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社会科学

贵州社会科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Guizhou Social Sciences

杂志简介:《贵州社会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2-1005/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栏、别现代主义与艺术专栏、政治·哲学研究、历史研究、社会治理研究、教育研究、经济研究、乡村振兴研究

主管单位: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国际刊号:1002-6924
国内刊号:52-1005/C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贵州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61
复合影响因子:1.21
总发文量:3736
总被引量:19895
H指数:43
引用半衰期:5.3415
立即指数:0.1039
期刊他引率:0.9815
平均引文率:11.7169
  • 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10位长江学者关于中国社会学40年重建与发展的探讨

    作者:邢溦 刊期:2019年第03期

    40年前的3月15日,中国社会学学科恢复重建,40年后的同一天,中国社会学界的主要专家学者齐聚贵阳举行了一场极具学术价值的研讨会,围绕40年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过程中引发的具有代表性的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探寻实现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之路。

  • ■(我):印度哲学本体论-主体性的基本特点

    作者:张法 刊期:2019年第03期

    ■(我)作为本体之我,最具印度哲学的特点,在雅利安文化与哈拉帕文化的互动交融中产生,以雅利安为主要观念的主神演进中以伐楼那和因陀罗的幻化世界和日月神的幻化思想,以哈拉帕为主要成分的主神演进中以生主、祷主、原人的我的观念,最后在轴心时代提升为本体■(我)。本体之我决定了印度哲学舍外求内的思想进路,形成了以■(个体之我)和■(本体之...

  • 列宁关于苏俄官僚主义产生及其危害性思想

    作者:俞敏 刊期:2019年第03期

    列宁指出,在苏俄国内战争时期,苏维埃政权由于吸收大批旧专家和旧的管理人员到国家机关中工作,所以造成了国家机关庞大,并且造成了国家机关中严重的官僚主义现象。小生产者生产上、生活上的某些特性对于苏俄国家机关中官僚主义的形成有着重要的联系。官僚主义将侵害无产阶级以及广大劳动群众的利益;官僚主义者会损坏国家机关和党的机关的形象;官...

  • 论列宁农村建设思想及其对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

    作者:张廷 刊期:2019年第03期

    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实际相结合,结合当时苏俄农村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探索苏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道路、新模式,逐步形成了内涵丰富、全面系统的农村建设思想。列宁农村建设思想不仅在苏俄革命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创了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先河,为其他国家的农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有益...

  • 论墨子思想中的生态智慧

    作者:李之文; 李广星 刊期:2019年第03期

    墨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其中饱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墨子思想中的生态智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如何对待生态万物中的'人',墨子主张'兼爱'。二是如何对待生态万物中的'物',墨子主张'节用'。三是如何才能实现其生态智慧,墨子主张'法仪'。墨子的生态智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基于诗本体观的新诗诗美问题

    作者:陈国恩 刊期:2019年第03期

    在新诗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差异性之上,实际存在着诗之为诗的属于诗本体的东西。它是没有分化的'诗意'与对'诗意'进行组织化的'内在形式'的统一。当'诗意'落实到具体的诗句时,由其语言所担保的诗歌形式对它具有反向的修正作用,使之合乎美的规范。新诗与旧体诗词在形式上分别遵循白话与文言的诗性规则,不能互为对方的标准。超越语言的差异以及在语言...

  • “风骚”与“风颠”:禅宗拟寒山诗写作传统中的传承与变革——兼论“寒山体”的特征

    作者:祁伟 刊期:2019年第03期

    历代禅宗拟寒山诗具有相似的写作韵味与精神旨趣,即传法度众的老婆心肠、居山观世的相同视角、孤独深沉的悟道境界。这些应该也可看作是'寒山体'的特征。大多禅宗拟寒山诗因模拟的写作手法会丧失作者的写作个性,而隐元隆琦的拟寒山诗既继承了寒山诗传道度众的实际功能,同时又展现出宏阔的视野和鲜明的个性,在创作实践中真正实现了'拟而不拟'的写...

  • 断裂与连接:新诗百年发展回顾

    作者:郭军 刊期:2019年第03期

    回顾新诗百年来的变迁,经历了从'初创—普化—建设—全民写诗'四个具体的阶段,新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催生的全民写诗时代的出现,诗歌发展潜藏着巨大的危机:全民写诗,而诗非诗。诗歌要找回自己的命运,或许可以尝试把握这样四个契机:社会力量助推诗歌复兴;全民诗歌时代沙泥俱下中隐含的希望;诗歌创作者的自'我'觉醒;写诗、评诗、读诗多方的同舟共济...

  • 跨国史视野下的宗教改革运动

    作者:何平; 肖杰 刊期:2019年第03期

    宗教改革运动对近现代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全球史和跨国史的视角出发对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后果进行进行再审视,可以发现宗教改革在16世纪的勃兴与14世纪以来欧洲反教和改教思想的跨区域传播和相互激励有关。此外,黑死病的跨洲传入,欧洲1/3的人口死亡,教廷对赎罪卷的强力推行,使天主教的腐败达到难以忍受的地步。新教改革家...

  • 精神改造论:反传统下的传统思维模式——“五四”启蒙与儒家文化关系新探

    作者:黄文治; 彭景涛 刊期:2019年第03期

    表面上互相对抗的'五四'启蒙和传统儒家文化,通过一种潜在思维结构联结起来。这种思维结构就是精神改造论的思维模式,即习惯性地沿着这样的思维路径来思考问题:改造精神→塑造新人→由新人来实现政治目标。这三个项之间呈现一种一元线性的递进关系。从儒家的心性之学到梁启超的新民说和'五四'启蒙,这种思维模式一脉相承。如果说西方政治学说的思...

  • 吕祖谦理学思想的兼容并包

    作者:程源源 刊期:2019年第03期

    作为理学家,吕祖谦以其兼采朱熹陆九渊、无所偏滞的学术特色,形成了'吕学'。吕祖谦在理学实践中,不论是学术交游还是书院教育,都注重兼采众长,吸取各家观点。在其理学主张中,则既吸收了朱熹的理是世界本原的观点,又认可陆九渊的心即是理的论述。朱学和陆学的差异,是理学内部学派治学路径的不同,吕祖谦兼容并包二家,开朱陆合流先河。吕祖谦理学思...

  • 托育服务中的性别区隔

    作者:刘中一 刊期:2019年第03期

    由于托育服务与妇女就业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托育服务往往被认为是促进性别平等的重要手段之一。不过,现实生活中,托育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几乎全为女性,男性很少参与托育服务领域。托育服务领域存在严重的性别区隔现象。性别区隔不仅影响了男性的参与,也影响了托育服务自身的健康发展。在我国重构托育服务体系的重要阶段,相关政策设计要引入社会性别...

  • 当代农民财富伦理观嬗变及其原因分析

    作者:侯红霞 刊期:2019年第03期

    财富是农民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因素,但当农民对财富的追求成为具有绝对主导地位的支配力量时,就会对农民的道德观念形成极大挑战。农民是农村社会的主体,不仅处于乡村社会结构之中而且置身于宏观社会里面。与'伦理本位'的传统乡村社会相比,当代中国农民财富伦理观发生了变化,从'重伦理、轻财富'转向'重财富、轻伦理'。要清晰地分析当代农民财富伦...

  •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建设中的生态旅游发展制度创新研究

    作者:杜双燕; 杨斌 刊期:2019年第03期

    贵州省将'生态旅游发展制度创新试验'纳入到《贵州方案》中,将其作为八大重点任务之一。当前这一领域还存在着生态旅游发展制度建设欠缺、生态文明考核指标体系中未涉及生态旅游、全域旅游与生态旅游层次提升存在一定悖论等重点问题,和全域旅游与生态旅游的融合、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与生态旅游的统筹发展、生态旅游发展层次与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 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的现代困境与转化路径研究——基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调查分析

    作者:杨美勤; 唐鸣 刊期:2019年第03期

    推动传统生态文化传承创新和转化是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黔东南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资源丰富,但在打工经济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带来的现代性冲击下,面临无法应对生态新问题、传统生态实践技艺消退、制度惩戒措施乏力、传统民间信仰衰微等困境,其原因在于生计从生态'脱嵌'、现代科学教育普及、村寨权力结构变迁、生态实践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