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社会科学

贵州社会科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Guizhou Social Sciences

杂志简介:《贵州社会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2-1005/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栏、别现代主义与艺术专栏、政治·哲学研究、历史研究、社会治理研究、教育研究、经济研究、乡村振兴研究

主管单位: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国际刊号:1002-6924
国内刊号:52-1005/C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贵州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61
复合影响因子:1.21
总发文量:3736
总被引量:19895
H指数:43
引用半衰期:5.3415
立即指数:0.1039
期刊他引率:0.9815
平均引文率:11.7169
  • 构建适应和支持社会和谐发展的新型价值理性体系

    作者:王忠武 刊期:2007年第10期

    价值理性是人对于价值的理性认识、范式建构和自觉追求,它是社会的文化核心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根本的导向与控制作用,要加快和谐社会建设与现代化进程需要深刻认识社会应有价值理性的结构与功能,系统矫正现实存在的价值理性的畸变、错位与混串问题,对当今及未来中国现代化所需要的应有新型价值理性系统进行...

  • 和谐:一种新的价值视阈

    作者:刘长明 刊期:2007年第10期

    作为人们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既是文化的核心,又是安身立命之本。随着以和谐为指向的经济、社会和文明的转型,要求价值观也必须相应转到和谐的轨道上来,确立基于和谐的和谐价值观。所谓和谐价值观,就是基于和谐并以和谐为介质的价值视阈和价值取向,是为履行和谐使命而内生的永恒行为准则。和谐的理念、哲学的智慧和美学的飘逸,是...

  • 和谐社会与制度协调

    作者:鲁鹏; 董冰 刊期:2007年第10期

    和谐是一种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团结互助、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等多方面内容的关系体系,这些关系有各自独立的特性,又彼此不可分割。要使这些关系发展巩固下来,必须依靠制度,要使这些关系构成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形成协调的亦即和谐的社会,与之相关联并制约这些关系的制度本身也必须协调。制度协调是和谐社会的诉求,是构建和...

  • 性别和谐与社会和谐

    作者:周丽丽 刊期:2007年第10期

    女性和男性都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与中心,两性的平等和谐内在地构成了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与关键条件。在和谐社会的语境下审视两性的发展现状会发现,目前的男女两性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层面都还存在着相当严重的不平衡与不和谐的现象,并明显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要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努力消除各种性别失衡与歧视现象,促进和实现性别关系的全面...

  • 农民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作者:李劲松; 刘新 刊期:2007年第10期

    从和谐社会的角度解读农民问题,农民发展可定义为农民平等地享有各种权利,全面参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发展进程,并享受发展成果。促进农民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而发展的关键在于赋权,主要包括赋予农民参与决策的权力及选择的自由、提升其对资源的利用和控制力、利益分享、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 马克思主义视域的“双和”命题解析

    作者:徐艳玲; 龚培河 刊期:2007年第10期

    “和谐社会”是一个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的命题,“和谐世界”是一个属于马克思主义内在逻辑规定性的命题。马克思主义视域的“双和”命题是辩证统一的,和谐世界也即放大了的和谐社会。从社会主义追求的最终价值目标来看,社会主义就是要实现普遍幸福的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的发展状态。这一“双和”命题,不仅进一步加深了对科...

  • 文化哲学视角下的生态问题——以美国印地安文化为例

    作者:关春玲 刊期:2007年第10期

    生态危机的深层文化根源在于以工具理性为主导精神的现代西方文化模式在全球范围内的迁播和张扬。西方文化的现代转型其生态效应就是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超验维度的消解所带来的生态破坏的普遍化。现代生态文化的构建有赖于对人类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生态智慧的发现和汲取,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印地安文化提供了一个原始生态文化的范例。

  • 生态文化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作者:王丛霞; 陈黔珍 刊期:2007年第10期

    生态文化的兴起,源于生态危机的加剧、传统文化弊端的显现、对环境问题和人的本质的深层追问。生态文化“崇尚节俭、追求创造”的价值取向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本质互为条件。

  • 荣辱观的道德性与非道德性

    作者:臧诗成 刊期:2007年第10期

    荣辱观的道德性与非道德性的辨析对于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都具有重大意义。道德性荣辱观是道德的动因,而非道德性荣辱观则失去道德的内容,它以为荣耻的行为和事物是非道德性的。道德性与非道德性荣辱观之间的关系是或在本质上趋于一致,或无联系,或一体混存,或在褒贬的形式、获取条件上不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种真正以道德为动因的荣辱观,...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量关系新论

    作者:张昆仑 刊期:2007年第10期

    商品价值量既不由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也不由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而由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过,确立这一结论,需要解决两个相关问题。从根本上讲,确立如上结论在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日益变得难以计量甚至无法计量所使然。

  • 当代中国资本和劳动雇佣关系的变迁

    作者:刘洪银 刊期:2007年第10期

    资本雇佣劳动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事实。在不同社会性质国家的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我国资本和劳动雇佣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和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居于从属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资本与劳动的雇佣关系具有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特点。两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

  •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濒危企业蜕变复兴研究

    作者:罗良忠 刊期:2007年第10期

    内外部因素会导致企业经营陷入困境而处于濒危的边沿。对发展中国家的濒危企业来说,破产退出只是次优选择,而最优选择是蜕变复兴。企业蜕变是使企业的经济形体、实物形体、产品形态等发生一种革命性的、脱胎换骨的变化,从而进入一个崭新的成长空间而获得新生的过程。春都集团濒危时通过组织形态蜕变复兴是一个典型案例。

  • 我国地区社会保障支出的公平性分析

    作者:彭海艳 刊期:2007年第10期

    采用GE指数及区域分解法,对1998—2005年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地区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不公平性变化趋势不一致,且对不公平性贡献率差异较大;三大区域总体、区域内及区域间不公平性都呈下降趋势,期间略有起伏,但区域内对不公平性贡献率远远大于区域间。因此,增加社会保障支出投入,进一步降低社会保障支出总体差...

  • 基于政府部门人力资本产权特性的激励机制

    作者:李丙红; 李和中 刊期:2007年第10期

    政府部门的人力资本是与公共产权所有者交易的特别市场合约,据此而存在着产权交易的非最优性、产权收益的递增性、产权的强外部性、产权的相对残缺性的特性。根据政府部门人力资本产权的这些特殊性质,以及政府部门产权的收益形态,要求对政府部门人力资本产权在实现途径上建立特殊的激励形式。

  • 对我国改革进程中地方政府行为特殊性的解读

    作者:郭爱君; 范建 刊期:2007年第10期

    与“休克疗法”的改革方式不同,我国迄今为止走的是一条渐进式的改革之路,而这种改革方式的选择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所谓的“诺思悖论”。但由于地方政府行为的特殊作用,在某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改革很大程度上避开了“诺思悖论”,创造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