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研究

当代经济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ontemporary Economic Research

杂志简介:《当代经济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232/F,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经济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经济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资本论研究与应用、外国经济理论书评、争鸣与探索、财经园地、改革开放论坛、农业经济研究、理论探讨等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国际刊号:1005-2674
国内刊号:22-1232/F
全年订价:¥ 244.00
创刊时间:1990
所属类别:经济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75
复合影响因子:1.1
总发文量:2017
总被引量:12645
H指数:37
引用半衰期:5.8246
立即指数:0.2174
期刊他引率:0.977
平均引文率:10.5145
  • 维护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经济学思考

    作者:何干强 刊期:2006年第12期

    近些年来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被严重削弱,这值得深切关注。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需要成为人们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为此,需要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贯穿的唯物史观基本理论;坚决地抵制“西化”经济思潮对公有制经济的侵袭,尤其要系统地深入地揭露和批判新自由主义思潮在我国的理论表现;充分阐释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

  • 关于社会主义流通理论创新的几个认识问题

    作者:张洪平 刊期:2006年第12期

    通过对无流通论、产品流通论和流通决定论等各种流通理论的辩证分析,我们认识到,虽然在我们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这些理论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却同时存在着较大的时代局限,不能作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指导。既然我们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应该运用马克思已经揭示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流通理论来指...

  • 从斯密到凯恩斯——纪念亚当·斯密《国富论》问世230周年、凯恩斯《通论》问世70周年

    作者:薛治龙 刊期:2006年第12期

    重商主义关于财富性质和源泉的观点是片面和不成熟的,但它是人类对现代生产方式最早的理论探讨。斯密开创的古典经济学体系重点研究了生产领域的问题,是人类对现代社会经济生活认识比较成熟的体现。但斯密对国民财富或价值源泉的研究是有矛盾的。边际革命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强调了盲目生产并不一定能创造社会财富和价值,生产必须符合消费的需要...

  • 马克思“劳动力转移理论”与“拉尼斯-费”模式的比较及其借鉴意义

    作者:杨玉华 刊期:2006年第12期

    马克思“劳动力转移理论”与“拉尼斯-费”模式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社会经济事实和内在的逻辑一致性:注重政府的推动作用、农业的基础地位;强调资本在劳动力转移与工业化过程中的主导力量;突出农村经济主体的二元作用和农业技术创新的特殊性。但作为产生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理论,二者在不同的层面构筑了比较完善的关于欠发达经济劳动力转移理...

  • “政治经济学教材可以不讲‘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吗?——与卫兴华同志商榷

    作者:奚兆永 刊期:2006年第12期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一个艺术的整体,其中关于“资本总公式”和“总公式的矛盾”的阐述,是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说明剩余价值产生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不可“不讲”或“淡化”的内容。说河上肇的《经济学大纲》和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就没有讲“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不符合事实的。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应采取慎重的态度。

  • 对恩格尔系数的质疑

    作者:吴新娣; 王春枝 刊期:2006年第12期

    本文利用统计实证方法及经济计量学相关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恩格尔系数进行了横向比较和纵向分析,结果证明恩格尔系数在衡量居民生活水平及富裕程度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实践中,恩格尔系数的功能和地位应当弱化。

  • 略论我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作者:丁冰 刊期:2006年第12期

    为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开辟国际市场等需要,我国必须实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实行这一战略需要国家有一定的综合实力,需有经济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也需要有善于从事国际经营管理的人才。我国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对外投资,跨国经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广泛深入参与国际...

  • 现阶段改革的历史定位与和谐社会的历史取向

    作者:李省龙 刊期:2006年第12期

    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两个阶段的改革过程,实质上是在政治过程推动和控制下进行的经济变革过程和社会变革过程的统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改革的经济转轨过程已基本完成,开始进入社会转型阶段。我国转型社会现阶段存在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改革处在新的历史发展关口。应通过社会调整解决各种矛盾。和谐社会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 对新一轮双边FTA的几点认识

    作者:邱嘉锋; 顾丽娜 刊期:2006年第12期

    新世纪以来,国际双边自由贸易日益成为世界经济领域的热点。与传统双边FTA比较,新一轮双边FTA在形成背景、协议内容、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别;与区域经济组织比较,新一轮双边FTA在运行效率、活动范围、功能发挥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优势;与WTO多边自由贸易比较,新一轮双边FTA在缔约国待遇、贸易目标、贸易进程等方面,也存...

  • 制度变迁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改革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阶段性流动的实证研究

    作者:杨德才 刊期:2006年第12期

    正确地选择分析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相关的制度变量,对于深刻理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至关重要。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及相关制度变迁的研究就会发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业生产率,释放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民的税费负担加重扩大了城乡收入的差距,推进了农村劳...

  •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经济增长质量问题

    作者:刘伟 刊期:2006年第12期

    由于经济增长的高资本投入、技术进步的低贡献率,以及经济增长中所付出的高昂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现阶段还存在着经济增长质量提高与数量扩张的非一致性问题。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应采取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并行推进的发展战略,以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实现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的协调统一。

  • 农村城市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者:蔡雪雄; 林少伟; 夏文顶 刊期:2006年第12期

    农村城市化滞后的根本原因是经济体制的束缚和现有政策的限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对实现农村城市化具有指导作用,实现农村经济、人口、社会城市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根本和目标。推进农村城市化,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农村城市化适度发展、以市场化为取向、以产业的发展和集聚为依托.在制度创新过程中推进农村...

  • 论商品税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作者:徐进 刊期:2006年第12期

    对税收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设计,一般站在对个人收入形成的角度采用多税种设计,而从对个人收入使用的角度设计则考虑甚少。商品税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就是对个人收入使用过程的调节。我国的商品税对个人收入分配使用过程没有发挥其调节作用,主要同税收与价格的表现形式、同我国现行的商品税设计构成、同商品税设计目标等因素有直接关系。所...

  • 基于全球税收成本最小化的跨国公司组织结构设置

    作者:孙烨; 郭川 刊期:2006年第12期

    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跨国公司规模的不断壮大,以及国际避税与反避税博弈的逐渐深入,影响企业组织结构选择的因素也变得更加复杂。如何建立跨国企业组织结构,使其全球范围内的税收成本达到最小化,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理论出发,对不同组织结构的设置给企业带来的不同的税负成本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应通过对子(分...

  • 构建和谐社会的税收政策选择

    作者:苏建; 孙立冰 刊期:2006年第12期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建立绿色生态性社会、公平性社会和创新性社会。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与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生活密切相关。通过确定适当的税收政策,可以有效地发挥税收调节社会公平和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功能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