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教育经济学论文

教育经济学论文

时间:2022-04-04 11:32:19 关键词: 教育经济学论文 教育经济学 教育论文 教育
摘要:教育经济学尽管是一门边缘科学,但是其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理论可以变革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人们把教育仅仅看作为消费事业、福利事业、行政事业等陈旧观念,树立起教育发展、教育改革、竞争意识、效率原则等新观念,充分认识教育对智力开发、智力投资所具有的特殊意义。我们有必要将其与大学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进而将大学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适应协调起来,从而提高大学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获得最佳的教育经济效果。

教育经济学论文

教育经济学论文:1981―西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前沿分析

【摘 要】研究前沿是指临时形成的某个研究课题及其基础研究问题的概念组合,也是正在兴起或突然涌现的理论趋势和新主题,代表一个研究领域的思想状况。从大量的相关文献中检测那些频次变化率较高的突现词,这样不仅仅是分析频次的高低,而是依靠词频的变动频次和变动趋势来确定教育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前沿,基本原理就是统计相关领域论文的标题和摘要中词汇频率,根据这些词汇的增长率来确定研究前沿的热点词汇。本文主要通过Citespace软件分析西方教育经济学1981-2011年间的研究前沿,从而梳理西方教育经济学发展脉络。

【关键词】西方教育经济学 前沿 关键词

依据西方教育经济学基本范畴在外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 中下载4350篇文献,并从结果中剔除会议、征稿等消息类文献,将文献数据输入Citespace II 软件中,将Node type设为Term,选用突变检测法来运行数据,一共检测到5个膨胀词,节点共76个,连线共93条,产生聚类关系的文献之间会有不同颜色的填充,形成圆圈化的聚类面积,另外,启动CitespaceII中文献标题词与其出现频次功能,则图谱的各文献聚类中会进一步显示各共被引聚类文献的施引文献标题中出现的高频词汇及其频次,如图1-1所示。

结合图1-1可以看出,“经济模型”“工会”“成人教育”词频较高,在1981-1990这一时间段内显得较为突出,这与当时的年代实际情况也密切相关,自80年代初卢卡斯将人力资本概念简单定义为一般的技术水平,并且提出人力资本的获得与积聚有两个途径,一是正规教育二是在工作中训练,但是由于没有合适的变量代表后一途径形成的人力资本,自然而然也没有可用数据。通过研究发现,1981-1990年间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前沿偏向于通过构造经济模型来解决生产中所产生的与教育经济相关的问题,完整的数据和模型的成功构建对于促进劳动生产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在1991-2000年间,“人力资本”“培训”“教育技术”“学校财政”这几个词的词频较高,较受人们关注,处在学科前沿。结合当时背景来看,西方教育经济学自90年代开始从变化着的外部环境来研究其对教学内容、理论以及生产方式的影响,为了在将来的工作中更有成效,人们必须获得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技能、交流的技能和社会交往的技能。先进的教育技术正日益增加对非传统的教育内容传授的要求,经常性的学习或者说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必须,学校外学习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从以上研究我们可以看出,1991-2000年间,国外教育经济学受到世界经济格局以及全球一体化的影响,研究前沿与当时的大环境紧密相关,研究从单纯研究经济模型转变为更多的考虑人力资本人文因素在经济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提升人力资本以适应当前大环境的挑战。

2001-2011年间,“新制度”“改革”“高等教育需求”“教育产权”“教师工资”等词汇频次和中心度较高,进入21世纪,随着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增强,社会调查数据的丰富,对于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起到重要的辅助和促进作用。此外占据经济学前沿地位的新制度经济学的崛起,使得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更加拓展,尤其是将产权理论引入教育领域,对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与公平问题进行制度分析,十分有助于对学校微观经营和管理的研究。学校如何在经营中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如何在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化的办学体制,是当今西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前沿问题。通过研究可以发现,21世纪的国外教育经济学大多将教育经济问题与公共政策的出台相关联,并且引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对于教育经济学的问题研究更加微观、明确。

总之,西方教育经济学由于发展比较早,学科制度结构比较完善,与经济的互动研究比较深化,相关基础研究比较充足,紧密联系当今社会实际以及全球情况,与政府公共政策也比较贴合,相比之中国教育经济学来说,发展相对较为成熟。但是国外过分的依赖经济模型和大量的实证定量研究来解决教育经济学领域的一些问题,这点还有待商榷。

教育经济学论文:教育经济学视野下硕士生资助体系重构研究

摘 要:本文立足于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的背景,基于劳动价值学说、劳动力再生产、人力资本理论等教育经济学核心理论以及当前硕士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从完善保障性资助方式、创新发展性资助方式、健全人文关怀性资助方式等方面,探讨资助体系重构的着力点,以及要处理好资助公平与资助效率、科研能力培养与文化自觉意识培养、经济帮扶与精神帮扶三方面的关系,以期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进得来”、“读得下”、“放得了”、“学得好”。

关键词:教育经济学;经济困难硕士生;资助体系;重构 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都须缴纳学费,这无形中抬高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门槛,在他们中引起了不小的震撼。于是,研究生资助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理论界学者和实务工作者们认为,研究生资助体系的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纷纷从理论、实践两个层面展开研究。笔者从教育经济学的视角,探讨硕士生资助体系重构的策略,以期对改革与创新硕士生资助体系有所裨益。

教育经济学是介于教育学与经济学两门社会学科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它从教育学与经济学这两门社会科学中分化出来,又在具体内容上把教育学的知识与经济学的知识予以综合,分化与综合并进,相互交叉,从而形成新兴的边缘学科,以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教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和规律为研究对象。[1]该学科的劳动价值学说、劳动力再生产、人力资本理论等核心理论的观点,对硕士生资助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并为其指明了重构的方向。

一、硕士生资助体系重构的理论依据

1.劳动价值学说:教育收费无可非议,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资助义不容辞

马克思在论述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作用时说:“这个商品具有一种独特的特性:它是创造价值的力量,是价值的源泉,并且在适当使用的时候,是比自己具有的价值更多的价值的源泉。”[2]恩格斯认为,劳动力价值中除了成长的维持生活费用、养育子女的生活费用外,还需花费一定数量的价值,以发展自己的劳动力和获得一定的技能。[3]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费用在劳动力总价值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提高;衡量劳动力的价值,主要看教育和训练费用所占的比重大小。[4]复杂的劳动需要劳动者经过一定的专门的教育和训练,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和知识才能完成,因此复杂的劳动自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者也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报酬。可见,只有劳动力才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力,而且劳动力创造社会物质财富,是与劳动力所接受的教育程度密切相关的。在一般情况下,劳动力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多少,是与劳动力的教育程度成正比例的。[5]因此,不管是国家、社会、家庭还是个人,投资硕士生教育以形成复杂劳动力较高的经济价值,都是明智的选择。

2.劳动力再生产:硕士生教育作为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接受教育的机会理应均等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再生产理论阐明: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同时也是劳动力的再生产。只有当劳动力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在数量、质量上相适应时,社会物质再生产才能得以良性发展。可见,社会物质资料再生产离不开劳动力再生产。研究生教育作为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再生产人的劳动能力,还可以改变人的劳动能力的性质和形态。 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后,如果保障性资助方式不完备,这无疑将迫使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筹集不到学费,而放弃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机会。那么,这部分劳动力的智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水平等将得不到科学发展,其劳动力的性质和形态将得不到有效改变。长此以往,贫富的代际传递势必难以打破,教育方面的差异势必越拉越大,教育公平势必大打折扣,社会分层势必受到影响,甚至会引起社会的安全与稳定问题。可见,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保障性资助方式完备与否。只有设置了完备的保障性资助方式,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教育机会均等”才得以实现。

3.人力资本理论: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将由人类的才智进化来决定,硕士生资助要注重效率

在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中,创新人才被看成是最富活力和创造性的因素,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代表,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培养和造就出一大批创新人才,特别是高科技创新人才,事关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前途。[6]人类的未来,不是由空间、能源和耕地所决定的,而是由人类的知识的发展来决定。[7]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以后,它对社会实践与现实的改变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它促进了世界上许多国家把人力资源开发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以及经济发展规划或计划;它使人们认识到物力资本与人力资本的高度互补性;同时,它也有力地促进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加强了对科学研究的投入。[8]可见,硕士生资助应该服务于科研能力的提升,着眼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硕士生资助要凸显激励与导向功能,注重资助成效,提高教育经济效率。教育经济效率一般指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所谓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一般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9]那么,硕士生资助的效率,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数量和质量的研究生教育成果,资助经费消耗的程度。而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投资效率的硕士生的发展潜力,即硕士生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和做出较大贡献的可能性,一般在硕士生毕业后时间越久,这种资助效率也将反映得越明显。追求卓越、提高绩效也是当代教育思潮的焦点。[10]

二、硕士生资助体系重构的着力点

1.完善保障性资助方式,确保研究生教育机会均等

由于就业压力、渴望深造等原因,近几年来硕士生报考人数逐年呈递增趋势,递增人数都在10万人以上。调查显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比率普遍在10-20%之间,部分地方院校甚至超过30%。因此,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后,构建的硕士生资助体系必须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门槛问题。为此,首先要提高国家助学贷款额度,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得来”。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教科文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财务司、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制订的《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中同样适用于研究生的有关国家助学贷款规定,“原则上每人每学年最高不超过6000元”,已经无法满足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学费贷款需求,更别提生活费贷款了。因此,要切实提高贷款额度,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能够通过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学费和住宿费问题。其次,要加大助学金与勤工俭学岗位津贴的资助力度,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读得下”。自2014年秋季学期起,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虽然硕士生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但这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而言还是杯水车薪,高校还得设置相应的助学金予以补充。此外,高校还要强化“三助”工作,拓展助研、助教、助管岗位,适当提高岗位津贴,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解决部分生活费问题。

2.健全人文关怀性资助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降低缺陷感

以浙江省温州市高校部分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90份,回收率为98.75%,有效问卷为766份,有效率为95.75%。调查发现,发生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的生活事件位列前茅的是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和丧失,这与葛华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11]以月生活消费400元为一档,比较不同月生活消费学生的生活事件与抑郁,结果发现在学习压力方面,少于400元的组和401-800元的组显著高于801-1200元的组;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来自亲人患疾病、死亡与来自生活拮据的生活事件应激、缺陷感各因子与抑郁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具体分数如表1所示。表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事件、抑郁与缺陷感的相关

可见,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大,当他们遇到来自亲人患疾病、死亡与来自生活拮据的生活事件时,对缺陷感的影响较大,甚至会导致抑郁。通过个案研究发现,当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发生上述生活事件时,及时给予人文关怀性的临时经济困难补助,可以有效降低他们的缺陷感,达到预防抑郁心理的目的。因此,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后,要设置完备的硕士生临时性经济困难资助方式,应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生有关生活事件,帮助他们将这些生活事件“放得了”。

3.创新发展性资助方式,助推硕士生科研能力的提升

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科研能力培养,它是研究生教育固有的、决定研究生教育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是自研究生教育的产生之初便具备的,不随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层次、培养类型、培养形式变化而变化的稳定属性。[12]无论是从法规、政策层面,还是从培养实践层面,各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均是为了解决本专科学生科研能力不足与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科研能力高要求的矛盾,将科研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也是围绕培养科研能力展开的。[13]可见,创新发展性资助方式,助推硕士生科研能力的提升,是构建科学的学生资助体系,提高资助效率的关键。然而,目前硕士生科学研究资助普遍比较薄弱,存在经费分配不合理、资助力度不够、资助周期短、资助项目少等问题[14],不利于硕士生的培养。因此,高校要切实加强和改进硕士生科研资助工作,既要做好硕士生具体研究项目的资助,更要做好科研能力培养过程的扶持性资助以及科研能力发展状况的奖励性资助,并且大力拓展“助研”岗位,切实提高岗位津贴,将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勤工助学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解决他们忙于生计而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科学研究的问题,确保家庭经济困难的硕士生“学得好”。

三、硕士生资助体系重构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处理好资助公平与资助效率的关系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具有普适意义的价值追求和价值标准。就硕士生资助体系而言,促进资助公平实现的资助效率才是有价值的资助效率,促进资助效率提高的资助公平才是真正的资助公平。高校硕士生资助,“必须由单一强调‘教育机会均等’的公平诉求,发展至兼而强调‘教育机会均等前提下的教育收益最大化’的效率诉求”[15],明确什么类型的硕士生资助对象采取何种资助方式,科学处理资助公平与资助效率的关系,使得硕士生资助体系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校要统筹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等保障性资助与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科研资助、“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岗位津贴等发展性资助,实现硕士生资助效率优先,兼顾资助公平。

2.处理好科研能力培养与文化自觉意识培养的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社会引发了普遍的“西方文明危机感”,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问题比原子弹更重要,因为原子弹归根结底是要人来掌控的。[16]而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终是由文化自觉意识所决定的。文化自觉意识,反映出作为文化主体的人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创造,体现出一种广阔的文化境界、深刻的文化反思、充分的人文关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17]资助硕士生提升科研能力,是为了造福人类,而不是对人类构成威胁。如果那些掌握高科技的人,能摧毁我们这个世界,能污染我们的地球,能组合成新的基因来生产新的生命形式,但他们只懂得如何画指数曲线,如何使用试管,而其他的一无所知,那将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世界![18]因此,高校要创新硕士生资助的方式方法,加强教育引导,协调发展资助对象的科研能力和文化自觉意识,为实施社会主义人才强国战略输送一大批科学研究能力强、又能成为文化自觉急先锋的优秀硕士生。

3.处理好经济帮扶与精神帮扶的关系

调查发现,由于特殊的家庭经济条件和家庭环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缺陷感表现得较为普遍,程度上也更为严重。缺陷感体验越强烈,个体的自我效能就越差。[19]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后,高校校园内悬殊的贫富差距,将会加剧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贫困”程度,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消费行为、社会心态等方面遭受更大的冲击,他们的缺陷感体验也将更为强烈。缺陷感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自尊体验。自尊是人们对自己的价值、长处、重要性总体情感上的评价,是自我概念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成分。[20]已有研究表明自尊对个体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自尊水平越高,孤独感水平越低。[21]缺陷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这种消极的情绪体验与个体对自我的错误认知有着密切的关联。可以预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因此,硕士生资助要经济帮扶与精神帮扶双管齐下。

教育经济学论文:教育经济学视角下的家教市场分析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上门家教吸引了越来越多望子成龙的学生家长,家教市场日益发展壮大。本文主要对教教市场的目前状况进行描述及其原因分析,分析其消费主体及主要的从业人员,最后阐述了自己的思考及建议。

【关键词】家教市场 现状分析 消费主体 从业人员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庭的期望,目前中国家庭大都为独生子女,因此父母将全部的心血都投入到对孩子的培养上,并在孩子身上寄托了自己的美好愿望。为了让子女接受最好的教育,父母们不惜出巨资为孩子创造各种良好的学习条件。一个家庭储蓄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孩子的教育储备基金。为了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家长们不惜重金买教育,甚至为了能够让孩子进入重点幼儿园投入不菲,更不用说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了。由此,家教——出于教育和市场的交叉地带,正在日益蓬勃发展。

一、家教市场的现状

(一)现状

强大的教育市场的需求催生了家教从业者队伍,家教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名词。

家教市场蓬勃发展,课外辅导愈演愈烈,百度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8月底,中小学课外辅导品牌的日均搜索指数达到5.9万。

课外辅导师热门,百度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8月底,中小学课外辅导品牌的日均搜索指数达到5.9万,在寒假过后,搜索指数呈稳定上升态势,并在暑假7月达到峰值9万。

(二)原因分析

教育体制:近几年,虽教育部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口号。然而,“明减暗加”、“学校减家长补”的现象依旧汹涌。如今,虽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但在仍存在的应试教育为主,在考试成绩的高低成为学生学习水平评价的唯一标尺教育考试制度下,家教,作为学校教学的补充,是弥补学校教育“减负”的重要途径。

市场需求量大:首先,在很大程度上,家长期望决定了需求。目前,家长在教育方面给予孩子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在教育投资方面,为了孩子的前途出手尤为大方。这种汲汲的渴求心态,促使家教市场的发展。其次,需要请家教群体基数巨大。我国人口基数较大,而且,其中城市人口基数也较大。而当前家教热的情况下,家教基本成为了每个家庭不可或缺的,显然这是一个巨大的家庭教育消费群体。

消费观念:教育的投入,是每个中国家庭的重中之重。稍微明智、理性的家长,面对于日益严峻的入学考试形式,为了孩子升学,为了让孩子将来有一个良好的人生平台,更加注重孩子教育,把对儿女的教育投入当作最重要的投入。

家教行业投资风险小、利润大。育考试制度的存在、学生个性化教育的需要以及教育重要性的认可决定了课外辅导市场的稳定增长和可观利润。

请家教具有诸多好处:首先,可及时补上欠缺的知识,提高学习成绩。现在的学生的学习负担比较重,对于孩子来说,难免有一些消化不了的东西。请家教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其次,可以有针对性地单独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只能面对大多数同学的水平和进度授课,不可能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相反,家教面对面地授课,针对性较强,学生在此种环境里学习,情绪会放松下来,学习的效率会提高。再次,可以增强学生兴趣和信心。家教在面对一个学生单独授课的时候,情绪相应地也十分放松,不会有紧张、急躁等情绪。学习较差的学生大多有一定的自卑心理,老师会在授课中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这些都是平时在课堂上难于做到的。最后,能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以上是对目前家教市场的发展状况的简单描述。可以看出,家教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教育经济领域发展的一大热点。

二、家教市场消费主体及从业人员

(一)消费主体

为对家教市场的作进一步分析,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出六十份问卷,回收的有效问卷共41份,调查的部分结果如下:

家长在什么情况下会给孩子请家教,从调查结果可知,家长请家教主要是三方面的情况:其中学生成绩不稳定时,家长最愿意选择家教来提高学生成绩,占36.67%;另外两方面的考虑主要是由于家长很忙没有时间去照顾孩子学习而找个家教以及弥补孩子课上没听懂的部分,及时查缺补漏,各占16.67%。

结果分析:一方面,从学生群体来看,家长给孩子请家教主要是有两个原因,一是,有些工作比较忙的家长,请家教主要是为了让老师托管孩子,但更多的家长还是为了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因此,请家教的学生大多都是中间的群体,学习优秀的孩子本身能力很强,不需要请家教,后进生几乎放弃学习,因此中间部分也是最多的学生群体,源源不断地成为请家教市场的消费的主体。另一方面,从家庭收入来看,由于家教消费较高,因此,中等、高收入家庭成为了成为教育培训市场的消费大军。在教育培训市场上,为了让孩子更优秀,除了学科科目的培训,各种艺术技能的培训也成为了各类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的焦点。由此,构成了家教市场的消费主体。

(二)主要的从业人员

为对家教市场的作进一步分析,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出六十份问卷,回收的有效问卷共41份,调查的部分结果如下:

共有41位已聘请家教的家长参与投票。通过调查发现,家长聘请家教主要有一是教育机构,约占12%左右;二是请高校的在校生,约占44%,三是在职教师约占41%。聘请的家教教育机构5(12.2%)大学生18(43.9%)老师17(41.46%)其他1(2.43%),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现今,家教市场在职教师与在校大学生成为家教市场主力军。

原因分析:在职教师成为家教的主力军,一方面是由于大多数的家长认为在职教师有更为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提高学习成绩,另一方面教师工资较低,而家教市场利益丰厚,不少教师投身于家教市场。

大学生成为家教市场主力军,原因在于:首先,大学生群体受过较高层次的教育,受到广大家长的认可。其次,不少高校学子渴望通过勤工俭学,为下学期的学习生活筹一笔钱,也可以借此接近社会,锻炼自己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上的生活能力;再次,家教工作机会易获得。现今,很多的家教中介机构交费登记后就可当家教。最后,家教相对于其他兼职收入较为可观,也更为轻松。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总结出家长们普遍对孩子的学习状况十分关心,而且多数家长认可家教的教学效果,所以家教市场的前景是很广阔的。

但是家教市场的现状,还体现出还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首先,整体来看家具市场比较杂乱,市场秩序较乱。教教市场家教市场已呈现出明显的信任危机。如现在很多中介机构交费登记后就可当家教,一些不规范的家教中介对来登记的从业人员不作考察,只要见钱就行,而多数家长往往看到广告后就与家教中介电话联系,对中介的情况一无所知。这种运作模式很大程度上扰乱了家教市场的运行。其次,从家长的角度来看,请家教盲目性较强。存在明显的比较现象,现在竞争那么大,别人的孩子请了家教,我的孩子也不能落后。在对老师的要求上偏重于学科知识的掌握。再次,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家教补习似乎成为了一种负担。国家虽推行减负、素质教育,但考试制度不变的情况下,课业负担任然很重,只是从课内转移到了课外。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教育经济学论文:浅谈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发展现状与有效策略

【摘要】教育经济学的发展现状是:西方国家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更侧重于教育的长远发展和教育对经济的具体意义;我国则是强调国家领导对教育的权威作用以及教育和经济的具体关系。总体而言,教育经济学现阶段需要采取的发展策略是:明确逻辑起点、夯实理论基础、拓宽研究领域和完善概念体系。

【关键词】教育经济学 发展现状 策略分析

一、前言

教育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教育与经济的学科,具体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但却是从属于经济学的一门学科,教育经济学具体研究教育的功能以及其为经济带来的收益。本文将在论述现阶段教育经济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明确教育经济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供具体解决策略。

二、教育经济学的发展现状

无论是我国还是西方各国现阶段教育经济学的发展成果都主要体现在理论体系上,具体表现为不同理论在教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所占的比重。相比较而言,我国与西方各国教育经济学的不同理论所占的比重是不尽相同的。本文将从教育经济学国内外的理论体系以及侧重点方面明确教育经济学的发展现状。

首先是教育方面,教师的教学成效与教师的数量上,西方在这两点上的研究力度要低于我国,在关于人员运用方面西方各国呈现的是持平的局面,其他方面的理论上研究要高于我国,这就是教育经济学现阶段理论体系现状的最大特点。在西方,基于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础上人力资本理论,教育经济学的最高研究标准是明确教育与经济的具体关系以及教育的长远发展,并且要求教育要对经济发展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而在我国,无论是投入力度、教学效果要求、人力资本理论的依赖程度的研究比重都要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相反的我国将教育经济学的重点放在了处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上,于此同时更加注重的是教育的具体费用以及开支和教育的具体发展空间,这些方面的侧重点都远远的高于了国际水平。国际与国内的理论体系构成和侧重点表明了教育经济学方面,西方国家注重于资金投入与产出效果,而我国更注重教育为国民经济带来的意义。

总之教育经济学的发展现状就是:西方国家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更侧重于教育的长远发展和教育对经济的具体意义;我国则是强调国家领导对教育的权威作用以及教育和经济的具体关系。

三、教育经济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解决策略

每一门学科在研究与发展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弊端和盲点,需要不断地加以完善和补充,并通过行之有效的策略进行细化的改善,教育经济学也不例外。本部分笔者将简单介绍教育经济学存在的四点问题,并给与明确的策略分析。

首先,存在于教育经济学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教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不够完善,并且没有一个明确的逻辑起点。无论是哪一个研究领域,都需要一个条理清晰的理论体系,理论体系的基础是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要根据已有逻辑进行不断的理论延伸以及拓展,最终确定一个严密完善的理论体系。这一点的解决策略是要求教育经济学能够重新自身定位,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具体考虑,寻找一个合理的逻辑起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完善。

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我国,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都是人力资本理论,但是随着教育经济学的不断发展和涉及知识面的广泛,单一的人力资本理论已经难以满足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要求,这是教育经济学中存在的又一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策略就是要求拓展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原本理论基础单一的基础上再加入例如管理、统计、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元素,使教育经济学学科内容更丰富,涉及内容更全面,最终达到使教育经济学不断完善和成熟并且能够更多元化的目的。

上文中强调了教育经济学中存在的两个具体问题,教育经济学的逻辑起点不明确以至于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过于单一,如果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对于教育经济学来说是基础性的,那么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不够广这一问题就是核心性的。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出发,本着完善本学科发展本学科的目的不断夯实学科。但是现阶段很多国家在进行教育经济学科研究的过程中,过多地注重宏观方面而忽视了微观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还存在着在发展中借鉴的相关理论不成熟的问题。这就要求在发展教育经济学的过程中要在从宏观角度出发的基础上完善微观上的问题,具体说就是注重细节上的处理,无论是教学方式、学校教育、班级管理方面都要加大力度;另外还要求教育经济学借鉴更多领域的成熟经验,合理发展和进步。

教育经济学存在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存在于概念体系方面,无论是概念的具体定义还是概念的界定,都存在着比较大的不明确之初,另外教育经济学在经济和教育的逻辑关系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就要求教育经济学要将学科自身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赋予明确的定义,并且界定清楚,避免混淆。尤其是教育和经济的逻辑关系方面,要进行严密地分析并赋予结构上的层次明确。

总体而言,教育经济学现阶段需要采取的发展策略是:明确逻辑起点、夯实理论基础、拓宽研究领域和完善概念体系。

四、结束语

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国内外都较为重视的研究经济与教育的学科,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本文明确了教育经济学的发展现状是:西方国家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更侧重于教育的长远发展和教育对经济的具体意义;我国则是强调国家领导对教育的权威作用以及教育和经济的具体关系,并且提供了解决教育经济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具体策略。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使更多的教育经济学研究者明确教育经济学,认清现状明确盲点,并积极采用文中提供的策略,完善教育经济学。

作者简介:沈广起(1963-),男,吉林长春人,本科,吉林大学出版社副编审,研究方向:经济学。

教育经济学论文:教育经济学视域下中小学教师城乡交流问题思考

长期以来,义务教育阶段的师资失衡已经呈现愈发明显的“马太效应”。为解决师资均衡配置问题,自1993年来,中小学教师交流被纳入到我国政策体系范围。到2010年时,教育部《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提出争取到2012年时达到区域内的初步均衡,至2020年时基本达到区域内均衡;并把城乡间的教师流动作为实现义务教育阶段资源均衡的重要途径,重点关注“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推动校长和教师在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合理流动”;并在同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意见征求稿),其中再次强调“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试行县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省份和地区也把城乡教师交流作为实现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由于政策本身触及教师、学校等主体的利益,缺乏有效的补偿措施而难以达到预期的均衡师资的目标。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选择?教育管理者又应当做出怎样的管理决策?本文在从教育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其成本效益的基础上,提出教师的行为选择,并对其管理决策作分析和讨论。

一、教育经济学分析的可行性

教育经济学是以人类基本的教育行为为研究领域揭示经济规律的理论,它运用调查和观察等方式对人们在进行教育经济决策时的需要、动机和态度等进行研究。教育经济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个理论流派即行为经济学,是对人们在教育领域中的经济学行为进行心理分析,它与以往的教育经济流派最大的不同就是将人们教育决策时产生的异常心理现象纳入研究范围之内。从人类本性的角度考虑,还原人类的某些非理性因素,从心理学角度对决策时的异常心理问题进行科学理解和合理解释,逐渐构建成为特色鲜明的行为决策体系。前景理论作为行为决策体系的理论基础,它更加精准地解释了决策人员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所作的选择和决策行为,改变了人们采用传统的期望概率模式进行判断分析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风险条件下的决策行为理论,也很好地诠释了人们在成本收益分析状况下对风险的认识以及对个体感觉影响的大小,说明这种非理性的行为可以被人们所识别与预防,从经济理论的角度对城市和农村地区师资交流过程中非理性的行为给出科学有效的诠释。城市和农村地区教师交流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如交流教师的回城顾虑等。教师以及学校领导者并不是完全理性的决策者,他们对城乡交流过程中的成本和收益的认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因此,对于城乡教师交流过程中的教师行为选择来说,教育经济学提供了一个更加准确、更加真实的方向思路和抉择过程中的独特视角。

二、教师城乡交流的教育经济学解释

成本收益理论是教育经济学中非常关键的内容,从以上可行性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它对城乡教师交流问题具有很好的诠释作用,中小学教师在城乡交流工作中会得到诸多领域的收益,如工资福利、专业能力等,但除此之外又需要支付适当的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成本、机会成本以及隐性的心理压力等。不同经济区域教师的成本收益存在着不同,其特点分析如下:

首先,难以估算成本收益结论。城乡交流教师的成本收益包含着很多方面,其中还有一些是隐性的。其次,师资流入地区的学校具体情况差异比较大,同时参加交流教师的家庭情况、专业发展能力等方面差异也非常大,因此,要得出准确数据的结论是非常有难度的。最后,从城市地区交流到农村地区的成本会超过收益。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这些教师承受着非常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会遇到亲情、工作等方面的多重压力:如何适应新学校,如何接受面临的新挑战以及很多意想不到的“后顾之忧”,如多数教师会有回调的担心焦虑情绪。相关研究表明,在交流过程中“照顾不到家庭生活”、“交通生活不便”、“影响了在原学校的发展”依次是教师在交流过程中所遇到的前三大困难。

从以上的经济学分析中可以获悉,教师会根据其所获得的经济利益进行理性行为选择。一般情况下,教师的理性行为选择共三种:主动型、冷淡型、被动型。当收益超过成本时,教师绝大多数表现积极,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即主动型;当两者大体相等时,教师缺少积极性,只要求基本完成任务,对交流行为持冷淡态度,即冷漠型;而当成本超过收益时,教师就会拒绝交流,逃避责任,迫于压力,教师只会选择消极性的交流方式。如:城市教师可能在工作过程中不负责任,只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而对于隐性的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的任务则置之不理;对于农村教师来讲,如果所到城市学校的专业发展路径等方面难以保障,那这种交流就不会给他们的成长带来实质性的内容。

三、教育经济学城乡教师交流管理决策

1.加强成本补偿,做好收益平衡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告诉我们,当人们做出贡献并获得报酬时,他们不仅关心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报酬的相对量。因此,教育当局应当关注城乡师资交流的均衡收益,既包括交流学校内部师资的均衡收益,也包括不同经济区域之间教师的外部平衡。

要实现以上均衡收益,首先,在准备交流的学校里,可以先让消极型或冷淡型的教师感觉到一定的公平感,避免他们产生收益不平衡感;同时应该激励积极主动型教师的行为,从而引导消极型和冷淡型教师主动接受交流,因为他们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如高额的货币成本、回城担忧、环境适应能力、自我发展的压力等。其次,要做好城乡教师所在交流学校之间的均衡收益工作。虽然我们无法准确得出他们在交流过程中的具体经济数据,但根据常识,城市教师所付出的成本较大,而收益却相对较小,因而城市交流学校的教师应该获得适当的成本补偿,并且成为成本补偿的关键领域;而农村地区的教师交流到城市地区不管是从经济福利还是从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均取得了丰厚的收益,而且一般是高于成本的,因此容易忽略农村学校的交流教师在经济方面的补偿。

2.确定考评机制,避免功利化行为

不管交流的师资是积极主动型还是消极冷淡型,管理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就是怎样科学有效地对教师的交流工作进行评估,以此来避免教师在交流过程中的降低成本执行的行为,如部分执行、错误执行等,以及过分地追求交流收益的行为,如不考虑教学科研方面的交流,而只寻求交流过程中的其他优惠政策的功利化行为。因此,建议构建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师资交流科学有效的考评制度,首先明确由谁来考核,还有采取什么样的考核方式,从而增加考评的民主性和透明度。当前的评价体制存在主体缺失的现象,多数的交流教师不管交流的时间有多长,都是由其所在的学校进行评价的,从而造成这些被考核教师游离于考核学校的规章制度之外,客观上造成了考核学校的管理空洞。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交流方式和状态确定不同的考核人员和指标,如依据交流学习的时限,一年以内的短期交流培训可以考虑由教师所在学校进行考核,长期交流的可由其所在学校及当地的教育管理当局共同考评。评价指标应该由教育当局、教师所在学校和教师三方共同制定。

3.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激励教师积极交流行为

尽管以上对交流教师的行为分析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的,但教师还是一个道德人,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人性不同于经济人的三个方面:同情心、正义感(合宜感)、行为的利他主义倾向。人们不应当把自己看成是某一个孤立无援的个体,而应当把自身作为世界的一份子,是巨大自然王国中的一员。这就是道德人的特性的直接体现。一般认为,教师的道德观念比常人强,社会责任意识也比较高,当然教师这一职业的工作特性是具有一定的道德性的。从以往的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到,引起教师工作行为动机的六个因素是“尊重需要、生存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权力需要、关系需要、责任需要。它们的平均数分别为22.58、21.72、20.73、19.74、17.50、14.34”。可以看出,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是比较高的分数,可以反映出绝大多数教师是具有较强的道德观念和责任观念的。

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完善义务教育公平理想,是每个家长和学生的期望,是中小学教师作为道德人来讲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总之,当交流的收益超过成本时会积极主动参与,反之,教师则属于被动消极型,当然也有可能做出积极性的理性行为选择,比如通过其他福利政策寻求自我满足感和收益增量。因此,对于管理人员来讲要不断及时强化这些理性的行为选择。一方面要增加成本补偿促成其获取自我平衡感和心理满足感,为交流的优秀师资特别是能深入到偏远地区的学校老师,提供充分的成本补偿来保障他们的教育和科研交流需求,促进优秀师资在交流地区及学校就相关的专业问题进行课题研究,最终改善教师的教育教学反思能力;另一方面,政府当局也要出台多种奖励措施,进一步强化和激励交流教师的这种理性的行为选择。

教育经济学论文:教育经济学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教育经济学从起源发展至今已有快100年的历史,在国外的研究取得了举目的成果,发展了丰富的理论。文章从教育经济学的缘起及雏形、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初步发展、教育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的历史思路做一个文献综述。

【关键词】教育经济学 理论 发展

教育经济学研究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前苏联,其理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 主要建立在以舒尔茨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所创立的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之上。人力资本理论之后由贝克尔及丹尼森等学者进一步发展, 成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进入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人力资本论受到质疑,涌现出新的理论流派。当跨入新时期,伴随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普及, 各种全新的理论不断涌现。本文将对教育经济学主要的理论发展做一个全面的综述。

一、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缘起和雏形

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具有一定的学科体系结构,首先起源于西方,而后传播到世界各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力,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认识到掌握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掌握科技,教育是关键。从而激发了人们对受教育的需求,因此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逐渐成为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为教育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另一方面,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解开了剩余因子之谜,论证出教育是剩余因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刺激经济增长的十分重要的因素,计量经济学的发展也促进了教育经济学的诞生。

20世纪20年代,教育经济学以独立学科的形式最早出现在前苏联,它创建的标志是前苏联著名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C.T. Ctpymnjinh)于1924年发表的《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这是世界上最早用数量统计的方法阐述教育的国民经济意义的论文,被称作世界上第一篇教育经济学论文。论文系统地研究了年龄、工龄、教育程度对劳动技能的影响。斯特鲁米林认为年龄、工龄和教育程度均影响劳动技能的高低;论证了教育程度与劳动技能成正相关。

西方最早研究教育经济学的论文是美国学者约翰·沃尔什(J.R. Walsh)于1935年发表在美国《经济学季刊》上的《人力的资本观》,它被认为是西方国家研究教育经济学的第一篇论文。沃尔什主要从学生达到可以入大学的年龄算起,认为只有大学教育及其他专业教育才具有资本的特征。大学教育和专业教育可以取得收益但要付出代价,偿还代价之后可以带来利润或经济效应。[1]

到20世纪60年代,教育经济学在西方才真正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这一期间,美国的舒尔茨、贝克尔、丹尼森等代表的以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的西方教育经济学成为主流派。舒尔茨(T.W. Schultz)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的经济价值》、《对人投资的思考》等系列论文中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了深化和系统化。其基本理论可概括为重视人力资本投资,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重要源泉。他认为教育投资的最大特点是对人的劳动质的方面去衡量,而不是从量的方面去判断,即把人的劳动看作是教育装备的结果。劳动的教育装备率高,劳动生产率也就高,从而增强创造收入的能力。

与舒尔茨的宏观视野不一样的,加里·贝克尔(G.S. Becker)着眼于人力资本理论微观领域的研究,并用具体数字计算和实证研究论证了不同教育等级之间的收益率差别。他认为个人通过教育等提高能力和人力资本积蓄,由此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得到较高收入。

除了舒尔茨和贝克尔外,推动人力资本理论发展的另一重要人物是爱德华·丹尼森(E. F. Denison),他于1962年著有《美国经济增长的资料和我们的选择》。他把教育因素视为人力资本因素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增长多因素分析法”,细致地计算了教育的经济价值。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具体的计算方法上更加细致和精确。

至此,西方国家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从创立起就强调了教育投资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关联性,经济要发展就要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毫无疑问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源泉,所以也要重视教育投资。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人力资本理论是教育经济学产生和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

1962年英国伦敦布鲁诺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约翰·维泽( J. E. Vaizey)出版了第一本正式以学科命名的专著《教育经济学》,系统地阐述了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标志着教育经济学的产生。1963年,国际经济学学会召开了第一次教育国际学术会议——教育经济学专题学术讨论会。会后于1966年出版了一本具有一定体系结构的《教育经济学选集》,这次会议的召开以及论文著作的出版也被视为教育经济学学科诞生的标志性事件。这样,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新的交叉学科,在世界各地学术界普遍地受到了高度关注。[2]

二、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初步发展

进入20世纪70年代,教育经济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学习和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有关教育经济学的著作及论文层出不穷。但此时的西方国家遭遇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萧条。国家在教育上的投资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不景气的经济状况与教育的不断扩张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人力资本理论表现出了“失灵”,催生出了各种反人力资本理论的新理论,重新评估教育的经济价值,使教育经济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影响比较大的理论主要有三种: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市场划分理论,社会化理论。

1.筛选假设理论(Screening Hypothesis)。是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视教育为一种筛选装置,以帮助雇主识别不同能力的求职者,将他们安置到不同职业岗位上的理论。创始人是迈克尔·斯宾塞(AndrewMichael. Spence)和罗伯特·索洛(Robert. Merton Solow)等。1972年,斯宾塞发表了《就业市场信号》一文,论述了教育作为就业市场上的生产力信号,以及如何发射信号。形成了严格的信号理论,也标志着筛选理论的建立。筛选理论对人力资本理论宣称的教育能够提高生产率大胆提出了质疑,极端地假设教育并不增加人力资本, 只是作为一种筛选装置筛选出生产能力较高的人。[3]

尽管筛选假设理论否认了人力资本,但它与人力资本理论并不相反。实际上它指出了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另外一条途径:促进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正是筛选理论让人们认清了一个被忽视的事实,即教育的筛选作用无论是给个人还是给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所以,筛选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正是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补充。

2.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Labour Market Segmentation Theory)。在新制度经济学的推动下,许多经济学家将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政府管制等引入劳动力市场研究,形成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着眼点是教育与工资问题的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有斯特·瑟罗(Lester C. Thurow),彼得·多林格尔(Peter B. Doeringer),迈克尔·皮奥里(Michael J. Piore)等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成正比例关系是有条件的;劳动市场存在主要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分割。资本主义的教育制度和体系是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人力, 而人力资本理论把本来分割成不同部分、具有封闭等级性的市场抽象地视为完全统一的竞争性市场, 基本前提就不正确。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就业分配上, 在于它决定一个人在何种市场上能谋求职位。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理论的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的正相关性成立,而在次要劳动力市场,上述命题不成立。[4]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并不否认教育的作用,它和人力资本理论最大的区别在于它除了将教育作为影响收入的一个重要内生变量之外,还将制度因素、雇主和雇主的工作态度因素等作为内生变量。可见,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是人力资本理论的补充和完善。

3.社会化理论(Socialization Theory)。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创始人是萨缪·鲍尔斯(Samuel Bowles)和赫伯特·金迪斯(Herbert Gintis)。1976年,鲍尔斯和金迪斯合著的《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教育改革与经济生活的矛盾》引起强烈反响。他们认为教育的经济价值源于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远比教育提高知识技能对经济的影响更重要,而劳动者的表现则源自自身拥有的非知识化的个性特征(即非认知能力)。而教育的经济功能便是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和手段使学生社会化,使不同的学生形成经济结构所需要的各种个性特征。[5]

总的来看,以上三种主要理论表面上都是对人力资本论的挑战甚至是反对,事实上,都是从其它侧面强调了教育会带来经济效益的增长,不管是对个人还是社会。某种程度上是对人力资本论的多角度的补充与拓展。但是普遍都忽视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和与经济生活相矛盾的一面,因而带有片面性,为教育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空间。

三、新时期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教育的不断普及,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也逐步深入,涌现出各种新理论。比如:关注人本文化的社会资本理论、基于新制度经济的教育产权理论。

1.社会资本理论。第一个对社会资本进行系统分析的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 Bourdieu)。1980年,布迪厄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社会资本随笔》的短文,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的概念。之后,美国学者詹姆斯·科尔曼和罗伯特·普特南等先后提出了社会资本理论并将其作为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上的理论发展加以阐述。社会资本理论尚无统一定义, 但一般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 通过民众自由地将个体人力资本进行横向的社会组合而生成的能够促进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社会关系结构和社会心理结构。社会资本理论从群体人力资本角度研究社会经济, 更注重一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人际关系。社会资本理论研究方法弥补了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方法的不足之处:首先,它提升了人的社会地位;其次,从微观层面为主的分析扩展到宏观层面;第三,社会资本理论直接把无形资本因素(社会心理)关系引入研究。教育的作用在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不仅只是提高人力资本存量,也通过提高对社会关系的认知能力、制定合理的共享规范和合理的组织结构等社会资本存量,从而达到提高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目的。因此,研究教育经济学不能仅仅局限于人力资本的范畴,更应该通过社会资本来凝集人力资本,达到人力资本组合的帕累托最优。

2.教育产权理论。随着新制度经济学这一新的研究范式的崛起,国外学者很快将其方法的普适性运用到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分析之中。如美国学者亨利·汉斯曼(Henry Hansmann)研究发现营利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的逻辑是相同的,学校这类非营利性组织的非营利性实质是为了减少组织运行成本和交易费用的一种制度安排。新制度经济学对教育经济学领域的运用基本有两个走向:一是把新制度经济学作为一种新的视角,继而作为一种方法来分析教育中的问题;二是从新制度经济学中挖掘出与教育活动不同层面之间的联系。教育经济学中关于第一方面的研究就是运用制度变迁理论作为解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关于第二个方面的研究则是将产权理论引入教育领域,对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问题进行制度分析,且提出了教育产权的概念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新制度经济学对教育经济学的贡献在于教育制度的变迁与教育制度的创新。通过制度变迁理论可以解释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乏力的根源, 从而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提供理论基础。事实证明,明确提出教育产权应该说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巨大飞跃。

四、总结

综上所述,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一直是在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之上不断推进。起初有过强烈的反对之音,从而催生出了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市场划分理论,社会化理论。看似是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质疑,实质上是一种补充。新时期的学者调整了研究的角度,把人力资本理论引申到了社会资本理论和教育产权理论,使得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更加符合实际需要,丰富了研究的视角。笔者认为,反观21世纪的学界,研究成果没有多大突破性,仍然是在对以前的理论反复探讨。这门学科的下一步发展需要创见性的突破,才能为现在越来越复杂的教育领域提供新的指导。

教育经济学论文:应试教育的教育经济学分析

摘 要: 教育具有经济价值,这已经是人们的共识。在任何社会中,教育的最终价值都不是为了培养考试能力强、考试分数高的人,而是造就适应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本文试图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应试教育的成因、弊端,并尝试在现有的条件下开拓创新,以创造一个健康的教育环境,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应试教育 教育改革 经济学分析

应试教育是“以考试得分为手段,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送上大学为目的,片面追求升学”的教育。这种教育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教师、学校和不同地区教育质量的唯一或最高标准。我国的教育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的状态,这种教育方式将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低下,而培养出的人才也适应不了现今世界激烈的市场和科技竞争,长久下来,这将造成国家创新能力低下,削弱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给整个国家和民族带来危害。因此,我们需要进行教育改革,以求改变这一现状。

一、应试教育的经济学分析

(一)教育竞争的失控导致应试教育现象

从教育产业观出发,教育竞争是指教育生产者或教育需求者之间为了超越对方的努力,从而为增进竞争主体的利益在市场条件下所采取的行为方式。

应试教育是被没有节制的考试竞争所“异化”的教育。由于教育资源有限,而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得不通过考试竞争的方式来决定,但竞争的结果却使考试变得至高无上,教师为了考试而教,学生为了考试而学。考试不仅左右了学习的目的,而且左右了教育的目的,并最终“异化”为与教育目的相对立的活动。由此可以看出,应试教育是教育竞争机制在发生异化后产生的“症状”。也就是说,应试教育的现象是一种结果而不是原因:不是应试教育造成社会上背离教育目的的竞争,而是一些背离教育目的的竞争造成了应试教育被广泛批判的现象。也就是说,应试教育的现象其实就是教育竞争的结果。

(二)家长把追求考试成绩作为理性的选择

经济学基本理论假设认为人在一定“约束条件”之下,会作出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人们在面临教育的选择时同样也是如此。

我国的父母非常重视自己子女的教育,在目前的劳动用人制度和教育评价体制下,这种重视就转化成了对子女考试成绩的追求。当然,父母追求的不能只是考试成绩,子女的思想品德、身体素质和审美情趣等也必须在关注的范围之内。然而,学习成绩始终是大多数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因为只有取得优秀的考试成绩,才最能保证孩子在未来的社会阶层中占据较高的地位。应试教育在我国盛行多年最重要的原因是家长对考试的态度。家长在很大程度上拥有对教育的选择权和评价权,家长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内容。家长会认为,一所学校的应试教育不成功,就很难保证自己的孩子能够升入更好、更高的学校。因此,家长会将孩子送到升学率高的学校。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家庭的选择构成了社会的整体选择,如果每个家长都重视考试成绩,那么整个社会必然也重视考试成绩。

(三)以考试成绩衡量教育质量成本最低

现今,我国的劳动用人体制非常重视文凭,许多的用人单位对职位提出了较高的学历背景要求,即使这些职位并不需要太高的教育背景。教育经济学的“信号理论”认为,雇主重视受聘者的学历是因为雇主在无法获知受聘者的全部信息(如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和忠诚度等)的情况下,雇主只能根据受聘者一些外在容易辨认的特征来挑选受聘者,而最为重要的特征则是受教育水平,于是受教育程度就成为一种说明能力的“信号”。在雇主不能获取受聘者的准确信息,即在“信息不对称”时,雇主把受聘者的教育水平作为最重要的参考指标是科学的、符合道德和法律要求的。因此,雇主通过受教育水平来衡量受聘者的能力是一种快速且成本较低的途径。

教育评价体制从学生、教师、学校和地区四个方面来进行评价。首先,我们发现要客观评价学生的真实道德水平,在教育实践中是很难操作的,也就是说“制度成本”太高。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知识的重要性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所以,在考虑到“评价成本”和德智体美劳的重要性之后,当前评价学生的最重要衡量指标就是考试成绩。其次,目前在我们对教师评价的很多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仍然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判断学生成绩的进步比判断品德的进步容易得多,这就致使在教育实践中,学生的考试成绩成为评价教师工作的最重要指标。最后,评价学校和地区的教育状况,实际上就是评价学校或地区范围内学生的状况。那么,这里必然的逻辑推理就是我们用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价学校和地区的教育质量。因此,学生的成绩这一指标在教育评价体制中的使用是切实可行且成本最低的。

二、应试教育的弊端

(一)片面的教育内容

应试教育是以升学考试的需要为标准,并以此作为教育内容的依据。由于升学考试只涉及知识的积累与提取,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只是机械地复述和背诵,而不去理解知识的真正涵义,缺乏验证知识的能力。因此在应试教育中“德育是虚的,智育是偏的,体育是弱的,美育是空的,劳动教育缺失”。五育中只有智育受到重视,但是在教学中如不从启迪学生的智慧入手,就会导致学生片面地发展。

(二)与社会实际脱离

应试教育只关心学生的升学率,在教育教学上不管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会考虑不能继续升学的学生参加经济建设的需要,职业技能的培训也形同虚设,职业教育遭受到冷落。以应试目的为主的学校教育从根本上改变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也违背了其双重目标的要求。

(三)不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应试教育使大多数的教师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应付各种考试上,其原因是升学率成为评价学校的好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这样不但加重了他们身心的负担,而且使他们无暇学习进修,不利于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教学水平。因此,学校与教师都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的变迁与发展。

(四)使学生的负担加重

应试教育会导致升学的竞争,激烈的升学竞争势必会使学生的压力增大,加重学生的负担。学生学习、复习、考试的日程每天都被排满,沉重的考试压力和学习负担使学生失去了在成长时期应该有的欢乐,既妨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又对他们将来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产生了许多潜在的负面影响。

教育经济学论文:浅析教育经济学对大学教育的管理意义

【摘 要】教育经济学尽管是一门边缘科学,但是其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理论可以变革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人们把教育仅仅看作为“消费事业”、“福利事业”、“行政事业”等陈旧观念,树立起教育发展、教育改革、竞争意识、效率原则等新观念,充分认识教育对“智力开发”、“智力投资”所具有的特殊意义。作为高校教师,我们有必要将其与大学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进而将大学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适应协调起来,从而提高大学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获得最佳的教育经济效果。本文对此进行了简单科学的阐述。

【关键词】教育经济学;国民经济;社会经济效益

前言

教育经济学是教育学与经济学的交叉科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关系的一门学科。换句话说,就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育投资效益的一门科学。教育经济学基本的研究内容之一就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经济学家认为,教育与经济是相互制约的。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智力的物化,有力的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重视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对于从理论上把握和实践中解决我们现阶段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具有直接的现实性。所以,我们有必要将教育经济学的理念和思想与大学管理结合起来,加强关联性。

一、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回顾

国际上一般把上世纪60年代初期作为教育经济学诞生的起点,主要标志就是舒尔茨正式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大门开始向西方开启,教育经济学正式传人中国,其标志为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成立。此后很多学者开始将教育与生产力、教育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1984年10月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进入一个新时期,全国性学术团体的成立使教育经济学研究形成了全国的协作组织与交流台。对于教育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尔后至今,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全国具有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授予并招收教育经济方向博士研究生的单位达20家,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达到100多家,标志着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发展又上一个台阶。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

二、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的关系

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智力投资的社会经济功能和经济效果的科学,它侧重于从经济理论上阐明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而教育管理学侧重研究教育管理中的有关问题。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之间的关系,好像经济科学中其他分支的管理科学与理论学科之间的关系一样,反应了应用经济学与一般理论之间的关系。教育经济学与教育学存在某些重叠的问题,其主要研究智力投资的社会经济功能和经济效果,所以研究的是一般经济理论问题。然而教育管理学研究教育进行管理的相关问题,对各种教育活动进行经费的预算、计划、使用、监督和调节等,侧重于教育经费的筹集和分配问题。

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是相互促进的,教育经济学位教育管理学的发展提供经济学理论,而教育管理学又为教育经济学提供实证材料与研究课题,相互结合,相互渗透。逐步形成与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科学体系和社会主义教育管理科学体系。

三、运用教育经济学加强大学教育计划管理

1.宏观计划管理

加强教育经济宏观计划管理,提高大学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此,我们应该正确的估计与分析我国大学教育的现状和阻碍大学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因素,在教育与经济的比例结构上逐步趋向合理。同时应该做好科学人才预测,制定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大学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避免计划的主观性、盲目性,使其具有科学的指导。

2.微观计划管理

加强大学内部的微观管理,提高大学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这就要求我们对大学内部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教育投资,努力提高其使用效率,培养更多,更好的各类专业人才。同时应进一步做好大学人才培养的成本考核与计算,克服盲目建设与购置,要调整人员结构比例和仪器设备配套,降低人才培养的成本,提高投 资经济效益,加强微观计划管理。

四、教育经济学指导大学管理的意义

运用教育经济学指导大学管理具有现实意义:首先,能使大学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把大学教育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教育与经济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客观联系,揭示其客观规律性,就可以使我们的大学教育的事业发展客服盲目性,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其次,可以有效的促进大学科学管理、提高大学教育投资的社会经济效益、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和工作效率,以最少教育投资取得最佳的教育经济效果,为我们的科学管理提供定量的依据;再次,教育经济学为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领导体制提供了科学论证的重要理论依据,促使大学现行管理体制与领导体制进行改革;最后,有利于大学教育内部的结构合理和协调发展,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建立大学教育内部的专业设置、培养人才的层次比例和规格等方面的合理结构。

总结:

教育经济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它的研究成果推动社会主义教育的内部建设,促使教育体系结构调整,更好的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为此我们一方面加强教育经济学体系自身建设的同时,应该将其思想和理念贯穿于学校教育管理中去,指导教育发展,使教育面向社会,面向现代化,完善教育体制。

教育经济学论文:四川省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教育经济学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在国内外蓬勃发展。本文就这种现状,对其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提出了一定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四川省;对外汉语;教育经济学

语言是通向文化核心的钥匙,它能够保持国家和民族的身份,具有强烈的象征性,是一种核心符号,具有凝聚力[1]。

一、对外汉语教育的经济价值

人人力,包括知识和技能的形成,是投资的结果,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投资对经济增长正发生着深刻的影响,而人力资本的关键性投资在于教育[2]。舒尔茨在提出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后,采用收益率法测算了人力资本投资中最重要的教育投资对美国1929-1957年间的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例高达33%。这一结果被广泛引用,作为说明教育对经济作用的依据[3]。

1.教育的经济价值的意义

从产品的角度说,教育属于劳务(产品),教育又是公共产品。教育的经济价值的意义在于:教育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素质,这有利于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从而促进一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目标的实现。

2.对外汉语教育的经济价值分析

对外汉语经济价值的大体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体现:一,利于全世界范围的文化沟通与融合,促进中国旅游等产业的发展。二,国外先进文化(包括科学技术)的引入,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三,利于世界各国间的国际贸易往来。四,促进国家间的政治交流和各自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当前四川省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四川省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投入不足

教育经济学认为:“教育投入质量直接影响教育产出质量。”对教育投入环节的分析是诊断整个教育过程的质量和效益的起点。从目前各高校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师资投入和课程资源投入上存在不足。

2.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缺乏特色,人才培养的同质化使其在人力市场缺乏竞争优势

在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上,人力资本的价值实现是通过人力资本的异质性来实现的,人力资本的同质化则会直接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通过比较几所高校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以及师资力量,可发现我省对外汉语教学人才培养中,存在着严重的人才培养同质化的倾向。这直接导致难以实现预期的教育产出效益。

3.对外汉语教学人才就业渠道不畅,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

在“汉语热”的同时,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在最终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却并不多。以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外汉语专业毕业生2011年就业状况调查为例,近几年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有四种:

(1)高校——这主要是硕士生的就业选择。

(2)国外——去国外读研、做志愿者或者在国外的培训机构做对外汉语老师等。

(3)相关机构——国内的对外汉语相关机构,如培训班、出版社、汉办等。

(4)其他行业——超过四分之一的学生就业去向跟对外汉语没有直接关系。

这既说明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就业面还是相当广泛的,也说明对外汉语专业现在的就业形势还是比较严峻。学生一方面不了解国外市场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现实条件的限制,无法支付出国的相关费用而很难真正到国外从事自己的专业教学。而省内由于受到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等方面的限制,对对外汉语教学人才的需求极为有限。这就造成了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学生就业的实际困难。

三、四川省对外汉语事业的发展策略

1.加强对外汉语教学的教育投入

首先,加强和保证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投入。在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多渠道引进和聘用对外汉语的专业教师,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其次,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应用性决定了在课程设置和实施中实践性环节的重要性。

2.依托地方大学,培养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

教育的需求影响甚至决定着教育的供给。因此,教育效益的实现取决于教育过程是否能够培养出满足人力资本市场需求的人才。当前,国际社会对汉语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趋势不仅表现在不同国家语言文化需求上的多样性上,还表现在不同专业领域或不同人群需求的多样化等。从四川省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看,存在着人才培养缺乏专业特色、不能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要依托地方大学,充分发挥各高校的专业特色,培养具有专业特色的对外汉语教学人才。

3.开拓人才市场,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

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就业属于人力资源配置的一部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是市场”。因此,解决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根本的途径在于多渠道开拓就业市场。如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建立孔子学院,建立具有稳定人才需求的人才输出基地;另外还可以与国外各种类型的学校加强联系,为其提供汉语师资。

4.促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合作办学是整合国际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最为方便和有效的途径[7]。在对外汉语教育建设中,我们应该注重当地师资的开发与培养,利用自身诸如资金、师资、生源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培养本土化汉语教师,多渠道开拓对外汉语人才市场,实现在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

教育经济学论文:我国高等教育收费问题的教育经济学分析

摘要: 20世纪90年代,我国实行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等教育机构资金不足问题。但也出现了收费高、“乱收费”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从教育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对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高等教育收费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育收费;改革;教育经济学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渐进式的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经历了免费、双轨制、并轨和完善四个阶段,收费标准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这一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2010年,我国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超过31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6.5%,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然而,在此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收费中的不合理现象却长期存在,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系统地研究我国高等教育收费问题,是教育经济学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1 高等教育收费的理论基础

1.1 公共产品理论 根据公共产品理论,产品可分为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对于高等教育,一方面,其消费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和排他性,在一定的高等教育资源条件下,一个人接受了高等教育就减少了他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生产的是“高档产品”,有着很高的预期价值。[1]因此,高等教育服务属于准公共产品,根据“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对高等教育收取一定的费用是比较合理的。[2]

1.2 人力资本理论 所谓人力资本,实际上是指人身上具有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在生产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核心就是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是教育投资,人的素质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由于一个人接受高等教育可以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在充满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更容易得到较好的工作,获得较高的收入。因此,个人必须为接受教育进行必要的投入,即缴纳部分学费。[3]

1.3 比较收益理论 比较收益理论主要是从市场效率的角度出发,依据成本和收益来分析问题,指成本投资意愿受市场效益的影响。高等教育带来的收益总体上可分为社会收益和个人收益,其中社会收益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了社会文明程度等方面;个人收益表现在,通过教育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能够带来更好的就业机会,提高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文化修养等无形收益。因此,应由个人及其家庭承担一定比例的教育成本。

1.4 成本分担理论 成本分担理论认为,高等教育成本应由政府完全承担转向由政府、学校、社会、受教育者等多方共同分担。目前,由于世界各国对高等教育经费的需求均持续增长,成本分担理论已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主要理论依据,多渠道筹集经费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主要的财政政策。约翰斯通进一步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主体分为以下四类,即政府和社会、家长、学生、社会捐助者,学生和家长主要以学费和生活费负担教育成本。[4]

2 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

基于以上四种理论,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有其必要性,也具有科学性,在现实当中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一方面,缓解了教育经费短缺与教育规模扩张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增加了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公共教育经费在全社会分配更加公平,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2]但是,我国实行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以来,在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

2.1 高等教育收费偏高 1989年,国家规定收取的学杂费标准为,一般地区每学年100元,高收入地区每学年300元。20世纪90年代中期,每年的学费及住宿费等基本上不超过千元。而近年来,一些主要城市高校的学费都在5000元左右,部分专业更是接近万元,再加上住宿费和其他杂费以及生活费用,一个大学生的花费每年在万元左右或更多。《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显示,教育花费占中国农村和城市家庭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了32.6%和25.9%。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日常运行成本中每个学生每年分摊的比例约占45%,而国外通常在15%左右。[5]

2.2 政府的投资主体意识减弱 从长远看,考虑到高等教育对社会进步的贡献,可以说政府是最大的受益者,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应当承担最大的责任。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达到4%,但目前仍未达到这一水平。从国家财政收入发展看,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不是财政支付能力不足,而是政府对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认识存在偏差,即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简单地理解为将教育的成本由国家转移到受教育者。

教育经济学论文:中国学者的教育经济学思想概述

虽然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但是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仍然发挥着虽不明显却潜在的积极作用。对此,古代的一些政治家和思想家在其论述中曾有过火花似的表述。

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与思想家管仲(约前725~前645年)认为经济是强国之本,为此,除了国家开发资源外,还要对民有所“予”,才能有所“取”。这里所谓的“予”,当然包括教给人民生产知识和技术。

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前551~前479年)认为,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的三大要素。

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子(约前468~前376年)主张,要提高生产,必须施之以教。

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约前372~前289年)也相当详尽地阐述过经济和教育的关系,他在《孟子・滕文公上》中记述了后稷教民稼穑的传说:“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他主张“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否则“奚暇治礼义哉?”可见,孟子将君王保障民众发展生产,使之丰衣足食,与施以善教、礼义和实施政权统治、归顺民心的关系放在何等重要的地位。

可见,我国古代思想家们早已认识到教育的经济问题。近代以来,魏源、龚自珍等开始看到教育对改良社会和国家富强的作用。洋务派张之洞等人提倡“新教育”、“自强”、“求富”。康有为建议国家也应大量筹集教育经费,并“鼓励绅民,捐创学堂”。孙中山、蔡元培、黄炎培等人提出发展教育促进国家富强的主张。陶行知对教育与经济的作用、教育与生产发展等也发表了有价值的看法。

1.靳希斌主编《从滞后到超前》一书,向人们揭示了20世纪教育经济学研究在中国鲜为人知的开端,并介绍了代表当时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最高水平的三个研究者及其著作。邰爽秋的《教育经费问题》和陈友松的《中国教育财政改造》对中国上世纪20、30年代的教育经费筹措、分配和使用问题进行了研究。邰爽秋在文章中不仅阐述了教育机会均等、广开教育经费筹措途径、统一教育经费行政等思想,而且开创性地提出了教育经费独立的八个办法,包括确定教育基金、划分教育税源、预算制度独立、加税权力独立、征收机关独立、保管机关独立、用款权力独立和审核机关独立。古的《中国教育之经济观》分析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教育与生产的关系,认为当时教育与生产的关系脱节,提出要切实考虑居民的经济能力,提供适合生产需要的教育。古还采用问卷调查了中山大学本部、预科、附中、附小学生私人教育支出结构及其数量。古的研究涉及到教育的经济效率,提出教育者应当在经费、劳力、时间与机会方面谋求最小限度的浪费,在生产的效能与事物的利用方面取得最大限度的经济效果。

教育经济学研究在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曾出现过萌芽,但由于后来连年的战争,教育经济学并没有在当时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普遍的观点认为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其系统的介绍和专门的研究在中国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出。

从20世纪80年代教育经济学学科在我国建立以来,教育经济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内容涉及到了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中的各方面、各层次的经济问题,其中许多成果在政府的教育管理决策中得到了运用。

2.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按照考察的层面和角度,教育经济学可分为宏观的、微观的、结构的、制度的四个研究方面。宏观的教育经济学着重分析教育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关系、教育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教育投资与财政收支的关系。微观的教育经济学研究着重运用教育投资的投入产出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收益分析研究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受过教育的劳动者报酬确定的依据、教育单位的规模经济、家庭教育支出的变动趋势等问题。结构的教育经济学是对教育的区域结构和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合理比例关系问题的研究。这两类结构又同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就业结构和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关。制度的教育经济学研究着重分析教育经济方面的制度环境、制度条件,以及在制度结构上所引起的后果。

3.王善迈以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作为研究工具,研究教育中的经济问题,逐步形成了他独特的教育经济学学术思想,其中具有重要创新价值的思想主要体面在以下五个方面: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与教育体制改革、教育财政和教育财政制度、教育成本与效率、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

在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与教育体制改革方面,王善迈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运用公共产品理论界定三级教育服务的性质及其适用的资源配置方式;二是教育服务不应市场化;三是对民办学校分类管理。

在教育财政和教育财政制度方面,其主要思想如下:一是教育经费单列;二是改革高等教育拨款制度;三是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四是探讨公共财政框架下的教育财政制度。

在教育成本与效率方面,王善迈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在现行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制度下,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将大学财务会计信息经过调整转换成教育成本的计量方法;他从高等教育服务是准公共产品这一定位出发,认为学费是高等教育服务成本的分担和补偿,学费的标准应由政府制定;他设计了人、财、物资源利用率的各单项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以教育资源投入替代产出质量的评价方法,提出和分析了教育资源投入的数量和质量、学校规模经济、教育和学校管理制度等因素对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同时为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在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方面,他提出要明确界定教育经济学的对象、方法与学科性质;他疾呼要重视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他主张中国学者对舶来品要从中国实际出发进行理论创新;他主张对计量模型要视其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方法。

4.在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上,张楚廷先生反对功利地对待教育。他认为教育是人的生活必需品,“教育是自己的需要,人或人群自身的需要。”“人并不只是为‘吃喝穿住’而活着,人活着,就想让自己的本性(可获得性、可自反性、可发展性)显示出来,教育直接产生于这种本性。”“从仅仅发自人的心灵最深处的东西那里,往往看不到任何的功利,如艺术,如文学,如那些艺术般的最抽象的科学。”张楚廷先生基于人性自由发展的教育理念是否排斥市场?市场是否就意味着金钱?市场机制引入教育是否就意味着教育本真意义的丢失?

何谓市场?为何有市场?是因为有人的需要。有市场就有人的需要;有人的需求与愿望的地方则有市场。张楚廷先生有过这样的论述:“是什么让社会感到了发展旅游的需要?是人,人需要去观赏大自然的美丽和人类自己留下的灿烂文化,人需要游览和观光。需要的人,付诸行动的人多了,人的这种感觉才让社会感觉到了,这才有旅游业。……体育怎么成了产业,广而言之,还有了文化产业,为什么?因为有了市场,实质是有了人的需求。“市场起源于人的需求。反观教育呢?同样也是起源于人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市场和教育不仅不相排斥,而且从起源上来说是一致的,二者相容相切。

5.潘懋元先生创造性地提出教育的两条规律(即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和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中,他将正确处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作为教育的外部规律的重要成分之一详加论述,并以此贯穿于他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中。他提出,“教育必须与社会相适应:一方面,教育要受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所制约;另一方面,教育对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起作用,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在这里,他将经济置于政治、文化之前,表明了他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与经济关系的新认识。就高等教育发展而言,“最基本的制约因素是生产力与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因素。……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与速度、专业的设置与课程的选择、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的教学内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无不直接受生产力与科学技术所制约。”而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教育,要求教育为其服务。事实上,教育本身具有巨大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劳动力的再生产,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把一般劳动力培养成为具有一定的生产知识、劳动技能、有觉悟、有文化素养的特殊的劳动力,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教育经济学论文:我国2000―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综述

虽然我国现阶段尚没有专门的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机构和组织,但广大成人教育研究者对于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步伐从未停止过,进入21世纪以来,无论是在研究深度还是内容创新上都有了较大进展。这期间的一系列著述,研究探讨了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000―2005年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概述

1.成人教育经济学基本理论。对于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的讨论,集中于马克思教育经济思想和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人力资本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整个理论学说中,有着十分丰富的教育经济思想。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国内一些学者也开始关注成人教育经济学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的关系。王显润认为,教育经济学源于“人力资本”理论,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即人力资本理论。李志远、朱建文著述的《成人教育经济论》,也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作为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指出“人力资本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思想派别,也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阐述成人教育与经济二者的关系,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之一。经济是成人教育发展的基础,成人教育促进经济的发展,二者协调发展则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成人教育通过培养、培训各类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积极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其经济功能。 同时成人教育应该从更新服务观念、拓宽服务渠道、改进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升其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然而,影响成人教育经济功能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教

育投资、教育内容和教材教法是三个主要方面,成人教育应从“教育投资的社会性与市场性,教育内容的职业性与实用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着手,最大限度地发挥成人教育的经济功能。

2.成人教育经济效益与投资。宏观教育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教育的经济效益。成人教育的多重功能,形成了成人教育的多重效益。总体上可分为精神上的效益和物质上的效益。成人教育的经济效益又可以分为两大类:社会经济效益――经训练的劳动者,在社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

富,增加国民收入;个人经济效益――受过教育的劳动者个人能得到更多的劳动报酬。

我国成人教育的投资机制,体现并遵循了“谁投资,谁受益”或“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成人教育消费的主体――成人教育服务的购买者――势必成为成人教育投资和受益的主体。受教育者支付的学费已经成为成人教育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投资成人教育(此处的个人投资成人教育指个人为接受成人教育服务而支付的费用)收益研究,成为近期成人教育投资收益研究的创新点。利用经济模型和数据统计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的供需模型,进而分析个人教育投资收益率,虽然没有明确指出研究对象是特指个人投资成人教育的收益,但就其研究对象而言,则完全涵盖了成人教育投资收益这一部分。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多元办学主体投资,共同开发成人教育资源的要求与趋势日渐迫切。研究成人教育的办学收益,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必然。在研究中,学者们将办学单位的经济收益称为微观效益或内部收益,指出高等教育投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更佳的社会效益(当然也包含了经济效益);获取适当的经济效益对于促进成人教育发展是有益的。此外还探讨了成人教育规模与效益、质量与效益、办学成本与效益以及效益分配与成人教育发展等问题,指出应建立科学的成人教育效益观,确保成人教育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的持续健康发展。

3.成人教育与社会经济结构。成人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经济产业结构决定着成人教育的专业结构,成人教育的程度结构要适应经济部门的劳动技术结构,成人教育的管理结构要适应经济体制结构,这是成人教育内容创新发展的动力。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主体是市场,但是,由于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特征,其资源配置不可完全依赖市场运作,政治结构也影响到成人教育的资源配置。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促使成人教育根据供求情况,调整成人教育资源在部门与空间等之间的转移,最终实现成人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最大化。结合个案研究,有关学者对于城乡成人教育资源的科学化配置进行了研究。

4.成人教育与知识经济。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大发展,围绕根据知识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我国经济发展略,研究知识经济时代成人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成为一些学者跟踪的重点。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我国

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培养人才和促进知识增长的作用,正确认识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研究新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与知识经济发展的基本点。

在知识经济时代加快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是以知识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基于此,我国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了知识经济时代成人教育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规律,成人教育与经济是怎样在辩证统一关系作用下,发挥能动作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经济对于成人教育是机遇也是挑战,成人教育要在办学思想和观念、教学方法与方式上进行变革,树立终身教育观念,发展成人教育,服务经济建设。

现代社会科技成果的层出不穷和广泛应用,导致经济结构、就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变化,使社会流动成为一种普遍的、重要的社会过程,而成人教育是影响并促进这一社会过程的最主要、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成人教育通过使潜在的劳动能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能力,促成各层次人才的流动,通过优化成人的人格和个性而促成成人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通过多学科、多门类、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创设成人社会流动的条件,通过职后继续教育和培训提升成人的社会及经济价值。当前我国各类人口流动的特点和趋势,赋予我国成人教育以新的使命,成人教育将通过发挥引导各类人口流动取向、提升各类人口社会流动的智能素养、促进各类人口的有序流动、协同开展各类人口的教育培训等功能,实现并提升社会人口流动中的成人教育经济价值。

5.成人教育与现代企业培训。人力资源开发和企业教育与培训,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征。成人教育在参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进行成人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城镇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解决等对产业进步、企业发展及完善劳动力市场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对成人教育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重要途径”、“与普通教育形成互补,促进人力资本保值增值”等观点达成共识的同时,也探讨了成人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 提出了关注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和老年教育的问题。

6.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为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远程开放教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我国组织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时,对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也日益深入。一系列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制约远程教育发展的“规模――质量――效益”关系。丁兴富在其《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研究》中,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例,研究了远程教育的成本核算、投资效益以及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相应经济数据的比较。冯少舟的《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一文,讨论了远程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也指出了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滞后远程教育本身发展的原因在于经济理论工作者和远程教育理论工作者缺乏联合。结合成本与效

益评价,提出提高远程教育办学效益的几个经济学问题。

在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上,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经济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

7.农村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论述了农村成人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强调农村成人教育对农村经济建设的作用是农村成人教育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指出了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农村成人教育对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农村成人教育经济价值,合理调整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等等,担负着重要职责。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建设和谐现代新型农村,农村成人教育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2000―2005年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特点与缺失

归纳分析过去6年对于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围绕经济政策、经济热点、经济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一大特点。沿着归纳现象――提出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的基本路线,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了成人教育与知识经济、成人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成人教育培训与农村经济发展等成人教育经济学的应用研究占到绝大多数。由于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特殊属性(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等),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比较广泛,有一些创新点,例如对成人教育培训与人口流动的论述等。从数量、宽度、创新性和实用性等要素来看,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有了较大进展。

尽管成人经济学研究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较丰硕的成果,但是理性地思考,我们会看到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从理论基础到实践应用还没有做到真正成熟,从研究内容到研究方法也不够健全,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

1.微观探讨多于宏观研究。对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大多基于某一点展开,结合实践进行论述,而从建立“成人教育经济”学科的广度与成人教育经济学的宏观角度的研究则较少。尚未有完全以“成人教育经济学”为题的完全意义上的研究专著出现。

2.深度研究尚待加强。在众多研究成果中,一般思辨占了较大比重,而且重复性研究也较多。能像“教育经济学”研究那样宽基础、重深度,是人们对“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期待。

3.一部分研究成果带有“教育经济学”痕迹,因此,对于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尚需从实质上、根本上对成人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规律以及作用等方面做大量深入的探究。

4.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需要团队协作和领军机构。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快速发展,为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应该在一面旗帜统筹下协调研究方向与重点,避免低层次的重复建设。也呼唤像“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这样的机构与团队的出现,为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发展进行引领与谋划。

教育经济学论文:教育经济学进行实证分析的泥淖

1 教育经济学进行实证分析的必要性

1.1 科学客观性的要求

科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其客观性,尽管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流行对西方现代哲学体系所崇尚的客观性形成了颠覆性的挑战,但是客观性作为科学的一种本质属性始终以主流姿态影响着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客观性不仅有利于我们确证科学的可靠性和确保实践的坚定性,而且有利于我们秉持执着的信念不至于陷入怀疑论和相对主义所宣扬的不确定性。教育经济学作为教育学和经济学两门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要努力增强自身的实证倾向,向科学的客观性靠拢,以提高教育经济学的价值、政策影响力和现实解释力。实证主义的目的就是希望建立知识的客观性,实证分析的过程也就是寻求客观性的过程,实证分析对客观性的追求和所采用的客观分析方法对教育经济学满足其客观性的需要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路径。

1.2 学科发展的需要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基本的理论假设和前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经验归纳或二者的结合来建立自身的理论体系。如古典经济学是围绕其“估价理论”和“一般均衡”假设为基础,综合逻辑推理和经验归纳建立其精密的理论体系的。教育经济学目前的理论多是经济理论在教育领域的迁移,且一些结论缺乏经验和证据的支持,教育经济学要想成为一门理论严密、论据充实、说服力强的社会科学就必须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实证分析要求一切以经验为依据,规律的探寻要来源于经验的归纳,还要经得起经验的检验。实证分析所体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多采用的自然科学式的观察、实验方法可以为教育经济学理论提供相对合理的假设和数据支持,这将有利于教育经济学显示出更多的说服力和更小的主观性,进而促进教育经济学学科的发展。

1.3 政策制定的需要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观点,理论的价值体现在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上,教育经济学要努力进行规范分析以增强其服务实践的能力,否者就会成为空中楼阁而丧失其存在的意义。而实证分析是规范分析的前提,缺乏实证分析的理论将会导致规范分析的无力和失误。此外,抛开一门学科的理论是否有必要为实践服务的争论,教育经济学也需要进行实证分析来增强自己的信度和效度,因为,一旦欠精确的教育经济学理论被政策制定者纳入其政策分析视野之内,将会对公众的利益造成损失。

2 教育经济学进行实证分析的困境

第一,理论假设客观性的证实困难。一方面,当前公认的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假设和前提是教育的经济价值和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和经济存在影响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证实,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作为教育经济价值的核心论证的人力资本理论受到了诸如筛选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社会化理论等的一系列挑战。新时代,教育的经济价值需要更有力的实证支持,尤其在各影响向度的程度方面,如教育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个人就业、教育在当前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教育是否有利于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实现了公平的社会收入分配等。另一方面,教育经济学的内容过分依赖经济学的一系列假设(如估价理论、外部性、一般均衡等),这就涉及到经济学假设客观性的证实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密切关注经济学在客观性方面的发展,比如经济学方法论和计量经济学的最新动态。如此,将加大教育经济学实证分析的困难。

第二,进行实验研究的困难。首先,教育(下转第59页)(上接第4页)经济学的许多变量难以做量化考察。如在教育的投入方面有:教师的经验和努力程度;学生的兴趣、情感和态度;学生之间、教师之间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互影响等。在教育的产出方面有:如何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如何区分不同学生的质量;如何量化学生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在教育供求方面,制度对就业的影响如何量化;期望和性格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最终的就业选择;劳动力市场上不同质量毕业生的加权问题等。其次,教育经济学的变量难以操纵。社会科学大都涉及人的研究,人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将无法准确地进行实验操作,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和经济的关系以及教育的经济问题,学生发展的不成熟性和教育过程的复杂性都将使操纵变量的难度增强。最后,相关变量难以控制。例如,如何排除天赋、家庭背景、文化、制度和时间选择(即期和长期)对教育产出的影响等。

第三,进行经验检验的困难,主要是收集和处理数据问题。首先,教育经济学所使用数据比较过时,数据来源的代表性、准确性差。在我国更是缺乏全国性权威机构的统计数据,研究者大都根据自己研究目的自行组织人员和策划方案来收集数据。其次,数据处理方法的选择对结果影响大。采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得出迥然不同的结果。教育经济学在方法选择方面难度较大。再次,缺乏科学的态度,存在用数据证明先验观点的倾向。最后,统计数字很少能与教育经济理论中产生的概念完全吻合。

第四,经济学模型的适宜性困难。构建经济数学模型是经济学进行实证分析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教育经济学是教育学和经济学非线性交叉而产生的独立学科,其研究方法不能完全照搬教育学或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目前不少学者站在经济学的立场上认为,教育经济学属于部门经济学,教育经济学主要是用经济学的规律和理论,以及经济学的计算模式和方法,观察研究教育部门的经济问题、经济现象、经济规律,使经济理论和经济规律在教育部门得到具体运用和实现,不必过多地考虑和运用教育的理论和规律。①然而,将经济学模型简单地运用到教育经济学中会遇到一系列适宜性困难,盲目的套用经济学模型会遭到研究者和现实问题的责难和诟病。就那简单的供求局部均衡分析来说,将学生定为教育产品忽视了学生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学费是受教育者向学校缴纳的货币性费用,不能涵盖学生接受教育的全部成本,不能将学费简单地视为价格;最值得警惕的,经济学模型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基础这上的,这些假设在教育学领域中的适应性需要研究者保持科学的谨慎态度。

第五,理论预见和政策分析的困难。一方面,对教育产出的考察由于其滞后性和持效性需要在较长的时间范围进行,但长期的考察会又受到受教育者自身发展变化和周围各种潜在因素的影响,这使得教育经济学无法提出精确的理论预见。另一方面,无法直接测量教育经济政策和行为的一系列后果,只能从一段时间的行为变化中进行推测,这又导致了政策分析的困难。

教育经济学论文:中国教育经济学内部的冲突与平衡

1 中国教育经济学内部的冲突

1.1 教育目的和经济目的的冲突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虽然现存的教育目的存在培养“道德理性人”、“生活自然人”和“现实社会人”等不同的价值取向,但教育的最终目的仍是培养出一定的符合特定理想目标的人。然而,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之间进行分配。①经济的目的是如何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教育目的的理想性和经济目的的现实性直接促使了教育经济学内部理想和现实冲突的生成,这表现为在教育领域中追求教育公平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冲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与专业技术培训的冲突;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大学自制的冲突等。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冲突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及教育领域内的经济现象和规律。多数国内学者认为,正因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是教育与经济相关的领域,故它的研究更多应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②虽然目前的大数学者在具体研究方法上都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但教育经济学在现有理论构建和具体研究中还是难以摆脱简单用经济学方法来分析教育问题的顽疾。教育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冲突突出地表现在把教育问题或教育过程简单地看作经济问题或经济活动,进而完全用经济学方法来处理教育经济问题。

2 中国教育经济学内部冲突的原因分析

2.1 学科性质的交叉性

教育经济学滥觞于西方经济学的人力资本理论,而中国教育经济学学科的研究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从对改革开放初期对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引进发展到今天以中国国情为土壤的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越来越多地从部门经济学向交叉学科性质转换。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教育学与经济学相交叉融合的学科必然面临着将教育学与经济学两门不同的学科进行交叉整合的问题,这些问题容括了从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到内容体系和具体论点的各个方面,需要对这两门学科进行非线性的交叉和综合是引发上述冲突的根源。

2.2 研究主体专业背景的差异

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和教学主体大多是教育学和经济学学者,伴随着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设立,中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队伍的专业背景不断扩展到管理学、统计学等学科。不同学者基于自身的专业背景在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内容体系等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分歧。如经济学者认为,教育经济学属于部门经济学,应该用经济学的方法、经济学的逻辑和经济学的理论来进行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一些学者甚至基于经济学的“显学”地位蔑视其它学者的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而教育学者大都坚持教育经济学属于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最终要为教育服务,并抨击教育过程的经济化,提出要重视教育学在教育经济学中的价值规范作用。

2.3 学科发展的欠完善

教育经济学在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的推动下于20世纪60年代初步形成,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才被引入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教育经济学在取得了一些成果的同时,仍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研究对象和边界模糊;缺乏独立的范畴和相对严密的逻辑体系;没有较为完整、独立的理论。”③此外,教育经济学在研究过程中存在偏重定性研究、缺乏自主创新和研究不规范等问题。教育经济学学科发展的欠完善不仅造成了其内部的冲突和分歧,而且还削弱了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地位和现实的解释力与影响力。

3 中国教育经济学内部冲突的平衡

3.1 研究价值取向的确立

确立正确的价值研究取向是平衡教育经济学内部冲突的基石,价值取向的关键是为谁服务的问题,正确的教育经济学研究价值取向的建立有利于平衡教育目的和经济目的的冲突。教育经济学所涉及的问题既有宏观层面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有微观层面学校的有效运行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所以,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价值取向不能简单地确立为为经济或者教育服务,而是要基于相应的研究对象确立不同的研究价值取向,因此,教育经济学正确的研究价值取向是:在宏观层面的研究主要是为经济服务,而微观层面的研究主要是为教育服务,且在宏观和微观领域都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权衡问题。

3.2 不同研究者的对话

不同学科背景教育经济学研究主体之间的对话、交流是平衡教育经济学内部冲突的主要途径。教育经济学研究队伍的专业背景的多学科性一方面加大教育经济学内部的冲突和分歧,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队伍。教育经济学要想成为一门既不从属于经济学,也不从属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更好地为教育和经济服务,不同的学者就应该抛开其专业背景的立场和视角,真正从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发展来研究教育经济学。经济学者要摒弃其用“硬科学”眼光来看待其它学科的立场,在研究注重教育规律;教育学者要抛开对教育问题进行经济学的偏见,在研究中主义经济学方法和理论的运用;其它专业研究者要努力在研究教育学和经济学的基础上结合其学科背景丰富和发展教育经济学的理论。

3.3 学科理论的创新

教育经济学学科理论的创新是平衡教育经济学内部冲突的有效手段,因为新的理论有更强的时代性和包容性,也可以给教育经济学注入心的活力。理论创新要求研究者在确立正确的研究价值取向之后,不断加强研究者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并在借鉴国外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教育和经济实践,挖掘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经济思想的内核,进而以内核为中心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设的教育经济学。进行教育经济学学科理论创新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端正研究态度,改善研究方法;二是深入研究国外理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三是关注时代、实践话题,加强本土化建设。

教育经济学论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种教育经济学视角探析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学校教学追求的目标,本文笔者试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探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问题。笔者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主要从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诸因素入手,将这些因素进行有机整合,同步推进,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率教育经济学

21世纪是以信息科技为主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飞速发展,社会的分工也越来越细,人们之间更强调一种分工合作,信息流通量加速,在这种节奏紧密的生活中,谁能把握机会,提高办事效率,往往意味着谁就能取得成功。因此,提高办事效率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首要条件。课堂教学作为教育事业的前沿阵地,也应适应时展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要探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首先就应该考虑清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因素有哪些?本文笔者从构成课堂教学诸因素着手考虑。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无非涉及到人力、物力、财力三个方面,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资金投入

资金投入是课堂教学正常进行的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学校只有在拥有足够的资金的情况下,才能聘请教师、购买教学仪器设备、改善课堂教学环境等。资金投入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首先资金投入是否足量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其次,资金投入要用在点子上。当前各种腐败现象蔓延,教育这块神圣领地也被无情地侵染。于是,在教育界各种贪污、挪用公款、滥用职权、因公肥私等腐败现象也屡见不鲜。最后,资金的管理以及流通是否合理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资金管理和流通是否合理是关系到资金能否充分、及时地利用的有效条件。如果资金不能被及时地运用,那么势必拖延教学时间,造成时间的浪费,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师

教师是课堂教学组织者、实施者、主导者,其多重角色表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可以说教师因素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首要因素。教师的知识能力、教学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操作能力等都会对教学效率产生重大影响。

三、课堂教学硬件设施

课堂教学硬件设施是保证课堂教学正常进行的物质资源,包括课桌、黑板、粉笔、教科书以及用于课堂教学的各种仪器设备等,这些都会对课堂教学效率产生影响。课桌、黑板的好坏,粉笔的色彩,教师面积大小、光线昏暗程度等关系到能否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关系到能否使学生安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这当然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中小学基本上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甚至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的中小学,随着国家教育扶贫工作的扩大和进一步落实,也都为教学工作配备了多媒体设备。然而,实际情况是绝大部分中小学只是将拥有多媒体教学设备作为学校评估的硬性指标,只是充当摆设而不能“物尽其用”。与其他的硬件设施相比,多媒体教学设备价格昂贵,耗资大,怎样才能“物有所值”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四、潜在因素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还受到一些潜在因素的影响,如班风、课堂气氛、座位排列方式、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等。总之,对课堂教学效率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上几个方面,而这些因素的前提是以财力得到保证的情况下产生的。针对以上这些因素,在实践中我们如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保证资金的有效投入。资金的有效投入是保证课堂教学正常进行的物质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物质保障。所以这一工作至关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保证资金的有效投入呢?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多渠道地筹集资金,保证资金的足量供应。教育投资是多方面的,包括国家财政拨款、社会投资和受教育者家庭或个人投资。其次,资金要合理分配。在保证用于教育的资金足够之后,我们要将他们在教育内部进行合理的分配。最后,要对资金进行有效管理。资金的有效管理意味着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一方面我们应该建立一套合理的监督机制,从而保证资金合理的流通;另一方面,要与一批具有较高管理素质、能高瞻远瞩的管理者,这样能使资金更加有效、合理的流通。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因素,是课堂教学的“指挥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得如何,他们自身的教学能力如何等都会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影响。所以,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主要途径。要做好这项工作,在现实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教师接受再教育提供方便。

3、保证先进教学仪器的充分有效利用。教学仪器的使用主要是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并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仪器的充分有效利用直接关系到教学效率的高低。因为教学仪器设备是教育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投资在教育内部合理分配的结果。如果教育投入不能得到足够的产出的话,那么教学效率必然会降低。所以,一旦教学仪器设备已经具备了,那么提高效率的关键就在于将它们有效利用起来。。

4、创设一个优良的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包括多种因素:校园风气、班级风气以及课堂气氛。校园风气包括有形的诸如各种宣传栏、各种科学标语;还包括各种无形的影响,如该校辉煌历史(包括各种优秀的教学成绩)。班级风气是衡量一个班级的主要参照标准。一个团结的班级、一个好学的班级、一个活力十足的班级等等,他们的教学环境肯定是不一样的。课堂气氛主要是通过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课堂气氛活跃。在一个优良的教学环境下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其中,将学习与生活、学习与体验更好地结合起来,这样也就更好地体现了教学的时代目标,无疑也会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将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有机整合。这些环节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