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传统文化主题的艺术创作与研究

传统文化主题的艺术创作与研究

时间:2022-11-09 16:44:15 关键词: 传统 文化主题 艺术创作
摘要:人工智能通过各种机器学习方式,不断读取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辅助人类创作,并激发人类艺术者的想象力、创造力,让风格学习、规律学习等定式学习由机器自主承担,中国传统文化主题的艺术将会涌现出更多的创新创意作品。

传统文化主题的艺术创作与研究

AI艺术目前还建立在人类本身的艺术创作基础上。2018年1月,一张由索尼人工智能作曲机器与人类音乐家共同创作的专辑《HelloWorld》向全球。在《HelloWorld》中,有15首歌曲是通过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编创的,极大地引起了公众关注,也拓宽了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的探索空间。2018年10月,一幅由法国艺术团队Obvious采用生成对抗网络(GAN)创作的AI艺术作品肖像画《EdmonddeBelamy》在佳士得以估价的45倍———432500美元拍卖售出,成为世界上第一件被拍卖的AI艺术作品,吸引了AI领域和艺术领域的注意。这幅画作是系统经过学习14世纪到20世纪的1.5万幅肖像画而创作出的作品。杜克大学的数据科学计划(+DataScience)在2019年年初举行AI艺术大赛,要求艺术作品必须由计算机软件自主生成,作品于2019年3月初公开展览。美国9GANs艺术馆在艺术交易市场中投放AI作品,利用算法技术每小时生成9个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Adobe和UMD合作研发LPaintB系统,利用自监督学习(Self-supervisedLearn-ing)视觉应用使系统不断进行训练。在中国,AI艺术作品也被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2019年,中央美术学院的AI学生夏语冰和她的导师联合创作了中国风作品《山水精神》,并于2021亚洲数字艺术展展出。该作品通过动态的意境表达,引领观众一起体会其中的诗情画意。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者杜雪莹利用CADAL数字图书馆书法资源库,基于朴素贝叶斯书法生成、有监督的书法风格迁移以及无监督的书法风格迁移框架,实现了书法字体自主生成。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知识工程实验室的AI学生华智冰拥有作诗、作画、创作音乐的能力。可见,人工智能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一直在进行中。机器人在未来或可实现脱离人类进行自主创作,这将成为艺术创造力激发的催化剂。本研究拟对综艺节目《机智过人》中传统文化主题AI作品进行案例分析和弹幕内容分析。首先,概述综艺《机智过人》中与中国传统文化主题相关的四件AI艺术作品。其次,在视频中挖取评论和弹幕的反馈数据,同时结合案例,分析公众对此类AI艺术作品的态度与认知。最后,提出对中国传统文化主题AI艺术作品的发展展望。

一、研究方法与设计

全国第一档聚焦于人工智能科技领域的综艺节目《机智过人》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中国科学院共同主办。①《机智过人》以图灵测试为原理,进行人工智能技术与人类自主能力的比较。这种科学的人机对抗方式激发更多的趣味性,能收获更多的观众反馈。节目开播后,最高收视率达1.029%。本研究以《机智过人》综艺中的4种机器人及其创作的中国传统文化主题作品为研究对象,同时挖取4场节目中观众的网络评论和弹幕,形成弹幕语料库;通过爱奇艺视频平台检索到4场节目,手动对其弹幕和评论文本进行采集,共获得样本180条,按照文本可读性、相关性等标准进行筛选,最终获得146条文本。先对收集的样本进行编码统计,对观众文本的情绪、话题、认知特点、立场、期望进行统计归类,作为进一步开展话语分析的依据。对语料库研究皆源于对数据文本的观察和处理,可以划分为提取、观察、概括、解释四个过程。首先,从语料库中提取相关信息关键词,并使用数据统计工具对其加工处理,从而获得可量化、可视化的数据分布;其次,对数据的总体特征和分布变化进行观察描述;最后,对研究对象做出适当的解释和概括。②借鉴语料库研究方法,从话语分析的视角出发,发现公众讨论人工智能艺术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主题的话题类别,考察公众对中国传统文化主题下人工智能艺术作品的态度,分析公众话语对此类人工智能不同形象的修辞与建构作用,并对中国传统文化主题的人工智能艺术作品发展进行展望。

二、《机智过人》中国传统文化AI创作呈现

在《机智过人》综艺中,有4种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创作的AI艺术。其创作主体为AI诗歌机器人九歌、AI对联创作机器人小薇、AI古词谱曲机器人小冰和AI国画创作机器人道子。

(一)九歌———诗词

清华九歌作诗机器人来自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自然语言处理与社会人文计算机课题。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和超过80万首人类诗人创作的诗词进行训练,实现机器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化。它的核心在于研究如何理解人类的语言,这也是人工智能服务于人类、造福于人类至关重要的一步。作为一款自动作诗产品,九歌基于最新的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技术,以从唐朝到清朝数千位诗人的30万首诗为基础,博采众家之长。它在把30万首诗“读”了一遍又一遍之后就学会了什么是押韵。九歌的学习原理是自学习机制,其可随机自主作诗。然而,诗词歌赋对于中国人而言是标签一样的存在,那么人工智能所作的诗韵味是否尚存就成了一个疑问。古诗词讲究合辙押韵,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文化的结晶。一首首诗的背后是这些诗人一生的故事,有他们的抱负、他们的愿望、他们的经历、他们的坎坷和曲折,而不是简单的文字编排游戏。

(二)小薇———对联

小薇是来自中科汇联的智能机器人。北京中科汇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游世学称,小薇是有大脑的机器人,而文字语言交流难题也是开发小薇的主要攻克方向。探索机器能否读懂人类的文字和语言是很困难的,因为人类的文字和语言包含了人类的文明和智慧,但这个方向值得挑战。AI对联的技术机理主要是先对对联数据大量标注分类标签,以令其对仗工整或平仄相同。同时,通过大量的机器训练,形成能够对句子进行词性解析、语句理解、词汇联想的机器模型。开发人员需要对形成的结果进行筛选与反馈干预,以最适合、最准确的结果作为答案,但整个学习过程由人工智能对联程序自主完成。小薇已经学过1万副对联,创作过5万副对联,这是传统文化在科技开发中实现传承与创新的体现。作为中国古老的一种文学形式,对联经历几千年的发展,有较为固定的形式,字数不会很多,句式对仗工整,有很好的评价标准。对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所以机器可以很容易地形成契合对联标准的模型。但就对联本身具有的文学性来说,对联中的主观性强调人本身的人生经历和价值表达,对联中的文字承载着人们对世间的所思所想。机器创作过于规则化,反而容易造成思想感情和文学意境的缺失。

(三)小冰———古词谱曲

微软小冰是一套全面完整的人工智能框架,注重AI模拟情商方面的发展,致力于创作出与人类同等水平的作品。小冰是人工智能界的全能艺人,她诞生一年就成了电视台实习主持人,主持东方卫视《看东方》节目;诞生两年时,推出日文单曲,歌曲在网络中点击量超过1000万。在增加了共感模型之后,小冰在人工智能情感和创造两大方面有了更大的进步,融入了深度学习的序列生成模型,现在的小冰可以理解古诗的意境并谱曲。小冰学习了超过12万首诗词,以及从唐代到清代的9万多首歌曲,了解什么样的歌曲契合何种意境。自古以来,为诗歌配乐吟唱是中国诗词文化独特的表达。时至今日,传统诗词仍然为艺术家们提供着创作灵感。人工智能需要建立对诗词的理解,再通过这种理解去谱写对应的曲目,这极大地考验了人工智能的情感理解能力。

(四)道子———国画

道子系统取名源于吴道子,吴道子是一位比较有传奇特性的唐代画家,被誉为中国画圣。道子智能绘画是一个人机交互系统,它的研发是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大跨度交叉的一种尝试。道子用人工智能学习的方式,汇集中国国画前人所长,提取国画大家绘画风格,并迁移到图像内容上,可以将眼前看到的景物变成一幅中国画,这也是典型的风格迁移技术。人类需要给道子大量不同风格的绘画流向,继而它能够自己去完成风格的提取。在学习中国画的经典构图过程中,道子会先给一个初稿,如果这个构图不是想表达的,人类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因此,道子一般不单独进行创作,需要和人类一起创作,形成共同创作的关系。人类负责取材和构图,而道子比人类在风格学习上更快更好,帮助人类画家拓展想象与创造,以共同创作出更好的艺术作品。

三、基于《机智过人》弹幕样本的内容分析

研究设定样本考察的分析单位为发帖态度(情绪)、话题、立场三大类目。关于社交媒体文本的发帖态度,可以划分为客观关注、寻求解决、理性质疑、情绪宣泄、游离模式五个类别。③依据收集到的样本,话题最终分为五类:机器人情感抒发与理解、节目存在问题、人工智能设计、人工智能替代性、人工智能与人类的能力。立场将由不同话题分离不同立场。

(一)态度分布

如图1所示,关于弹幕和评论样本的态度,38.4%的样本持有“客观关注”的态度,较为理性。此类语料的主要特征是,不带有主观情感色彩地发表观点或陈述事实,更多地在表示对这项技术或作品的关注与客观评价。37%的样本持有“情绪宣泄”的态度,多使用表示疑惑或强调的标点符号,重点表达对AI艺术作品的赞赏或厌恶,对人类能力或AI能力的极强支持,或者是对比赛结果的不满。15.1%的样本持有“理性质疑”的态度,理性地表达了对AI艺术作品必要性的质疑以及对此类AI实际应用能力的质疑等。6.8%的样本持有“寻求解决”的态度,讨论的都是关于人工智能替代等伦理问题。

(二)话题聚类

关于在中国传统文化主题下的人工智能节目的讨论,样本话语主要涉及5个方面,分别是:机器人的感情抒发与理解、节目存在问题、人工智能设计、人工智能替代问题、人工智能与人类能力比较。(如图2)“人工智能与人类能力比较”话题中,53.5%的样本持有“客观关注”的态度,32.1%持有“情绪宣泄”的态度。46.4%的样本立场在于“人工智能无法超越人类”,25%的样本拥有“人工智能能力可观”的立场,14.2%的样本认为“人工智能与人类的能力比较范围有限或无需比较,不具有可比性”。总体上,共有38.4%的样本参与此话题讨论。“人工智能设计”话题中,38.4%的样本持有理性质疑的态度,30.7%的样本持有情绪宣泄的态度。有46.3%的样本立场在于“机器人没必要做这些主题”,30.7%认为“这类主题设计是有温度的”。总体上,共有17.8%的样本参与此话题讨论。“机器人的感情抒发与理解”话题中,63.3%的样本持有“客观关注”的文本态度,81.8%的样本处于“机器人没有情感能力”的立场。总体上,共有15.1%的样本参与此话题讨论。“节目存在问题”话题中,所有样本均持有“情绪宣泄”的文本态度,45.5%的样本认为节目存在“观众问题”,还有语料立场在于“嘉宾作弊”“节目价值观问题”“判定规则不清晰”等。总体上,共有15.1%的样本参与此话题讨论。“人工智能替代问题”话题中,77.8%的样本持有“客观关注”和“寻求解决”的态度。88.8%样本认为“人工智能可能会替代人类”。总体上,共有12.3%的样本参与此话题讨论。

(三)认知特点

1.工具辅佐性公众对中国传统文化主题创作型AI工具性特点的认知表现为,使用“作用”“使用”“故障”“辅佐”“服务”等描述工具的词汇。表述中出现“不需要这类方向的研发”“会这个有什么用”“这是用来帮助人类的”“有什么意义”等观点。公众认为这些艺术AI是人类的工具,并潜在默认人类一直处于对人工智能的控制地位。2.拟人智能性人工智能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学习,实现智能化运行。公众对人工智能智能化的认可态度,可以从公众话语样本中的“精确”“高级”“智能”“厉害”等表述中看出。但是,有部分观众对其智能化程度表示担忧,认为“人工智能会不会由于太智能、太聪明,默默地超过人类能力,从而控制或伤害人类”。由此可见,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智能性在公众眼里更像是一把“双刃剑”。机器人的情感理解能力也是样本讨论的一部分,“情感”“意境”等对AI艺术作品的描述也显示出公众描述中AI的拟人特征。3.未来未知性公众对于人工智能未来未知性的特点描述,主要通过“升级”“以后”“时代”等词汇显示,还有通过比喻将“未来的人工智能”与“潘多拉宝盒”相比拟。“潘多拉宝盒”本身具有负面意义,所以在公众的认知中,未来的人工智能是未知的,且主要考虑到对人类的未知威胁,比如人工智能替代问题,“都是智能化,那些工人都要失业,考虑到了吗?”“如果机智过人了,就会有很多假画”“以后就是AI画家吗”等伦理问题。

四、未来期望

由以上对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以及受众反馈进行的分析,获得人工智能在未来为中国传统文化赋能的可能性预测。

(一)人工智能为中国传统文化灵感赋能

人工智能通过各种机器学习方式,不断读取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辅助人类创作,并激发人类艺术者的想象力、创造力,让风格学习、规律学习等定式学习由机器自主承担,中国传统文化主题的艺术将会涌现出更多的创新创意作品。新媒体艺术的时代中,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艺术领域。④AI艺术创作的意义是模糊科技与艺术之间的边界,创造一个新的艺术门类。这些艺术创作型AI偶然能画出一些人类也说不出来是什么的东西,这恰恰是人工智能在未来想让人类看到的东西,是属于AI的文明和艺术。机器的艺术作品应该归属于未来的机器文明。但是,机器艺术的诞生与创作并不是为了替代人类文化,机器本身也无法取代人类艺术家,而这类发散艺术与人类智能结合,能让人人都成为艺术家,带给更多人快乐和想象。

(二)人工智能为中国传统文化加速传播

在文本态度统计中,总体上呈现出“客观关注”态度的样本占比最大,显示出公众对此类AI系统有相当大的兴趣。这档节目可观的收视率也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主题下人工智能创作作品的吸引力。AI艺术呈现也是能够被年轻群体快速接受的形式,从而成为传统文化输出与传承的有效载体。从文化价值传播的角度来看,AI系统中融合的中国传统元素(国画、书法、诗歌等)是AI在中国传统文化主题领域的全新探索。技术与艺术的跨界合作在打破边界的同时,也让民族文化自信心获得显著提高,同时以科技为载体,向世界输出中国文化。

(三)人工智能与中国传统文化共同促进

从人类文明出现起,科学与艺术就从未分开过。物理学家李政道认为,“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画家吴冠中认为,“科学探索宇宙之奥秘,艺术探索感情之奥秘,奥秘与奥秘间隐有通途。”在近百年诺贝尔奖中,有41%的得主都属于交叉学科。特别是在20世纪最后的25年间,在95个自然科学奖中,交叉学科领域的就有45个,占总得奖数量的47.4%。可见,自然科学和艺术是可以且非常有必要地联系和交流的。人工智能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赋予更多力量,中国传统文化也能为人工智能拓展发展空间。未来,AI也许不再满足于模仿人类的艺术作品,开始建立起自己的情感体系,自主自发地创作机器艺术,而不再仅仅满足于人类对其艺术品的理解。

作者:汤欣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