005,12(4):98-100.

[11] 唐迅,冉建. 国外学校体育设施及开放现状述评[J]. 山东体育科技,2008,30(1):85-87.

[12] 何元春,江宇,张道荣.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的支持系统[J]. 体育学刊,2004,11(6):102-104.

[13] 杨文轩. 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的思考[J]. 体育学刊,2011,18(5):1-3.

[14] 毛淑娟,张杨. 我国学校体育法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J]. 中国学校体育,2008(8):20-22.

[15] 王景清. 新课程标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J]. 现代教育科学,2005(2):11-12.

[16] 傅健霞,杨洪辉,冯志坚,等.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苏北地区适应性的调查[J]. 体育学刊,2004,11(3):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