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

城市建筑杂志 省级期刊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杂志简介:《城市建筑》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3-1528/TU,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建筑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建筑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红色建筑·革命印迹、红色建筑·价值研究、红色建筑·文化创新、红色建筑·传承保护

主管单位: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国际刊号:1673-0232
国内刊号:23-1528/TU
全年订价:¥ 1260.00
创刊时间:2004
所属类别:建筑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黑龙江
出版语言:中文、英语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6
复合影响因子:0.76
总发文量:38082
总被引量:18669
H指数:27
立即指数:0.0067
期刊他引率:1
  • 建筑学与乡建

    作者:周凌 刊期:2018年第13期

    如果建筑学不是一种简单的靠书本传递知识的学科,而是从实际需求中产生的,那么乡村是一个很好的产生建筑语言的地方.作为一种“地方知识”,乡村提供了一种真实的背景.

  • “乡村营建”主题沙龙

    刊期:2018年第13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乡村的地域性特质逐渐被人们关注,除了美丽的婺源粉墙黛瓦,北方的四合院、南方的吊脚楼、福建的客家土楼、岭南的过街楼等都各具魅力,可以说乡土建筑与当地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密切相关。"看得见山水,望得见乡愁"是在呼唤乡土建筑,也是需要我们重视乡村营建。而乡村营建一定不是小城镇般的规划,更不是大城市般的建设。美丽乡...

  • 探讨会议事件对乡村规划实施的意义——以贵州省台江县为例

    作者:陈梦媛; 罗德胤 刊期:2018年第13期

    乡村规划直接关系着村庄的未来,也决定着城乡关系的发展。目前的乡村规划实施仍面临着诸多困难,本文以台江县在红阳村、交宫村举办的会议事件为例,梳理会议筹备期间村民、政府、规划方的认知转变及融合过程,探讨会议事件对乡村规划实施的意义。

  • 农垦村镇演变规律及更新模式研究——以井冈山华润希望小镇为例

    作者:王志刚; 刘涵冰; 张颀 刊期:2018年第13期

    研究村镇既有文化与其发展历史对做好乡村保护与改造工作至关重要。产生于特定历史时期的农垦村镇是我国农村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的独特性与代表性值得我们关注。本文系统分析了井冈山华润希望小镇这一农垦村镇的风貌特征、演变规律及其内在原因,以此为基础,结合实践案例,提出村镇更新的设计理念与策略。

  • 基于生态修复的元阳哈尼梯田传统村落水系治理研究

    作者:邵思宇; 周凌 刊期:2018年第13期

    哈尼族村寨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代表,其"四素同构"的特色更是在全国独树一帜。在构成哈尼族村寨的"四素"中,水系是串联其他三个要素的重要一环。本文以哈尼族传统村落的代表——阿者科村为研究样本,对该村现有水系的组织结构及各个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调研中所发现的水系现存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同时对现有水系的治理提出了...

  • 历史·认同·挑战——厦门传统侨乡新垵村保护发展研究

    作者:胡璟; 王绍森; 全峰梅 刊期:2018年第13期

    新时期传统侨乡村落的生活和周边环境正在发生巨大改变,年轻一代的海外华人对祖籍地的情感日益消减,认同危机出现,传统侨乡文化面临内外双重挑战。在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在全球化文化趋同的背景下,如何保持传统侨乡的文化特色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对厦门市新垵村的田野调查,从历史人类学、社会学视角解读其历史文化,探访当下的文...

  • 浅谈乡村复兴中的五要素

    作者:何崴 刊期:2018年第13期

    近年来,乡建成为建筑领域的热点之一,大量的建筑师进入乡村进行乡村实践。本文从中国乡村建设历程和"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出发,以笔者主持的多个乡村实践项目为例,总结出乡村复兴,特别是以乡村旅游为主要目标的乡村复兴建设的五要素,即"有的玩,坐下来,住一晚,带着走,可以晒"。笔者认为,一个村庄如果能具备,或者通过建设创造出...

  • 基于地方智慧的城乡建筑

    作者:刘宇扬 刊期:2018年第13期

    建筑师介入乡村实践的价值,是值得探讨和深思的问题。其真正的意义并非复制城市,抑或照搬原本的农村,而是能结合不为城市人所知的地方智慧,带动乡村产生新的自身价值,而促成一种新的模式、新的原型。近年来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乡建热潮,其中包括了政府、民间和个人行为。而事务所在过去几年中参与的乡建项目也恰恰遇到了这三种类型的业主,文章详...

  • 乡村建设:旅游致富还是宜居保底——兼议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作者:王德福 刊期:2018年第13期

    农村是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与蓄水池,是农民应对城市化和市场风险的退路和保障。对于全国大多数普通农村来说,乡村建设都应服从和服务于将农村建设成为农民保底的宜居之所。除了持续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物质生活条件外,我们更要加强乡村的文化建设,营造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和谐统一的宜居村庄,这也是乡村振兴更具普遍意义的实现路径。

  • 回归乡村生活的民居营造——石家庄城元村父母宅设计策略探索

    作者:刘昆朋; 黄舒怡 刊期:2018年第13期

    乡村空间的形成与生活形式息息相关,乡村风貌由一个个具有共性的个体空间集合而成。以建筑学的角度从微观层面介入乡村空间的营造,是一种在新时代背景下重塑地方文化和乡村生活的有意义的尝试,透过"父母宅"这一案例我们可以从实际操作层面对这种方法进行反馈。

  • 重建乡村公共空间——历史视野中的东梓关新农居

    作者:徐文力 刊期:2018年第13期

    过去三十年,乡村的衰落最集中的体现是公共空间的消沉。东梓关新农居引入聚落的设计概念,延续了旧村落的空间肌理,创造了丰富的街巷空间形态,形成了积极的乡村公共空间。

  • 云夕戴家山乡土艺术酒店

    作者:张雷联合建筑事务 刊期:2018年第13期

    云夕始于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莪山畲族乡戴家山,现有云夕深澳里、云夕戴家山和云夕小熊堡乡土艺术酒店,以及先锋云夕图书馆、米其林星厨餐厅、国际乡土建筑公社等复合业态.云夕品牌酒店由杭州亦舍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经营管理,并邀请中国著名建筑师张雷主持建筑设计,力在打造中国乡土艺术酒店的标志性品牌.

  • 安吉山川乡村记忆馆

    作者: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刊期:2018年第13期

    乡村已觉醒 几十年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灯红酒绿的城市生活也让人们感觉越来越疲惫.每个人的心中似乎都有一个回不去的儿时故乡.人们越来越热衷于乡村度假,但是单纯地将酒店从城市搬到乡村的方式并不能真正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精髓.

  • 贵州中关村村民中心改造

    作者:傅英斌 刊期:2018年第13期

    背景贵州中关村位于黔北深山,该地始终交通不便、经济贫困,新一轮的乡村振兴计划使贵州中关村又有了发展的可能,村里众多的年久失修的老木屋在乡村旅游中重获生机,在村里专业合作社的组织下,村中一处原来是地主老宅的房屋被收储起来,希望将其改建成村民中心,服务于村民的同时还可以成为村庄的一个对外展示窗口.

  • 莫干山叠云度假酒店

    作者:ZW建筑设计工作室 刊期:2018年第13期

    彼得·卒姆托说:“我不是从理论定义的出发点来做建筑.我致力于做建筑、盖建筑物,期望达到尽善尽美.”“乡建”这个词仿佛一夜之间炙手可热,随着乡村建筑迅猛发展,各种各样的乡建理论众说纷纭,百家争鸣.我们反而更喜欢瑞士建筑家彼得·卒姆托的这句话.相信去过瓦尔斯浴场的人无不为之震撼,然而你却看不到一点瑞士民居的形式感.但这一点儿也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