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坛

当代文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杂志简介:《当代文坛》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1-1076/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艺术空间、名家视阈、学术观察、高端访谈、如何书写当代文学史、发现经典·艾伟专辑、地方路径与文学中国、诗坛新观察、理论探索、评论阐...

主管单位:四川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四川省作家协会
国际刊号:1006-0820
国内刊号:51-1076/I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四川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5
复合影响因子:0.19
总发文量:2796
总被引量:6324
H指数:19
引用半衰期:4.14
立即指数:0.0136
期刊他引率:0.8909
平均引文率:4.7789
  • 伽达默尔与贝蒂:两种现代阐释学理论之历史比较——从当代中国文论建设借鉴的思想资源谈起(下)

    作者:朱立元 刊期:2018年第04期

    四其次,从阐释学目标和前提条件的不同加以比较。上面已经提到,贝蒂的阐释学目标与施莱尔马赫、狄尔泰比较接近,就是解释者要按照具有客观自主性的解释对象(作者精神的客观化物)的内在逻辑去重新认识、理解它。而伽达默尔明确不同意贝蒂这种认识论的解释目标,相反,提出其本体论阐释学的目标"是要探寻一切理解方式的共同点.

  • “重返八十年代”文学课堂的缘起与展望——程光炜教授访谈

    作者:程光炜; 张亮 刊期:2018年第04期

    一工作坊的缘起和现状张亮:程老师好!据我了解,能否请您简单回顾一下2005年起开设"重返八十年代"文学课堂博士生工作坊的最初想法?程光炜:我在台湾开会,看到那里不少大学的研究所,采取欧美大学学术工作坊的形式培养研究生,对我颇有启发,这样萌发了在人大开博士生工作坊的想法。起初两年,抱有试试看的心理,没有明确的路线图。

  • “后文化”时代审美还能诗意地批判与拯救现实吗?

    作者:金永兵 刊期:2018年第04期

    在"后文化"时代,随着审美自律性的解构、审美主体的死亡和审美理想、审美深度、个人风格和情感的消亡,以及"批判距离"的消弭与消费主义的兴起,既有审美话语阐释失效,审美成为"后审美"或"反审美",从对生活的诗意批判和现实拯救变为形式创新甚至符号游戏。"审美"如何重新连接现实,变为具有生产性的、再造现实的形式,可能是更为重要的问...

  • 任何人都会在它的翅膀下感到温暖——论肖洛霍夫与《静静的顿河》

    作者:李建军 刊期:2018年第04期

    肖洛霍夫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俄罗斯小说家,《静静的顿河》是二十世纪世界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伟大的小说作品之一。本文从写作原则、人道精神、复杂性与中间性、悲剧性、景物描写的调性与意味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作者伟大的人格和成熟的写作经验。

  • 1990年代小说中的父子伦理叙事

    作者:宋雯 刊期:2018年第04期

    20世纪90年代的父子伦理叙事从"人民伦理大叙事"中解放出来,实现了真正的自由伦理个体叙事。90年代小说中的父亲给人一种更加日常更加真实的感觉,他们不再像五四文学那样常被拿来做旧文化的象征,也不像先锋文学中的那样,为了印证"暴力""人性恶"的诗学把父亲写得残暴丑陋不堪。父子伦理叙事的叙事视角也变得更加多元,除了以子辈的身份来言...

  • 当代小说:从精神病理学的方向看——由格非《傻瓜的诗篇》说开去

    作者:张清华 刊期:2018年第04期

    当代小说与精神病理学有密切的关联,小说在某种层面成为了"精神现象学"(病理学)的例证。很多作家的创作都可以印证,格非正是这样一位作家,他的很多小说走进内心世界,探询隐秘的精神世界,通过小说叙述,达到精神治疗。这其中以《傻瓜的诗篇》最为典型,《傻瓜的诗篇》提出了一个十足的弗洛伊德主义主题,即关于精神病的发病机理与治愈手段,同时...

  • 归来的叙事——谈格非小说写作中的本土传统衔接问题

    作者:王元忠 刊期:2018年第04期

    时代境遇、个性并及青春期写作特有的"身份认同"焦虑,成就了格非初期小说写作的先锋特色,但是,正如反传统也是一种传统一样,中国作家、汉语写作的基本属性,潜在决定了格非写作与传统本质上的难脱干系。其后,顺随时代的变化、成长际遇特别是自我反省中的新的思考,格非于传统的态度发生大变,其小说的写作相应显现出了诸多自本土传统而来的新的元...

  • 格非:站在当代小说转捩的前沿

    作者:张起 刊期:2018年第04期

    当代小说自1980年代中期变革开始迄今三十余年,这场源自改革开放引发的小说叙事变革,符合文学变革的基本规律,即社会变革促进小说变革。作为当代小说三十年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格非小说全面反映了这三十年文学的进步历程,他的小说创作时间轴可以从三个时段来建立与观照,进而科学地认识他在当代小说转捩中的弄潮儿地位。客观说,与其他先锋作家...

  • 告别乡土文明的心灵史——格非小说考

    作者:刘茉琳 刊期:2018年第04期

    久远的历史发展中,"江南"形成了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人文风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小镇乡土文化。在格非的小说中,不管是早期的先锋小说还是"江南"三部曲以及《望春风》,他三十年的写作不断与故乡江南的小镇乡土文化发生对话。江南在他的小说中从最初的哲理维度向情感维度推移,从最初面貌模糊的哲思背景向中期创作的叙述中心靠拢,再到如今成为精...

  • 新书推荐

    刊期:2018年第04期

    《王小波传》于2018年2月由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再版发行,全书共28.5万字。初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于2014年3月出版发行,共23万字。传记作者房伟是70后批评家,中国现代文学馆首届客座研究员,现为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该书既是一部资料扎实的作家传记,又是一部独特的学术型传记。

  • 论中国现代文学学术史的建构及可行性

    作者:张光芒 刊期:2018年第04期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历史,但至今仍然缺乏系统完整的学术史论著。中国现代文学学术史的建构可谓势在必行,时不我待。这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在研究方法与思路上,从"文学学术"流变的视角来确立中国现代文学学术史研究基点与研究范畴的边界。其次,中国现代文学学术史的构建应囊括方法体系、价值体系、资源体系与问题...

  • 文学价值为尺度,独立批评为灵魂——对夏志清文学批评史观的一种解读

    作者:袁文卓 刊期:2018年第04期

    本文从学术史研究的视角出发,以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为考察核心,详细论述了夏志清所秉持的"以文学价值为尺度"的批评立场以及"独立客观"的叙述姿态。文章指出:正是由于夏志清的"偏见",使得张爱玲、沈从文、钱钟书以及张天冀等一批作家的学术史价值被重新发掘并重估,进而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写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史的编纂与整...

  • 家学传统与中国近代学术方法之建立

    作者:许永宁; 张静涵 刊期:2018年第04期

    近代以来,传统的家学研究模式日渐式微,新的学术方法开始兴起,呈现出过渡时期的学术特征。具体表现为传统家学研究开始的学术共同体成员开始扩展,进而促进学术研究的交流与互动;同时,将"学"从"人"的隶属关系中解放出来,涌现出了一大批学术大家,出现了学术个性的形成与思想解放的发生。在学术方法上,家学的经世致用之"用"发生了方向上的变...

  • 茅盾研究点滴谈

    作者:杨扬 刊期:2018年第04期

    从1950年代起,茅盾研究就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重镇,拥有一批知名的学者,产生过一批有影响的学术论著。1980年代成立的茅盾研究会也曾是诸多学者踊跃参加的学会,人数多达数百;出版的会刊《茅盾研究》,几乎是当时所有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都会关注的。但1980年代之后,情况有所变化。由于对茅盾文学史地位的重新评价以及一些批评意见的出现,...

  • 茅盾旧体诗词(1949-1976)探幽

    作者:赵思运 刊期:2018年第04期

    茅盾旧体诗词(1949-1976)带有浓厚的时代痕迹,但也彰显出作者的自我省察。他的旧体诗词中流溢着主流审美观念,如厚今薄古的戏剧改革、推崇豪放抑制柔美的风格选择、注重民间化大众化的形式、忽视艺术的独立价值、坚持唯物主义观点等。而茅盾旧体诗词中的骆宾王、辛弃疾、王安石等人格符号构成的自我精神镜像,间接地敞开了他的精神世界;他的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