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工人

当代工人杂志 省级期刊

Contemporary Worker

杂志简介:《当代工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1-1009/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台前幕后、瞭望角、光影视界、数字劳动、特写_工魂匠心、专题_观念变焦、专题_观念变焦_随母姓,重大的家庭小事、维权_一线专递、仲裁庭录...

主管单位:辽宁省总工会
主办单位:辽宁省总工会
国际刊号:1003-8051
国内刊号:21-1009/C
全年订价:¥ 37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辽宁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7145
总被引量:40
H指数:2
  • 保真实录

    刊期:2014年第18期

    有一位副部级官员,村干部讨好他,一直给他父亲发低保。这用得着吗?--断喝:这坚决不行! 我表示道歉;我感到痛苦;我会争取拿出解决方案。--学者乔新生指出,一些官员正用这种新八股和形式主义对待民生问题。

  • 为什么还留有“死角”?

    作者:悠然 刊期:2014年第18期

    坐飞机出行的人会发现,民航机场都有贵宾厅,是专门为党政官员和国企领导设置的。这些要员每次乘机时,无需到大厅等,也不用排队,直接到这里接受特殊服务。所谓特殊,也不过是歇歇脚,喝喝茶和免费的安检服务,无缝对接上飞机。不要小看这些简单的服务,它的价码不菲。据知情者透露,有时领导屁股还没坐热就登机了,可照样支付几千元房费。一...

  • 阿姨好霸气

    作者:听雨筱歌 刊期:2014年第18期

    今早坐车的人特别多。我站了两站,终于有一个空位。刚坐了一站,又上来好多人。一位约五六十岁的老太太,左右腾挪挤到了我旁边,哎呀哎呀的。我不好意思,站起来给她让了座。

  • 神医100

    作者:奔跑 刊期:2014年第18期

    爸爸的腰扭了,是在河南看孙子的时候扭到的,弟弟带他在当地找了几家医院看,一个多月,连检查带药费自掏腰包花了小3000元,仍无好转。爸爸妈妈寻思回家看病既有医保又能避暑,于是带着一岁多的孙子回到了辽宁。

  • 试试食无油

    作者:李建珍 刊期:2014年第18期

    平日去酒楼或餐馆,端上来的菜肴多油香四溢。吃完之后,盘底必然留一层油,尤其是辣菜系列,红彤彤的厚油浮在食物上,似乎无油便与美食绝缘。原以为天下中餐是一家,到香港之后,方知“食无油”亦可做出一道道美味佳肴。

  • 心想笔不答

    作者:文君 刊期:2014年第18期

    和车间大李聊起孩子的教育问题。他说在网上看到中美初中优才生的一次较量——组织者意欲考察这些学生的价值取向,让他们在“智慧、权力、真理、财富、美貌”5个选项中选出认为最重要的两项。结果,美国学生几乎都选择“真理、智慧”,中国学生几乎都选择“财富、权力”。

  • 微异见

    刊期:2014年第18期

    郑洪升:我们很自豪地向国人与世界宣布:我国粮食产量十连增。但是你知道是怎么增的吗?农业部钱总经济师告诉我们一个数字:每年我们上一亿吨化肥,等于每5斤粮食就要用1斤化肥,大大超过国际上公认的合理标准。土地是我们的母亲。母亲本来生不下那么多孩子,硬用化肥农药逼着她生,还不把“母亲”生崩溃了。

  • 让职场妈妈多休一下

    刊期:2014年第18期

    我不是向贵刊咨询女职工产假多少天,因为这个事可谓家喻户晓,3个月,加上晚婚晚育不到5个月。妈妈们休完产假,就得上班了,孩子交给老人或保姆带。为了保住岗位为了挣些家用,有些职场妈妈甚至出了月子就上班。

  • 新“职业病”凶猛

    作者:张旭 刊期:2014年第18期

    九成 一项针对白领人群的调查显示,近七成白领存在记忆力差、健忘的情况;绝大多数存在睡眠障碍;九成以上有浑身酸痛、颈肩僵硬、头晕眼花等机体疲劳症状,同时伴随着免疫力下降,经常感冒、易发烧等状况;80%存在不同程度的不愿与人接触、沟通障碍、爱猜疑等心理问题,约九成处于亚健康状态。

  • 二孩之囧:她们咋就生不起

    作者:王小刀 刊期:2014年第18期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人口政策终于迈出新的一步:允许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生育两个孩子。这一步走得缓慢而又审慎。 根据卫生计生委2013年的一份调查显示,除新疆、西藏之外,60%已有一个孩子的单独家庭,希望生育第二个孩子。如果据此预估,放开单独二孩,每年大概平均多出生200多万人。这个数字让很多人对放开单独表示忧虑。更有人建议,...

  • “好”字在纠结中写成

    作者:明非 刊期:2014年第18期

    如果不是意外怀孕,我和老公可能不会主动选择生二孩。再生一个孩子意味着打破家庭现有的平衡:父母健康,儿子刚上幼儿园,工作顺心,随时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很难说破坏平衡是好是坏,但初期注定让人恼火,而这种恼火很可能因为两个孩子的成长而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只有公婆很高兴,他们用半辈子的经验鼓励我们“:活到我们这个年龄,过...

  • 那些国家的生育经

    刊期:2014年第18期

    严重的老龄化和多年的低生育率困扰着欧洲。各国政府不断提高福利政策鼓励国民多生孩子,但仍然难以阻挡生育率的降低。 在欧洲,许多国家都提供“奶粉钱”,比如荷兰、德国、法国等。为鼓励生育,奶粉钱还随着子女的增多而增加。以比利时为例,首个子女约90欧元,第二个160多欧元,第三个近250欧元,之后再出生的孩子,补助金维持250欧元不变。...

  • “单独两孩”政策的资源困境

    作者:孙悦 刊期:2014年第18期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就是时下热议的“单独两孩”政策。该政策是在“人口数量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你接触过吸毒的人吗

    作者:小林 刊期:2014年第18期

    【诉说】2013年4月,我刚刚结束3年恋情,心情跌到谷底。在一次总公司联欢会上,我认识了老甘。他个儿不高,相貌一般,但擅幽默,爱自嘲,很有吸引力。他对我也有很特别的感觉,时不时不露痕迹地夸我两句,要不就深情地看我一眼,让我很得意、很自信。

  • 儿子是我的情敌

    作者:双面胶 刊期:2014年第18期

    我的老婆是你们刊物这个栏目的忠实读者,所以这次我选择给你写信。 我的烦恼说来有点不好意思,好像在吃自己儿子的醋。可自从有了儿子,老婆似乎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儿子身上,不仅在哺乳期,断奶之后依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