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艺术

电影艺术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ilm Art

杂志简介:《电影艺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528/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别策划·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与中国电影、实验电影研究专题、影艺观察、电影批评、访谈录、理论研究、视与听、影史影人

主管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电影家协会
国际刊号:0257-0181
国内刊号:11-1528/J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58
复合影响因子:0.82
总发文量:2071
总被引量:13329
H指数:30
引用半衰期:10.2813
立即指数:0.0529
期刊他引率:0.983
平均引文率:7.4706
  •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几个问题

    作者:金元浦 刊期:2016年第03期

    当代世界的文艺理论、文艺社会学、文艺心理学以及美学研究无不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影响。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历史上其他文艺思想的根本区别之一,就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一些重要思想是从政治经济学和哲学入手的,但以往的研究往往忽略了马克思主义尤其关注文艺与经济的关系。

  • 人道与生态:2015年世界纪录片发展态势研究

    作者:张同道; 喻溟 刊期:2016年第03期

    2015年世界纪录片面临一场变革:公共广播重塑信任、商业媒体强化公共价值、新媒体继续发力引发传播革命。国际社会面临共同的议题:欧洲难民潮、巴黎恐怖袭击、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球气候变化等。"人道"和"生态"成为2015年世界纪录片的核心词汇。

  • 市场变革与艺术表达:2015年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报告

    作者:樊启鹏 刊期:2016年第03期

    2015年,中国纪录片市场平稳运转,产业发展较快。专业纪实频道整体投入量收缩,内部市场格局出现重大调整。海外推广整体表现不佳,全年签约额及输送小时节目数量均较之上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纪录片市场产品分化明显,纪录片营销进入4.0时代。

  • 回看台湾纪录片20年:从街头到院线的沿途风景

    作者:谢以萱 刊期:2016年第03期

    本文梳理了台湾地区纪录片的发展概况,特别是近20年在整体政经环境改变、台湾电影在市场上的萎缩之下,纪录片在因而获得的空间中如何趁势茁壮,不论在议题的挖掘,或是美学的尝试,更重要还在于将纪录片推展至院线的努力与突破,有助于理解台湾纪录片的实践于创作、营销与受众端之间的三方互动情况。

  • 游戏规则和商业意识——新世纪奥斯卡获奖纪录片研究

    作者:赵谦 刊期:2016年第03期

    新世纪以来,奥斯卡获奖纪录片的戏剧化趋势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取得商业成功。但对纪录片来说,社会责任感理应受到赞赏。如何平衡纪录片的社会责任、人文内涵和商业价值,也许是奥斯卡奖纪录片还将面对的课题。

  • 《哪一天我们会飞》:类型化表达下的青春叙述

    作者:李莉 刊期:2016年第03期

    《哪一天我们会飞》作为华语校园青春片中香港地区的代表作品,充分遵循了二元对立性叙事策略、小清新美学风格、怀旧氛围等类型元素。同时又通过对青春体验的景观化展现、重返童真与高扬梦想的主题设置,在推动戏剧矛盾和解的同时,试图完成对当下香港社会问题的想象性解决,并提供一种意识形态和解的独特方式。

  • 《荒野猎人》:自然是一面镜子

    作者:郭如冰 刊期:2016年第03期

    本文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探讨《荒野猎人》中,除了壮观逼真的视觉效果之外,创作者想要表达的各层内里涵义。自然是一面镜子,映出的是创作者内心的丰盈或空虚,也是创作者和我们共同所处的这个充斥着电子设备、虚拟现实、虚拟身份的"去人性化"的时代。

  • 《叶问3》的力道:技法与文化

    作者:张侃侃 刊期:2016年第03期

    近日,《叶问3》卷入票房造假风波,再次证明电影艺术同资本、社会的重合与纠葛。本文主要关注两个问题:本片在电影技法方面有哪些得失?本片在文化语境中的定位是怎样的?《叶问3》是粤港武术与华人文化延长线上的一个节点,其电影语言有趣却规矩,包含大众化、社会性的观点;同时也由于它的事件性,映照出电影的两难。

  • 《我不是王毛》:商业语境下“抗战主旋律”的另类书写

    作者:刘扬 刊期:2016年第03期

    中国电影三大主要形态之一的主旋律影片,在时代的发展变化中逐渐突破狭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局限,实现着向"时代精神"靠拢的嬗变。《我不是王毛》是对其内部类型"抗战题材"的另类表达。

  • 《火锅英雄》:从乡愁到类型神话

    作者:张衍 刊期:2016年第03期

    《火锅英雄》源自导演对故乡的眷恋,片中的重庆成为乡愁的投射,而影片又出于类型片的需要简单、粗暴地建构了一个贫富、正邪两立的关系,它使重庆的现实感褪去,进入了类型神话的场域。

  • 发现“实验”民族志电影

    作者:李淑娟 刊期:2016年第03期

    本文回溯了电影史上的实验民族志电影实践,在人类学和电影美学发展的后现代主义背景中探讨实验民族志电影的文化呈现功能,寻找社会研究方法与实验美学的结合点,集中探讨了文献汇编式和自传体式两种典型的实验民族志影像。

  • 观众身体互动参与影像叙事表达体验

    作者:张啸 刊期:2016年第03期

    数字移动媒体将观众的身体参与引入影像叙事表达体验,通过观众身体的行为"再媒体化"影像,以互动方式改变传统影像的景框、构图、空间、剪辑形式等,让观众能够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故事,参与创作个性化影片,构成新的个性化互动影像叙事表达体验。

  • 在线评价、电影异质性与票房收入——基于2014~2015年177部国产电影数据的检验

    作者:刘正山 刊期:2016年第03期

    本文通过对2014-2015年国内公映的177部影片数据进行分析,在验证在线评论作用的同时,得出了一些与既往文献不同的结论:"水军"会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扰乱评分结果,但总体上并未过分偏离;人气作用大于评分;在线评分对电影票房的影响显著。

  • 院线:结构、绩效与整合

    作者:夏卫国; 武建勋 刊期:2016年第03期

    本文通过经济学的SCP分析范式对中国电影院线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中国电影院线市场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内容进行梳理,得出中国电影院线市场发展的基本态势。

  • 少数民族电影导演“作者表述”范式

    作者:谢婉若 刊期:2016年第03期

    21世纪以来,一批少数民族出身的本土电影导演自觉担当起对本民族文化的表述,并形成了表述自我的"内视"风格,此种现象视之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作者表述"。"作者表述"是一种文化主体回归的启蒙: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从被表述转换为自我表述,从由来已久的"他者窥视"转向"自我内省";具有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转型为真正意义上的"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