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非遗学学科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非遗学学科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时间:2022-11-17 09:27:37 关键词: 非遗学 学科建设 必要性 可行性
摘要:要充分意识到讲好民族故事、传播民族文化、促进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性,还要注意推进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的深度融合。

非遗学学科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022年8月2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山东大学承办的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学术论坛在山东济南举行,主题为“构建中国特色非遗理论与实践研究体系”。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君松出席论坛并致辞,开幕式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炳春主持。来自国内10所高校和两省非遗保护中心的专家学者,就如何构建中国特色非遗理论与实践研究体系畅所欲言。论坛由山东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张士闪教授主持。

一、非遗学学科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近20年来我国非遗保护工作有效推进,迫切呼唤非遗学的理论支撑,亟需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理论体系与话语体系。潘鲁生(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认为,学界亟待从学术层面对非遗保护工作加以规范与研究,非遗学一定要从生活伦理出发,做一门立足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学问。林继富(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从新时代非遗保护传承的基本方向与问题导向出发,认为应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展现非遗保护传承的中国模式、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方李莉(东南大学特聘首席教授)则从人类学视角探讨非遗保护的理论、方法与路径,认为一定要加强跨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融合,促进非遗研究向高水平的理论与实践转型。高小康(汕头大学教授)聚焦非遗学的知识生态整合,提出非遗学研究需要通过探讨各种文化形态之间的联系、影响与互动、互补,形成一种新的理解知识、生产知识与运用知识的方式,为新文科建设提供智慧。马知遥(天津大学教授)从当代现实出发,认为应聚焦于非遗阐释学、非遗神话学探源等研究,整合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研究视角,才能真正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学理论体系。林松柏(齐鲁师范学院教授)则介绍了业已实施多年的武术校本课程一体化建设经验,主张应实现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育评价等密切结合的“三元一体”,完善中国传统文化的礼序塑造,彰显“非遗进校园”的当代价值。

二、中国非遗保护亟需当代学者建言献

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已经进入系统性保护的新阶段,相关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则相对滞后,亟需当代学者贡献智慧,继承中国本土学术的“学以致用”传统,观察、总结与反思非遗保护工作的本土实践,努力在国家与社会之间良性互动的框架中,促进非遗保护工作的合理发展与有效运用,服务当代社会发展。萧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认为,民俗类非遗项目主体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要尊重民众自觉自发的文化创造,尊重其文化选择。宋俊华(中山大学教授)提出,非遗名录制度改进要坚持文化自信,明确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的责权关系,实施动态管理,充分发挥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代表性。陈华文(浙江师范大学教授)聚焦非遗保护传承的真实性与整体性问题,认为非遗保护制度从以个体为主的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到增加以代表性团体(群体)为对象的非遗传承保护制度,充分体现了非遗分类保护原则、整体性保护理念的深化与落实。

三、非遗保护的地方实践经验

两位来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资深专家,长期致力于非遗项目管理、为非遗传承人提供服务和组织相关展演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谭小兵(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馆员)强调,要充分意识到讲好民族故事、传播民族文化、促进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性,还要注意推进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的深度融合。傅安平(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研究馆员)则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职能定位进行探析,认为应进一步采取综合性培训、专题性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努力造就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专业化的非遗工作人才队伍。本次论坛的召开,距离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和专业建设”恰好一周年。11位专家学者的学术演讲,都立足中国国情,积极建言献策,致力于推动高校非遗学学科建设,探索政府部门、学术机构与新媒体等在非遗保护领域的高效合作机制,体现出了可贵的使命担当精神。

作者:林海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