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研究

地震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Seismological Research

杂志简介:《地震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3-1062/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地质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地质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探索与争鸣、地震预报、地震学、地震地质、工程地震

主管单位:云南省地震局
主办单位:云南省地震局
国际刊号:1000-0666
国内刊号:53-1062/P
全年订价:¥ 140.00
创刊时间:1978
所属类别:地质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云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23
复合影响因子:0.91
总发文量:1036
总被引量:9304
H指数:31
引用半衰期:5.6176
立即指数:0.1519
期刊他引率:0.7676
平均引文率:10.3924
  • 余震自动识别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李力; 张建国; 李盛乐 刊期:2018年第01期

    基于余震识别自动化对地震监测、灾后应急、确定发震构造、分析预报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总结和分析了余震自动识别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首先,总结单台震相到时自动拾取方法及其特征函数,包括单特征方法、互相关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其次,分别总结基于震相走时的常规识别方法和基于特征函数的偏移叠加方法。最后,对余震识别技术的未来发展进...

  • 藏南裂谷系的研究综述

    作者:才巴央增; 赵俊猛 刊期:2018年第01期

    在青藏高原的南部发育了数条近南北走向的巨型构造,地质学者通常称之为"藏南裂谷系",目前对该裂谷系虽有所研究,但对它们的形成机制、深浅部构造关系等仍存在很大的争议。通过综述前人对藏南裂谷系的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等特性,及其与尼泊尔地震的关系,对该裂谷系的形成机制进行论述,认为藏南裂谷的形成机制与典型意义上的大陆裂谷可...

  • 地震走时和航空电磁联合反演三维速度和电阻率

    作者:王月; 张捷 刊期:2018年第01期

    地震走时数据可以反演近地表的速度,但不能反演出隐蔽层和低速层。航空电磁数据可以反演近地表的高电阻率和低电阻率,但是对垂直方向的分辨率低。联合三维地震走时数据和航空电磁数据反演了近地表的速度和电阻率结构,并采用棋盘模型测试和实际数据应用展示了联合反演出的速度模型优于单独的走时反演出的速度模型。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应用到处...

  • 基于合成地震动的2014年鲁甸MS6.5地震场地效应分析

    作者:魏勇; 崔建文; 王秋良; 沈雨忆 刊期:2018年第01期

    鲁甸MS6.5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与工程结构破坏,选取记录到该地震强震动的迤车强震台和龙头山强震台。利用随机有限断层法,合成了这2个台的地震动时程,并利用土层等效线性化法,分析了龙头山强震台的场地效应。结果表明,龙头山强震台场地存在较强的非线性效应,对0.08~5 s周期范围内的地震动存在较强的放大作用。结合龙头山镇的建筑物与场地情...

  • P波初至到时自动拾取技术研究

    作者:王俊; 杨驰; 詹小艳; 朱峰; 张金川; 钱婷 刊期:2018年第01期

    基于粘滞性单自由度振动器响应下的能量转换理论,提出利用阻尼能量作为目标函数的P波震相到时拾取方法——SDOF Picker算法。使用该方法对江苏及邻区2010—2016年实际记录的9 607组P波初至进行到时自动拾取测试,以地震编目中人工拾取到时为基准,与利用AIC算法自动抬取的结果进行了系统性对比分析,结果显示:SDOF Picker算法和AIC算法自动拾取P波...

  • 柴达木盆地西南缘狮子沟断裂晚第四纪构造变形分析

    作者:许建红; 惠旭辉; 程宏宾; 张晓亮; 尚思歧 刊期:2018年第01期

    狮子沟断裂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缘英雄岭背斜南翼。对狮子沟断裂晚第四纪构造变形进行分析,有助于理解该区长期的构造演化和地震地质灾害的评价。通过对该断裂带构造地貌调查、断层剖面和探槽研究,得到以下认识:狮子沟断裂是一条向SW方向逆冲的全新世活动断裂,断裂的逆冲活动一部分沿着山前分支断层,该分支错断了全新世早中期的冲洪相地层,晚更...

  • 2013年云南洱源MS5.5地震序列不同地震观测台网地震定位结果对比分析

    作者:李涛; 付虹; 姜金钟; 徐兴倩 刊期:2018年第01期

    基于云南地震台网和"喜玛拉雅计划"台阵探测项目流动台阵所记录到的波形资料,分3种情况对2013年云南洱源MS5.5地震进行重新定位:第一种仅利用云南地震台网数据进行定位,第二种仅利用流动台阵数据进行定位,第三种是综合云南地震台网和流动台阵数据,并结合波形互相关双差定位法进行定位。研究结果显示:在水平方向上,这3种情况得到的地震震中优...

  • 基于正交各向异性理论表征断层的变形行为

    作者:石富强; 朱琳; 李玉江; 丁晓光 刊期:2018年第01期

    总结了"介质弱化带"和"摩擦接触"这2类常见断层模型在地壳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再利用2者各自的特点,引入复合材料力学中各向异性理论,结合断层产状给出了针对不同走向、倾角的断层各向异性本构方程。数值模拟试验对比研究显示:基于正交各向异性本构关系的断层模型不但能够避免断层垂直方向上的形变场畸变现象,而且能够有效...

  • 川滇地区近期断层运动特征分析

    作者:贾鹏; 唐红涛; 李瑞莎; 张希 刊期:2018年第01期

    通过对川滇地区的跨鲜水河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等多条重要断裂的形变资料进行了速率合成计算,并对这些场地的短水准和短基线在芦山地震、汶川地震等几次强震前后速率合成结果和张压趋势变化进行分析,最后结合2011—2015年川滇地区GPS资料的面膨胀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总结该地区近年活动形变特征。结果表明:(1)大多数断裂保持正常幅度的张、...

  • 南天山—帕米尔地区近期重力场动态变化特征

    作者:艾力夏提·玉山; 刘代芹; 李杰; 王晓强; 李瑞; 阿卜杜塔伊尔·亚森; 李桂荣; 陈丽; 朱治国 刊期:2018年第01期

    利用2014—2016年南天山—帕米尔地区5期流动重力观测资料,分析该地区半年和一年尺度重力变化特征,探讨了地震孕育发生与重力场变化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南天山—帕米尔地区半年和一年尺度重力变化量分别为(10~20)×10~(-8)m·s~(-2)和(20~30)×10~(-8)m·s~(-2),重力场变化有明显的分区特征,塔里木盆地较多表现出重力正值变化,南天山...

  • 云南地区定点形变观测异常特征与地震预测研究

    作者:李智蓉; 付虹; 高华宴 刊期:2018年第01期

    对1966―2007年正式出版的《中国震例》中云南定点形变异常震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云南地区6级以上地震前均有形变异常,且随着发震时间的逼近,定点形变异常数量有增加趋势。对2000—2015年云南定点形变观测异常进行分析,发现云南及其邻区6级以上地震发生前,定点形变均有显著异常出现。当显著形变异常数量N≥2,1年内云南及其邻区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

  • 2016年新疆阿克陶MS6.7地震和呼图壁MS6.2地震的余震触发研究

    作者:王苏; 李建有; 徐晓雅; 赵淑芳; 林凤仙; 解朝娣; 李金; 刘建明 刊期:2018年第01期

    基于断层位错产生的静态位移计算理论,首先计算了2016年11月25日新疆阿克陶MS6.7地震及2016年12月8日新疆呼图壁MS6.2地震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在此基础上,与余震活动的空间分布进行对比,分析了这2次主震对余震的应力触发作用。结果表明:阿克陶MS6.7地震的余震活动主要发生于主震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的应力减小区域内,而呼图壁MS6.2地震95%以...

  • 新疆2014年于田MS7.3及2015年皮山MS6.5地震及其余震序列与潮汐应力的触发关系研究

    作者:马青波; 解朝娣; 向元; 王琼; 杨思梦; 王英楠 刊期:2018年第01期

    选取新疆西昆仑地区的2014年于田MS7.3和2015年皮山MS6.5地震及其余震序列为研究对象,对地震目录的完备性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主震发震时刻,主震震源断层面上的潮汐剪应力、正应力,得到主震震源断层面上的潮汐库仑破裂应力;再使用Schuster统计检验方法,分析了2个余震序列的潮汐相位角分布,研究新疆西昆仑地区中强地震及其余震活动与潮汐应力之间...

  • 2013年前郭5.8级震群的地磁多方法异常分析

    作者:李鸿宇; 朱培育; 王维; 冯志生 刊期:2018年第01期

    收集2013年东北地区地磁分钟值观测数据,运用地磁总场绝对值北京时02点值空间相关法、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空间相关法、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幅逐日比法和地磁谐波振幅比法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显示2013年11月23日前郭5.8级震群前均有异常现象出现。综合单方法的发震时间预测结果和发震地点预测表明:地震发生前,存在多种地磁分析方法异常的现象,异常数...

  • 安徽中部地区上地壳二维Pg波速度成像分析

    作者:陈昊; 洪德全; 李红星; 陈德兴; 吴从辉; 丁煜晖 刊期:2018年第01期

    利用1976—2014年安徽、江苏、河南、浙江省56个台站记录的近震数据,共提取4 922条Pg波震相走时数据,对安徽中部地区上地壳速度结构进行了二维层析成像反演。反演结果显示:安徽中部地区Pg波速度为6.50 km/s,其横向速度变化为-0.24~0.24 km/s,研究区速度异常分布范围较好地吻合于地表构造单元形态,速度分布特征还反映出不同构造单元在地质演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