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资讯

法制资讯杂志 部级期刊

Legal Information

杂志简介:《法制资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580/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主管单位:司法部
主办单位:法制日报社
国际刊号:1673-9361
国内刊号:11-5580/D
创刊时间:2007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1957
总被引量:1165
H指数:11
期刊他引率:1
  • 中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

    作者:张军 刊期:2009年第05期

    <正>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司法制度,归根结底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决定的,是由该国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综合决定的。世界上根本没有完全相同的司法制度,即使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存在着差异,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一种放之

  • 西法源流·典章篇

    刊期:2009年第05期

    <正>我的光荣不是在于打过40次胜仗,因为滑铁卢的一次失败便可使这一切完全被人忘记。但不会被人忘记、而且永垂不朽的,却是我的民法典。——拿破仑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正式加冕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端坐在御座上的拿破仑左手握着民法典,

  • 司法要坚持走群众路线

    作者:田成有 刊期:2009年第05期

    现代司法追求的应该是所有人的正义、低廉的正义和及时的正义,司法的公信力只能建立在司法的亲民化上,建立在为民司法、为民服务的群众路线之上。司法为民的真正涵意在于落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路线,在于打破司法工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隔阂,拉近司法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让人民群众真正参与司法,保证人民群众可以真实地感受并触及法律,并...

  • 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新征程任重道远

    作者:卞建林 刊期:2009年第05期

    <正>回顾过去,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刑事诉讼制度迅速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在强制措施制度、辩护制度、起诉制度和审判制度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

  • 一物一权原则体现了物权法基本原则属性

    作者:王利明 刊期:2009年第05期

    <正>在我国《物权法》制定过程中,学界对于是否应当将一物一权作为基本原则存在争论。反对将其作为物权法基本原则的主要理由在于:该原则的内涵具有不确定性,容易引

  • 作为“中国问题”的死刑

    作者:周少华 刊期:2009年第05期

    <正>历史上,中国是一个具有鲜明的"刑治主义"传统的国家,尤其是死刑,一直被作为统治阶级实现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而发挥作用。今天,在一般民众那里,

  • 单一简单多数表决规则有待改进

    作者:姚莉 刊期:2009年第05期

    <正>表决规则是审判组织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司法制度中存在着一致裁断规则、严格多数裁断规则、简单多数裁断规则和相对多数裁断规则等不同的表决规则,许多国家针对不同的审判组织人数构成、不同的裁判事项、不同的审

  • 刑事程序倒流

    作者:汪海燕 刊期:2009年第05期

    <正>我国刑事诉讼中存在种类繁多的程序倒流。从功能上考察,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中的程序倒流可以分为程序性补救程序倒流、实体性补救程序倒流和规避错误的程序倒流。其中一些程序倒流缺乏正当性,甚至不具备合法性,法律有必要对其进行重新

  • 量刑程序改革的一个瓶颈问题

    作者:陈卫东 刊期:2009年第05期

    在法治社会,法律程序为正义的实现提供了一个"看得见"的路径,为正义赢得了人们的信任,人们有理由、也有信心遵照执行。在某种意义上,一个刑事被告人能否得到公正的裁决,合理的量刑有时比准确的定罪更为重要。

  • “法学家”在近代

    作者:刘星 刊期:2009年第05期

    法学,以及由此而来的"法学家",尽管和社会分工及"学历出身"有关系,然而就最为关键的方面而言,实在是个社会实践问题,倒不一定是个纯粹的"名实"或者"名分"问题。"名"是可以说的、打扮的。在近代,可能尤为如此。

  • 犬儒时代的信任

    作者:梁文道 刊期:2009年第05期

    我以为当一个产品标榜安全,它就应该是安全的;我以为当一个官员自称公仆,我们就要以对待公仆的方式要求他;我相信语言与事物的神奇对应,相信承诺必将履行,理念必得实现。这不是幼稚,而是公民存在的基本条件。

  • 历史责任感其实是敬畏感

    作者:汪丁丁 刊期:2009年第05期

    当我们听某人说"要对历史负责"的时候,我们大致可认为他诉求的是一种可称为"历史责任感"的人类情感。我推测,我们中国人,基于我们擅长的"历史叙事",比其他的人类群体更强烈地表现了这一情感。作为对比,西方人更擅长的是"科学叙事"。中国人和西方人表达他们情感的第三种方式,被称为"审美叙事"。

  • 直面惨痛的历史记忆

    作者:张颐武 刊期:2009年第05期

    《拉贝日记》和《南京!南京!》的公映让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引发了公众的深切关注和认真探讨,人们在探讨和思考这两部影片的成败得失的同时,也在思考中国人面对二十世纪历史记忆的态度。

  • 揭示堵车的终极奥秘

    作者:佚名 刊期:2009年第05期

    我们经常把交通堵塞归结为道路不够宽、车道不够多,或者归结为城市规划的缺陷。《开车经济学》揭示了大量反逻辑的现实真相:增加车道会进一步造成交通堵塞,解决堵塞的方法不是提速而是减速,交通指示牌越多看到的人越少……

  • 苍生之道

    作者:孔庆东 刊期:2009年第05期

    本书是吴志攀对师道的探究和思索,包括十二篇对北大名师的追忆和十一篇涉及教育问题的杂文。文笔深挚坦诚,耐人回味。自序中说:"老师教学生,不仅是教给知识,还要教做人的道理。"为学之道、为师之道,是闻不完、问不尽的,但是把握住以天下苍生为念,我们就跟前辈的圣贤一起,站到了那条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