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杂志 部级期刊

Journal of Electrical & Electronic Education

杂志简介:《电气电子教学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487/T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电子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电子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教学方法、电气工程、电子信息、实践教学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科电工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电气信息类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东南大学
国际刊号:1008-0686
国内刊号:32-1487/TN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电子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1.01
复合影响因子:0.69
总发文量:2993
总被引量:14031
H指数:37
引用半衰期:5.3176
立即指数:0.0706
期刊他引率:0.883
平均引文率:3.6617
  •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

    刊期:2019年第01期

    说明1.本标准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教育认证。

  • 融合“互联网+”的“微学习”评价平台构建

    作者:李霞; 亓雪冬; 张冬至; 周兰娟; 任旭虎 刊期:2019年第01期

    我校“电工电子学”课程是非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为能够真实全面的反映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提出基于“互联网+”的“微学习”过程性评价方法,利用思维导图梳理课程中知识点,设计实现了过程性评价平台。

  • 留学生“语音信号处理”课程全英文教学初探

    作者:邓立新 刊期:2019年第01期

    随着我校留学生教育的开展,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语音信号处理”专业课程,我们采用了全英文的教学模式。本文从“语音信号处理”课程的特点以及留学生的专业学习背景出发,在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式的探索、学业成绩的评估等几个方面,对“语音信号处理”的全英文授课进行总结和探讨。

  • 基于电感磁芯材料饱和特性的指标点达成度智能评价

    作者:旷怡; 段斌; 杨宇佳; 吕梦平; 吴俊锋 刊期:2019年第01期

    针对目前高校工程教育认证中有关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度评价中“算分法”存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以证据为中心的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评估模型,以研究电感饱和对电流和电压纹波的影响为例,基于贝叶斯心理测量模型搭建了熟练度模型、任务模型和证据模型,依据贝叶斯网络推理,有效实现了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度的智能评价。最后,在贝叶斯网络分析软件Netica...

  • 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工程教育改革刍议

    作者:赵军辉; 黄德昌; 展爱云; 聂逸文; 高新诚 刊期:2019年第01期

    本文围绕“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研究分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卓越工程创新人才的需求,针对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工程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研究探索了地方高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模式,对推动我国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研究生课程教学探讨

    作者:汪可友; 李国杰 刊期:2019年第01期

    本文针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课程开展多方面的教学探索,立足于培养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中心,启发学生在课堂上以项目为核心,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自主学习,通过精心设计的与知识点配套的编程作业环节,以团队开发为形式的综合项目研究代替传统考试,提升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科研精神及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以上教改探索达到了较好的教...

  •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作者:堵国樑; 黄慧春 刊期:2019年第01期

    “模拟电子电路”是工程实践性较强的电类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对课程体系和实验方式方法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以集成电路为主线,以应用为目的”的课程体系,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便携式多功能实验平台为支撑,通过理论教学、课堂实验、课程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了学生理论综合实践创新能力。

  • 本-硕-博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的研究和探索

    作者:罗清华; 彭宇; 彭喜元; 王翥 刊期:2019年第01期

    本文介绍我校开展的本-硕-博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的研究和探索,结合学科特点,以仪器测控类专业基础课“误差理论与测量数据处理”为载体,开展本-硕-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和探索,完成基于一体化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和考核体系的构建研究。

  • 基于MOOC的“模拟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实践

    作者:黄丽亚; 袁丰; 杨恒新 刊期:2019年第01期

    慕课(MOOC)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彰显互联网技术为教育带来的便利。本文以本科生"模拟电子线路"课程为例,探讨课程录制的要点,并基于"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学习数据,对MOOC教学效果进行思考和总结,给出一些改进建议。

  • 基于EDA技术的“数字电路”课程教学实践

    作者:徐红; 贾立新; 吴根忠 刊期:2019年第01期

    本文依据数字电路发展的脉络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数字电路”课程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硬件实现相结合并与基于EDA技术的实现方法联系起来。实践表明,该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建立硬件思维,扎实掌握开发电子产品的重要方法和技术,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从而胜任复杂电子系统的研发工作。

  • 军校研究生电磁兼容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作者:苏丽媛; 马瑶; 陈海林; 郭飞 刊期:2019年第01期

    本文基于“电磁兼容原理与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对面向军队院校研究生的信息类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分别从教学内容的组织、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深层次的课堂互动等方面阐述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和思考。

  • 全信息视角下的信号和信息处理类课程教学

    作者:杨吉斌; 曹铁勇; 赵斐 刊期:2019年第01期

    为了适应“新工科”教学目标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更好地培养电子信息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本文基于全信息视角,分析了现有信号和信息处理类课程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信号和信息处理类课程的分层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进行了课程整合和相应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专业应用导向的“电力工程”教学改革研究

    作者:黄其新; 俞娟 刊期:2019年第01期

    本文结合我院本科生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宗旨,综合考虑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就业方向,以专业知识的应用为主导组织教学活动,围绕工作任务设计教学环节,整合优化各种教学资源,将工程实践引入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效率,改革教学体系,实践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通过该途径引导学生学会做事和做人,为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 实践导向的“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研究

    作者:陈静; 李楠 刊期:2019年第01期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职“电子技术”课程以实践为导向教学改革的几项内容:确定了8个项目为教学载体、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实践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考核方法采用了进阶攻关式考核方法、给出了教师如何备好这样的课程的建议。这样的教学改革,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还使学生学习时目标非常明确,学以致用。通过这样的综合实践,以期给“电子技术”...

  • β对称性对差分电路共模抑制比的影响

    作者:刘彦飞; 代永红; 冯明航 刊期:2019年第01期

    本文分析了差分放大电路三极管电流放大倍数β对称性对共模抑制比的影响,通过仿真获得了单端、双端输出的对称性与共模抑制比的关系。仿真表明,共模抑制比随着对称性变差会降低。5组电路的测试结果和仿真一致。本文对学生理解差分放大电路和共模抑制比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