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社会科学

甘肃社会科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Gansu Social Sciences

杂志简介:《甘肃社会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2-1093/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题、社会、哲学、文化·文学、历史、经济、法学、学术论坛

主管单位:甘肃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甘肃社会科学院
国际刊号:1003-3637
国内刊号:62-1093/C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甘肃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814
复合影响因子:1.14
总被引量:29539
H指数:43
引用半衰期:4.9083
立即指数:0.0513
期刊他引率:0.9327
平均引文率:13.2949
  • 文学理论研究的科学性问题(立篇)

    作者:董学文(主持人) 刊期:2006年第01期

    主持人语:我国的文学理论研究,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可是,这些年,随着形势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文学理论愈来愈不适应要求,愈来愈发挥不了多大作用,此种情况日益明显。有学者把这种现象叫做文学理论的“边缘化”或“无用化”,多少还是切中肯綮、一语中的、值得思考的。

  • 文学理论研究怎样才能科学

    作者:董学文 刊期:2006年第01期

    文学理论尤其是文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形势不容乐观。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很多,但重要的一点是科学精神的缺乏。我国的文学理论有着系统地被重置为在许多西方文学理论中都可以看到的类似形态的危险。文学理论倘若没有自己的学说和独特观点,没有秉持本土需求和有特色的理论,那“对话”也是虚假的。文学理论的价值就在于能够给出相对有效或科学的方...

  • 文学理论的客观基础和本质特征

    作者:冯宪光 刊期:2006年第01期

    文学理论是不是科学,是不是坚持文学理论的科学性,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文学理论科学的客观性,不在于它必然提供一种客观的绝对真理,而在于它本身具有客观存在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客观的,研究者必须去探索这个时象中存在的内在客观规律,这就是文学理论具有客观科学性的基础。文学之为文学,总是有自身内在的客观性特点。对这些问题的...

  • 文学理论科学性:人文性、知识系统性与方法可靠性

    作者:马龙潜 刊期:2006年第01期

    对文学理论学科性质认识上的差异和分歧,需要人们跳出某一种理论自身的局限,采用一些新的、更具超越性的理论视角,对文学理论的学科属性进行总体、抽象的反思,并归纳出其基本的理论特征,从而为判断现存的各种文学理论形态是否具有科学性提供直接的事实材料和理论根据。“文学理论学”的建构,在把“元理论”方法与中国文学理论研究实际结合...

  • 文学理论批评化:趋势与问题

    作者:赖大仁 刊期:2006年第01期

    西方传统文学理论的批评化转向,并非仅仅停留在对文学现象与文学经验的描述上,而是非常注重追求建构一整套相应的批评理论,显示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化的努力。我国文学研究发展的情形也大致可作如是观,但又有特殊性。文学理论走向批评化的结果,难免使文学理论本身学理性弱化。科学性品格降低。这种倾向若发展得严重,形成风气,就会造成文学理...

  • 能在 能知 能言——文学理论科学性的价值论叙述

    作者:盖生 刊期:2006年第01期

    科学性是文学理论追求的一个价值目标,就是要确定文学理论的基本研究对象,起码的学科边界和性质。而文学理论的价值论研究,就是把价值论的诉求明确为实现文学理论科学性的一个梯度,主要通过研究文学理论何以能在,何以能知,何以能言的问题来完成。从而规范文学理论的学术惯习,促成有效积累,使文学理论的科学性又增加一道学理保障。

  • 论莫言的民间心理建构及其创作镜像

    作者:周红莉 刊期:2006年第01期

    莫言的独特以及由独特所生成的意义。无不基于他在官方意识形态与知识分子话语之外,建构了具有个人印记的,体现着某种符合自身历史的逻辑和审美标准的民间世界。而这种民间世界的构筑,导源于作家所植根的关联着特定的兼具地理概念和精神范畴的民间本土以及滋生于此的具体而微的民间心理。

  • 物质·性别·城市·精神——当代文学中关于“屋”与“人”的四重文学话语

    作者:邓玉环 刊期:2006年第01期

    “屋”具有喻示人类生存状况的功能,它不仅仅只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领域和生存需要,也和人的精神、心理、艺术审美追求,与社会制度、观念以及人类历史相关联,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栽体。论文从关于“屋”的物质、两性、城市和精神四重文学话语入手。分析论述了中国当代文学中人类生存的空间——“屋”与生活于其中的“人”的关系的历时性话语表达...

  •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作者身份及思想内涵

    作者:水渺(摘) 刊期:2006年第01期

    复旦大学中文系房瑞丽在《兰州学刊》2005年第6期发表题为《(上海博物馆战国楚竹书·诗论)作者身份及思想内涵探析》(后文简称《竹书·诗论》)一文,认为《竹书·诗论》的作者,在目前条件下定为“子夏门人”无疑是最科学的。子夏是最可能继承孔子《诗》教精神的弟子之一。孔子对弟子言《诗》有相当严格的要求,他认为子夏是最可能把握《诗》的...

  • 文学语言的色彩美

    作者:雒海宁 刊期:2006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对文学语言的字面意义的分析,论述色彩美是文学语言的重要审美特征。并结合文学作品加以说明和论证。

  • 现代文学:学科历史与未来走向——吴福辉先生访谈录

    作者:吴福辉; 邵宁宁 刊期:2006年第01期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经历了一个不断“重写”的过程,正是在这一再“重写’’中,这门学科本身也不断从年轻走向成熟。本访谈约请著名文学史家吴福辉先生,从现代文学研究的性质、意义,8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的方向,该学科目前所面临的形势与问题等许多方面,结合个人经历,做出了一系列深刻独到的论述。

  • 论道教对李白文学创作的正面影响——以游仙诗为例

    作者:姜宗强 刊期:2006年第01期

    本文尝试以宗教现象学的理论探讨了道教对李白文学创作的影响,强调了被大部分学者所忽略了的李白作为道教徒的宗教人身份,对其诗歌创作的正面影响。笔者认为不能将李白作为道教宗教人的身份及道教不死追求的终极关怀的超越层面化约为政治、社会因素,否则,无法对其游仙诗的创作做出正确评价。

  • 楚辞研究的深入与拓展(笔谈)——楚辞研究前景的展望

    作者:赵逵夫 刊期:2006年第01期

    目前的楚辞研究面临着两个问题:第一,有没有研究的必要?第二,如果有必要,则应当如何去做?在我看来,楚辞永远都有着研究的价值,这既是因为研究中还有些未能解决或者解决得并不完满的问题;也是因为楚辞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精典作品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思想认识的不断转变,关于它的研究也会不断继续下去。至于将来...

  • 新世纪:古代文学研究使命和新楚辞学构建

    作者:毛庆 刊期:2006年第01期

    从学术发展的角度说,学术预测有其独特的意义。只要认真回顾历史。总结研究史规律,客观地认识现实社会状况及其与学术的关系,在必要时我们是可以对学术趋势作出预测并取得某些成功的。如果对新世纪我国古代文学的格局作一定的前瞻和估测,则古代文学的研究使命将重点在“学术创兴”——创构自己学术思想、理念、方法、体系.实现古老传统学术...

  • 屈骚精神 亘古常新

    作者:崔富章 刊期:2006年第01期

    先觉者、奋斗者的孤独感、危机感,是以《离骚》为代表的屈原作品的基调与主旋律,也正是“屈骚精神”的魅力之所在。如何认识、评价屈骚精神,我认为以下几点是不可少的:一、美政理想;二、特立独行;三、爱国情怀;四、历史影响。总之,把两千年间不绝如缕的屈骚精神、屈骚传统诠释明白,务理出经验和教训,为新时期的文化建设提供参照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