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坛

当代文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杂志简介:《当代文坛》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1-1076/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艺术空间、名家视阈、学术观察、高端访谈、如何书写当代文学史、发现经典·艾伟专辑、地方路径与文学中国、诗坛新观察、理论探索、评论阐...

主管单位:四川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四川省作家协会
国际刊号:1006-0820
国内刊号:51-1076/I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四川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5
复合影响因子:0.19
总发文量:2796
总被引量:6324
H指数:19
引用半衰期:4.14
立即指数:0.0136
期刊他引率:0.8909
平均引文率:4.7789
  • 底层经验与文学叙事

    作者:孟繁华 刊期:2007年第04期

    关于“底层写作”的论争至今仍在进行。不管这场论争的结果怎样,可以肯定的是,这是继1993年关于“人文精神讨论”之后,十几年的时间里唯一能够进入公共论域的文学论争,因此意义重大。随着讨论的深入,问题的复杂性也逐步显露出来。比如,谁在写“底层”,“底层”的问题是否仅仅是苦难可以描述或涵盖的,“底层写作”的文学性如何评价,

  • 人的终结与人的伦理学

    作者:陈晓明 刊期:2007年第04期

    解构主义在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莫过于它对历史与主体的解构.福柯和巴特都说过“作者死了”,德里达则表示过“文本之外无他物”,其意即是说一切尽在文本中,那当然没有“人”或作者的地位.都说新历史主义超越了福柯和德里达,事实上,新历史主义不过拾了一些德里达和福柯的下脚料,正如女权主义在其后期颇有理论冲锋的势头一样,

  • 没有怀疑,便没有批评

    作者:李建军 刊期:2007年第04期

    “我给大家推荐《于丹(论语)心得》。为什么要看,我不知道,反正别人都在看。”最近,在重庆举行的全国书市的“高层论坛”上,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如是说。

  • 从“求真悦学”到“视学为术”——“于丹现象”批判

    作者:肖鹰 刊期:2007年第04期

    王国维是开创20世纪中国新学的大师巨子,陈寅恪说:“先生之学博矣,精矣,几若无涯岸之可望,辙迹之可寻。”(《王静安先生遗书》)陈寅恪认为王国维的自沉昆明湖是为殉文化精神而死,他说:“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之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

  • “中国文学传统的构建与转型跨学科高层论坛”在徐州举行

    刊期:2007年第04期

    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南京大学中文系、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文学传统构建与转型跨学科高层论坛”于2007年6月16日-18日在徐州隆重举行。王兆胜、马自立、徐放鸣、丁帆、王彬彬、赵宪章、刘扬忠、发、葛晓音、陈伯海、陶文鹏、袁世硕、栾梅健、陈子善、杨剑龙、张光芒、李建军、赵勇、杨乃乔、关爱和、王维国、朱竞、陈剑晖...

  • 从戏仿到恶搞:娱乐泛滥时代文学的价值危机

    作者:罗慧林 刊期:2007年第04期

    “戏仿”这种叙事手法是中国当代作家进行文学先锋实践的基本手段之一,也是国外名家常用的修辞方法,又是大众文化的常用手段。但在这些被命名为“戏仿”的群体中,先锋小说的“戏仿”和现在对于“四大名著”的“戏仿”行为有何不同?纯文学领域艺术实践中的“戏仿”和大众文化中的“戏仿”有什么区别?现在的恶搞文化、大话文学经常纂改经典文...

  • 中篇的衰落与文学的境遇

    作者:申霞艳 刊期:2007年第04期

    篇幅成为一个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是与货币经济对数量的兴趣相关的,“一种纯粹数量的价值,对纯粹计算多少的兴趣正在压倒品质的价值,尽管最终只有后者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①现代的稿酬制度正是以字数作为计算单位的。这一方面是由于文学作品在质量和兴趣方面的个人性、主观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文学作品的物质形式作为商品存在的事实,数字具...

  • 主持人语

    作者:洪治纲 刊期:2007年第04期

    麦家,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一个独特的小说家。在通常的情况下,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往往是一个内心细腻的人,一个敏感而丰富的人,一个多思且善思的人。而这,对于一个写小说的人来说,无疑是最宝贵的秉赋。至少在我的记忆里,加拿大的阿特伍德,奥地利的耶利内克,关国的索尔·贝娄,都是这样的人。他们在沉默中宁静地生活,在沉默中细腻地表达...

  • 麦家小说的游戏精神与抽象冲动

    作者:张光芒 刊期:2007年第04期

    阅读麦家需要有一种游戏精神,而理解麦家也许还需要有一种抽象的冲动。游戏精神是说麦家小说的叙事总是善于营造难度系数极高的技术动作,在智性领域、特情场景、神秘地界煞有介事地给你讲着奇妙的故事,这些故事虽然不乏扣人心弦的紧张和刺激,但它既非以感性叙事或欲望叙事来进入,又不能单凭理性的心智就可以解释,非常接近席勒意义上的游戏...

  • 麦家的密码意象和密码思维

    作者:贺绍俊 刊期:2007年第04期

    我猜想,麦家有一段时间肯定是对密码到了走火人魔的程度,这才会有了《解密》、《暗算》等几本诡奇玄妙的小说。不管麦家以后是不是还会写有关密码的小说,这几本小说已经构成了麦家写作生涯中的一个独具意义的阶段。这个阶段无疑与密码有关。这似乎是在说题材取胜,是在以题材决定论来评价作品。非也。因为即使我们把密码看成是一个题材领域,

  • 执拗的天才 孤独的灵魂——析《解密》人物形象容金珍

    作者:包晓玲 刊期:2007年第04期

    麦家的长篇小说《解密》,是一部表现我国破译密码工作题材的作品。破译密码,属于国家绝密,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具备极高的智商、极强的悟性、极稳的心理素质和超凡的数学能力,还必须远离亲人、隐姓埋名、工作生活在不见天日的洞穴里,承受着极大的精神压力。这样的工作、这样的人生,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来说,该是多么神秘、多么新奇、...

  • 隐秘世界的无常人生——《暗算》的独特性

    作者:王鸣剑 刊期:2007年第04期

    长篇小说《暗算》①是麦家“新智力小说”《解密》的姊妹篇。十年磨一剑的《解密》,因其将笔触伸入国家的特别单位701,抒写了天才人物的传奇人生而声名鹊起。麦家智性而灵异的写作,预示着中国文学发展的某种趋势。

  • 小说是手工艺品

    作者:麦家 刊期:2007年第04期

    01现在经常有人把我和遥远的博尔赫斯联在一起,我难以判断这到底是对我的褒奖还是贬斥,所以我既没有因此得意,也没有因此失意。进一步,我也不会因此刻意回避谈论博尔赫斯。今天,我可能会搬出一些大作家的金枝玉叶来替自己添色,帮吆喝,其中首先搬出的就是“博尔赫斯”。博尔赫斯有一个小说集,是1944年结集出版的,

  • 一个被重构的“西方”——从“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看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

    作者:程光炜 刊期:2007年第04期

    查建英在《八十年代访谈录》一书中指出:“回顾八十年代的时候,一般认为有三大丛书:你们这个《文化:中国与世界》,还有《走向未来》和《中国文化书院》”④。(前者所指即甘阳主编、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的“现代西方学术文库”。)②这样一种历史描述,实际涵括了“西方学术”介入当时知识界的真实状况,与此同时,提供了看待八十年代知识范式...

  • 《当代文坛》读者评议启事

    刊期: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