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地理信息的内涵

地理信息的内涵赏析八篇

时间:2024-01-15 14:56:34

地理信息的内涵

地理信息的内涵第1篇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实际操作性、探究性。当前,在初中信息技术实际教学中,存在着对教学目标认识不到位的现象,教育工作者对信息技术素养内涵思考得不够深入,导致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仅停留在操作的浅层面之上,极少涉及信息技术内涵层面以及可持续性的层面上。实际与目标脱节,不仅导致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产生误区,对信息技术课程本质认识不到位,导致他们轻视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极其不利,因此,亟须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培养目标、信息素养内涵进行再认识。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可归纳为下面的三个方面: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信息特征、概念以及其发展与应用。

(2)基本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基础知识,并且了解、掌握其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基本操作。

(3)可根据实际需要,应用常用信息技术根据对信息进行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以及交流。

2.过程和方法

(1)具备从日常生活、学习中觉察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

(2)具备发现问题之余能运用合理的信息加工对实际问题进行处理,如完成信息作品、辅助其他学科的学习。

(3)具备使用适当工具及方式对信息、观点、实现进行表达,并展开合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激发与保持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对信息技术主动学习、信息活动参与的主动态度。

(2)能够正确地认识信息技术对于社会发展、日常生活、科学进步和学习的影响,养成利用信息技术改善生活与促进学习的意识及态度。

(3)养成良好的信息活动的行为习惯,能遵守和信息技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伦理道德。

此三大维度目标互相渗透,有机联系,共同构成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因此,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学习及使用信息技术,使他们主动参与到信息活动过程中来,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层面协调发展,绝不可人为分裂三者关系或是通过孤立的活动分别对学生进行培养。

二、信息素养的内涵

值得提出的是信息技术并不等同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其内涵包括的范围更加广泛,历史也更加悠久,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而且信息素养早已成为现代人才培养“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信息素养的内涵在于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并且接受信息技术文化性对人脑智能及思维模型带来的变革,深入挖掘学生的想法、直觉、灵感以及智慧。其本质上为一种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力,可以细分为技术、知识、人际互动、评价调控、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六大组成部分。

三、信息技术培养目标与信息素养内涵的联系

尽管初中信息技术培养目标核心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工作及精力均注重于对信息的知识和能力的获取、分析、加工及利用,并侧重于对此类操作层面上显性知识的传授。但是,信息素养内涵则为此类显性知识的灵魂及支柱,为隐性知识,对于学生的影响更加的深刻及广泛,能够更为持久。

学生具备对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加工及利用的能力和具备信息素养内涵间不一定是等同的,而是应变的,其主要取决学生们对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加工及利用能力的深入程度。

实际教学中,对信息技术显性知识进行传授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忽略隐性知识――信息素养内涵的存在与优先性,仅关注及理解脱离学生经验的信息技术操作层面是不符合教学需求的,是缺乏实际意义的。只有共同地关注及发挥两者的效用,才能更好地实现初中信息技术培养目标,为社会建设输送优秀的人才。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只有对其培养目标及信息素养的内涵具有深刻的认识,并对两者之间的联系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建设储备人才。

参考文献:

[1]姜良动,张 鑫.新课标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创新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3).

[2]鲍 通.Scratch案例教学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3).

地理信息的内涵第2篇

关键词:涵洞;管理;措施

涵洞是一种洞穴式水利设施。有闸门以调节水量。根据《清会典·工部三·都水清吏司》记载:“凡工有堤,有坝,有埽,有牐,有涵洞”。还注释:“涵洞之式,有淤洼涵洞,有洩水涵洞,有溉田涵洞。以石为之,墙身砌面石,下为铺底石,上为盖口石,墙后衬砌城甎,馀与石牐同。”可以说,涵洞这一重要的水利设施产生已有相当长的时间,并在各个历史时期发挥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涵洞管理模式日益陈旧[1-2],亟需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笔者现就结合工作中的体会将涵洞的管理措施总结如下。

1加大涵洞管理制度建设

制度最一般的含义是: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法律制度是指运用法律规范来调整各种社会关系时所形成的的各种制度。我国对于水利设施保护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水利工作人员,首先,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涵洞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其次,各地应该结合当地水利的具体情况,加大涵洞管理制度建设,如有的地区就专门印发了《涵洞安全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该《管理规定》从涵洞安全管理、涵洞安全知识教育学习、涵洞工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劳保用品穿戴、安全检查以及其他有关安全技术措施等方面对涵洞安全管理程序作了明确规定,在该地区较好地实现了涵洞的科学管理;再次,今后要紧抓涵洞管理人员的思想工作和业务培训,搞好涵洞管、用、养、修、供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同时通过制度建设与宣传,帮助沿线村民树立起涵洞保护和管理意识,提高涵洞管理人员以及当地群众自觉维护水利设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只有使工作人员与沿线村民树立起涵洞保护和科学管理意识,才能真正把危害涵洞的行为和情况扼杀在萌芽之中,维护水利涵洞与设备的良好秩序,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发展。

2实施涵洞技术改造

当前各地涵洞由于设计单位、修建时间、建造工艺以及工程背景与所处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使得涵洞从工艺到技术等方面存在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涵洞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服务大众。因此,在涵洞管理中要通过不断加强薄弱构件、增加辅助构件等措施恢复和提高涵洞承载能力及通行能力,这就需要在涵洞管理过程中不断尝试涵洞技术的改造。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尝试:一是提高设计标准。随着淮河水文气象条件的变化,防洪标准中的设计组合水位也发生了变化,淮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888 mm,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状况大致是由南向北递减,山区多于平原,沿海大于内陆。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雨量为最小年雨量的3~4倍。降水量年内分配也极不均匀,汛期(6—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50%~80%,使得防洪形势相当严峻;但由于当前涵洞的用料不一,如有的涵洞常用砖、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筑成,按照现行的防洪标准(GB5 0201-94),大部分涵洞普遍存在渗径长度不足、缺乏消能设施等问题,达不到安全运行的要求。可以实施涵洞技术改造,提高设计标准,多推行钢筋混凝土整体浇工工艺,使其更加坚固,并尝试涵洞闸门精细化,多使用系列化[3-4],小型化的铸铁闸门,方便启闭,断绝漏水,保证在各种恶劣气候条件下,涵洞也能正常运行。二是改进闸门启闭形式。当前很多小型涵洞还使用人工启动或半机械启动闸门的方式,建设改进涵洞闸门启闭形式多使用机动启闭或电脑智能化启闭方式,既可减轻劳动强度,又可加快闸门开启速度。

3构筑涵洞与周边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机制

2005年以来,国务院先后颁布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都明确提出,要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由于过往船只量的增加、船只上废气与垃圾的排放等因素使得目前涵洞的修建与使用对周边生态环境主要是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其中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是鱼虾等水产品的生长与繁殖。以五河县为例:自明朝洪武元年开始,五河县的沱湖螃蟹和天井湖银鱼就被列为贡品,年年进贡;20世纪80年代中期,沱湖承担了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河蟹人工养殖技术开发,但螃蟹的养殖限于没有进行水利修建工程的几个河道。虽然我国已有部分重点水利工程在鱼虾等水产品及资源保护等领域做过大量研究,也取得一些效果,但从整体上说各地在涵洞等水利设施管理上存在差异,工作进展不一。据笔者了解有涵洞等水利工程建设的河道鱼虾成活率很少。各地水利部门在进行水利建设的同时,对鱼、虾、蟹等各地有特色水产品与水资源的保护参差不齐,甚至是不够的。因此,在今后涵洞管理中应构筑涵洞与周边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机制,借以实现涵洞管理中水工程与水环境的良性循环,努力实现涵洞的管理和建设与周边城镇建设相结合为人民造福;这同时对于平衡我国当前高速增长的经济与功能退化的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是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4建立涵洞管理信息网络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近10年来水利部门加大了信息网络化的建设,如笔者所在地区就通过安徽水利网等信息网络,水利信息、相关法律法规等,在水利工作的有效管理中发挥了一些作用。但这些平台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如同步建立各县、镇水利管理信息网络,还可建立涵洞管理信息网络,通过涵洞管理信息网络尝试实现不同地区涵洞水情的自动采集,过往船只的统计以及气象信息的接收,甚至在未来可以实现闸门自动控制,水量智能调度,真正通过网络服务于水利和涵洞管理,实现不同地区涵洞管理信息互动,资源共享,使涵洞的管理更加智能化、现代化;并与市水利局、国家水利部联网,实现涵洞管理资源共享,这样可以及时向有关防汛指挥机构提供天气、水文等实时信息和风暴潮预报;为全市乃至全国防洪减灾等工作的调度与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持。

地理信息的内涵第3篇

缜密,理论基础夯实任何研究如果离开理论的支撑,必将失去生命力。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信息质量基本内涵及其概念模型是信息质量研究、尤其是信息质量评价研究的基础与核心。而《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构建形成的网络环境中信息质量概念模型,为该书构筑夯实了理论基础。作为具有多维属性的概念,信息质量概念界定及其内涵阐释依据学者研究视角、研究观点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特征[1],经历了由以数据生产开发者为主体、站在信息系统角度审视信息资源,到以用户为主体、站在用户角度审视信息资源的信息管理理念转变过程[2]。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用户地位日益凸显,能够伴随用户信息需求而持续不断改进的信息才是高质量信息[3],信息对信息消费者(用户)的适用性及满足程度成为衡量信息质量的重要标准[4]。在网络环境中,如何更为全面地界定与描述信息质量概念内涵成为信息质量理论研究的关键性问题。《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以信息质量内涵的演变与发展历程系统分析为基础,重新诠释了网络环境中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内涵,即信息质量是对信息产品满足信息消费者需求程度的衡量,是信息用户对通过信息搜索与获取过程所获信息内容固有特性(明示的、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系统功能和服务性能的主观特性、信息需求或期望满足程度的一种全面、综合评价[4]。该概念站在信息交互过程中用户信息体验与感知视角,既包括用户对信息产品基本特征、功能和价值的客观评价,又包括用户对信息服务、系统交互效果的体验与感知与其期望值之间比较结果的主观评价,既关注到信息的使用价值,又体现信息的社会价值,是对网络环境信息质量内涵的深入挖掘和拓展性分析。由此可见,该书是从信息交互过程和信息用户相交融的角度对信息质量内涵所进行地全面、连续、系统、综合地分析,是网络环境信息质量认知的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该书构建形成由信息内容质量、期望质量、交互质量和感知质量4个维度构成的信息质量概念立体模型。在该模型中,刘冰教授强调指出,信息内容质量和信息交互质量是基础,信息期望质量是关键影响变量,信息感知质量是核心构成要素[4]。4个维度彼此间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作用,构成概念整体。由此可见,该模型涵盖了从用户需求与期望到信息获取、再到最终获取信息价值收益全过程的信息客观价值属性和用户主观价值感知,更为全面地揭示了信息质量概念的基本内涵,更进一步反映出信息质量多维度、多层次特点,弥补与拓展了基于用户视角信息质量内涵的广度与深度。不但为该书的整体研究奠定并夯实了理论基础,也为信息质量领域的相关研究拓展了新的视角,将为信息质量评价理论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以信息质量概念模型为基础,运用规范实证研究方法,该书进一步剖析网络环境中用户信息需求、信息期望与信息质量间的内在关系,揭示信息交互过程中用户体验和感知与信息质量的内在关系,构建形成网络用户信息期望构成体系和信息质量影响因素体系模型。以上诸方面研究既包括整体关系的宏观构建,又包括内在关系的微观探析,改变了已有研究中分段式、截面式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结果,系该研究领域对网络环境中用户心理与行为和信息质量内在关系的最为全面、系统的研究。由此可见,从概念模型到内在关系结构,再到影响因素模型,层层递进、逐层深入,彰显出该书坚实的理论基础,打造形成了该书的理论特色,也充分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思维逻辑和深厚的理论功底。

2内容观点新颖,逻辑结构缜密,打造形成完整的信息质量评价理论体系

《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从网络环境中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概念模型构建与内涵阐释入手,在用户信息需求、信息期望与信息质量内在关系系统分析基础上,在对信息交互过程中用户体验与感知视角的信息质量影响因素全面揭示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构建形成由信息价值属性、系统技术功能、服务交互品质、感观心理体验等4个维度所构成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并进一步提出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提升机制。从概念模型到内在机理,从评价模型到应用机制,构建形成完整、系统的网络环境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评价理论体系。如前所述,信息质量概念模型是信息质量评价理论的基石。《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从用户需求与期望的渐进满足过程、从过程中用户的心理与感知角度、从过程中用户对信息价值认知与判断的逐层深入,对信息质量概念的界定和内涵阐释。并强调指出,信息质量不仅取决于信息产品与信息系统的客观属性,还取决于用户交互的期望与主观体验感知[4]。该阐释突破了以往以数据和产品为中心的局限,突出了用户视角的连续性,既强调信息的使用价值,又强调信息的社会价值,是信息质量研究视角的重要转折与突破。信息质量评价模型及评价体系是信息质量评价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信息质量评价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桥梁与纽带,也是该书的核心和精华所在。《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中,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网络环境中,虽然信息效用价值是信息质量的核心构成,但信息交互过程中用户的认知和动机、用户对网络系统的技术功能及界面设计、信息特征、服务水平等方面的情感和观感等心理因素对信息质量评价的影响程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用户偏好、习惯、素养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息质量评价。由此,该书提出网络用户对信息质量的评价不仅仅局限于理性层面,更多的感性因素也影响和制约着最终评价结果[4]。围绕此核心内容,该书所构建的由多维角度、多项指标因素构成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既包括基本的信息产品价值特征属性维度,又包括信息交互过程中从网站各项技术功能、交互过程和服务品质、交互界面和网站设计等方面反映用户体验与感知角度的评价维度。在此基础上,该书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模型从主观、客观和过程角度,将用户需求、用户情感、用户体验、用户认知等因素有机融入到以信息价值属性、信息服务品质为主体的评价体系之中,构建形成的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指标要素基本涵盖了量与质两个角度。这些指标彼此联系、有机融合,全面、透彻地揭示了用户心理、用户行为等主要因素与信息质量评价的有机联系与影响机理,既反映出信息质量评价中理性层面的考量,也反映出感性层面因素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较为全面、系统反映与涵盖了用户视角信息质量概念的基本内涵。较好地突出网络环境中用户视角信息质量评价的动态性和交互性特点。搭建形成的全新信息质量评价框架,是对网络环境信息质量现有评价体系的大胆突破和尝试。与信息质量评价领域视角全面、应用广泛的MIT数据质量研究项目提出TIQM(totalinformationqualitymanagement)模型相比[5],该模型在其固有信息质量、可达性信息质量、环境信息质量、表象性信息质量等4个维度基础上[6],不但在主观标准中引入了用户角色、用户体验与感知等要素,更从主观、客观、过程3个角度突出体现出全方位、多层面、全流程等特点,主观与客观指标相结合、理性与感性因素相融合,同时兼具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并着眼于用户未来需求的变化和发展。由以上几个角度的评析可见,《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所构建的信息质量评价体系,将用户信息心理、信息行为理论有机融入到信息质量评价理论体系之中,标志着信息用户、信息产品、信息过程相融合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理论的确立形成,成为信息质量评价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拓宽了信息质量理论的研究内涵,拓展了信息质量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该书概念界定清晰,理论层次清晰,逻辑结构缜密,是国内该领域基于用户体验与感知视角信息质量评价的创新性之作。

3将网络环境中信息质量评价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现实价值凸显

随着信息质量评价研究的深入与发展,如何将理论研究与社会问题有机结合,解决社会各个领域中信息质量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成为信息质量研究所关注的焦点。《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是该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成功之作。《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所构建的网络环境中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是一种具有较强可操作性与适用性的评价体系,极具实用价值。一方面,该书所构建评价体系各维度、各指标均来自于实证研究结果,是用户网络信息选择与评判实际行为的体现。与此同时,该书还对各维度指标释义及来源做了详细的阐释,为网络信息生产机构、网络信息服务机构站在用户角度,对其所生产或提供的信息的质量的客观评价提供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与工具,也为网络信息用户选择评判高品质的网络资源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与方法。另一方面,该书中为评价体系构建所研究获得的网络环境中用户信息需求和期望、信息体验和感知、信息质量三者间内在关系,所揭示的交互过程中基于用户体验与感知视角的信息质量影响因素,也为网络信息生产者与服务机构全面透彻地理解、有效把握信息用户情感认知与信息质量评价的有机联系和影响机理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构建的以提升信息用户满意度为目的的信息质量改善机制,提出的用户体验与感知优化途径、信息质量综合提升有效策略,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与应用价值。一方面,该书在分析外动力与内动力在信息质量综合提升中不同作用与影响的基础上,构建形成的网络环境中信息质量综合提升动力模型,系统分析了信息质量提升动力建设结构、提升路径。另一方面,以动力模型为基础,通过对网络环境中用户体验与感知的优化、信息价值属性提升、网络系统功能提升的研究,根据网络环境的现实特点与用户需求未来发展变化趋势,阐明了基于交互视角的网站系统优化、基于用户信息体验与感知的信息质量综合提升的有效途径和具体策略。以上模型与策略是以该书所构建的理论体系为基础,结合用户信息需求与期望、信息体验与感知的实际情况和发展变化规律而提出的。该书所提出的信息质量改善机制和具体策略,全面系统地剖析了信息质量提升的内在机理,同时也全面、均衡地考虑到发展过程中各方面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力,彼此协同、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共同推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并着眼于用户未来需求变化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为网络信息生产者与服务者以用户为中心改进与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改善与优化系统设计和功能、制订提升信息质量策略措施提供可资借鉴、切实可行的路径与方法。由此可见,该书将研究理论与应用实践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一脉相承,既凸显其学术贡献,更加突出了其实践价值与意义,这也是该书的难能可贵之处,对网络环境中信息质量相关研究具有一定导向作用。

4结语

纵观刘冰教授的《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研究思路严谨,研究方法规范,既重视研究的规范化,又突出研究中思辨特色,以创新的视角、大胆的探索,围绕网络环境中信息质量展开研究,是信息质量管理领域的一部佳作。该书的出版,为我们深入透彻地了解与把握网络环境中信息质量本质提供了有力工具,为我们科学、全面地评价信息质量提供了有力利器,是我们在网络环境中从用户角度优化信息质量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当然,该书所构建完成的网络环境中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是一种基于共性的研究。如果在研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取不同类型、不同用户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可以在本著作成果基础上做出更有力的推论,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提升研究结果的实用价值与指导作用。与此同时,如果能够在本书所获成果基础上,选取若干具体的、典型的不同类型网站,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获取真实的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评价结果,则可以对本研究成果的可行性、适用性做更一步验证,也可以通过对各类型网站信息质量所做出的总体性评价,发现所存在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该书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采用了规范、多样的研究方法,保证了研究数据的科学、有效,提升了研究结论的科学性。但是,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研究,其核心对象是信息用户。因此,如果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引进心理与行为研究中的更为先进的研究方法,如眼动实验法、行为实验方法、关键行为事件访谈法等,在现有研究发现基础上,对其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相信会有更新的研究结论。同时,如果能够采用从网络平台(网页)截取或抓取客观内容数据,再对所获得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则能够较为客观、真实、全面地获取用户信息心理与信息行为特征,有效提升研究结论的科学性、有效性。瑕不掩瑜,相信《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将大大推进信息质量评价理论体系的构建及其服务创新,为实现网络信息质量的优化与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毕强 单位: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KNIGHTSA,BURNJ.Developingaframeworkforassessinginfor-mationqualityontheWorldWideWeb[J].Informingsciencejour-nal,2005(8):159-172.

[2]宋立荣,李经思.从数据质量到信息质量的发展[J].情报科学,2010,28(2):182-186.

[3]CROSBYPB.Qualitywithouttears,theartofhasslefreemanage-ment[M].NewYork:McGrawHillInc,1995:62.

[4]刘冰.网络环境中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地理信息的内涵第4篇

起初,神创造天地…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第一日。 ——引自《圣经》创世纪

有了光,世界显得五彩缤纷。同样,知识发现需要光的照明;需要有能发光又能感光的全息摄像设备以及资源信息的传播渠道。那么,什么是资源?国际普遍认为它是指anything(世界的万物)。诚然,信息本身也是一种资源,称为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用来描述资源信息,资源信息又充实了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和资源信息两者通过“廻环”的修辞,极准确地说明了信息和资源辩证结合、相依相成的关系。若用y表示资源信息,用x表示信息资源,则两者的关系可用准函数f表示。如同我们可用指数求幂也可用幂求指数(对数)一样,资源信息和信息资源的辩证关系也反应了它们之间的准函数(f)和准反函数关系。从本休论(ontology)看来,哲学的辩证、修辞的廻环和数学的函数求反具有本质的一致性。我们可以通过信息发现资源,也可以通过资源去描述信息。用本体论的话说,也就是可用x求y(f),可用y求x。f和是一个关系的两个指向。所谓信息准微积分就是应用数值微积分的原理对资源信息进行微观描述和宏观整合,使其产生光的效应。信息(Information)一詞的詞干“formation”含有“结构”之意。信息之所以为信息就是因为它能以某种数据(不同于数字)结构为载体进行传媒,离开数据结构信息也就不成其为信息了,而f正是这种数据结构的具体表达形式,它建立了数据的联系。

2 正和反逻辑函数

传统的书目已经开始不自觉应用了f和之间的知识发现互动原理。所谓的文献著录(标引),其实质就是用资源去描述信息,所谓检索就是利用数据的逆结构(反准函数)去寻求资源(索引),标引和反标引(索引)生动地反映了知识发现中潜在的f和互动事实,f在其中表示为某一字段元素,x和y都是资源,它们互为元数据,x、y方程组构成了一条款目的完整信息,而款目的集合就是数据库。无论是印刷型的还是电子型的,其本质是完全一致的。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书目款目A

文摘号

001

ISBN号

7-5323-5116-5

题名

化石漫谈

作者

夏树芳

出版发行

上海科技出版社

载体形态

32开

分类

Q911

主题

化石

摘要

……

A在其中表示为某一资源的m维向量,该向量由m个元素(element)或字段组成,这样一个动态数据库的款目就可记为,数据库就可记为。e变量名反映了数据(书)和元数据(夏树芳等)之间的准函数(逻辑)关系。标引或著录就是用元素名表示资源间的准函数关系,反标引(逆向著录)同样用元素名表示资源间的准反函数关系。既然资源代表anything,那么元数据也属于anything,同样可以对它标引建立一个款目B。具体说来数据库文件的正文就是用元数据标引资源,而数据库文件的索引就是用资源标引元数据。例如本例的作者反标引可记成

款目B:

夏树芳(作者名)——元数据

文摘号(元素名)

001(元素值)

B款目的集合(数据库)则可记为其中元素(文摘号)的值就是元数据001,通过它指向资源(书),并可通过该书的标引了解它的全貌。如同我们可以用逻辑地址去映射物理地址,用逻辑主语去映射实际主语,我们同样可以用本体论研究知识发现的方法,把元素称为资源的逻辑函数。利用这样的逻辑函数关系我们就能知晓某书是誰写的,而某人又写了哪些书。这种函数的映射建立了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元素成了资源间的“血缘”。有了它,A和B保持了父子关系,而D和I就有了源和目标的关系。这里我们把A定义为父款目,把B定义为子款目。把D定义为源数据库,把I定义为源数据库扩展(索引)。其关系如下图所示:

附图

3 资源信息微积分

微积分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化整为零,聚零为整,通过对研究对象的无限细分来达到无限逼近的目标。资源信息微积分和数值微积分在方法论上如出一辙,大资源可以化为小资源更细致地描述。早期的分析著录和综合著录已经孕育了这一基本思想,而近年RDF(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资源描述框架)的出现为资源描述提供了无限细分机制,从而为语义网的开发找到了有效的工具。任何资源信息从本体论看来,无非是由外延和内涵构成的反映事物存在状态的一种代码组合形式。这种现象在早期应用中屡见不鲜,只是并不自觉而已。在图书馆界大谈特谈的分类索引语言和主题索引语言,提升一步说,不就是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吗?分类表示事物的类别概念,难道不也是主题吗?其实分类是一种特殊的主题(即分类主题),而主题则是分类中的一个实例(Instance)。在资源描述的过程中,分类的职能是“分”,而主题的职能是“赋值”,有了分类大资源可化为小资源,有了主题就可对小资源进行内涵“计算”(描述)。经过这样的剖析透视,隐藏在知识发现背后大量微积分事实便可窥一斑而见全豹。因此,既然分类和主题关系的本质是外延和内涵的关系,分类和主题只是表达外延和内涵的一种语言,我们就可以利用外延和内涵的关系揭示资源信息描述的本质所在。如图所示:

地理信息的内涵第5篇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2.02.034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2-0135-04

Study on Library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Background of Asymmetrical InformationLiu Li

(Library,Jilin Vocational Colleges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Jilin 132013,China)

〔Abstract〕The asymmetrical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vocational college system,mechanism and the requirement of library development,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and library development lead to the deviation of developmental theory of library.It also limits the improvement of relation of production and hampers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of library.It is the urgent task for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library to establish the guiding principl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s with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utlook,and to implement strategy of talents to improve the vocational competence of library staff.It is the best way to single out and tackle the principal contradiction in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the librarie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asymmetrical information;vocational colleges;library development

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进程中, 图书馆的管理者和经营者能否科学的利用和转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有用信息,如何防范不利于图书馆健康发展的不良信息对自身改革和发展的负面作用和影响,怎样取舍来自高等职业教育不同发展模式的海量信息,对于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作用。

1 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分析

哈耶克的信息不对称思想认为,经济体中的信息分散在不同的经济主体,并为不同的人所拥有,不同主体拥有的信息就是不对称的[1]。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微观运行中,由于高职院校人事管理、资源管理、教育教学等部门存在着大量与图书馆科学发展的不对称信息,这些不对称信息对图书馆的科学发展产生着消极的作用,对目前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也带来了不良的负面影响。

1.1 高职院校的体制、机制与图书馆发展需求的信息不对称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对于目前高职院校实施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课程改革为纽带的内涵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进入本世纪以来,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扩张使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地显现出来, 这一突出问题与来自高职院校自身的体制、机制的不对称信息具有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2]。其主要矛盾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高职院校的体制偏差与图书馆科学发展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具体地说,就是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对图书馆的管理权限、机构设置及其相应关系与图书馆发展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图书馆二级法人的经营管理权限没有得到确认所带来的问题。由于一些高职院校图书馆二级法人的经营管理权限没有得到确认,因而图书馆的发展始终受到高职院校行政权力的影响,导致图书馆应有的管理权力和职能作用长期失衡,最突出的问题是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配置长期向教学部门倾斜,造成图书馆发展长期受到场所、设施、资金和教师供给不足的困扰;图书馆对全校的信息素质教育、图书馆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参考咨询功能缺失;以学科馆员为主体的图书馆服务长期处于空白的状态。第二是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机制与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之间信息不对称。具体地说,就是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对图书馆馆员队伍所实行的非专业技术岗位的组织和管理模式。正是由于这种组织和管理模式,淡化了高职院校对图书馆馆员的专业要求和学术要求,削弱了对图书馆馆员必要的专业管理、年度考核以及专业技术职务的基本要求。

1.2 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与图书馆内涵发展的信息不对称“十二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心是改革以学科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创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课程体系建设为实现目标的教育生产关系,践行以学生为本的职业素质教育,提高在校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实现高职院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本质特征的内涵建设[3]。高职院校图书馆是保障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部门,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图书馆卓有成效的保障。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与图书馆的内涵发展信息不对称,导致图书馆保障教学改革的职能部门形同虚设。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与图书馆内涵发展的信息不对称的主要问题,是教学部门对图书馆服务教学改革工作的需求与图书馆实际工作供给之间是失衡。首先,高职院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课程为突破口的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需要图书馆的采编部门加强馆际间的互助与合作,深入教学一线收集整理项目课程建设的最新成果(例如校本教材和专题讲义),并进行分门别类的编目工作。第二,高职院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课程为突破口的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需要图书馆的流通部门设立直接服务一线教学团队的馆藏部和陈列部,根据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编排项目课程改革需要的图书、公开出版的教材和校本教材,布置和陈列教学工作中常用的教学模型、教学工具、产品模型和实物,为专业教学团队和学生提供辅助教学服务。第三,高职院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课程为突破口的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需要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部门加工整理教学数据库资源,并提供专业教学的网络数字化服务。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与图书馆内涵发展的信息不对称,这些原本应该由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教学改革的实质性工作,在许多高职院校的图书馆仍然没有起步。

2012年2月第32卷第2期信息不对称背景下的高职图书馆发展研究Feb.,2 信息不对称是制约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瓶颈问题2.1 信息不对称导致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理念的偏差在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科学发展必然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不利影响。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理念偏差来看,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滞后与教育教学改革需求的理念偏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教育资源投入不足所带来的图书馆理念问题。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短缺和投入不足是许多高职院校的共性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领导集体在决策学院总体发展的战略和策略时,很难平衡图书馆与教学部门之间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导致学院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的投入重心向教育教学部门偏离,客观地造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投入的严重不足。这样的理念偏差,造成了图书馆工作与教育教学改革相脱节,图书馆工作无法满足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被动局面。第二是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与图书馆发展的矛盾冲突所带来的理念偏差。从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制度来看,图书馆工作人员与一线教学人员分层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主表现是将图书馆工作人员纳入非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的管理范畴。在岗位管理和收入分配标准的制定中,对应于非专业技术管理岗位。如将图书馆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与副科级非专业技术管理岗位人员的收入分配标准对应、中级专业技术岗位与科员级非专业技术管理岗位人员的收入分配标准对应。这样的理念偏差,动摇了图书馆专业管理和学术管理的根基,导致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失去了崇尚技术、崇尚学术和崇尚以人为本的图书馆服务的坚实基础,制约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科学发展理念的形成。

2.2 信息不对称制约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生产关系的改善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必须与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协调一致。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制约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生产关系的改善,造成了图书馆发展与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失衡和脱节,严重影响了图书馆以服务教育教学改革为宗旨的工作。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生产关系,包括高职院校图书馆与教育教学部门所形成的外部关系以及图书馆各部门之间所形成的内部关系。从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的外部生产关系看图书馆发展的瓶颈问题,主要表现是图书馆工作与教育教学部门的图书馆业务需求相脱节。具体的说,就是一些高职院校在教学部门没有设立相关专业的图书室,没有设立专业的图书馆馆员,没有展开服务教学改革的直接工作。从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的内部生产关系看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瓶颈问题,主要表现在图书馆内部职能机构、图书馆各部门的图书馆业务与教育教学改革实际需要的严重失衡。具体的说,就是一些高职院校的图书馆还没有设立服务教育教学的专门机构,如参考咨询室、信息素质教育研究室、文献资料服务工作室;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图书馆业务,还没有把服务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工作纳入工作日程[4]。

2.3 信息不对称阻碍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生产力的发展信息不对称阻碍高职院校图书馆生产力的发展,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又一个瓶颈问题。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生产力,是指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教育教学工作,实施信息素质教育工作,图书、文献和网络数字资源的管理、服务和教学工作的能力。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生产力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构成。硬件部分包括独立馆舍、阅览座位、图书馆设施和环境、馆藏资源、服务器及计算机总量、网络设施等。软件部分包括领导体制、组织管理制度、图书馆发展规划、馆员队伍建设规划、馆员素质结构、文献资源特色等[5]。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来看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生产力问题,主要是高职院校体制、机制与图书馆发展的需求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图书馆发展问题。具体的说则是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学生可用与职业修养、专业学习、就业求职的信息资源短缺,网络宽带、计算机数量严重不足的图书馆基础建设的问题。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来看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软环境问题,主要是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与图书馆的内涵发展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图书馆发展问题。具体的说则是适应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图书馆机构设置、发展规划、馆员队伍建设规划、馆员素质结构、文献资源特色等软环境建设严重滞后于高职院校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导向的内涵建设问题。

以上所述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客观的导致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者的决策偏差,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高职院校图书馆生产关系与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严重脱离,已经成为阻碍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瓶颈问题。

3 解决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路径选择用科学的发展观确立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指导思想,实施人才战略工程提升馆员队伍的职业竞争力,抓住主要矛盾解决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当务之急,是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科学决策信息不对称背景下内涵发展的路径选择。

3.1 用科学的发展观确立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指导思想高职院校实施内涵建设的进程中,图书馆不但是实施教育教学改革重要的教辅部门,而且也承担着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职能。高职院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课程为突破口的课程改革,客观地要求图书馆工作与时俱进,改变不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升图书馆馆员队伍服务教育教学工作的内在品质,根据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特点改革图书馆馆藏的格局,提升图书馆服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内在质量和水平。用科学的发展观确立图书馆发展的指导思想,就是根据不同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高职院校可支配的教育资源和内涵建设的实际需求,根据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科学的确立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指导思想。首先,要根据国家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文件修订图书馆的发展规划,并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周期内基本达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高职院校图书馆软、硬件建设的基本要求。第二,要用改革管理体制、建设规章制度、创新运行机制的手段逐渐完善适应高职院校图书馆运行的体制机制[6]。要在短期内实现对高职院校图书馆人员专业技术岗位的人事管理,建立健全服务教育教学改革的图书馆职能机构,制定专业馆员制度扩大图书馆业务的工作范围。第三,要明确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以人为本的图书馆辅助教学工作职责。通过加强图书馆学科馆员与教育教学部门的联系、沟通和协作,加强对在校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教学部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课程改革为突破口的教学改革。

3.2 实施人才战略工程提升馆员队伍的职业竞争力

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物,因此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第一需要,是实现图书馆馆员队伍的科学发展,解决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数量短缺、结构和布局不合理、职业素质相对低下的瓶颈问题。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高职院校图书馆业务人员与读者数量比应为1∶200,在编数不大于或不小于10%定编数,年龄结构应当是30岁以下占20%、30~45岁占70%、45岁以上占10%,学历结构应当是图书馆学专业人员至少占20%、计算机专业人员至少占10%、其他专业人员占70%,职称结构应当是高∶中∶初=3∶4∶3,其中正高占5%,副高占25%[7]。仅以吉林省为例,省属的高职院校图书馆没有一所能够达到这些基本要求。虽然解决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数量短缺、结构和布局不合理、职业素质相对低下的问题不能一蹴而就,但是通过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专业技术人员的合理配置、布局和培训,能够有效缓解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冲突。其主要方法:一是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部门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并担任系部所在的图书室的兼职工作;二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加强与地方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聘用兼职的图书馆馆员参与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工作;三是加强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可管理和控制的馆员队伍的图书馆业务培训。

3.3 抓住主要矛盾是解决高职院校图书馆内涵发展的当务之急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目标导向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保障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顺利进行,实现以人为本的图书馆服务。因而,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首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保障教育教学改革,推进高职院校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导向的内涵建设。在目前图书馆工作严重滞后教育教学改革需求的状况下,要抓住主要矛盾解决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当务之急,具体地说就是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是改革数字图书馆的条件,解决教师和学生利用数字教学资源难、实现数字化教学改革难和信息素质自我修养难的当务之急;第二是建设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特色馆室和陈列室,把教育教学改革急需的大量非公开出版的校本教材、项目课程教学文献和来自其他职业院校的文献资料进行编目、加工、馆藏和流通;第三是建设参考咨询机构,实现图书馆业务培训和信息素质教育的自身功能;第四是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加强对教育教学部门实施项目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全方位服务。

参考文献

[1]沈梅,杨萍.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农村市场问题及对策研究[J].情报科学,2005,(3):359-361.

[2]李生京.信息不对称背景下的高职发展问题研究[J].情报科学,2008,(8):1186-1189,1193.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4]邢彦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理论之后现代解读[J].职业技术教育,2008,(34):58-60.

[5]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2010-03-16.

地理信息的内涵第6篇

关键词 新媒体 涵化理论 适应性

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催生了全新的传播环境和传播格局,也将传播学研究带入了一个新的境地。与之相应的是在大众传播时代形成的传播观和传播理论,比如“把关人”理论、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涵化”理论、“知沟”理论等,都受到了冲击和挑战。

在经典的大众传播理论中,涵化理论(Cultivation Theory)一直是学者们的研究热点之一。以美国学者格伯纳为代表的涵化理论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当时,美国暴力和犯罪问题十分严重,美国政府成立了“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格伯纳主持的“涵化分析”就是在该委员会的支持和赞助下开始的一项有关电视内容的系统研究。涵化理论最初着眼分析电视画面上的凶杀和暴力内容与社会犯罪之间的关系,以及考察这些内容对人们认识社会现实的影响。“涵化分析”后来受到检验、质疑和发展,80年代初期形成了“主流化”的思想,视野不断扩大,更多地关注媒介所建构的符号现实与社会文化各层面的观念现实之间的关系。在将该理论与新媒体环境中的传播实际进行对比分析后,我们会发现涵化理论在新媒介环境中正在发生“变异”。

一、媒介环境的变迁——涵化理论适用的时代性

在传统大众传播时期,研究者们将涵化分析的焦点集中在电视上,原因在于格伯纳认为电视是当时“最广泛的文化常态和最明显的文化符号的传播者。”①电视与其他媒体相比,具有如下特点:受众接受电视的时间比其他媒介长;人们在接触其他媒介之前就开始接触电视;电视比其他媒介更容易获得;传统电视从内容传播再到受众接收形成了一个线性、封闭的信息生产、传播、消费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电视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受众不得不以被动姿态屈就于电视的线性、单向传播模式。因此,当电视“集中化地大批量生产一套连贯的图像与讯息,并把它们提供给规模庞大而又各式各样的群体”时,“它被大多数的观众以一种近乎不加选择的、仪式主义的方式来使用”②,从而达到为界定世界以及使特定的社会秩序合法化服务。

然而,在以网络技术等代表的新传播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情况已经不同了:“电视机还在,但是电视前的观众已经不在了。”③一方面,网络的非线性播放和不受时空限制的获取方式冲击着传统电视。以PPTV、CNTV、优酷、土豆为代表的网络视频以及手机等微视频分流了一大批曾经忠实的电视观众,其中尤以“80后”至“90后”等较为年轻的观众居多。当电视不再是绝大多数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媒介接触的首选时,无疑弱化了传统电视对于社会整体的涵化效果。

另一方面,面对网络视频和手机移动视频的冲击,传统电视也开始借助新媒体技术积极拓展新的收视途径。国内实力较强的电视台普遍开辟了网站或与其他视频播放终端等合作,扩大影响力。同样的电视节目,收看人数可能并没有减少,但是收看终端发生了改变,较为年轻的观众从传统电视机转向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显然早期侧重于研究传统电视在多样化的公众间培养了关于现实的共同观念的涵化效果,必须相应地将电视媒介的边界延伸至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平台,而且对于不同类型的媒介,我们还需重新引入新的涵化分析参数和方法。

比如,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逐渐瓦解了电视的时间限制,电视不再意味着“客厅电视”,观众可以随时随地收看电视节目。同时,在互联网和手机媒体平台上,观众开始寻求更加特定的、适合的电视节目内容,使得电视内容的传受由固化走向离散化。此外,受众对于感兴趣的电视内容会通过在微博、QQ等社交媒体上进行两种类型的互动:一是在电视网络交流平台上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另一方面,用户自发创建社区、群组等圈子,分享交流电视节目信息,从而对电视内容进行反复传播或加深电视信息的传播效果,或反作用于电视信息的传播效果。因而,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媒介使用方式和用户体验的变迁,使得早期涵化研究强调观看电视数量与观众对现实认知之间的正向线性关系亟待重新审视。

二、话语垄断的颠覆——电视涵化中心地位的消解

早期涵化理论认为,电视在日常生活中居于如此核心的地位,以至于支配了我们的“符号环境”,以自身有关“真实”的信息取代了个人经验和其他理解世界的手段。电视被描述成“一种有关现存工业秩序的文化力量,主要扮演着维持、稳定与强化,而非改变、威胁或削弱传统信念与价值的角色”④,并且早期电视主要通过主流化过程来达到维持、稳定与强化传统信念和价值。格伯纳认为涵化的主流化过程更像一个万有引力的过程。“‘引力’的角度和方向取决于不同群体的观众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与万有引力的方向——电视世界里主流的方向的交汇点。每个群体都可能被拽向一个不同的方向,但是所有的群体都受到同一‘中心力流’的影响”。⑤然而,在新传播技术环境下,电视涵化的中心地位受到了挑战,来自新媒介平台上的话语权博弈以及整个讯息系统中的主流声音逐渐模糊不停对抗着电视主流化中心力流。

“涵化不是别的,而是关于叙事的文化系统。”故事决定着我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前我们听到的故事主要来自于家庭、学校和政府,但是现在讲故事人的角色由电视来担当。电视中的故事可以被看做一个消除不同群体差异的“大熔炉”,使受众对于现实的感知越来越和电视相一致。因而,电视暗含着某种文化和政治的权力,即利用象征符合创作有寓意的信息的权力,这种权力可以涵化集体意识,从而达到社会控制。在电视这一集中化的叙事系统中,“要紧的是谁得到了话语权,而谁的故事未获准讲述。”⑥

传统电视时代,政府控制着电视媒体的发声,可以说政府是电视话语权的主体,电视报道什么消息,社会舆论都在政府的掌控之中,普通公众缺乏参与话语讨论的渠道,不能自由发表言论的公众往往在很多时候被迫选择沉默,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他们只是没有渠道去打破官方主流话语一家独大的局面。

新传播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于信息话语权的垄断,新媒体时代公众由被动接受者的身份变为了主动传播者和分享者,这必然导致权力的分散化,公众在这个过程中得以自我赋权。受益于新传播技术而崛起的草根阶层和新精英话语权力主体(包括文化学者、传媒工作者、演艺人员、商业精英等)表达出了强烈的利益诉求,与居于统治地位的传统精英权力主体(主要指官方主流领域精英)进行权力博弈。电视通过主流化过程培养多样化公众间的关于现实的共识,尤其是向居于统治地位的社会精英所设定的意识形态靠拢,在新媒体环境下逐渐变得步履维艰。

草根阶层和新社会精英不再被动地不加选择地、仪式性地接受来自电视媒体的教化。他们通过新媒介平台积极寻求异质性的观点信息来平衡电视媒体传播的信息观点,甚至直接向控制电视话语权的传统精英话语体系提出质疑和挑战。尤其是规模庞大的且分散性强的草根阶层,得益于新传播技术带来的隐匿性和灵活性,使其无需暴露自己的身份就可以直接向强势的传统精英发起挑战。当“草根的暂时狂欢演绎异化的宣泄”,将“颠覆到主流价值观”。⑦

三、主动选择抑或无意识的涵化?——涵化对象认知模式的转向

涵化理论中受众对于电视传播内容存在的认知模式与霍尔提出的编码/解码理论相关联。在编码/解码理论看来,“主导的意识形态希望把某种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想强行固定下来,而受控者则希望这一关系保持流动性。”⑧意义的编码和解码过程就是语言中的意识形态争夺和斗争。

在电视的传播中,受众受制于技术限制,所能做的只是打开电视并调好频道,接下来该播什么、该如何传播就要交给传播者去决定。而且在传统的大众传播时代,由于来自社会和舆论的多方面压力,受众常常是谨言慎行,不会轻易发表自己对于电视传播内容的见解。因而,受众一般在编码者即电视控制者设定的框架内进行解读,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较为广泛的共识。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到:涵化理论在目前新传播技术环境中依然存在,毕竟我们一直浸润在各种类型媒介创造的符号环境中,但是由于新媒介的新特点使得电视媒介涵化理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电视的边界已经延展至新媒体平台,致力于研究传统电视媒介涵化理论的某些假设和研究方法已经不适用了。同时也是新传播技术对电视涵化主流化过程造成了冲击,来自新媒介平台上的话语权博弈以及整个讯息系统中的主流声音变得逐渐模糊不断对抗着电视主流化中心力流。而且受众在新传播环境中通过主体性批判,对电视传播内容的认知模式由被动不加选择的接受涵化转向主动选择接受某些话语意识的涵化。这些综合因素影响着涵化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适应性,我们需要在完善传播学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适用于新媒介环境下的涵化理论框架,从而为新传播革命进程提供有益的理论探索方向。

参考文献

①⑥麦克·摩根、詹姆斯·尚翰著,龙耘 译:《涵化研究的两个十年(上)》[J].《现代传播》,2002(10)

②乔治·格伯纳、拉里·戈罗斯著,石义彬等译,《与电视共同成长:涵化过程》[J].《新闻与传播评论》,2005(5)

③余志为,《电视会消亡吗?——论新媒介格局下电视媒体的未来》[J].《现代传播》,2012(9)

④⑤Gross,L.P.,“Television as a Trojan horse”,School Media Quarterly,spring(1977)

⑦尹嵩,《新媒体时代话语权的博弈与权力关系的重构》[D].辽宁大学,2011

⑧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63

地理信息的内涵第7篇

     关键词:农产品;批发市场;内涵式发展

    引言

    我国的批发市场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全国已有4700多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和多类型的市场体系,成为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枢纽和核心,承担着近70%的农产品流通任务。

    但总体而言,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仍以外延扩大、数量扩张为主要特征,多数批发市场仅具备产品集散、价格生成等基本功能,对手交易仍是主要的交易方式,收取摊位费是批发市场生存的主要经济来源。

    在土地资源紧缺、消费安全问题突出、卖难买难现象频发的今天,如何完善批发市场功能、提升批发市场竞争力成为农产品批发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式发展型转变成为批发市场首要的任务。

    本文在分析农产品批发市场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批发市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具体发展方式,以期为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现状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专门为农产品批发提供交易的场所和条件,并为农产品流通提供服务的组织机构。

    我国现有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多形成于三种方式:一是在原有农贸市场或集贸市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二是在原商业、粮食、物资、供销等流通部门的购销中心的基础上形成;

    三是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建。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较完备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对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满足日益增长的人们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随着超市的兴起和发展,经由超市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份额逐年扩大,但批发市场仍是目前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据统计,目前多数城市消费的鲜活农产品80%-90%仍由批发市场提供。即使在消费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如北京,70%以上的农产品也经过批发市场流通。

    总体来说,目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服务功能单一

    现代化的批发市场应具有商品集散、资源配置、价格形成、交易结算、信息中心、主题会展以及综合服务等多项功能。但我国目前的批发市场功能单一,多数市场还仅具备商品集散等初级批发市场所具备的简单功能;摊位制仍是大多数市场普遍采用的方式,市场投资主体对市场的管理仅仅停留在物业管理的层次上,通过收取摊位费而维持市场的运转。因为摊位固定,批发市场一般通过扩建或收购兼并其他市场进行发展,通过规模的提升来增加成交量,提高经营收入。以数量或规模的增长为特点的外延式发展方式是目前批发市场发展的主要途径。

    2.交易方式落后,交易主体地位不平等

    交易主体、交易方式以及交易规则的确定和完善直接关系市场运行的效果和各方利益的平衡。而目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对手交易仍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内交易的主要形式。

    交易双方的地位也相对不平等,一方是处于弱势地位的、组织化程度较低的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者,一方是处于强势地位的、对市场信号反应灵敏的采购商。交易双方这种地位、能力的不对称,难以形成公平的价格,也难以体现农产品的真实价值。纵观荷兰、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拍卖已成为主要的交易方式,农产品流通链条中的主体均从中受益。

    3.经营环境较差,产品质量难保障

   正是由于摊位制管理的特点,目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很少也很难在改善整体经营环境上下功夫。平时路面不平、菜叶满地,下雨天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场景绝不是个别农产品批发市场才有的现象。这样的环境不仅使农产品采购者兴味索然,更重要的是,容易腐烂变质的农产品的品质更加难以得到保障,而且农产品的损耗率也因此增加,相反农产品的增值率却随之下降。这不仅影响农户/供应商的收入,而且由于品质降低造成的农产品安全问题也影响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消费。

    4.经营设施不健全,服务功能难拓展

    目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多为露天或简易大棚市场,经营设施简陋且不完善,信息化的支撑手段更加缺乏。近年来,在国家的支持下,一些经营业绩较好的企业相继配套了检测、储藏等设备设施。但总体来说,这些设施的普及率较低,配套设施(如冷库)的应用率也比较低,设施不足和设施闲置的情况同时存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有的市场虽然已有所开展,但多数也只是建立市场门户网站、所在市场农产品的价格等方面的信息。设施的缺乏也是造成农产品批发市场服务功能单一的原因,这对农产品的保鲜、加工增值、运输、食品安全以及为经销商拓展销售渠道等方面都有很大影响。

    二、农产品批发市场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

    内涵式发展模式是指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水平等手段达到提高成交量、成交品种乃至成交金额的发展方式,即在不增加经营面积的情况下提高收入,即提高单位经营面积的投入—产出效率。内涵式的发展方式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内在动力。

    1.资源的有限性,要求批发市场转变增长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人口规模逐渐扩大,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市场用地与城市功能用地的矛盾越发尖锐。在这种背景下,靠扩大规模来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外延式发展方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的扩大不仅会降低城市的容量,削弱城市其他功能的正常发挥,而且,由于批发市场带来的大量人流、车流,也会对交通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降低城市运转效率,损害城市形象。以“修炼内功”为特点的内涵式发展方式成为必然。

   2.激烈的竞争,促使批发市场“修身养性”自上世纪90年代超市在我国兴起以来,经由超市流通的农产品比例逐年提高。近几年国家“农超对接”工程的开展,也为超市自营或联营生产基地提供了动力,超市到生产基地/合作社直采的比例与日俱增。这不仅对进入批发市场交易的农产品货源造成冲击,也使原本到批发市场采购的超市数量或采购数量相应减少。而且由于超市具有方便快捷、购物环境好、质量有保障等良好形象,吸引了无数终端消费者的拥趸,这也对批发市场的客流造成影响。此外,由于基地按超市的要求进行生产,能有效保障产品质量,加上环节减少引起的流通成本降低、损耗小等特点,能使从生产到消费整个链条中的主体从中受益,供应链整体效益得以提升。

    这些因素的出现再加上批发市场相互之间本来就存在的竞争,使得批发市场必须摈弃以前的做法,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3.卖难买难问题的频发,敦促批发市场充分发挥其功能近些年来,农产品卖难买难问题频发,尤其是卖难问题,已成为伤农害农的顽疾,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农业的丰产增收,也影响了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进而也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作为当前农产品流通主渠道的批发市场,掌握着丰富的进场交易主体的信息资源,如能在摊位管理的基础上扩大信息采集和服务范围,比如采集交易的品种、产地、价格、销量、购买者、交易时间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经过分析加工,在农产品出现卖难之前或初期传递给相关主体,势必对缓解卖难有很大帮助。同样,批发市场将生产者/供应商的信息传递给需求方(采购方),需求方的买难问题也会有所缓解。

    三、农产品批发市场内涵式发展的具体方式

     内涵式发展主要通过拓展批发市场的经营和服务范围、本质上提升批发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来实现,具体体现在经营理念的提升及技术手段的改进等方面,主要包括以下方式。

    1.完善设施及功能

    设施设备是发挥功能的前提条件。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须首先转变思想,创新管理机制,改变传统单一摊位制管理的经营模式,增加冷库、包装、加工、质检、物流、质量追溯等设施设备,提供冷藏、包装、加工、配送、信息等多种服务,促进农产品流通增值的同时拓展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收入来源渠道,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造血机能”。其次,要创新农产品交易方式,引入拍卖等新型交易方式和设施,创造一个透明、公平的竞争环境,提供准确的、代表性强的价格信息,实现产品的真实价值。

    2.加强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开展农村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手段和支撑。信息化的实施能有效提高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及时实现市场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共享,提高整个物流环节的协调性,以及有效解决农产品品质量追溯等问题。

    批发市场的信息化建设需从软硬件两方面入手,相关的硬件设施是开展信息化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软件方面主要包括综合管理系统、电子结算系统(不仅包括批发市场和入场商户之间的结算,也包括为交易双方提供结算服务)、拍卖系统、物流配送系统、协同商务系统、质量追溯系统以及信息采集和平台等方面。其中协同商务系统是指将批发市场置于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其作为农产品流通主渠道和主要环节的功能,在原有基础上充分采集市场信息,加强与入场交易的供需双方的联系,搭建供需双方沟通的渠道和平台,并吸引原未入场交易的主体利用平台信息达成交易,拓展供需双方的交易渠道。通过批发市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开展,不仅拓展批发市场的服务范围,增加批发市场的收入和核心竞争力,而且能提高整个农产品流通链条的效益和效率。

    四、农产品批发市场内涵式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

    1.观念不到位

     观念是影响行为的首要因素。受传统观念和经营理念的影响,很多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开办者和经营者尚未认识到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内涵式发展的好处和前景,这影响了内涵式发展模式的顺利开展。

    2.资金不足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一项投资大、回收期长的工程。目前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流动资金匮乏,运作成本昂贵,在巨额的投资面前往往望而却步,减缓了批发市场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

    3.农产品标准有待完善

    由于农产品本身的季节性、多样性以及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特性,使得农产品尤其是果蔬类的农产品很难像其他商品一样实现标准化,这给农产品的拍卖式交易带来很大困难,也影响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开展。

    五、结论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还存在资金、认识等方面的障碍因素,但内涵式发展方式是农产品批发市场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

地理信息的内涵第8篇

关键词: 媒介素养 信息素养 新媒体 综合教育

在我国,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的研究和教育引入时间都不长,且主要集中于大学生群体,两项研究和教育还未发展成熟,又遭遇新媒体的冲击,海量信息冲击形成的拖延症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引起各界的关注。

1.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的内涵逐渐融合

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多媒体作为信息的呈现形式,跨越时空,具有良好互动性的媒体形态,使人们的信息分享、社会交往和经济生活等众多领域发生极大的变化。

1.1媒介素养的内涵。

媒介素养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被提出来就是针对青少年的,随着媒介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其内涵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美国新媒介联合会在2005年的《全球性趋势:21世纪素养峰会报告》将新媒介素养定义为:“由听觉、视觉及数字素养相互重叠共同构成的一整套能力与技巧,包括对视觉、听觉力量的理解与使用能力,对数字媒介的控制与转换能力,对数字内容的普遍性传播以及再加工的能力。”[1]有学者认为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内涵包括:批判性认知力、媒介使用能力、内容创造力和道德约束力。

1.2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的内涵包括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包括需求表现能力、获取能力、评价能力、组织管理与交流能力);信息应用与创造;信息安全与道德等。因此,信息素养教育是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创新和信息道德的综合能力教育[2]。

1.3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内涵与信息素养内涵的交叉点。

网络的超文本链接特点使得各种多媒体信息通过数字技术呈现,信息传播跨越各种传统媒体的技术平台障碍,信息和媒介融为一体,网络新媒体既是传播形式又是信息呈现,拓展了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的内涵,使二者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媒介素养内涵中的“内容”即为“信息”。媒介素养内涵中的批判性认知力与信息素养中的评价能力相似;媒介使用能力与信息需求表现能力和获取能力等内涵相似;媒介素养的内容创造力与信息的应用和创造能力相似;媒介道德约束力与信息道德的内涵相似[3]。

2.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和信息素B教育面临的共同问题

发达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主要集中在中小学阶段,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限制,媒介素养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任务都推迟到大学阶段。

2.1大学生自身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先天不足。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8次报告,2016年上半年,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到 26.5 个小时,学生群体在网民职业结构占比中以25.1%居首位。中国网民网络使用情况从高到低分别是: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络新闻、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上支付、网络购物、网络游戏、网上银行、网络文学、旅行预订、电子邮件等。

大学生网络使用人群比例几乎百分之百,媒介使用和参与积极性极强。但是,大学生的媒介使用主要依靠自发学习和自我摸索,媒介和信息的创造力和道德意识却不足。有媒体称:“电脑对大学男生来说是游戏机,对女生来说是电视机。”由于一些大学生对媒介缺乏批判性认知,对信息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不强,媒体道德和自律意识比较缺乏。大学生在使用媒介时,缺乏信息主动需求,主动利用网络媒介解决学习问题的意识比较淡漠,利用网络进行在线专业信息搜索和在线专业知识学习的能力欠缺。

2.2教育配套体系不健全。

相对于西方国家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严重滞后,且发展缓慢。2004年首本针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书籍《新闻・传媒・传媒素养》出版,同年上海交通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首开媒介素养课程。初期的媒介素养课程是针对新闻传播学专业开设的,随着2010年国内首本媒介素养教材《大学生媒介素养概论》的面世,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媒介素养公选课程。但是开课学校的数量在高校总数的占比少得可怜,更多的学校只是开设国家规定的“影视鉴赏”这类与媒介素养教育有一点点关联的课程。

国内的信息素养教育比媒介素养教育开展更普遍且时间长,主要包括面向普通大学生开设计算机基础、文献检索和教育技术等课程。但是由于没有统一明确的教学目标,这些课程在设置上缺乏系统性,这样分散独立的技术和操作方法教学并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甚至某些院校的部分专业从未开设文献检索类课程,呈现教育空白。

随着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研究的发展,国内已有学者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行初步的研究,甚至国内外学者提出将媒介素养教育直接纳入信息素养教育体系下。综合研究表明,在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时,统一规划,综合推进,更符合当前的教育实际。

3.大学生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综合教育的策略

3.1引导学生建立目标,形成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的自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