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

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杂志 省级期刊

Research Reports on the Politics of Contemporary China

杂志简介:《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2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治期刊。该刊是一份年刊,致力于发表政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主管单位: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
主办单位: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
创刊时间:2002
所属类别:政治类
发行周期:年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875
总发文量:165
总被引量:248
H指数:6
引用半衰期:6.8
平均引文率:11.8333
  • 治权实体论——关于党依法治国合法性的新思考

    作者:姚文胜 刊期:2015年第01期

    "治权实体"理论直面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前提下,在通过对既往"党政合一"及"党政分开"理论的建设性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党政有机联结为国家治理主体的新理念,一方面要求党委与国家机关紧密联系,形成统一的国家治理主体,另一方面要求各方妥善分工,实现良性制衡,形成政党领导国家事务,...

  • 中国地方人大“票决部门预算”的过程与逻辑

    作者:徐枫; 朱圣明 刊期:2015年第01期

    财政预算作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批的一个重要文件,是人大"掌握国库的权力"。表决是人大行使国家权力的一个重要法律程序,表决方式直接关系人大权力和人民民主的实现。温岭的"票决部门预算"以民主恳谈为载体,通过协商民主和代议制民主相结合的方式将预算权的价值问题转换成程序问题,从程序上看,经历了"征询预算一审议预算一修编预算一票决预算"...

  • 国际因素、合法化机制与地方治理创新

    作者:杨雪冬 刊期:2015年第01期

    随着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日益紧密全面,国际因素已经成为推动国内治理变革的不可忽视因素。本文扩展了合法化概念,提出了国际因素介入地方治理的三种基本机制,即国家合法化机制、地方合法化机制和社会合法化机制。借助三个案例分析了利益、制度和知识三种类型国际因素介入地方治理创新的过程、产生的影响。不同类型的因素进入地方治理过程所依赖的...

  • 论引起群体性“抗争政治”的变量与博弈关系——以韩国“龙山惨案”和中国“乌坎事件”的比较为例

    作者:朴柄久; 冯秀成 刊期:2015年第01期

    韩国与中国的共同现象是虽然经济发展,但是社会矛盾与群体性事件越来越多。引起"抗争政治"的变量为争论的特征;政治信赖程度;政府的利害调整能力。"龙山惨案"发生的原因是韩国民众政治信赖程度很低;"商铺转让金";第三者介入导致事态恶化。"乌坎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基层政府长期的行政失误;市场化改革不彻底不完善的弊端;企业家与地方官员互相利用...

  • 省会城市“中心分离”现象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作者:汤明磊; 赵岩; 安园园 刊期:2015年第01期

    计划经济时代,省会城市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各个省的经济、人才、信息等资源的集散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治经济非对称性、发展策略的非均衡性以及多经济中心的干涉,省会城市逐渐出现了"中心分离"的现象。以江苏省为例,南京在以经济指标为主的中心性指数测量中,明显低于苏州和无锡等城市,而以文化、教育指标为主的中心性指数...

  • 回应型改革:关于M直辖市大部制改革的实证分析

    作者:申剑敏 刊期:2015年第01期

    目前国内对地方大部制改革的研究多侧重于县市一级,这就无法回答以下问题:在2008年和2013年的国家大部制改革中,中央反复强调地方改革没有时间表、可以因目前大部制制宜,但是地方特别是省级政府为什么仍然倾向选择与国务院大部制改革类似的方案?本文通过对中国直辖市M市大部制改革的实证分析发现,倾向于采取"回应型"的机构改革模式,以最大程度与...

  • 官员腐败现象的分析与启示:基于广州市的43个样本

    作者:董建新; 程龙 刊期:2015年第01期

    本文抽样选出1979~2014年广州市的腐败官员案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所选取的43个样本中,腐败行为以受贿罪为主;受贿案件中,行贿者主动行贿居多,行贿目的集中在国有资产买卖领域,其次是人事领域;市政府和国企最易发生腐败,正职领导比副职领导更容易做出腐败行为;从初犯年龄看,50岁以上的腐败官员最多;官员作案后,平均需要7.2年事发;腐败案件发...

  • 网络举证党政官员婚外情的方式与内容变化及影响

    作者:宋涛 刊期:2015年第01期

    随着网络问责的发展,公众开始以网络为平台举报党政官员婚外情腐化生活行为,其网络举证方式经历了从最初的"人"实名方式,到后期的"第三方"匿名方式和"当事人"亲身经历方式的演变,举证内容经历了文字材料、"日记"、"短信"、"艳照"、视频、"自述"等多种变化,对相关事件的传播及查处,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但是,网络举证是一把"双刃剑",对过度的"娱乐"...

  • 倒置的权力结构重塑:常委会领导体制的民主调适

    作者:房亚明 刊期:2015年第01期

    中共各级常委会是我国政治权力的中枢,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起着领导核心的作用。中共常委会体制的运作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础,由于产生于危机时刻,偏向集中。由于客观环境的限制加上主观因素的影响,实行集体领导而防止个人集权的制度设计初衷没能遏制"一长制"的现象。面对市场化、信息化、城镇化、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时代变革,常委会领导体制如...

  • 决策问责:行政问责的新发展

    作者:谷志军 刊期:2015年第01期

    政府决策失误的严重后果和沉痛代价迫切需要加强对决策失误的问责,建立决策问责制度是行政问责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决策问责是指政府及其公务人员有义务就其决策行为向问责主体进行责任回应并据此接受决策失责惩罚的行为过程,其特征体现在决策问责对象、决策问责内容、决策问责方式、问责参与程度、问责参与范围、问责时间顺序等六个维度方面。...

  • 中国的政治稳定状况:基于相关典型指标的分析

    作者:马奔; 李珍珍; 郑心遥 刊期:2015年第01期

    政治稳定代表政治系统的秩序性与继承性,政治稳定评估对于认清转型期的中国政治稳定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国外典型政治稳定评估指标的基础上,对涉及中国政治稳定状况的评价进行总结,研究发现:中国政治稳定程度主要取决于政体特征、冲突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张力,虽然存在冲突,但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能力的提高等因素有助于中国...

  • 网络社会:通向自由抑或奴役

    作者:何哲 刊期:2015年第01期

    网络社会的到来是人类历史上发展的重大转型,是人类社会新的强连接组织方式和新的生产生活存在方式。一种盲目乐观的观点认为,网络社会一定促使人类社会更加自由,然而这种观点忽视了网络社会作为技术文明的高峰对人类自由本身的侵蚀。本文认为,网络社会在便利人们生产生活和重构社会组织方式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从经济上、政治上、社会上、思...

  • 当代中国制度文化建设:意义和向度

    作者:张西山 刊期:2015年第01期

    人类政治文明包括政党文明、制度文明、公民文明的三维结构。我们思考新时期政治社会面临之"成长的烦恼"和"转型的阵痛",就必须重视制度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制度文明提高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同样的高度。制度文明建设是国家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和价值依归。文化孕育制度,制度选择文化。政治社会有其自身的逻辑,...

  • 香港弹劾制度初论——以立法权与行政权的互动关系为核心的探讨

    作者:秦前红; 涂云新 刊期:2015年第01期

    由香港现任特首私宅僭建而引发的2012年末至2013年初的弹劾案无疑是《基本法》在弹劾制度上的一次最初尝试,本文从香港《基本法》构架下行政权与立法权的互动关系角度尝试理清香港弹劾制度的法理意义。香港的弹劾制度植根于普通法系下的政治制度架构,体现了《基本法)近年来"立法吸纳行政"的新的政治发展趋势,本文认为香港的弹劾制度实际上对香港...

  • 论我国特别行政区制度运行的内在机制

    作者:邓剑光 刊期:2015年第01期

    特别行政区制度的顺利运行直接关系着我国的政治稳定和统一。制度能够长期存在并不意味着它是有作用的,只有内在功能转化为外在的作用效果,制度才是有作用的。我国特别行政区制度的运行实际存在着政治整合、社会稳定和文化融合三种内在机制,通过政治整合机制实现区域的统一,通过社会的稳定机制实现平稳发展,通过文化的融合机制取得"一国共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