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电气以及自动化论文

电气以及自动化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7 16:41:29

电气以及自动化论文

电气以及自动化论文第1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理论课程;实训课程;教学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行业发展速度的提高,电气自动化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加大。因此电气自动化人才的培养及教学模式需要跟紧时代脚步而不断创新,培养出更多全能型的电气专业化人才。

一、电气自动化理论及实训课程

电气自动化理论课程主要以文化课为主,是专业技能课程的基础。电气自动化实训课程,是职业院校的专业特色之一,合格的操作技能是高质量人才的重要表现。自动化实训课程是将学生观察、思维、操作、理论应用于实际等能力的综合训练,是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是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及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对于发挥学生自身思维和想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培养一线电气自动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基础课程。

二、提高理论教学实效的措施

(一)为使学生对课程内容理解到位,教师不能只是单纯灌输理论知识,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逐渐深入了解课程内容,对课堂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二)电气自动化理论课程具有系统性及复杂化的特点,所以教师要制定目的性较强的教学计划,发挥好阶段性教学计划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阶段性教学是针对每一单元授课内容所开展的系统性、层次性教学,有利于学生深层次理解理论知识,在规定时间内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进行高效实训教学的策略

(一)设置专业实训课程。通过对实训课的独立设置,保障实训教学的课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电气自动化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二)开展综合实训。开展综合实训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运用电气自动化理论基础知识解决电气自动化实训课程设计中的问题。如在电气控制实训课教学过程中,要提出一些综合性设计要求,适当增加设计难度。确定实训目标时,要重视一些具体的系统工程设计指标,使实训内容更加贴近工程及生产实际,让学生在实验室就开始工程实践操作,而且不仅仅停留在系统功能范围。教学实践证明,实训课安排得好,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还能一定程度上为教师课题研究提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三)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对于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实训教学而言,迫切需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不仅要投入相应的设备,配备理论与实践能力俱佳的教师,还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带领学生投入到电机及电器维修实训等活动中,让学生多接触较为先进的电气实训设备及电器应用技术。对现有设备要进行改革创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量力引进一些先进的设备,制定实训计划,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设备的操作方法,使其在日后就业过程中可以迅速适应岗位需要。

参考文献:

电气以及自动化论文第2篇

关键词:电气工程;培养方案;改革;复合型人才

作者简介:王晓刚(1976-),男,吉林长春人,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副主任,副教授;王清(196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主任,副教授。(广东 广州 510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大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6-0131-02

目前我国电气工程领域有以下两个发展特点:一是随着我国年发电量和总装机容量的逐年增长,未来20年,我国电力工业和电工制造业将持续高速发展,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二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能源技术迅速渗透到传统电工领域,出现了微电网、智能电网等新事物,这对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教育部提出实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高校都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作出修订。[1-7]广州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原有的培养方案已经不适合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从2011年开始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订,经专家评审通过并从2012年开始实施。新培养方案的最大特点是侧重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电力电子等技术开发以及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在新培养方案中开设了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业自动化和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三个专业方向,相应方向的学生毕业后可在电力行业、电气装备制造和应用行业,或者工业自动化设备集成制造行业、自动化设备和技术的应用行业从事电气、电子、自动化产品的研究、开发、集成、管理、安装、检测与维护等技术工作。

二、新版培养方案介绍

本专业课程基本框架设置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以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为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此基础上,第二层次设置专业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分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方向选修课、工业自动化方向选修课、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方向选修课和跨方向公共选修课。第三层次设置集中实践环节,包括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本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允许在七年的弹性学制内完成学业。毕业的总学分不少于164,且各层次课程应满足相应模块的修业要求。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包括通识类必修课和通识类选修课,分别要求达到36学分和11学分。学生至少需获得4个第二课堂学分方能毕业。多余学分可申请以50%的比例折算抵免通识类选修课程学分。在专业选修课程中,要求毕业前必须选修不少于38学分的课程。通识类必修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是本专业全体学生修读的课程,如果考试不及格,按学校文件规定,必须重修。所有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全体学生必须完成的实践环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在第三学年开始选修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或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方向的课程,在相应方向所选修的课程要求至少要分别达到12、9.5及10学分。

另外还建议学生每学期至多选修2学分的通识类选修课程,并选择适当的经济管理类通识课程,以丰富自己知识结构。学生应特别重视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为后续学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开设的课程具体包括:

1.通识类教育课程平台(通识类必修课)

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政治类课程以及大学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等,共36学分。

2.通识类教育课程平台(通识类选修课)

分为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体育艺术类、教师教育类六大类别,要求学生跨学科选修两类以上(含两类)课程,且要求在精品通识课程中选修不少于2学分,与专业相同或相近的课程不计入总学分。通识类选修课要求修满11学分。

3.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

包括专业导论、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机械制图、C程序设计、电路等,共30学分。

4.专业课程平台(专业必修课程)

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共17学分。

5.专业课程平台(专业选修课程——模块课)

电力系统自动化模块包括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调度、电力系统新技术专题、配电网自动化、高电压技术等,要求修够12学分。

工业自动化模块包括电机拖动技术、电力工程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装置及应用、现代控制理论、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系统、电梯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机器人技术、物流自动化技术等,要求修够9.5学分。

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模块包括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分析、智能变电站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智能电网技术、微电网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等,要求修够10学分。

6.专业课程平台(专业选修课程——跨模块课)

这部分课程3个方向的学生都可以选修,要求模块课和跨模块课的总学分至少达到38。包括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电磁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子电路CAD技术、专业英语、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计算机虚拟仪器技术、DSP系统设计与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学科研究方法论等。

7.实践教学平台

包括军训、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电子技术应用课程设计、单片机应用系统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此外,3个方向的学生还要完成相应模块的课程设计,分别为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智能电网技术课程设计,为期均为1周。实践课的总学时为28。

新培养方案各类课程的学分数、学时数及其所占百分比见表1。

三、新版培养方案所采取的改革措施

1.专业方向改革

与原培养方案相比,专业方向作了很大改动,这样做的原因有三:

第一,原培养方案并不分方向,所有学生都只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在专业课程平台的26门专业选修课中自行选课,且要求毕业前修够至少36学分。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这是因为学生对专业方向的把握能力不够,所选的课程不够系统化,导致学生毕业时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内涵仍不明确,从而直接对考研或工作造成影响。

第二,原培养方案的课程侧重于工业自动化方向,电力相关课程较少。然而从近几年我系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进入电网公司和发电厂等电力企业就业的学生每年都占据一定的比例,迫使我系对专业方向进行更合理的设置。

第三,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电子、计算机、通信等信息技术以及能源技术与传统电工技术不断融合,丰富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方向。例如智能电网、新能源技术、微电网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出现要求本专业应及时地调整专业方向。

综上,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将学生分为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业自动化以及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3个方向,学生必须选定一个方向,并在相应的模块课程中修够一定的学分。这一改革措施的目的是使学生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实现个性化发展,毕业时有更好的专业素养,也为学生在电力部门和新能源产业就业打下更好的基础。同时要求学生要选修一定学分的跨模块课,成为宽口径复合型人才。

2.课程结构改革

对比表1和表2可以看出,与原培养方案相比,新培养方案的学分数略有减少,而学时数减少的幅度较大。这是因为学校规定1学分由18学时减少至16学时,如电机拖动技术由原来的3学分64学时(含10学时实验)改为现在的2学分32学时。而专业课总学分的要求几乎不变,从而要求学生修更多门课,接触更多的专业知识,体现了全面发展的原则。

另外,新版培养方案要求学生至少获得4个第二课堂学分方能毕业。所谓第二课堂,即鼓励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第一课堂以外的学术科技、文化艺术、社会实践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课外参加学科竞赛项目获奖、获得专利、、成果技术转让、完成科研课题和社会调查、获得技能证书等均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将学生在第二课堂的活动进行学分量化,与第一课堂学分共同构成综合素质评估体系,更为准确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

3.课程设置改革

由于专业方向的改动较大,因此课程设置上也有较大变化。改动较大的是专业课程平台,增设了多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方向的课程。工业自动化方向增设了电力电子技术装置及应用、物流自动化技术。在跨模块专业选修课程中,删去工业控制总线、电子电路故障诊断技术、楼宇自动化系统等课程。

另外,在课程教学内容上,要求紧跟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动向,对每门课的教学内容都做了优化,保证学生学到最新最实用的理论和技术。

四、结论

电气工程领域的理论和技术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渗透而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方案应及时做出修订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本文对新培养方案做出介绍,从专业方向、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新培养方案将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宽口径复合型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贾文超,张德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7):29-31.

[2]王玉华,陈跃,雷必成,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20):19-20.

[3]胡福年.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3):11-12.

[4]戴宪滨.工程类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6):53,67.

[5]楼冯梁.浅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J].机电信息,2011,(21):221,223.

电气以及自动化论文第3篇

哪些电气期刊容易发表?不管是什么行业,想要获得更好的晋升机会,必须要通过一些方法来证明和提升自己,所以很多人都选择在期刊上这种方法,那么比较好发表的电气期刊有哪些?下面小编就整理了一些,欢迎大家前来借鉴参考。

发表电气设计论文可以投稿到哪些刊物上呢?投稿电器设计论文可以围绕电气安全、电气自动化、电力系统等方向去写,例如“电气自动化控制备的可靠性分析”、“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探讨”等,发表电气设计论文可以投稿的期刊有《华北电力技术》和《电力勘测设计》,两本期刊均可以发表电力设计类论文。

《华北电力技术》(月刊)创刊于1971年,是国家电网公司主管,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和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电工技术类刊物,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在国内电工技术类杂志中具有一定影响力。期刊设置栏目有试验研究、新技术开发及其应用、供用电技术、技术改造、故障分析、综述、技术院校专家建议。

《电力勘测设计》杂志是电力勘测设计行业唯一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类刊物,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承办,本刊为双月刊,逢双月末发行。期刊推广电力勘测设计科研成果,推动科技创新和进步;交流电力勘测设计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以及管理工作经验;促进电力勘测、设计事业的发展。本刊面向全国各电力勘测设计企业、电力产品制造企业、相关行业勘测设计企业及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发行。

优秀的电气期刊还有很多,读者们也可以自行进行搜索,关键是要适合自己的论文风格,这样才会提升自己的文章投稿成功率,对于文章投稿有任何的疑问,都可以咨询我们。

电气以及自动化论文第4篇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主要课程

主要课程有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过程工程基础、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电机与电力拖动自动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信号与系统分析、过程检测及仪表、运筹学、计算机仿真、计算机网络、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系统辨识基础、计算机控制系统、系统工程导论、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自动化概论、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机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工厂供电技术、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系统、单片机与接口技术、PLC技术应用、检测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金工实习、电工实习、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气控制课程设计、毕业实习(设计)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有哪些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电气技术、电力自动化技术、各种电气设备及自动化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能够从事供用电、各类电气设备、电气控制及自动化系统的安装、设计、调试、维护、技术改造、产品开发和技术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电气以及自动化论文第5篇

【关键词】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407.67文献标识码:A

一、新时期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成熟经历了智能控制技术、电子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与革新的过程。将以上几种科学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中来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日趋成熟。电气自动化,是主要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机电器技术信息等诸多领域。发电厂的电气自动化也是如此。电气自动化,主要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和电器技术等诸多领域。发电厂的自动化也是如此。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在功能和结构上开拓了一个广阔舞台。发电厂的电气自动化在我国新时期,新发展形式的引领下必须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需求。当前,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应该是一个集计算机、通信、控制、电力电子及网络等技术于一体的科学的综合系统。这样的系统不但可以完成对单一发电厂的控制,还应更进一步实现对垮流域的几个发电厂实现安全控制和安全监控。

机电或电力产品的不断发展催生了电气自动化,才使得“自动化”一词的出现。但在当时,要实现“自动化”却是由继电器和接触器来完成提前设定好的逻辑和判断功能,使得机器可以按照人的意志来完成工作。即便是这样,这样的设计也促进了电气自动化的变革与发展。也推动自动化技术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可见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以及信息处理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相结合,推动自动化技术发生了质的变化。

二、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1.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与物理方面科学理论联系较紧密

在20世纪后半叶,与电气工程及发电厂相关的工业领域得到了重大的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日益成熟,促进了电气自动化与物理学理论联系日益密切,这是日后电气自动化发展的关键,而且将逐步拓宽到生物学、微电学和光子学中。

2.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对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影响。

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 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为基础的。所以信息技术对电气自动化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支配性。

3.现代智能控制技术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创新发展的影响

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先进的分析方法促使着电气自动化的设计方法快速的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人均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在这种形势的带动下,我国的用电量随之逐年递增。近些年来,因为我国用电量攀升幅度不断提升,致使一些地方用电短缺现象的出现,夏季尤为突出。因为全球变暖,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在夏季居民需要过多的使用电扇和空调解暑,这就增加了居民的用电使用量,致使发电厂的电量供应出现:由于用电量过多而跳闸,发电厂设备在长期工作运行中处于高负荷状态,导致发电、输电设备故障的发生;故障检修不及时等供电服务滞后的特征,为居民的正常用电造成不利影响。

解决这种情况,就需要发电厂的技术设计者和管理组织者,运用智能控制技术,促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发展。因为,发电厂的发电设备并仅仅是一台,所以技术设计者要想做到对机电设备合理进行操作,就要运用现代智能化的控制技术,进行对机电设备的时间、温度以及输电运行状态方面的有效控制。智能化控制技术可以在设备运行时,对输电设备的各项参数实行有效且实时的监控。作为发电厂的发电设备操作人员能事先对标准参数进行设定,如果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其中某台设备出现正常运行,超出了规定时间、规定温度,那么就可以直接将设备停止运行,等待设别温度正常后再进行自动重启,这样在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还有利于增加发电设备工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这样的智能化控制技术有利于发电厂电气自动技术的创新发展。

三、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控制系统的创新设计方案

1.新时期发电厂采用的集中监控的现代管理模式

集中监控方式的优点是运行安全,维护方便,对于监控站的防护要求不高,且系统设计较容易。其缺点则是,集中监控需要将整个系统的各个功能集中到同一个处理器中进行处理,这样对处理器的要求就会相应的提高且处理速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当发电厂的电气设备进入监控系统,便会使电缆数量增加,主机冗余下降,投资成本加大,一些长距离的电缆引入更会对系统造成干扰,影响系统的可靠性,所以这样的集中监控现在管理模式有助于减少对发电系统的干扰,增加发电设备运行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2.发电厂进行远程监控的现代管理方式

发电厂的远程监控方式,可以节约大量的电缆、节省材料、减少安装成本、可靠性高、组态灵活。但是,发电厂的各种现场总线的通讯速度并不高,且发电厂电气部分通讯量比较大,这种管理方式仅适用于一些小的发电厂。对于较大的发电厂或发电厂群的监控和管理确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3.新时期发电厂的工作现场总线监控模式

目前,现场总线、以太网等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普遍的应用于发电厂的系统中,并且在智能化方面也有了快速的进步。这些都为发电厂的自动化系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现代社会先进科技的代表之一,也是现代工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的重要标志。凭借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提升电气自动化的水平,便能更好的服务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在新时期下,不论是机电工程企业还是电力企业都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更好、更快的发展,促使我国自动化技术的革新,促进电力企业的先进、科学、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泽斌.谭伦农.《新形势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6.

[2]卢秀浩.《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2011,14期.

[3]李向东.《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展望》.[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2期.

电气以及自动化论文第6篇

摘要:我国的高职教育正在飞速的发展, “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已经发展成熟。高职毕业生能否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顺利就业,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考核评估的重要指标。但是如何通过考核来评价高职学生的培养质量,已经成为各个高职院校研究的重要目标。但目前各个高职院校的考核方法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法已经迫在眉睫。电气自动化专业是我校高职的重点建设专业,经过我校电气自动化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对电气自动化专业原有考核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在我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考核方案中引入了企业考核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

关键词:考核方式; 企业考核制度; 职业资格制度

Abstract: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is the rapid development, "the job-oriented guiding ideology of running school has developed mature. Graduates c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raining goal, smooth employment,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valuation index. But how to through the examination to eval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training qualit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become all of the important research goal. But now all the evaluation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serious drawbacks, thus establishing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evaluation method is imminent. Electrical automation is the higher vocational of the key construction professional, through our electrical automation faculty research efforts, to the electric automation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original examination method carries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in our school electrical automation professional inspection plan into enterprise appraisal system and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system.

Keywords: assessment way; Enterprise evaluation system;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system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现有考核方法的弊端

1、考试方式单一

现行考试方式可划分为三类:面试、笔试与综合考试。三类考试形式各有利弊,应用范围不同,考试的侧重点也不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大多已习惯于闭卷笔试,而对于开卷笔试、半开卷半闭卷、口试、操作考试、演示考试及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等考试形式采用较少,即使采用了其它面试、演示考试等,又不注意和其它方式的结合,做到扬长避短,全面考核,导致学生学习单调、惧考,未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不能很好地检测学生的学习质量。

2、考试内容过分依附于教材

目前,高职高专教育的理论考核内容仍依附教材,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命题,助长了不少学生的惰性,也引起部分学生的心理不平衡,伤害学习积极性。部分机考或技能性考核的形式与内容也不尽合理。有些技能性考试内容与方法还有待商榷,在这方面还缺少经验。

3、考试试题简单标准化

标准化考试提高了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有效性,减少了人情分、关系分、误差分。但由于教师命题时并不能完全依照标准化考试的要求,只流于题型的标准化,使得命题只限于知识的检验,而忽视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 建立以企业为本位的考核方式引入职业证书制度

据调庆市各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学生反馈数据,80%的同学认为他们的职业技能主要是在企业工作岗位上形成的。由此可见,学校本位的教学制约了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而在国外职业培训都是以企业为主的,从学校到企业,企业实习是最有效的途径。当然,实习还可以采取勤工俭学或半工半读模式,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学校、企业和学员接受职业培训的要求。

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完备、真实的工作、实训环境,充足的实训耗材,完善的实训设备、工具。可以涵盖考核工种所有操作项目。使学生职业技能鉴定所需的训练、考核得以充分落实。所以建立以企业为本位的考核方式是改革电气自动化专业考试方法的必然途径。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制定了我校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考核方案。

(一)基本指导思想

1、基本素质课:突出基本理论知识运用的考核;

2、专业素质课:既要考核理论知识的运用,又要考核操作技能;

3、岗位技能课:企业岗位能力考核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4、选修课: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要求,可采用以形成性检测考试为主的考核方法,突出学生个性化能力的考查。

(二)具体实施方案

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考试改革方案 备注

基本素质课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开卷考试或免试

2 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开卷考试或免试

3 实用英语Ⅰ 闭卷考试

4 实用英语Ⅱ 全国大学英语B级考试(常见应用文写作) 如:自荐信、总结报告、请帖等等

5 计算机应用基础 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级考试

6 就业指导 编写自己的求职简历

7 体育Ⅰ 学期单项竞赛

8 体育Ⅱ 学期单项竞赛

9 体育Ⅲ 学期单项竞赛

10 体育Ⅳ 学期单项竞赛

专业素质课 11 应用数学数学Ⅰ、Ⅱ 理论考试

12 电气CAD应用 课程设计(分组设计项目)

13 机械基础 理论考试

14 电工技术及应用 理论考试+实操(常见电工仪表的实用和电路基本实验抽考)

15 模拟电子技术及应用 理论考试+课程设计(设计模拟电子单元电路,出产品)

16 数字电子技术及应用 理论考试+课程设计(设计模拟电子单元电路,出产品)

17 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 理论考试+实验报告

18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理论考试+实操

19 电机与电气控制及应用 理论考试+实操

20 Protel应用技术 Protel绘图员技能等级考试+电子生产线实习一个月、要求熟悉电子产品制作的全过程 能胜任企业岗位、由企业考评

岗位技能课 21 维修电工(中级) 职业资格考试+企业生产实习一个月

22 PLC系统集成 理论考试+企业顶岗实习 能胜任企业岗位、由企业考评

23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机考+单片机设计大赛 参加校级和市级单片机设计大赛

24 可编程逻辑电路 机考+实操

25 机床电器维修 理论考试+企业顶岗实习 能胜任企业岗位、由企业考评

26 工厂供配电技术 理论考试+企业定岗实习 能胜任企业岗位、由企业考评

27 柔性制造 机考+企业顶岗实习 能胜任企业岗位、由企业考评

专业选修课 28 机械制图 理论考试+实操

29 液压与气动 理论考试+企业顶岗实习 能胜任企业岗位、由企业考评

30 变频技术 理论考试+实操

31 组态软件 机考+项目设计

32 电子线路设计 理论考试+实操

33 自动控制原理 理论考试

专业英语 翻译一专业文章

参考文献:

[1]电气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2]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考试方案

[3] 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考试方案及课程考核纲要

电气以及自动化论文第7篇

“汽车电子技术”课程开设在大学四年级上学期,为专业选修课程,2学分,共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2学时,实践教学10学时。根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课程和平台课程设置,结合汽车电子技术的主要特点,“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可分为6个模块,如图1所示。在“汽车电子技术”课的理论教学环节中,

第一部分,先介绍汽车电子的基本概念,回顾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通过实例分析介绍汽车电子对汽车安全与节能的影响,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相关知识,讲述汽车电子与电力电子的关系。

第二部分,介绍汽车电子技术中常用的器件。包括光电、霍尔、电阻等各类传感器,常用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的单片机选型及选用依据,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所用的交直流电机、电磁阀等执行器件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

第三部分,在以上介绍的基础上,着重介绍汽车变速器电控、ABS系统、动力转向电控等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电控系统开发遵循的标准、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方法,特别强调目前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所用的V流程开发模式。

第四部分,结合新能源汽车的热点问题,充分发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在电动汽车方面的运用。本门课与目前车辆工程专业所开设的“汽车电子技术”不同之处在于,省去了传统以发动机作为主导的汽车动力系统控制部分,强化了电驱动系统的匹配与设计部分。该部分内容除了包含对于汽车动力系统设计方法和匹配规律的介绍外,还增加了对于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控制的一般方法介绍。

第五部分,介绍汽车电器系统,包括汽车仪表系统、灯光照明系统、电动门锁系统、电动车窗、电动后视镜、电动天窗、电动座椅、车载空调系统、车载音响系统、车载电视娱乐系统、车载无线通讯系统、电子导航与全球定位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和车载网络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第六部分是课程的最后部分,介绍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可靠性的评价标准和一般的故障诊断方法。

以上六部分构成了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汽车电子技术”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有实验和课程设计两种方式。实验课作为学生在校内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手段,学生通过实验能够加深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够培养一定的实践能力。我校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汽车电子技术”实验课的设置上,主要分为5个部分,如图2所示。课程设计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它不但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理论和实验课程的理解,而且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的课程内容与相关课程综合起来,提高了知识的应用能力。

“汽车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设计主要结合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平台课的知识,以电动汽车控制系统作为设计目标,让学生结合电力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进行设计。

二、“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对于“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来说,涉及到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单靠语言描述是很难讲清楚的,而通过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也很难清晰勾勒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工作过程。因此本门课在授课方式上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出的动画及示意图等来展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使教学的内容直观清晰,易于理解。在“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除了正常的多媒体课堂教学外,还采用了现场教学结合研究性教学的授课方法。现场教学即依托我校汽车电子驱动控制与系统集成教育部工程中心的实验平台,使学生到工程中心参观现场演示,并试用工程中心开发的汽车电子产品实验样机。这些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对汽车电子的功能及开发有更直观的认识。除此之外,教学内容中以汽车电子产品的项目开发作为主导。例如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这部分内容讲授时,可自始至终以工程中心开发的汽车变速器控制单元作为对象,从汽车电子产品开发的前期调研、方案论证,到中间环节的样机开发、功能验证,再到最后环节的样机标定、测试等进行全方位的介绍。通过这样的讲授,学生对汽车电子的感性知识加深,在理论学习中的目的就会变得明确,清楚地认识到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

三、“汽车电子技术”课程考核方式

为了有效地组织教学,突出“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性,改革了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我校其他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大部分是以平时成绩占30%,期末卷面成绩占70%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定。而由于“汽车电子技术”课程面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电子方向的本科生,选课人数基本维持在40~60人范围内,这样的人数规模便于授课教师进行小范围内的专业指导,因此在考核方式上提出了平时成绩、作业成绩、实验成绩、课程设计与专业论文撰写相结合评定的方式。与其他课程不同之处还在于,其他课程安排的课程设计都是最终给定一个独立的成绩,而作为专业选修课,本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成绩只是最终成绩的其中一部分。

目前该门课程的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占10%,作业成绩占10%,实验成绩占10%,课程设计占30%,专业小论文占40%的比例权重进行成绩的评定。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但能够充分发挥本门课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并且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专业小论文作为考核的主要部分,在撰写过程中,授课老师首先利用2学时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科技论文撰写的培训,而后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根据各自分配到的科技论文主题进行文献的检索;学生分成了3至4名成员一组,选择关于汽车电子的主题项目,可建议主题为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的设计、汽车防抱死ABS系统设计、汽车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设计等,学生也可以自己提出新的主题。给定主题一段时间以后,学生提交科技论文,并以学术会议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老师和其他同学可以自由根据报告者的内容提问,并提出意见和建议。该部分成绩可以当场给出,这样做的好处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所给定的成绩能够实现主观与客观兼顾的效果,令所有同学信服。

四、结论

电气以及自动化论文第8篇

录取来自全国不同省份和地区的本科生,其地域等差异性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基础也有较大区别。在笔者供职的学校,其中几届电力专业的本科生来源还包括部分专升本学生,这样迥异的知识背景加上不同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在接下来三年多的本科基础知识学习过程中造成了更多差异性,这就使得他们的研究能力也出现更多差别。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毕业设计中出现的这些新问题无处不体现了“多样”和“差别”的特性。面对这些新问题,对该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工作也有必要随之做相应改革。

二、面向具体对象的多元化、差异性教学改革

1.毕业设计选题的多元化、差异性改革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适合本科生毕业设计的几种传统工程设计主要包括变电站或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继电保护设计、电网规划设计等。这些传统设计不仅种类较少,且设计模式大同小异,往往在网上有大量相似的范本。若大比例出此类题型,既难控制学生的抄袭行为,也未能适应学生兴趣及就业新形势所带来的新变化。因此,毕业设计选题种类更应多元化发展,除体现专业的“强电”特色外,还要兼顾所学的“弱电”(控制、通讯、电子)等方面知识,给学生更多选择。毕业设计选题的差异性则主要表现在具体对象化的选题。针对学生自身水平及兴趣要求制订不同难易程度、不同类型的毕业设计题目,并指引学生进行适合自身情况的选择。即:既不让学生见到题目后因无从下手而产生畏难情绪,又不要让基础好的同学一拿到毕业设计题目就产生轻视的态度甚至觉得和课程设计没什么区别。不仅如此,不管对于研究型还是应用型的设计,也均需根据本专业学生自身特点和需要把控好各自比例来进行选择。表1简单列举了改革后的一些毕业设计选题的案例,这些案例可以大致反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的多元化、差异性改革宗旨。

2.毕业设计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改革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不仅要表现在各种文献的查找方法介绍,Office、MATLAB、VC++、AutoCAD、EMTP等各种专业软件的使用教学以及论文写作方法、规范的讲授上,更要表现在最新的专业发展趋势的把握以及在本专业毕业设计的贯穿上。例如,随着新能源的发展,近年来有不少学生相继进入风电厂、核电厂等新能源电厂工作,因此在毕业设计的教学内容中也要有意识逐步加入这部分内容。表2对这些内容均做了部分列举。

3.教学方式和教学平台的多元化、差异性改革(1)差异性的教学方式改革。因人而异的教学方式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尤其重要,特别是在一些有专升本学生的院校。因本专业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水平上各有侧重,因此差别较大。其中统招的学生在理论知识上水平整体较高,而专升本同学因其之前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同的原因致使其理论知识相对较弱,但与电力系统相关的实践知识却较丰富。因此,在本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工作中认清这些差别,分别进行差异化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对于专升本的同学应注重过程教育,让其掌握基本知识、基本规范、设计原则、标准等,而对于理论知识较丰富的学生则主要注重方法指导和难度稍高的资料提供等。(2)教学平台的多元化利用。动用包括校企合作、联合指导、校外设计等多元化的毕业设计教学平台,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也是提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效果的改革要素之一。比如,现在很多用人单位都要求本科生在签约之后进入该企业进行工作前的实习,为了使得毕业设计更贴合学生今后工作的内容,鼓励学生在实习期间充分利用企业人力技术及设备平台来完成毕业设计也是相当可取的一种方式。

对应于多元化、差异性的教学方式和平台,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也应反映出多重性。除了论文评阅、正常答辩、学校公开答辩抽查、学校和学院论文抽查以及论文重复率抽检等多个质量监控和评价环节外,指导老师更应注重学生毕业设计的平时表现,对于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的同学,还应定时联系并做好校内校外指导教师的双重监督和评价。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