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外国文学

当代外国文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ontemporary Foreign Literature

杂志简介:《当代外国文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087/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美国文学专辑、国别文学研究、诺贝尔作家作品研究、理论与争鸣、博士生论坛、书评、动态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南京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1-1757
国内刊号:32-1087/I
全年订价:¥ 14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1
复合影响因子:0.45
总发文量:1123
总被引量:5537
H指数:27
引用半衰期:5.1
立即指数:0.0179
期刊他引率:0.696
平均引文率:11.9018
  • 因何而死——《航程祭典》中双重叙述的伦理悲剧

    作者:肖霞 刊期:2011年第01期

    威廉·戈尔丁的《航程祭典》通过塔尔伯特的日记以及附加的牧师科利的书信记录了牧师客死船上的始末。两种叙述从世俗理性和个体感性的不同角度映照出科利的两幅主观镜像,记录了他自我道德认知被彻底颠覆的痛苦经历。叙述人对周围人物和事件的看法在不同程度上,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自身阶级规约的伦理模式的支配。如果不受塔尔伯特半是戏谑眼光...

  • 老人与海

    作者:海明威 余光中(译) 刊期:2011年第01期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认为这辈子写出的最好的一部作品。著作不仅创造了惊人的销量,还为他赢得了1953年的普利策奖和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60年来,《老人与海》被誉为英文的典范,获奖无数、译本无数,中国译者中尤以张爱玲和余光中引人注目。

  • 莫里森作品的历史记忆和身份危机

    作者:荆兴梅 刘剑锋 刊期:2011年第01期

    本文对莫里森的三部小说《所罗门之歌》、《宠儿》和《爵士乐》作了详细的文本分析,认为历史记忆给身份的最终确立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但是它的直接结果是身份危机,而不是主体性的建立。《所罗门之歌》里,历史记忆造成人物的心理创伤,形成自我膨胀的极端性格,身份危机不可避免。《宠儿》里,命名系统的缺失象征着身份的支离破碎,空间意象成为身份...

  • 疏离、记忆与倾诉——解读《乐园》中的“创伤之家”

    作者:朱云 刊期:2011年第01期

    托尼·莫里森的《乐园》书写了鲁比人及其先辈寻求和建造家园的历程,赋予了女修道院五位女性获享乐园的体验。本文认为莫里森在关注女性治愈创伤、获得精神家园的同时,更慎思了以鲁比小镇为代表的黑人群体历经创伤后建构的封闭家园,主张破除创伤心理束缚,构建包容开放的乐园。

  • 《凶年纪事》的叙事形式与“作者时空体”

    作者:庄华萍 刊期:2011年第01期

    库切2007年小说《凶年纪事》以每页两至三栏并置的空间叙事形式构成了以"塔楼"叙事时空体为中心的"立体共时性",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平面共时性"时空体模式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叠加、并置的叙事形式,意味着以时间为主导的单一叙事模式的结束。同时,小说中主人公与库切本人的亦真亦幻的对应关系,"既暗示又抗拒了小说主人公与真实作者之间的...

  • 库切与创伤书写

    作者:邵凌 刊期:2011年第01期

    创伤书写几乎贯穿了南非作家J.M.库切的创作生涯。库切对创伤的关注与他独特的成长经历有关,是后殖民、后现代两股思潮相互碰撞的产物,与20世纪西方文化的创伤情结相映成趣。库切敏锐的目光洞察了南非漫长的种族隔离史遗留下来的创伤记忆,将殖民、反殖民的历史主题与后现代的自由言说精神有机链接,谱写出一系列镶嵌在历史与当下的创伤叙事。创伤...

  • 银幕上的赛珍珠

    作者:李青霜 刊期:2011年第01期

    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因书写中国而一举成名,并受到美国电影界的多次青睐。好莱坞改编赛珍珠作品的历程,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赛珍珠研究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所经历的波折。赛珍珠的中国题材小说在20世纪30、40年代频频被搬上美国银幕,在很大程度上纠正了昔日西方对中国人笼统而模糊的认识。冷战时期,赛珍珠依然活跃在好莱坞,其对中国的失...

  • 美国福克纳研究的垦拓与创新

    作者:朱振武 郭宇 刊期:2011年第01期

    自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福克纳研究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从遭受质疑转而多方肯定,从内部研究趋向多元发展,再到从平缓发展中寻求突破,福学研究一直处于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状态之下。如何让福克纳的作品与现实社会产生共鸣,在新的历史时期产生新的意义和价值,一直是福学研究者努力的方向。本文试图对80余载的美国福克纳研究的发展历程做系统...

  • 论现代小说中历史虚构性的嬗变——从《格列佛游记》到《尤利西斯》再到《洼地》

    作者:申富英 刊期:2011年第01期

    历史具有文本性和虚构性,现代小说对历史虚构性的探究具有鲜明的历史性:《格列佛游记》对历史虚构性的书写是对当时理性与感性、启蒙思想与封建思想等不同意识形态交汇碰撞的曲折表达,带有强烈的政治批判和现实指涉色彩,并带有明显的道德教化目的。《尤利西斯》探讨了历史虚构性与人性的联系,但乔伊斯笔下的历史虚构性依旧是一种负面的东西,它...

  • 庞德对中国诗歌与思想的借鉴

    作者:李正栓 孙蔚 刊期:2011年第01期

    庞德不仅在意象派诗歌创作过程中受到了中国叙事与抒情诗的启发,还很大程度地借鉴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表现手法,并吸纳了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学的思想。从时间角度考察,意象派发展变化的几个阶段都深受中国古典诗歌的启发和推动。从诗歌创作手法看,汉诗叙事的简洁凝练、意象的处理手法和意境的营造方式都是庞德借鉴的对象。庞德在后期的创作中也显示...

  • 论萨尔曼·拉什迪小说中的叙事交流

    作者:黄芝 刊期:2011年第01期

    批评家宣称萨尔曼.拉什迪在小说创作中借鉴了《一千零一夜》的口头叙事等叙事艺术,但笔者认为拉什迪主要借鉴并发展了《一千零一夜》"山鲁佐德与山鲁亚尔"式人物叙事者与人物受叙者的叙事交流,创造出各种叙事者与受叙者之间的多层次对话。本文主要讨论拉什迪的代表性长篇小说(《午夜的孩子》、《羞耻》和《摩尔人的最后叹息》)所呈现出的"...

  • 疯狂的奥兰多

    作者:伊塔洛·卡尔维诺 赵文伟(译) 刊期:2011年第01期

    意大利16世纪伟大诗人卢多维科·阿里奥斯托不朽的诗篇《疯狂的奥兰多》在意大利文学史和欧洲文学史上都产生过巨大影响,为后来的诗人和作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本书是卡尔维诺对《疯狂的奥兰多》的独特解读。卡尔维诺以他对这篇长诗的热爱,运用独特的写作技巧,以自己的语言讲述这篇长诗的各个故事,情节生动风趣。

  • 从《欺骗》伦理阅读看菲利普·拉金的叙事伦理

    作者:陈晞 刊期:2011年第01期

    菲利普·拉金是英国战后的杰出诗人之一,也是"运动派"诗人的重要代表人物。《欺骗》这首诗不仅浓缩了拉金诗歌叙述的所有特点,更体现了拉金在两性关系、社会伦理方面的探索和思考。本文分析了这首诗以不同的伦理环境作为背景,通过不同的叙述者,从不同空间角度重复叙述同一桩性犯罪事件,揭示出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两性关系的认识及其蕴涵的伦理思...

  • 短篇小说集

    作者:伊塔洛·卡尔维诺 马小漠 刊期:2011年第01期

    这部短篇小说集分为四卷:"艰难的田园诗"、"艰难的记忆"、"艰难的爱情"和"艰难的生活",收入伊塔洛.卡尔维诺最优秀的52篇短篇小说,代表了卡尔维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的最高成就,向读者展示了他眼中的世界和生活,并向读者揭示出生活的真谛。

  • 戴维·洛奇小说的标题艺术

    作者:欧荣 刊期:2011年第01期

    戴维·洛奇是一位具有很强自觉意识的英国当代小说家,他对小说艺术的关注从其对小说标题的细致推敲中可见一斑。纵观洛奇从1960年发表的The Picturegoer到2008年发表的Dea fSentence等诸多作品,其标题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隐喻性、反讽性和多义性,常达到"一语双关"甚至"一语多关"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