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动态

哲学动态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Philosophical Trends

杂志简介:《哲学动态》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6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141/B,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阿多诺思想研究、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2-8862
国内刊号:11-1141/B
全年订价:¥ 700.00
创刊时间:1963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53
复合影响因子:0.55
总发文量:2453
总被引量:10700
H指数:32
引用半衰期:5.2083
立即指数:0.0128
期刊他引率:0.9858
平均引文率:8.8043
  • 哲学的起源、危机与希望

    作者:张志伟 刊期:2019年第07期

    叶秀山先生(1935—2016)是新中国培养的著名哲学家。他继承、拓展并深化了由贺麟、金岳霖先生所开创的学术传统,在严谨求实、注重思想原创性的学风滋养之下,辛勤笔耕六十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德国古典哲学和古希腊哲学研究为基点,叶先生经历了“无尽的学与思”的循环往复,并在不同阶段、以不同形式尝试打破因专业建制所造成的“古今中外”的...

  • 秀山藏情怀叶高天地远——叶秀山先生遗著《哲学的希望》思想探析

    作者:张能为 刊期:2019年第07期

    叶秀山先生是我国西方哲学研究大家,也是一位哲学研究和行文写作独具风格的哲学家。他对西方古典哲学尤其是古希腊哲学造诣精深,其研究并不简单地停留于一般哲学史的理论知识和思想逻辑研究,也不只局限于古典哲学,而是涉及现代和后现代哲学及跨学科性的宗教、科学、艺术、中国哲学等领域,并能够“以史带论”乃至“以论带史”,深刻地面向哲学问题...

  • 爱智贵在会通融合——读叶秀山《哲学的希望》

    作者:于奇智 刊期:2019年第07期

    长久以来,我在自己的法国哲学研习中有一大困惑:我的专业领域和学术方向主要是当代法国哲学,对于我来说,本应属于“自我”之传统的中国哲学反而成为“他者”或“异托邦”,本应属于自己的文化家园却成为了陌生、隔绝的世界;那么,作为“自我”之研究领域的“法国哲学”如何接纳和吸收作为“他者”的“中国哲学”?换言之,我应当如何在研究“法国哲...

  • 智慧的“贯通”——叶秀山论中国哲学的“希望”

    作者:干春松 刊期:2019年第07期

    学科化的建制性学术体制的建立,是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分工细化的结果。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们对于经验事物的认识与对于它们背后的“原理”的总结,体现出一种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哲学显示出其统摄性的力量,这种力量其实是经验科学和其背后的理论并未完全分家的后果。现代学科产生的过程,也就是这些具体学科向哲学告别的过程...

  • 自由哲学的路标——叶秀山先生的学-思历程初探

    作者:宋继杰 刊期:2019年第07期

    作为当代中国最杰出的哲学史家,叶秀山先生有没有属于他自己的哲学?这是一个经常被人提起而又难以回答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叶先生自己的哲学就是“自由哲学”。叶先生从西方哲学自古及今的各种重要思想中挖掘、提炼出贯通其间的核心精神——自由,然后他不仅用自由来融通自古及今的各种哲学,而且用自由去化解科学、道德、宗教、艺术这些与哲学...

  • 青年马克思法哲学批判思想的一次拓展与转变——从历史法学派批判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作者:邹诗鹏 刊期:2019年第07期

    青年马克思从历史法学派批判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拓展与转变值得探究。对历史法学派的批判及其体现的对保守主义及其浪漫主义传统的双重批判,正是青年马克思激进的法哲学批判及其政治理论的起点,也成为现代法学体系的批判性资源。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深化了对保守主义的批判,通过对君主制的批判,通过扬弃共和制与启蒙自由主义,马克思转向政治...

  • 重新辨析马克思对“犹太人问题”的解答——从《论犹太人问题》到《神圣家族》

    作者:刘秀萍 刊期:2019年第07期

    在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发展中,“犹太人问题”是一条很重要的线索。论者普遍认为,马克思1843年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论犹太人问题》,即是他对“犹太人问题”的全部见解,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事实上,从《论犹太人问题》中关于“犹太人问题”的世俗基础和“现实的个人”的提出,到《神圣家族》中辨析“犹太人问题”的“真正的”和“普遍的”意义,以...

  • 如何看待历史唯物主义语言观的转向——从社会实践到政治话语

    作者:王兴辉 刊期:2019年第07期

    马克思从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的角度分析了语言起源、本质及其发展问题。在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一些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如卢卡奇认为,语言作为人的一种活动方式,已经远远超出了仅仅作为交流手段而存在,语言还具有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倾向;语言的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是资本主义运行方式的结果,是社会关系的现实反映。话语权是当代政...

  • 卢卡奇对黑格尔外化逻辑的解析及其局限

    作者:张秀琴 刊期:2019年第07期

    卢卡奇在《青年黑格尔》中将辩证法发展史概念化为“实证性”阶段和“外化”阶段,认为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准备和“雏形”,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更倾向于一种非此即彼的二元论模式,后者则从前者的绝对否定中摆脱出来,成为更具体、更历史的扬弃模式。卢卡奇认为,后一种模式的确立正是在《精神现象学》中完成的,并把该模式称为“辩证逻辑”,以...

  • 诺曼·莱文“马克思-黑格尔连续论”之辨析

    作者:苏国辉; 张琪 刊期:2019年第07期

    诺曼·莱文在“马克思需要黑格尔化”的论点基础上,又“深入耕耘”了“马克思与黑格尔在思想与方法上的全面连续性”,多方面证明马克思从思想到方法都是对黑格尔的“全息”继承。莱文的观点不仅在英美马克思主义世界产生很大震动,而且对于中国学者把握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带来了某种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反思和辨析,认为莱文对其观点的阐述与论证,...

  • 孟子已明言“大义”和“微言”吗?——论皮锡瑞对《孟子》的错误解读

    作者:黎汉基 刊期:2019年第07期

    “大义”和“微言”本无固定的内涵和指代对象,也没有公认的标准规定如何使用它们。皮锡瑞提出了一个有别于前人的说法,认为“大义”指“诛讨乱贼以戒后世”,而“微言”指“改立法制以致太平”。他的举证主要是《孟子》,但《孟子》两段有关《春秋》的记载都不足以印证其说。这一观点不仅论证错误,而且偏袒《公羊》以贬抑异己,不是真正可以接受的...

  • 谶纬与古文经学关系之再检讨——以刘歆为中心

    作者:任蜜林 刊期:2019年第07期

    从思想内容来看,谶纬与今文经学关系更为密切,而其与古文经学的关系则给人以相互敌对的印象。其实,谶纬与古文经学的关系非常复杂。在东汉之前,古文经师对于谶纬基本上持赞同态度,在思想上还影响了谶纬,如刘歆的很多思想在谶纬中都有体现。王莽一方面利用“符命”和谶纬为自己篡夺政权积极制造舆论,另一方面在政治改制上则主要依靠古文经学。到...

  • 析论《仪礼·士冠礼》中的一处注疏两歧现象——兼论义疏经说的衍成

    作者:华喆 刊期:2019年第07期

    “疏不破注”是清代学者对于义疏之学通例的概括。然而在实际经说中,经疏破注的例子并不少见。以往学者更为关注经疏有意破注之处,而对另一类破注经疏关注不够。这类经疏留意到注文内容与经文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矛盾,只能依违于经文、注文之间,用隐晦的方式破注。对《仪礼·士冠礼》中的“摈者”身份,郑玄注与贾公彦疏之间即有异说。辨析此处异说产...

  • 自由、尊严与主体权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语言伦理向度

    作者:徐艳东 刊期:2019年第07期

    欧洲的近代化历程首先开始于语言的世俗化运动,“言说自由”构成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特殊事件。“俗语运动”让语言从中世纪的神学话语“下降”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中,曾被“排除”在语言之外的个体在新语言赋予的交谈功能的帮助下正式走入道德世界。“新口语”在引导人们直接交谈的同时还将身体从封闭性中带出,身体重获自由权。除语言使...

  • 霍耐特多元正义构想的道德基础与方法论前提

    作者:周萍 刊期:2019年第07期

    对霍耐特而言,型构一种正义理论需要解决正义的道德基础以及方法论问题。他主要通过三项理论探索完成了这一工作:首先,对社会冲突的道德逻辑进行揭示,阐释了蔑视以及由此带来的消极情感反应如何导致反抗的行动,进而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其次,正面阐发了后现代社会的伦理要求,即通过法权意义上的平等对待与价值共同体必备的道德关怀来满足“美...