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通报

中医药通报杂志 省级期刊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ournal

杂志简介:《中医药通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5-1250/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家论坛、经典研究、名医精华、理论探讨、古籍研究、中医养生、方药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验案探析、综述

主管单位: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厦门市中医药学会
国际刊号:1671-2749
国内刊号:35-1250/R
全年订价:¥ 192.00
创刊时间:2002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福建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1.18
复合影响因子:0.85
总发文量:1638
总被引量:6393
H指数:24
引用半衰期:5.7632
立即指数:0.0149
期刊他引率:0.9787
平均引文率:4.7687
  • 论“引火下行”与“引水下行”

    作者:彭荣琛 刊期:2008年第05期

    在病机十九条中,因火热为患者占十条之多,可见火热之邪犯人之众。但火有实火、虚火、阳火、阴火的不同,实火、阳火当泻,泻火法以苦寒泻热,属于最常见的直接针对性治疗,容易被众多医生掌握。而虚火、阴火却不仅不能通过直接的泻火法取得疗效,反而会使火邪更旺。犹如李时珍所说:“诸阳火,遇草而炽,得木而燔,可以湿伏,可以水灭;诸阴火...

  • 王国强提出学术发展科技进步五结合

    刊期:2008年第05期

    10月14日,作为“中医中药中国行”澳门站重要活动内容的中医药学术论坛、中医药创新与发展国际研讨会以及中医药科普讲座等活动异彩纷呈。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出席学术活动并讲话提出推进学术发展和科技进步要努力做到五个结合。

  • 乌梅丸的临床活用经验

    作者:洪广祥 刊期:2008年第05期

    乌梅丸方由乌梅、黄连、黄柏、人参、制附子、当归、桂枝、干姜、蜀椒、细辛等药组成。出自《伤寒论》第338条,主治蛔厥,又主久利。古今方剂专著都视乌梅丸为治虫痛的主方,因而把它列为“杀虫剂”或“驱虫剂”。这与张仲景的立方本意和临床实际都是不相符的。正如清代柯韶伯在论述乌梅丸立方大意时指出:“乌梅丸为厥阴主方,非只为蛔厥之剂...

  • 《中藏经》论五痹

    刊期:2008年第05期

    骨痹者,乃嗜欲不节,伤于肾也。肾气内消,则不能关禁,不能关禁,则中上俱乱,中上俱乱,则三焦之气痞而不通,三焦痞而饮食不糟粕,饮食不糟粕则精气日衰,精气日衰则邪气妄入,邪气妄人则上冲心舌,上冲心舌则为不语,中犯脾胃则为不充,下流腰膝则为不遂,傍攻四肢则为不仁。寒在中则脉迟,热在中则脉数,风在中则脉浮,湿在中则脉濡,虚在...

  • 中医之秘在于量——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十二

    作者:孙其新 刊期:2008年第05期

    针对中药之秘在于量,进一步探讨了李可用药规律。李可关于红参用量:补元用平剂,急救暴脱用大剂;红参剂型:捣末同煎,另炖,粉吞,块吞。肉桂用量:温肾阳、助气化、反佐用平剂;引火归原、降奔豚、止泄泻、护胃阳用小剂;肉桂剂型:平剂煎服,小剂粉冲、米丸吞服。山萸肉用量:小剂10克,平剂30克,中剂60~90克,大剂100~120克。吴莱萸用...

  • 论从化

    刊期:2008年第05期

    天老问曰:燥从热发,风从燥起,埃从风生,雨从湿注,热从寒来,其故何欤?岐伯曰:五行各有胜,亦各有制也。制之太过则受制者应之,反从其化也。所以热之极者,燥必随之,此金之从火也。燥之极者,风必随之,此木之从金也。风之极者,尘霾随之,此土之从木也。湿蒸之极者,霖雨随之,此水之从土也。阴寒之极者,雷电随之,此火之从水也。

  • 勿忘与邪气“讲和”

    作者:曹东义 刊期:2008年第05期

    邪气与正气的斗争,在中医诊治疾病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人们对于邪气的认识,有过分强调邪气“恶”的一面,甚至不惜将其妖魔化,却往往忽视邪气可转化的一面,需要引起我们重新思考。

  • 中医10大医祖

    刊期:2008年第05期

    1.针灸鼻祖:黄帝,传说是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内经》是2千年前,托名黄帝与歧伯、雷公讨论医学的著作,治疗方法多用针刺,尤对针刺记载与论述,特别详细。譬如,对俞穴和刺阖、刺禁,记录详实。

  • 方证辨证之我见

    作者:王付 刊期:2008年第05期

    方证辨证在辨证论治过程中突出的优势是什么?方证辨证的基本理论结构体系是什么?怎样才能更准确地理解方证辨证?怎样才能更好地运用方证辨证?于此必须懂得,方证辨证的特色与优势是既研究病证而用方,又研究方药而治病;方证辨证是构建运用辨证论治理论更加灵活、实用,且具有广泛性与针对件相结合的一种方法;方证辨证是由基本脉证、病变属...

  • 中药趣名

    刊期:2008年第05期

    关于药名趣闻,为便于记忆,趣味又形象,于是,出现种种名实相异,因此,万万不可望文生意。譬如:

  • 吴茱萸传说

    刊期:2008年第05期

    春秋战国时代,吴茱萸原生长在吴国,称为吴萸。一年,吴国将吴萸作为贡品进献给楚国,楚王见了大为不悦,不听吴臣解释,将其赶了出去。幸亏楚国有位精通医道的朱大夫追去,才留下了吴萸,并种在自家的院子里。一日,楚王受寒而旧病复发,胃疼难忍,诸药无效。此时,朱大夫将吴萸煎汤治好了楚王的病。当楚王得知此事后,立即派人前往吴国道歉,...

  • 《伤寒论》“厥证”之研究

    作者:柴瑞震 刊期:2008年第05期

    本文主要对《伤寒论》中所讨论的“厥证”,从病因、病机、临床证型、表现特点及治则治法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总结出:因阳虚寒盛而致之寒厥,因邪热炽盛而致之热厥,因气郁而致之气厥,因血虚受寒而致之血厥,因痰、食积滞而致之痰厥和食厥,因阳郁不伸而致之阳郁厥,因蛔痛而致之蛔厥,因真阳虚衰而致之脏厥,因水气内停而致之饮厥,因...

  • 黄疸病源流考

    作者:姜德友 韩洁茹 刊期:2008年第05期

    本文从病名、病因病机、证治三方面对黄疸病的源流进行考证。总结了历代医家对黄疸病因病机的认识,同时对黄疸病的辨证施治进行深入剖析,以冀有裨益于临床.

  • 毒邪病因论

    作者:崔文成 刊期:2008年第05期

    毒邪是个病因概念。以人体为界,可分为“外毒”、“内毒”两类:“外毒”包括:1化学致病物(药毒、、各种污染、秽毒等);2物理致病物(跌仆损伤等意外伤害,水、火、雷、电等自然灾害,气候、气温变化,噪声、电磁波、超声波、射线辐射对人体的干扰等);3生物致病物(温病毒邪、疫疠之毒、虫兽毒等)。“内毒”包括:1饮食变毒(酒毒、食积...

  • 管子养生观

    刊期:2008年第05期

    管子,名夷吾,字仲。又称管仲,颍上人,春秋时期政治家。所著《管子》二十四卷,与养生有关的论述有“内业”、“心术”、“白心”等篇章,其主要养生观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