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史研究

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Contemporary China History Studies

杂志简介:《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200/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政治史研究、文化科技史研究、外交史研究、地方史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成果、论点摘编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当代中国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5-4952
国内刊号:11-3200/K
全年订价:¥ 336.00
创刊时间:1994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66
复合影响因子:0.47
总发文量:1241
总被引量:4955
H指数:22
引用半衰期:5.2821
立即指数:0.0299
期刊他引率:0.806
平均引文率:11.903
  • 谈谈史学工作者的责任和素养

    作者:陈祖武 刊期:2006年第03期

    史学工作者应该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良好的学术素养。首先,要尽到自己的历史责任,要关注现实提出的重大课题,服务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潜心研究,传承文明;其次,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实事求是,严谨务实,揭示历史的真相,正确地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再次是要“博学于文,行已有耻”,把做人、做学问、做事情结合起来。

  • 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认识的曲折过程

    作者:韩亚光 刊期:2006年第03期

    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前后,刘少奇、等人从经济地位上界定了知识分子的工人阶级属性;1956年。和邓小平将经济地位和为谁服务统一起来界定了知识分子的工人阶级属性;1961、1962年间,将经济地位、为谁服务、思想状况初步统一起来界定了知识分子的工人阶级属性;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

  • 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成功之路——“双百”方针、“二为”方向述论

    作者:夏杏珍 刊期:2006年第03期

    从到邓小平,从1956年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到1980年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他们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社会主义文艺的总方针、总政策。在贯彻实施过程中,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具体方针、政策、要求、办法,为中国探索出了一条发展繁荣社会主...

  • 建国初期社会救助体系的构建与评析——以1949~1953年的广州市为个案

    作者:谢涛 刊期:2006年第03期

    建国初期,中共在广州构建了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救助体系,在短短的4年内,广州市通过它救助了大量的失业者和城市贫民,基本上遏制了由于新旧转轨带来的社会危机,为新政权即将展开的社会主义各项建设奠定了基础。在救助理念和救助过程上,它体现了以往社会救助的一些特点,同时也反映了我党的诸多特色,诸如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广泛的群众参与性...

  •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北京的失业知识分子救济政策及其成效

    作者:韩勤英; 苏峰 刊期:2006年第03期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面对失业和人才需求关系的矛盾,城市失业知识分子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北京市的失业知识分子虽人数不多,但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复杂性。为此,北京市根据党和国家的政策,从首都社会秩序的稳定和首都建设的人才需求出发,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失业知识分子进行了必要的社会救济,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同时,实际...

  • 1966~1976年我国个体私营经济政策述评

    作者:刘雪明 刊期:2006年第03期

    1966~1976年间,我国对个体私营经济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政策,至1976年底,私营经济在我国已经绝迹,个体经济也微乎其微,全国城镇个体工商业者只剩下19万人,仅为1966年的12.2%。此外,由于这期间对自留地、家庭副业、集市贸易的限制政策,扼杀了农村经济的生机和活力。

  • 20世纪90年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考察与基本经验

    作者:杨祖义 刊期:2006年第03期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开始由非均衡发展转向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有着特定的历史与现实背景。1991年和1999年是中国区域战略大调整的转折点,1991年开始强调区域协调发展,1999年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随着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考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历程,其基本经...

  • 《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第3期要目

    刊期:2006年第03期

  • 略论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商业信用

    作者:赵学军 刊期:2006年第03期

    建国初期,我国商品交易中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商业信用制度是信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立苏联式的计划经济体制过程中,国家为了对资金流通与商品交易实行计划管理,从1954年起强制取消了国营经济的商业信用,试图以国家银行信用制度取代商业信用制度。取消商业信用制度后,我国的信用制度出现缺失,虽然大量“非法”商业信用形式依然暗中...

  • 从个体商业缴税的演变看转型期的政策机制

    作者:李风华 刊期:2006年第03期

    在个体户诞生之初,地方政府为了更好地征税,针对个体商业创造了代扣代缴营业税的政策,并获得中央政府的认可与推行。但在实行了十年之后,却不得不停止这种政策。通过对个体商业代扣代缴营业税的演变过程的分析表明,在转型期的中国存在着一种重要的政策机制:地方政府与私人的互动。

  • 试论建国初期广东侨批业管理政策

    作者:张小欣 刊期:2006年第03期

    建国初期的侨批业是经营寄递海外华侨汇款及书信并收寄侨眷回执的私营行业。建国后随着解放军在华南地区军事上的顺利推进,包括侨批业管理在内的一系列重要政策在广东得以迅速制定和推行。在“便利侨汇”、“外汇归公,利益归私”原则的指导下,各项侨批业管理政策试图努力扭转侨批业长期奉行的经营服务方针,使之服从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但由...

  • 1992年中俄关系略论

    作者:丁明 刊期:2006年第03期

    在中俄关系的发展史上,1992年是关键的一年。在从中苏关系顺利过渡到中俄关系后,由于俄罗斯在1992年上半年推行全面倒向西方的“一边倒”政策,造成了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失衡,中俄关系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干扰。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中国始终坚持周俄罗斯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不搞意识形态的争论;另一方面,俄罗斯外交也做出了调整,提出了既面向西...

  • 中国与南斯拉夫建交始末

    作者:张勉励 刊期:2006年第03期

    南斯拉夫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但中南两国的建交却拖延了五年才得以实现。苏联与南斯拉夫关系的变化是中南建交廷搁和实现的主要原因。建国初期,尽管南斯拉夫符合新中国的建交原则,但中国不得不首先考虑苏联的立场和中苏同盟的利益。随着苏南双方外交关系的恢复以及南斯拉夫与东欧国家关系的改善,中南才最终得以建交。

  • 1956年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

    作者:罗平汉 刊期:2006年第03期

    (一)会议的筹备 1955年下半年,我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入高潮。随着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提前完成,我国将进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时期,因而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的作用也就日显重要。但是,当时在知识分子政策和知识分子工作上却存在许多问题。受中共中央统战部的委托,民盟中央文教委员会曾在这年下半年花了两三个月...

  • 中国当代环境保护的发端

    作者:雷洪德; 叶文虎 刊期:2006年第03期

    1973年8月5日,中国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揭开了中国当代环境保护的序幕,是新中国开创环境保护事业的第一个里程碑。这个里程碑的建立,主要缘于以下三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