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SCI期刊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杂志简介:《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131/O6,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化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化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综合评述、研究论文_无机化学、研究论文_分析化学、研究论文_有机化学、研究论文_物理化学、研究论文_高分子化学、研究论文_材料化学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国际刊号:0251-0790
国内刊号:22-1131/O6
全年订价:¥ 154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化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92
复合影响因子:0.85
总发文量:4794
总被引量:41927
H指数:51
引用半衰期:4.013
立即指数:0.0792
期刊他引率:0.8449
平均引文率:14.7624
  • 直接甲酸燃料电池Pd阳极催化剂及其电催化稳定性

    作者:李焕芝 沈娟章 杨改秀 唐亚文 陆天虹 刊期:2011年第07期

    直接甲酸燃料电池(DFAFC)中Pd阳极催化剂对甲酸氧化具有很好的电催化活性,但电催化稳定性较差,因此,对Pd催化剂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原因和机理的研究已经成为DFAFC阳极催化剂的研究重点,本文综述了DFAFC中Pd催化剂和Pd基复合催化剂的研究和发展概况.主要介绍了Pd催化剂的优缺点、稳定性及提高稳定性的方法和机理等,为Pd催化剂和Pd基复合...

  • 1,4-二氰基萘一维亚微米结构材料的制备及光学性能

    作者:姜紫雯 彭爱东 廖清 赵永生 姚建年 刊期:2011年第07期

    用再沉淀法制备了1,4-二氰基萘(Naphthalene-1,4-dicarbonitrile,DCN)一维亚微米结构材料.通过改变制备条件分别得到了DCN的线状及管状一维结构.所制备的有机亚微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结晶性,不同结构的生长取向存在一定的差别.由于DCN分子的有序堆积,亚微米结构材料的发光比DCN溶液的发光有一定的红移.通过对单根材料的表征发现,DCN亚微米结构具...

  • VB6与不同CopC作用的光谱研究

    作者:宋珍 郑晓艳 庞尔国 杨斌盛 刊期:2011年第07期

    于室温下,在10 mmol/L Hepes缓冲溶液(pH=7.4)中,通过紫外差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apoCopC和CuN-CopC与Ag+的结合性质,进一步研究了apoCopC,CuN-CopC,CopC-AgC和CuN-CopC-AgC与Vitamin B6作用的超分子行为.结果表明,在apoCopC和CuN-CopC与Ag+的摩尔比为1∶1时,Ag+可以占据apoCopC和CuN-CopC的Cu+结合位点,结合常数分别为(1.88±0.68)×10...

  • 氨基功能化有序介孔SiO2薄膜组装Au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可调色散性质

    作者:方靖岳 秦石乔 张学骜 李新华 王飞 常胜利 刊期:2011年第07期

    以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P123)为模板剂,采用共溶胶的蒸发诱导自组装方法制备了氨基功能化介孔SiO2薄膜,然后利用氯金酸(HAuCl4)与介孔SiO2薄膜孔道内壁的氨基之间的中和反应组装Au纳米粒子,制备得到Au/SiO2纳米复合材料.用TEM,XRD和UV-Vis光谱对材料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无水乙醇萃取获得的氨基功能化介孔SiO2薄膜具有高度有序...

  • 系列二肽链键联的卟啉-蒽醌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微波合成及电子转移性质

    作者:陈年友 赵胜芳 董甲庆 田又平 李早英 刊期:2011年第07期

    利用微波技术合成了系列二肽链键联的卟啉-蒽醌及其金属配合物,并通过UV-Vis,IR,1H NMR及元素分析确证了化合物的结构,用荧光光谱法探讨了目标化合物分子内电子转移性质(IETP)和结构对IETP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柔性的二肽链使卟啉环和蒽醌环有可能形成面-面重叠构象,利于卟啉环的激发态π电子直接向蒽醌转移,发生荧光猝灭;过渡金属配合物中Zn2...

  • 富含羧基的球形介孔分子筛SBA-15的合成及药物释放性能

    作者:聂鑫 曲凤玉 李晓丰 林惠明 刊期:2011年第07期

    原位合成了富含羧基的SBA-15球形介孔分子筛.研究了修饰剂三烷氧基氰乙基硅烷(CTES)的用量对介孔分子筛SBA-15形貌、孔径及BET比表面积的影响.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IR)和氮气吸附/脱附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详细的表征.SBA-15分子筛展示了尺寸在0.5~1μm规则的球形形貌、有序的二维六方相介孔结构及较大的比...

  • 组氨酸钴氧合反应的电喷雾串联质谱

    作者:符继红 李俊芳 付佩 岳凡 张旭龙 王吉德 刊期:2011年第07期

    以组氨酸钴吸氧初期和吸氧24 h两个阶段的样品为研究体系,采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技术研究了组氨酸钴氧载体的质谱裂解过程.在其质谱裂解图谱中发现了氧合配合物的碎片峰,将该氧合配合物碎片峰进一步裂解,可得到失去中性氧分子的子离子碎片峰,从而用MS对其二聚体氧合形态和氧合物中O2的存在进行了确认;根据所得质谱数据对组氨酸钴氧合产物的结构...

  • 氯乙酸甲酯为萃取剂的液-液半微萃取与胶束电动色谱耦联富集分离中性化合物

    作者:唐婧 郑胜彪 朱金坤 王田霖 刊期:2011年第07期

    建立了液-液半微萃取与胶束电动色谱耦联的富集分离方法,以氯乙酸甲酯为萃取剂,通过萃取剂的柱上分解来富集分离中性化合物.选取苯酮类化合物作为模型,将水中的苯酮类化合物通过液-液半微萃取进入氯乙酸甲酯相中,氯乙酸甲酯相直接进入胶束电动色谱中分离.对于苯乙酮(C8)、苯丁酮(C10)和苯戊酮(C11)的检出限分别为50,50和100μg/L(S/N≥3)...

  • Pd(Ⅱ)与色氨酸、酪氨酸及苯丙氨酸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

    作者:许倩影 刘忠芳 胡小莉 孔玲 刘绍璞 刊期:2011年第07期

    当Pd(Ⅱ)与色氨酸(Trp)、酪氨酸(Tyr)及苯丙氨酸(Phe)等芳香族氨基酸发生相互作用时,3种氨基酸的荧光均发生猝灭.从吸收光谱的变化、温度对猝灭作用的影响及猝灭常数Ksv可以判定该荧光猝灭作用是由于Pd(Ⅱ)与上述氨基酸形成基态配合物而导致的静态猝灭过程.在一定浓度的Cl-存在下,Pd(Ⅱ)与氨基酸分别以N—N配位和N—O配位形成混配型...

  • 脲和盐酸胍诱导的卵清溶菌酶分子去折叠过程中各稳定构象态的分布和过渡

    作者:张潭 边六交 刊期:2011年第07期

    以内源荧光光谱和荧光相图法研究了脲和盐酸胍诱导的卵清溶菌酶分子的去折叠过程,结果表明,当变性液中脲和盐酸胍的浓度分别约为4.0和3.0 mol/L时,卵清溶菌酶分子的去折叠过程均存在一个折叠中间态,这两个去折叠过程均符合"三态模型".在卵清溶菌酶分子"三态"去折叠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变性剂分子和卵清溶菌酶分子之间的缔合-解离作用,给出了一...

  • 2,6-二苯甲酰胺吡啶盐酸盐选择性识别氟离子

    作者:薛芸蓉 张利锋 董智云 高国华 刊期:2011年第07期

    制备了2,6-二苯甲酰胺吡啶盐酸盐(3),利用荧光发射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其对氟离子的选择性识别作用.结果表明,氟离子可使化合物3发生明显的荧光猝灭,并且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黄绿色,实现了裸眼识别.利用Job法测定了化合物3与氟离子的结合比,发现主体化合物3与氟离子形成1∶1型络合物.采用Gaussian 03软件模拟了化合物3及络合物的分子...

  • 糖肾方对自发性Ⅱ型糖尿病鼠磷脂代谢的影响

    作者:朱超 黄敏 梁琼麟 王义明 胡坪 李平 张浩军 路晓光 罗国安 刊期:2011年第07期

    利用正相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建立了大鼠血浆磷脂的轮廓谱.通过对磷脂轮廓谱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及14种化合物的定量测定,考察了中药糖肾方对自发性Ⅱ型糖尿病鼠磷脂代谢的影响,并对比了糖肾方与西药蒙诺在糖尿病发展过程中的不同作用.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鼠的血浆磷脂代谢发生异常.糖肾方能够调节糖尿病鼠的磷脂代谢...

  • 3,6-二肼基-1,2,4,5-四嗪的晶体结构及理论研究

    作者:冯金玲 张建国 王昆 张同来 刊期:2011年第07期

    通过缓慢蒸发溶剂法培养得到3,6-二肼基-1,2,4,5-四嗪(DHT)的单晶,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其进行结构测定.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0.4032(4)nm,b=0.5649(6)nm,c=1.2074(14)nm,β=99.32°,Z=2,V=0.2714(5)nm3.DHT分子为中心对称结构,大量的分子间氢键使其形成箭尾形排列的三维网络状结构.实验测得DHT的燃烧热为1787 kJ/m...

  • 电喷雾质谱半定量方法研究制川乌配伍后的大鼠肠内菌生物转化

    作者:王曦烨 皮子凤 刘文龙 宋凤瑞 刘志强 刘淑莹 刊期:2011年第07期

    利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法研究了中药药对共煎液中双酯型、单酯型及脂型生物碱的生物转化过程,建立了乌头类生物碱生物转化前后的质谱半定量方法,分析了大鼠肠内菌群作用下制川乌分别与浙贝母、法半夏和白蔹配伍后共煎液的生物转化过程中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配伍后的共煎液中,浙贝母可增加双酯型生物碱含量,法半夏可降低双酯型生...

  • FITC标记的叶酸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显像研究

    作者:谢江 朱建华 刊期:2011年第07期

    以对氨基苯乙酸为起始原料,合成了N-(2-氨基乙基)-2-(4-氨基苯基)乙酰胺.以4-二甲基吡啶(DMAP)和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I)作缩合剂,将N-(2-氨基乙基)-2-(4-氨基苯基)乙酰胺偶联到叶酸的α位和γ位羧基上,得到叶酸衍生物FA-EA,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FA-EA得到FA-EA-(FITC)2.反应中间体及最终产物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