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 部级期刊

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Physics

杂志简介:《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1-1033/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前沿导航_课改在线、教学时空_教法学法、教学时空_教学设计、教学时空_师路心语、课程资源_教材研究、课程资源_实验研究、课程资源_习题...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2-218X
国内刊号:61-1033/G4
全年订价:¥ 380.00
创刊时间:1972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陕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9
复合影响因子:1.01
总发文量:8206
总被引量:5932
H指数:20
立即指数:0.0071
期刊他引率:1
  • 编制原始物理问题要符合客观事实

    作者:赵兴华 刊期:2013年第07期

    编制原始物理问题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通过观察自然、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实、现象,并能够相应的找出该现象中所蕴含的物理规律,用不含物理术语和物理概念的语句编制出原始物理问题.而不能反过来根据一个物理知识或物理规律编造一个现象,从而无中生有地制造出一个物理原始问题.

  • “讨论与思考”的深入与拓展

    作者:乔林 刊期:2013年第07期

    对于人教版《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第4节《碰撞》的第二个“思考与讨论”栏目的分析及求解,教科书将方程的联立求解过程留给了学生.直接给出碰撞后两个物体的速度,即方程的解为

  • 对“探究学习”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朱傲雪 刊期:2013年第07期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探究学习,这是因为它较传统的接受学习有许多优点,能够帮助学生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体会科学研究过程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和迁移.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探究学习”是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

  • 常用的三种初中物理模型的建立

    作者:王福星 刊期:2013年第07期

    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就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课堂和教材上我们熟悉的物理模型加以解决的过程.物理学常常把实际的问题或实际的过程抽象成“物理模型”,从本质上说,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的过程,就是识别和还原物理模型的过程.要善于根据实际问题的具体特点,确定用哪种物理模型,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初中物理解题中,一般用到以下...

  • 美国“MIT经典力学课程”教学赏析

    作者:张曦; 张潆尹 刊期:2013年第07期

    物理是什么样的?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不同答案:神秘、高深、奇妙、有趣……可是为什么对不少高中生来说,物理却是枯燥、乏味、难学,令人头疼的.作为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是否起到了“引领学生进入深邃又曼妙的物理世界,

  • 融合两版本教材的案例分析——以《圆周运动》单元教学为例

    作者:陈金华 刊期:2013年第07期

    新课程教材各部分的编写与设置,都有编者的良苦用心与理论依据,都体现了课程组织者不同的价值取向.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授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得靠教师的善于应用.”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要灵活地“用”教材,而不是机械地“教”教材.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创造性...

  • 搭建思维阶梯帮助学生感知微观世界

    作者:卞萍 刊期:2013年第07期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从粒子到宇宙》一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较少,加之学生缺少对微观现象和宇宙世界的感性认识,故会感觉陌生和抽象,难以理解.笔者用以下四种方法化解教学难点,与同行共享.

  • 创建概念教学的高效课堂——以“密度”概念教学为例

    作者:陶本友 刊期:2013年第07期

    当前学生学习物理概念,往往只能在表面层次上记住概念,无法理解概念揭示的本质特征,这就要求教师在建立物理概念的过程中,应创设物理情境,在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引下,让学生体验实验探究过程,逐步提高思维能力,从而形成物理概念,学会运用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

  • 浅谈速度概念教学中的过程设计

    作者:徐将二 刊期:2013年第07期

    通过对速度定义式、瞬时速度、曲线运动速度方向、线速度原有过程设计的剖析,指出了这些过程设计存在的弊端及产生这些弊端的原因,并提出了新的过程设计方案.

  • 也谈伏安法测电阻的改进与拓展

    作者:吴政 刊期:2013年第07期

    本刊2012年第9期“伏安法测电阻创新实验”(以下简称原文),围绕着如何减小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的系统误差,提出了作差法、等效替代法、还原法三种创新方法,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但笔者总觉有些方面未及本质或有些欠缺,特撰文说明和补充,不妥之处,望同行斧正.

  •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策略

    作者:徐卫春 刊期:2013年第07期

    一、问题的提出教学实践表明,初中生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认识,更接近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高一学生要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力和运动的关系,并非一帆风顺.具体表现为处理实际问题时,一些错误观点不时地冒出来,这是有深刻原因的.第一,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摩擦力总是存在的,

  • 人教版教材中几处值得商榷的说法

    作者:付正光 刊期:2013年第07期

    笔者拜读了贵刊2013年第1—2期第28页曾永春老师的《刍议教材中两处不严谨的说法》文章,同时翻阅了人教版《物理》选修3—5教材(2010年4月第3版)第17页的“问题与练习”第6题中的“速度”,确实值得我们深思.物理学是一门概念性很强的严谨科学,其措词、用语、句子都需要字斟句酌.如图1所示,笔者认为本题中“速度”的说法并无不妥,

  • 剖析超重与失重“判据”引发的教学疑难问题

    作者:胡扬洋; 王慧 刊期:2013年第07期

    在梳理当前由超重失重“判据”引发的教学困惑之后,通过剖析否定了判据的科学性及其引发的对牛顿力学因果律的质疑,并从“等效原理”的角度进行了诠释.最后归纳出对教学的三点启示.

  • 以物理学科为例谈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差异

    作者:耿建 刊期:2013年第07期

    新老教师的教学差异,不在于学科专业知识,而在于学科教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的差异具体体现为情境性知识、动态性知识及学生知识的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教师面对的学生是动态的,课堂是开放的,知识是生成的,即教学是一个实践性过程.这就意味着教师不可能两次走进同一个课堂.教育叙事研究则是提升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 中学物理教师PCK结构的构建及主题案例分析

    作者:冯爽 刊期:2013年第07期

    在PCK结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及多年的研究,对PCK结构进行了改进,建构了符合中学物理教师特点的PCK结构,并分析在此结构指导下教师如何获取主题PCK知识,给中学物理教师切实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