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外国文学

当代外国文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ontemporary Foreign Literature

杂志简介:《当代外国文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087/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美国文学专辑、国别文学研究、诺贝尔作家作品研究、理论与争鸣、博士生论坛、书评、动态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南京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1-1757
国内刊号:32-1087/I
全年订价:¥ 14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1
复合影响因子:0.45
总发文量:1123
总被引量:5537
H指数:27
引用半衰期:5.1
立即指数:0.0179
期刊他引率:0.696
平均引文率:11.9018
  • 罗森堡间谍案--后现代书写与文化记忆的建构

    作者:陈俊松 刊期:2019年第01期

    发生在1950年代初的罗森堡间谍案曾被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称为"世纪要案"。在麦卡锡主义甚嚣尘上、反共气焰愈演愈烈、美国在朝鲜战争上损失重大的政治气候下,罗森堡夫妇的命运不可避免地受到意识形态斗争的影响。虽然纽约星星监狱里的电椅已从普通民众的记忆里淡去,但半个多世纪以来任何提及罗森堡间谍案的举动都意味着引发一场新的争辩。本文全...

  • 论琳达·霍根《靠鲸生活的人》中的深层生态学思想

    作者:刘克东; 樊鲁阳 刊期:2019年第01期

    作为美国本土裔女作家,琳达·霍根深受印第安传统生态观影响,她倡导一种深层生态的生活方式。在生态小说《靠鲸生活的人》中,霍根详细描写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历程。敬畏生命、尊崇自然的印第安原始部落维持着和谐的生态平衡。在白人文化入侵和战争冲击下,部落遭遇身份危机和生态失衡。居民们通过回归自然、重新认同万物的价值,再次实现人与自然...

  • 后田园主义的中间风景理想--兼评贝瑞农耕小说

    作者:方红 刊期:2019年第01期

    本文在简述中间风景的概念谱系之后,从后田园主义中间风景视角探讨小说《记起》《老杰克的回忆》《大地之上的家园》,提出美国作家温德尔·贝瑞的农耕小说再现了受扰田园生活,流露出环境焦虑意识;颂扬了关爱生命、善用土地的农耕文化,倡导环境伦理与生态系文化。它们在具化后田园主义中间风景的象征内涵中,成为后田园主义文学的代表。

  • 莫拉利斯《死亡纵队长》中的生命政治

    作者:李晓丽; 李保杰 刊期:2019年第01期

    美国墨西哥裔作家阿里汉德罗·莫拉利斯的历史小说《死亡纵队长》以二战后期和冷战初期为时代背景,围绕墨西哥裔结核病患者,讲述了发生在南加州橄榄景疗养院的一系列悲情故事。小说呈现了生命政治在对作为生物体的人口进行治理时,为确保人口整体安全和质量,通过生命权力运作装置,对个体身体进行的介入和规训。同时,莫拉利斯采用文学想象和历史编...

  • 从景观生活到日常生活--景观社会理论视域下唐·德里罗的《K氏零度》

    作者:孙杰娜 刊期:2019年第01期

    在《K氏零度》中,唐·德里罗探索了当代美国社会生活如何被物化为一道消费景观,以及如何以日常生活的切身体验抵制景观权力。景观社会借助无所不在的媒介影像隐秘地操纵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当人们沉迷于景观社会的幻影时,德里罗把目光转向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小说主人公竭力从日常生活的具身体验中,获得最本真的生命体验,以此抵御景观...

  • 伦理线·伦理结·叙事伦理--《骨》的叙事学和文学伦理学解读

    作者:董晓烨 刊期:2019年第01期

    本文运用叙事学和文学伦理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新生代华裔美国作家伍慧明的成名作和代表作《骨》,分析作品伦理线所反映的时间意识,探究当代华裔在面对伦理困境时的伦理选择,以此审视当代华裔美国作家的伦理取向。笔者认为,独特的叙事设计指涉复杂的伦理意义:《骨》继承了华裔美国女作家惯用的非线性叙事方法,再现有关华人生活的隐匿历史。伦理...

  • 认知诗学视阈下莱斯利·玛蒙·西尔科的政治书写

    作者:龙娟; 张娟 刊期:2019年第01期

    莱斯利·玛蒙·西尔科从美国印第安传统文化获取创作元素,以故事为记忆政治之载体,将"最有效的政治宣言"置于其文学创作中。她以印第安女性特有的认知视角书写美国印第安文化,希冀重构"母系宇宙",为"属下女性"发声;作为传承美国印第安文化的"书籍人",她弘扬美国印第安循环时间观,以此解构欧洲线性时间观,重现被边缘化的印第安血泪史;作为"龟岛"原...

  • 没什么好怕的

    作者:朱利安·巴恩斯; 郭国良(译) 刊期:2019年第01期

    “我哥哥质疑记忆的根本真实性,而我质疑我们渲染记忆的方式。”《没什么好怕的》是巴恩斯唯一一部家庭回忆录,其中既有他与身为哲学系教授的哥哥的观念交锋,又有对家族往事抽丝剥茧般的按索。

  • 人间失格

    作者:太宰治; 王述坤(译) 刊期:2019年第01期

    --“我参不透人类的生活。”太宰治小说核心代表作《人间失格》《斜阳》合集。《人间失格》:自嘲着失去了做人资格的精神洁癖者,凝视着深渊,做着最后的独白。《斜阳》:在崩坏的时代,残阳贵族或优雅牺牲,或低入尘埃。资深日本文学学者优质译文精心打磨,详实注释,另附长文解读作家作品。一千遍工作室极简主义高级感设计,抽象面具传达作品精神内核...

  • 文学法兰西

    刊期:2019年第01期

    本书通过对法兰西文学史上,包括伏尔泰、雨果、萨特等诸多著名作家的生涯,以及他们所创作的经典作品的深入分析.探讨了法国的国家意识和道德引领由古至今对法国文学造成的深远影响。

  • 经典译林:沙乡年鉴

    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 侯文蕙(译) 刊期:2019年第01期

    《沙乡年鉴》是奥尔多·利奥波德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在本书中,作者不仅表达了对威斯康星沙乡农场和谐生活的追忆,也记录了为追求科学的生态观而经历的教训和痛苦,并论述了人与自然、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试图重新唤起人们对自然应保有的爱与尊重。

  • 大屠杀与集体记忆

    作者:彼得·诺维克; 王志华(译) 刊期:2019年第01期

    本书考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屠杀犹太人事件在美国被描述和纪念的情况,从战后年代的低调处理,到20世纪90年代的"大屠杀热",反映出不同时代中,集体记忆如何受变化的风气以及当前需要的影响,而族群谋求生存的主题贯穿其中。作者对人们不假思索接受的观点提出反思,关注其对道德实践的影响,强调认识历史的复杂性。

  • 英语世界大江健三郎的翻译与研究

    作者:曹顺庆; 李甡 刊期:2019年第01期

    在英语世界,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的翻译与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取得了相当的学术成就。但是目前中国国内还没有论文介绍这方面的研究,本论文第一次系统地介绍英语世界大江健三郎的翻译与研究,以期对相关研究有所启发。1959年起大江的作品逐渐进入英语世界,1994年大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英语译本数量大增。英语世界的大江研究以五部专...

  • “抵抗”美学的先锋性现实主义景观--以彼得·魏斯小说三部曲《抵抗的美学》为例

    作者:马蕾 刊期:2019年第01期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艺术家彼得·魏斯在小说三部曲《抵抗的美学》中,提出"抵抗"美学构想,旨在以文化解放推动人类政治解放,现实主义美学是其探讨重点。此构想在对多部西方艺术名作的阐释中呈现,其中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成为刻画现实的典范。它用狂乱和迷惑的抽象立体手法,揭露了法西斯空军轰炸西班牙格尔尼卡的暴行,从现实批判性和艺术革新意...

  • 《杰克·迈格斯》中的家庭叙事及其政治隐喻

    作者:陈栩 刊期:2019年第01期

    彼得·凯里的《杰克·迈格斯》脱胎于《远大前程》中马戈维奇的故事章节。本文探析迈格斯在母子、父子以及夫妻等家庭谱系中的身份建构及其隐含的政治寓意,认为小说策略性地将澳大利亚民族身份问题置换到私密的家庭空间进行书写,以"他"(迈格斯)的寻根故事(his-story)隐喻大写的国家历史(History)。凯里在重写英国文学经典的基础上树立了一个由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