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社会科学

甘肃社会科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Gansu Social Sciences

杂志简介:《甘肃社会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2-1093/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题、社会、哲学、文化·文学、历史、经济、法学、学术论坛

主管单位:甘肃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甘肃社会科学院
国际刊号:1003-3637
国内刊号:62-1093/C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甘肃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814
复合影响因子:1.14
总被引量:29539
H指数:43
引用半衰期:4.9083
立即指数:0.0513
期刊他引率:0.9327
平均引文率:13.2949
  • 城市文化建设笔谈(四篇)——“软实力”:城市发展的另一维度

    作者:张涛甫 刊期:2006年第02期

    本文从“软实力”的维度,分析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城市文化不仅具有经济生产能力,作为社会资本,它具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力。针对当前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城市文化建设的有关思路。

  • 城市文化与“身份认同”

    作者:张大伟 刊期:2006年第02期

    本文认为城市的形成也是人生活方式的一种巨大变革,在追求和享受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人们似乎丧失了心理和情感上的归属和认同。为了摆脱认同危机,或借助于娱乐,或借助于“时尚”,但所有的努力,都没有摆脱以消费贯穿始终的生活方式。而这种危机,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认同欲望与内心自由的内在矛盾;二是我们把真实需要和虚假需要混同...

  • 驯服现代化:对于城市文化的一种思考

    作者:郑坚 刊期:2006年第02期

    在中国城市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现代化问题非常重要。城市文化建设不能仅仅展示和复制所谓现代化的肤浅景观,还应在深入理解现代化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建构的思路,驯服现代化,建立起真正能表现现代城市市民精神气质、独特历史文化个性、充盈着丰富人文精神的城市文化。

  • 城市化进程中的大众传媒——论大众传媒在现代城市文化构建中的功能

    作者:程金福 刊期:2006年第02期

    本文重点就西方大众传媒的功能发挥与现代城市文化的构建关系进行展开,认为正是城市化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城市特性,诸如理性化、异质性等,使得大众传媒的出现成为必要,也使得大众传媒承担了现代城市所需要的诸如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传承文化以及提供娱乐等功能。对于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的现代城市文化的构建,西方的经验应有借鉴价值。

  • 文化自觉与社会秩序

    作者:郭湛; 王文兵 刊期:2006年第02期

    文化的重要功能是提供和证明一套社会秩序。社会秩序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外在秩序,即社会活动的组织体系及其规则系统;一个是内在秩序,即为外在秩序提供合理性与意义的价值系统。前者要求的是实用性、有效性、效率等功能性问题,后者要求的是正当性、权威性、神圣性等合法性问题。文化自觉是中国社会秩序变迁的内在因素。将中西文化融合起来...

  • 多元文化与和谐社会

    作者:竹君(摘) 刊期:2006年第02期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刊载的张海洋撰写的《多元文化与和谐社会》一文,是从和谐社会的视角研究多元文化的意义与价值的论文。文章首先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分析了社会发展对多元文化和谐存在与发展提出的需求:第一,主体性需求,这是现代人类在物质需求得到相对满足后提出的普遍需求;第二,多元文化和谐与文化...

  • 本民族中心主义在学术研究中的危害刍议

    作者:薛小梅; 赵登明 刊期:2006年第02期

    本文通过分析语言文化领域中的三次学术争论,指出“争论”的根源在于研究者固守本民族中心主义思维,未能遵循必要的学术规范。以此为基础,文章深入探讨了该种思维滋生的心理根源和表现形式,认为应该以文化相关论来防范和超越本民族中心主义。

  • 现代性研究在中国当下文化语境中的十大问题

    作者:汉河(摘) 刊期:2006年第02期

    《兰州学刊》2006年第1期刊发王明科撰写的《再论现代性研究在中国当下文化语境中的十大问题》。这十大问题是:一、漠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多重难堪及其回瞥与怨恨的多重体验。既追求现代性与怨恨现代性,在指出传统文化值得肯定的价值所在的同时又怨恨传统文化落后,要看到现代文化先进的同时也怨恨现在文化畸形变态,因此,回避与怨恨就成为中...

  • 聚集“三农”:新世纪报告文学的题材拓展

    作者:章罗生 刊期:2006年第02期

    新世纪报告文学继续在题材方面进行了拓展和深化。其中最集中、突出的是农民与土地问题或“三农”问题。这一题材创作,不仅是近年报告文学创作中的一大热点或一大景观。甚至还构成了整个文学界或整个社会的一股思潮。其中影响最大或最有代表性的,是李昌平的《我向总理说实话》,何建明的《根本利益》,陈桂棣、春桃的《中国农民调查》,胡平的...

  • 哲理散文与散文的哲学意蕴

    作者:韩伟; 王彩凤 刊期:2006年第02期

    本文运用解释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散文这一文体进行了历时性阐释。文章认为,当下的散文创作表面上的红火热闹并不能掩盖其本质上的生机匮乏和生命质地的平庸。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哲学意蕴的缺乏。因此,关注散文创作的哲学意蕴是散文走出困境的理性化选择,这在当下的散文创作中显得迫切而重要。

  • 西部散文与九十年代人文精神——以张承志、周涛、刘亮程、马丽华的散文创作为例

    作者:蔡丽 刊期:2006年第02期

    本文通过剖析张承志、周涛、马丽华、刘亮程的西部散文书写,挖掘其中的人文追求和文化情感,从而探讨90年代西部散文的生成背景及其与中东部主流文化精神的关系,由此思考西部散文创作对新世纪文学精神的重要意义。

  • 中国当代翻译的现状与出路笔谈(五篇)——中国翻译理论五十年:回顾与展望

    作者:王林; 马会娟; 管兴忠 刊期:2006年第02期

    本文对过去50年的中国翻译理论做了有益的回顾。它大致可以分为前与后两个时期。傅雷的“神似说”到钱钟书的“化境说”可视作是对传统信、达、雅的突破。前的翻译理论总体上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局限于经验式、感悟式的散论。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翻译理论有了长足的进步。先后经历了80年代以介绍西方翻译理论为主的觉醒期,90年代反思期,新世纪之...

  • 中国翻译批评五十年:回顾与展望

    作者:文军; 刘萍 刊期:2006年第02期

    本文分50年代初期的翻译批评高潮、50年代后期到1978年的相对停滞期、1978年到1986年的恢复期和1987年迄今的多元发展的新高潮期四个时期,对翻译批评50年来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并从批评理论的完善、批评方法的开拓和建立翻译批评学三方面对翻译批评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中国科学翻译研究五十年

    作者:廖慈惠; 黄忠廉 刊期:2006年第02期

    50年来,中国科学翻译研究与社会发展同步,在科学翻译方法、科学翻译史、科学翻译理论、科学翻译学的建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未来尚需在科学翻译学理建设、应用理论研究、科学翻译史、翻译事实发掘方面深入研究。

  • 文学翻译的危机与文学翻译批评学科的构建

    作者:朱凡希; 王林 刊期:2006年第02期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外国文学翻译事业濒危:流水线的大生产、泛滥的重译和累累的硬伤。鉴于此,本文呼吁建立文学翻译批评学科,以净化、拨正我国现当代文学翻译。本文从翻译美学、翻译文化学以及翻译心理学的角度试探构建该学科的基本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