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研究

城市发展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杂志简介:《城市发展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504/TU,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建筑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建筑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页、城市化、空间规划、韧性城市、城市治理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国际刊号:1006-3862
国内刊号:11-3504/TU
全年订价:¥ 436.80
创刊时间:1994
所属类别:建筑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62
复合影响因子:1.83
总发文量:3341
总被引量:37494
H指数:66
引用半衰期:3.9764
立即指数:0.0736
期刊他引率:0.9341
平均引文率:9.8098
  • 建筑创新与新建筑文明--兼论新时期绿色建筑发展与建筑方针

    作者:董晓 刊期:2019年第11期

    中国社会已经进入绿色发展新时期,低碳与智慧城市、绿色建筑是新时期城乡建设行业发展的核心主题。在中华历史文明的长河中,因传统建筑文明可以衡量城市与建筑文化先进的程度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国人如今引以自豪的历朝历代传承下来的地域性传统建筑,既是我国不同地域多民族建筑文化的载体,也蕴含着我国先民们在农耕时代积淀的建造智慧和经验...

  •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制度困境与对策建议--以通州与北三县协同发展为例

    作者:刘秀杰; 万成伟; 叶裕民 刊期:2019年第11期

    推进通州与北三县协同发展,不仅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北京大都市圈发展的应有之义。纵观全球都市区域发展规律,区域间的关系都是从竞争走向竞合、从功能隔离走向功能融合、从分治走向共治。研究发现,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处于由竞争向合作、功能隔离向功能融合的阶段,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阶段...

  • “一带一路”倡议下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传输:建构主义视角

    作者:李磊; 顾辰影; 张廷君 刊期:2019年第11期

    “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国家及城市群带来经济结构、社会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巨大影响,对公共服务及文化传输提出了新的要求。区域间的文化传输路径成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全球化治理的新思路。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与深化,城市群文化的地域空间界限必然将逐步弱化,粤港澳大湾区能够通过紧密的府际合作优化文化传输的顶层设计;同时完善的制度建设...

  • 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发展与环境规制的耦合关系:微观数据实证

    作者:孙红梅; 雷喻捷 刊期:2019年第11期

    基于城市产业发展与环境规制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构建城市产业发展与环境规制两系统耦合模型,测算长三角26个主要城市分别在“十五”末期(2005年)、“十一五”末期(2010年)、“十二五”末期(2015年)、“十三五”中期(2017年)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在横向和纵向的实证分析基础上,使用灰色关联模型计算微观指标间的灰色关联度。结果显示:长三角大部分...

  • 文本分析在规划公众参与中的应用研究--以“济南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之愿景填写分析为例

    作者:赵虎; 李飞; 陈宇 刊期:2019年第11期

    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升级和个人手持信息终端设备的普及化,市民参与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途径越来越丰富,于是越来越多的文本信息成为今天规划公众参与的产物,而如何有效处理这些众多的文本信息成为规划师亟需面对的问题。本研究首先界定了公众参与中文本分析的类型和需求,其次提出了海量文本分析的五步技术框架,最后以“济南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 街区制发展历程中的街区形态演变与街区适宜尺度探讨

    作者:方彬; 葛幼松 刊期:2019年第11期

    2016年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首次将“推广街区制”提上工作议程,以期能够缓解城市交通日益拥堵的现状。为指导制定相关政策并使之能够契合我国国情,首先对国内外街区形态的演变历程进行了梳理和对比,发现国内外街区形态演变都表现为螺旋式的前进历程,“开放式、小街区、密路网”是当下最受认可的城市建设形态,但我国城市中目前仍普遍存在“单位大...

  • 单位空间演化的形态学研究--以三线企业东方红机械厂为例

    作者:邓可 刊期:2019年第11期

    单位制度对中国当代城市乃至企业的空间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建构了特殊的单位空间形态。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国有企业普遍经历了制度改革,传统单位组织方式逐渐解体,其空间形态也随之转型乃至消解。其中,创建于三线建设时期的企业对应着一类具有独特时空特征的单位空间。从城市形态学的视角,以案例地东方红机械厂的演化历程为主线,对其单位...

  • “韧性”视角下乡村社区生活空间适应性建构研究

    作者:魏艺 刊期:2019年第11期

    结合对鲁西南农业型乡村的实地调研,对乡村所面临的自然生态环境、地域建筑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发展困境进行分析,指出乡村生活空间结构失衡、既有行为组织涣散是社区韧性失衡的重要内因。基于社区韧性的适应性循环理论,从行为分析的角度观察和研究生活空间的组织与串联作用,总结乡村社区生活空间原有的自适应建构特征,针对居住、文化休闲、消...

  • 宏观约束微观适应:城市历史风貌传承机制解析--以福州仓山泛船浦“红鼎天下”地块更新为例

    作者:杨昌新; 许为一 刊期:2019年第11期

    从福州仓山泛船浦“红鼎天下”地块更新入手,从宏观约束与微观适应的双向维度,考察与分析仓山泛船浦区域历史风貌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了解城市空间变化和风貌形成的作用机制,以此总结新时期存量规划中传承历史风貌、提升城市品质的成功经验。

  • “开放社区”导引下的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更新--以北京天通苑为例

    作者:公伟 刊期:2019年第11期

    针对当前社区空间结构,分析“开放社区”所应具有的空间模式特征,以及对当前老旧社区空间更新的启示,指出建构“社区型公共空间体系”是开放社区概念的具体应用。并着重针对北京天通苑社区的空间现状,分析其大街区、空间“碎片化”以及使用“时段性”等特征,通过“再界定”和“深共享”,探讨天通苑社区公共空间的更新策略。

  • “反身性”视阈下城市品牌传播的价值冲突与反思

    作者:甄巍然; 荣佳琦 刊期:2019年第11期

    “反身性”(Reflexivity)作为一种哲学和社会学话语具有多重内涵,包括了自我反驳、自我批判和自我把握、自我与社会间循环诠释建构的指涉。以此为研究视阈,对城市品牌建构与传播的社会实践进行逻辑反思与理论批判,发现城市品牌传播中的潜在的价值悖论与冲突,并从伯克认同理论的角度,提出城市传播要实现“去品牌”,从外向性到内涉性的价值回归,以...

  • 南京城市历史文化景观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杨俊 刊期:2019年第11期

    城市历史文化景观是人类与城市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人类在对城市土地长期持续利用的过程中,无形中也导致城市历史文化景观发生改变。在对南京城市历史文化景观实地调研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时间脉络和空间格局两个方面对其演变进行梳理,从而归纳其时空演变的特征,并对其演变所受的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历史...

  • 苏州城市空间近代化及其特征研究

    作者:傅舒兰; 孙国卿 刊期:2019年第11期

    通过重绘1745年到1949年间10枚历史地图、配合相应时段的地志史书与近代报刊记载,对苏州城市空间近代化的整体过程做一考察。通过逐层考察与分析,进而将苏州空间近代化过程的发展特征,聚焦至该时间段內变化最为显著的4点空间要素--建筑、城墙(城门)、道路、铁路。最终总结并追加讨论了其对苏州现代城市形成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 迈向共建共享的城市治理:基于对西方两个代表性治理理论的反思性考察

    作者:张桐 刊期:2019年第11期

    自人类进入后工业化进程以来,西方社会围绕治理变革的命题进行了许多理论思考与尝试,其中,西方的参与治理和多中心治理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治理变革理论,其对城市治理或区域治理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对这些流行的西方理论进行反思和研判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治理实践与治理理论。中心-边缘结构,作为一个源于发展中国家的具有较...

  • 2020年后我国城市贫困与治理的相关问题

    作者:冯丹萌; 陈洁 刊期:2019年第11期

    2020年是中国农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年。然而贫困问题并未因此结束,伴随着城乡融合战略的不断推进,城市结构的转型,城市贫困隐患问题不断凸显,城市反贫困治理将成为未来中国扶贫的一个重要方向。主要从国际视角出发,通过梳理城市贫困的内涵、标准和测度等内容,重点对城市贫困的形成原因以及城市贫困治理的经验进行整理分析,并对未来城乡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