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术家

当代美术家杂志 省级期刊

Contemporary Artists

杂志简介:《当代美术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0-1027/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话题、专栏、视界、新潮、资讯、空间、对话、读书

主管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主办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国际刊号:1005-3255
国内刊号:50-1027/J
全年订价:¥ 196.0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重庆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7
总发文量:1542
总被引量:72
H指数:4
  • 绘时代容颜,颂民族精神

    作者:黄政 刊期:2019年第03期

    2019年4月13日,“‘时代的容颜’——四川美术学院近年重大题材创作特展”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是重大题材创研中心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体现出重大题材创作在川美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川美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和艺术使命感。

  • “时代的容颜”——四川美术学院近年重大题材创作特展

    作者:陈树中 刊期:2019年第03期

    四川美术学院的重大题材创作拥有丰厚的历史积淀,此次“‘时代的容颜’——四川美术学院近年重大题材创作特展”共展出33位艺术家的63件作品,充分体现了川美艺术家对艺术与社会责任的担当,对时代脉动的把握与思考,对社会与人民的关注。

  • 艺术基金会专题(下)

    刊期:2019年第03期

    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我们基金会跟其他一些国际文化交流机构的不同在于:基金会的宗旨是支持艺术家。所以,为艺术家提供资金资助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除了资金资助之外,还能够为艺术家提供我们在当地的资源网络(network),基于我们对于当地艺术界的了解和认识,可以在他们进行国际交流的时候,帮助他们顺利地融入当地的艺术文化圈……

  • 艺术交流的纽带——瑞士文化基金会

    刊期:2019年第03期

    瑞士文化基金会(Pro Helvetia,Swiss Arts Council)由瑞士联邦委员会建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成立的初衷是“捍卫瑞士独立的文化身份”。作为一家公共基金会,瑞士文化基金会致力于推广瑞士艺术创作及瑞士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播。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成立于2010年10月,通过各类项目的开展,支持中瑞两国艺术家与机构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两国...

  • 呈现艺术之美

    刊期:2019年第03期

    1997年,贝耶勒基金会美术馆在瑞士巴塞尔里恩正式建立,其宗旨是通过美术馆的展示,让公众接触、欣赏艺术,并培养年轻人对艺术的兴趣。而贝耶勒基金会美术馆的独特魅力在于将现代艺术杰作的收藏与建筑、自然的背景完美融合在一起,其高水准、具有国际视野的临时展览不仅涵盖20世纪艺术及当代艺术的最新发展,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点和思考。

  • 雕塑是可收藏的建筑——丽宝文化艺术基金会

    刊期:2019年第03期

    由台湾丽宝集团出资成立的丽宝文化艺术基金会,从建筑和公共生活空间出发,致力于用艺术推动城市生活美学发展。通过设立艺术奖项扶持世界范围内的年轻艺术家,以平台的力量多维度地深入社区生活,试图将建筑、艺术、生活三者连接在一起,共筑具有当代性、国际化的文化艺术景观。

  • 塞尚的“实现主义的还原”——以乔纳森·克拉里的塞尚研究为中心(下)

    作者:苏杭 刊期:2019年第03期

    克拉里的《知觉的悬置》预示着塞尚研究的新方法——视觉考古学。将克拉里的塞尚研究置于“现象学研究”的视野下加以重构,就会发现克拉里并未脱离前人太远。塞尚不可能承认胡塞尔的先验主义之现象学还原,而是以“还原之根本不可能”为导向做的激进性的还原。进一步讲,塞尚艺术的真正要义,恰如弗莱指出的,既不是“再现”对象,也不是“先验主义式...

  • 从三角社会模型浅析T.J.克拉克的社会艺术史研究方法

    作者:李梦雪 刊期:2019年第03期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艺术研究中呈现出多元的研究态势。其中,T.J.克拉克以其艺术社会史研究方法为艺术史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模式。克拉克指出现代绘画是对现代生活的社会与政治条件的阐述,但他否定绘画可以直接表现“阶级”和“意识形态”,借助“传统惯例——绘画——对象”这个重要的三角结构,实现了对现代绘画与社会两者关系的考察。也正是...

  • 时间开始了——2019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

    作者:王晓松 刊期:2019年第03期

    2016年“乌托邦·异托邦——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的成功举办使乌镇举办艺术展背后地方生态与艺术共生共赢的文化模式被社会大众广泛讨论。三年后,乌镇继续秉持积极推动小镇文化复兴的决心,以全然不同的策划视角、穿透力和几乎倍增的展出空间规模呈现了一场无与伦比的艺术盛宴。本次展览共邀请了来自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位/组艺术家,展出...

  • “人为组构”的图像——王庆松的艺术之路

    作者:鲁虹 刊期:2019年第03期

    王庆松的作品“离经叛道”,实则表现了一种内在的真实。作品看似荒诞却又合乎逻辑,最难能可贵的是,每幅照片嘲弄、虚拟真实的背后都蕴含着艺术家对于社会和现实深刻的观照和体验。通过摄影这一媒介,王庆松将不同的视觉经验融合在观念的表现中,以展现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剖析,并且提出一些有意味的话题,从而引发观者更多、更深层次的思考。

  • 风雨三十载水墨砥砺行——小记第十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

    作者:曾洁琼 刊期:2019年第03期

    源自1988年“国际水墨画邀请展88’北京”的“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已经走过30年历程。值此迎来“第十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之际,重视理论研究、增强学术内涵,已成为继续打造这一水墨艺术的专业学术交流平台,发挥其推动当代中国美术发展和向世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积极作用。作为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它既是对过去30年的水墨创作实践及展览的...

  • 线下艺术与线上艺术:当代艺术的新秩序

    作者:宋钢(刚); 宋伦宸 刊期:2019年第03期

    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科技的发展和普及,思考当代艺术新的发展和可能成为了必然的课题。作者通过对艺术史的梳理,划分“线上”“线下”艺术,并讨论“数据化的社会现实”所带来的问题,思考当代艺术发展的新方向。

  • 生活剧场

    作者:王韦; 李凝玉 刊期:2019年第03期

    人生如戏。王韦在作品中营造着一个又一个剧场,既有隐喻指涉,作品本身也是一出具有实验性的戏剧。作者与作品、作品之间、观众与作品,进行着多重对话,雕塑、现场、观众共同形成了“剧场化”关系。剧场也不断进行着从白盒子进入现实生活情境中的尝试,给生活带来荒谬的戏剧感,正如他所认为的“艺术本是生活”。

  • 旋律自然

    作者:李婷婷 刊期:2019年第03期

    约翰·凯奇把音乐想象成“无目的的游戏”,一切都顺其自然。李婷婷的作品与音乐相关,里面的旋律似乎也是自然生长着,在线条和色块的漫步中,无意识地徐徐溢出,同时又在进行理性的梳理,一边释放一边归拢。作品中大量使用的白色既是形式也是内容,是平静也是动荡不安,是生活也是自我状态的呈现。李婷婷的作品就像旋律一样,没有歌词叙述,但仍能表达艺...

  • 壮阔雄奇——刘海粟十上黄山与艺术精神(上)

    作者:冯健亲; 陈燮君; 夏燕靖; 李超; 蔡涛; 尤莉 刊期:2019年第03期

    自1918至1988,历经时代变迁……刘海粟先生与黄山的十次相会,是长达七十年的艺术行动,而在其背后的,是跨越时代的艺术精神召唤。而此时此地,适逢刘海粟先生初登黄山100年,也是中国文化复兴的重要时刻。本次专题座谈会以“艺术精神与乡村振兴”为题,望承海老艺术精神之魂,从黄山出发,探讨当今中国乡村文化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