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地理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杂志简介:《地理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3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856/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综述、气候变化与植被生态、土地利用与地表过程、学术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
国际刊号:0375-5444
国内刊号:11-1856/P
全年订价:¥ 1440.00
创刊时间:1934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7.26
复合影响因子:4.72
总发文量:2275
总被引量:133781
H指数:170
引用半衰期:5.3561
立即指数:0.1412
期刊他引率:0.9451
平均引文率:25.5989
  • 2016-2060年欧美中印CO_2排放变化模拟及其与INDCs的比较

    作者:葛全胜; 刘洋; 王芳; 郑景云 刊期:2018年第01期

    研究各国在未来政策实施下温室气体排放量变化,对比其与国家自主贡献预案(INDCs)承诺目标的差别,对促进各国继续提高温室气体减排力度、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目标有重要意义。基于最新的各国经济和能源数据,构建了化石能源CO_2排放的动态模型,通过设置"延续"和"规划"两类情景,模拟了欧盟、美国、中国、印度2016-2060年...

  • 1970-2015年秦岭南北气温时空变化及其气候分界意义

    作者:李双双; 芦佳玉; 延军平; 刘宪锋; 孔锋; 王娟 刊期:2018年第01期

    基于秦岭南北70个气象站点观测资料,辅以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方法(ESMD),对秦岭南北近期气温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进而以日平均温≥10℃积温天数为主要指标,以1月0℃等温线变化为辅助指标,探讨秦岭山脉的气候分界意义。结果表明:(1)1970-2015年秦岭南北气温变化具有同步性,呈现出"非平稳、非线性、阶梯状"的增暖过程,变化阶段可分为:1970-...

  • 长江中下游流域旱涝急转事件特征分析及其与ENSO的关系

    作者:闪丽洁; 张利平; 张艳军; 佘敦先; 夏军 刊期:2018年第01期

    基于长江中下游流域75个雨量站1960-2015年的日降水资料,通过对原有的旱涝急转指数加以改进,定义了日尺度旱涝急转指数(Dry-Wet Abrupt Alternation Index,DWAAI),全面分析长江中下游流域夏季(5-8月)旱涝急转事件的时空演变特征,并讨论了旱涝急转事件与事件发生前太平洋海表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改进的DWAAI综合考虑了事件前后期旱涝...

  • 伏牛山地森林植被物候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作者:张晓东; 朱文博; 张静静; 朱连奇; 赵芳; 崔耀平 刊期:2018年第01期

    研究植被物候是理解植被与气候关系的重要途径。在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地区,开展植被物候研究有助于揭示气候变化对植被的影响机制。基于2000-2015年MODISEVI时间序列影像数据,利用Savitzky.Golay(S.G)滤波方法和动态阈值法提取伏牛山地2000.2015年森林植被物候参数,结合气温、降水数据,运用Man-Kendall趋势检验、Sen斜率、ANUSPL...

  • 气候要素及El Ni?o/La Ni?a事件对中国陆地NPP变化的影响

    作者:崔林丽; 史军; 肖风劲 刊期:2018年第01期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表征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指标,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基于遥感—过程耦合模型(GLOPEM-CEVSA模型)模拟的中国区域NPP数据和气象站点观测资料以及厄尔尼诺/拉尼娜(El Ni?o/La Ni?a)事件信息,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中国植被NPP的时空格局、动态变化以及气候要素和El Ni?o...

  • 中国气象农业非参数化综合干旱监测及其适用性

    作者:李勤; 张强; 黄庆忠; 史培军 刊期:2018年第01期

    旱灾是对人类社会影响以及致损最大的灾种之一,如何进行可靠的旱灾监测是旱灾预警与旱灾防灾减灾的关键。气象干旱与农业干旱的综合干旱方法是目前干旱监测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对多变量标准化干旱指数(MSDI)方法进行改进,以非参数化的方法计算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SSI),提出改进的MSDI,即气象农业综合干旱指标...

  • 官坝河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对四川邛海的泥沙淤积效应

    作者:魏学利; 陈宁生 刊期:2018年第01期

    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造成青藏高原东南边界形成大量的构造断裂,同时构造拉伸和挤压作用也塑造了许多构造断陷湖泊。近年来很多湖泊的面积和深度逐渐减小,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影响。选取青藏高原东南缘的西昌邛海流域为研究区,探讨邛海北岸官坝河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对邛海的泥沙淤积效应。研究发现:(1)官坝河泥石流...

  • 中国典型自然保护区生境状况时空变化特征

    作者:祝萍; 黄麟; 肖桐; 王军邦 刊期:2018年第01期

    中国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2740个,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4.8%。本文以典型部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基于遥感反演、模型模拟、空间分析等方法,获得植被覆盖度、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土地覆被时空数据集,分析2000-2015年中国不同区域、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生境状况时空变化及人类扰动的影响,进而评估自然保护区在栖息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效果。结果...

  • 平原水网地区快速城市化对河流水系的影响

    作者:吴雷; 许有鹏; 徐羽; 袁甲; 项捷; 徐兴; 徐勇 刊期:2018年第01期

    为了揭示平原水网地区快速城市化对河流水系的影响,基于1:50000地形图和30 m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采用格网化河网密度、支流发育系数和分形维数等水系指标,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10年代苏州市河流水系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土地城市化水平与河网密度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1)苏州市河流长度衰减了10.55%,其中干流长度增加了...

  • 基于水环境改善的城市湖泊群河湖连通方案研究

    作者:杨卫; 张利平; 李宗礼; 张艳军; 肖宜; 夏军 刊期:2018年第01期

    河湖水系连通作为水资源调配、水生态修复与改善的重要手段,已成为江河湖泊治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河湖水系连通方案的选择和连通效应的评估直接关系到连通工程对湖泊水动力和水环境的改善效果,但目前缺乏对水系连通后河湖水动力和水质的综合评估体系。以汤逊湖湖泊群为研究对象,构建二维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选取NH3-N、TN和TP作为水质指标,模拟不...

  • 1717-2011年高宝诸湖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分析

    作者:杨霄; 韩昭庆 刊期:2018年第01期

    高宝诸湖位于江苏省中部,紧邻大运河西岸,是淮河重要的入江水道。近300年来受到黄淮关系演变和人类垦殖活动的影响,高宝诸湖的形态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对古今地图中高宝诸湖的形态进行数字化和空间比较的基础上,结合对历史文献和部分钻孔资料的综合分析,将高宝诸湖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1)清康熙至乾隆年间为近300年来水域面积最大的时期,1717...

  • 黄山北麓青弋江发育研究

    作者:胡春生; 刘邵晨; 胡晨琦; 曹乐; 周迎秋 刊期:2018年第01期

    青弋江位于黄山北麓,为长江下游最长的支流。野外考察发现青弋江泾县盆地段存在溪口剖面和城北剖面等2个天然剖面,共发育了1级洪积扇台地(P)和3级河流阶地(T3、T2和T1),并相应堆积了4级砾石层。通过对砾石层进行砾组分析,并借助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和古地磁测年等方法,初步探讨了青弋江发育的年代、过程和成因。研究结论为:(1)砾组分...

  • 采伐影响下人工林木材生产与固碳功能权衡特征——以湖南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为例

    作者:朱建佳; 戴尔阜; 郑度; 王晓莉 刊期:2018年第01期

    中国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人工林在提供木材和固定CO_2等方面同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木材生产与碳储量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权衡关系,如何综合考虑二者权衡过程,实现区域森林综合效益最大化,是中国森林生态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选择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磨哨林场作为研究区,采用人工林固定样地多年观测数据以及In VEST模型,...

  • 青藏高原维管植物物种丰富度分布的情景模拟

    作者:范泽孟; 黄言; 岳天祥 刊期:2018年第01期

    如何充分利用离散的观测数据,通过对维管植物物种分布丰富度及其与生境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机理的定量分析,实现维管植物物种丰富度的空间分布及其情景模拟,是目前生物多样性研究前沿和核心内容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在实现青藏高原37个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维管植物物种数量收集和边界数据矢量化的基础上,分别进行维管植物物种数量与土地覆盖类...

  • 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解析

    作者:刘海猛; 方创琳; 黄解军; 朱向东; 周艺; 王振波; 张蔷 刊期:2018年第01期

    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国雾霾最严重的区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探究该地区大气污染的时空分布和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三种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京津冀202个区县PM_(2.5)的时空分异特征,创新性地对自然与人文影响因素贡献及其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系统地甄别和量化。结果表明:2000-2014年来京津冀城市群PM_(2.5)浓度整体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