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地理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杂志简介:《地理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3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856/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综述、气候变化与植被生态、土地利用与地表过程、学术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
国际刊号:0375-5444
国内刊号:11-1856/P
全年订价:¥ 1440.00
创刊时间:1934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7.26
复合影响因子:4.72
总发文量:2275
总被引量:133781
H指数:170
引用半衰期:5.3561
立即指数:0.1412
期刊他引率:0.9451
平均引文率:25.5989
  • 基于“租差”理论的城市居住空间中产阶层化研究——以南京内城为例

    作者:宋伟轩; 刘春卉; 汪毅; 袁亚琦 刊期:2017年第12期

    中产阶层化是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前沿领域,而"租差"是解读中产阶层化现象的核心概念。通过对Smith"租差"模型的借鉴与修正,提出中国政治经济制度转轨背景下,"租差"是由土地公有和房屋贬值产生的"实际租差"和房地产持续快速增值产生的"预期租差"两部分组成。在此基础上,以南京内城和典型中产阶层化区域为例,利用2001-2011年间房屋...

  • 1982-2010年中国县市尺度流动人口核算及地域类型演化

    作者:戚伟; 赵美风; 刘盛和 刊期:2017年第12期

    县市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调控流动人口的重要单元。本文系统梳理了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四期人口普查的流动人口统计口径,根据地理流数据的空间尺度转换原则,核算四期人口普查县市尺度的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构建对应的流动人口空间数据库。并提出新的修正复合指标法,划分出6种流动人口地域类型,包括大规模净流入活跃型、小规模...

  • 基于“胞—链—形”分析的都市郊区村域空间发展模式识别与划分

    作者:任国平; 刘黎明; 孙锦; 卓东; 袁承程 刊期:2017年第12期

    村域空间发展模式识别和划分一直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引入"胞—链—形"分析方法,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利用引力模型、断裂点模型、因子分析法和频度统计法分析该区184个"行政村空间发展模式格局(驱动形)"—"核心行政村模式传导界面(辐射链)"—"行政村主导产业(产业胞)",以期从空间力学视角识别和构建村域空间发展模式体...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能源安全时空格局演化过程

    作者:徐玲琳; 王强; 李娜; 杜雪; 伍世代; 田兰蓝; 吴琛璐; 丁哲澜 刊期:2017年第12期

    基于全球158个国家能源供给、传输、使用以及社会发展数据,从能源供给—传输安全、使用安全和社会发展环境三个维度,并借助主、客观赋权方法,构建了能源安全评价模型,对近20年来世界能源安全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形成机制及其对中国能源安全表现的政策启示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1)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能源安全整体格局呈现出恶化特征,危...

  •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中的经济效率演进及影响因素

    作者:李汝资; 刘耀彬; 谢德金 刊期:2017年第12期

    现代经济增长过程表明,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效率演进关系密不可分,具体反映在区域发展的阶段性与异质性上。运用DEA-BCC模型、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中国三次产业静态综合效率与动态全要素生产率(TFP)的部门与区域变动情况,并基于DEA-Tobit两阶段分析框架构建面板计量模型,探究中国不同地区三次产业经济效率变动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三次...

  • 广州拾荒者的身体实践与空间建构

    作者:陶伟; 王绍续; 朱竑 刊期:2017年第12期

    20世纪90年代以来,身体地理学在女性主义的推动下迅速兴起,建立了以身心一元论为基础的研究路径。延循后现代主义的研究范式,身体研究更重视身体在感知世界、生产知识和占据空间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把身体视为挑战主流文化并为边缘群体发声的武器。以城市边缘群体为研究对象,采取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方法,对广州拾荒者群体的个案展开研究,...

  • 基于性别比较的北京城市居民活动的时空弹性研究

    作者:申悦; 柴彦威 刊期:2017年第12期

    基于时空间行为的城市空间解读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范式,源于时间地理学的时空弹性反映了人们受到的时空制约以及拥有的机会,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从性别比较的视角出发,对居民日常活动的时空弹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于北京上地—清河地区GPS与活动日志相结合的居民一周活动与出行数据,利用其中由被调查者汇报的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

  • 枢纽港口城市港航服务业空间组织机理——以上海市为例

    作者:曹有挥; 梁双波; 吴威; 陈欢; 叶士琳 刊期:2017年第12期

    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理论和地理尺度关联思想,本文构建了一个多尺度相统一的港航服务业空间组织理论分析框架。归纳演绎表明,在全球尺度上,受经济全球化、技术变革、产业组织变革和国家/地方(政府)战略响应等多层级因素与机制的相互影响,少数枢纽港口城市成为港航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主要节点,其产业结构重心由运输仓储类向与技术服务类、高级服务类...

  • 全球海洋运输网络健壮性评估

    作者:彭澎; 程诗奋; 刘希亮; 梅强; 陆锋 刊期:2017年第12期

    海洋运输网络结构健壮性与运输效率密切相关,也是海洋运输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具体表现。目前的海洋运输网络健壮性研究主要基于集装箱班轮运输网络开展,忽略了货运船舶的多态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利用2015年全球海洋货物运输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数据,构建了包含港口中转停留信息的全球海洋货物运输网络,然后...

  • 京津冀地区陆路交通网络发展过程及可达性演变特征

    作者:陈娱; 金凤君; 陆玉麒; 陈卓; 杨宇 刊期:2017年第12期

    从中国近代交通发展之初到高速交通网络化时代,京津冀地区陆路交通发展一直占据全国领先地位,为探究其长期演化的特征,以百年时间尺度系统梳理了京津冀地区陆路交通网络发展过程,并以13个地市为中心,采用考虑跳跃式交通运输方式的时间距离计算模型探讨了其可达性演变过程。研究表明:(1)京津冀地区陆路交通网络发展经历了交通近代化起步时期(...

  • 基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国际航运网络演化

    作者:王列辉; 朱艳 刊期:2017年第12期

    建设海上航运通道和国际航海运输网络,增强国际联系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海丝之路")的基本条件。基于1995年、2005年、2015年的中国集装箱航运数据,论文运用枢纽度模型、复杂网络方法以及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等分析工具,重点分析了中国与"海丝之路"沿线国家的航运网络空间格局。研究表明:(1)国际航...

  • 南海《更路簿》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体记忆的失忆与重构

    作者:刘玄宇; 张争胜; 牛姝雅 刊期:2017年第12期

    南海《更路簿》是部级非遗,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国海南渔民耕海作业的集体记忆与"祖宗海"的家国情怀,探讨《更路簿》的保护、传承和活化等问题意义重大。通过对海南琼海、文昌等地20名老渔民的实地调研,采用NVivo 8软件对访谈及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更路簿》集体记忆的动态变化及其重构机制。研究表明:(1)记忆主体的更迭和客体信息的功能...

  • 中国11件享誉世界的古—近代地图多元价值

    作者:梁启章; 齐清文; 梁迅 刊期:2017年第12期

    "制图六体",作为中国古地图学的核心内容,开创于西晋裴秀,后经历代著名地图学家继承和发展,先后创作了一批十分珍贵的古地图。本文以亲自参加的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近代地图志》编研工作为基础,参考了《中国古代地图集》(3卷),遴选出11件享誉世界的中国古—近代地图(单幅图或地图集),分别是:西晋首创科学地图《地形方丈图》;唐...

  • 人口密度格网尺度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以宣州区乡村区域为例

    作者:董南; 杨小唤; 蔡红艳; 黄栋 刊期:2017年第12期

    人口密度格网尺度适宜性研究旨在遴选适宜格网,较好表达人口分布位置,揭示人口分布差异,提高人口数据空间化质量。以安徽省宣州区的乡村区域为研究区,设计了人口密度格网尺度适宜性评价方法,通过构建位置表达度、数值信息表达度和空间关系表达度三类评价指标,开展了人口密度格网尺度适宜性评价研究,结合格网尺度—指标数值关系曲线,确定人口密度...

  • 《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丛书》评介

    作者:朱海燕 刊期:2017年第12期

    《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丛书》于2013年度获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作为科学出版社的第一个地学项目,2015年底获得顺利验收。该项目具有以下特点:1项目立项基础扎实,组稿和出版严格保障质量地球空间信息科学是地球科学、空间科学和信息科学交叉渗透发展的结果,在国家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及资源、环境和人口的协调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