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中医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杂志简介:《中医》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166/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学术探讨、当代名医、思路与方法、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临证心得、百家园、标准与规范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
国际刊号:1001-1668
国内刊号:11-2166/R
全年订价:¥ 1060.00
创刊时间:1955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4.45
复合影响因子:2.46
总发文量:7149
总被引量:102217
H指数:88
引用半衰期:6.029
立即指数:0.0462
期刊他引率:0.9719
平均引文率:4.6627
  • 论张仲景对咽痛的临床辨治

    作者:李红萍 刊期:2010年第S2期

    《伤寒论》是我国最早的临床医学著作,首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咽痛一证,在临床上,作为一种常见症状,可以见于多种疾病的主症或者是兼症。张仲景在其《伤寒论》一书中有咽痛、咽必痛、咽中痛等不同描述,都指的是"咽痛"。咽痛一证,阳经、阴经均可见到,而以阴经为多。《伤寒论》中探讨咽痛的条文共有9条。分别是第140条、第198条、第2...

  • 小柴胡汤治疗脱发经验

    作者:许经川 刊期:2010年第S2期

    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党参、甘草、生姜、大枣、法半夏七味药组成,具和解少阳、补中扶正、和胃降逆之功。是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之名方。柯韵伯喻为"少阳机枢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该方临床使用范围已相当广泛。笔者临证多年,常用治脱发患者每每获效。下面举数例谈点临证体会。例1:陈某,女,17岁,学生。初诊日期:2009年9月8日。主诉:脱发...

  • 中医传统经典名方临床应用

    作者:姚普 鲍惠君 刊期:2010年第S2期

    中医学中经典学说理论和名方至今被我们临床应用。古方、名方上的剂量也不同,所以现代我们临床上如何应用这些古方、名方,剂量成了我们的研究课题。先了解历朝历代在度量衡制的变化时很有必要的。对我们在临床上应用古方经方,名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笔者参考《汉语大词典附录·索引》中国历代度量衡制演变测示简表例举有代表性的朝代度量衡制以供...

  • 桂枝汤及其类方临证应用举隅

    作者:陈兴华 刊期:2010年第S2期

    桂枝汤出自《伤寒论》,由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的功用,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桂枝汤及其类方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病症。现收集部分案例,分析探讨如下。1桂枝汤治疗低钾血症患者肖某某,女,26岁,2000年8月7日初诊。曾因恶风、汗出、头昏、心慌、肢软乏力、气息微弱以"癔病"住院多次,最后确诊为"低钾血症",...

  • 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治疗眩晕症39例

    作者:李元元 刊期:2010年第S2期

    眩晕是一种自身或外界物体的运动性幻觉,是对自身的平衡和空间位象觉的体会错误,患者主观感觉自身或外界物体呈旋转或升降、直线运动、倾斜、头重脚轻等,多于头位变动和睁眼时加重,可伴或不伴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及眼球震和定向倾倒等体征。笔者数年来在临床实践中用传统中医经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治疗眩晕症39例,收效理想。现报道如下。

  • 麻桂各半汤化裁治疗荨麻疹120例

    作者:侯树德 侯宁静 侯玉萍 刊期:2010年第S2期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多发性而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皮肤病,属中医"隐疹"范畴。临床上运用西药治疗其效不佳或无效者,根据中医辨证常分为:风寒束表型、风热郁表型、肠胃湿热型、气血两虚型、冲任失调(肝肾不足)等型论治。我们采用麻桂各半汤化裁,疏风散寒,调和营卫为主治疗风寒束表型荨麻疹,追踪观察记录总结120例,总有效率达100%,结果证明麻桂各半汤...

  • 从小柴胡汤在临床灵活应用的体会

    作者:路利和 刊期:2010年第S2期

    小柴胡汤首载于《伤寒论》,为张仲景所创,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洗)、炙甘草、生姜、大枣7味药物组成,其功效在于和解少阳,为和解之剂,笔者从医20余年,在工作之余温读经典,学习经方的过程中,认为根据本方有寒热并用,功补兼施,有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

  • 经方药量衡重折算刍议

    作者:李宇铭 姜良铎 刊期:2010年第S2期

    关于经方药物的度量衡折算问题,需要先确定《伤寒杂病论》的成书年代。钱超尘从《伤寒杂病论》原序推论:"《伤寒》应在建安七、八年,即西元202~203年写成,但亦有认为可在建安十年到十五年(西元210年),甚至建安二十年后,而且尚有考证,认为"建安"乃"建宁"之误,则《伤寒论》成书应在建宁十年,即西元178年之后"。纵使准确的成书年份尚未肯定,《伤寒...

  • 五苓散加味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42例

    作者:刘松峰 于天耀 刊期:2010年第S2期

    笔者采用五苓散加味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2例,参照《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及疗效标准专题讨论纪要》的诊断标准拟定,其中男21例,女21例,年龄10岁以下9例,11~20岁11例,20~45岁16例,46岁以上6例,病程1年以内17例,1~3年20例,4~6年5例,病情除全部有不同程度蛋白尿外应诊时有明显水肿16例,合并感冒者10例,无症...

  • 乌梅丸加味治疗眩晕一例体会

    作者:窦进 刊期:2010年第S2期

    患者毛某,女性,76岁,主诉头晕反复发作5年余加重20余天入院。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无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曾于本市多家医院就诊,诊为高血压病,血压最高达200/110mmHg,服用降压0

  • 大剂量“炙甘草汤”临床运用心得

    作者:何成先 刊期:2010年第S2期

    炙甘草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第177条原文为:"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由炙甘草4两、生姜、桂枝各3两,生地黄1斤、人参阿胶(烊化)各2两,麦门冬麻仁各半斤,大枣30枚,共9味药组成。笔者多年来应用大剂量"炙甘草汤"加味治疗心脏早搏、眩晕;加丹参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炙甘草汤"加金银花、连翘,治疗冠心病、胸闷、心慌、呕吐、失眠等都取...

  • 加味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慢性荨麻疹100例

    作者:李靖 刊期:2010年第S2期

    荨麻疹是一种暂时性的皮肤血管性水肿。皮疹常突然发生出没迅速,往往表现为皮肤先发瘙痒,随即出现大小不同的皮疹或风团,肤色苍白,淡红或鲜红,常因搔抓而融合成片,时起时消,发作时间不定的一种常见疾病。笔者从2006年2月~2008年12月采用加味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慢性荨麻疹10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00例荨麻疹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其中男性37例...

  • 略谈《金匮要略》乌头、附子的应用

    作者:叶莹 刊期:2010年第S2期

    1应用乌头、附子,首重辨证论治1.1乌头、附子选用,体现辨证论治附子为毛莨科植物,其主根称为乌头,旁根称为附子,附子变形无幼稚根者称为天雄。附子、乌头、天雄虽皆乃补火扶阳之要药,然而细味其功效却亦有所侧重。《金匮要略》使用乌头、附子正是以辨证为出发点,各选所需。①亡阳欲脱,急用生附子回阳救逆。《金匮要略》中使用生附子有方2首。《...

  • 略论《伤寒论》中桂枝的应用

    作者:夏季平 刊期:2010年第S2期

    桂枝在《伤寒论》中,应用十分广泛,于所载112方中,达41方之多,并在《伤寒论》条文中反复出现了60多次,其所治之证,遍及三阴三阳六经。张仲景在太阳病篇中桂枝的应用最多,其中有29方应用了桂枝。桂枝辛、甘、温,为辛温解表药,其主要功效为"发汗解表,温经通阳"。桂枝的发汗力较弱,长于温经通脉,既可解表,又能温里。但张仲景应用桂枝主要不在发汗,...

  • 金匮肾气丸应用举隅

    作者:陈亚平 刊期:2010年第S2期

    金匮肾气丸出自《金匮要略》,方由附子、桂枝、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组成。具有滋阴温阳、阴中求阳、阴阳双补功效。用于治疗肾气不足,阴阳俱虚证。笔者常以此方治疗肾阳虚衰病证,疗效甚佳,举例如下。1胸水沈某,女,75岁,2006年1月20日初诊。患者患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